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1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DOF motion estimation using optical flow based on dual cameras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梦瑶 王岩 郭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459-466,共8页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algorithm and hardware, optical flow-based motion estimation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field, especially in GPS-denied environment. Optical flow could be used to obtain the air...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algorithm and hardware, optical flow-based motion estimation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field, especially in GPS-denied environment. Optical flow could be used to obtain the aircraft motion information, but the six-(degree of freedom)(6-DOF) motion still couldn't be accurately estimated by existing methods.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is to provide a motion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optical flow from forward and down looking cameras, which doesn't rely on the assumption of level flight. First, the distribution and decoupling method of optical flow from forward camera are utilized to get attitude. Then, the resulted angular velocities are utilized to obtain the translational optical flow of the down camera, which can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rotational motion on velocity estimation. Besides, the translational motion estimation equation is simplified by 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epths of feature points and the aircraft altitude. Finall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presented is accurate and rob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flow motion estimation dual cameras six degree-of-freedom(6-D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ontinuity-preserving optical flow algorithm 被引量:2
2
作者 Yuan Lei Li Jinzong Li Dongd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2期347-354,共8页
A modification of Horn and Schunk's approach is investigated, which leads to a better preservation of flow discontinuities. It improves Horn-Schunk model in three aspects: (1) It replaces the smooth weight coeffic... A modification of Horn and Schunk's approach is investigated, which leads to a better preservation of flow discontinuities. It improves Horn-Schunk model in three aspects: (1) It replaces the smooth weight coefficient in the energy equation by the variable weight coefficient. (2) It adopts a novel method to compute the mean velocity. The novel method also reflects the effect of the intensity difference on the image velocity diffusion. (3) It introduces a more efficient iterative method than the Gauss-Seidel method to solve the associated Euler-Lagrange equatio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validate the better effect of the improved method on preserving discontinu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flow Image sequences Differential methods PN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ibutions to Hom-Schunck optical flow equations-part I: Stability and rate of convergence of classical algorithm 被引量:3
3
作者 DONG Guo-hua AN Xiang-jing FANG Yu-qiang HU De-w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909-1918,共10页
Globally exponential stability (which implies converg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ir classical iterative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 using methods of heat equations and energy integral after embedding the discrete iterat... Globally exponential stability (which implies converg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ir classical iterative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 using methods of heat equations and energy integral after embedding the discrete iteration into a continuous flow. The stability condition depends explicitly on smoothness of the image sequence, size of image domain, value of the regularization parameter, and finally discretization step. Specifically, as the discretization step approaches to zero, stability holds unconditionally. The analysis also clarifies relations among the iterative algorithm, the original variation formulation and the PDE system. The proper regularity of solution and natural images is briefly surveyed and discussed. Experimental results validate the theoretical claims both on convergence and exponenti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flow Hom-Schunck equations globally exponential stability convergence convergence rate heat equations energy integral and estimate Gronwall inequality natural images REGULAR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mprehensive UAV Indoor Navigation System Based on Vision Optical Flow and Laser FastSLAM 被引量:12
4
作者 WANG Fei CUI Jin-Qiang +1 位作者 CHEN Ben-Mei LEE Tong H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89-1900,共12页
这份报纸论述为室内的 quadrotor 的全面控制,航行,本地化和印射的答案无人的天线车辆(UAV ) 系统。三个主要传感器在 quadrotor 站台上被使用,也就是,一个惯性的测量单位,一个向下看起来的照相机和扫描激光变化查找者。与这安装,... 这份报纸论述为室内的 quadrotor 的全面控制,航行,本地化和印射的答案无人的天线车辆(UAV ) 系统。三个主要传感器在 quadrotor 站台上被使用,也就是,一个惯性的测量单位,一个向下看起来的照相机和扫描激光变化查找者。与这安装, UAV 能要用体力地估计它的自己的速度和位置,当没有碰撞,沿着一个房间的内部墙飞时。在一个以后完成飞行,与收集了数据历史性的 UAV 路径和室内的环境能很好被估计。系统的自治航行部分不要求任何遥远的感觉信息或离线的计算力量,当印射被做时离线。完全的飞行测试被执行了验证忠实和性能航行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系统 激光测距仪 室内环境 无人机 光流 视觉 惯性测量单元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mproved Optical Flow Method for Image Registration with Large-scale Movements 被引量:6
5
作者 XIONG Jing-Yi LUO Yu-Pin TANG Guang-Ro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60-764,共5页
在这份报纸,为图象登记的一个改进光流动方法被建议。它以它与一个起始的运动评估者改进光流动方法的方法是新奇的:扩大了阶段关联技术(EPCT ) ,用补偿前者的缺乏的后者的优点。以一种更多的详细方式,光流动方法能到达亚象素精确性... 在这份报纸,为图象登记的一个改进光流动方法被建议。它以它与一个起始的运动评估者改进光流动方法的方法是新奇的:扩大了阶段关联技术(EPCT ) ,用补偿前者的缺乏的后者的优点。以一种更多的详细方式,光流动方法能到达亚象素精确性并且计算象啁啾并且倾斜一样的复杂失真模式,这能被说但是与大规模运动弱。因为 EPCT 用象素水平精确性盖住大翻译和旋转的大小并且在精明的负担是有效的,它能为光流动方法被当作一个好起始的运动评估者。测试证明了特别,这个改进方法将显著地与大规模运动为图象提高登记表演并且对随机的噪音柔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象处理 光流计算法 运动过程 运动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光照环境下的视觉惯性定位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向红 钟志伟 +2 位作者 刘丰宇 吴建峰 吴昕怡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9-238,共10页
光流法假设条件严格,对光照条件、载体机动敏感。为了提高光流法特征跟踪和匹配的稳定性,提高视觉惯性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细预积分和自适应特征权重的视觉惯性定位方法。首先,在传统预积分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惯性元件的比例因子... 光流法假设条件严格,对光照条件、载体机动敏感。为了提高光流法特征跟踪和匹配的稳定性,提高视觉惯性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细预积分和自适应特征权重的视觉惯性定位方法。首先,在传统预积分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惯性元件的比例因子和非正交误差,通过精细预积分得到关键帧之间的位姿变化量;其次,用其辅助光流金字塔的跟踪迭代,减少匹配搜索时间并减少特征点误匹配概率。最后,基于特征匹配置信度的差异,利用所设计的特征权重在滑窗内自适应地融合多传感器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在EuRoC数据集中,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剔除特征错误匹配;在实际实验中,相较于R-VIO、MSCKF和VINS-Mono算法,所提方法的绝对轨迹均方根误差分别平均减小了68.39%、59.06%和29.89%,证明其在各种环境下均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惯性 光流跟踪 自适应权重 传感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流法预处理和StrongSORT的水稻稻穗追踪计数及穗长提取
7
作者 黄成龙 石宇璇 +2 位作者 王子瑞 苏其贺 杨万能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6-155,共10页
为改进传统人工水稻产量检测方法存在接触损伤、主观低效和重复性差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法预处理和StrongSORT的水稻稻穗追踪计数及穗长提取方法。首先,设计试验获取水稻旋转视频数据集,其次,利用Gunnar Farneback光流算法... 为改进传统人工水稻产量检测方法存在接触损伤、主观低效和重复性差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法预处理和StrongSORT的水稻稻穗追踪计数及穗长提取方法。首先,设计试验获取水稻旋转视频数据集,其次,利用Gunnar Farneback光流算法对视频进行预处理以减小遮挡影响,利用卷积模块注意力机制改进YOLOv8-seg网络并对稻穗进行目标检测与分割;最后,基于StrongSORT算法实现稻穗多目标追踪计数,建立运动先验模型增加稻穗目标追踪的匹配次数,改善ID(identity document)跳变问题,同时通过Zhang-Suen骨架提取算法获取稻穗长度。结果表明,在目标检测上,改进的YOLOv8-seg模型平均精度均值为81.1%,相较于原始YOLOv8-seg模型提高了8.7个百分点;经过光流法预处理后的模型平均精度均值为95.0%,与未经过光流法预处理的模型相比提高了13.9个百分点;在稻穗多目标追踪上,光流法预处理+改进的YOLOv8-seg+StrongSORT模型的多目标追踪准确度为85.58%,高阶跟踪精度为64.06%,与YOLOv8-seg+StrongSORT相比,分别提升了11.83和9.53个百分点,ID跳变由891降低至275,降低了69.2%;在计数上,光流法预处理+改进的YOLOv8-seg+StrongSORT模型计数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回归性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696,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2.15%,均方根误差为1.87;在穗长提取上,光流法预处理+改进的YOLOv8-seg+StrongSORT模型提取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回归性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408,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4.07%,均方根误差为0.47。本研究可以降低各个重叠稻穗间的干扰,提高检测准确度和多目标追踪精度,减少了大部分ID跳变问题,为稻穗追踪计数和长度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目标追踪计数 光流法 StrongSORT 稻穗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bileViT模型和光流融合的驾驶人行为识别
8
作者 徐慧智 张建召 +1 位作者 蒋贤才 宋成举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79-1489,1512,共12页
本文基于MobileViT算法,提出一种新型CNN和Transformer相结合的驾驶人行为识别模型,即Mse-MViT模型。该模型借助光流算法对图像递归处理,提取视频片段起始帧至顶点帧的关键帧序列,获取驾驶人运动信息。自建Driver-vior数据集,基于多尺... 本文基于MobileViT算法,提出一种新型CNN和Transformer相结合的驾驶人行为识别模型,即Mse-MViT模型。该模型借助光流算法对图像递归处理,提取视频片段起始帧至顶点帧的关键帧序列,获取驾驶人运动信息。自建Driver-vior数据集,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SE注意力机制和双分支结构,实现运动信息和图像全局与局部特征融合。实验结果表明:Mse-MViT模型识别驾驶人行为准确率达到了95.83%,具有更好的性能和鲁棒性;在State Farm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精度提升了2.5%,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泛化能力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人行为识别 光流算法 MobileViT 多尺度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能量函数的动作识别算法
9
作者 王丽芳 吴荆双 +1 位作者 尹鹏亮 胡立华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4-239,共6页
针对零样本动作识别(ZSAR)算法的框架缺乏结构性指导的问题,以基于能量的模型(EBM)指导框架设计,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和能量函数的动作识别算法(ARAAE)。首先,为了得到EBM的输入,设计了光流加3D卷积(C3D)架构的组合以提取视觉特征,从而... 针对零样本动作识别(ZSAR)算法的框架缺乏结构性指导的问题,以基于能量的模型(EBM)指导框架设计,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和能量函数的动作识别算法(ARAAE)。首先,为了得到EBM的输入,设计了光流加3D卷积(C3D)架构的组合以提取视觉特征,从而达到空间去冗余的效果;其次,将视觉Transformer(ViT)用于视觉特征的提取以减少时间冗余,同时利用ViT配合光流加C3D架构的组合以减少空间冗余,从而获得非冗余视觉空间;最后,为度量视觉空间和语义空间的相关性,实现能量评分评估机制,设计联合损失函数来进行优化实验。采用6个经典ZSAR算法及近年文献里的算法在两个数据集HMDB51和UCF101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相较于CAGE(Coupling Adversarial Graph Embedding)、Bi-dir GAN(Bi-direc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和ETSAN(Energy-based Temporal Summarized Attentive Network)等算法,在平均分组的HMDB51数据集上,ARAAE平均识别准确率提升至(22.1±1.8)%,均明显优于对比算法;在平均分组的UCF101数据集上,ARAAE的平均识别准确率提升至(22.4±1.6)%,略优于对比算法;在以81/20为分割方式的UCF101数据集上,ARAAE的平均识别准确率提升至(40.2±2.6)%,均大于对比算法。可见,ARAAE在ZSAR中能有效提高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样本动作识别 能量函数 注意力机制 光流法 视觉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RB-SLAM3视觉与惯导融合的煤矿机器人定位算法研究
10
作者 陈伟 巫帅达 +2 位作者 田子建 张帆 刘毅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97-307,共11页
针对煤矿井下空间狭窄、光线昏暗且严重不均匀使矿井图像存在照度低、纹理稀疏、颜色失真等缺陷,严重影响了视觉SLAM特征点提取匹配结果,导致定位性能急剧下降,提出1种基于改进ORB-SLAM3算法的煤矿移动机器人单目视觉定位算法。首先对OR... 针对煤矿井下空间狭窄、光线昏暗且严重不均匀使矿井图像存在照度低、纹理稀疏、颜色失真等缺陷,严重影响了视觉SLAM特征点提取匹配结果,导致定位性能急剧下降,提出1种基于改进ORB-SLAM3算法的煤矿移动机器人单目视觉定位算法。首先对ORB-SLAM3定位算法进行改进,在前端特征点提取(ORB)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直方图均衡化、非极大值抑制法、自适应阈值法以及基于四叉树策略的特征点均匀化性质;然后在特征点匹配工作中,引入了基于图像金字塔的LK光流法,减少优化的迭代次数,在特征点匹配完成后加入RANSAC算法去除误匹配的特征点,提高特征点的匹配准确率。在后端通过三角测量的方法,得到像素的深度信息,将2D-2D位姿求解问题转化成3D-2D(pnp)位姿求解问题。根据视觉惯导紧耦合的原理,通过融合视觉残差和IMU残差构建整个定位系统的残差函数,并使用基于非线性优化的滑动窗口BA算法不断迭代优化残差函数,获取精确的移动机器人位姿估计。将改进后的算法在4个数据集下与ORB-SLAM3算法以及VINSMono算法进行了充分的对比实验。研究表明:(1)相比于ORB-SLAM3算法以及VINS-Mono算法,提出定位系统的运动轨迹和真值轨迹最接近;(2)提出定位系统的APE各项指标均优于ORB-SLAM3算法以及VINS-Mono算法;(3)提出定位系统均方根误差为0.049 m(4次实验平均值),相较于ORBSLAM3均方根误差降低了31.1%(四次实验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视觉 惯性导航 移动机器人 视觉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定位 LK光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基云图数据多维特征融合的光伏功率预测算法
11
作者 吐松江·卡日 吴现 +3 位作者 马小晶 雷柯松 余凯峰 司伟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4-94,共11页
针对传统光伏功率预测算法无法获取准确云层状态信息和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基云图与双流数据融合的光伏功率预测算法。首先,利用地基云图提供的精确云层状态信息,结合稠密光流法获取相邻帧图像间的时空特征与细节变化特征... 针对传统光伏功率预测算法无法获取准确云层状态信息和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基云图与双流数据融合的光伏功率预测算法。首先,利用地基云图提供的精确云层状态信息,结合稠密光流法获取相邻帧图像间的时空特征与细节变化特征。其次,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在特征提取上的优势和残差网络在模型学习中抑制信息丢失上的优势,提升预测模型对光伏功率与图像数据间长期映射关系的学习能力。此外,引入注意力机制弥补模型训练过程中关键信息利用不充分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地基云图与光流数据的加入为多云天气提供了更多时空特征。与基准模型相比,其晴天与多云情况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指标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指标分别降低了15.50%、11.65%、4.05%与5.15%,有助于充分利用云层运动状况来实现准确可靠的光伏电站输出功率预测,提升光伏电站调度工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功率预测 地基云图 注意力机制 稠密光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关键区域信息的双流网络视频表情识别
12
作者 孔英会 崔文婷 +1 位作者 张珂 车辚辚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8-669,共12页
人脸表情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而视频中的表情识别在很多场景下具有实用价值。视频序列包含丰富的帧内空间信息与帧间时间信息,同时面部关键区域的提取也对表情识别结果有重要影响,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关键区域信息... 人脸表情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而视频中的表情识别在很多场景下具有实用价值。视频序列包含丰富的帧内空间信息与帧间时间信息,同时面部关键区域的提取也对表情识别结果有重要影响,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关键区域信息的双流网络表情识别方法。构建空间-时间双流网络,其中空间网络分支结合面部运动单元和CSFA(channel-spatial frame attention),重点关注影响表情识别结果的面部关键区域,以实现空间特征的有效提取;时间分支通过Farneback提取光流获得帧间的表情运动信息,并借助空间关键区域掩模选取降低光流计算复杂度。对空间-时间双流网络识别结果进行决策融合,得到最终视频表情识别结果。该方法在eNTERFACE'05、CK+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有效提升识别精度,且提高了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表情识别 双流网络 注意力机制 光流 卷积神经网络 掩模 特征融合 面部表情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化降噪自编码器的遮挡微表情重建方法研究
13
作者 刘慧 郭特 +1 位作者 刘栋 李颖颖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8-304,共17页
微表情是一种心理健康诊断的重要依据,眼镜、口罩等物体造成的遮挡会导致微表情识别困难。现有遮挡微表情重建方法以RGB纹理信息重建为主,存在信息大量冗余、难以实现对纹理的精确重建等问题。此外,重建方法采用的模型多为基于U-Net的... 微表情是一种心理健康诊断的重要依据,眼镜、口罩等物体造成的遮挡会导致微表情识别困难。现有遮挡微表情重建方法以RGB纹理信息重建为主,存在信息大量冗余、难以实现对纹理的精确重建等问题。此外,重建方法采用的模型多为基于U-Net的对称自编码器和生成对抗网络(GAN)等,存在浅层的对称结构重建能力有限、对抗损失收敛困难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量子化降噪自编码器的微表情遮挡区域动态流特征重建方法。首先,基于光流和动态图像提出光照能量鲁棒的动态流特征表示,有效聚合所有TVL1光流中的运动信息,并简化纹理信息;其次,基于离散编码的变分自编码器(VQ-VAE)提出一种双层结构向量量子化降噪自编码器(VQ-DAE),用于微表情的遮挡区域动态流特征重建,以进行遮挡微表情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重建遮挡区域的运动信息,在CASME、CAS(ME)2、CASMEⅡ这3个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分别达到77.89%、72.02%、61.04%。与传统方法、基于空间注意力及自注意力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准确率、未加权平均召回率(UAR)、Macro-F1等指标上均有显著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挡微表情识别 特征重建 光流 动态图像 降噪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s的动态视觉SLAM算法
14
作者 蒋畅江 刘朋 舒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3-771,共9页
针对室内动态场景中存在的动态目标会降低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系统的鲁棒性和相机定位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网络的动态视觉SLAM算法。选择YOLOv5系列中深度和特征图宽度最小的YOLOv5s作为目标检测网络,并将其主干网络... 针对室内动态场景中存在的动态目标会降低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系统的鲁棒性和相机定位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网络的动态视觉SLAM算法。选择YOLOv5系列中深度和特征图宽度最小的YOLOv5s作为目标检测网络,并将其主干网络替换为PPLCNet轻量级网络,在VOC2007+VOC2012数据集训练后,由实验结果可知,PP-LCNet-YOLOv5s模型较YOLOv5s模型网络参数量减少了41.89%,运行速度加快了39.13%。在视觉SLAM系统的跟踪线程中引入由改进的目标检测网络和稀疏光流法结合的并行线程,用于剔除动态特征点,仅利用静态特征点进行特征匹配和相机位姿估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动态场景下的相机定位精度较ORB-SLAM3提升了9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目标检测 动态特征点剔除 定位精度 光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计算机视觉进行全路径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翠云 杜永峰 朱前坤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3,共10页
针对当前结构振动舒适度评估方法和标准只考虑结构响应而忽略结构主要使用者(人)的感受,或仅以结构的振动响应代替行人的实际感受来进行振动舒适度评估,以及传统采集方法不能同时实现结构和人的数据采集的现状,建立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 针对当前结构振动舒适度评估方法和标准只考虑结构响应而忽略结构主要使用者(人)的感受,或仅以结构的振动响应代替行人的实际感受来进行振动舒适度评估,以及传统采集方法不能同时实现结构和人的数据采集的现状,建立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激励‐传播‐感知全路径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估方法。方法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行人激励下人行桥和行人的运动视频,利用分段光流法和MMTracking算法获取二者的振动响应,通过提取和转换获取相应的行人加速度,进而以加速度均方根值对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进行评估。为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在实验室人行桥模型上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方法能够同时实现行人和人行桥响应的非接触测量,并具有较高的精度,而全路径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估方法比常规只将结构振动响应作为或代替行人实时响应来进行振动舒适度评估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舒适度评估 人行桥 计算机视觉 全路径 分段光流法 MMTrac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光流法的光学畸变检测
16
作者 陈智良 付生鹏 +1 位作者 夏仁波 赵吉宾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
风挡玻璃光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光学畸变,如何进行光学畸变的检测是反馈性能并及时作出改进的关键步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提取的Lucas-Kanade(LK)光流畸变检测法,该方法是将基准网格与畸变网格同时降采样,然后分别对其提取特征角点,并... 风挡玻璃光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光学畸变,如何进行光学畸变的检测是反馈性能并及时作出改进的关键步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提取的Lucas-Kanade(LK)光流畸变检测法,该方法是将基准网格与畸变网格同时降采样,然后分别对其提取特征角点,并进行点对应的变形场计算,再将计算结果映射至原图像层,进行二次光流计算得到准确的变形场。该过程有效地替代了光流金字塔的多层迭代,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将检测时间减少了20%,提高了光流法的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畸变 Lucas-Kanade 光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结冰研究中的光学测量方法
17
作者 曾昊 王峰 孙超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6-334,共19页
液滴结冰过程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与技术应用当中,理解液滴结冰过程对航空安全、风力发电和极地海洋装备设计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光学测量方法为研究液滴结冰过程提供了重要的非接触式测量手段.旨在总结并评估液滴结冰研究中常用的光学... 液滴结冰过程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与技术应用当中,理解液滴结冰过程对航空安全、风力发电和极地海洋装备设计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光学测量方法为研究液滴结冰过程提供了重要的非接触式测量手段.旨在总结并评估液滴结冰研究中常用的光学测量方法,为液滴结冰实验中光学测量手段的运用提供全面的视角和深入的剖析.文章从液滴结冰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物理过程与机理出发,首先概述液滴结冰过程中的关键物理过程和机理,随后分类介绍液滴结冰研究中常用的光学测量方法,包括传统的光学显微观察、高速摄影技术、非相干光学方法、激光探测技术以及近年发展的先进光学技术,介绍基本原理,展示应用案例,分析各自优缺点.指出光学测量方法在可视化液滴结冰过程的微观细节、动力学和物理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时空分辨率、测量精度和干扰抑制等.最后,从提高光学测量的分辨率、灵敏度、准确性、全面性以及机器学习对光学测量技术的助推作用等角度,展望了液滴结冰研究中光学测量方法的发展方向,以期光学测量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 液滴 结冰 光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目标检测和特征点关联的动态视觉SLAM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文诗佳 金世俊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0-615,共6页
针对动态物体严重干扰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特征点关联的动态视觉SLAM算法。首先,利用YOLOv5目标检测网络得到环境中潜在动态物体的信息,并基于简易目标跟踪对图像漏检进行补偿;其次,为解决... 针对动态物体严重干扰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特征点关联的动态视觉SLAM算法。首先,利用YOLOv5目标检测网络得到环境中潜在动态物体的信息,并基于简易目标跟踪对图像漏检进行补偿;其次,为解决单一特征点的几何约束方法易出现误判的问题,依据图像的位置信息和光流信息建立特征点关联,再结合极线约束判断关系网的动态性;再次,结合两种方法剔除图像中的动态特征点,并用剩余的静态特征点加权估计位姿;最后,对静态环境建立稠密点云地图。在TUM(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公开数据集上的对比和消融实验的结果表明,与ORB-SLAM2和DS-SLAM(Dynamic Semantic SLAM)相比,所提算法在高动态场景下的绝对轨迹误差(ATE)中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至少降低了95.22%和5.61%。可见,所提算法在保证实时性的同时提高了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环境 目标检测 同时定位与建图 稠密点云地图 光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羊舔羔与新生羔羊站立姿态的识别及关联分析
19
作者 王国山 宋懿峰 +4 位作者 安晓萍 王园 刘娜 王文文 齐景伟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53-3766,共14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母羊舔羔和羔羊站立姿态智能检测、羔羊站立过程特征以及舔羔对羔羊站立的影响。[方法]收集30只母羊舔羔和羔羊站立过程视频,进行YOLOv5s模型训练。选取20只经产单胎萨能奶山羊及其子代新生羔羊,其中舔羔时长不足120 ...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母羊舔羔和羔羊站立姿态智能检测、羔羊站立过程特征以及舔羔对羔羊站立的影响。[方法]收集30只母羊舔羔和羔羊站立过程视频,进行YOLOv5s模型训练。选取20只经产单胎萨能奶山羊及其子代新生羔羊,其中舔羔时长不足120 s的为对照组(Con组),舔羔时间在120 s以上的为舔羔组(Lick组),每组10只。基于训练好的YOLOv5s算法对母羊舔羔和羔羊站立姿态进行识别,依靠Farneback光流算法分析羔羊站立过程特征,结合两种算法提取的连续帧之间母羊舔羔和羔羊站立的时间和频次,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舔羔对羔羊站立的影响。[结果](1)YOLOv5s算法对舔羔姿态识别的平均精度为97.90%,羔羊躺卧姿态识别的平均精度为90.70%,羔羊尝试站立姿态识别的平均精度为82.60%,羔羊站立姿态识别的平均精度为86.30%。(2)通过Farneback光流算法分析羔羊站立过程特征,能有效展示羔羊从躺卧到站立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和方向变化。(3)舔羔时间最长为1 462.00 s,最短为0 s,平均值为410.10 s;羔羊初次尝试站立时间在284.00~1 195.00 s之间,平均值为529.25 s;初次成功站立时间为695.00~2 921.00 s,平均值为1 464.35 s;尝试站立时间为323.00~1 785.00 s,平均值为930.10 s;羔羊尝试站立频次最小11.00次,最大46.00次,平均值23.60次。(4)Con组羔羊尝试站立次数明显高于Lick组,Con组和Lick组羔羊每次尝试站立持续时间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5)舔羔总时长与羔羊尝试站立时长、羔羊初次成功站立时长、羔羊尝试站立频次呈显著负相关(P<0.05)。(6)Lick组羔羊出生后至初次尝试站立时间与Con组羔羊无明显差异(P>0.05);Lick组羔羊尝试站立时间显著短于Con组羔羊(P<0.05);Lick组羔羊初次成功站立的时间显著短于Con组羔羊(P<0.05);Lick组羔羊尝试站立次数显著少于Con组羔羊(P<0.05)。[结论]YOLOv5s模型能够准确识别母羊舔羔和羔羊站立姿态,Farneback光流算法可以很好地分析羔羊站立过程特征,而母羊舔羔时间越长可以促使羔羊具有较高的活力,使羔羊尽快成功完成站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s模型 Farneback光流算法 母羊舔羔 羔羊站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环境的特征匹配算法
20
作者 赵悦 储开斌 +1 位作者 张继 冯成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4-270,293,共8页
针对传统特征点提取受光照、视角和图像噪声变化影响,导致后续光流算法中特征点跟踪的准确率不高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复杂环境的特征点匹配方法。启发于SuperPoint网络在特征提取的强鲁棒性,在此基础上构建Hessian矩阵对检测出的特征点进... 针对传统特征点提取受光照、视角和图像噪声变化影响,导致后续光流算法中特征点跟踪的准确率不高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复杂环境的特征点匹配方法。启发于SuperPoint网络在特征提取的强鲁棒性,在此基础上构建Hessian矩阵对检测出的特征点进行再筛选;针对SuperPoint的半稠密描述符存在冗余的描述符信息,提出用传统的BRIEF描述符替代,对筛选后的特征点进行提取,利用BruteForce匹配法进行特征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缓解光照、视角和噪声变化对特征点提取的影响,可以得到较好的特征匹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BRIEF描述符 特征匹配 光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