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流变化率增量的悬浮电磁铁故障诊断
1
作者 蒋启龙 姚卫丰 张晔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2-1049,共8页
为提高复杂工况下悬浮电磁铁线圈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基于故障前、后电流特性变化,考虑温度、加减载、气隙扰动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周期内电流变化率增量的电磁铁线圈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建立两电平控制下电磁铁线圈输出电流变化率增... 为提高复杂工况下悬浮电磁铁线圈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基于故障前、后电流特性变化,考虑温度、加减载、气隙扰动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周期内电流变化率增量的电磁铁线圈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建立两电平控制下电磁铁线圈输出电流变化率增量的数学模型,分析得到电流变化特性,明确电磁铁线圈匝间短路是电流变化率增量异常的本质因素,即可通过检测电流变化率增量变化来作为故障判断条件;针对间隙变化导致电流变化率增量改变触发误诊断的问题,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实际间隙与正常状态下电量变化率增量的关系式,建立查找表,从而根据间隙变化来实时调整电流变化率增量阈值.经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该算法适用于磁浮列车的各种工况,鲁棒性强;在线圈短路比5%时,故障诊断准确率高达97%,灵敏度高;能够在一个基波周期内完成故障诊断,诊断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列车 悬浮电磁铁 电流变化率增量 故障诊断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学习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诊断
2
作者 公铮 丁家伟 +1 位作者 刘允浩 李武能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7,共10页
现有基于离线学习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诊断技术在更新模型参数时需要在整个数据集上重新训练模型,存在辨别新增故障类型困难和模型灵活性不足的问题。针对以上缺点,提出一种结合多尺度形态学和增量学习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 现有基于离线学习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诊断技术在更新模型参数时需要在整个数据集上重新训练模型,存在辨别新增故障类型困难和模型灵活性不足的问题。针对以上缺点,提出一种结合多尺度形态学和增量学习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多尺度形态学滤波处理三相电流故障信号,使用滑动窗口分割处理过的信号后得到故障数据集,并将故障数据集分为历史数据集和新增数据集;然后,利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学习历史数据,通过最近均值分类器辨别历史故障类型;最后,采用牧群算法构建代表样本,在原有损失函数中加入蒸馏损失,并重新训练模型,实现对新增故障类型的辨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辨别新增故障类型和历史故障类型,克服灾难性遗忘,使得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增量学习 数学形态学 故障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BCAN的风力发电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和林芳 王道涵 +2 位作者 田淼 安文杰 孙鲜明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针对风力发电机轴承实际运行工况下故障类别随时间的推移逐步积累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具有增量学习能力的宽度卷积注意网络(IBCAN)的故障诊断方法,可在不重新训练模型的基础上诊断新增故障类别。首先,将风力发电机轴承振动信号利用连... 针对风力发电机轴承实际运行工况下故障类别随时间的推移逐步积累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具有增量学习能力的宽度卷积注意网络(IBCAN)的故障诊断方法,可在不重新训练模型的基础上诊断新增故障类别。首先,将风力发电机轴承振动信号利用连续小波变换(CWT)提取时频特征;其次,针对历史故障类别数据集,利用卷积注意网络(CAN)获得风力发电机轴承振动信号小波变换图的深度特征表示;然后,利用弹性网回归改进宽度学习系统(IBLS)将CAN所获特征和相应标签传输到IBLS中进行分类;最后,针对新增故障类别数据集,通过IBLS的扩展节点进行增量学习,进而实现新增故障类别诊断。通过实际采集的风力发电机轴承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试验验证,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更新风力发电机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增量学习新故障类别,对实际工程中风力发电机轴承故障诊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轴承 故障诊断 增量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锂离子并联电池组连接故障特性
4
作者 王丽梅 赵明明 +1 位作者 潘邦雄 赵秀亮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7,共10页
首先设计并联电池组连接故障试验,对并联电池组连接故障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连接故障电阻越大,故障电压曲线偏离正常电压曲线程度越大;然后搭建并联电池组故障仿真模型,探究不同位置连接故障下并联电池组电压及支路电流特性,结果表... 首先设计并联电池组连接故障试验,对并联电池组连接故障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连接故障电阻越大,故障电压曲线偏离正常电压曲线程度越大;然后搭建并联电池组故障仿真模型,探究不同位置连接故障下并联电池组电压及支路电流特性,结果表明,发生连接故障的位置越靠近负载连接点,各支路电流分配不均匀程度受影响越小;最后,探究不同程度连接故障下电压、电流及容量增量(incremental capacity,IC)曲线特性,发现不同连接故障程度下支路电流曲线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不同倍率下IC曲线特征差异性较大,Ⅱ峰相对较为稳定,其与接触阻抗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并联电池组 连接故障 支路电流 容量增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耐震时程法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下斜拉桥动力响应分析
5
作者 许莉 江正航 +3 位作者 张广达 温佳年 韩强 杜修力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72-184,共13页
耐震时程分析(endurance time analysis,ETA)法作为结构响应分析领域的有效简化方法,基于频域地震动反应谱合成的耐震时程曲线无法准确反映时域的脉冲特性,限制了其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中的应用。为将ETA法应用到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 耐震时程分析(endurance time analysis,ETA)法作为结构响应分析领域的有效简化方法,基于频域地震动反应谱合成的耐震时程曲线无法准确反映时域的脉冲特性,限制了其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中的应用。为将ETA法应用到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斜拉桥动力响应分析中,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法研究了不同峰值下脉冲、高频分量对斜拉桥动力响应的贡献程度,构建了考虑脉冲和强度特性的斜拉桥动力响应预测模型,利用ETA法模拟高频分量下的斜拉桥动力响应并结合预测模型,预测了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下斜拉桥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精确表达不同强度下高频分量与原始地震动响应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ETA模型和IDA法计算出0.6 g下的平均动力响应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0%,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研究成果为高效合理地计算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下斜拉桥的动力响应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斜拉桥 耐震时程分析(ETA) 增量动力分析(IDA) 无量纲指标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图神经网络图形样本聚合的增量学习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振柱 侯乔文 +2 位作者 兰媛 于磊 牛蔺楷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9-558,共10页
针对轴向柱塞泵在故障诊断中对大规模、动态变化数据处理困难,以及故障类型增加导致分类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图神经网络图形样本聚合(Graph-SAGE)的增量学习模型。首先,将轴向柱塞泵的不同故障振动信号构建为带标签的数据... 针对轴向柱塞泵在故障诊断中对大规模、动态变化数据处理困难,以及故障类型增加导致分类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图神经网络图形样本聚合(Graph-SAGE)的增量学习模型。首先,将轴向柱塞泵的不同故障振动信号构建为带标签的数据集,并通过数据增强生成了新的数据集;然后,采用K-最邻近法(KNN)分别构建了初始训练阶段和增量训练阶段的图结构数据(其中,初始阶段的图结构用于模型的初始训练,增量训练阶段的图结构用于增量训练);接着,为了确定最适合轴向柱塞泵故障图数据集的聚合方法,在初始训练阶段比较了不同聚合器对故障识别准确率的影响,并在增量训练阶段结合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对模型进行了优化;最后,采用了实验的方式,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并通过对比实验和鲁棒性测试,对该模型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增量学习模型在应对新增故障类型时表现优异,在轴向柱塞泵的复合故障识别中,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2.35%,显著优于传统图神经网络在相同条件下的表现;同时,该模型在混合工况下的增量训练准确率达到了95%,展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该方法能够有效应对不同的故障模式和工况条件,准确识别轴向柱塞泵的复合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故障诊断 增量学习 图神经网络图形样本聚合 K-最邻近法 图结构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端电流增量的贯通同相供电AT牵引网分段故障辨识方法
7
作者 何兴隆 欧阳陆 +3 位作者 黄杰强 陈卓 王帅 孙忠锐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4,共7页
贯通同相供电AT牵引网可以提升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能力和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但现有以距离保护构成的牵引网主保护方案存在选择性差的问题,因此提出基于牵引网AT分段两端电流增量的故障辨识方法。首先,研究牵引网AT分段的电气分布规律,根... 贯通同相供电AT牵引网可以提升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能力和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但现有以距离保护构成的牵引网主保护方案存在选择性差的问题,因此提出基于牵引网AT分段两端电流增量的故障辨识方法。首先,研究牵引网AT分段的电气分布规律,根据机车电流增量与故障电流增量有效值变化特性,实现对AT牵引网故障的初步判别。其次,通过故障AT分段与非故障AT分段的两端电流增量相位差,准确辨识故障AT分段及故障类型,为缩小牵引网故障停电范围提供技术支撑,提升了牵引网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后,通过现场短路试验数据与仿真模拟,共同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贯通同相供电 AT牵引网 故障辨识 电流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学习和知识约束的预想故障集最小极限切除时间快速估计
8
作者 兰宇田 姚伟 +3 位作者 杨雨昕 戴玉臣 严明辉 文劲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52-2264,I0016,共14页
不同预想故障下的最小极限切除时间(critical clearing time,CCT)是预防控制的重要评价指标。然而预想故障集中常常包含过多的非必要分析,导致基于二分法的CCT求解耗时显著。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学习和知识约束的预想故障集... 不同预想故障下的最小极限切除时间(critical clearing time,CCT)是预防控制的重要评价指标。然而预想故障集中常常包含过多的非必要分析,导致基于二分法的CCT求解耗时显著。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学习和知识约束的预想故障集最小极限切除时间快速估计框架;首先基于增量学习方法(incremental learning,IL),提出了“数据仿真■简化辅助模型训练→模型离线训练→模型在线应用”双向闭环模型训练思路,利用辅助模型知识简化CCT仿真求解次数;其次,提出了一种融入专家经验知识的CCT二分法求解方法,通过故障屏蔽和薄弱线路故障子集两个经验知识,优化了预想故障集中非必要分析的故障种类;最后,结合两种方法,将CCT辅助预测模型和电力系统经验知识融入到最小CCT求解过程中,从求解次数和故障种类两个维度减少不同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在预想故障集下的仿真次数。以IEEE39节点系统和改进WECC17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传统二分法能减少86%和89.5%的仿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控制 预想故障集 极限切除时间 时域仿真 二分法 增量学习 知识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的兰新高铁桥梁近断层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康林 崔佳伟 +1 位作者 严武建 车爱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4-654,共11页
位于断裂带附近的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长期受到近断层地震作用的威胁。为分析该桥梁的地震易损性,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含三维土层结构的桥梁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和概率地震需求模型,以该桥梁的4个典型连续桥墩为研究对... 位于断裂带附近的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长期受到近断层地震作用的威胁。为分析该桥梁的地震易损性,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含三维土层结构的桥梁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和概率地震需求模型,以该桥梁的4个典型连续桥墩为研究对象,考虑桥梁材料的不确定性,运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得到大量模型-地震动样本,进行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并通过一阶界限法得出桥梁系统易损性曲线的上下界限。研究结果表明:桥梁系统抗震性能良好,在该地区的极罕遇地震动下完全破坏概率低于30%;单个桥墩的抗震性能优秀,在极罕遇地震动下完全破坏概率仅为6.92%;地震动荷载达到0.35 g时桥墩处于弹性阶段与塑性阶段的临界点;相对较高的桥墩(3^(#)、4^(#)桥墩)比相对较低的桥墩(1^(#)、2^(#)桥墩)刚度更大,变形和耗能能力更强。文章评估了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的抗震性能,可为震前的风险预防与震后的救灾减灾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高铁桥梁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近断层地震 参数不确定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矿诱发断层滑移失稳机制与能量释放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旭刚 弓昊 +5 位作者 李地元 罗平框 蒋京泰 杨志 崔鹏 张发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34,共11页
为研究采矿诱发断层滑移失稳机制与能量释放规律,通过对现场围岩节理裂隙调查和钻孔取芯开展试验,获得了岩体节理裂隙产状分布及围岩基本力学参数,采用Hoek-Brown强度准则对不同层位岩体的力学参数进行修正,以离散断裂网络(Discrete Fra... 为研究采矿诱发断层滑移失稳机制与能量释放规律,通过对现场围岩节理裂隙调查和钻孔取芯开展试验,获得了岩体节理裂隙产状分布及围岩基本力学参数,采用Hoek-Brown强度准则对不同层位岩体的力学参数进行修正,以离散断裂网络(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DFN)形式将节理裂隙数据导入FLAC3D软件,构建精细化数值模型并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将岩体库仑破裂应力增量ΔCFS作为断层滑移失稳的定量判据,可有效预测断层的滑移失稳区域;当主应力沿断层上盘方向进行偏转时,ΔCFS随着偏转角度与断层倾角增大而降低,断层周边岩体不易发生损伤破坏;当主应力沿着断层下盘方向进行偏转时,ΔCFS随着偏转角度与断层倾角增大而增大,断层周边岩体的损伤破坏程度加剧;断层滑移失稳分可以为3个阶段,即滑移蓄能阶段、稳定滑移阶段与滑移弱化阶段;断层周边岩体应变能密度集中区为断层滑移失稳时能量释放位置,岩体应变能密度分布呈现出积聚—向下扩散—重新积聚现象;利用断层滑移失稳的能量公式,可估算出断层滑移失稳时的能量释放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滑移失稳 库仑破裂应力增量 主应力偏转 应变能密度 能量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ESO的固定时间增量动态逆容冰控制方法
11
作者 江飞鸿 刘小雄 +2 位作者 刘贞报 李煜 陈家鑫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6-1004,共9页
结冰严重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固定时间增量动态逆的容冰飞行控制方法,并基于此方法设计某型运输机的飞行控制律,用于增强结冰工况下的飞行控制能力,保障飞行安全。所设计的控制器中,扩张状态... 结冰严重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固定时间增量动态逆的容冰飞行控制方法,并基于此方法设计某型运输机的飞行控制律,用于增强结冰工况下的飞行控制能力,保障飞行安全。所设计的控制器中,扩张状态观测器用于估计角加速度信号中的干扰,解决现有增量动态逆控制中鲁棒性依赖角加速度准确性的问题。重要的是,该控制方法能够在固定时间内保证飞机状态误差收敛至稳定区域,并且收敛时间不依赖于误差初值。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克服结冰对飞机的影响,并且在角加速度干扰下保证飞机达到期望的飞行性能,提高运输机在结冰工况下的安全飞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冰飞机 改进增量动态逆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固定时间容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阻尼调匝式消弧线圈及接地选线综合控制器 被引量:44
12
作者 蔡旭 李仕平 +1 位作者 杜永忠 陈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5-89,共5页
通过消弧线圈二次辅助绕组接入阻尼电阻的方法解决了阻尼电阻易损坏的问题。但是,当消弧线圈工作于不同的抽头时,其等效阻尼电阻将发生变化。对这种变阻尼消弧线圈的控制和阻尼电阻的选取要有新的原理和方法,文中给出了二次侧阻尼电阻... 通过消弧线圈二次辅助绕组接入阻尼电阻的方法解决了阻尼电阻易损坏的问题。但是,当消弧线圈工作于不同的抽头时,其等效阻尼电阻将发生变化。对这种变阻尼消弧线圈的控制和阻尼电阻的选取要有新的原理和方法,文中给出了二次侧阻尼电阻值的选取方法,并提出变阻尼条件下通过测量中性点电流检测电网电容电流的方法。进而提出了消弧线圈单机控制和多机控制原理以及零序电流增量函数法接地选线原理,开发出变阻尼消弧线圈及接地选线综合控制器。成套装置已投入工业运行多年,装置运行稳定,补偿效果令人满意,接地选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线圈 变阻尼 控制 接地选线 增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分量的变压器浮动比率差动保护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永彬 陆于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83-87,共5页
为防止变压器穿越性电流造成的不平衡电流影响,需要设置一个差动动作门槛,而变压器区内匝间故障或高阻抗接地故障却希望门槛越小越好。比率制动斜率大小的选择影响保护动作区和制动区的大小,区外故障希望斜率大些,区内故障希望斜率小些... 为防止变压器穿越性电流造成的不平衡电流影响,需要设置一个差动动作门槛,而变压器区内匝间故障或高阻抗接地故障却希望门槛越小越好。比率制动斜率大小的选择影响保护动作区和制动区的大小,区外故障希望斜率大些,区内故障希望斜率小些。门槛和斜率的选择直接影响比率差动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文中深入分析比较了基于故障分量比率差动保护和传统电流比率差动保护,证明故障分量比率差动保护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而且试验证明在某些故障情况下,利用故障分量的浮动比率制动较之传统的电流比率差动保护具有非常明显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保护 浮动比率差动保护 故障分量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向量电流选相的电流平衡保护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振锋 吴思奇 +3 位作者 张惠智 樊占峰 李宝伟 宋国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5-132,共8页
针对传统平行双回线路电流平衡保护不能反应跨线故障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同向量电流选相的电流平衡保护方案。首先利用同向量电流突变量实现故障选相,并给出了两相短路与三相短路的判别方法。然后利用反向量与同向量的幅值比判别故障相是... 针对传统平行双回线路电流平衡保护不能反应跨线故障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同向量电流选相的电流平衡保护方案。首先利用同向量电流突变量实现故障选相,并给出了两相短路与三相短路的判别方法。然后利用反向量与同向量的幅值比判别故障相是否为跨线故障。对于跨线故障相,利用单回线距离保护判别故障区域;对于单回线故障相,利用同名相电流的幅值大小进行选线跳闸。利用六序故障分量法分析了各种故障情况下的选相判据以及保护判据,并给出了保护流程。最后理论分析和ATP-EMTP仿真结果均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方案能够反应跨线故障,保护性能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回线 电流平衡保护 同向量选相 跨线故障 突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断层简支钢箱梁桥的概率性地震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江辉 张鹏 +1 位作者 黄磊 曾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53-262,共10页
以跨越走滑断层的简支钢箱梁桥为对象,同时考虑地震动和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开展全桥结构在非一致激励下的增量动力分析,深入讨论了跨断层桥梁桥墩的概率性地震损伤特性。结果表明,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随着地震动增强而变大;对... 以跨越走滑断层的简支钢箱梁桥为对象,同时考虑地震动和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开展全桥结构在非一致激励下的增量动力分析,深入讨论了跨断层桥梁桥墩的概率性地震损伤特性。结果表明,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随着地震动增强而变大;对于紧邻断层桥墩,当断层滑冲强度为78.0 cm时,完全破坏的超越概率由均值模型的7.53%增大到随机模型的13.01%,说明强震下如不考虑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可能会低估结构的易损性。紧邻断层桥墩面临更高的地震损伤概率,当断层滑冲强度为52.0 cm时,四种损伤状态下非紧邻断层墩的超越概率分别为97.54%、88.51%、2.42%和0.06%,而紧邻断层墩分别为99.24%、99.15%、6.50%和0.28%。因此,应对跨断层桥梁紧邻断层桥墩的抗震设计予以更多关注,开展针对性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钢箱梁桥 活动断层 增量动力分析 结构参数不确定性 概率性地震损伤特性 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阻抗模型的电流互感器饱和判据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永彬 陆于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3-47,共5页
提出一种虚拟阻抗模型的电流互感器饱和判别方法,它可以有效地识别区内外故障因电流互感器(TA)饱和对差动保护的影响。在电力系统的线路、母线、主设备等一些差动保护中,区外故障时,在大的短路电流作用下TA饱和容易造成保护误动。基于R... 提出一种虚拟阻抗模型的电流互感器饱和判别方法,它可以有效地识别区内外故障因电流互感器(TA)饱和对差动保护的影响。在电力系统的线路、母线、主设备等一些差动保护中,区外故障时,在大的短路电流作用下TA饱和容易造成保护误动。基于RL模型的短数据窗算法可以测得保护安装点的二次等效系统阻抗,它可以等效到在系统故障增量模型中虚拟一条阻抗支路。区内外故障TA饱和时,该支路虚拟阻抗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分析该阻抗在TA饱和与否情况下的变化规律,利用这种变化规律可以可靠、灵敏地判别出区内外故障TA饱和,是否闭锁差动保护,提高差动保护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饱和 差动保护 短数据窗 故障增量 虚拟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接地选线方式的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景禄 曾祥君 +1 位作者 杨廷方 郑瑞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23,共2页
在讨论零序电流法、谐波电流法、注波法和残差增量法选线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补偿电网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复合型选线方式 ,即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信息融合 ,在线检测其零序电流、谐波、暂态电流 ,并综合分析 ,必... 在讨论零序电流法、谐波电流法、注波法和残差增量法选线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补偿电网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复合型选线方式 ,即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信息融合 ,在线检测其零序电流、谐波、暂态电流 ,并综合分析 ,必要时增值谐波电流 ,以增大检测信号 ,提高选线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接地选线方式 供电可靠性 零序电流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容错度自适应支持向量机的液压泵故障诊断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丹 金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582-2587,共6页
针对已有在线故障诊断方法在数据量大、噪声强条件下分类速度较低、分类精度不够高等问题,结合液压泵故障类别数目大、工作环境恶劣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混凝土泵车液压泵在线诊断的状态识别算法——容错度自适应支持向量机。该方法... 针对已有在线故障诊断方法在数据量大、噪声强条件下分类速度较低、分类精度不够高等问题,结合液压泵故障类别数目大、工作环境恶劣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混凝土泵车液压泵在线诊断的状态识别算法——容错度自适应支持向量机。该方法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分类速度做了改进:①引入容错度因子进行模型训练;②优先选择能将某一类故障样本单独分离出来的二分类器;③在满足②的基础上选择平均支持向量机少的分类器;④引入增量学习算法对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提高多故障诊断中对新故障类别和新故障数据的适应性,保证系统的分类精度。通过对混凝土泵车的液压泵故障诊断,证明了该方法在明显提高分类速度的同时保证了较高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度因子 增量学习 支持向量机 多分类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流增量法的谐振接地系统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玉梅 郭浩 惠胜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2-65,92,共5页
根据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残流增量法谐振接地系统故障定位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消弧线圈的电抗值,从而引起线路上各点的零序电流模值发生变化,根据零序电流模值的变化特性来判断故障位置。通过将零序电流模... 根据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残流增量法谐振接地系统故障定位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消弧线圈的电抗值,从而引起线路上各点的零序电流模值发生变化,根据零序电流模值的变化特性来判断故障位置。通过将零序电流模值折算到同一电压水平下相减,克服了接地电阻的影响。采用移动式零序电流互感器法,有效地解决了零序电流测量难的问题。仿真试验充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系统 故障定位 单相接地故障 残流增量法 移动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超球SVDD增量学习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段修生 曹健 +1 位作者 孙世宇 张泽建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2期163-166,共4页
在基于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VDD)的故障诊断中,往往随着故障数据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地进行再训练以调整诊断模型,浪费了大量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SVDD增量学习算法。该方法在深入分析训练结果与数据样本的关系,多次利用KKT条... 在基于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VDD)的故障诊断中,往往随着故障数据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地进行再训练以调整诊断模型,浪费了大量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SVDD增量学习算法。该方法在深入分析训练结果与数据样本的关系,多次利用KKT条件,对样本进行筛选,最终选择出影响最终结果的少量训练样本。通过实际电路故障提取采集数据并诊断,所得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选择出所有影响结果的相关样本,保证了准确率并避免了大量样本训练,节省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DD 增量学习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