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裂输导流体的机制及输导形式探讨 被引量:64
1
作者 孙同文 付广 +1 位作者 吕延防 赵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1-1090,共10页
张性正断层断裂带一般具有二分结构,即断层核和破裂带,断层核伴生裂缝、连通孔隙及破裂带诱导裂缝均可作为输导流体的通道。断裂活动具有幕式的特征,一次活动周期可以分为活动期、活动—间歇过渡期和间歇期3个阶段,断裂活动期以伴生裂... 张性正断层断裂带一般具有二分结构,即断层核和破裂带,断层核伴生裂缝、连通孔隙及破裂带诱导裂缝均可作为输导流体的通道。断裂活动具有幕式的特征,一次活动周期可以分为活动期、活动—间歇过渡期和间歇期3个阶段,断裂活动期以伴生裂缝为优势输导通道,一般以"地震泵"控制下的幕式运移机制为主;活动间歇期输导能力较弱,通道为连通孔隙,遵循浮力控制下的缓慢渗流机制;而活动—间歇过渡期兼具有活动期和间歇期的部分特征,主要输导通道为破裂带诱导裂缝。断裂输导具有3个方向的运移分量,即沿断裂纵向方向、沿断裂走向方向和横穿断层面方向,与此相对应,目前断裂输导形式分为"2型4类",包括沿断层面输导和横穿断层面输导两大类型,其中,沿断层面输导型又可分为沿断裂纵向向上输导、沿断裂走向输导和沿断裂向下"倒灌"式输导3类。沿断裂纵向向上输导是目前最重要的断裂输导形式,进一步分为3种亚类,即线性输导、"Y"形输导和似花状输导,似花状输导所占比例最大。具体的输导形式及方向取决于活动时期断裂与两侧地层的配置关系及多种运移动力、阻力的矢量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内部结构 输导通道 输导机制 流体运移特征 断裂输导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箕状断陷油气成藏机理及运聚模式 被引量:3
2
作者 姚合法 林承焰 +2 位作者 任丽华 许化政 靳秀菊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6,73,共6页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为新生代箕状断陷,油气藏以常压为主,具有多期演化的特点,存在古近纪三垛期早期成藏和新近纪盐城期晚期成藏2个阶段,发育网状、层状和断裂带3种类型的输导体系,具有侧向、垂向、网状3种油气运聚模式。斜坡带K2t—E1f油...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为新生代箕状断陷,油气藏以常压为主,具有多期演化的特点,存在古近纪三垛期早期成藏和新近纪盐城期晚期成藏2个阶段,发育网状、层状和断裂带3种类型的输导体系,具有侧向、垂向、网状3种油气运聚模式。斜坡带K2t—E1f油气以侧向运聚为主;深凹带E2d—E2s油气为网状运聚;断裂带油气主要为垂向运聚,包括浅(Ny)、中(K2t—E1f)、深(Pz)3 套含油气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输导体系 成藏机理 常压 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