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卷积近场动力学快速模拟随机裂纹扩展
1
作者 周建 廖星川 +2 位作者 刘福深 尚肖楠 沈君逸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5-639,共15页
传统近场动力学方法采用积分方程替代连续介质力学中的偏微分方程,获得了对未知函数无光滑限制且更具一般性的方程,使得该方法特别适合模拟裂纹自发萌生和扩展等非连续问题,但高昂的计算成本往往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采用一种... 传统近场动力学方法采用积分方程替代连续介质力学中的偏微分方程,获得了对未知函数无光滑限制且更具一般性的方程,使得该方法特别适合模拟裂纹自发萌生和扩展等非连续问题,但高昂的计算成本往往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采用一种基于快速卷积的近场动力学方法,以提高近场动力学方法的计算效率。该算法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来完成卷积计算,实现近场动力学方程中积分项的计算,可显著降低近场动力学的计算成本。基于快速卷积近场动力学的计算流程及其数值实现特性,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该算法的前处理方法,并通过两个含预制裂纹的受拉方板算例验证了该前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随机裂纹扩展预测的建模方法,为岩土体随机裂纹扩展的预测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动力学 快速卷积 建模方法 随机裂纹扩展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人群中隐匿性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与预测模型
2
作者 赵光艳 韩拓 +3 位作者 梁西颖 王倩 张岩 王聪霞 《临床荟萃》 2025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探究中青年人群中隐匿性高血压(masked hypertension,MH)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诊断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门诊或同期健康体检的中青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 目的探究中青年人群中隐匿性高血压(masked hypertension,MH)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诊断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门诊或同期健康体检的中青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测及诊室血压测量与动态血压监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MH患病危险因素,并建立疾病诊断模型及列线图,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性能。采用Bootstrap自助法(n=1000次)进行模型内部验证,计算C统计量及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估模型优劣。结果最终纳入805例门诊与健康体检患者,其中MH患者152例,患病率为18.9%。与正常血压组相比,MH患者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男性占比更高,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与血肌酐水平更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95%CI:1.07~1.11)、BMI(OR=1.25,95%CI:1.15~1.35)、log2(TG)(OR=1.29,95%CI:1.09~1.52)、空腹血糖(OR=1.28,95%CI:1.01~1.62)可能是M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结果建立中青年人群中MH预测模型与诊断列线图,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通过Bootstrap(n=1000次)进行内部验证,模型的区分度与校准度均表现良好。决策曲线显示在MH患病概率介于1%~65%时,该模型均能带来临床净获益。结论年龄、BMI、空腹血糖与TG是中青年MH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与临床实际效用,有助力于门诊MH患者的早期精准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高血压 人体质量指数 甘油三酯 空腹血糖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id prediction of floating and sinking components of raw coal
3
作者 Wang Guanghui Kuang Yali Wang Zhangguo Ji Li Wang Y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2年第5期735-738,共4页
A model that rapidly predicts the density components of raw coal is described.It is based on a threegrade fast float/sink test.The recent comprehensive monthly floating and sinking data are used for comparison.The pre... A model that rapidly predicts the density components of raw coal is described.It is based on a threegrade fast float/sink test.The recent comprehensive monthly floating and sinking data are used for comparison.The predicted data are used to draw washability curves and to provide a rapid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from heavy medium induced separation.Thirty-one production shifts worth of fast float/sink data and the corresponding quick ash data are used to verify the model.The results show a small error with an arithmetic average of 0.53 and an absolute average error of 1.50.This indicates that this model has high precision.The theoretical yield from the washability curves is 76.47% for the monthly comprehensive data and 81.31% using the model data.This is for a desired cleaned coal ash of 9%.The relative error between these two is 6.33%,which is small and indicates that the predicted data can be used to rapidly evaluate the separation effect of gravity separation equi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w coal Floating and sinking components fast floating and sinking data predicting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波算法的隧道全时域激发极化超前探测正演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志强 褚国安 +6 位作者 聂利超 裴文兵 郭一凡 周维 胡军 闫冰 邓朝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8-648,共11页
为进一步提高隧道全时域激发极化多参数超前探测的效果,采用滤波算法进行计算时间域等效电阻率,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计算,提出一种基于滤波算法的隧道全时域激发极化超前探测正演方法。该方法针对时间域Cole-Cole表达式计算收敛性差的问... 为进一步提高隧道全时域激发极化多参数超前探测的效果,采用滤波算法进行计算时间域等效电阻率,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计算,提出一种基于滤波算法的隧道全时域激发极化超前探测正演方法。该方法针对时间域Cole-Cole表达式计算收敛性差的问题,引入滤波算法进行时间域激发极化等效电阻率的计算,提高算法的收敛性;针对正演过程中大型矩阵求解影响计算效率的问题,引入OpenMP并行算法,实现隧道全时域激发极化超前探测正演的加速运算。最后,开展数值算例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正演方法对异常体有敏感响应,且在加快正演速度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基于滤波算法的隧道全时域激发极化超前探测获得的观测数据与实际探测数据较为相符,这为基于全时域激发极化隧道超前探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正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全时域激发极化 滤波算法 快速三维正演模拟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固体推进剂燃速模型化快速预估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培培 杨英 +1 位作者 魏智勇 郭琪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0-434,共5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固体推进剂燃速快速预估模型,通过波谱范围筛选和光谱预处理对模型进行优化,并采用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对该模型进行评价,验证模型的精密度及准确度。结果表明,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固体推进剂...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固体推进剂燃速快速预估模型,通过波谱范围筛选和光谱预处理对模型进行优化,并采用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对该模型进行评价,验证模型的精密度及准确度。结果表明,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固体推进剂燃速快速预估模型测试时间约为2 min,燃速偏差范围为-0.122~0.067 mm/s,精密度测试相对标准偏差≤0.4%,准确度测试偏差-0.029~0.057 mm/s。该方法能够在药浆混合阶段快速预测固体推进剂的燃速,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和稳定可靠的燃速测定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药浆 近红外光谱技术 燃速模型 燃速快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快时尚服装产品销售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李鑫 胡永仕 +1 位作者 邵博 苏晓丽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7,共8页
为了准确预测快时尚服装产品销售量,捕捉在间歇性或异常峰值销量中的时间信息,基于深度自回归模型,引入时间注意力机制,改进其网络结构设计,构建全局时序模型对快时尚服装产品销售进行预测。研究发现: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深度自回归模型,... 为了准确预测快时尚服装产品销售量,捕捉在间歇性或异常峰值销量中的时间信息,基于深度自回归模型,引入时间注意力机制,改进其网络结构设计,构建全局时序模型对快时尚服装产品销售进行预测。研究发现: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深度自回归模型,能够从所有销售数据中有效学习到服装产品销售正常值与间歇性或异常峰值的时间关联关系,能够识别复杂模式下产品销售量的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且性能优于其他经典模型,验证了基于深度学习构建快时尚服装产品销售预测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销售预测 数据驱动 快时尚 AT-Deep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网联混合车队生态驾驶策略研究
7
作者 钱立军 陈健 +2 位作者 赵丰 陈欣宇 宣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7-1599,1607,共14页
为解决网联汽车由于驾驶员误差存在导致的速度轨迹偏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实时的考虑驾驶员误差的网联混合车队生态驾驶策略。首先通过实车试验采集不同驾驶员的驾驶员误差数据,建立基于马尔可夫链的驾驶员误差模型,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 为解决网联汽车由于驾驶员误差存在导致的速度轨迹偏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实时的考虑驾驶员误差的网联混合车队生态驾驶策略。首先通过实车试验采集不同驾驶员的驾驶员误差数据,建立基于马尔可夫链的驾驶员误差模型,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驾驶员误差。然后以最小化整个车队的燃油消耗为优化目标,将车队速度轨迹优化问题描述为一个最优控制问题,采用快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fast stochast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SMPC)算法求解车队中网联汽车的最优速度轨迹。仿真和智能网联微缩车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基于快速模型预测控制(fa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MPC)的生态驾驶策略,本文所提出的生态驾驶策略能够有效减小车辆的速度轨迹偏移,并降低整个车队的燃油消耗,且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联汽车 驾驶员误差 快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混合车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联环境下的混合动力汽车分层能量管理 被引量:10
8
作者 钱立军 邱利宏 +1 位作者 司远 王金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1-629,共9页
为实现混合动力汽车的实时最优能量管理,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分层能量管理控制方法。上层控制器利用交通信号灯正时求解目标车速的范围,而采用快速模型预测控制(F-MPC)算法预测给定时间窗口内的最优目标车速序列。下层控制器根据最... 为实现混合动力汽车的实时最优能量管理,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分层能量管理控制方法。上层控制器利用交通信号灯正时求解目标车速的范围,而采用快速模型预测控制(F-MPC)算法预测给定时间窗口内的最优目标车速序列。下层控制器根据最优目标车速序列,利用基于威兰斯线方法的等效燃油消耗最小策略(WLECMS)进行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硬件在环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智能网联的上层控制器可避免混合动力汽车红灯停车,而F-MPC可实现与MPC相近的最优车速预测和燃油经济性,且每一时间步长的计算时间可缩短到MPC的7.2%;WL-ECMS可实现良好的车速跟随,百公里油耗与ECMS相当,且每一时间步长的计算时间可缩短到ECMS的1.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 分层控制 快速模型预测控制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和快速建模的桥梁承载力预测 被引量:9
9
作者 陆新征 张炎圣 +1 位作者 黄盛楠 董春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12-16,共5页
根据桥梁检测结果,准确、快速地预测桥梁承载力,对桥梁运营和维修具有重要意义.对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的桥梁承载力预测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精细建模技术,并通过大比例模型桥试验,证明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为解决精细建... 根据桥梁检测结果,准确、快速地预测桥梁承载力,对桥梁运营和维修具有重要意义.对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的桥梁承载力预测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精细建模技术,并通过大比例模型桥试验,证明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为解决精细建模过于繁琐的问题,又开发了快速建模程序,以提高建模的方便性.最后,介绍了上述桥梁承载力预测技术的工程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承载力预测 非线性有限元 高精度 快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窑压控制的基于改进STS模型的非线性广义预测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政才 赵琪 +1 位作者 雷世昌 刘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76-1583,共8页
窑压是玻璃窑炉运行过程中重要的被控指标之一,由于受到大量不确定因素影响,现有控制算法的跟踪超调大且波动频繁.鉴于简化T-S模型(STS)的强在线自适应学习能力和减法聚类可以解决最优模型结构的不稳定问题,本文研究一种基于减法聚类与... 窑压是玻璃窑炉运行过程中重要的被控指标之一,由于受到大量不确定因素影响,现有控制算法的跟踪超调大且波动频繁.鉴于简化T-S模型(STS)的强在线自适应学习能力和减法聚类可以解决最优模型结构的不稳定问题,本文研究一种基于减法聚类与简化T-S模型相融合的非线性模糊广义预测方法实现窑压的控制.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的完成窑压跳变后对象的逼近,克服由于跳变所引起的系统不稳定现象;在改进的STS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窑压阶跃跟踪超调过大的问题,结合整体最优滚动优化函数及最优控制增量快速求解方法设计控制律,从本源出发抑制超调,计算量小,并易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压控制 简化T-S模型 快速广义预测控制 超调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模型的最大熵磁共振成像重建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晓东 唐果 汪元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2-74,88,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模型的磁共振成像算法,通过所获得的自回归系数及线性预测误差,替代了传统的快速傅里叶(FFT)重建方法,获得了满意的重建图像.由于在实际系统中,只能得到有限的频谱数据,利用传统的FFT方法重建磁共振图像,...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模型的磁共振成像算法,通过所获得的自回归系数及线性预测误差,替代了传统的快速傅里叶(FFT)重建方法,获得了满意的重建图像.由于在实际系统中,只能得到有限的频谱数据,利用传统的FFT方法重建磁共振图像,将导致截断伪影和低的分辨率.本算法利用AR模型外推未知频谱数据,替代FFT方法的填零法重建,并利用了BURG算法中的AR模型参数计算的有效性,不仅消除了截断伪影、抑制噪声提高了分辨率,而且使重建时间与FFT方法相当,完全适用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FFT重建 AR模型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预测外推的高分辨率雷达成像
12
作者 陈彬 程立伟 +1 位作者 盛卫星 周许申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1-385,共5页
为了提高实验室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系统的分辨率,采用自回归(AR)模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距离向和方位向上的线性预测外推,对外推后的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成像算法,在同样的硬件... 为了提高实验室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系统的分辨率,采用自回归(AR)模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距离向和方位向上的线性预测外推,对外推后的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成像算法,在同样的硬件条件下,使用该方法可以提高该系统的纵向及横向的分辨率,得到更清晰的雷达图像,或使用较小孔径长度就可以获得相同质量的雷达图像;并且该算法计算速度较快,易于操作,便于在系统上实现实时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线性预测外推 快速傅里叶变换 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衬组合面料缝纫外观平整性能的预测模型
13
作者 刘侃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分析了粘衬后组合面料的缝纫性能的变化趋势,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基于粘衬组合面料FAST力学性能指标的缝纫外观平整性客观评价模型,采用斯皮尔曼秩相关(Spearman′s rho)分析法确立模型评价指标.经检验,该模型整体预报精度较... 分析了粘衬后组合面料的缝纫性能的变化趋势,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基于粘衬组合面料FAST力学性能指标的缝纫外观平整性客观评价模型,采用斯皮尔曼秩相关(Spearman′s rho)分析法确立模型评价指标.经检验,该模型整体预报精度较好,稳定性高,可用于粘衬织物缝纫外观平整度等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衬面料 缝纫平整性 fast力学性能指标 预测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术中低体温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9
14
作者 季彬 徐维虹 +3 位作者 陈航 杨律成 罗雯懿 沈南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建立儿童术中低体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术中儿童低体温评估与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1 086例患儿,在医院病历系统中收集相关资料。采用χ;检验、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因素,利用R软件绘制儿童术中低体温... 目的建立儿童术中低体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术中儿童低体温评估与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1 086例患儿,在医院病历系统中收集相关资料。采用χ;检验、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因素,利用R软件绘制儿童术中低体温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儿童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17.31%;年龄、术前体温≤36.9℃、血红蛋白≤118.5 g/L、禁食时间≥6 h、麻醉时间>62.6 min,是儿童术中低体温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列线图预测儿童术中低体温风险的ROC曲线下方面积为0.698(95%CI:0.598~0.789)。结论儿童术中低体温发生率较高,应用列线图模型可快速预测低体温发生概率,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保障患儿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低体温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血红蛋白 禁食时间 麻醉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成像技术快速预测鸡蛋液菌落总数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楠 刘强 +4 位作者 孙柯 王瑶 潘磊庆 屠康 张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62-269,共8页
针对鸡蛋液中菌落总数分析方法操作繁琐、时效性低等问题,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400~1 000 nm)建立鸡蛋液中菌落总数的快速预测方法。于蛋清中接种铜绿假单胞菌后采集不同污染程度蛋液样本的原始高光谱信息,结合连续投影算法进行特征波... 针对鸡蛋液中菌落总数分析方法操作繁琐、时效性低等问题,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400~1 000 nm)建立鸡蛋液中菌落总数的快速预测方法。于蛋清中接种铜绿假单胞菌后采集不同污染程度蛋液样本的原始高光谱信息,结合连续投影算法进行特征波段的提取,分别建立基于特征波段和全波段光谱信息下的偏最小二乘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预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标准化预处理效果相对最佳,蛋清、蛋黄以及全蛋液样本对应的相对最佳定量分析模型为基于特征波段下的SVM模型。其中蛋清预测集相关系数RP为0.81,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为0.63(lg(CFU/g));蛋黄预测集的R_P为0.82,RMSEP为0.47(lg(CFU/g));全蛋液样本中RP为0.75,RMSEP为0.75(lg(CFU/g))。结果表明,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实现对鸡蛋内部微生物污染程度的定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液 菌落总数 高光谱成像 模型 快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质松节油精馏过程中长叶烯含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汤星月 邱米 +2 位作者 杨素华 黎贵卿 陆顺忠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60,共4页
为建立重质松节油精馏过程中长叶烯含量快速检测模型,对重质松节油精馏过程中头馏分、中间馏分以及石竹烯等物质含量及旋光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旋光度与各组分含量的相关密切程度为头馏分含量>长叶烯含量>中间馏分含量>石竹... 为建立重质松节油精馏过程中长叶烯含量快速检测模型,对重质松节油精馏过程中头馏分、中间馏分以及石竹烯等物质含量及旋光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旋光度与各组分含量的相关密切程度为头馏分含量>长叶烯含量>中间馏分含量>石竹烯含量。旋光度与长叶烯含量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0.4544x+0.1441(R2=0.9968)。长叶烯含量超过80%时,预测精度高。建立长叶烯含量预测模型,缩短精馏过程检测时间,对于提升重质松节油深加工附加值和分离高纯度长叶烯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松节油 长叶烯 旋光度 快速检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大口径快摆镜随动系统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浩添 杜福嘉 张志永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2-249,共8页
为了满足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精密稳像系统的需求,对大口径快摆镜(FSM)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为了解决三促动器FSM的运动解耦为系统辨识带来的困难,通过解析法和系统辨识法相结合建立了FSM的传递函数模型。依据该模型,设计了PID控制器与... 为了满足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精密稳像系统的需求,对大口径快摆镜(FSM)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为了解决三促动器FSM的运动解耦为系统辨识带来的困难,通过解析法和系统辨识法相结合建立了FSM的传递函数模型。依据该模型,设计了PID控制器与模型预测控制器(MPC),采用仿真和实验两种方式比较了两种控制器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受到阶跃扰动后,MPC控制器的恢复速度是PID控制器的45倍。在50 Hz正弦信号下,由于FSM的大惯量特点,PID控制器有严重的时滞,而MPC控制器能以1.224×10^-6″的误差稳定跟随。在噪声抑制方面,对实时加入10%幅值噪声的随机信号,MPC控制器的噪声抑制效果是PID控制器的13.3倍。实验结果表明,MPC控制器能以0.430″的误差稳定跟随50 Hz正弦信号,其跟踪精度是PID控制器的3.212倍,采用MPC控制器的快摆镜能满足快摆镜高带宽和高精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快摆镜 系统辨识 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火电机组灵活运行的滑压曲线优化方法 被引量:11
18
作者 董竹林 牛玉广 +3 位作者 董恩伏 周桂平 罗桓桓 张国斌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8-256,共9页
为了保证机组在调峰过程中快速响应负荷指令以及减小主蒸汽压力的波动,分析了汽轮机初压变化对机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和快速性的影响以及不同负荷段对上述特性的需求,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混沌粒子群优化(CPSO)算法建... 为了保证机组在调峰过程中快速响应负荷指令以及减小主蒸汽压力的波动,分析了汽轮机初压变化对机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和快速性的影响以及不同负荷段对上述特性的需求,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混沌粒子群优化(CPSO)算法建立了热耗率预测模型并确定660 MW机组各典型负荷下的最优初压。提出了将性能试验优化曲线与文章优化曲线相结合的新的滑压策略,即机组在动态调节时采用文章优化曲线运行,而在稳定工况下采用性能试验优化曲线运行,并将该滑压策略添加到协调控制系统的主蒸汽压力设定值生成回路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新的滑压策略不仅能提高机组在动态调节时的变负荷速率,还能维持机组在稳态工况时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耗率 预测模型 最优初压 快速变负荷 经济性 主蒸汽压力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内噪声主动控制系统扬声器与麦克风布放优化方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频捷 张立军 +1 位作者 孟德建 何臻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9-175,共7页
利用声固耦合边界元仿真方法与多目标遗传算法,实现了面向对象的车内噪声主动控制(ANC)系统扬声器麦克风布放方案的优化。首先基于自适应算法,推导了车内噪声主动控制系统降噪性能预测方法,并利用声固耦合边界元仿真方法,实现了面向对象... 利用声固耦合边界元仿真方法与多目标遗传算法,实现了面向对象的车内噪声主动控制(ANC)系统扬声器麦克风布放方案的优化。首先基于自适应算法,推导了车内噪声主动控制系统降噪性能预测方法,并利用声固耦合边界元仿真方法,实现了面向对象的ANC系统降噪性能预测;在该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对应的代理模型,以实现对系统降噪性能的快速预测;最后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获得系统关于扬声器麦克风数量与多个频率下降噪量的Pareto最优解集。该最优解集能定量描述ANC系统扬声器麦克风数量与降噪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为该系统与车辆的匹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噪声控制 硬件布放 代理模型 多目标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_FSVM的车用动力电池温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荣 童亮 许永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27,共4页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在复杂工况下动力电池温度测量可靠性下降的问题,提出基于pso_FSVM的车用动力电池温度预测模型,该研究分别采集车辆key_on和key_off两种状态下的动力电池温度数据,采用粒子群优化的快速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了稳定的动...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在复杂工况下动力电池温度测量可靠性下降的问题,提出基于pso_FSVM的车用动力电池温度预测模型,该研究分别采集车辆key_on和key_off两种状态下的动力电池温度数据,采用粒子群优化的快速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了稳定的动力电池温度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车辆key_on和key_off两种状态下,数据集的预测数据与实际测量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10 2和0.797 3,温度预测误差小于2℃,pso_FSVM模型提高了动力电池温度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动力电池温度 粒子群 快速支持向量机 预测模型 热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