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空抛坠物中的建筑物管理人责任
1
作者 朱虎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8,共17页
高空抛坠物致损中,建筑物管理人的安全保障义务作为法定义务能够扩大所能保护的受害人范围,且该义务作为行为义务能够避免课予建筑物管理人过重的责任。建筑物管理人责任是安全保障义务人责任的具体应用情形之一。涉及建筑物管理人责任... 高空抛坠物致损中,建筑物管理人的安全保障义务作为法定义务能够扩大所能保护的受害人范围,且该义务作为行为义务能够避免课予建筑物管理人过重的责任。建筑物管理人责任是安全保障义务人责任的具体应用情形之一。涉及建筑物管理人责任的《民法典》第1253条和第1254条第2款应区分适用范围,前者仅适用于坠落物属于业主共有部分或者共有部分上的物这种情形。相较于作为终局责任人的直接侵权人,建筑物管理人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补充责任,其地位类似于一般保证人,享有先执行抗辩权,故在诉讼构造、保全、执行、消灭等问题上可以参照有关一般保证人先执行抗辩权的规则。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适当补偿责任是救济受害人的最终手段,应在构成和效果上予以限制,在对受害人进行救济的顺序上,该补偿责任处于建筑物管理人的赔偿责任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抛坠物 建筑物管理人 安全保障义务 相应的补充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闭锁自动告警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英朗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5期70-72,共3页
目前电力系统中的输电、配电线路大部分都是由架空线路组成,在线路的建设、运维阶段,都需要作业人员系安全带在杆塔上进行高空作业。近年来,作业人员高空坠落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如何有效管控高空作业风险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 目前电力系统中的输电、配电线路大部分都是由架空线路组成,在线路的建设、运维阶段,都需要作业人员系安全带在杆塔上进行高空作业。近年来,作业人员高空坠落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如何有效管控高空作业风险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设计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的闭锁自动告警装置,及时有效提醒高空作业人员系好安全带,满足高空作业安全保障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作业 安全带 高空坠落 闭锁告警 一步一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故障树的建筑施工高处坠落全面风险评估 被引量:25
3
作者 安慧 黄艾 +2 位作者 安敏 范历娟 金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8568-8576,共9页
为准确进行建筑施工高处坠落全面风险评估,解决事故致因因素存在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故障树分析法。首先,应用模糊故障树模型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识别出关键致因要素,得出失效概率;其次,运用风险分析矩阵... 为准确进行建筑施工高处坠落全面风险评估,解决事故致因因素存在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故障树分析法。首先,应用模糊故障树模型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识别出关键致因要素,得出失效概率;其次,运用风险分析矩阵对风险后果进行评估;最后,对工程实例进行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故障树分析法解决了概率的不精确性和工程的不精确性,结合高处坠落失效可能性与后果严重性对风险进行的全面评估,为制定高处坠落事故防范措施和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在可靠性工程中有方便高效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高处坠落 故障树分析 模糊集理论 风险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挖掘的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致因网络分析 被引量:44
4
作者 李珏 王幼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84-1290,共7页
为明确建筑施工过程中高处坠落事故的致因及其之间的联系,选取2012—2018年国内558例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调查报告,借助文本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事故报告进行分词处理、特征选择后,得到致因特征项、致因网络及致因集合,并利用... 为明确建筑施工过程中高处坠落事故的致因及其之间的联系,选取2012—2018年国内558例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调查报告,借助文本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事故报告进行分词处理、特征选择后,得到致因特征项、致因网络及致因集合,并利用词云和网络结构图等方法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表明,文本挖掘所得的28项致因中,7项致因位于致因网络的核心区域,基于该7项致因分别构建了致因集合,为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预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建筑施工 高处坠落 文本挖掘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测距仪在高坠案件现场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伟 江伟 刘明树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19,共3页
高坠死亡案件的现场分为坠落起点、坠落轨迹和坠落终点,公安机关在勘查现场过程中需大量测量距离数据;随着手持式激光测距仪逐渐在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装备,为探讨该仪器在高坠案件现场勘查中的应用价值及使用技巧,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 高坠死亡案件的现场分为坠落起点、坠落轨迹和坠落终点,公安机关在勘查现场过程中需大量测量距离数据;随着手持式激光测距仪逐渐在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装备,为探讨该仪器在高坠案件现场勘查中的应用价值及使用技巧,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在高坠类案件勘查中该仪器的使用经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测距工具相比,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操作简便,测距非接触、测速快、测量精度高等优点,在高坠案件现场勘查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推广,但由于现场勘查工作的特殊性,在使用中要注意测量的方法及技巧,并探讨研制公安现场勘查专用测距仪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仪 高坠 案件 现场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的回顾性分析
6
作者 杜宇 张振宇 +4 位作者 邱阳 贾琼 王伟东 庞俐 张金建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206-210,214,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的损伤特点,为法医学检验与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1例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的尸体检验案例,记录并统计死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现场失血情况、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部位、破裂处管壁硬... 目的回顾性分析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的损伤特点,为法医学检验与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1例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的尸体检验案例,记录并统计死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现场失血情况、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部位、破裂处管壁硬化程度、颅脑损伤、血乙醇含量以及死亡原因等信息。结果11例均为现场死亡,其中交通伤7例,高坠伤和徒手伤各2例。11例死者头部体表损伤均不严重。9例交通伤和高坠伤死者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均发生于海绵窦段,均存在累及颈动脉沟的颅中窝横行骨折,颅内出血及脑挫伤轻微。2例徒手伤死者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发生在眼动脉段,均存在致死性的颅内出血及弥漫性轴索损伤而不伴有颅骨骨折。11例均为血管壁全层破裂,破裂口长轴与血管长轴垂直。结论交通、高坠等高能量创伤事件中,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的发生率值得关注。海绵窦段和眼动脉段的损伤可能较常见。血管遭受牵拉或碎骨片作用可能是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的主要损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创伤和损伤 颈内动脉 事故 交通 高坠伤 徒手伤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鉴定高坠死亡1例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韩顺琪 万雷 +1 位作者 黄平 陈忆九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91-195,共5页
目的使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技术对高坠伤的损伤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通过对高坠伤的分析和观察重建高坠过程,从而探讨MSCT在分析高坠伤案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真实的高坠伤案例为对象,分别运用M... 目的使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技术对高坠伤的损伤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通过对高坠伤的分析和观察重建高坠过程,从而探讨MSCT在分析高坠伤案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真实的高坠伤案例为对象,分别运用MSCT平扫、三维重建技术对尸体进行全面检查,联合运用系统尸体解剖分析高坠伤死亡方式等特点,比较尸体解剖和MSCT在获取损伤信息方面的差异。结果MS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发现全身多部位骨折以及肝破裂,尸体解剖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相对应,推断死亡原因为高坠致全身多发伤。结论 MSCT在高坠伤案件致伤方式分析中可作为传统尸体解剖的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创伤与损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高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处作业水平安全钢丝绳的选用标准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泽明 王政源 《广东电力》 2010年第2期27-29,共3页
指出可采用抛物线理论推导和计算出水平安全钢丝绳的最大张力,然后依据水平安全钢丝绳的最大张力确定和规范水平安全钢丝绳的选用和使用条件,供有关施工人员扣、挂安全带参考使用,防止高处坠落,使水平安全钢丝绳成为第一道安全、可靠、... 指出可采用抛物线理论推导和计算出水平安全钢丝绳的最大张力,然后依据水平安全钢丝绳的最大张力确定和规范水平安全钢丝绳的选用和使用条件,供有关施工人员扣、挂安全带参考使用,防止高处坠落,使水平安全钢丝绳成为第一道安全、可靠、有效的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安全钢丝绳 张力 高处坠落 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的高处坠落事故致因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珏 刘焕 +1 位作者 王幼芳 候云飞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4-532,共9页
为系统分析高处坠落事故的产生机理,运用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分析个人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组织管理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对事故发生的影响;通过文献分析、事故研究和专家讨论识别35个影响事故发生的致因因素,建立高处坠落事故宏观工效学模... 为系统分析高处坠落事故的产生机理,运用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分析个人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组织管理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对事故发生的影响;通过文献分析、事故研究和专家讨论识别35个影响事故发生的致因因素,建立高处坠落事故宏观工效学模型(MM);再根据201份事故报告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构建高处坠落事故致因关系网络,分析网络的中心度情况;采用潜在类别模型(LCA)分析主要致因的整体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处坠落事故关系网络中,存在40~64岁的普通工人、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和工人违规操作等核心节点,防坠落系统,护栏或安全网不合格等纽带节点,感知与决策失误等独立发挥作用节点;高处坠落事故存在4类典型MM,得出各类模型中主要致因的交互作用。综合各因素间相关性,提出针对性的高处坠落事故干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处坠落 社会技术系统 宏观工效学模型 事故致因 社会网络分析 潜在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法研究高坠中躯干不同部位着地的肋骨骨折机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文虎 邵煜 +4 位作者 李正东 邹冬华 张建华 陈忆九 王慧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法研究躯干不同部位着地的肋骨损伤机制,对重建高坠过程提供新技术与新方法。方法采用有限元法观察全人类安全模型THUMS4.0在躯干部不同部位着地时的肋骨损伤情况,并与实际案例进行比较,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高坠导致的肋... 目的利用有限元法研究躯干不同部位着地的肋骨损伤机制,对重建高坠过程提供新技术与新方法。方法采用有限元法观察全人类安全模型THUMS4.0在躯干部不同部位着地时的肋骨损伤情况,并与实际案例进行比较,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高坠导致的肋骨骨折形成机制。结果不同部位着地所形成的应力、应变分布及肋骨骨折部位存在一定差异。躯干前侧着地时双侧均发生肋骨骨折,骨折主要位于肋骨-肋软骨交界处和腋中线区域;躯干右前侧着地时,着地一侧首先发生肋骨骨折,骨折分布于右侧腋中线至腋后线区域以及双侧肋骨-肋软骨交界处;躯干后侧着地时,骨折主要位于双侧肋骨后侧;躯干右后侧着地时,着地部位易发生多发性肋骨骨折。塑性应变多集中于骨折处,von Mises应力除集中于骨折处,也可位于其他部位。结论躯干部不同部位着地时,肋骨骨折部位及损伤机制具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生物力学 有限元法 肋骨骨折 骨折 应力性 高坠伤 损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空抛坠物侵权案件中公安机关的调查权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莹莹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8-161,共14页
为解决高空抛坠物侵权案件中侵权人查找难题,我国《民法典》第1254条第3款为公安机关增设了调查权。该调查权应当被定性为侵权调查权,不同于公安机关固有的治安调查权和刑事侦查权。作为我国《民法典》中的公法规范,调查权条款的正当性... 为解决高空抛坠物侵权案件中侵权人查找难题,我国《民法典》第1254条第3款为公安机关增设了调查权。该调查权应当被定性为侵权调查权,不同于公安机关固有的治安调查权和刑事侦查权。作为我国《民法典》中的公法规范,调查权条款的正当性不仅源于理论层面的积极面向的辅助原则,更在于其对权利保障的现实意义。高空抛坠物致人损害行为的复合属性与公安机关兼具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双重定位导致侵权调查权与治安调查权和刑事侦查权难免竞合,这对公安机关提出了新的要求。该调查权条款的适用主要产生两个法律效果:一是受害人的调查义务转移到了公安机关,前者的调查义务得以免除;二是“依法及时”和“查清责任人”的目标指向引发了调查不作为的认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抛坠物侵权案件 公安机关 侵权调查权 公权力介入民事纠纷 调查不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