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ulation effect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on vascularization and angiogenesis in developmental human fetal retinas
1
作者 SONGYue WANGYi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1-225,共5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对人胚胎视网膜血管发生的调节作用。方法 :收集 54例 9~ 4 0周龄胎儿眼球后壁标本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1VEGF在视网膜的表达呈波峰式分布 ,...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对人胚胎视网膜血管发生的调节作用。方法 :收集 54例 9~ 4 0周龄胎儿眼球后壁标本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1VEGF在视网膜的表达呈波峰式分布 ,高峰在 9~ 13周及 2 6周左右。 2节细胞层的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前体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呈增殖细胞核抗原 ( Proliferation cell nucelear antigen,PCNA)免疫反应阳性 ,水平波动 ,高峰在 9~ 13周及 2 1周前后 ,此期间梭形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形成内皮细胞索 ,经改建形成视网膜内层血管 ,2 6、34周起见内核层内、外缘血管内皮细胞呈 PCNA免疫反应阳性 ,并保持至足月。 3视网膜 VEGF表达量与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PCNA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 r=0 .736,P<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发生 梭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钙化囊肿的血管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及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虹 徐辉 +3 位作者 李纯纯 欧阳喈 白淑清 张国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7年第2期80-83,共4页
为了解牙源钙化囊肿的囊肿型和肿瘤型内血管和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应用血管内皮细胞的标志性抗原VIII因子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对11例牙源性钙化囊肿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以6例造釉细胞癌作对照。结果显示:囊... 为了解牙源钙化囊肿的囊肿型和肿瘤型内血管和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应用血管内皮细胞的标志性抗原VIII因子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对11例牙源性钙化囊肿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以6例造釉细胞癌作对照。结果显示:囊肿型牙源性钙化囊肿的部分标本中,囊壁上皮下有VIII因子染色阳性的密集的新生小血管,囊壁上皮中PCNA染色阳性细胞也较多,显示囊壁上皮增殖活动较强的组织依,部分囊壁上皮下血管较少,PCNA染色阳性细胞也较少,显示囊壁上皮增殖较慢,相对稳定的组织学像。而在肿瘤型牙源性钙化囊肿中,肿瘤间质中VIII因子杂色阳性血管密度明显增加,并且血管管腔增大,PCNA染色见肿瘤的上皮团片中阳性细胞也明显增多,反映了肿瘤增殖活跃,生长较快。表明肿瘤内血管的增生与肿瘤的增殖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肿瘤 钙化囊肿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DR抗原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在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3
作者 牟江洪 王东 +1 位作者 陈俐 李增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71-673,共3页
目的:检测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中人白细胞 D R 抗原( H L A D R)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FⅧ R Ag)的表达,及其对骨肉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 H L A D R和 FⅧ R Ag 单克隆抗体对80 例骨肉瘤进行... 目的:检测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中人白细胞 D R 抗原( H L A D R)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FⅧ R Ag)的表达,及其对骨肉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 H L A D R和 FⅧ R Ag 单克隆抗体对80 例骨肉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几乎不表达 H L A D R,而 FⅧ R Ag 呈高表达。结论: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主要表现为凝血功能而几乎丧失免疫功能,其与骨肉瘤的转移和预后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HLA-DR FVRAg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被引量:13
4
作者 洪海霞 张彦明 +3 位作者 孙裴 苏正元 魏中锋 张永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共4页
 采用1g/L胶原酶灌注猪脐静脉,消化分离内皮细胞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对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进行检测,并对细胞进行第 因子相关抗原(F- RAg)和扫描电镜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70%细胞在24h内贴壁,第3~5天生长迅速,第4~5天长成单层。培...  采用1g/L胶原酶灌注猪脐静脉,消化分离内皮细胞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对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进行检测,并对细胞进行第 因子相关抗原(F- RAg)和扫描电镜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70%细胞在24h内贴壁,第3~5天生长迅速,第4~5天长成单层。培养的细胞呈单层贴壁生长,典型铺路石状,第 因子相关抗原(F- RAg)检测阳性,证明培养的细胞为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 血管内皮细胞 分离 细胞培养 胶原酶 猪瘟病毒 第Ⅶ因子相关抗原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春雪 万虹 +4 位作者 历俊华 王拥军 毛淑静 刘丽萍 翟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8期458-460,i001,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 (BMSC)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BMSC ,实验组以 40 0ng/ml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 CSF)为诱导剂 ,进行体外诱导分化 ;对照组用 164 0培养液培养。 8d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进...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 (BMSC)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BMSC ,实验组以 40 0ng/ml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 CSF)为诱导剂 ,进行体外诱导分化 ;对照组用 164 0培养液培养。 8d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特异性内皮细胞标志物鉴定。结果分化后的细胞在光镜下具有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实验组诱导后的细胞为内皮细胞。结论BMSC在高浓度rhGM CSF作用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 骨髓基质细胞(BMSC) 内皮细胞 冯威勒不兰特因子 (vWF) 因子相关抗原(F-R 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史雪辉 何守志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2期885-888,共4页
目的探讨氪激光诱导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ssel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与CNV形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氪激光诱导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ssel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与CNV形成的关系。方法对5组30只BN大鼠行单眼视网膜氪激光光凝,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分别在光凝后3d、1周、2周、3周、4周摘除眼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光凝区进行Ⅷ因子相关抗原(factorⅧrelated antigen,FⅧR:Ag)检测以观测CNV形成,并检测CNV形成过程中i NOS、VEGF蛋白的表达,半定量分析i NOS、VEGF表达变化与CNV生成的相关性。结果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光凝后1周开始形成CNV,3~4周达到高峰。正常BN大鼠视网膜中,i NOS在神经节细胞、内核层表达;VEGF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色素上皮层、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均有表达。视网膜光凝后,除上述部位外,i NOS和VEGF均在外核层和脉络膜的光凝损伤区阳性表达。光凝后3d^4周,光斑区内FⅧR:Ag、i NOS和VEGF阳性染色密度逐渐增加(P<0.05);i NOS、VEGF与FⅧR:Ag阳性染色密度正相关(r=0.89,r=0.78,P<0.05);i NOS与VEGF阳性染色密度正相关(r=0.78,P<0.05)。结论i NOS与VEGF同步表达,其阳性表达密度与CNV生成正相关,i NOS在CNV生成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因子相关抗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