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pirical Analysis of Value-at-Risk Estimation Methods Using Extreme Value Theory
1
作者 Zhao Yuanrui & Tian Hongwei School of Management, Finance Center, Tianjin University, 300072,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1期13-21,共9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methods of value-at-risk (VaR) estimation using extreme value theory (EVT). It compares two different estimation methods, 'two-step subsample bootstrap' based on moment estimation and m...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methods of value-at-risk (VaR) estimation using extreme value theory (EVT). It compares two different estimation methods, 'two-step subsample bootstrap' based on moment estimation and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 according to their theoretical bases and computation procedures. Then, the estimation results are analyzed together with those of normal method and empirical method.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foreign exchange data shows that the EVT methods have good characters in estimating VaR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and 'two-step subsample bootstrap' method is preferable to M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lue-at-risk (VaR) extreme value theory (evt) 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 distribution Twr-step subsample bootstrap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相似度预测和阈值自动求解的开集条件下毫米波雷达点云步态识别方法
2
作者 杜兰 李逸明 +3 位作者 薛世鲲 石钰 陈健 李真芳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50-1863,共14页
现有的雷达步态识别方法多局限于闭集设置,即假设测试阶段的所有身份类别均已包含在模板库中,不适用于库内已知身份类别和库外未知新身份类别共存的真实开放识别环境。针对非完备身份类别模板库条件下的步态识别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合... 现有的雷达步态识别方法多局限于闭集设置,即假设测试阶段的所有身份类别均已包含在模板库中,不适用于库内已知身份类别和库外未知新身份类别共存的真实开放识别环境。针对非完备身份类别模板库条件下的步态识别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合相似度预测和阈值自动求解的开集条件下毫米波雷达点云步态识别方法。在点云特征提取的基础上,结合对潜在未知类相似度得分分布的先验认知,设计了一种伪开放环境训练策略来学习相似度预测网络,提升相似度得分空间中已知类别与未知类别的鉴别性;最后,阈值自动求解模块通过极值理论对相似度得分的极值分布进行概率拟合,并通过最小虚警与漏检准则实现未知类拒判阈值的准确求解。基于实测毫米波雷达点云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在开集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识别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步态识别 开集识别 相似度预测 极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aR-EVT和BMM在极端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青 曹明 蔡天晔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86,共9页
随着风险度量一致性原则的提出,研究发现金融机构广泛采用的VaR模型存在严重不足,尤其针对分布具有厚尾特征的极端金融风险无法有效度量。本文采用极值理论(EVT)解决VaR方法的尾部度量不足问题,利用CVaR-EVT和BMM模型分析美国、香港股... 随着风险度量一致性原则的提出,研究发现金融机构广泛采用的VaR模型存在严重不足,尤其针对分布具有厚尾特征的极端金融风险无法有效度量。本文采用极值理论(EVT)解决VaR方法的尾部度量不足问题,利用CVaR-EVT和BMM模型分析美国、香港股票市场和我国沪深两市指数18年的日收益数据,研究发现:(1)在95%置信区间及点估计中,分位数为99%的CVaR-EVT所揭示的极端风险优于VaR的估计值,且BMM方法为实施长期极端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其回报率受分段时区的影响,期间越长,风险估计值越高;(2)模型采用ML和BS方法统计估值显示,我国股票市场极端风险尾部估计值高于香港和美国市场,但是,国内市场逐步稳定,并呈现出跟进国际市场且差距缩小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金融风险 极值理论(evt) VAR CVaR-evt POT B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值理论(EVT)在汇率受险价值(VaR)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4
作者 詹原瑞 田宏伟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44-53,共10页
本文讨论根据极值理论 (EVT)计算金融市场风险重要量度——受险价值 (Va R)的一种新方法 ,给出金融资产组合收益或损失尾部分布的二阶展开式的参数估计形式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用确定临界值并估计Va R的“两次子样试算法”,最后用 1971- ... 本文讨论根据极值理论 (EVT)计算金融市场风险重要量度——受险价值 (Va R)的一种新方法 ,给出金融资产组合收益或损失尾部分布的二阶展开式的参数估计形式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用确定临界值并估计Va R的“两次子样试算法”,最后用 1971- 1998年的日元 /美元汇率 6 70 0多个历史数据验证在极端条件下用EVT估计 Va R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值理论 尾部估计 汇率受险价值 金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胖尾分布及长记忆下的动态EVT-VaR测度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林宇 黄登仕 魏宇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82,共12页
针对金融收益胖尾分布特征及条件波动率长记忆性特征,运用FIGARCH对条件波动率建模、极值理论(extreme value theory,EVT)对标准收益序列的尾部建模,测度出金融市场动态极值风险,进而运用返回测试(back-testing)技术,对模型在样本内的... 针对金融收益胖尾分布特征及条件波动率长记忆性特征,运用FIGARCH对条件波动率建模、极值理论(extreme value theory,EVT)对标准收益序列的尾部建模,测度出金融市场动态极值风险,进而运用返回测试(back-testing)技术,对模型在样本内的测度准确性与样本外的推广能力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中国新兴市场,还是西方成熟发达市场,金融收益与标准收益均呈现出明显的有偏胖尾分布特征;金融收益条件波动率均展现出长记忆性特征;EVT与FIGARCH模型相结合的动态极值风险测度模型不仅在样本内表现出优越的风险测度能力,而且在样本外同样具有可靠的预测推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胖尾分布 长记忆性 极值理论 动态VaR测度 稳健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VT-Copula的操作风险度量 被引量:3
6
作者 宋加山 张鹏飞 +1 位作者 王利宏 王彪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73,共4页
新巴塞尔协议把操作风险纳入风险量化和监管领域,要求国际活跃商业银行开发的操作风险计量模型能够处理操作风险损失概率分布厚尾特征。并明确建议通过损失分布法等高级方法来度量操作风险。而使用损失分布法的计量模型没有考虑业务线/... 新巴塞尔协议把操作风险纳入风险量化和监管领域,要求国际活跃商业银行开发的操作风险计量模型能够处理操作风险损失概率分布厚尾特征。并明确建议通过损失分布法等高级方法来度量操作风险。而使用损失分布法的计量模型没有考虑业务线/事件类型之间的相关性,这与实际情况是不相符合的。为此本文运用极值理论模拟损失分布,建立计算操作风险总Va R值的EVT-Copula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Copula函数度量银行各类业务操作风险之间的相依性,得到整体Va R值的模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LA函数 极值理论 在险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VT-POT-SV-GED模型的极值风险度量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孝华 董耀武 姜婷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159,共8页
针对金融资产收益的异常变化,采用SV-GED模型捕捉收益分布的厚尾性、波动的异方差性等特征,将收益序列转化为标准残差序列,结合SV-GED模型与极值理论拟合标准残差的尾部分布,建立了一种新的度量金融风险的基于EVT-POT-SV-GED的动态、Va... 针对金融资产收益的异常变化,采用SV-GED模型捕捉收益分布的厚尾性、波动的异方差性等特征,将收益序列转化为标准残差序列,结合SV-GED模型与极值理论拟合标准残差的尾部分布,建立了一种新的度量金融风险的基于EVT-POT-SV-GED的动态、VaR模型.用该模型对上证综指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精确、合理地度量上证综指收益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GED MONTE CARLO模拟 极值理论 PARETO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VT-POT-SV-MT模型的极值风险度量 被引量:3
8
作者 董耀武 周孝华 姜婷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9-124,共6页
针对金融资产收益的异常变化,采用SV-MT模型对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做风险补偿并捕捉收益序列的厚尾性、波动的异方差性等特征,将收益序列转化为标准残差序列,通过SV-MT模型与极值理论相结合拟合标准残差的尾部分布,建立了一种新的金融风... 针对金融资产收益的异常变化,采用SV-MT模型对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做风险补偿并捕捉收益序列的厚尾性、波动的异方差性等特征,将收益序列转化为标准残差序列,通过SV-MT模型与极值理论相结合拟合标准残差的尾部分布,建立了一种新的金融风险度量模型——基于EVT-POT-SV-MT的动态VaR模型。通过该模型对上证综指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合理有效地度量上证综指收益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MT 风险补偿 MONTE CARLO模拟 极值理论 PARETO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对比一类分类在轴承异常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严如强 朱启翔 +1 位作者 李亚松 周峥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96,共10页
针对机械设备的异常数据难以获取和传统异常检测方法容易误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对比一类分类的无监督异常检测框架,用于检测轴承等关键部件产生异常的时间点。所提出的框架分为2部分。第1部分,针对深度一类分类方法的分布未知... 针对机械设备的异常数据难以获取和传统异常检测方法容易误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对比一类分类的无监督异常检测框架,用于检测轴承等关键部件产生异常的时间点。所提出的框架分为2部分。第1部分,针对深度一类分类方法的分布未知与模型坍缩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深度对比一类分类损失,修改了相似度度量方式,并添加了增强样本对之间的相似度约束。在训练过程中,选取4种备选的数据增强方案进行实验和分析,并选取了最佳的数据增强组合,使模型学习得到了更加均匀的正常数据分布。第2部分,采用极值理论在检测过程中不断拟合分布尾部的极值分布,动态更新异常样本阈值进而避免误报。最后,在辛辛那提轴承寿命数据集上验证了提出的异常检测框架在特征分布的均匀性、异常样本的分类准确性与故障起始点检测的精准性方面都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一类分类 异常检测 极值理论 对比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极值理论的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方法——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例
10
作者 刘哲 任鲁川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1-687,共7页
探讨基于广义极值理论的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方法,给出构建地震活动性模型的两个案例:基于广义极值分布构建琉球海沟俯冲带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基于广义帕累托分布构建马尼拉海沟俯冲带地震活动性模型。选取中国东南沿海地区6个近岸特定场点... 探讨基于广义极值理论的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方法,给出构建地震活动性模型的两个案例:基于广义极值分布构建琉球海沟俯冲带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基于广义帕累托分布构建马尼拉海沟俯冲带地震活动性模型。选取中国东南沿海地区6个近岸特定场点,采用广义极值理论构建以马尼拉海沟俯冲带和琉球海沟俯冲带作为潜源区的强震活动性模型,通过地震海啸数值模拟,得到马尼拉海沟俯冲带和琉球海沟俯冲带对特定场点未来时间段的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结果,并将其与耦合不确定性效应的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确定性估计结果与耦合不确定性效应的结果排序一致,前者数值高于后者,但仍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 广义极值理论 中国东南沿海 地震活动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载波动与风速概率分布关联的配电线路断线概率计算
11
作者 魏瑞增 王磊 +3 位作者 何浣 张志伟 刘超 侯慧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69-177,共9页
配电线路因设计标准偏低,易受台风侵袭发生倒杆断线等故障。以往基于应力强度干涉(stress-strength interference, SSI)理论的传统可靠性模型研究近似认为线路荷载随机变量与风速服从相同分布,忽略了荷载随机性与风速概率分布间的关联... 配电线路因设计标准偏低,易受台风侵袭发生倒杆断线等故障。以往基于应力强度干涉(stress-strength interference, SSI)理论的传统可靠性模型研究近似认为线路荷载随机变量与风速服从相同分布,忽略了荷载随机性与风速概率分布间的关联性。为提升模型精度,首先利用SSI理论分析导线和电杆参数对断线概率的影响。再将考虑风速概率分布的断线概率模型与传统可靠性模型进行比较,认为传统可靠性模型无法准确捕捉荷载剖面强迫响应。最后利用荷载-风速二次函数关系式提出考虑风速概率分布的断线概率改进模型。相比只考虑荷载随机性的断线概率模型,考虑风速概率分布的改进模型能更准确地捕捉荷载剖面强迫响应,且计算效率提升至秒级,为快速准确地辅助台风灾害下配电线路损毁预警与应急抢修等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配电线路 应力强度干涉理论 断线概率 极值Ⅰ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VT法和MC模型的极限水文干旱历时计算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纬 宋松柏 张更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9-135,共7页
【目的】研究极值理论(extreme value theory,EVT)法和马尔科夫链(Markov chain,MC)模型在极限干旱历时计算中的预测精度,为区域干旱历时预报提供依据。【方法】以黄河流域兰州、龙门、白马寺3个水文站年径流序列为例,利用EVT法和MC模型... 【目的】研究极值理论(extreme value theory,EVT)法和马尔科夫链(Markov chain,MC)模型在极限干旱历时计算中的预测精度,为区域干旱历时预报提供依据。【方法】以黄河流域兰州、龙门、白马寺3个水文站年径流序列为例,利用EVT法和MC模型2种方法分别计算不同截断水平对应的极限干旱历时(Expected longest duration,E(LT)),并采用纳什效率系数(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NS)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评价2种方法的计算精度。【结果】兰州、龙门、白马寺3个水文站采用EVT法计算的极限干旱历时值E(LT)与对应观测值(Observed longest duration,LT-ob)的NS和MAPE分别为0.921 0,0.854 6,0.929 4和0.046 0,0.155 5,0.039 1;而一阶马尔科夫链(one-order Markov chain,MC-1)模型结合hazen绘点位置公式计算的极限干旱历时值与对应观测值的NS和MAPE分别为0.824 7,0.668 1,0.908 1和0.206 3,0.327 3,0.104 6。2种方法均可取得较好的计算效果,但EVT法的计算精度优于MC-1模型。【结论】EVT法较MC-1模型所需要的参数少,计算过程较为简单,且计算结果误差小,是黄河流域可行的极限干旱历时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水文干旱历时 马尔科夫链 极值理论 径流预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动率度量方法的比较分析——基于LHAR-RV-EVT风险管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广应 蔡则祥 张新生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3-56,共14页
在比较分析已实现波动率(RV)、双幂变差已实现波动率(BPV)、截断双幂变差已实现波动率(TBPV)、两尺度已实现波动率(TRSV)以及已实现核波动率(RKV)五种高频数据波动率度量方法的理论性质基础上,结合异质自回归已实现波动率(HAR-RV)和GJR-... 在比较分析已实现波动率(RV)、双幂变差已实现波动率(BPV)、截断双幂变差已实现波动率(TBPV)、两尺度已实现波动率(TRSV)以及已实现核波动率(RKV)五种高频数据波动率度量方法的理论性质基础上,结合异质自回归已实现波动率(HAR-RV)和GJR-GARCH思想,本文构建LHAR-RV-EVT模型对VaR进行预测,并使用上证指数1分钟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LHAR-RV-EVT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VaR、TBPV和BPV优于其他三种波动率度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实现波动率 VaR 极值理论 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 上证指数 波动率度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VT-Copula-CoVaR模型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股市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皓晔 杨坤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9-85,共7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沿线各国的经济融合度不断提高,资本流动规模的增大将对各国股市间的风险溢出造成重要影响。本文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角度,运用EVT-Copula-CoVaR模型对沿线国家间股市风险溢出进行刻画,从而探讨不...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沿线各国的经济融合度不断提高,资本流动规模的增大将对各国股市间的风险溢出造成重要影响。本文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角度,运用EVT-Copula-CoVaR模型对沿线国家间股市风险溢出进行刻画,从而探讨不同时期内各国股市间风险溢出状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与沿线其他国家股票市场间具有双向的、非对称的风险溢出效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增大了我国与沿线其他国家股市间的风险溢出强度,也就是说,当沿线其他国家股市处于极端风险情况时,我国股票市场受到冲击的概率将增大;倡议实施后,沿线东南亚国家对我国股市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风险溢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风险溢出 条件风险价值 极值理论 COPU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D理论和百分位数阈值法的轮轨力极值估计与动力系数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杰 杨荣山 谭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0,共10页
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和检算时,列车荷载设计值是关键的设计参数之一。基于GPD理论,研究全波段不平顺激励下的轮轨力极值估计方法,并与脉冲激励下的结果对比,为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和相关规范的完善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采用百分位数... 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和检算时,列车荷载设计值是关键的设计参数之一。基于GPD理论,研究全波段不平顺激励下的轮轨力极值估计方法,并与脉冲激励下的结果对比,为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和相关规范的完善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采用百分位数法选取阈值时,应对样本分簇以提高样本之间的独立性和轮轨力极值估计的精度;提出结合百分位数阈值的形状参数筛选法进行轮轨力极值估计,确定了每簇样本量大小和形状参数区间;样本量宜取3×10^(5)~5×10^(5)个,百分位数阈值宜取50%~98%,且以轮轨力极值估计值的均值作为最终的轮轨力极值估计值;列车速度为250~400 km/h的列车荷载设计值动力系数分别为2.2、2.4、2.6和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D理论 轮轨力 极值估计 形状参数 动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值理论的地基增强系统完好性评估方法
16
作者 胡杰 严勇杰 丁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1-650,共10页
针对地基增强系统(Ground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GBAS)完好性风险事件的极端性而导致的无法通过风险事件发生频率评估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值理论的GBAS完好性评估方法。根据机载端(位置域)输出的位置误差和保护级计算安... 针对地基增强系统(Ground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GBAS)完好性风险事件的极端性而导致的无法通过风险事件发生频率评估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值理论的GBAS完好性评估方法。根据机载端(位置域)输出的位置误差和保护级计算安全系数,并利用区间极大值模型对安全系数进行建模描述以获得其分布模型;利用极大似然法估计安全系数模型参数,进而利用模型外推法计算GBAS完好性风险值。给出GBAS完好性评估流程,并利用GBAS系统进行了验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类GBAS进近服务而言,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增强GBAS和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增强GBAS可用性均大于99.9999%;对于F类GBAS进近服务而言,BDS GBAS可用性能要优于GPS GBAS;根据7 d观测数据外推得到的GPS GBAS垂直和侧向完好性风险值分别为4.557×10^(-8)/进近和5.152×10^(-8)/进近,BDS GBAS垂直和侧向完好性风险值分别为1.612×10^(-7)/进近和1.823×10^(-7)/进近,满足航空器终端区I类进近与着陆导航性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增强系统 完好性风险 极值理论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未知类特征生成与分类得分修正的SAR目标开集识别方法
17
作者 陈健 雍奇锋 +1 位作者 杜兰 尹林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90-3907,共18页
现有合成孔径雷达(SAR)目标识别方法大多局限于闭集假定,即认为训练模板库内训练目标类别包含全部待测目标类别,不适用于库内已知类和库外未知新类目标共存的真实开放识别环境。针对训练模板库目标类别非完备情况下的SAR目标识别问题,... 现有合成孔径雷达(SAR)目标识别方法大多局限于闭集假定,即认为训练模板库内训练目标类别包含全部待测目标类别,不适用于库内已知类和库外未知新类目标共存的真实开放识别环境。针对训练模板库目标类别非完备情况下的SAR目标识别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合未知类特征生成与分类得分修正的SAR目标开集识别方法。该方法在利用已知类学习原型网络保证已知类识别精度的基础上结合对潜在未知类特征分布的先验认知,生成未知类特征更新网络,进一步保证特征空间中已知类、未知类特征的鉴别性。原型网络更新完成后,所提方法挑选各已知类边界特征,并计算边界特征到各自类原型的距离(极大距离),通过极值理论对各已知类极大距离进行概率拟合确定了各已知类最大分布区域。测试阶段在度量待测样本特征与各已知类原型距离预测闭集分类得分的基础上,计算了各距离在对应已知类极大距离分布上的概率,并修正闭集分类得分,实现了拒判概率的自动确定。基于MSTAR实测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表征真实未知类特征分布并提升网络特征空间已知类与未知类特征的鉴别性,可同时实现对库内已知类目标的准确识别和对库外未知类新目标的准确拒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目标识别 开集识别 未知类特征生成 极值理论 分类得分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应用系统监控指标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钰聪 张俊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3,共10页
为解决现有监控指标异常检测技术存在的特征学习不充分、阈值固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应用系统监控指标异常检测方法。使用1D-CNN(1D-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与SRNN(Stochastic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提取数据特... 为解决现有监控指标异常检测技术存在的特征学习不充分、阈值固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应用系统监控指标异常检测方法。使用1D-CNN(1D-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与SRNN(Stochastic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提取数据特征,引入SE块(Squeeze-and-Excitation)突出指标关键特征以优化特征提取,加强分类效果。以VAE(Variational Auto-Encoder)为框架计算数据重构概率,并通过优化的极值模型计算最优异常阈值以判断异常。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基于两个公开数据集的异常检测任务的F1评分最优达到92%,优于目前先进的异常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指标 异常检测 特征提取 变分自编码器 极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EVM的雷达PRI调制类型开集识别
19
作者 文秋月 王志勇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28,共7页
雷达脉冲重复间隔(PRI)的调制类型是分析雷达工作状态和任务的重要手段。针对常见PRI调制类型识别算法无法识别未知调制类型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极值机(EVM)的雷达PRI调制类型开集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残差-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进... 雷达脉冲重复间隔(PRI)的调制类型是分析雷达工作状态和任务的重要手段。针对常见PRI调制类型识别算法无法识别未知调制类型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极值机(EVM)的雷达PRI调制类型开集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残差-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进行PRI序列的特征提取;其次,结合原型学习,利用基于距离的交叉熵损失和原型损失对特征提取网络进行训练;最后,在特征空间中引入已知类特征的线性组合以模仿未知类的行为,提出了改进的EVM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EVM相比,文中所提方法能够提升雷达PRI调制类型的识别准确率,且在开放的电磁环境下具有良好的开集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重复间隔调制类型 开集识别 残差网络 双向长短时记忆 原型学习 极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极值分布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钱小仕 王福昌 +1 位作者 曹桂荣 任晴晴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8,157,共6页
利用广义极值分布研究地震最大发震震级的规律,给出了广义极值分布下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相关公式与方法,并对台湾地区历史地震资料进行极值统计分析,发现最大震级超过7级的地震理论发震次数与实际发震次数完全一致,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 利用广义极值分布研究地震最大发震震级的规律,给出了广义极值分布下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相关公式与方法,并对台湾地区历史地震资料进行极值统计分析,发现最大震级超过7级的地震理论发震次数与实际发震次数完全一致,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几年发震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值理论 广义极值分布 地震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