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6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bration-based feature extraction of determin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 for engine block low vibration design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宪峰 李志军 +3 位作者 毕凤荣 张俊红 王霞 邵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238-2246,共9页
In order to maintain vibration performances within the limits of the design, a vibration-based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for dynamic characteristic using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and wavelet analysis was p... In order to maintain vibration performances within the limits of the design, a vibration-based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for dynamic characteristic using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and wavelet analysis was proposed.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verified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by implementing the scheme on engine block.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 following steps were identified to be important: 1) EMD technique in order to solve the feature extraction of vibration signals; 2) Vibration measurement for the purpose of confirming the structural weak regions of engine block in experiment; 3)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for the purpose of determin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 in time region and frequency region to affirm the comparability of response character corresponding to improvement schemes; 4) Adopting a feature index oflMF for structural improvement based on EMD and wavelet analysis.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IMF of signal is more sensitive to response character corresponding to improvement schemes. Finally, examination of the results confirms that the proposed vibration-based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is very robust, and focuses on the relative merits of modification and full-scal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engine, together with the creation of new low-vibration desig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ture extracti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 finite element model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diesel engine bl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杏仁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晶晶 罗婷婷 +5 位作者 胡海玥 耿东宇 刘雅萱 王丽娜 杨晨 汪建明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80,共9页
为提高杏仁蛋白(Almond protein,AP)的利用率,本研究使用等电点沉淀法(Alkaline extraction by isoelectric precipitation,AI)、热碱法(Thermal-alkaline,TA)和盐析法(Salt extraction,SE)提取AP,分别为AIAP、TAAP和SEAP,探究提取方法... 为提高杏仁蛋白(Almond protein,AP)的利用率,本研究使用等电点沉淀法(Alkaline extraction by isoelectric precipitation,AI)、热碱法(Thermal-alkaline,TA)和盐析法(Salt extraction,SE)提取AP,分别为AIAP、TAAP和SEAP,探究提取方法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AP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具有显著影响。SEAP的提取率(55.94%)和纯度(88.21%)最高,AIAP的纯度最低(75.06%),TAAP的提取率最低(50.71%)。AIAP表面粗糙且结构疏松,而TAAP和SEAP的结构致密,AIAP的β-折叠含量(44.97%)和表面疏水性高于TAAP和SEAP。相较于TAAP和SEAP,AIAP的持水性和持油性较高。SEAP和TAAP的溶解度显著高于AIAP,且乳化特性和起泡特性较好。本研究为杏仁蛋白在食品工业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方法 杏仁蛋白 结构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废弃/关闭煤矿瓦斯抽采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3
作者 华心祝 秦浩 +4 位作者 郝定溢 石必明 林柏泉 赵志根 张苗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8,共14页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我国能源结构迎来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淘汰落后煤炭产能10亿t,废弃/关闭煤矿数量快速增加,据研究预计到2030年,我国废弃/关闭矿井将达到1.5万处,其中赋存非常规天然气近5000亿m3。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我国能源结构迎来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淘汰落后煤炭产能10亿t,废弃/关闭煤矿数量快速增加,据研究预计到2030年,我国废弃/关闭矿井将达到1.5万处,其中赋存非常规天然气近5000亿m3。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亟需加大我国对废弃/关闭煤矿遗留瓦斯的抽采与开发力度。系统性地总结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废弃煤矿瓦斯地面抽采理论、技术及工艺设备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关键方向与潜在热点。首先,总结了废弃/关闭煤矿瓦斯赋存规律,归纳对比了遗留瓦斯资源量评估方法,分析了废弃煤矿地面抽采过程中瓦斯渗流及运移规律。其次,总结了2种常见的废弃/关闭煤矿瓦斯地面抽采技术,以及采用的钻井抽采工艺设备,对比分析了与生产矿井地面钻井瓦斯抽采工艺的异同。然后,从废弃/关闭煤矿瓦斯抽采理论、技术和工艺设备等方面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①瓦斯资源赋存空间和机理不明;②瓦斯资源量评估不精准;③瓦斯次生运移及动态积聚规律不清;④瓦斯抽采渗流及运移规律研究不充分;⑤瓦斯抽采关键技术不成熟;⑥地面钻井工艺设备不全面;⑦瓦斯抽采系统不完善。最后,凝练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揭示不同影响因素下的遗留瓦斯资源赋存特征与运移机理,构建废弃煤矿瓦斯储量与资源精准预测理论模型,阐明遗留瓦斯次生运移聚集范围分布特征及演化过程,丰富完善地面抽采过程中遗留瓦斯渗流及运移规律研究理论,逐步优化废弃煤矿地面瓦斯抽采技术体系,系统升级废弃煤矿瓦斯地面钻井工艺设备,逐步实现废弃煤矿地面钻井工艺智能化,深入改进废弃煤矿地面瓦斯抽采工艺设备。废弃/关闭煤矿瓦斯资源的精准与安全开发研究,对于提升废弃/关闭煤矿安全水平、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关闭煤矿 遗留瓦斯 赋存特征 瓦斯抽采 工艺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提取物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蒋家霞 吕玲燕 +3 位作者 劳小香 曾丹 张胜斌 林昌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4-67,共4页
为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80.10±0.70)kg育肥猪60头,猪只按公母比例随机分成4组,其中3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5个重复,每3头猪为1个重复,预试期进行3 d,正试期持续30 d。试验... 为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80.10±0.70)kg育肥猪60头,猪只按公母比例随机分成4组,其中3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5个重复,每3头猪为1个重复,预试期进行3 d,正试期持续30 d。试验1~3组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蒲公英提取物(0.2%、0.4%、0.6%),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结果显示:试验2组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试验1组5.49%、试验3组6.98%、对照组7.53%;试验2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2.91%、试验3组5.92%、对照组4.01%;试验2、3组的料重比相比试验1组及对照组有所降低,其中试验2组最低,比对照组低3.38%。始重、末重在试验组及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3个试验组肉色评分a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高出7.22%、7.49%、5.84%;大理石纹评分、剪切力、24 h滴水损失率、48 h滴水损失率及pH在试验组及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2、3组中育肥猪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比试验1组及对照组高,其中试验2组CAT、GSH-Px、SOD分别比对照组高出56.09%、22.86%、45.23%;3个试验组中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2组低于对照组49.53%;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在试验组及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蒲公英提取物能够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产生显著影响,且添加量为0.4%时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提取物 育肥猪 生长性能 肉品质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官导向的乌梅浸膏特色风味组群产品开发
5
作者 张文娟 史清照 +7 位作者 崔凯 洪群业 洪广峰 徐秀娟 杨伟平 霍现宽 徐石磊 吴彦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目的】开发多元化的乌梅浸膏香料产品,提高产品功能聚焦度。【方法】利用多级膜分离和二维柱色谱对自主研发的乌梅浸膏进行精细分离,结合感官评价定位风格特征突出的乌梅特色风味组群,对获得的特色风味组群进行重组试验,利用热裂解-气... 【目的】开发多元化的乌梅浸膏香料产品,提高产品功能聚焦度。【方法】利用多级膜分离和二维柱色谱对自主研发的乌梅浸膏进行精细分离,结合感官评价定位风格特征突出的乌梅特色风味组群,对获得的特色风味组群进行重组试验,利用热裂解-气相/质谱(Py-GC/MS)模拟分析感官作用较好的重组产品在卷烟燃吸过程中的香气释放情况。【结果】(1)乌梅浸膏通过4级膜分离及二维柱色谱分离共获得了17个组群,感官评价显示50 nm膜截留组群、反渗透(RO)截留组群和柱色谱B1组群在提升卷烟烟气状态、舒适性和特征香韵方面整体作用效果较好,确定为乌梅特色风味组群。(2)通过调整3个特色风味组群的组合配比,可获得作用效果优于分离前乌梅浸膏的重组产品。(3)优选的重组产品热裂解产物中以酯类、杂环类及酚类化合物居多,主要表现为果香、甜香、烟熏香、焦甜香等香气类型;重组产品裂解产物中呈蜡脂气、烟熏香、酚类气息、焦甜香、烘焙香的成分占比明显少于分离前乌梅浸膏的,呈果香香气的裂解成分在重组产品中占比明显增加,该结果从物质基础层面较好地解释了优选重组产品增加卷烟果香香韵,减轻蜡质气、烟熏香等杂气的感官效果。【结论】通过感官导向的特色风味组群定位和重组,能够实现乌梅浸膏风味聚焦、产品多元的精细化加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浸膏 特色风味组群 膜分离 二维柱色谱 重组 感官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动态负荷电能信号特征建模的相关问题
6
作者 王学伟 吴迪 +2 位作者 袁瑞铭 马建 李文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9,共7页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三新特性”场景下,电能准确计量所遇到的电能信号特性分析与特征提取、电能信号建模、电能表的测试标准等问题,文中指出常用的电力负荷模型不能满足测试电能表动态误差的要求,提出了影响电能计量的复杂动态...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三新特性”场景下,电能准确计量所遇到的电能信号特性分析与特征提取、电能信号建模、电能表的测试标准等问题,文中指出常用的电力负荷模型不能满足测试电能表动态误差的要求,提出了影响电能计量的复杂动态负荷电能信号特性、电流信号游程等定义;据此,提出了建立复杂动态负荷组合电能参比信号特征模型的策略,该模型反映复杂动态负荷四类典型特征,可缩短试验时间与减少试验成本;提出了电能参比信号特征建模面临的四类科学问题:特征获取、数据预处理,特性分析与特征提取、模型使用方案;旨在为智能电能表动态特性测试方法研究与建立标准提供完整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信号建模 电能计量 负荷特性分析 负荷特性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低温精炼预处理对临界流体萃取南瓜籽油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赵丽娜 李晋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3,共7页
[目的]为解决临界流体萃取制备的南瓜籽油(PSO)中含有较多杂质的问题,通过两种类型SiO_(2)对PSO进行低温精炼处理并研究其对油脂质量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光谱等方法分析和比较了两种临界流体制备的PSO... [目的]为解决临界流体萃取制备的南瓜籽油(PSO)中含有较多杂质的问题,通过两种类型SiO_(2)对PSO进行低温精炼处理并研究其对油脂质量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光谱等方法分析和比较了两种临界流体制备的PSO品质差异及SiO_(2)低温精炼处理对PSO质量特性的影响。[结果]两种临界流体萃取PSO的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相似,亚临界制备的PSO含有更多的α-生育酚、γ-生育酚、总酚、β-胡萝卜素,以及更高的抗氧化活性,而超临界制备的PSO的角鲨烯和甾醇含量较高。经过两种类型的SiO_(2)精炼处理后,PSO的大多数脂肪酸含量基本不变(P>0.05),但酸价、过氧化值和色泽降低。PSO中的微量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微量活性成分的损失范围为8.9%~24.6%,而OSI、DPPH和FRAP损失率范围分别为3.2%~7.4%,13.2%~26.5%,15.3%~26.4%。此外,PSO经过两种类型的SiO_(2)精炼处理后,磷脂的总量降低85%以上。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制备工艺和SiO_(2)低温精炼处理对PSO的质量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结论]SiO_(2)精炼处理能够显著改善临界流体萃取制备PSO的质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油 SiO_(2) 低温精炼预处理 临界流体萃取 质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法加工花生蛋白功能特性及组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相风 郭兴凤 +4 位作者 张倩 朱婷伟 赵树超 张明 林凤岩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0,共8页
不同醇法条件制备的花生蛋白品质不同,导致蛋白性质出现差异,产品的功能特性与用途发生改变。以花生粕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以产品得率为指标,优化条件为:体积分数75.00%、浸提温度35.00℃、浸提时间55.45 min,该条件下产品得率87.82%,... 不同醇法条件制备的花生蛋白品质不同,导致蛋白性质出现差异,产品的功能特性与用途发生改变。以花生粕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以产品得率为指标,优化条件为:体积分数75.00%、浸提温度35.00℃、浸提时间55.45 min,该条件下产品得率87.82%,蛋白含量58.02%(D1蛋白)。以蛋白含量为指标,优化条件为:体积分数67.12%、浸提温度42.02℃、浸提时间58.28 min,此时产品得率86.08%,蛋白含量61.10%(D2蛋白)。与对照组花生粕(CP)相比,D1、D2的蛋白含量分别提高5.72%、8.80%,乳化性、起泡性、持水性、持油性及凝胶性提高;D1、D2蛋白产品粒径减小,溶于水溶液中的清蛋白、伴花生球蛋白Ⅰ含量增加,表面疏水性增加,界面张力下降,花生蛋白的功能特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蛋白 醇法提取 响应面法 功能特性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苷的提取、结构、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魏炳琦 陈柳 +2 位作者 张新月 刘延鑫 王义翠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5-424,共10页
三七是我国常用的药食同源植物。而三七皂苷是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属于四环三萜皂苷,具有抗血栓、保护神经、保护心脏、抗炎、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抗肿瘤、调节骨代谢、抗纤维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可应用于食品保健及生物医药领域... 三七是我国常用的药食同源植物。而三七皂苷是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属于四环三萜皂苷,具有抗血栓、保护神经、保护心脏、抗炎、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抗肿瘤、调节骨代谢、抗纤维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可应用于食品保健及生物医药领域中。本文查阅近年来三七皂苷的公开报道,汇总分析后进行展望,以期明确三七皂苷的结构、生物活性,以便为三七皂苷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 提取工艺 结构特性 生物活性 应用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莎豆含油率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海峰 时学双 +6 位作者 党锡强 米玛顿珠 张梦媛 常唯 赤列措姆 张斌 高文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3,共8页
为建立油莎豆块茎含油率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检测模型,提高育种材料的早代选择效率,本研究以109份油莎豆块茎样本为实验材料,采集波长范围为950~1650 nm、分辨率为1 nm的近红外光谱,并通过索氏提取法测定块茎粗脂肪含量,剔除异常样本... 为建立油莎豆块茎含油率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检测模型,提高育种材料的早代选择效率,本研究以109份油莎豆块茎样本为实验材料,采集波长范围为950~1650 nm、分辨率为1 nm的近红外光谱,并通过索氏提取法测定块茎粗脂肪含量,剔除异常样本后共得到103份样本,使用SPXY法将其按3∶1的比例划分为校正集与验证集。分别采用标准正态变换、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二阶导、SG平滑以及混合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并基于此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通过对模型性能的对比分析,筛选出在校正集和验证集上预处理效果均较好的MSC+SG法,用于油莎豆含油率检测模型的构建;然后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无信息变量消除(UVE)算法以及MLP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波长提取,并构建PLSR模型,结果显示,用CARS和UVE算法分别提取出115个和251个特征波段,建模效果均比全波段建模效果好,其中CARSPLSR模型预测性能最优,校正集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_(CV))、决定系数(R_(CV)^(2))分别为1.328、0.903,验证集RMSE_(P)、R_(P)^(2)分别为1.206、0.888,验证集相对分析误差(RPDP)为3.040;而MLP-PLSR模型的预测精度与CARS-PLSR模型接近,RMSE_(CV)、R_(CV)^(2)分别为1.387、0.903,RMSE_(P)、R_(P)^(2)分别为1.207、0.887,RPDP为3.040,但提取的特征波长仅77个,是3种方法中最少的,说明MLP法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光谱信息重叠,滤除无关信息,MLP-PLSR更适合用于油莎豆含油率检测。综上,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油莎豆含油率快速无损检测模型,可为提高育种工作中的检测效率提供有效方法,并为油莎豆含油率无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含油率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 MLP神经网络 特征波长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米勒电容分层耗尽的数据手册驱动型SiC MOSFET模型
11
作者 王乐衡 孙凯 +3 位作者 郑泽东 李驰 巫以凡 毕大强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6-889,共14页
随着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silicon carbide metal-oxide-silic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iC MOSFET)功率器件的市场规模逐渐增大,对快速、准确的SiC MOSFET器件电路仿真模型的需求持续增多。然而,现有的SiC MOSFET模型... 随着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silicon carbide metal-oxide-silic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iC MOSFET)功率器件的市场规模逐渐增大,对快速、准确的SiC MOSFET器件电路仿真模型的需求持续增多。然而,现有的SiC MOSFET模型尚不完善,无法兼顾电流-电压特性的高准确度和高收敛性,且对米勒电容在低漏源电压区域的变化特性建模存在较大误差。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米勒电容分层耗尽的数据手册驱动型SiC MOSFET模型。首先,在已有文献中不分段电流源模型的基础上,修正模型表达式,提高了电流-电压特性准确度。接着,基于对米勒电容分层耗尽特性物理过程的分析,建立了优化的米勒电容模型以描述全偏压下的电容-电压特性。模型参数可以完全通过数据手册按照参数提取方法和步骤提取,并分析了静态参数变化对动态特性产生影响的机制。最后,以SiC MOSFET器件C3M0021120D为研究对象,在LTspice中搭建器件模型和仿真电路,并与静态特性测试及双脉冲动态特性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预测误差均在10%以内,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体现了该模型具有被应用于碳化硅电力电子变换器设计与评估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件建模 SiC MOSFET 收敛性 参数提取 米勒电容 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体搅拌的折流板萃取柱液泛特性研究
12
作者 王驰 许东兵 +8 位作者 常朝 蒋子超 谭博仁 王晨晔 王勇 李会泉 赵泽森 桂夏辉 杨建国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5,共7页
萃取柱具有连续性强,安全性高,通量大的优点,受到相似金属分离、精细化工等工业分离领域的青睐。液泛特性是萃取柱稳定运行的关键参数之一,低界面张力萃取体系分散相液滴极易破碎的特征是导致萃取柱易发生液泛的本质原因。采用新型气体... 萃取柱具有连续性强,安全性高,通量大的优点,受到相似金属分离、精细化工等工业分离领域的青睐。液泛特性是萃取柱稳定运行的关键参数之一,低界面张力萃取体系分散相液滴极易破碎的特征是导致萃取柱易发生液泛的本质原因。采用新型气体搅拌技术,以气泡上浮过程中的动能和不均匀流场产生的弱曳力作用代替传统搅拌、脉冲能量形式破碎液滴。选取三种不同界面张力萃取体系,研究了气体搅拌条件下的萃取柱液特性,发现分散相液泛流速随着气速与连续相流速的增大逐渐降低,并且高界面张力体系降低的程度比低界面张力体系高。基于试验值,通过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提出预测误差为10.05%的液泛流速预测关联式,为后续气体搅拌萃取柱的设计与放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泛特征 气体搅拌 折流板萃取柱 预测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皱肋文蛤呈味物质水提与分段酶解工艺优化及其特性差异
13
作者 赵智行 宋春勇 +4 位作者 蒋溶 高加龙 陈忠琴 谭明堂 曹文红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4,共10页
【目的】提升皱肋文蛤(Meretrix lyrata)提取物作为海鲜调味基料的呈味物质品质。【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热水提取工艺及分段酶解工艺,并利用电子舌、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等技术解析不同提取工艺对皱肋文蛤呈味特性的影响... 【目的】提升皱肋文蛤(Meretrix lyrata)提取物作为海鲜调味基料的呈味物质品质。【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热水提取工艺及分段酶解工艺,并利用电子舌、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等技术解析不同提取工艺对皱肋文蛤呈味特性的影响。【结果】皱肋文蛤最佳水提工艺为料液质量体积比1.0∶4.4(g/mL),温度90℃,持续25min,可使水溶性成分质量分数达到5.53%;分段酶解最佳工艺在一段酶解的基础上,确定二段酶解使用风味蛋白酶,加酶量为200 U/g,pH值6.0,酶解温度50℃,持续2.5 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可达44.85%。与水提物相比,酶解物分子质量<1000 u的组分比例增加,苦、甜及鲜味减弱,总游离氨基酸、GMP、有机酸、有机碱、Na^(+)、Cl^(-)和葡萄糖质量分数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由于呈味物质间质量分数差异及味觉相互作用,水提物和酶解物整体滋味存在差异。酶解工艺更有利于皱肋文蛤滋味物质以及小分子物质的产生,提升呈味物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肋文蛤 水煮提取物 酶解提取物 呈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鲜酵母抽提物的制备及产品性质分析
14
作者 朱华健 陈皓 +3 位作者 李宛格 钮成拓 李崎 刘春凤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20,共10页
该文旨在优化啤酒酵母G03H8制备高鲜酵母抽提物(yeast extract,YE)的酶解条件,分析G03H8酵母抽提物(GYE)产品性质,为其在食品和调味品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蜗牛酶添加量1%(质量分数),破壁酶酶解时间6 h,中... 该文旨在优化啤酒酵母G03H8制备高鲜酵母抽提物(yeast extract,YE)的酶解条件,分析G03H8酵母抽提物(GYE)产品性质,为其在食品和调味品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蜗牛酶添加量1%(质量分数),破壁酶酶解时间6 h,中性蛋白酶添加量1%(质量分数),中性蛋白酶酶解时间20 h,5′-磷酸二酯酶添加量0.06%(质量分数),5′-磷酸二酯酶酶解时间8 h。在较优条件下制备的GYE鲜味强度为9.33±0.08。感官评价和电子舌分析表明其水溶液鲜味突出,鲜味强度显著高于市售产品。呈味核苷酸及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显示其5′-鸟苷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滋味活度值分别为335.22和97.62,味精(monosodium glutamate,MSG)当量最高,达到36.29 g MSG/g。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表明其重要挥发性物质种类与含量均高于市售产品FA62和PK002,主要挥发性物质为苯乙醇,相对含量为2 022.70μg/kg,呈玫瑰香,且吡嗪类物质相对含量为866.41μg/kg,呈烤肉香味。该实验所制YE鲜味突出,气味宜人,在食品调味品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 酵母抽提物 酶解 鲜味成分 特征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中PAHs不可萃取组分及其对源解析的影响
15
作者 韩尔瑄 李小水 +4 位作者 秦世斌 刘威杰 李欢 叶子杨 祁士华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16-3924,共9页
以洞庭湖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硅烷化与酸化组合法分析了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的不可萃取组分浓度,探究其对PAHs污染及来源解析研究的影响.结果表明,PAHs不可萃取组分的引入显著改变了样品中PAHs的浓度和组成特征,使3环PAHs的占比... 以洞庭湖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硅烷化与酸化组合法分析了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的不可萃取组分浓度,探究其对PAHs污染及来源解析研究的影响.结果表明,PAHs不可萃取组分的引入显著改变了样品中PAHs的浓度和组成特征,使3环PAHs的占比由可萃取组分中的(19.78%±8.80%)升高到总浓度中的(32.97%±11.16%).PAHs不可萃取组分占比与有机碳和粒度未呈现显著强相关性,更多是受目标物总浓度和污染来源的影响.来源解析表明,考虑不可萃取组分后,主要污染来源由交通排放源(46.91%)转变为生物质和煤炭燃烧源(40.70%).不可萃取组分对PAHs来源解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多环芳烃 不可萃取组分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Sentinel-2的水体指数模型研究
16
作者 李升海 张俊 +1 位作者 李屹旭 唐海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5,共6页
针对进行水体提取时传统水体指数容易将阴影、建筑物和冰雪等非水体识别为水体的问题,基于Sentinel-2数据通过分析不同地物光谱特征,选取蓝光波段(490 nm)、绿光波段(560 nm)、红光波段(665 nm)、植被红边波段(783nm)与近红外波段(842 ... 针对进行水体提取时传统水体指数容易将阴影、建筑物和冰雪等非水体识别为水体的问题,基于Sentinel-2数据通过分析不同地物光谱特征,选取蓝光波段(490 nm)、绿光波段(560 nm)、红光波段(665 nm)、植被红边波段(783nm)与近红外波段(842 nm)提出了一种新型多波段组合水体指数模型(NMCWI)。为验证NMCWI的水体提取性能,对比了常用的几种水体提取算法,包括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修订型归一化水体指数(RNDWI)、归一化多波段水体指数(NDMBWI)、植被红边水体指数(RWI)与三角形水体指数(TWI),选取了6个试验区进行水体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各个试验区NMCWI的总体精度与Kappa系数均高于95%,相较于其他水体指数提取精度更高,其可以减小绝大部分阴影、建筑物和冰雪等非水体对水体提取的干扰,同时NMCWI适用于绝大多数地区,能够有效提取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指数 光谱特征 多波段组合 水体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向散射特性的SAR遥感水体提取
17
作者 彭如意 李佳欣 +2 位作者 吴吉东 许映军 王磊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3-168,共6页
基于阈值分割法在SAR遥感影像中提取水体是水灾遥感监测的常用方法,具有物理意义明确、运算复杂度低等优势。阈值确定是该类方法的关键,已有人工及自动阈值确定方法存在时效性差、水体分布适应能力弱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首先,从水体... 基于阈值分割法在SAR遥感影像中提取水体是水灾遥感监测的常用方法,具有物理意义明确、运算复杂度低等优势。阈值确定是该类方法的关键,已有人工及自动阈值确定方法存在时效性差、水体分布适应能力弱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首先,从水体微波散射特性的角度分析了基于SAR遥感影像提取水体时最佳分割阈值波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成像条件、极化方式、水面粗糙度和入射角等;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SAR成像条件与水体后向散射系数的回归模型,进而基于该模型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分割法进行水体提取;最后,采用高分三号SAR遥感影像数据开展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成像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提取精度可达94.8%。提取过程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有效提升遥感水灾监测的精度和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散射特性 阈值分割 水灾监测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辐射噪声DEMON线谱相位差特征提取
18
作者 潘丁宁 胡长青 +1 位作者 赵梅 杨雪峰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0,共10页
研究了船舶螺旋桨噪声和轴系噪声的噪声包络调制检测(detection of envelope modulation on noise, DEMON)谱的轴频线谱相位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船舶目标特征即船舶螺旋桨噪声与轴系噪声轴频线谱之间的相位差。通过对船舶辐射噪声中螺... 研究了船舶螺旋桨噪声和轴系噪声的噪声包络调制检测(detection of envelope modulation on noise, DEMON)谱的轴频线谱相位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船舶目标特征即船舶螺旋桨噪声与轴系噪声轴频线谱之间的相位差。通过对船舶辐射噪声中螺旋桨噪声和轴系噪声轴频线谱相位的分析,指出二者相位存在一个较稳定的相位差。通过建模和仿真验证了相位差提取的可行性,并据此提出一种船舶螺旋桨噪声与轴系噪声的轴频线谱相位差特征提取方法。利用文章提出的特征提取方法,对实验中获取的船舶辐射噪声数据进行相位差特征提取,研究了在不同航速和相同型号不同个体目标船舶两种条件下,相位差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分性。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时间窗内,相位差特征在不同航速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相同型号船舶间具有较好的可分性,可以为个体船舶目标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辐射噪声 噪声包络调制检测(DEMON)谱 相位特性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耳硒化多糖制备、结构及体外活性分析
19
作者 沈琴 路乐乐 +2 位作者 潘票 岳诗博 曹冬梅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50-259,共10页
为促进黑木耳硒化多糖的开发与应用,以硒化黑木耳子实体为原料制备黑木耳硒化多糖,对黑木耳硒化多糖结构和功能特性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黑木耳硒化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60,温度50℃,时间3 h,该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1.62%。硒... 为促进黑木耳硒化多糖的开发与应用,以硒化黑木耳子实体为原料制备黑木耳硒化多糖,对黑木耳硒化多糖结构和功能特性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黑木耳硒化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60,温度50℃,时间3 h,该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1.62%。硒化黑木耳对无机硒转换率可达88.90%,硒多糖光谱中存在Se=O、Se-O等特征峰的多糖典型吸收峰,其表面呈有序网状结构,晶形无显著变化。黑木耳硒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显著(P<0.05)高于非硒化多糖,在多糖浓度为5 mg/mL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较非硒化多糖分别提升18.80%和8.30%,胆固醇吸附率达到了61.40%。综上,本研究为黑木耳硒多糖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硒多糖 提取优化 结构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方向影响下“天然”破裂砂岩强度特性研究
20
作者 石浩 张后全 +3 位作者 宋雷 李明 林钢 陆鹏举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4-286,共13页
研究冲击方向影响下“天然”破裂砂岩强度特性保障地下工程结构的长效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双轴压缩模拟试验获取“天然”分布的裂隙,并分析不同围压下裂隙的分布特征;然后,对“天然”分布裂隙进行提取,对其整体旋转0、90°、... 研究冲击方向影响下“天然”破裂砂岩强度特性保障地下工程结构的长效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双轴压缩模拟试验获取“天然”分布的裂隙,并分析不同围压下裂隙的分布特征;然后,对“天然”分布裂隙进行提取,对其整体旋转0、90°、180°及270°并移植至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颗粒流数值模型;最后,通过模拟动力加载研究“天然”破裂砂岩的冲击强度与双轴压缩强度、裂隙分布信息、冲击方向等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1)当双轴压缩围压较低时,试件滑移面相对清晰;随着围压的增加,滑移面的识别难度加大。2)随着双轴压缩轴压水平及围压的增加,试件冲击强度及其对应的时间基本均呈减小趋势;冲击强度大于20 MPa的试件,其应力–时间曲线在峰前弹性阶段的切线斜率基本一致。3)当冲击方向与双轴压缩最大主应力方向垂直时,裂隙数量对冲击强度的影响更显著;当冲击方向与双轴压缩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时,裂隙数量对冲击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弱。4)为深入分析裂隙数量对试件冲击强度的影响,提出分布裂隙数量反值的概念;在不同冲击方向下,分布裂隙数量反值与冲击强度随试件双轴压缩强度的变化基本同步。5)冲击强度对冲击方向的依赖性与宏观破裂面具有重要关联;宏观破裂面的存在能够有效阻隔应力在试件中的传递,从而在不同冲击方向下改变冲击应力的传播路径及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方向 “天然”分布裂隙 强度特性 颗粒流数值模拟 裂隙提取、旋转及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