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低温对枪械击发点火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白志涛 魏志芳 +1 位作者 张克斌 梁敬国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8,共8页
为了研究高低温环境对枪械击发点火的主要输出参数的影响,利用枪械击发点火模拟试验装置,开展高低温环境下的枪械击发点火试验,获得高低温环境下截断弹壳的压力时间曲线,并对高低温条件下击发点火性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出击发药温度、... 为了研究高低温环境对枪械击发点火的主要输出参数的影响,利用枪械击发点火模拟试验装置,开展高低温环境下的枪械击发点火试验,获得高低温环境下截断弹壳的压力时间曲线,并对高低温条件下击发点火性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出击发药温度、应力以及底火输出压力的各项特征参数,将仿真结果与试验进行比对,底火的压力特征参数最大相对误差均小于15%,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可以较好地模拟枪械击发点火的响应过程。该研究可为改进底火设计、提升高低温环境下枪械的可靠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利于提升枪械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及作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温度 枪械 高低温环境 击发点火 输出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条件下锂离子电池失效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琛航 丰晓宇 +5 位作者 张欣瑶 杨光 武宏伟 廖彦舜 孟祥雷 黄擎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67,共11页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能在极端环境下稳定工作的能源存储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无人机、电动汽车、深海探测等前沿领域。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无记忆效应等特性,成为满足这些极端环境下能源需求的理想选择。但...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能在极端环境下稳定工作的能源存储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无人机、电动汽车、深海探测等前沿领域。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无记忆效应等特性,成为满足这些极端环境下能源需求的理想选择。但是,极端的温度、冲击、压力等恶劣条件对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极端环境下的失效行为及失效机制,重点从电池内部材料结构的变化、锂离子传输以及电化学反应等方面出发,探讨了锂离子电池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内部材料失效机理。最后,文章总结了目前锂离子电池应对极端环境的主要改善措施。希望这些研究能够给未来设计更加耐用、高效的锂离子电池提供指导,促进锂离子电池在更广泛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低温 高冲击 压力 失效 热失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
3
作者 李琦 陈睿倩 +2 位作者 商斐 李玲 白昕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35,共13页
川东北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作为四川盆地页岩油重点勘探层段,因勘探程度较低,目前页岩储层特征尚不明确。利用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吸附等实验,深入探究其储集空间类型与分形特征。研究区凉高山组... 川东北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作为四川盆地页岩油重点勘探层段,因勘探程度较低,目前页岩储层特征尚不明确。利用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吸附等实验,深入探究其储集空间类型与分形特征。研究区凉高山组页岩矿物组成主要为黏土矿物(平均含量51.57%),其次为长英质矿物(平均含量47.11%),碳酸盐矿物极少(平均含量2.69%)。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黏土矿物层间孔、石英与长石粒间孔以及微裂缝,低温氮气吸附曲线形态接近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页岩孔径划分方法中的Ⅳ类,指示狭缝型孔隙。按照压汞曲线形态及储层物性参数特征,将研究区页岩储层分为四类,从Ⅰ到Ⅳ类,排驱压力、中值压力增大,最大进汞饱和度减小,储层非均质性增强。“FHH”模型显示孔隙表面分形维数D_(N1)大于孔隙结构分形维数D_(N2),表明孔隙表面的复杂程度高于内部;“含水饱和度法”计算结果显示大孔隙分形维数D_(1)平均值为2.9912,小孔隙分形维数D_(2)平均值为2.6792,大孔隙分形维数更接近于3且分布更集中,表明非均质性更强的大孔隙对储层的贡献更大。相关性分析显示,D_(1)与矿物组分含量(石英、黏土矿物)、孔喉结构参数存在相关性,证明大孔隙是研究区页岩储集与空间的主要贡献者。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对川东北地区凉高山组页岩进行储层评价,为后续该地区有利勘探层段评价与优选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低温氮气吸附 高压压汞 分形维数 储层非均质性 凉高山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度对低温次大气压脉冲电场空气流注放电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朱博 马祥杰 +2 位作者 苏贺 魏新劳 韩稀木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164-4179,共16页
随着绿色低碳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动飞机成为空中交通运输业的一大关注点。为了研究电动飞机内部设备在高频电压下的空气放电机理,该文对高空环境下脉冲电场针-板间隙空气放电的现象进行分析。考虑不同海拔下的温度和气压、脉冲电场参数... 随着绿色低碳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动飞机成为空中交通运输业的一大关注点。为了研究电动飞机内部设备在高频电压下的空气放电机理,该文对高空环境下脉冲电场针-板间隙空气放电的现象进行分析。考虑不同海拔下的温度和气压、脉冲电场参数以及湿度,构建针-板电极流注放电的仿真模型,并搭建试验平台进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当约化电场强度一致时,随着海拔的升高,击穿电压下降,流注的传播速度逐渐下降,电子密度逐渐减少;随着上升沿的延长,流注的生成时间延长,流注传播速度减慢。当在一个脉冲内未完成放电时,随着脉宽的逐渐增大,其放电的完成度逐渐升高;当在一个脉冲内可以完成放电时,脉宽的增长对放电的影响较小。随着湿度的增大,流注发展的速度增加,同一时刻电子密度的峰值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低温次大气压 流注放电 针-板电极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深水超深水常用钻井液流变参数通用预测模型
5
作者 陈浩东 罗鸣 +5 位作者 马传华 庞宇航 徐一龙 梁继文 孙宝江 尹邦堂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2-2340,共9页
钻井液的流变参数对于精准预测深水、超深水井钻井水力参数具有重要影响。开展了南海深水常用HEM钻井液(high efficient mud,HEM)和合成基钻井液在4~210℃、30~180 MPa条件下的流变实验,揭示了大温压范围内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及动切力... 钻井液的流变参数对于精准预测深水、超深水井钻井水力参数具有重要影响。开展了南海深水常用HEM钻井液(high efficient mud,HEM)和合成基钻井液在4~210℃、30~180 MPa条件下的流变实验,揭示了大温压范围内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及动切力等流变参数随温压的变化规律;基于实验数据对比评价了已有9种流变模型,发现罗斯模型适用于合成基钻井液、赫巴模型适用于HEM钻井液选,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种适用于高低温、高低压交变,HEM和合成基钻井液的流变参数通用预测模型,最大误差11.95%、平均误差为0.62%,均优于已有模型;在使用HEM钻井液时计算井底压力误差为0.28%,在使用合成基钻井液时计算井底压力误差为0.181%,可满足南海深水钻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超深水 高低温压交变 合成基钻井液 HEM钻井液 流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胁迫对类植物乳植杆菌L-ZS9合成胞外多糖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袁露 宋云龙 +5 位作者 刘蕾 杨耀 张成毅 黎小丽 龙海祺 饶瑜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95-201,共7页
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免疫、缓解乳糖不耐症等诸多益生功能,但其产生在工业应用以及在人体胃肠道系统中都会面临多种环境胁迫,包括pH、胆盐、低温等,从而导致胞外多糖产率及经济效益较低。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酸、胆盐... 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免疫、缓解乳糖不耐症等诸多益生功能,但其产生在工业应用以及在人体胃肠道系统中都会面临多种环境胁迫,包括pH、胆盐、低温等,从而导致胞外多糖产率及经济效益较低。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酸、胆盐、低温及超高压胁迫条件对乳酸菌产胞外多糖能力的影响,旨在通过各种环境胁迫提高乳酸菌胞外多糖的产量,扩大其应用。结果表明,在酸胁迫下,随着pH的降低,类植物乳植杆菌L-ZS9(Lactiplantibacillus paraplantarum L-ZS9)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能力升高,在pH 3.0的酸胁迫下,L-ZS9产EPS能力最强;在胆盐胁迫下,L-ZS9产EPS的能力均得到提高,当胆盐质量浓度为1 g/L时,单个菌落产EPS能力最强。但在pH值为2.0或胆盐质量浓度为5 g/L的胁迫环境下,L-ZS9菌株均死亡,说明酸和胆盐可以促进L-ZS9产生EPS,但不能超过菌株承受胁迫的限度;在低温胁迫下,L-ZS9产EPS能力并未得到显著提升;在超高压胁迫下,随着压力的增大,L-ZS9产EPS能力提高,其中,300 MPa条件下单个菌落产EPS能力最强。因此,环境胁迫有利于提高L-ZS9产胞外多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植物乳植杆菌 胞外多糖 酸胁迫 胆盐胁迫 低温胁迫 超高压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气态CO_(2)吸附/解吸作用对烟煤的孔隙结构影响研究
7
作者 张遵国 钱清侠 +1 位作者 陈毅 唐朝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20,共13页
为探明高压CO_(2)吸附/解吸作用对煤孔隙结构的影响,结合低温N_(2)和低压CO_(2)吸附试验,对比分析了高压CO_(2)吸附/解吸前后贫煤、1/3焦煤和气煤的孔隙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高压CO_(2)吸附/解吸作用对煤的孔隙形状无明显影响。吸附态气... 为探明高压CO_(2)吸附/解吸作用对煤孔隙结构的影响,结合低温N_(2)和低压CO_(2)吸附试验,对比分析了高压CO_(2)吸附/解吸前后贫煤、1/3焦煤和气煤的孔隙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高压CO_(2)吸附/解吸作用对煤的孔隙形状无明显影响。吸附态气体和游离态气体的共同作用控制煤纳米孔的孔隙尺寸变化。在高压CO_(2)的吸附/解吸过程中,贫煤和1/3焦煤所承受的吸附态气体引起的吸附膨胀作用以及游离态气体的压缩作用强于游离态气体的“扩容”效应,导致高压CO_(2)吸附/解吸作用后贫煤和1/3焦煤的总比表面积分别减小5.63%和4.98%,总微孔体积分别减小3.72%和7.40%;气煤所受游离态气体的“扩容”效应强于吸附态气体的吸附膨胀效应和游离态气体的压缩效应,导致高压CO_(2)吸附/解吸作用后的总比表面积和总微孔体积分别增加5.89%和13.72%。高压CO_(2)吸附/解吸作用后,3种烟煤滞后环面积均减小,孔径分布峰值点均向更小孔径移动,孔径尺寸整体有所减小,微孔体积分数分别增加0.73百分点、1.48百分点和4.81百分点,孔径分布更均匀,孔隙连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孔隙结构特征 高压CO_(2)吸附/解吸 低温N_(2)吸附 低压CO_(2)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高压低渗气藏多因素产能图版定量研究
8
作者 张骞 范昭宇 +2 位作者 王琴 唐慧敏 何志辉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6-693,共8页
产能评价是气藏开发早期的重要工作,明确储层物性、含水饱和度、流体组分中CO_(2)体积分数对气井产能的影响,对准确评价低渗气藏产能意义重大。以莺歌海盆地典型超高温高压低渗气藏为研究对象,通过气水稳态法渗流实验,明确了含水饱和度... 产能评价是气藏开发早期的重要工作,明确储层物性、含水饱和度、流体组分中CO_(2)体积分数对气井产能的影响,对准确评价低渗气藏产能意义重大。以莺歌海盆地典型超高温高压低渗气藏为研究对象,通过气水稳态法渗流实验,明确了含水饱和度、CO_(2)体积分数对不同物性岩心气相渗流能力的影响,并基于流速近似原则,建立了多因素产能定量图版。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岩石中含水饱和度升高,气相渗流能力降低,当靶区岩心含水饱和度小于束缚水饱和度(40%)时,含水饱和度每升高10%平均产能损失率约12%,当岩石中存在可动水时,气水两相流动导致气相渗流能力急剧降低,岩心含水饱和度从40%升高至50%,气相产能降低约70%;(2)超高温高压地层气组分中CO_(2)同样会导致气井产能明显降低,CO_(2)体积分数28%时产能损失率在12%左右,随着CO_(2)体积分数升高,其对产能影响逐渐增大,CO_(2)体积分数升至70%时产能损失率在60%左右。建立了考虑储层物性、含水饱和度、CO_(2)体积分数、生产压差的多因素产能评价图版,可为同类气藏开发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高压 低渗气藏 含水饱和度 CO_(2)体积分数 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环境下运动装药的爆炸冲击波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瑞 杨耀勇 +2 位作者 汪泉 徐小猛 洪晓文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71,I0003,共14页
为了研究高海拔环境下运动装药的爆炸冲击波传播特性,利用AUTODYN有限元软件,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及其解耦对应的低温条件和低压条件对运动装药爆炸冲击波超压场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预测低温环境和低压环境下运动装药爆炸冲击波超压的理论... 为了研究高海拔环境下运动装药的爆炸冲击波传播特性,利用AUTODYN有限元软件,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及其解耦对应的低温条件和低压条件对运动装药爆炸冲击波超压场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预测低温环境和低压环境下运动装药爆炸冲击波超压的理论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和数值模拟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可以有效预测不同低温、低压以及低温和低压耦合的高海拔环境下运动装药的爆炸冲击波超压;海拔高度从0升至10000 m,冲击波超压峰值平均减小35.6%,冲击波作用范围增加62.0%;随着环境温度降低,冲击波超压峰值平均增加0.43%,冲击波作用范围减小11.9%;随着环境压力降低,冲击波超压峰值平均减小36.4%,冲击波作用范围增加83.5%;不同海拔高度下装药运动速度引起的冲击波超压增大系数变化规律与解耦对应的低压条件影响规律基本相似;高海拔环境对运动装药爆炸冲击波的作用范围及超压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低压条件,低温条件的影响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爆炸冲击波 高海拔 低温环境 低压环境 运动装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衰减法的低渗透储层高温敏感性评价实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欣 苏文治 +4 位作者 单锴 孙昊 王超群 邱正松 张宇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4-171,共8页
低渗透油气藏在钻完井过程中易受到损害且难以解除,而利用传统的稳态驱替法评价低渗透储层损害存在适用性差及实验效率低等技术局限。为此,基于压力脉冲衰减法基本原理,分析了上游压力衰减规律及其与岩心渗透率的关系,以岩心损害前后压... 低渗透油气藏在钻完井过程中易受到损害且难以解除,而利用传统的稳态驱替法评价低渗透储层损害存在适用性差及实验效率低等技术局限。为此,基于压力脉冲衰减法基本原理,分析了上游压力衰减规律及其与岩心渗透率的关系,以岩心损害前后压力脉冲衰减时间为评价指标,建立了适用于低渗透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设备与方法,并利用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深部低渗透砂岩岩心,开展了室温和150℃高温条件下的敏感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当实验条件一定时,压力衰减时间仅与岩心的渗透率有关,压力脉冲衰减法可在无需计算渗透率的情况下对低渗透岩心的损害程度进行评价;(2)实验设备组成简单且操作便捷,避免了复杂的渗透率计算及其带来的误差,实验所需时间远低于常规的稳态法且可重复性良好,在低渗透气藏、特低渗透及超低渗透油藏具有很好的适用性;(3)高温环境明显加剧了储层的敏感性损害,深部高温储层损害特征及技术对策研究需要充分考虑高温的影响。结论认为,该认识解决了传统低渗透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适用性差的难题,为高温低渗透储层保护技术对策研究提供了实验方法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压力衰减 稳态驱替 渗透率 储层损害评价 高温敏感性 储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温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高压气瓶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玉峰 赵积鹏 +1 位作者 张海 于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125,共7页
为了获得T1000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高压气瓶环境适应能力,有效地掌握气瓶高低温适应性固有规律,以容积50 L、工作压力30 MPa的复合材料气瓶(钛为内衬、碳纤维/环氧树脂为复合层)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高低温循环下带压气瓶(在-40~8... 为了获得T1000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高压气瓶环境适应能力,有效地掌握气瓶高低温适应性固有规律,以容积50 L、工作压力30 MPa的复合材料气瓶(钛为内衬、碳纤维/环氧树脂为复合层)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高低温循环下带压气瓶(在-40~80℃范围内成功通过热真空、热循环验证,具备高压承载能力)的热真空、热循环试验数据,然后采用与气瓶相同复合材料的拉伸试样(缠绕角分别为0°和90°),通过高低温极限摸底试验获得了复合材料经历不同梯度高低温后的拉伸性能数据,通过数据比对分析获得了高低温影响拉伸强度衰减的规律。同时,提出了一种高低温极限摸底试验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结果表明,在-50~100℃范围内,试样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变化较小;当温度高于100℃时,纤维和树脂的性能发生衰减,导致拉伸强度明显降低;当温度低于-50℃时,树脂的性能发生衰减,纤维受到的影响较小。试样高低温极限摸底试验的可靠度大于0.999,表明采用拉伸试样高低温拉伸强度数据的替代方式具有较高的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高压气瓶 T1000碳纤维缠绕气瓶 环境适应性 高低温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储层岩石超低渗测试系统研发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颂 张路青 +4 位作者 周剑 李晓 潘哲君 杨多兴 李国梁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6-1198,共13页
面向深部非常规能源开发领域,自主研制了一套适应于储层特性和深埋环境的超低渗测试系统,旨在解决高地温、高地压、高孔压条件下致密岩石超低渗透率精准测定的难题。该系统由渗流管路和高温高压多通道压力室两部分重要组件构成,经过创... 面向深部非常规能源开发领域,自主研制了一套适应于储层特性和深埋环境的超低渗测试系统,旨在解决高地温、高地压、高孔压条件下致密岩石超低渗透率精准测定的难题。该系统由渗流管路和高温高压多通道压力室两部分重要组件构成,经过创新设计和系统优化,能稳定且可靠地模拟150℃高温、150 MPa围压和100 MPa孔压的深部储层环境,并能实现从亚纳达西至毫达西量级岩石样品渗透率的脉冲衰减法测量。基于该系统,开展了花岗岩和页岩在不同加卸载循环、有效应力、孔隙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的渗透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加卸载循环次数增加有助于减少取样、制样过程中次生变形或次生微裂隙对测试结果的干扰;孔隙压力的提升抑制了气体滑脱效应,测得的表观渗透率更接近固有渗透率;相同有效应力条件下,页岩单一裂隙渗透率比基质渗透率至少高3个数量级;所建立的裂隙渗透率物理模型精准拟合了单一裂隙渗透率的测试结果,适用于刻画有效应力、孔隙压力和裂隙压缩变形共同影响下的裂隙页岩渗透率变化规律;固定有效应力和孔隙压力条件时,页岩渗透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综上所述,所研发的超低渗测试系统可为致密储层渗透率的评价提供技术支撑,相关测试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深部储层环境中流体运移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率 脉冲衰减法 高温高压 设备研发 储层地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静电场协同低温高湿解冻对牛肉嫩度和持水性的影响
13
作者 李晴晴 白小佳 +3 位作者 林珩迅 张春晖 夏双梅 李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9-58,共10页
为探究低压静电场协同低温高湿解冻对牛肉嫩度和持水性的影响,本研究以牛背最长肌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低压静电场解冻(电压2500 V,温度4℃,相对湿度50%)、低温高湿解冻(温度4℃,相对湿度98%)、低压静电场协同低温高湿解冻(电压2500 V,温度... 为探究低压静电场协同低温高湿解冻对牛肉嫩度和持水性的影响,本研究以牛背最长肌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低压静电场解冻(电压2500 V,温度4℃,相对湿度50%)、低温高湿解冻(温度4℃,相对湿度98%)、低压静电场协同低温高湿解冻(电压2500 V,温度4℃,相对湿度98%)与低温解冻(温度4℃,相对湿度50%)四种解冻方式对冷冻牛肉剪切力、质构、水分分布、水分含量、持水性、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压静电场协同低温高湿解冻的解冻时间最短(804 min),其中解冻损失(2.06%)、蒸煮损失(26.09%)与离心损失(15.00%)显著低于其余三种解冻方式(P<0.05),垂直肌纤维剪切力值(95.46 N)和平行肌纤维剪切力值(41.69 N)最低,自由水含量最低,水分迁移较少,水分含量(68.31%)最高,嫩度品质最优,该解冻方式样品的组织状态、气味、弹性及色泽均最优(总体可接受度最高);综上,低压静电场协同低温高湿解冻加快了牛肉解冻速率、减少了汁液流失,改善了牛肉持水性和嫩度,品质最佳。本研究结果将为低压静电场协同低温高湿解冻技术在冷冻牛肉解冻的产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牛肉 低压静电场 低温高湿解冻 协同作用 持水性 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凤山气田易漏井不承压泡沫水泥浆固井技术
14
作者 初永涛 刘奎 +4 位作者 肖京男 丁士东 周仕明 陶谦 张晋凯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7,共7页
中国石化龙凤山地区面临井温高、地层承压能力低、周期长、承压堵漏成本高等系列固井技术难题,导致固井周期长、费用高且固井质量无法保证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分析工区现有固井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不承压泡沫水泥浆固井设计思路,形成... 中国石化龙凤山地区面临井温高、地层承压能力低、周期长、承压堵漏成本高等系列固井技术难题,导致固井周期长、费用高且固井质量无法保证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分析工区现有固井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不承压泡沫水泥浆固井设计思路,形成了龙凤山地区不承压泡沫水泥浆固井工艺,建立了泡沫水泥浆井内密度及恒密度注气固井计算方法与固井工艺;优选了发泡剂、降失水剂和早强剂等泡沫水泥浆关键外加剂,开发了新型低密度泡沫水泥浆体系,耐温性可达到120℃以上,泡沫半衰期大于420 s、水泥浆30 min失水32 mL、48 h强度13.3 MPa,各项性能均可满足中石化龙凤山气田高温、深井固井要求;形成了适合于龙凤山气田泡沫水泥浆固井技术。现场11口井应用表明,该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固井质量,避免了固井前承压、分级或尾管固井作业,平均节约承压堵漏周期7 d以上,经济效益显著。龙凤山气田泡沫水泥浆固井技术对解决中国石化其他工区深井、高温井固井漏失、承压堵漏等难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可持续性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凤山地区 低承压地层 漏失 泡沫水泥浆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下内燃机车车顶热流输运特性研究
15
作者 于德壮 刘慧颖 +2 位作者 周丹 项盼 高广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32-3742,共11页
内燃机车车顶排放的高温浮射流会对列车外流场分布和下游设备的散热性能产生影响,研究高温浮射流对车体周围气动特性的影响有助于评估下游设备的散热环境状况。采用三维、非定常、可压缩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法的Realizable k-ε两... 内燃机车车顶排放的高温浮射流会对列车外流场分布和下游设备的散热性能产生影响,研究高温浮射流对车体周围气动特性的影响有助于评估下游设备的散热环境状况。采用三维、非定常、可压缩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法的Realizable 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对5节编组高速列车进行数值仿真模拟计算,并与实车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此外,还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列车运行速度下的高温浮射流扩散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升高,大气密度减小,柴油机排放的高温气体所受的惯性力加强,气流向上运动趋势增加,列车表面最高温度降低。当运行环境的海拔高度由3000 m上升至5000 m时,内燃机车车顶最高温度由117℃下降到86℃。而列车运行速度加快致使柴油机释放的高温气流更贴近列车表面,导致车顶表面最高温度上升。当列车以80 km/h运行在3000 m海拔高度时,列车车顶最高温度为81℃,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到160 km/h时,最高温度为143℃。研究阐明了高海拔、低气压、低密度的环境中,内燃动力车驱动列车以不同运行速度在明线运行时,柴油机出风口产生的高温气流对列车外流场气动特性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车 高海拔 低气压 高温浮射流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喷雾冷却高温高速排气技术研究
16
作者 邓鹏 张德满 +1 位作者 向超 孙春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1-86,共6页
为研究在高温高速排气中使用低压喷雾冷却的传热传质特征,本文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建立了适用于高速排气中喷雾冷却快速计算模型,包括基于热力学理论的喷水量零维计算模型、基于喷雾学的液滴粒径和液滴受力零维计算模型、基于拉格朗日法... 为研究在高温高速排气中使用低压喷雾冷却的传热传质特征,本文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建立了适用于高速排气中喷雾冷却快速计算模型,包括基于热力学理论的喷水量零维计算模型、基于喷雾学的液滴粒径和液滴受力零维计算模型、基于拉格朗日法的单液滴蒸发运动轨迹二维模型。基于这些模型,先分析采用柴油机海水泵低压供水喷雾的粒径,阐释高速排气弥补海水泵供水压力低的不足,减小液滴粒径的原理;然后分析排气管道内液滴的沉降风险,从液滴受力的角度说明在竖直管道内进行低压喷雾冷却的优越性;最后研究并比价了水平管道和竖直管道内低压喷雾单个液滴的运动蒸发轨迹,直观展示出液滴蒸发与运动关系的生命历程。结果表明,在竖直管道内采用低压逆流喷雾是效果最佳的喷雾冷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冷却 排气冷却 低压喷雾 喷雾冷却模型 高温排气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控制模块对高原环境适应性的研究
17
作者 詹旭 端家荣 +5 位作者 迟强 吴臣 张亮 平措尼玛 刘小宝 李昕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针对高原环境下数码电子雷管作用可靠性较差的问题,利用52 kPa、-40~15℃的低气压、高低温循环试验研究了低气压、高低温循环条件对A(钽电容)、B(电解电容)、C(电解电容)、D(钽电容)及E(钽电容)5种类型电子控制模块的影响;测试了5种发... 针对高原环境下数码电子雷管作用可靠性较差的问题,利用52 kPa、-40~15℃的低气压、高低温循环试验研究了低气压、高低温循环条件对A(钽电容)、B(电解电容)、C(电解电容)、D(钽电容)及E(钽电容)5种类型电子控制模块的影响;测试了5种发火电容在发火流程各阶段电压的变化;通过铅板法测试了5种电子雷管在经历低气压、高低温循环试验后的发火威力。结果显示:52 kPa、-40~15℃的低气压、高低温循环条件对A、B、D、E模块没有影响,C模块出现电容充电不满情况;对雷管威力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电子雷管 发火电容 电子控制模块 低气压 高低温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对哈密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产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8
18
作者 毕金峰 方芳 +2 位作者 丁媛媛 白沙沙 王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8,共4页
研究热烫、冷冻和浸渍3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哈密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产品含水率、色泽、膨化度、硬度和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程度的热烫预处理有利于膨化产品含水率的降低,有利于产品膨化度和色泽品质的提高;低温预处理有利于膨化干... 研究热烫、冷冻和浸渍3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哈密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产品含水率、色泽、膨化度、硬度和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程度的热烫预处理有利于膨化产品含水率的降低,有利于产品膨化度和色泽品质的提高;低温预处理有利于膨化干燥产品膨化度、硬度和脆度的提高,但产品色泽变深,失去商品性状;糖液浸渍处理使物料加速失水,对物料色泽和外形的保持有显著的作用;高浓度的NaCl渗透液对物料颜色保持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预处理 变温压差 膨化干燥 产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74
19
作者 毕金峰 魏益民 +1 位作者 王杕 张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2-237,共6页
为了对哈密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进行优化,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预干燥后含水率、膨化温度和抽空时间3个变量对产品含水率、脆度、膨化度和色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由试验数据推导出描述4个指标的二次回归模型,并对... 为了对哈密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进行优化,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预干燥后含水率、膨化温度和抽空时间3个变量对产品含水率、脆度、膨化度和色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由试验数据推导出描述4个指标的二次回归模型,并对变量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优化膨化干燥工艺条件为:预干燥后原料含水率为30%,膨化温度为88~95℃,抽空时间为1.7~2.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哈密瓜 变温压差膨化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特性与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何新益 程莉莉 +3 位作者 刘金福 黄宗海 杜先锋 汪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0-135,共6页
探讨了膨化初始含水率和抽真空干燥温度对苹果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苹果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苹果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过程分为加速干燥、恒速干燥和减速干燥3个阶段,干燥过程大部分处于减速干燥;不... 探讨了膨化初始含水率和抽真空干燥温度对苹果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苹果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苹果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过程分为加速干燥、恒速干燥和减速干燥3个阶段,干燥过程大部分处于减速干燥;不同干燥条件下的苹果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满足Page方程;苹果片有效扩散系数在1.52×10-9~8.87×10-9m2/s范围内。所建模型可以预测干燥条件下的苹果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特定系数k、n与膨化初始含水率和抽真空干燥温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45、0.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片 变温压差膨化干燥 干燥特性 干燥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