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爆炸气流灭弧试验与灭弧温度仿真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巨丰 郭伟 +3 位作者 梁雪 吴东 李国栋 丁漪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05-1511,共7页
采用爆炸气流灭弧是一种最新的防雷方法。为研究爆炸气流灭弧防雷间隙灭弧暂态过程,对35kV爆炸气流灭弧间隙进行10kA工频电流灭弧试验,试验表明电弧在爆炸气流的强烈扰动下迅速被拉长截断,灭弧时间约为4ms。同时根据电弧熄灭的温度... 采用爆炸气流灭弧是一种最新的防雷方法。为研究爆炸气流灭弧防雷间隙灭弧暂态过程,对35kV爆炸气流灭弧间隙进行10kA工频电流灭弧试验,试验表明电弧在爆炸气流的强烈扰动下迅速被拉长截断,灭弧时间约为4ms。同时根据电弧熄灭的温度判据(即当故障电弧温度降低到3000~4000K时熄灭)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FLUENT对气流和电弧耦合作用暂态过程中的电弧温度进行模拟仿真。由仿真结果可知,在高速爆炸气流的作用下,电弧能量变弱,温度呈非线性下降,在4ms时降至熄灭的临界值熄灭。为了验证试验与仿真的实际效果,进行了爆炸气流灭弧防雷间隙实地运行试验。运行试验表明:爆炸气流灭弧防雷间隙能够降低雷击跳闸率90%以上,安装灭弧间隙后的输电线路既限制了雷击过电压,又能显著降低雷击事故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气流 防雷方法 工频 灭弧防雷间隙 电弧 温度 跳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并联间隙防雷装置电弧磁场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95
2
作者 谷山强 何金良 +1 位作者 陈维江 徐国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0-145,共6页
在架空输电线路上安装并联间隙防雷装置,能够在线路遭遇雷击或绝缘子串工频闪络时有效地保护绝缘子串免受工频电弧的灼烧。在并联间隙或绝缘子表面上产生的工频电弧处在由流过架空线路、并联间隙装置和杆塔的电流以及电弧本身电流产生... 在架空输电线路上安装并联间隙防雷装置,能够在线路遭遇雷击或绝缘子串工频闪络时有效地保护绝缘子串免受工频电弧的灼烧。在并联间隙或绝缘子表面上产生的工频电弧处在由流过架空线路、并联间隙装置和杆塔的电流以及电弧本身电流产生的综合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运动。该磁场力决定着电弧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从而决定着绝缘子是否能够避免受到电弧的灼烧而得到有效的保护。针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结合新颖实用的电弧模型,开发了计算电弧所受磁场力的实用方法和程序,并以110kV架空输电线路并联间隙防雷装置为例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和试验现象比较吻合。文中工作为进一步优化设计并联间隙防雷装置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并联间隙防雷装置 电弧 磁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多间隙强气流灭弧防雷装置的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巨丰 吴东 +2 位作者 梁雪 李国栋 王新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97-1502,共6页
为了解决输配电线路的雷击问题,目前研制了1种主要应用于10 kV配电线路的多间隙强气流灭弧防雷装置。采用电弧3维动态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描述了电弧的特性,对高速气流作用下的灭弧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熄弧时间为0.16 ms。同时进... 为了解决输配电线路的雷击问题,目前研制了1种主要应用于10 kV配电线路的多间隙强气流灭弧防雷装置。采用电弧3维动态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描述了电弧的特性,对高速气流作用下的灭弧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熄弧时间为0.16 ms。同时进行了灭弧试验,通过高速摄像机和示波器观测了电弧熄灭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从装置触发到灭弧结束历时0.3 ms,其中从产生气流到气流接触电弧时间小于0.01 ms。验证了仿真得出的熄弧时间与试验中的熄弧时间基本相符,证明该装置能将电弧熄灭在"萌芽期",深度抑制后续工频电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间隙 灭弧防雷装置 电弧 输电线路 熄弧时间 “萌芽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超高压绝缘子串雷电冲击伏秒特性 被引量:29
4
作者 司马文霞 谭威 +3 位作者 袁涛 杨庆 罗兵 李立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4,共6页
绝缘子串雷电冲击伏秒(V-s)特性曲线对于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和并联间隙装置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了解该特性,在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对220kV 14片XP-70瓷绝缘子串以及与其干弧距离长度相同的复合绝缘子、500kV 28... 绝缘子串雷电冲击伏秒(V-s)特性曲线对于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和并联间隙装置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了解该特性,在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对220kV 14片XP-70瓷绝缘子串以及与其干弧距离长度相同的复合绝缘子、500kV 28片XP-70瓷绝缘子串进行了雷电冲击V-s特性试验。试验表明:绝缘子串V-s特性与其干弧距离成正比关系,和材质无关;瓷绝缘子串闪络时,电弧从绝缘子串高压端逐片向上爬升,但在接地端会短接最后2~5片绝缘子,而复合绝缘子则在高压端和接地端之间直接形成放电通道,并可能有次要发展通道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串 复合绝缘子 伏秒特性 电弧 并联间隙 雷电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V复合绝缘子棒形并联间隙工频电弧疏导过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司马文霞 张智 +5 位作者 杨庆 袁涛 叶轩 廖永力 罗兵 李锐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114-121,226,共8页
绝缘子串加装并联间隙装置后,可以疏导工频续流从而保护绝缘子。并联间隙的导弧性能对于绝缘子串的保护至关重要,因而深入了解电弧在间隙电极上的疏导过程及电弧运动特性非常必要。基于此,该文开展了短路电流大小为500A和15.75kA的燃弧... 绝缘子串加装并联间隙装置后,可以疏导工频续流从而保护绝缘子。并联间隙的导弧性能对于绝缘子串的保护至关重要,因而深入了解电弧在间隙电极上的疏导过程及电弧运动特性非常必要。基于此,该文开展了短路电流大小为500A和15.75kA的燃弧试验研究。试验中使用高速摄像仪记录下了电弧运动过程,通过观察试验拍摄的图片分析了电弧的运动特性。利用之前研究建立的长间隙交流电弧模型,仿真计算了与试验电流大小相同的电弧运动过程。通过对比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可知,对于弧根的运动情况,二者基本一致。虽然在弧柱的运动形态上稍有差异,但弧柱的运动滞后于弧根的情况是一致的。因此,电弧运动仿真模型的精确性较高,可用于分析并联间隙装置的导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间隙装置 绝缘子串 燃弧试验 电弧运动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的灭弧机制 被引量:30
6
作者 王巨丰 唐捷 +1 位作者 黄志都 潘坤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8-231,共4页
为解决架空输电线路雷击事故频发的问题,一种安装于架空输电线路上的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装置得到了开发和应用。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雷电冲击电流击穿间隙,导致工频续流时,该装置能够迅速切断间隙两端电弧,有效保护绝缘子串免受工频... 为解决架空输电线路雷击事故频发的问题,一种安装于架空输电线路上的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装置得到了开发和应用。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雷电冲击电流击穿间隙,导致工频续流时,该装置能够迅速切断间隙两端电弧,有效保护绝缘子串免受工频电弧灼烧。依据现有电弧理论方程模型,运用ANSYS 10.0软件对高速气流和电弧进行仿真计算,同时利用高速摄像机和示波器观测电弧电流的变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间隙电弧在高速气流作用之下能够快速熄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防雷间隙 气吹灭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浮力–磁场力结合的并联间隙电弧运动模型 被引量:41
7
作者 司马文霞 谭威 +2 位作者 杨庆 罗兵 李立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38-145,共8页
采用链式电弧模型,分析并联间隙装置之间产生的电弧所受到的磁场力、空气阻力和热浮力,获得了电弧运动速度控制方程,建立考虑热浮力作用的架空线路并联间隙电弧运动模型,并以110 kV架空输电线路并联间隙电弧进行仿真计算,与实验结果相... 采用链式电弧模型,分析并联间隙装置之间产生的电弧所受到的磁场力、空气阻力和热浮力,获得了电弧运动速度控制方程,建立考虑热浮力作用的架空线路并联间隙电弧运动模型,并以110 kV架空输电线路并联间隙电弧进行仿真计算,与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电弧运动模型能有效计及热浮力对电弧运动的影响,电弧运动计算时间和实测时间基本相符;仿真发现,由于热浮力使电弧竖直向上运动,在间隙上电极会偶尔发生上弧根和电极短路而引起弧根跳跃,这能合理解释试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弧根不规则跳跃现象。另外,还分析了电流大小、电极形式对电弧运动过程的影响,仿真表明:电弧运动到电极末端的时间随着电流的增大呈指数衰减;流畅的结构设计有利于电弧的疏导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间隙装置 绝缘子 电弧 电弧运动:热浮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灭弧防雷间隙熄灭工频电弧的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巨丰 李国栋 +3 位作者 吴东 梁雪 郭伟 刘太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036-3041,共6页
为提高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从灭弧防雷间隙和绝缘子配合时的伏秒特性出发,对爆炸波冲击作用下灭弧装置的灭弧机理进行了研究。基于电弧黑盒模型对暂态电弧进行建模,得出故障电流切除时电弧的电压、电流、电压变化率、电流变化率波形,并... 为提高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从灭弧防雷间隙和绝缘子配合时的伏秒特性出发,对爆炸波冲击作用下灭弧装置的灭弧机理进行了研究。基于电弧黑盒模型对暂态电弧进行建模,得出故障电流切除时电弧的电压、电流、电压变化率、电流变化率波形,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5 k A故障短路电流在第1次过零点时被切断,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电弧在5 ms内经拉伸到变形到断裂直至熄灭,且未出现重燃;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基于该原理的灭弧装置现场试运行良好,验证了灭弧间隙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灭弧防雷间隙 爆炸冲击波 工频电弧 绝缘子 伏秒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kV架空输电线路间隙灭弧的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巨丰 黄维 +1 位作者 曲振旭 刘儒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21,共5页
为解决35 kV架空输电线路的雷击问题,研制了在35 kV架空输电线路上的防雷保护间隙喷射气流灭弧装置。该装置运用了"瞬时疏导"的防雷理念,能够在线路发生雷击闪络时有效地保护绝缘子串免受工频电弧的灼烧,在疏导雷电能量后能... 为解决35 kV架空输电线路的雷击问题,研制了在35 kV架空输电线路上的防雷保护间隙喷射气流灭弧装置。该装置运用了"瞬时疏导"的防雷理念,能够在线路发生雷击闪络时有效地保护绝缘子串免受工频电弧的灼烧,在疏导雷电能量后能够迅速切断工频续流电弧,实现既可以限制绝缘子的外部过电压又可以避免断路器频繁跳闸的功能。笔者在链式电弧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激波理论研究喷射气流条件下电弧的运动,对电弧的熄灭过程进行了讨论。在高压试验中借助高速摄像机和数字示波器,获取了在高速气流作用下电弧被迅速熄灭的过程图像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防雷间隙 气流灭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降低10~35kV架空线路雷击断线率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世民 王巨丰 +1 位作者 闫仁宝 吴焰龙 《广东电力》 2013年第3期11-15,共5页
原有的防止雷击断线事故方法是转移工频电弧,使导线不受电弧直接灼烧。然而,如果工频电弧不熄灭,流过闪络点的短路电流依旧会对导线造成伤害,多次雷击的累积效果会减短导线使用寿命。为此,提出了一种通过快速熄灭工频电弧来保证导线正... 原有的防止雷击断线事故方法是转移工频电弧,使导线不受电弧直接灼烧。然而,如果工频电弧不熄灭,流过闪络点的短路电流依旧会对导线造成伤害,多次雷击的累积效果会减短导线使用寿命。为此,提出了一种通过快速熄灭工频电弧来保证导线正常使用寿命从而达到降低导线断线率的方法,基于此方法研制出爆炸灭弧防雷间隙装置。通过绝缘配合试验、触发响应时间测试和工频电弧灭弧试验,结果证明该装置既能定位雷电冲击放电路径,又能熄灭雷电击穿后空气保护间隙工频电弧,使空气保护间隙电弧存在时间非常短(仅为3 ms),对导线及绝缘子串的影响甚微,确保绝缘子和导线的正常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线路 雷击断线 爆炸灭弧防雷间隙装置 绝缘配合试验 触发响应时间测试 工频电弧灭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膨胀气流作用下灭弧防雷装置截断电弧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巨丰 李世荣 +3 位作者 王子洋 白鉴知 欧芳志 冯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13-1519,共7页
为了解决配网线路的雷击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防雷性能,利用"气吹灭弧"的方法,研制了一种能够抑制工频建弧过程的自膨胀气流灭弧防雷装置。研究了电弧路径控制、电弧突变拐点、电弧弧柱能量分段、自膨胀气流形成与灭弧机理,建立了自膨... 为了解决配网线路的雷击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防雷性能,利用"气吹灭弧"的方法,研制了一种能够抑制工频建弧过程的自膨胀气流灭弧防雷装置。研究了电弧路径控制、电弧突变拐点、电弧弧柱能量分段、自膨胀气流形成与灭弧机理,建立了自膨胀气流耦合工频续流电弧的数学模型,运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管道内自膨胀气流截断电弧的微观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还进行了该防雷装置截断电弧试验,并借助高速摄像机捕捉了该防雷装置截断电弧的详细情况。结果表明:自膨胀气流灭弧防雷装置内部的特殊空间结构可以改变电弧发展路径,迫使电弧弧柱形成多个断点,延长后续工频电弧的暂态发展时间;自膨胀灭弧气流能在0.7 ms时间内完全熄灭电弧并抑制重燃;灭弧防雷装置内的建弧过程与灭弧过程几乎同时进行。工频续流电弧在暂态发展初期就将受到自膨胀灭弧气流的深度抑制,在电弧还未发展成熟且能量较小时会被自膨胀气流熄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线路 灭弧防雷装置 自膨胀气流 能量分段 电弧 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断口爆炸气流灭弧防雷间隙灭弧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莉娜 邱洪波 +1 位作者 阎鹏 崔光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28-1333,共6页
多断口爆炸气流灭弧防雷间隙是一种主要针对10 k 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新型灭弧防雷装置。为研究其灭弧能力,利用短路发电机提供5 k A最大工频电流,对其灭弧过程进行了试验。试验现象说明:爆炸气流能够强烈干预电弧,在短时间内将电弧迅... 多断口爆炸气流灭弧防雷间隙是一种主要针对10 k 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新型灭弧防雷装置。为研究其灭弧能力,利用短路发电机提供5 k A最大工频电流,对其灭弧过程进行了试验。试验现象说明:爆炸气流能够强烈干预电弧,在短时间内将电弧迅速拉长并吹出陶瓷管外,加快电弧等离子体热游离和电弧能量的扩散,瞬间冷却并熄灭电弧。试验结果表明:从装置触发到灭弧结束历时70μs左右,其中从气流接触电弧到电弧熄灭的时间小于10μs,并且有TNT装置的灭弧效果要明显优于无TNT的装置,装置触发后产生的高速气流能够维持时间为600μs,强烈作用于电弧生成的初始阶段,实现对电弧的长久抑制,不会出现残压和电弧重燃现象,而且此装置能经受50次65 k A大电流冲击或20次100 k A大电流冲击。证明多断口爆炸气体灭弧防雷间隙装置能切实保证供电可靠性,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断口 爆炸气流 灭弧防雷间隙 电弧 输电线路 灭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弧装置内爆炸冲击波的数值模拟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焰龙 李世民 +3 位作者 闫仁宝 王巨丰 郭伟 梁雪 《广东电力》 2014年第1期56-60,共5页
基于疏导型防雷理念的新型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装置能快速响应雷电流,爆炸产生高速高压气流冲击波并作用于暂态发展阶段的工频续流致电弧熄灭。灭弧装置包括灭弧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TNT)炸药、环形接闪电极以及半封闭圆柱形灭... 基于疏导型防雷理念的新型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装置能快速响应雷电流,爆炸产生高速高压气流冲击波并作用于暂态发展阶段的工频续流致电弧熄灭。灭弧装置包括灭弧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TNT)炸药、环形接闪电极以及半封闭圆柱形灭弧室,为此,利用ANSYS AUTODYN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装有TNT炸药的灭弧装置半封闭爆炸冲击波数学模型,旨在研究灭弧爆炸冲击波在半封闭灭弧室内的衰减传播规律,并根据爆炸冲击波的传播特点分析空气间隙工频续流电弧在TNT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可能最先切断点分布以及其对间隙电弧重燃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装置 半封闭灭弧室 TNT炸药 数值模拟 衰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 kV高压电缆接头短路电弧爆炸波能的测试及计算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鑫 孙浩天 +3 位作者 刘真 钟淼龙 仇炜 崔江静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4-49,共6页
高压电缆接头发生电弧故障时,电弧通道膨胀产生的爆炸冲击波是造成二次事故的直接原因,研究接头的短路电弧爆炸波能对高压电缆接头保护装置的结构设计和防爆性能检验至关重要。文中设计并实施了50 k A/200 ms大电流人工短路燃弧试验,实... 高压电缆接头发生电弧故障时,电弧通道膨胀产生的爆炸冲击波是造成二次事故的直接原因,研究接头的短路电弧爆炸波能对高压电缆接头保护装置的结构设计和防爆性能检验至关重要。文中设计并实施了50 k A/200 ms大电流人工短路燃弧试验,实测了220 kV高压电缆接头保护装置泄能孔释放的爆炸冲击波超压值。建立了电缆接头及保护装置的热—流场短路电弧爆炸仿真模型,计算了不同热源能量时,从泄能孔释放的冲击波超压。通过对比相同条件下人工短路燃弧试验中的冲击波超压实测数值,得到了220 kV高压电缆接头短路电弧的爆炸波能。所得结果可为220 kV高压电缆接头保护装置的设计和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接头 电弧 爆炸波能 冲击波超压 保护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簧收缩泄能方式的220 kV电缆接头保护装置的防爆设计和测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鑫 钟淼龙 +3 位作者 孙浩天 董盼 仇炜 崔江静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4,共9页
玻璃钢无法满足220 kV电缆接头短路爆炸的防爆要求,而铝镁合金防爆装置的直接开孔泄能方法不能防水防潮,无法控制爆炸时喷溅物溅出。文中提出了220 kV电缆接头铝镁合金保护装置的弹簧收缩泄能方式,即在泄能孔加上盖板,由弹簧拉紧,接头... 玻璃钢无法满足220 kV电缆接头短路爆炸的防爆要求,而铝镁合金防爆装置的直接开孔泄能方法不能防水防潮,无法控制爆炸时喷溅物溅出。文中提出了220 kV电缆接头铝镁合金保护装置的弹簧收缩泄能方式,即在泄能孔加上盖板,由弹簧拉紧,接头短路爆炸时弹簧动作、泄能。通过分析弹簧收缩泄能方式的原理,给出了其设计方法和关键部位的设计原则。利用温度场、流场和位移场耦合的有限元计算方法,确定了泄能孔开口半径最宜为80 mm;得到了弹簧的弹性系数为7.56×10^(4)N∕m。以最大应力值小于5系铝镁合金材料的断裂应力为判据,确定了防爆装置的最佳匹配壁厚为8 mm。通过等效电弧能量的110 g 8701炸药的爆破试验证明了设计的可靠性。弹簧收缩泄能方式的保护装置具有防水防潮性能,可进一步降低短路爆炸时喷溅物造成的二次伤害,为输电电缆接头保护装置的防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镁合金 防爆保护装置 弹簧拉紧式泄能孔 高压电缆接头 等效电弧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 kV固相灭弧防雷装置灭弧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学彬 王巨丰 +1 位作者 丰德 郑传啸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1-135,共5页
新型固相灭弧防雷装置能降低输电线路雷害事故,提高供电可靠性,为进一步验证其性能,文中对装置的作用机理和效果进行研究。介绍了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电弧模型仿真和冲击气流灭弧仿真得出电弧电流在第一次过零点时被截断,理想环境下,高... 新型固相灭弧防雷装置能降低输电线路雷害事故,提高供电可靠性,为进一步验证其性能,文中对装置的作用机理和效果进行研究。介绍了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电弧模型仿真和冲击气流灭弧仿真得出电弧电流在第一次过零点时被截断,理想环境下,高速冲击气流可在1.4 ms左右将电弧熄灭,且不重燃。灭弧试验表明,装置在极短的时间内熄灭电弧,保护绝缘子,避免继电保护动作,降低雷击跳闸率。冲击气流灭弧防雷装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气流 灭弧防雷装置 电弧模型仿真 输电线路 工频电弧 灭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配电网压缩灭弧防雷装置工频续流遮断与雷电冲击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毛成程 王巨丰 +2 位作者 周勇军 孟伟航 韩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44,共7页
针对配电网络通常不架设避雷线,雷击时极易引起闪络跳闸的情况,研究了一种应用于10 kV线路的具备灭弧能力的防雷装置。压缩灭弧装置本质上是一种带有灭弧能力的并联间隙,为验证其有效性,对其分别进行了遮断灭弧实验以及雷电冲击放电实验... 针对配电网络通常不架设避雷线,雷击时极易引起闪络跳闸的情况,研究了一种应用于10 kV线路的具备灭弧能力的防雷装置。压缩灭弧装置本质上是一种带有灭弧能力的并联间隙,为验证其有效性,对其分别进行了遮断灭弧实验以及雷电冲击放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在4 ms内熄灭电弧且有抑制重燃的效果;通过雷电冲击实验得到了该装置在干弧长度为22.5 cm的支柱绝缘子下的间隙长度为5 cm、7 cm、9 cm的伏秒特性曲线,分析其伏秒特性曲线,最终得出适合此类绝缘子的间隙长度是不超过7.4 cm,为日后的工程安装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线路 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工频续流 绝缘配合 伏秒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带串联间隙防雷装置一体化联合试验装置的研制与试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恒真 陈斯翔 +3 位作者 刘根才 邱凌 谢志文 齐小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64-3472,共9页
为检验10 kV带串联间隙防雷装置工频续流遮断能力及电弧熄灭后在工频电压作用下重燃的可能性,设计了一种冲击试验与工频续流试验相结合的一体化试验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功能、结构、主要部件的设计参数以及试验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 为检验10 kV带串联间隙防雷装置工频续流遮断能力及电弧熄灭后在工频电压作用下重燃的可能性,设计了一种冲击试验与工频续流试验相结合的一体化试验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功能、结构、主要部件的设计参数以及试验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试验装置的合理性。通过LC串联谐振回路输出较高电压下的高幅值工频续流,利用同步控制回路提取工频振荡信号来导通冲击信号,实现冲击试验与工频试验的同步。结果表明:该一体化联合试验装置能同时产生频率为50 Hz的振荡电压和波形为1.2/50μs的冲击电压,并能在试品未遭受冲击电压作用时提供系统工频电压,能在试品击穿的同时提供高幅值振荡电流,还能在试品切断续流后提供系统工频电压以检验其重新燃弧的可能性。因此该装置可作为检验带串联间隙防雷装置防雷性能的试验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kV带串联间隙防雷装置 联合试验 串联谐振 工频续流 弧道压降 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