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1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il/Gas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Methods of the Deltaic Lithologic Reservoirs in Northern Shaanxi Area 被引量:4
1
作者 YangHua FuJinhua YuJian DuJinliang MuJingku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9-78,共10页
There are large deltaic systems in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northern Shaanxi area of the Ordos Basin, and developed two sets of good source-reservoir-caprock assemblages and many sets of oil-bearing beds... There are large deltaic systems in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northern Shaanxi area of the Ordos Basin, and developed two sets of good source-reservoir-caprock assemblages and many sets of oil-bearing beds. Exploration experience demonstrates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reservoir were controlled by the generative depression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and deltaic reservoir sand body i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large-scale oilfields. In addition, secondary laumontite in a low permeable area was dissolved and then a high permeable area was formed. The updip lithologic variety of reservoir sand bodies is favorable to the formation of subtle lithologic traps, and the deltaic reservoirs are characterized by large multi-beds of oil-generation and abundant hydrocarbon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petroleum geologic settings of the studied area are analyzed, and the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methods of lithologic reservoirs are summarized. It is of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exploration theories of lithologic reservoirs, and also expedites the exploration steps of deltaic reservoirs in the northern Shaanxi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rn Shaanxi area sedimentary cycle deltaic sand body laumontite solution pore subtle reservoir explor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loration Theory and Method in Jiyang Composite Oil and Gas Area
2
作者 Liu Xingcai(Chief Geologist,Shengli Petroleum Administrative Bureau)Yang Shenbiao(Chief Geologist,Ge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engli Petroleum Administrative Bureau) 《China Oil & Gas》 CAS 1995年第1期20-22,共3页
ExplorationTheoryandMethodinJiyangCompositeOilandGasAreaLiuXingcai(ChiefGeologist,ShengliPetroleumAdministra... ExplorationTheoryandMethodinJiyangCompositeOilandGasAreaLiuXingcai(ChiefGeologist,ShengliPetroleumAdministrativeBureau)Yang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RESERVOIR exploration FAULT BLOCK RESERVOIR Theory method BURIED HI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loration of High-Harmonic Generation from the CS2 Molecule by the Lewenstein Method in Two-Color Circularly Polarized Laser Field
3
作者 张宏丹 郭静 +5 位作者 史岩 杜慧 刘海风 黄旭日 刘学深 景俊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65-68,共4页
The high harmonic generation (HHG) from the CS<sub>2</sub> molecule in intense laser fields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extended Lewenstein method. The initial state is the highest-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The high harmonic generation (HHG) from the CS<sub>2</sub> molecule in intense laser fields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extended Lewenstein method. The initial state is the highest-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of the CS<sub>2</sub> molecule, which can be well described by Gaussian wave packet using GAMESS-UK package. Compared with the case of the elliptical laser, the HHG can be extended in two-color circularly polarized laser field. The time-frequency analysis and classical electron trajectory as well as the ionization yield curve are also presented to further explain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After adding a static electric field on the z-direction, the single quantum path control is realized and the supercontinuum spectra are obtained. Moreover, an isolated 110 as pulse can be obtained by superposing the harmonics from 130th to 180th o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loration of High-Harmonic Generation from the CS2 Molecule by the Lewenstein method in Two-Color Circularly Polarized Laser Field 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rinciples in troughs within faulted depression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exploration 被引量:5
4
作者 Zhao Xianzheng Jin Fengming Wang Quan Lu Xueju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Previously,troughs in continental faulted depressions were usually considered as a zone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rather than a zone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If they were confirmed to be the source k... Previously,troughs in continental faulted depressions were usually considered as a zone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rather than a zone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If they were confirmed to be the source kitchen,the possibility that they could constitute potential plays would be overlooked in the subsequent exploration program.Based on the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practice of the Jizhong Depression and the Erlian Basin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this paper discusses a new understanding that reservoir distribution is controlled by multiple factors and lithological accumulations are more likely to form in trough areas.It further documents the thre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formation of large lithologic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in trough areas.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new concept that structural and lithological accumulations not only co-exist but also complement each other.We propose that fan-delta fronts on inverted steep slopes in troughs,delta fronts and sublacustrine fans on gentle slopes,channel sands along toes of fault scarps are favorable locations for discovery of new oil accumulations.The application of this concept has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several hundreds of million tonnes of oil in place in trough areas in the Jizhong Depression and the Erlian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 distribution multiple controlling factors preferenti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ccumulation in troughs accumulation model explor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vance and Economic Benefit Made in PetroleumIntegrated Exploration of CNPC
5
作者 Deng Longwu and Guo Qianie(Exploration Bureau of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hina Oil & Gas》 CAS 1996年第2期76-77,共2页
AdvanceandEconomicBenefitMadeinPetroleumIntegratedExplorationofCNPC¥DengLongwuandGuoQianie(ExplorationBureau... AdvanceandEconomicBenefitMadeinPetroleumIntegratedExplorationofCNPC¥DengLongwuandGuoQianie(ExplorationBureauofchinaNational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leum.Integrate exploration method ECONOMIC BENEF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路面塌陷采空区治理方法研究
6
作者 音俊峰 《世界有色金属》 2025年第2期133-135,共3页
某一级公路处于矿区位置,路面突然塌陷阻断了道路的通行,对道路安全运行造成重大威胁,引发民众极大关注。塌陷路段路基下浅部隐伏有矿层采空区,由于历史上无序开采,地下采空区形态极其复杂且未经过任何处理。为探查塌陷区影响范围区内... 某一级公路处于矿区位置,路面突然塌陷阻断了道路的通行,对道路安全运行造成重大威胁,引发民众极大关注。塌陷路段路基下浅部隐伏有矿层采空区,由于历史上无序开采,地下采空区形态极其复杂且未经过任何处理。为探查塌陷区影响范围区内浅部采空区分布状况,采用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天然源面波(微动)勘探及高密度电法三种物探手段对采空区进行综合地球物理探测,通过三种物探方法相互佐证,进一步缩小了物探异常区域,提高了物探精度。并施工勘查钻孔验证了物探推测异常区。在此基础上,采空区塌陷治理方案采用了注浆充填法。通过多种检测监测方法,显示采空区注浆充填充分,治理区沉降稳定,治理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采空区 勘查 注浆充填法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探索的启发式推荐方法研究
7
作者 杨继勇 朱正国 《长江信息通信》 2025年第1期174-176,共3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单纯依赖人力从庞大的数据中获取重要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人们需要一种辅助工具从而能够从繁杂的数据中解脱出来。文章从推荐算法入手,分析了现阶段推荐算法的优劣,根据相似概念和关联规则将属性探索算法与推荐...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单纯依赖人力从庞大的数据中获取重要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人们需要一种辅助工具从而能够从繁杂的数据中解脱出来。文章从推荐算法入手,分析了现阶段推荐算法的优劣,根据相似概念和关联规则将属性探索算法与推荐方法相关联,提出了基于属性探索的启发式推荐方法,根据属性探索算法得到的知识,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规则 推荐方法 属性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兽医学》针灸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8
作者 辛秀 秦宏宇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1期171-173,共3页
《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中兽医学针灸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治疗方法,它基于中医理论,通过刺激动物体表特定穴位,调节气血和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犬、猫... 《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中兽医学针灸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治疗方法,它基于中医理论,通过刺激动物体表特定穴位,调节气血和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犬、猫等宠物,也适用于马、牛等大型动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如教学内容多而学时少、学生参与度低、考核机制单一等。探究虚拟仿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中兽医学针灸实验与动物解剖学融合教学模式等新型教学模式,对本科《中兽医学》课程的针灸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究,希望通过改革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传统医学的学习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中兽医科研、临床实践工作中来,同时提升中兽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兽医学 针灸 实验教学方法 改革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平衡法评价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敏感性与可靠性分析
9
作者 蒲庭玉 庞雄奇 +3 位作者 王通 徐帜 施砍园 肖惠译 《石油科学通报》 2025年第1期51-64,共14页
全球天然气水合物(NGH)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飞速发展,自1973年到现在至少有30组科学家开展过NGH资源潜力定量评价。前人基于全油气系统的学术思想,将天然气水合物与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的形成分布结合起来展开研究,并基于物质平衡的思... 全球天然气水合物(NGH)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飞速发展,自1973年到现在至少有30组科学家开展过NGH资源潜力定量评价。前人基于全油气系统的学术思想,将天然气水合物与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的形成分布结合起来展开研究,并基于物质平衡的思想建立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式,在主控因素和实际试采资料约束下模拟计算出全球天然气水合物可采资源量众数值为41.46×10^(12)m^(3)。基于物质平衡原理模拟计算全球天然气水合物可采资源量的主控因素包括自由碳氢化合物动态场的面积(AF-HDF)、自由碳氢化合物动态场的厚度(HF-HDF)、水合物稳定带的面积(AGHSZ)、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HGHSZ)、常规油气资源量(Q_(c1))、稠油沥青资源量(Q_(c2))和可采系数(RGH),同时考虑到水合物的生物降解和热降解两种成因机制,引入源岩供气比率(g);考虑到水合物与常规油气相态的差异,引入各自的体积系数Bgh和Bg。考虑到影响因素较多且各自变化范围较大,数值模拟结果的敏感性和可信度需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就物质平衡原理获得全球NGH可采资源量评估结果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采系数的敏感性最高(31.13%),其后依次为Q_(c1)、Q_(c2)、AF-HDF、AGHSZ、HGHSZ和HF-HDF,数值分别为22.70%、13.38%、12.44%、8.89%、6.12%和5.34%;然后在各要素联合控制下应用蒙特卡洛模拟评估可信度,全球水合物可采资源量众数值和平均值分别为78.09×10^(12)m^(3)和86.06×10^(12)m^(3),处于众数值前后±50%区间的置信度为88.95%,可信度较高,同时基于前人的评估结果进行了验证。进一步提高全球水合物可采资源量评价结果精度的有效方法是获得更多数量的实际试采开采资料,降低它们之间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全球水合物资源潜力 敏感性分析 物质平衡法 资源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矿业权占用费征收方案设计
10
作者 张亚明 李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177,共8页
矿业权占用费是在矿业权占有环节收取的税费,目的是防范矿业权市场中的“跑马圈地”“圈而不探”行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当前,我国矿业权占用费标准尚未发布,仍在沿用矿业权使用费标准,研究设计矿业权占用费征收方案是新时代矿产... 矿业权占用费是在矿业权占有环节收取的税费,目的是防范矿业权市场中的“跑马圈地”“圈而不探”行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当前,我国矿业权占用费标准尚未发布,仍在沿用矿业权使用费标准,研究设计矿业权占用费征收方案是新时代矿产资源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采用因素变动法,系统分析了矿业投入产出、矿业利润和相关价格等因素变动情况,通过可比参照法,对比分析了海域使用金、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等自然资源使用费调整情况。综合考虑因素变动和其他使用费调整情况,确定了矿业权占用费基准征收标准,即探矿权占用费基准征收标准为1000元/km^(2),采矿权占用费基准征收标准为10000元/km^(2)。以基准征收标准为基础,综合考虑不同矿产资源特点、勘查开发周期等因素,将探矿权占用费分为战略性矿产、其他金属矿产和其他矿产三种类别,将采矿权占用费分为战略性矿产、其他矿产两种类别,分别提出了根据持有年限阶梯式增长的矿业权占用费征收方案。研究成果对完善我国矿业权占用费制度,助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效率和增储上产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矿权 采矿权 占用费 因素变动法 可比参照法 征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GB-APF-RRT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11
作者 熊高 韩晋 +2 位作者 王旭飞 耿玺钧 吉新宇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2-49,60,共9页
针对传统快速搜索随机树(RRT)算法在机器人路径规划过程中存在随机采样盲目性过大和搜索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目标偏置策略和改进人工势场法的DGBAPF-RRT算法,通过采用动态目标偏置策略加快随机树向目标点的收敛速度。同时... 针对传统快速搜索随机树(RRT)算法在机器人路径规划过程中存在随机采样盲目性过大和搜索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目标偏置策略和改进人工势场法的DGBAPF-RRT算法,通过采用动态目标偏置策略加快随机树向目标点的收敛速度。同时为优化搜索过程,融合了改进的人工势场法引导随机树避障,并在人工势场法的斥力函数中添加随机扰动因子,解决了传统人工势场法存在的局部极小值和目标不可达问题。最后,利用三阶贝塞尔曲线对生成路径进行平滑处理,提高路径质量。除RRT算法外,还将动态目标偏置策略和改进的人工势场法应用于改进RRT*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改进算法均有效提高了路径规划效率,明显优化了路径规划时间、路径长度和迭代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快速搜索随机树 动态目标偏置策略 人工势场法 贝塞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物理方法在矿山勘探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添 《世界有色金属》 2025年第1期142-144,共3页
在矿山勘探中,选择恰当的勘探方法对能够获取丰富的地质信息,从而提高矿藏预测结果的精确性,为下一步矿藏开采提供依据。文章首先介绍了矿山勘探中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如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随后对地球物理方法在... 在矿山勘探中,选择恰当的勘探方法对能够获取丰富的地质信息,从而提高矿藏预测结果的精确性,为下一步矿藏开采提供依据。文章首先介绍了矿山勘探中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如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随后对地球物理方法在矿山勘探中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分析,勘探设备的轻量化和多功能,以及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处理数据,将会使地球物理方法在矿山勘探中发挥更加显著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勘探 磁法勘探 激发极化法 矿山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互相关法的采掘机震源超前探测技术与成像方法研究
13
作者 方珍珠 豆浩 +7 位作者 刘惠洲 昌李宁 曹煜 谢国鑫 董亚 宋卫文 刘金锁 任川 《煤炭技术》 CAS 202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煤矿井下随掘超前探测技术的发展,对于巷道的安全高效掘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比掘进机震源信号和传统震源信号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的互相关函数处理方法,将连续震源勘探问题转化为单炮震源勘探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验数... 煤矿井下随掘超前探测技术的发展,对于巷道的安全高效掘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比掘进机震源信号和传统震源信号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的互相关函数处理方法,将连续震源勘探问题转化为单炮震源勘探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验数据完成了对随掘地震超前探测数据的处理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互相关函数处理方法能有效地将掘进机震源信号进行脉冲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巷道前方精细探测的目的,具备显著的现场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掘地震 矿井地震超前探测 掘进机震源 互相关法 噪声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雷达和电磁法的矿山物探钻探技术研究
14
作者 陈松巍 符鑫 +2 位作者 刘强 卜继霞 胡高见 《世界有色金属》 2025年第2期194-196,共3页
本文探讨了地质雷达与电磁法技术在矿山物探中的融合应用及效果评价。首先,分析了地质雷达和电磁法技术各自的优劣,并深入讨论了它们在矿床勘探和开发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其次,详细阐述了将地质雷达和电磁法技术进行融合应用的方法和优... 本文探讨了地质雷达与电磁法技术在矿山物探中的融合应用及效果评价。首先,分析了地质雷达和电磁法技术各自的优劣,并深入讨论了它们在矿床勘探和开发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其次,详细阐述了将地质雷达和电磁法技术进行融合应用的方法和优势,包括数据融合与综合解释、融合勘探技术、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最后,强调了融合应用对相关技术发展与创新的推动作用,以及对矿山资源勘探与开发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电磁法 矿山物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石膏矿采空区综合勘探与稳定性评价
15
作者 冯登 《铁道勘察》 2025年第1期52-59,96,共9页
采空区的准确识别及安全评估是铁路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问题。依托石长铁路大面积石膏矿采空区勘察工程,提出一种物探、钻孔相结合的“大面积搜索+示踪法”采空区探测技术。首先采用高密度电法与瞬变电磁法进行大面积搜索,测得42个异常区... 采空区的准确识别及安全评估是铁路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问题。依托石长铁路大面积石膏矿采空区勘察工程,提出一种物探、钻孔相结合的“大面积搜索+示踪法”采空区探测技术。首先采用高密度电法与瞬变电磁法进行大面积搜索,测得42个异常区;然后结合钻探手段,根据示踪法原理,对采空区边界进行界定,并对调查采空巷道及物探异常区进行钻孔验证;最后根据采空区顶板稳定性计算方法进行稳定性评价并给出整治建议。研究表明,研究区内28个巷道处于不稳定或者稳定性较差状态,对既有线以及增建二线路基构成威胁,需要填充采空区体积为315683 m^(3),建议对可进入的采空巷道采用浆砌片石等方法封堵,无法进入的采空区采用钻孔灌注中粗砂、粉煤灰以及砂浆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采空区 综合勘探 稳定性评价 注浆填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矿潜在资源勘探评价及开采利用研究
16
作者 张志富 路叶 孙广盛 《世界有色金属》 2025年第1期40-42,共3页
铅锌矿资源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至关重要。针对当前铅锌矿开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研究探索了勘查评价方法及科学开采策略。首先分析了铅锌矿资源分布和开采现状,然后提出基于遥感技术和地球化学方法的联合勘探评价模型,并通过实... 铅锌矿资源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至关重要。针对当前铅锌矿开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研究探索了勘查评价方法及科学开采策略。首先分析了铅锌矿资源分布和开采现状,然后提出基于遥感技术和地球化学方法的联合勘探评价模型,并通过实际数据验证了其实用性和科学性。此外,还深入探讨了铅锌矿的可持续开采策略,旨在保障矿山利润的同时,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并减少环境影响。研究发现,该策略可提高铅锌矿回收率,促进资源充分利用,并减小生态环境破坏。本研究为铅锌矿勘探评价和科学开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资源 开采利用 勘查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孔地震CT层析成像在岩溶物探中的应用
17
作者 梁成龙 龚子龙 +3 位作者 梁一鸣 张莉 戴蕾滟 高鑫怡 《山西建筑》 2025年第4期82-87,99,共7页
用跨孔地震CT层析成像技术对建筑场地的地层进行高精度的探测,获取勘察场地测试孔间的地层信息和不良地质体分布情况,从而实现对建筑场地全尺寸的地质预报。通过引入尺寸误差和区位误差参数,结合软件反演成像进一步分析,评价跨孔地震CT... 用跨孔地震CT层析成像技术对建筑场地的地层进行高精度的探测,获取勘察场地测试孔间的地层信息和不良地质体分布情况,从而实现对建筑场地全尺寸的地质预报。通过引入尺寸误差和区位误差参数,结合软件反演成像进一步分析,评价跨孔地震CT层析成像技术对于建筑场地地层探测效果、尺寸探测效果。结合钻孔勘察结果,将跨孔地震CT层析成像分析结果绘制成综合地质解释剖面图,可得到场地全尺寸范围内的地层情况。针对不同的探测目标,地震波的探测精度主要受探测目标体与周围环境之间地震波传播速度差异的影响决定。结果表明,将跨孔地震CT层析成像应用在岩溶物探中是可行的,结合地层信息可较清晰地了解地质情况,有利于后期的设计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孔地震波 CT层析成像方法 勘察 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探及钻探协同探查技术在工作面水害防治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伟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4期114-116,共3页
山西省A煤矿存在水害危险,采用物探及钻探协同探查技术进行探测。瞬变电磁法勘探结论为工作面积水区为走向300~600 m段,水量不详;钻探结论为单孔最大涌水量约0.20 L/h,水量较小,积水水源为地表水。研究结果及方法对于其他矿井水害防治... 山西省A煤矿存在水害危险,采用物探及钻探协同探查技术进行探测。瞬变电磁法勘探结论为工作面积水区为走向300~600 m段,水量不详;钻探结论为单孔最大涌水量约0.20 L/h,水量较小,积水水源为地表水。研究结果及方法对于其他矿井水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害防治 物探 钻探 瞬变电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物探方法的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勘查及地质材料属性研究
19
作者 王斌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2期22-24,共3页
研究了基于综合物探方法的岩溶坍塌地质灾害勘查及地质材料属性,在掌握岩溶坍塌形成机理、综合物探应用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探地雷达法的综合物探技术,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综合物探方法的应用效果。同时,强调了高... 研究了基于综合物探方法的岩溶坍塌地质灾害勘查及地质材料属性,在掌握岩溶坍塌形成机理、综合物探应用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探地雷达法的综合物探技术,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综合物探方法的应用效果。同时,强调了高密度电阻率法与音频大地电磁法组合运用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方法 岩溶塌陷 地质灾害勘查 地质材料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法在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储气库选址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杨翼 宝艳军 +1 位作者 欧阳永永 王增超 《红水河》 2025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压缩空气储能是利用压缩空气储存能量的技术,具规模化、商业化的发展潜力而受关注。为探明压缩空气储能储气库选址区域地质条件,基于介质电导率、速度等物性差异,采用高频大地电磁法、广域电磁法、微动法及钻孔物探法对研究区实施综合物... 压缩空气储能是利用压缩空气储存能量的技术,具规模化、商业化的发展潜力而受关注。为探明压缩空气储能储气库选址区域地质条件,基于介质电导率、速度等物性差异,采用高频大地电磁法、广域电磁法、微动法及钻孔物探法对研究区实施综合物探,查明研究区内7个异常区和1条岩性分界线的位置与范围,为后期选址提供地质依据。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法可探测地下500 m以内的不良地质体(如断层、岩溶),在类似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综合物探法 微动法 地下储气库 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