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8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Common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 Analysis of Renew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with Non-use Values
1
作者 XIAO Li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Hubei,P.R.China)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1年第2期139-151,共13页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non use val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with a model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By constucting a framework of duopolistic exploiters,the incorporation of non use v...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non use val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with a model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By constucting a framework of duopolistic exploiters,the incorporation of non use values based on self interest and altruistic motives appears to be significant for determining the degree of inefficiency caused by the problem of common property at the non cooperative Nash equilibrium.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non use value placed by the altruist exploiter is bounded by that placed by the pure self interest exploiter,the effect of market power is dominated by the effect of common exploitation.In this case,the exploiters' harvesting strategy will response in the same direction to the change of each other's harvesting at the non cooperative Nash equilibrium.In contrast,when the non use value placed by the altruist is substantially larger or smaller than that placed by the self interest exploiter,one exploiter's increase in harvesting will lead to a decrease in harvesting of the other exploiter at the non cooperative Nash equilibr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RUISM common resource exploitation imperfect competition non use valuse over explo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Current Status and Strategy on Exploitation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Resources in China
2
作者 ZHANG Ya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0年第3期82-87,共6页
This paper formulated the present characteristics, current status and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China. Measures of preservation and strategy about exploitation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resources were put for... This paper formulated the present characteristics, current status and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China. Measures of preservation and strategy about exploitation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resources were put forwar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 to make policie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E natural resource strategy of exploitation resources in which wou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热采灌井距快速确定方法
3
作者 杨艳涛 周莹 +3 位作者 王心雨 秦立涛 李振兴 韩暖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8-395,共8页
地热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但在开发利用中采灌井距的快速确定方法尚不成熟.本研究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单井开采权益保护半径法,探讨热储层厚度、单井产量... 地热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但在开发利用中采灌井距的快速确定方法尚不成熟.本研究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单井开采权益保护半径法,探讨热储层厚度、单井产量和孔隙度对采灌井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热储层厚度和单井产量是影响井距的主要因素,敏感度系数分别介于0.41~0.61和0.43~0.56,而孔隙度的影响较小,敏感度系数仅为0.01.基于此,建立以热储层厚度和单井产量为核心的地热井采灌井距快速查询表,并拟合简化计算公式,简化井距计算过程,为施工采灌井距的快速确定提供了便捷的途径.该方法可为地热采灌井距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推动地热资源科学规划、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采灌井距 单井开采权益保护半径 热储层厚度 单井产量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深层地热供暖系统运行策略模拟研究
4
作者 赵永哲 赵宝锋 +3 位作者 胡振阳 苟立 杜丁山 刘成路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212,共10页
【背景】积极利用中深层地热能供暖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中深层地热供暖系统运行策略的优劣直接影响供暖效果,并对地热供暖系统运行能耗产生重要影响,在利用地热能的同时要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方法】依托陕西关中盆地... 【背景】积极利用中深层地热能供暖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中深层地热供暖系统运行策略的优劣直接影响供暖效果,并对地热供暖系统运行能耗产生重要影响,在利用地热能的同时要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方法】依托陕西关中盆地某中深层地热能实际供暖工程,基于TRNSYS瞬态模拟软件建立动态仿真模型,模拟5种运行策略的供暖效果及系统运行能耗,并对温度数据、能耗表现、运行机理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在供暖季初期及末期采用地热井直接换热供暖模式下的运行策略供暖效果最佳,用户侧房间温度最高32℃,COP峰值可达19;采用地热井加热泵机组梯级利用的供暖运行策略适用于供暖季中期地埋管出水温度逐渐下降时,在短期内可将用户侧房间温度保持在30℃左右,COP值最高为12.75、最低为9.06。(2)单井连续供暖运行后期可采用以热泵机组供热为主的运行策略,短期内可将用户侧房间温度保持在20~28℃,COP值最高为6.99、最低为5.22。(3)此外,在不同应用场景下需根据地埋管出水温度及用户侧房间温度对运行策略进行调整,从综合能耗表现可得出应优先采用地热井直接换热供暖的运行策略,尽量减少热泵机组开启次数及时间。(4)梯级利用应优先开启一台热泵机组、尽量减少热泵机组开启台数。对于单口井供暖的运行策略,在供暖季中后期依赖热泵机组会导致系统能耗增加,条件允许应尽量采取多井间歇运行。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中深层地热同轴套管式地埋管换热系统运行策略的调整优化,同时可为运行策略的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开发利用 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 TRNSYS模拟 运行策略 梯级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口核心港区海域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5
作者 董超 王建强 +2 位作者 陈选博 周宇渤 张朋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1,共11页
瓯江口大、小门岛港区和状元岙港区是温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温州市海洋经济重点建设区块。基于对港区海岛岸线资源开发强度、水深地形条件、波浪动力环境、海床冲淤风险及海水富营养化的分类分级评价,从港区岸线资源供给能力、地质... 瓯江口大、小门岛港区和状元岙港区是温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温州市海洋经济重点建设区块。基于对港区海岛岸线资源开发强度、水深地形条件、波浪动力环境、海床冲淤风险及海水富营养化的分类分级评价,从港区岸线资源供给能力、地质条件支撑能力及海洋环境纳污能力3个方面对大、小门岛港区和状元岙港区开发利用现状和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核心港区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介于1.6~2.4,属于承载力临界区间中的较高范围;小门岛港区资源承载力最低,制约因素主要为自然岸线资源供给能力及海水纳污能力较低;大门岛港区承载力最高,水深地形条件为最大限制条件;状元岙港区承载力居中,限制因素为自然岸线供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口 核心港区 地质资源环境 岸线开发强度 冲淤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吸附式储冷技术的深井钻探设备冷却系统
6
作者 吴梓航 徐震原 +2 位作者 游锦方 潘权稳 王如竹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09-317,共9页
随着全球常规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人类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日益重视。深层油气,作为一类极具潜力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展现出广阔的开发前景。然而,当前超深井钻探技术尚不成熟,钻探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钻探设备难以承受井下高... 随着全球常规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人类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日益重视。深层油气,作为一类极具潜力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展现出广阔的开发前景。然而,当前超深井钻探技术尚不成熟,钻探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钻探设备难以承受井下高温等技术瓶颈。吸附式储冷设备,以其体积小、储冷密度高、工作温度范围宽广及耐振动等特性,成为高温乃至超高温钻探作业中制冷与温度维持系统的优选方案。为了与钻探设备相匹配,设计了一种模块化的圆柱形吸附式储冷系统,该系统采用NaY型沸石分子筛-水作为工质对,吸附床长度设定为0.87 m。该系统能够在200℃的井下环境中,连续30 h维持钻探设备内部电子元件的温度在125℃以下,充分满足单次井下作业的需求,为耐高温钻探设备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吸附 吸附剂 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 井下作业 耐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策略分析——基于哈佛大学吉萨项目的启示
7
作者 张婧妍 留晞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1,共7页
世界文化遗产档案见证遗产历史变迁,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遗产活态保护和传承的关键支撑,但在实践中面临管理分散化、资源碎片化困境,亟需全面整合、高效开发。本文选取吉萨项目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典型案例,分析项... 世界文化遗产档案见证遗产历史变迁,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遗产活态保护和传承的关键支撑,但在实践中面临管理分散化、资源碎片化困境,亟需全面整合、高效开发。本文选取吉萨项目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典型案例,分析项目建设历程、实施成效和主要特色,并基于我国实践现状,从强化主体协同合作、深度整合档案资源、提炼遗产文化特色、全面推广开发成果四个方面总结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档案 档案资源整合 档案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材料改性及其在能源环保领域的应用
8
作者 苏妮 王新宇 +3 位作者 王旭 许春兰 黄德平 刘家豪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6-39,共4页
综述了木质素基材料的改性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改性后的木质素基材料在吸附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储能以及制备H_(2)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拓展探讨,为木质素基材料在能源环保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木质素 改性 高值化利用 能源开发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羊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蕾蕾 马丽娜 +1 位作者 姜开瑞 马青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7期79-89,共11页
滩羊是我国优良的皮肉兼用型地方绵羊品种,对其进行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是发展滩羊产业的重要基础。为探究滩羊的优良性状,近年来有关滩羊种质分子特性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成果。该文以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成果为主线,综述了滩羊种质资源... 滩羊是我国优良的皮肉兼用型地方绵羊品种,对其进行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是发展滩羊产业的重要基础。为探究滩羊的优良性状,近年来有关滩羊种质分子特性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成果。该文以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成果为主线,综述了滩羊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滩羊种质资源利用不足的原因在于其种源质量不佳和数量不足,提出了通过建立滩羊种质资源基因库来提升种源质量,打造保种与推广利用相结合的产业模式来提高优质种羊数量的对策,以期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滩羊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种质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钾盐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5
10
作者 伊跃军 张秀峰 +2 位作者 张利珍 马亚梦 谭秀民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9,共8页
钾是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必须营养元素,钾盐资源主要用于钾肥生产。作为钾肥消费大国,中国钾资源匮乏,钾盐已经被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钾盐资源供应安全对国家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列举了全球和国内钾盐资源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全球和国内... 钾是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必须营养元素,钾盐资源主要用于钾肥生产。作为钾肥消费大国,中国钾资源匮乏,钾盐已经被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钾盐资源供应安全对国家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列举了全球和国内钾盐资源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全球和国内钾肥的生产和消费情况,介绍了中国钾盐资源制备钾肥的主要生产技术,并结合中国钾盐生产现状,对未来中国钾盐行业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持续加快接续资源选区评价、持续关注盐湖卤水品位变化、加强工艺技术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 资源 钾肥 生产技术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资源开发利用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孟飞 邹志刚 +2 位作者 汪卫华 姚伟 王庆功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后续将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并进一步规划建立月球基地。月球探测任务由探测勘察进入到开发利用新阶段,月面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利用是未来月球探测的重点任务。总结了月球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 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后续将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并进一步规划建立月球基地。月球探测任务由探测勘察进入到开发利用新阶段,月面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利用是未来月球探测的重点任务。总结了月球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国内外重要进展,涉及月球资源勘探、水冰等挥发分分析、月球矿物冶炼与材料制备、月面建造与月壤3D打印等四个方面。同时,月球资源开发利用面临极端月面环境、独特月壤理化特性、全流程无人自主控制等重大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未来月球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任务和研究思路,可为后续科学研究和工程任务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资源 开发利用 勘探 矿物开采 水冰提取 月面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0年新疆用水量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慧 孙思奥 +2 位作者 方创琳 周迪 鲍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1-1461,共11页
干旱缺水是新疆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理解用水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是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前提。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LMDI)方法,解析1990—2020年新疆用水量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格局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人均用水量高于中国西北其... 干旱缺水是新疆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理解用水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是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前提。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LMDI)方法,解析1990—2020年新疆用水量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格局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人均用水量高于中国西北其他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新疆用水总量先升后降,人均用水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用水强度和产业结构变化是促使新疆用水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3)较高的用水强度和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是新疆人均用水量远高于中国西北其他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4)新疆人均用水量空间差异大,主要原因是用水强度、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用水管理政策建议,为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方法 水资源开发 空间分异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两淮煤田废弃煤炭矿井剩余资源综合调查、开发利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健明 韩锋 +6 位作者 丁海 余苇 俞显忠 徐宏杰 尚建华 易小会 朱建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58,共13页
随着去产能政策和能源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安徽省两淮煤田先后关闭了大量资源枯竭、经济亏损、产能落后的煤炭矿井。本文在综合调查两淮煤田废弃煤炭矿井剩余资源潜力的基础上,梳理了两淮煤田废弃煤炭矿井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当... 随着去产能政策和能源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安徽省两淮煤田先后关闭了大量资源枯竭、经济亏损、产能落后的煤炭矿井。本文在综合调查两淮煤田废弃煤炭矿井剩余资源潜力的基础上,梳理了两淮煤田废弃煤炭矿井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截至2023年底,两淮煤田63处废弃煤炭矿井剩余煤炭资源约24.33亿t、煤层气约102.83亿m^(3)、可利用地下空间约7383.80万m^(3)、天然焦约3.45亿t,此外还有丰富的矿井水、地热和土地等其他可利用资源,具有良好的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虽然目前两淮煤田在废弃煤炭矿井煤层气、矿井水、土地和共伴生矿产等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但仍然面临基础资料缺失、管理体系不完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单一和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主要问题,本文从信息化建设、基础理论研究和探索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与展望,以期加快开发利用两淮煤田废弃煤炭矿井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煤炭矿井 两淮煤田 煤炭资源 开发利用 煤层气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赋煤区地热资源富集模式及开发利用方向 被引量:3
14
作者 庞忠和 段忠丰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2,共9页
【目的】中国是煤炭大国,在煤炭行业迫切需要转型的形势下,研究赋煤区的地热资源成因与分布规律十分必要。华北赋煤区地热资源储量占全国的74.7%,是中国地热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区内分布有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沁水盆地和南华... 【目的】中国是煤炭大国,在煤炭行业迫切需要转型的形势下,研究赋煤区的地热资源成因与分布规律十分必要。华北赋煤区地热资源储量占全国的74.7%,是中国地热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区内分布有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沁水盆地和南华北盆地等主要含煤盆地,其岩石圈热状态自东向西逐步降低。地热储包括新生界砂岩孔隙型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型两大类型。碳酸盐岩岩溶-裂隙热储温度高、水量大、易于回灌,是煤田区地热勘查与开发利用的优先选择。【方法】针对煤田区地热地质的特点,开展地热系统动力学分析,优选华北赋煤区的地热勘查与开发区域。【结果和结论】提出煤田区有以下4种聚热模式:(1)煤层与碳酸盐岩地层储盖组合传导聚热;(2)基岩面起伏变化传导聚热;(3)断裂带地下水活动对流聚热;(4)碳酸盐岩基岩面风化壳岩溶以及侵入体接触面岩溶对流聚热。并结合实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华北赋煤区地热勘查与开发优先方向是深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地热资源。地热能作为非碳基能源之一,以其储量大、清洁、输出连续的特点,在未来社会对电力、燃料和热力三大能源需求中的热力供应方面尤其可以做出重要贡献,而中国地热与煤炭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重叠,使地热开发利用成为煤炭行业转型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煤区 地热资源 聚热模式 开发利用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类资源环境与开发利用——“庆祝郑绵平院士九十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70周年”专辑特邀主编寄语
15
作者 张永生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8-642,共5页
盐湖是一种集无机盐、有机质和嗜盐生物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资源,是大自然信息库和天然实验室,其包含的丰富盐类矿产资源以及其他相关资源类型与农业、工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多方面息息相关。我国现代陆相盐湖和古代海/陆相盐盆涉及多... 盐湖是一种集无机盐、有机质和嗜盐生物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资源,是大自然信息库和天然实验室,其包含的丰富盐类矿产资源以及其他相关资源类型与农业、工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多方面息息相关。我国现代陆相盐湖和古代海/陆相盐盆涉及多个省区,是一个富“盐”的国家:钾、锂、硼等战略紧缺盐类矿产是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关注的重点和热点;盐类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以郑绵平院士提出的“盐类学”理论为指导,聚焦盐类资源环境领域的找矿勘查、成因机制、开发利用以及环境预警等问题,在《地球学报》编辑部的大力支持下,本“庆祝郑绵平院士九十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70周年”专辑共征集相关论文18篇,旨在为后续的盐类资源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并借此向郑绵平院士九十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70周年献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类资源 成因机制 找矿勘查 开发利用 环境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元创新对劳动收入份额的非对称性影响
16
作者 邓峰 茆震宇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95,共13页
技术创新在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在重塑企业收入分配。文章聚焦企业双元创新战略,探讨探索式与利用式创新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异同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利用式创新与劳动收入份额呈正向线性关系,而探索式创新与劳动收入份额呈... 技术创新在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在重塑企业收入分配。文章聚焦企业双元创新战略,探讨探索式与利用式创新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异同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利用式创新与劳动收入份额呈正向线性关系,而探索式创新与劳动收入份额呈“倒U”型关系;双元创新对劳动要素投入、企业市场势力的差异性影响是造成劳动收入份额非对称性效应的重要因素;此外,内部资源冗余、银行信贷决策、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调节了利用式创新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影响,强化了探索式创新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倒U”型影响;双元创新平衡有利于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提高。研究对于完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体系构建、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式创新 利用式创新 劳动收入份额 共同富裕 市场势力 冗余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物开采及海洋环境诱发地质灾害机理和风险评估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明镜 王华宁 +11 位作者 张璐璐 朱海涛 李承超 张旭东 陈杨明 黄佳佳 魏鑫 谭林 徐继涛 李文昊 常晓栋 张誓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4-1438,共15页
深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能源开采等人类活动和地震等自然因素极易诱发海底地质灾害,威胁重大工程和设施安全,成为制约我国深海水合物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本文梳理了现有的海底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链生... 深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能源开采等人类活动和地震等自然因素极易诱发海底地质灾害,威胁重大工程和设施安全,成为制约我国深海水合物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本文梳理了现有的海底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链生演化规律以及多尺度分析现状,并对海洋地质灾害易发性、工程设施易损性以及风险评估现状进行综述。调研显示,现有海底地质灾害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监测数据的稀缺,并缺乏有针对性的多场多相耦合分析方法和跨尺度问题的数值分析手段;地质灾害易发性和易损性研究中基础数据、评价模型、评价精度都不满足现有需求;风险评估中评价指标体系不尽客观和科学,且缺乏适用于工程实践的系统理论方法与软件,以及相关的风险控制标准与应对措施规范标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储层勘探技术,沉积物宏微观本构模型,多尺度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和滑坡冲击力动态理论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并建议采用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防减灾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风险可控的工程开发。同时,本文借助人工智能等新型手段,提出了多尺度多时空耦合数字三胞框架,为我国下一步琼东南盆地等大型海底水合物赋存区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能源开采 机理分析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干热岩开发利用前景评估——基于开采优化数值模拟的认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晓雪 朱传庆 +2 位作者 丁蕊 谢芳 邱楠生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3,共11页
渤海湾盆地的大地热流高,5000 m埋深地层平均温度为175℃,热储岩性以低孔低渗的变质岩、火成岩为主,具备形成干热岩资源的条件。基于大地热流、岩石热导率、生热率等热参数,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三维水热耦合的干热岩开采模型、分析不同... 渤海湾盆地的大地热流高,5000 m埋深地层平均温度为175℃,热储岩性以低孔低渗的变质岩、火成岩为主,具备形成干热岩资源的条件。基于大地热流、岩石热导率、生热率等热参数,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三维水热耦合的干热岩开采模型、分析不同井间距、注采速率、布井方式等差异开采方案下在100 a内对热储层温度的影响随开发时间的变化,选取最优方案并估算干热岩资源。结果表明:注采速率一定时,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加,开采井水温度下降速率与井间距成反比;当注采井间距一定时,注采速率越大,开采井水温度下降越快,发生“热突破”的时间越早;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两采两注”布井方案比“一采一注”布井方案获得的热量更多,开采效率更高。基于上述认识,确定研究区最优开采方案为:年限50 a、井间距400 m、注采量90 m^(3)/h、“两采两注”方式。此方案下,可获得开采井水平均温度为172℃,对应全渤海湾盆地可采资源量为3.28×10^(19)J/a。以河北任丘市为例,按照民用住宅热负荷指标100 W/m^(2)计算,利用最优方案进行干热岩的开采,仅需157.75 km^(2)干热岩有利区即可满足全市居民供暖需求。因此,开发利用研究区干热岩资源,可增强华北地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数值模拟 有利区圈定 开发方案优化 地热资源估算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雷波竹类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建议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金波 袁才清 +1 位作者 罗建勋 张孟楠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3期54-60,共7页
四川省雷波县气候条件优越,竹类资源丰富,但其开发利用严重滞后,制约着竹产业发展。为发挥竹资源优势,推动竹产业发展,文章利用文献研究结合野外调查,整理分析了雷波县竹类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并提出竹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雷波县共... 四川省雷波县气候条件优越,竹类资源丰富,但其开发利用严重滞后,制约着竹产业发展。为发挥竹资源优势,推动竹产业发展,文章利用文献研究结合野外调查,整理分析了雷波县竹类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并提出竹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雷波县共有竹类植物12属36种1变种4变型,共41种,现有竹资源面积83830.02 hm^(2),其中主要为筇竹和箭竹,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36.86%和36.72%。雷波县竹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竹资源开发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资源破坏严重、缺乏精深加工等诸多问题。加快竹产业发展,应着重加强资源保护、发展笋材竹林、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资源 竹产业 开发利用 四川雷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山东沿黄地区农业水资源集约利用研究
20
作者 赵建忠 刘璇 +2 位作者 于晓蕾 李岩 保万魁 《农学学报》 2024年第7期52-57,共6页
为进一步推动沿黄地区农业水资源集约利用,笔者对山东沿黄9市25个县(区)地下水和地表水使用情况、农业灌溉模式等进行系统调研分析,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前人研究成果,力求通过系统性、前瞻性和全局性视角,综合农业技术、设施管护、行政... 为进一步推动沿黄地区农业水资源集约利用,笔者对山东沿黄9市25个县(区)地下水和地表水使用情况、农业灌溉模式等进行系统调研分析,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前人研究成果,力求通过系统性、前瞻性和全局性视角,综合农业技术、设施管护、行政管理、科技创新、理念转变等多方因素,提出促进农业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认为,应以县域为单位做好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将农业节水灌溉要求落实到县域规划和农业发展等各环节,通过科学调整乡村产业布局、推广先进节水技术,让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沿黄地区 农业水资源 集约利用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