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雎》诗解辨正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孙桂平
-
机构
集美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6-23,共8页
-
文摘
依照礼乐制度及相关文献材料 ,《关雎》当作于周召分陕而治时期。《关雎》本义应从主题义与主旨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关雎》蕴涵着对殷周交替时期的淫乱风气与抢婚习俗的批判并确立了妇德观。《关雎》诗用发生过三次大的变化。《毛诗大序》释义准确而后来诸说多有误解。
-
关键词
《关雎》
周公
召公
毛诗
礼乐制度
妇德观
三家诗
-
Keywords
Guanju
Zhougong
Zhaogong
Maoshi
system of Li-Yue
standpoints on the moral integrity of women
the book of songs explained by other three teachers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以礼说《诗》的因缘、源头及相关原则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冠梅
-
机构
湖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91-94,共4页
-
文摘
本文认为以礼说《诗》的因缘、源头在于《诗经》反映周礼的客观实际。《左传》可以证明以礼说《诗》的阐释实践早在孔子之前,孔子的言论不是以礼说《诗》的源头。以礼说《诗》应该遵循实事求是原则。
-
关键词
以礼说《诗》
源头
孔子
《左传》
-
Keywords
using Li to explain the book of songs
origins
Confucius
ZuoZhuan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普天之下”章句《诗》说遗义
- 3
-
-
作者
饶龙隼
-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6-40,共5页
-
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200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赣教计字[2000]254号)
-
文摘
《诗·小雅·北山》第二章前四句“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晚周的解说多异,见载于《盂子·万章上》《荀子·君子》《韩非子·忠孝》《吕氏春秋·慎人》《战国策·东周》等文籍。该章句解说之歧异成为晚周诸子《诗》说的焦点,也是比附《诗》说与本体《诗》说冲突沟合的诱因。中国诗学观念之激发,实得力于“普天之下”章句异解之推波助澜。
-
关键词
“普天之下”
比附《诗》说
本体《诗》说
方法
原则
-
Keywords
all over the word
drawing a far - fetched analogy on the Booh of songs
explaining the noumenon of the book of songs
method and principle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