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式发射燃气流动计算方法及特性研究
1
作者 谢军虎 赵英豪 +2 位作者 杜文强 李浩镕 傅德彬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167,共6页
燃气流动对火箭、导弹发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采用有效的数值方法模拟发射时燃气流场和载荷特性具有重要价值。为探究火箭、导弹管式热发射时燃气流场特性,围绕发射过程中自由射流和发射管内受限流动状态,分别采用局部时间步长定常模型... 燃气流动对火箭、导弹发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采用有效的数值方法模拟发射时燃气流场和载荷特性具有重要价值。为探究火箭、导弹管式热发射时燃气流场特性,围绕发射过程中自由射流和发射管内受限流动状态,分别采用局部时间步长定常模型、全局时间步长定常模型和非定常模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局部时间步长和全局时间步长能够获得相吻合的燃气自由射流结构,但不同模型获得的发射管内受限燃气流场存在显著差异;局部时间步长定常模型收敛于局部平衡状态,发射管内出现明显雍塞;全局时间步长定常模型收敛于完全发展的无雍塞流动状态;非定常模型则出现先雍塞,而后雍塞区逐渐后移并消失的时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流动 发射管 时间推进法 局部时间步长 雍塞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散射及其对呼吸健康的风险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海波 杜龙飞 +3 位作者 任睿 王巍嵩 贺华波 施恒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3-731,共9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轮胎磨损颗粒物(Tire Wear Particles, TWPs)的排放已经超过尾气排放,成为道路交通“非尾气”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建立了大客车-花纹轮胎-轮胎磨损颗粒物的气固两相流模型,并探究了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轮胎磨损颗粒物(Tire Wear Particles, TWPs)的排放已经超过尾气排放,成为道路交通“非尾气”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建立了大客车-花纹轮胎-轮胎磨损颗粒物的气固两相流模型,并探究了不同车速下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的空间质量浓度分布特性。结果显示:TWPs的散射轨迹受车辆外部流场和车尾涡旋的影响,不同粒径的磨损颗粒物在散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分层现象;在纵向上,磨损颗粒物扩散高度呈先升高后保持稳定的现象,且扩散高度随车速差异逐渐稳定在3.45~3.76 m;在横向上,最大扩散宽度稳定在6.0 m左右;颗粒物质量浓度沿车侧方向遵循近似的正态分布,在车速为20 km/h,距车辆左右对称面宽度为4.3 m、距地面高度为0.4 m处,达到峰值85.1μg/m^(3),在距离对称面宽度为4.0~5.0 m,高度为0~1.0 m范围是呼吸健康的潜在危险区域。研究获取了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的空间扩散分布特性和质量浓度分布规律及对生物体呼吸健康的影响,为大客车颗粒物造成的环境问题研究及其捕集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非尾气”排放 气固两相流模型 轮胎磨损颗粒物 质量浓度分布 呼吸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沼气发电废气联合沼液低温培养微藻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忠江 薛宁 +2 位作者 刘博涵 王立达 王丽丽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3-241,共9页
随着沼气技术的发展,富含氮、磷的沼液和含有CO_(2)的沼气发电废气的处理问题日趋严峻。微藻生产可实现沼液和废气的同步净化,但中国北方冬季寒冷漫长,增温成本过高。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在研究在10℃条件下,沼气发电废气联合沼液低温培... 随着沼气技术的发展,富含氮、磷的沼液和含有CO_(2)的沼气发电废气的处理问题日趋严峻。微藻生产可实现沼液和废气的同步净化,但中国北方冬季寒冷漫长,增温成本过高。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在研究在10℃条件下,沼气发电废气联合沼液低温培养微藻的生长及污染物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小球藻(Chlorella sp.)的沼液耐受能力较强,其生物质产量及污染物去除效果均随沼液添加量、CO_(2)浓度及通气流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绿素随CO_(2)浓度的增加持续增加;在10%沼液添加量、纳米气盘石曝气、8%CO_(2)浓度、1.2 L/min通气速率下,Chlorella sp.生物量干质量和蛋白质浓度分别达到2.43和1.46 g/L,总氮、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分别达到83.73%、93.00%、93.83%和86.02%,为沼气发电废气联合沼液低温、低成本培养微藻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沼气发电废气 沼液 低温 CO_(2) 通气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与发动机排气系统一体化模型的红外特性数值计算
4
作者 马壮 吉洪湖 +2 位作者 吕明浩 余雄庆 张勃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6,共6页
为了研究发动机排气系统向飞机后体传热而对飞机红外辐射特征产生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和不考虑排气系统与飞机后体传热组合模型,通过有限体积法和反向蒙特卡罗法分别计算2种模型的流动传热特性和红外辐射特性。结果表明:考虑排气系统与飞... 为了研究发动机排气系统向飞机后体传热而对飞机红外辐射特征产生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和不考虑排气系统与飞机后体传热组合模型,通过有限体积法和反向蒙特卡罗法分别计算2种模型的流动传热特性和红外辐射特性。结果表明:考虑排气系统与飞机后体传热时,在竖直探测面上,3~5μm波段积分辐射强度在探测角α=55°时增幅最大,增加了2.97%;8~14μm波段积分辐射强度在α=40°时增幅最大,增加了8.9%;3~5μm波段积分辐射强度随着探测角增大而先提高后降低,在α=5°时最高;8~14μm波段积分辐射强度随着探测角增大而先提高后降低,在α=90°时最高;飞机表面发射率由0.9降低到0.1时,在水平探测面上,α=45°,8~14μm积分辐射强度降低了78.6%,但是3~5μm波段积分辐射强度并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发一体化 排气系统 红外特性 流动传热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Experiment for Exhaust Pipes of Pressure Wave Supercharged Diesel Engine
5
作者 纪常伟 赵勇 +2 位作者 马慧 韩爱民 李超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7年第2期93-97,共5页
NOx and soot emissions from diesel engines can be greatly reduced by pressure wave supercharging(PWS).The diesel engine matched with PWS needs redesigning its exhaust pipes.Except for meeting the installation requirem... NOx and soot emissions from diesel engines can be greatly reduced by pressure wave supercharging(PWS).The diesel engine matched with PWS needs redesigning its exhaust pipes.Except for meeting the installation requirements,the exhaust gas must be stable in pressure before rushing into PWS.In this paper the lateral and center ported divergent exhaust pipes are designed,modeled geometrically and analyzed structurally based on a 3-D design software-CATIA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two exhaust pipes having the required inner volume.Then flow analysis for two exhaust pipes is done using a flow analysis software-ANASYS.Moreover,the optimal exhaust pipes are determined comprehensively and cast for engine test.Engin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PWS is superior to turbocharging at low engine speeds and inferior to turbocharging in power and emissions at medium-to-high engine speeds.The performance of PWS engine under high speed operating conditions can be improved by contriving larger surge volume intake and exhaust pi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 增压机 排气管设计 震荡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火灾相向射流排烟系统烟气质量流率比例系数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永东 任雨桐 +3 位作者 赖宜 胡志豪 史林猛 薛威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7-913,共7页
为探究隧道相向射流排烟系统中火灾发生时烟气的流动特性,通过FDS数值模拟研究隧道内不同上、下游风速工况下的上、下游烟气质量流率变化。基于等效风速、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上、下游风速与烟气质量流率比例系数的关系式。结果... 为探究隧道相向射流排烟系统中火灾发生时烟气的流动特性,通过FDS数值模拟研究隧道内不同上、下游风速工况下的上、下游烟气质量流率变化。基于等效风速、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上、下游风速与烟气质量流率比例系数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当等效风速小于临界风速时,上、下游烟气质量流率比值和烟气质量流率比例系数随等效风速增加而减小,并且等效风速与上、下游烟气质量流率比值存在线性关系;当等效风速大于临界风速时,上、下游烟气质量流率比值和烟气质量流率比例系数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隧道火灾 相向射流排烟系统 数值模拟 烟气质量流率 比例系数 等效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抽真空系统的继电器线圈BMC热固性塑料模具结构设计
7
作者 郑跃刚 金晓明 黄寅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4,71,共6页
对于原有BMC继电器线圈模具的外观较差、线圈断线丝、生产效率及合格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1模16腔布局的上、下双顶出系统的压注模具,通过抽真空系统结构的设计将注塑压力从原充填压力19~42 MPa降低至22~25 MPa,成型件采用电加热及... 对于原有BMC继电器线圈模具的外观较差、线圈断线丝、生产效率及合格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1模16腔布局的上、下双顶出系统的压注模具,通过抽真空系统结构的设计将注塑压力从原充填压力19~42 MPa降低至22~25 MPa,成型件采用电加热及电阻测温方法,上模镶件的温度控制在148~151℃之间,下模镶件的温度控制在148~151℃之间,通过实际生产验证抽真空系统的效果。该改进方案使不合格品率从0.08%降低至0.015%,生产效率提高了20%。结果表明,该模具通过抽真空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模具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满足自动化数字化生产线的要求,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产品的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真空系统 BMC继电器线圈模具 模具设计 模流仿真验证 排气槽 溢料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囱出口角度对船舶主机排气流动特性影响分析
8
作者 熊昵 胡肖肖 +3 位作者 李良才 李艳华 邵勇 叶晓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15-123,共9页
排气烟囱位于燃气轮机排气系统末端,对排气管路排出的烟气流向起到一定的引流作用。不同排气烟囱出口角度对排气系统的流动阻力、排气区域流场、温度场分布以及烟气弥漫与倒吸均会产生影响作用。因此,开展排气烟囱出口角度研究对改善排... 排气烟囱位于燃气轮机排气系统末端,对排气管路排出的烟气流向起到一定的引流作用。不同排气烟囱出口角度对排气系统的流动阻力、排气区域流场、温度场分布以及烟气弥漫与倒吸均会产生影响作用。因此,开展排气烟囱出口角度研究对改善排气系统流动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型船舶为研究对象,建立燃气轮机进排气系统流动特性数值模型,开展了不同排气烟囱角度下排气流动特性随外界风速、风向变化趋势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不同风速、风向条件下,烟囱出口角度对排气区域流场、壁面温度分布以及烟气扩散与倒吸的影响,从多角度对比分析了烟囱出口角度对排气系统流动特性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当排气烟囱出口角为45°时,其排气流动性能与烟囱围壁平均温度等综合性能最好。同时,在船舶尾部近甲板处未发生烟气明显扩散,在进气系统吸气入口未发生烟气倒吸。本文研究工作为特征环境条件下燃气轮机排气烟囱结构设计提供了思路,具有较好的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烟囱角度 流动特性 排气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压灌溉管网输水干管阀控关键参数模拟研究
9
作者 孙鹏 张江辉 +5 位作者 白云岗 曹彪 蔡世杰 赵经华 余其鹰 车红兵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2-1351,共10页
为了消除灌区规模化输水管道的关阀水锤影响,保证输水管道安全运行,本研究针对灌区输水管道中关阀水锤的特点,以新疆克拉玛依某农业灌区输水管道为例,基于水锤计算基本理论,通过数值计算模拟不同进排气阀参数起到的防护效果,并对大口径... 为了消除灌区规模化输水管道的关阀水锤影响,保证输水管道安全运行,本研究针对灌区输水管道中关阀水锤的特点,以新疆克拉玛依某农业灌区输水管道为例,基于水锤计算基本理论,通过数值计算模拟不同进排气阀参数起到的防护效果,并对大口径、大流量管道关阀时间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安装14个进排气阀可以保证管道正常关阀且不出现负压,在首端弯折处桩号(k0+066)安装5个进排气阀形成进排气阀组,在桩号(k0+562)处安装3个进排气阀形成进排气阀组,在距管线约1100 m处安装1个进排气阀;当管道流量在0.5~6.0 m^(3)·s^(-1)时采用一阶段线性关阀,在6.0 h内可以关闭;在6.0~10.0 m^(3)·s^(-1)时采用两阶段关阀,前三分之一时间快关阀门,随流量增加,快关角度从70%降低到50%,关阀时间从6.0 h增加到9.0 h,可以消除管道负压。研究表明,合理设置进排气阀,能够有效消除自压灌溉管网输水干管关阀水锤危害,配合合适的关阀操作,可以实现自压灌溉管网输水干管安全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管网 重力流 进排气阀 关阀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流淌火发展蔓延规律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成豪 张培红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18-1226,共9页
在隧道环境中,流淌火的火焰分叉融合、振荡和倾斜等燃烧行为,扩散油层的流动及其与隧道底壁面、火焰烟气的热传递过程具有复杂性和非稳定性。这会加剧引燃周围其他可燃物的危险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通过对开放空间与... 在隧道环境中,流淌火的火焰分叉融合、振荡和倾斜等燃烧行为,扩散油层的流动及其与隧道底壁面、火焰烟气的热传递过程具有复杂性和非稳定性。这会加剧引燃周围其他可燃物的危险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通过对开放空间与隧道环境中溢油流淌火的扩散与燃烧行为、火焰高度、火焰振荡、火焰热辐射模型、热传递机制、烟气蔓延过程以及顶棚温升模型等的对比分析,指出未来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流淌火火焰振荡以及火焰热辐射模型等火焰行为,揭示流淌火蔓延的热传递机制、非稳态燃烧和烟气蔓延动力学规律,为隧道流淌火的防治和应急救援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流淌火 辐射热反馈 火焰行为 排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仿生蜻蜓式垂直起降喷管的流动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11
作者 赵海宇 宋经远 +2 位作者 胡双卫 钟锐 王青山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2,共8页
为提高飞行器排气系统的隐身性及机动性,提出了一种仿生蜻蜓式垂直起降喷管,并对不同模式下喷管的流动特性及流道优化进行研究。首先运用CFD方法分别对常规巡航、S形隐身以及垂直起降模式下的蜻蜓式垂直起降喷管进行流场数值仿真,探究... 为提高飞行器排气系统的隐身性及机动性,提出了一种仿生蜻蜓式垂直起降喷管,并对不同模式下喷管的流动特性及流道优化进行研究。首先运用CFD方法分别对常规巡航、S形隐身以及垂直起降模式下的蜻蜓式垂直起降喷管进行流场数值仿真,探究该喷管的流动特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喷管各舱段间相对转角对S形隐身模式及垂直起降模式下喷管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出相应模式下气动性能较优的蜻蜓式垂直起降喷管。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常规巡航模式下喷管气动性能较优;各舱段相对转角对喷管气动性能有较大影响,其中转角θ_(1)、θ_(2)、θ_(3)分别为-34°、12°、22°的S形隐身模式喷管以及θ_(1)、θ_(2)、θ_(3)分别为35°、30°、30°的垂直起降模式喷管的综合气动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系统 垂直起降喷管 CFD方法 气动性能 流道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及稳流试验的柴油机进/排气系统的性能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胜吉 曾瑾瑾 +2 位作者 韩维维 陈勇 王建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3,共6页
以R180单缸卧式水冷涡流室式柴油机进/排气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与稳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涡流室式柴油机进/排气系统的性能展开研究,对进/排气道、空气滤清器和消声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减少流动阻力,提高进气... 以R180单缸卧式水冷涡流室式柴油机进/排气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与稳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涡流室式柴油机进/排气系统的性能展开研究,对进/排气道、空气滤清器和消声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减少流动阻力,提高进气量和减少残余废气量,改善柴油机的性能和降低排放.整机性能试验表明:进/排气系统优化后,速度特性上的充量系数均增大,标定工况下燃油消耗率降低了3.0%,;CO、HC+NOx和PM排放的实测值分别为2.209、4.520和0.561,g/(k W·h),相比原机分别降低了26.7%,、7.0%,和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室式柴油机 进/排气道 流量系数 排放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气发动机红外辐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6
13
作者 梅飞 江勇 +2 位作者 张百灵 陈世国 陈戈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38-642,共5页
分析了喷气发动机红外辐射的主要来源,研究了喷气式发动机红外辐射建模与仿真的方法,给出了不考虑散射时某一空间位置处探测元辐照度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根据壁面辐射线传递路线将微元面或微元体划分为三种情况,分别论述了各自的离散与... 分析了喷气发动机红外辐射的主要来源,研究了喷气式发动机红外辐射建模与仿真的方法,给出了不考虑散射时某一空间位置处探测元辐照度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根据壁面辐射线传递路线将微元面或微元体划分为三种情况,分别论述了各自的离散与计算方法。流场计算时使用Fluent组分模型计算燃气H2O和CO2的摩尔浓度。在计算辐照度时,使用了经典的表格法和低分辨率计算模型LOWTRAN7研究大气辐射传递特性的影响。最后,用介绍的微元离散法编制了程序计算了圆出口截面与探测面连线天顶角不同时的辐照度值,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发动机 红外辐射计算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排气系统的流场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洪亮 王海洋 王务林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7,共4页
给出了某汽车排气系统一维非定常流动的气体动力学方程组和三维模拟数学模型。建立了该汽车排气系统与发动机的联合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得到了排气系统进口温度、质量流量、密度等参数。以此作为边界条件,利用三维CFD软件对该汽车排气系... 给出了某汽车排气系统一维非定常流动的气体动力学方程组和三维模拟数学模型。建立了该汽车排气系统与发动机的联合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得到了排气系统进口温度、质量流量、密度等参数。以此作为边界条件,利用三维CFD软件对该汽车排气系统流场进行了模拟,找到了影响排气系统背压的关键结构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性良好,优化后排气系统背压由40.5kPa降至30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系统 流场 分析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供水系统中空气阀的进排气特性参数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洁 刘亚明 杨德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2-174,共3页
为研究空气阀进排气特性参数,基于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出了空气阀的进排气流量系数与流通面积乘积随压差的变化规律;并根据不同压差下的空气阀进排气流量系数与流通面积乘积值,计算了不同进气流量系数下的进气流通面积。结果表明,... 为研究空气阀进排气特性参数,基于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出了空气阀的进排气流量系数与流通面积乘积随压差的变化规律;并根据不同压差下的空气阀进排气流量系数与流通面积乘积值,计算了不同进气流量系数下的进气流通面积。结果表明,空气阀的进排气流量系数与流通面积乘积随压差的增大而增大,且排气时乘积的变化幅度小于进气时;进气流通面积与其直径直接对应的面积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可为空气阀的设计及选型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阀 进排气流量系数 进排气流通面积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的能量流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敬平 付建勤 +2 位作者 冯康 赵智超 王树青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53,共6页
基于发动机一维性能仿真计算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型轿车用柴油机的废气涡轮增压系统能量流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动机排气能量在涡轮机-压气机-中冷器中的传递过程,得出了涡轮机回收排气能量的潜力和增压系统的能量流特性.... 基于发动机一维性能仿真计算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型轿车用柴油机的废气涡轮增压系统能量流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动机排气能量在涡轮机-压气机-中冷器中的传递过程,得出了涡轮机回收排气能量的潜力和增压系统的能量流特性.结果表明:增压系统能量流分布和排气能量回收效率主要取决于发动机和增压器的运行工况;外特性下,在增压器低效率区和高效率区涡轮机分别回收约6%和13%的排气能量;其中,增压器大约只利用了2%的排气能量用于提高进气压力能.研究结果为发动机节能和采用复合涡轮增压回收排气能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废气涡轮增压 能量流 余热回收 GT-PO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叉车排气消声器内流场及温度场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游红武 王志刚 +4 位作者 李明辉 沈晓庆 沈苏艺 相曙锋 翁泽宇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在排气消声器声学性能的分析中,为了计入气流流速和温度的影响,以某内燃叉车排气消声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场分析理论,利用fluent软件对其内部复杂流场及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消声器内部的速度场和温度场.以消声器内部温度场计... 在排气消声器声学性能的分析中,为了计入气流流速和温度的影响,以某内燃叉车排气消声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场分析理论,利用fluent软件对其内部复杂流场及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消声器内部的速度场和温度场.以消声器内部温度场计算结果为基础,采用Ansys稳态热分析模块,计算得到排气消声器壳体的稳态温度场,并进行消声器壳体温度测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内燃叉车排气消声器壳体稳态温度场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在消声器壳体上的位置变化趋势基本吻合,说明了仿真得到的排气消声器壳体温度场可信,排气消声器内部流场及温度场仿真分析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叉车 排气消声器 流场 温度场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气门发动机进、排气道的结构设计与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祖炳锋 康秀玲 +2 位作者 付光琦 徐玉梁 刘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1,35,共5页
分析了多气门发动机进、排气道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要点,并以自主开发的4气门1110型柴油机和486QE型汽油机为例,论证了气道的静态流场模拟、稳流试验评价及动网格瞬态模拟等气道性能研究方法用于多气门发动机进、排气道设计和评价的可行性。
关键词 多气门发动机 进气道 排气道 流场模拟试验 气道稳流试验 结构设计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作用下的吸气流动流场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洋 王怡 李艳斌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7-353,共7页
为了降低射流作用下吸气流动控制污染物所需的射流量,达到节能的目的,研究了射流作用下吸气流场的特性。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射流与吸气流动夹角在90°-60°变化时形成稳定吹吸流场的条件,以及汇流场轴心速度和控制范围... 为了降低射流作用下吸气流动控制污染物所需的射流量,达到节能的目的,研究了射流作用下吸气流场的特性。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射流与吸气流动夹角在90°-60°变化时形成稳定吹吸流场的条件,以及汇流场轴心速度和控制范围的变化规律;同时,以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为基础,结合对轴心速度和控制距离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了射流和吸气流夹角θ取不同值时的轴心速度衰减计算式和汇流场控制范围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在θ角小于70°时不能形成稳定的吸气流场;当θ在90°-70°变化时,随着送风和排风动量比的增大,汇流场轴心速度增加的趋势减缓;随着角度θ的减小,汇流场轴心速度增加的趋势加剧。因此,可以通过减小θ来增强吸气流场,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汇流场 局部排风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排气净化器流场均匀性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兴海 马震 +2 位作者 李玉珍 宋波 宁智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47-51,共5页
内燃机排气净化器内的流场均匀性对净化器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利用CFD软件对内燃机排气净化器内的流场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净化器内流场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获得了排气流速和净化器... 内燃机排气净化器内的流场均匀性对净化器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利用CFD软件对内燃机排气净化器内的流场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净化器内流场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获得了排气流速和净化器结构参数对净化器内流场分布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以为内燃机排气净化器结构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排气净化器 流场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