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lligent model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for stroke
1
作者 纪雯 王建辉 +1 位作者 方晓柯 顾树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629-635,共7页
In view of the 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the intelligent model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for stroke was proposed,combining with the case-based reasoning(CBR) and interval type-2 fuzzy reasoning(IT2FR).The mo... In view of the 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the intelligent model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for stroke was proposed,combining with the case-based reasoning(CBR) and interval type-2 fuzzy reasoning(IT2FR).The model consists of two parts:the setting model based on CBR and the feedback compensation model based on IT2FR.The former presets the value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and the latter carries on the feedback compensation of the preset valu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percentage error of two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s is 0.074%.The two programs are made by the intelligent model and rehabilitation physician.That is,the two different programs are nearly identical.It means that the intelligent model can make 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effectively and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model interval type-2 fuzzy reasoning case-based reasoning UNCERTAINT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STRO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态视角下退牧还草工程牧民满意度及其影响机制——以黄河源区玛多县为例
2
作者 夏翠珍 周立华 +2 位作者 裴孝东 李军豪 王娅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30-2642,共13页
退牧还草工程是中国牧区最重要的草地保护工程,了解工程的牧民满意度及其影响机制对优化工程管理,持续推进草地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黄河源区玛多县266户牧民的调查,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和最优尺度回归方法,从组态视角探究了4种... 退牧还草工程是中国牧区最重要的草地保护工程,了解工程的牧民满意度及其影响机制对优化工程管理,持续推进草地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黄河源区玛多县266户牧民的调查,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和最优尺度回归方法,从组态视角探究了4种公共价值与5种生计资本对牧民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一价值或资本不是构成牧民高或低满意度的必要条件,存在多种导致牧民高满意度和低满意度的组态路径;(2)高满意度的牧民可分为积极价值感知-高资本型、积极价值感知-低资本型。在高价值感知及高心理资本情况下,金融、物质和社会资本的高水平或低水平组合均可导致牧民的高满意度;(3)低满意度的牧民可分为消极价值感知-低资本型、消极价值感知-部分高资本型。在低价值感知及低心理资本情况下,部分资本的高水平不会改变牧民的低满意度;(4)相比生计资本,价值感知对牧民满意度的影响更大。合理、效率、公平和效益四种价值及心理资本协同发挥重要正向影响,其它生计资本的作用方向受组态关系约束;(5)加大公平价值供给是避免牧民低满意度的关键,提升工程全周期管理水平,巩固牧民心理资本和金融资本是提升牧民满意度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牧还草 满意度 fsQCA 生计资本 玛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袖损伤修复病人运动方案的构建
3
作者 朱琳怡 熊飞 +2 位作者 黄玲颖 张思淼 糜菁熠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438-2443,共6页
目的:构建肩袖损伤修复病人运动方案。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形成肩袖损伤修复病人运动方案条目池,通过对35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对方案条目进行修订,形成最终版肩袖损伤修复病人运动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7.14%和94... 目的:构建肩袖损伤修复病人运动方案。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形成肩袖损伤修复病人运动方案条目池,通过对35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对方案条目进行修订,形成最终版肩袖损伤修复病人运动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7.14%和94.29%,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44.12%和36.36%,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和0.93,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421(P<0.01)和0.375(P<0.01)。最终形成包括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的肩袖损伤修复病人运动方案。结论:肩袖损伤修复病人运动方案具有科学性、临床适用性,可为临床医务人员开展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 运动方案 德尔菲法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肺康复运动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琳琳 陈敬芳 +2 位作者 王秀芬 阮淑金 李孟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1-467,共7页
目的:构建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肺康复运动方案,为其运动训练提供系统、规范的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和网站中关于结构性肺病患者肺康复运动训练的文献。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并提取证据,形成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进... 目的:构建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肺康复运动方案,为其运动训练提供系统、规范的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和网站中关于结构性肺病患者肺康复运动训练的文献。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并提取证据,形成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进一步论证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得到35条结构性肺病肺康复运动相关的证据。共16名专家参与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两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89%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1和0.907。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肺康复运动方案包括组建多学科团队、总体要求、评估内容、运动处方及效果评价5项一级条目、20项二级条目、43项三级条目。结论: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肺康复运动方案科学、实用,可为临床开展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的肺康复运动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构性肺病 肺康复 运动 循证实践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动研究的盆底康复专项护士实践培训方案的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晓敏 丁焱 +2 位作者 游菁 杨岚 杨晓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动研究法的盆底康复专项护士临床实践培训方案优化的效果。方法以行动研究为理论指导,针对参加培训的35名(3轮分别为10、12、13名)盆底康复专项护士临床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3轮行动调整、优化培训方案,以柯氏四级评估模... 目的探讨基于行动研究法的盆底康复专项护士临床实践培训方案优化的效果。方法以行动研究为理论指导,针对参加培训的35名(3轮分别为10、12、13名)盆底康复专项护士临床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3轮行动调整、优化培训方案,以柯氏四级评估模型为基础对临床实践培训方案进行评价。结果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的盆底康复专项护士临床实践培训方案;在3轮行动研究中,学员对临床实践培训的整体满意率分别为90.0%、91.7%、100.0%,培训后(第2、3轮共25名)学员对盆底相关知识技能掌握度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5),80.0%以上的学员认为能够将盆底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实践。结论行动研究法有利于优化盆底康复专项护士临床实践培训方案,从而提高培训效果和学员满意度,并对学员的临床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 专项护士 临床实践培训 行动研究 培训方案 培训基地 教学评价 柯氏四级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麦克尼尔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姚金玉 杨悦 +3 位作者 梁超 张翠 郝习君 陈长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麦克尼尔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干预提供新方法。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及吞咽训练,干预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及改良麦克尼尔吞咽训练... 目的探讨改良麦克尼尔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干预提供新方法。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及吞咽训练,干预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及改良麦克尼尔吞咽训练。干预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营养风险和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吞咽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营养风险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改良麦克尼尔吞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降低营养风险,以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麦克尼尔吞咽训练 营养风险 误吸 康复训练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需康复计划微信公众号在关节镜术后患者居家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朱琳怡 黄玲颖 +4 位作者 熊飞 张思淼 张惠娜 应秋雯 糜菁熠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95-99,106,共6页
目的探讨按需康复计划微信公众号对关节镜术后居家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3月关节镜手术患者63例作为对照组,2023年4-6月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常规随访,观察组采用按需制定的康复计划微信公众号行居家康复随访,该... 目的探讨按需康复计划微信公众号对关节镜术后居家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3月关节镜手术患者63例作为对照组,2023年4-6月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常规随访,观察组采用按需制定的康复计划微信公众号行居家康复随访,该软件包括信息档案、干预指导、互动咨询、激励4个应用模块,依据管理层级设置不同权限行关节镜术后患者延续康复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各60例患者完成研究。术后1、3个月观察组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患者积极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上肢及下肢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该系统可用性评价总分4.30±0.57,可用性较好。结论按需康复计划微信公众号的应用能为关节镜术后患者提供持续、全程、实时的健康服务,提高患者家庭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居家患者 按需康复计划 远程康复护理 互联网平台 微信公众号 信息化管理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活动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彭茜 彭静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21-125,共5页
从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活动定义、安全活动方案和安全评估3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出血性卒中患者正确制订诊疗护理计划、保障临床护理实践的安全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出血性卒中 自发性脑出血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活动 活动方案 评估方法 康复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计划对腹膜透析病人社会回归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田信奎 甘红兵 +1 位作者 董捷 汪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64-265,共2页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以五“E”为中心的康复计划,提高其生活质量,最终达到社会回归。方法: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包括体液控制、饮食指导、运动康复、心理辅导4个方面的康复治疗,观察治疗12周前后患者的生活状态变化,将患者分为3...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以五“E”为中心的康复计划,提高其生活质量,最终达到社会回归。方法: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包括体液控制、饮食指导、运动康复、心理辅导4个方面的康复治疗,观察治疗12周前后患者的生活状态变化,将患者分为3级。结果:实施康复治疗前后患者生活状态等级构成比分别为:治疗前1级:50%,2级:40.6%,3级:9.4%;治疗后1级:14.1%,2级:28.1%,3级:57.8%,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后有37例患者达到3级,其中6例重新参加工作,2例从事志愿者活动,其余患者能象同年龄的正常人一样生活。结论:以五“E”为中心的康复计划可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计划 腹膜透析 社会回归 影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电针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惠宇 朱丽芳 +1 位作者 谢冬玲 李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疗法能否增加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再学习的训练效果。方法12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早期是否接受电针治疗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71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和运动再学习疗法的康复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疗法能否增加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再学习的训练效果。方法12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早期是否接受电针治疗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71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和运动再学习疗法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脑梗死早期接受10-14d电针治疗。对每例患者在进入研究时和1个月后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结果治疗组FMA两次评定分别为(30.4±10.3)、(78.5±34.9),对照组分别为(31.6±11.2)、(60.5±23.8),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电针治疗结合恢复期运动再学习疗法能显著提高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电针 运动再学习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健康产业视野下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52
11
作者 齐大路 方千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78,共8页
在健康服务逐渐产业化和专业化的背景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主要有招生人数少范围小、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结构不均衡、课程设置拼凑化、实践教学薄弱化... 在健康服务逐渐产业化和专业化的背景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主要有招生人数少范围小、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结构不均衡、课程设置拼凑化、实践教学薄弱化和创新创业教育短缺等。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学和教育学视角提出了加大社会宣传,扩大招生规模,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学生实习实践,完善培养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以及加快颁布与实施运动康复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改革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 康复 运动康复专业 培养目标 课程结构 大健康产业 人才培养 国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的作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唐利荣 郑伟 +5 位作者 赵秀芹 任艳萍 向应强 高越 徐秋月 马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把21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技能训练组(102例)和健康教育组(110例)。技能训练组接受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干预,健康教育组... 目的探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把21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技能训练组(102例)和健康教育组(110例)。技能训练组接受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干预,健康教育组接受抑郁症相关知识讲座,对两组患者均随访观察1年。每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估,评估工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17 item,HAMD-17)、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Abbreviated Version,WHOQOL-BREF)。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HAMD-17总分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技能训练组随访时点3、6、9、12个月均显著低于健康教育组(均P <0.05)。(2)WHOQOL-BREF自评总分及生存质量自评、健康状况满意度自评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技能训练组随访时点6、9、12个月各因子分均高于健康教育组(均P <0.05)。结论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能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症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康复 技能训练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物理治疗教育对临床推理能力培养的启示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芗斌 何坚 +2 位作者 陶静 江征 罗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86-1488,共3页
临床推理能力的培养是康复治疗学专业(物理治疗)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借鉴美国物理治疗教育体系,提高课程体系的临床导向性、培养循证实践思维与能力、引导专科化教育,持续应用临床实践能力评价工具,可能有助于提高教育效果。
关键词 专业教育 临床推理能力 康复治疗专业 物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治疗康复一体化方案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鹏 江海娇 +8 位作者 吴良风 孙瑞祥 方可 杨尚志 陶秀彬 袁莉萍 姜小敢 王箴 鲁卫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5期772-777,共6页
目的:构建呼吸治疗康复一体化方案,并分析其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住重症医学科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实施由医生、呼吸治疗师、康复治疗师、护士... 目的:构建呼吸治疗康复一体化方案,并分析其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住重症医学科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实施由医生、呼吸治疗师、康复治疗师、护士组成的团队制定的个性化呼吸治疗康复一体化方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9年行机械通气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时间、48 h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谵妄发生率、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早期功能锻炼率、干预后肌力、离床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了3124例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1673例,对照组1451例。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48 h再插管率、VAP发生率、谵妄发生率、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功能锻炼率、干预后肌力、离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治疗康复一体化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应用呼吸治疗康复一体化方案可以缩短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并降低48 h再插管率、VAP发生率、谵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治疗 重症监护 康复 方案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小程序作业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居家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高岩 王诗尧 +3 位作者 姜李 高雪媚 王楠 刘乃全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微信小程序作业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居家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慢性病患者居家延续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21年1~6月入院治疗的43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期患者设为对照组,2021年7~12月入院治疗的4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 目的探讨微信小程序作业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居家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慢性病患者居家延续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21年1~6月入院治疗的43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期患者设为对照组,2021年7~12月入院治疗的4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后随访,观察组实施微信小程序作业法随访。比较出院后1个月内两组患者居家进食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锻练依从性;同时分别于入院及出院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随访;观察组作业完成达标率为82.61%;两组出院1个月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居家进食并发症发生率、吞咽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信小程序作业法运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居家延续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居家进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微信小程序 布置作业 延续护理 居家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中不同时期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朱玉连 胡永善 +8 位作者 吴毅 姜从玉 孙莉敏 范文可 谢臻 沈莉 朱秉 白玉龙 李放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7-380,408,共5页
目的 :探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后 ,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规律。方法 :卒中 5 2例患者在脑梗塞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 ,对照组则不给于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 ,但常规内科治疗同治... 目的 :探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后 ,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规律。方法 :卒中 5 2例患者在脑梗塞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 ,对照组则不给于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 ,但常规内科治疗同治疗组。分别于入选时 ,发病后第 1个月月末、第 3个月月末和第 6个月月末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进行运动相评分。结果 :康复组在入选后各阶段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康复组各阶段运动功能评分积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对患者各阶段运动功能进行自身前后对比 ,发现康复组患者各阶段运动功能积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 ,对照组除第 3个月月末和第 6个月月末的运动功能积分间不存在明显差别 ,其余均存在明显差别 (P <0 0 5 )。另外 ,从患者康复各阶段运动功能变化上可以看出 ,康复组在各阶段的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积分在各阶段的增长趋势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早期能够加速患者的恢复进程 ,后期康复治疗仍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 ,但是速度变慢 ,然而相对于对照组功能恢复仍然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康复 运动功能 偏瘫 脑卒中 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康复方案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员骨隧道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书芳 矫玮 张晓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146,125,共7页
目的:探讨科学康复训练方案,使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运动员尽早重返赛场。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30位ACL重建术后运动员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传统康复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不同的康复方案。术后各阶段进行骨隧道直径MRI测量和运动功能评估... 目的:探讨科学康复训练方案,使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运动员尽早重返赛场。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30位ACL重建术后运动员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传统康复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不同的康复方案。术后各阶段进行骨隧道直径MRI测量和运动功能评估。比较分析骨隧道扩大情况及其与运动功能的关联。结果:(1)经过康复训练后,在术后24周以内骨隧道扩大呈增加趋势,24周之后呈稳定趋势;康复组骨隧道扩大百分比、骨隧道内口直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快速康复组骨隧道扩大百分比术后6周和24周较传统康复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特别是骨隧道内口直径术后6周、24周、1年较传统康复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1年后骨隧道扩大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骨隧道扩大情况与三项运动功能测试结果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的康复程序会对术后患者的骨隧道扩大产生不同影响,术后过早的康复训练会导致骨隧道内口有所扩大;康复训练方案应注意时间点的选择;骨隧道扩大与术后运动员的运动功能未见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骨隧道 康复程序 运动功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DE分级方案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康复干预 被引量:21
18
作者 周小荣 曾小娥 +4 位作者 张江平 李玉梅 杜文婷 陈少霞 陈晓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9-83,共5页
目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方法将188例AECOPD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90例)与观察组(98例)。两组均行规范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肺功能锻炼,观察组根据对患者的BODE指数评分构建... 目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方法将188例AECOPD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90例)与观察组(98例)。两组均行规范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肺功能锻炼,观察组根据对患者的BODE指数评分构建和实施A、B、C、D 4级康复训练与护理方案。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对照组85例、观察组92例完成全程研究进入数据分析。观察组FEV1、FEV1/FVC%及6分钟步行测试距离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功能量表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AECOPD患者,依据BODE指数评分构建和实施分级康复训练与护理方案,可有效持续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及运动耐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BODE指数 分级康复训练方案 肺功能 运动耐力 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再学习方案对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6
19
作者 曲斯伟 朱琳 宋为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再学习方案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初发卒中患者40例,病程为1~6个月,按住院号或门诊号尾数的单双号分为联合组和对...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再学习方案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初发卒中患者40例,病程为1~6个月,按住院号或门诊号尾数的单双号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传统康复训练和针对上肢功能恢复的运动再学习方案训练,2次/d,30 min/次,5 d/周,共6周。给予联合组患者6周的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2次/d,20 min/次,5 d/周;给予对照组患者假刺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进行功能评定。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量表评价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联合组的上肢FMA和ARAT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3±3)分比(10±3)分和(10±2)分比(8±2)分(t值分别为3.503和3.244,均P<0.01);MBI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再学习方案能有效改善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上肢 康复 经颅直流电刺激 运动再学习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合作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的成果与展望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凤仁 李洪霞 +1 位作者 王淑茗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8期785-786,共2页
在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中国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的援助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与首都医科大学联合办学,建立了康复治疗学本科(PT、OT)专业,制定了与国际接轨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编写了中国第一套康复治疗学(PT、OT)专... 在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中国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的援助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与首都医科大学联合办学,建立了康复治疗学本科(PT、OT)专业,制定了与国际接轨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编写了中国第一套康复治疗学(PT、OT)专业教材,培养了一批康复治疗学专业课教师,增添了教学设备,改善了教学条件,为我国康复医学教育提供了一些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教育 人才培养 国际合作 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