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优变目标策略的TCSC与励磁系统协调控制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大鹏 李兴源 +1 位作者 洪潮 杨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3-16,21,共5页
发电机励磁系统以及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thyristor-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对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基于最优变目标控制(optimal variable aim control,OVAC)理论,提出了TCSC与励磁系统协调控制的方法。首先针对... 发电机励磁系统以及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thyristor-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对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基于最优变目标控制(optimal variable aim control,OVAC)理论,提出了TCSC与励磁系统协调控制的方法。首先针对含有TCS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建立了状态空间方程;然后利用最优变目标控制理论推导出了TCSC与励磁系统的协调控制规律;最后利用算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提高了系统阻尼,有效地抑制了系统的功率振荡,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晶闸管控制的串联电容补偿器(TCSC) 励磁系统 最优变目标控制(ov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电力系统再同步最优变目标控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兴源 刘取 高景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37,72,共6页
本文在最优目标控制(OAC)的基础上,根据电力系统再同步的特点,提出再同步最优变目标控制(OVAC)策略。该控制策略首先驱动系统到达按最大稳定域选择的人工中间稳定平衡点,然后才驱动系统到达所希望的稳定平衡点。所得到的... 本文在最优目标控制(OAC)的基础上,根据电力系统再同步的特点,提出再同步最优变目标控制(OVAC)策略。该控制策略首先驱动系统到达按最大稳定域选择的人工中间稳定平衡点,然后才驱动系统到达所希望的稳定平衡点。所得到的再同步励磁和快关汽门综合控制规律是根据多机电力系统观测解耦状态空间模型导出的,仅需要获得局部信息,而且能形成闭环反馈控制,因此容易实现。通过数字仿真表明,最优变目标控制能使电力系统快速可靠地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电力系统 再同步 目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暂态稳定的励磁与FACTS协调策略设计 被引量:15
3
作者 苏建设 柯宁 陈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10,共5页
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元件及发电机励磁系统对 远距离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该文针对单机远距离与电网互联系统,提出采用非线性最优变目标策略协调设计发电机励磁、可控串补(TCSC)和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从而提高首摆... 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元件及发电机励磁系统对 远距离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该文针对单机远距离与电网互联系统,提出采用非线性最优变目标策略协调设计发电机励磁、可控串补(TCSC)和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从而提高首摆稳定性及快速阻尼后续振荡。所提协调方案是基于TCSC在故障期间闭锁时,SVC作为TCSC的辅助控制手段,当故障清除后,立即投入TCSC,从而使TCSC、SVC与发电机励磁同时贡献于暂态稳定性。在整个过程中,采用非线性最优变目标控制策略来协调所有控制器,即在暂态稳定第一摆及后续动态过程中预先设定两个目标:其一是励磁与FACTS输出最大,从而保证系统最大的暂态稳定域;其二是当发电机滑差接近于零时,控制器以阻尼功率振荡为目标,以使系统迅速恢复至稳态。最后采用NETOMAC仿真软件在我国阳城淮阴输电工程中进行了仿真,并与常规PID控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策略是正确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交流输电系统 暂态稳定 励磁系统 FACTS 协调策略 设计 电网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变目标策略的励磁系统与SVC协调控制 被引量:17
4
作者 邹强 李兴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4-28,共5页
发电机励磁系统以及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对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文章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建立了包括状态变量发电机机端电压在内的状态空间方程,提出了一种最优变目标控制(OVAC)策略,根据励磁系统和SVC不同... 发电机励磁系统以及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对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文章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建立了包括状态变量发电机机端电压在内的状态空间方程,提出了一种最优变目标控制(OVAC)策略,根据励磁系统和SVC不同的控制目标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从而协调控制这两种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提高故障时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并能提高系统阻尼,抑制振荡,同时改善系统的功角和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励磁系统 电压稳定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最优变目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交直流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最优变目标控制策略 被引量:9
5
作者 鲜艳霞 李兴源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5-18,共4页
提出一种用于改善交直流互联系统暂态稳定性的非线性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多机电力系统观测解耦状态空间模型,应用最优变目标控制策略推导出HVDC与发电机励磁的综合控制规律。该控制策略只需要当地信号实施控制,首先驱动系统达到按最大稳... 提出一种用于改善交直流互联系统暂态稳定性的非线性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多机电力系统观测解耦状态空间模型,应用最优变目标控制策略推导出HVDC与发电机励磁的综合控制规律。该控制策略只需要当地信号实施控制,首先驱动系统达到按最大稳定域选择的人工中间稳定平衡点,然后才驱动系统到达所希望的稳定平衡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规律能较好地提高交直流互联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 励磁控制 最优变目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rminal滑模变结构励磁控制设计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曾正 刘涤尘 +2 位作者 廖清芬 向农 袁荣湘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5,59,共6页
基于Terminal滑模变结构控制,提出了一种新的励磁控制器设计策略。给出了其设计过程,计算了其到达时间,证明了其稳定性。该励磁控制策略以微分几何精确反馈线性化为理论基础,可以推广到多机系统的分散励磁控制中。以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 基于Terminal滑模变结构控制,提出了一种新的励磁控制器设计策略。给出了其设计过程,计算了其到达时间,证明了其稳定性。该励磁控制策略以微分几何精确反馈线性化为理论基础,可以推广到多机系统的分散励磁控制中。以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为参照,利用一典型单机无穷大系统,进行了多种扰动下的仿真校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励磁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此外,还发现该控制策略能明显提高系统的电压、功角、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minal滑模变结构控制 励磁控制 微分几何 精确反馈线性化 线性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时段直流多落点系统紧急及阻尼协调控制 被引量:6
7
作者 吴霞 刘天琪 +1 位作者 李兴源 程道卫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08-813,共6页
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由于快速响应和短时过载特性对紧急控制或功率突然严重缺额地区进行紧急功率支援作用巨大,同时能很好解决区域振荡问题。利用PSCAD/EMTDC建立3机3直流系统的仿真模型,然后,在不添加任何... 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由于快速响应和短时过载特性对紧急控制或功率突然严重缺额地区进行紧急功率支援作用巨大,同时能很好解决区域振荡问题。利用PSCAD/EMTDC建立3机3直流系统的仿真模型,然后,在不添加任何直流附加控制的情况下,分别对正常运行的HVDC1、HVDC2和HVDC3的控制系统施加与功率增量P对应的调制指令,利用Prony辨识分析发电机功角差,找出有效抑制交流系统振荡的直流控制点。并根据最优变目标理论,在HVDC1停运时以最大能量耗散原理为基础利用故障驱动和轨迹驱动分时段进行紧急控制和阻尼控制,研究大扰动后交直流系统恢复稳定情况。结果表明利用分时段紧急协调控制且只在有效控制点进行后时段(即第2和第3时段)直流小方式调制能有效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改善系统后续阻尼,防止过/欠控及后续摆阻尼降低现象发生,使系统快速恢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多落点 紧急控制 最大能量耗散 最优变目标控制 阻尼控制 PRONY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励磁和快关汽门综合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兴源 刘晓川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42,46,共5页
在Zaborsky提出的电力系统观测解耦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励磁和调速系统的作用,建立了适合于暂态稳定综合控制的数学模型,并导出了励磁和快关汽门综合非线性最优变目标控制规律。这种控制策略首先按最大能量耗散... 在Zaborsky提出的电力系统观测解耦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励磁和调速系统的作用,建立了适合于暂态稳定综合控制的数学模型,并导出了励磁和快关汽门综合非线性最优变目标控制规律。这种控制策略首先按最大能量耗散原理确定控制目标,然后才驱动系统到达所希望的稳定平衡点。该控制策略仅需获得局部信息,能形成闭环反馈控制,因此容易在线实现。用一个4机6母线系统进行数字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电力系统送端暂态稳定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贺洋 李兴源 +1 位作者 唐长春 吴华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0,共5页
采用故障临界切除时间为指标,对交直流混合系统的送端进行了暂态稳定性分析,并提出采用最优变目标的控制策略来提高其暂态稳定性。这种控制策略考虑了直流控制与其送端临近发电机励磁控制的协调,即首先将系统驱动到按最大稳定域选择的... 采用故障临界切除时间为指标,对交直流混合系统的送端进行了暂态稳定性分析,并提出采用最优变目标的控制策略来提高其暂态稳定性。这种控制策略考虑了直流控制与其送端临近发电机励磁控制的协调,即首先将系统驱动到按最大稳定域选择的人工中间平衡点,然后再驱动系统到所希望的平衡点。通过NE-TOMAC对一个典型交直流并联系统进行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可以较大增加故障临界切除时间,提高交直流互联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 故障临界切除时间 最优变目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电力系统发电机励磁与调速器的最优变目标非线性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俊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6-110,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故障后发电机输入机械功率变化的平衡点解耦观测方法,及发电机组励磁和调速协调的最优变目标非线性控制策略。它们仅利用发电机组的就地信息,实现了分散观测与控制,便于工程应用。对一个3机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 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故障后发电机输入机械功率变化的平衡点解耦观测方法,及发电机组励磁和调速协调的最优变目标非线性控制策略。它们仅利用发电机组的就地信息,实现了分散观测与控制,便于工程应用。对一个3机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新的故障后平衡点解耦观测方法对网络结构和故障类型具有自适应能力,总是能够快速搜索并引导变目标非线性控制系统很快地收敛于最近的平衡点,提高了系统暂态稳定性,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变目标控制 非线性控制 故障后平衡点 解耦观测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电力系统发电机组最优变目标控制的研究
11
作者 吴俊勇 《现代电力》 2006年第3期6-10,共5页
在故障后系统新的平衡点在线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发电机组励磁和调速相协调的最优变目标控制策略。它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励磁调节器和调速器对系统暂态稳定的控制能力,而且利用发电机组的就地信息实现了分散预测与控制,便... 在故障后系统新的平衡点在线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发电机组励磁和调速相协调的最优变目标控制策略。它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励磁调节器和调速器对系统暂态稳定的控制能力,而且利用发电机组的就地信息实现了分散预测与控制,便于工程应用。对一个3机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在线预测方法总能够快速预测到最近的系统故障后新的平衡点,引导最优变目标控制系统快速收敛,而且对不同的网络结构和故障类型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提高了系统暂态稳定性,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组 最优变目标控制 非线性控制 故障后平衡点 解耦观测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变目标策略的交直流系统分层协调控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饶宏 李兴源 +1 位作者 洪潮 鲜艳霞 《南方电网技术》 2007年第1期20-25,共6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分层控制结构的协调控制策略来处理含有多馈入直流输电的交直流混合系统,并运用所设计的协调控制结构,并以算例的仿真计算来证明其有效性。该方案的控制层具有各自相互独立的任务:交直流协调层基于高压直流的功率调制和... 提出了一种采用分层控制结构的协调控制策略来处理含有多馈入直流输电的交直流混合系统,并运用所设计的协调控制结构,并以算例的仿真计算来证明其有效性。该方案的控制层具有各自相互独立的任务:交直流协调层基于高压直流的功率调制和发电机励磁控制设计最优变目标控制规律;直流协调层主要负责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各条直流之间控制参数的优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输电 分层和协调控制 最优变目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