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货币合作的阶段确定与形态选择 被引量:37
1
作者 戴金平 熊性美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9,共7页
东亚金融危机表明东亚进行货币合作迫在眉睫,而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成功为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范例。在东亚货币合作的诸多问题中,关键的问题是确定目前货币合作的阶段和形态。本文就若干货币合作的条件指标,对东亚地区目前的水平与西欧... 东亚金融危机表明东亚进行货币合作迫在眉睫,而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成功为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范例。在东亚货币合作的诸多问题中,关键的问题是确定目前货币合作的阶段和形态。本文就若干货币合作的条件指标,对东亚地区目前的水平与西欧国家1979年的水平进行了比较,结论是,东亚货币合作目前只能在第一个阶段——准备阶段运作,建立真正的、有制度框架保障的、以汇率目标区为主体的货币合作体系的基本条件尚不具备。然后,文章就当前阶段货币合作的形态选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在货币合作初期,对称性的货币合作比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合作 欧洲经济共同体 汇率稳定 对称性合作 东亚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参与东亚货币汇率合作的最优路径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郭珺 周雯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6-90,共5页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凸现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多变量GARCH模型研究了人民币与日元、韩元、港元、台币、新加坡元、泰铢、印尼盾、吉林特等东亚地区8种货币之间的动态关系...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凸现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多变量GARCH模型研究了人民币与日元、韩元、港元、台币、新加坡元、泰铢、印尼盾、吉林特等东亚地区8种货币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人民币与东亚地区其他货币之间汇率合作基础不同,现阶段港元、台币、泰铢是人民币最佳的汇率合作伙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东亚汇率合作 多变量GAR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地区汇率协调机制与美国的利益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沛志 周佩衡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74,共4页
东亚金融危机表明,东亚地区内各国(地区)各自为政执行不同的汇率制度,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和协调,越来越难以适应金融全球化大格局。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建立以人民币和日元为货币锚,构建特殊的双层框架的东亚地区汇率协调... 东亚金融危机表明,东亚地区内各国(地区)各自为政执行不同的汇率制度,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和协调,越来越难以适应金融全球化大格局。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建立以人民币和日元为货币锚,构建特殊的双层框架的东亚地区汇率协调机制。由于美国经济和美元汇率对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拟议中的“机制”应该将美元纳入其中并置于重要地位。因此,美国对“机制”的态度,对于“机制”的成功运作将是很重要的。本文将对机制运行与美国利弊关系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 汇率 协调机制 美国 利益关系 全球经济协调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亚美元本位制度演变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策略的改革 被引量:1
4
作者 付琼 刘艺欣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68,共10页
一个时期以来,东亚各国不同程度地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美元本位制被认为是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因为长期以来该地区缺少区域关键货币和有效的货币合作机制,导致钉住美元成为各国的隐性契约,造成了外汇储备大量累积,我国同样因高额外... 一个时期以来,东亚各国不同程度地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美元本位制被认为是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因为长期以来该地区缺少区域关键货币和有效的货币合作机制,导致钉住美元成为各国的隐性契约,造成了外汇储备大量累积,我国同样因高额外汇储备带来诸多困扰。当前东亚美元本位出现松动,"去美元化"趋势明显,区域货币合作不断加强,以人民币为代表的区域货币作用日益显现。我国应把握东亚美元本位制演变的时代趋势,适时对外汇储备的管理策略进行积极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美元本位 外汇储备 汇率制度 区域货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货币合作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倩 李勤习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6-11,共6页
国际贸易中引力模型被用于评价贸易制度变化的影响或者用于检验各种贸易理论。文章使用引力模型测度东亚区域内汇率波动对区域内贸易流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东亚货币合作不断深入过程中,东亚各国在完全消除了名义汇率波动后短期内... 国际贸易中引力模型被用于评价贸易制度变化的影响或者用于检验各种贸易理论。文章使用引力模型测度东亚区域内汇率波动对区域内贸易流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东亚货币合作不断深入过程中,东亚各国在完全消除了名义汇率波动后短期内区域内贸易额有明显的增加,并且长期效应将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货币合作 引力模型 汇率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东亚货币合作的几个问题——基于欧洲货币合作经验上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马荣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47-52,共6页
欧洲货币合作为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在简要回顾欧洲货币合作的基础上,回答了有关东亚货币合作的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东亚汇率合作机制的选择;(2)东亚的货币篮子;(3)东亚的经济一体化。
关键词 欧洲货币合作 东亚货币合作 汇率合作机制 货币篮子 经济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偏好钉住汇率制度的新理论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晓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3-137,共5页
发展中国家由于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显示出“偏好”钉住汇率制度的倾向。近几年,相继出现的害怕浮动论、原罪论和美德两难论等,对于这种现象给出了新的解释。同时,近期在钉住汇率制度验证方面影响力较大的几个实证分析方... 发展中国家由于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显示出“偏好”钉住汇率制度的倾向。近几年,相继出现的害怕浮动论、原罪论和美德两难论等,对于这种现象给出了新的解释。同时,近期在钉住汇率制度验证方面影响力较大的几个实证分析方法也支持了上述观点。这些理论和实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理解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东亚汇率制度博弈局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怕浮动 原罪 美德两难 东亚汇率制度 发展中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汇率、工资与经济结构变动——基于东亚高增长经济体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8
作者 丁一兵 傅缨捷 刘璐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127,共7页
通过理论上构建开放经济的两部门模型,以及实证上利用来自东亚高增长经济体的ISIC二分位行业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估计探讨了有效汇率和工资的变动对经济结构变动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于部门间产出结构和制... 通过理论上构建开放经济的两部门模型,以及实证上利用来自东亚高增长经济体的ISIC二分位行业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估计探讨了有效汇率和工资的变动对经济结构变动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于部门间产出结构和制造业部门内部产出结构的影响相对不显著,而实际有效汇率贬值能够显著的推动部门间产出结构的优化,同时,名义工资增长对制造业部门内部产出结构的优化存在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汇率 工资 经济结构变动 东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模式选择与中国的作为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慧刚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4-38,33,共6页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东亚金融危机暴露了东亚汇率体制的严重缺陷,因此建立东亚汇率协调机制,推动区域汇率管理体制一体化,保持汇率稳定对东亚经济体有重要意义。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不同模式各有利弊,钉住货币篮制度是东亚汇率协调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东亚金融危机暴露了东亚汇率体制的严重缺陷,因此建立东亚汇率协调机制,推动区域汇率管理体制一体化,保持汇率稳定对东亚经济体有重要意义。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不同模式各有利弊,钉住货币篮制度是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现实可行选择。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实现要经历三个阶段。从中国参与东亚汇率协调机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来看,中国应积极参与东亚汇率协调机制,为亚洲单一货币的建立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 汇率协调机制 中国 钉住货币篮制度 区域货币合作 收益-成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管理浮动汇率制下的东亚货币合作
10
作者 黄济生 冉生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5-79,96,共6页
东亚货币放弃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之后,日元和人民币(尤其是人民币)在稳定东亚汇率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建立分别以日元和人民币为核心的“次货币区”(即“双轨机制”),有利于使东亚货币合作实现真正的东亚汇率协调。从长远看,“... 东亚货币放弃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之后,日元和人民币(尤其是人民币)在稳定东亚汇率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建立分别以日元和人民币为核心的“次货币区”(即“双轨机制”),有利于使东亚货币合作实现真正的东亚汇率协调。从长远看,“双轨机制”引入了日元与人民币之间以及这两种货币与美元之间的双重“竞争与协调”机制,有可能对美元的“霸主”地位构成逐渐强化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货币合作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次货币区” 汇率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亚最优汇率制度选择
11
作者 何慧刚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63,共5页
东亚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选择面临两难困境一事表明,东亚汇率制度选择必须进行区域汇率制度合作。东亚经济条件的实证分析表明,东亚汇率合作中最优汇率制度安排应该是共同钉住货币篮子汇率制度,以推动东亚汇率制度一体化,最终实现亚洲单一... 东亚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选择面临两难困境一事表明,东亚汇率制度选择必须进行区域汇率制度合作。东亚经济条件的实证分析表明,东亚汇率合作中最优汇率制度安排应该是共同钉住货币篮子汇率制度,以推动东亚汇率制度一体化,最终实现亚洲单一货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汇率合作 汇率制度选择 两难困境 最优选择 东亚经济体 最优 汇率制度安排 单一货币区 实证分析 经济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新成员国会不会发生区域性货币危机——与1997年东南亚的比较分析
12
作者 王志远 《当代经济管理》 2009年第6期59-62,共4页
当前中东欧地区的欧盟新成员国已经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过与1997年东南亚国家汇率制度的比较可以发现,欧盟新成员国发生区域性货币危机的可能性较小,但部分国家的汇率制度在防范货币危机方面处于被动地位。在经常账户方面,欧盟新成员... 当前中东欧地区的欧盟新成员国已经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过与1997年东南亚国家汇率制度的比较可以发现,欧盟新成员国发生区域性货币危机的可能性较小,但部分国家的汇率制度在防范货币危机方面处于被动地位。在经常账户方面,欧盟新成员国的贸易赤字主要集中在欧盟内部,经常账户引发货币危机的可能性同样较小。从这两方面来看,中东欧的欧盟新成员国不会发生区域性货币危机,但需要欧盟给予强有力的外部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危机 中东欧 东南亚 汇率制度 经常账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亚汇率稳定协调机制的两难选择和重要性
13
作者 何慧刚 卢圣泉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16-121,128,共7页
东亚大部分国家(地区)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采取的是事实上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在危机期间,大部分国家(地区)都放弃了钉住汇率制,采取了浮动汇率制度。危机后,大多数国家(地区)又回归了钉住美元制。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东亚国... 东亚大部分国家(地区)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采取的是事实上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在危机期间,大部分国家(地区)都放弃了钉住汇率制,采取了浮动汇率制度。危机后,大多数国家(地区)又回归了钉住美元制。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东亚国家(地区)汇率制度陷入了两难选择的困境:一方面,各国(地区)事实上钉住美元汇率制存在许多弊端,难以长期维系;另一方面,浮动汇率制又不符合本国(地区)经济的实际。两难选择的困境表明,东亚货币合作必须进行区域汇率合作,建立东亚汇率稳定协调机制,推进东亚汇率制度一体化,最终实现亚洲单一货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汇率稳定协调机制 两难选择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货币合作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旭 黄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90,共4页
东亚货币合作是目前国际经济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外学者主要围绕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合作模式、汇率制度安排以及亚洲货币基金等方面展开讨论,而国内学者更多是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合作模式与路径选择、合... 东亚货币合作是目前国际经济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外学者主要围绕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合作模式、汇率制度安排以及亚洲货币基金等方面展开讨论,而国内学者更多是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合作模式与路径选择、合作难点与合作前景以及中国的战略选择等问题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货币 东亚 货币合作 汇率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