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抗虫玉米浙大瑞丰8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1
作者 田锦 句荣辉 +7 位作者 蒋红叶 陈子言 张华 李凌燕 孙宇 王颢潜 陈红 梁晋刚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转基因抗虫玉米浙大瑞丰8是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抗虫玉米,于2021年获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本研究旨在为转基因抗虫玉米浙大瑞丰8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并对其转化体成分进行定量检测... 【目的】转基因抗虫玉米浙大瑞丰8是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抗虫玉米,于2021年获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本研究旨在为转基因抗虫玉米浙大瑞丰8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并对其转化体成分进行定量检测,为管理部门提供安全监管的依据。【方法】通过体系优化、正确度及精密度检测、稳健性测试等系列研究,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浙大瑞丰8转化体成分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本研究研制的方法能够特异、定量检测出浙大瑞丰8转化体成分,对拷贝数比值在0.1%(20个拷贝数)以上的阳性样品可进行准确定量,对0.05%(10个拷贝数)的阳性样品可特异性检出。【结论】本研究结果为管理部门对浙大瑞丰8的安全监管提供了有效的支撑,说明研制的方法可用于浙大瑞丰8的定量检测和安全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玉米浙大瑞丰8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转基因大豆事件AtARA6-A001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其应用
2
作者 孙星邈 侯云龙 +3 位作者 王英哲 关诗宇 邱红梅 张玲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转基因大豆AtARA6-A001事件采用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法获得,其受体为沈农9号,具有耐盐特性,目前已经进入环境释放阶段。为明确该转基因大豆材料的分子特征及其转基因检测方法,推进该转基因事件生物安全评价工作。本研究以转基因大豆A... 转基因大豆AtARA6-A001事件采用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法获得,其受体为沈农9号,具有耐盐特性,目前已经进入环境释放阶段。为明确该转基因大豆材料的分子特征及其转基因检测方法,推进该转基因事件生物安全评价工作。本研究以转基因大豆AtARA6-A001为研究对象,利用Southern杂交方法及基因组重测序技术鉴定了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及插入位点的位置和方向。同时利用PCR扩增技术获得了外源T-DNA的左右侧翼序列,并基于左右旁侧序列,建立了转AtARA6基因耐盐大豆A001事件的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此方法能特异性检测转基因大豆植株AtARA6-A001根、茎、叶、花和种子样品,并且能够特异性识别转基因大豆事件的身份,这为后续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的检测和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转基因 侧翼序列 重测序 定性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V35S的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定量检测转基因作物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奕君 闫伟 +5 位作者 龙丽坤 马月 何禹璇 赵宁 李飞武 张斯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8-284,共7页
以含有FMV35S标记基因的大豆转化体MON87705为材料,利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和数字PCR(digital PCR,dPCR)技术,建立一种转基因作物的定量检测方法。通过real-time PCR法对扩增体系测... 以含有FMV35S标记基因的大豆转化体MON87705为材料,利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和数字PCR(digital PCR,dPCR)技术,建立一种转基因作物的定量检测方法。通过real-time PCR法对扩增体系测试,建立的检测方法对FMV 35S标记基因具有高度特异性;利用双重微滴式dPCR进行定量检测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基因组DNA 0.005~20 ng/μL质量浓度范围,靶标基因的测量拷贝数与理论拷贝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dPCR方法对FMV 35S标记基因的检出限可达到5 copies,定量限为0.1%。利用两个dPCR平台,对不同含量的转基因作物的盲样进行测定,内标准基因和外源特异性片段的双重、三重测定,均获得准确的定量结果,数据可靠,再现性良好。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基于筛选标记基因FMV 35S的转基因dPCR定量检测方法在满足转基因成分定量检测标准的参数要求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可为转基因作物成分定量提供一种准确、简便的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筛选标记 数字PCR FMV35S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大豆多靶标质粒DNA标准分子的研制及应用
4
作者 刘奕君 闫伟 +3 位作者 何禹璇 董立明 龙丽坤 李飞武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9-183,共15页
【目的】为了确保转基因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和准确性,开发一种适用于转基因大豆定性定量检测的多靶标质粒标准分子。【方法】针对13种转基因大豆转化体的分子特征信息,合成了含有多靶标序列的核酸片段,通过将外源片段插入pUC57质粒多克隆... 【目的】为了确保转基因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和准确性,开发一种适用于转基因大豆定性定量检测的多靶标质粒标准分子。【方法】针对13种转基因大豆转化体的分子特征信息,合成了含有多靶标序列的核酸片段,通过将外源片段插入pUC57质粒多克隆位点并经大肠杆菌转化,研制了含有27个转基因大豆靶标序列的质粒DNA标准分子pUC57-SOY。采用普通PCR、单重、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对DNA标准分子pUC57-SOY的靶标特异性进行测试,利用13种大豆转化体进行定量检测适用范围和定值参数性能进行评估。【结果】在普通PCR检测中,质粒DNA包含的24种检测靶标,均能稳定扩增,且无非特异性扩增产物,表明质粒DNA标准分子pUC57-SOY在实际检测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测试表明,质粒标准分子的不同浓度与靶标扩增效率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以pUC57-SOY标准分子为阳性参照物,应用标准曲线内插法,实际样品检测结果与预期相一致。【结论】开发的多靶标质粒标准分子pUC57-SOY表现出符合转基因成分定性定量检测要求的优良性能。在定性检测中,24种检测靶标均能稳定检测出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在定量检测中,可实现一个标准分子对应13种靶标的精准测定。因此,该研究创制的质粒标准分子pUC57-SOY可作为转基因大豆检测的阳性对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成分检测 转基因大豆 质粒DNA标准分子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生物育种现状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筠 柴昕岳 +2 位作者 刘晋 李皓 莫洁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随着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发展和使用,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类型和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下,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公众的高度重视,加强对转基因生物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并判断其未来发展趋势、优化技术及标准。从转基因生... 随着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发展和使用,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类型和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下,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公众的高度重视,加强对转基因生物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并判断其未来发展趋势、优化技术及标准。从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现状、转基因生物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入手,通过介绍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方法、转基因生物检测技术标准化,全面总结了转基因生物育种现状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育种 转基因检测技术 标准化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番木瓜的抗病性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19
6
作者 叶长明 魏祥东 +2 位作者 陈东红 蓝崇钰 朱利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对T1代转番木瓜环斑病毒(PRV)复制酶(RP)突变体基因的两个番木瓜株系,进行了抗病性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番木瓜对PRV抗性达到高抗或免疫,目的基因RP遗传至转基因后代并在RNA水平表达,PCR可检测到CaMV35S启动子序列、标记基... 对T1代转番木瓜环斑病毒(PRV)复制酶(RP)突变体基因的两个番木瓜株系,进行了抗病性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番木瓜对PRV抗性达到高抗或免疫,目的基因RP遗传至转基因后代并在RNA水平表达,PCR可检测到CaMV35S启动子序列、标记基因NPT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番木瓜 抗病性 检测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检测转基因水稻的转基因成分 被引量:26
7
作者 魏霜 陈贞 +3 位作者 芦春斌 马骏 白卫滨 吴希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9-162,共4页
以水稻内源基因SPS、外源抗虫基因Cry1Ab、外源抗虫基因Cry1Ab/Ac、外源抗虫基因Btc、报告基因GUS、NOS终止子和CaMV35S启动子为检测对象,设计7对引物,通过优化PCR扩增体系中不同引物浓度的配比及退火温度,建立水稻转基因成分的七重PCR... 以水稻内源基因SPS、外源抗虫基因Cry1Ab、外源抗虫基因Cry1Ab/Ac、外源抗虫基因Btc、报告基因GUS、NOS终止子和CaMV35S启动子为检测对象,设计7对引物,通过优化PCR扩增体系中不同引物浓度的配比及退火温度,建立水稻转基因成分的七重PCR检测体系。结果表明:建立的七重PCR体系能有效检测出水稻及其他作物(大豆、玉米、棉花籽、菜籽粕)中的转基因成分,检测过程简便、特异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检测 水稻 七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引权 古勤生 +1 位作者 陈建军 曹孜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8-263,共6页
综述了近5年来国际葡萄病毒病最新确立的病毒属、鉴定的新种及几种重要葡萄病毒形态、基因组、病原、病毒检测技术及防治策略。葡萄病毒已由1999年的17个属,47种增加到2003年的20个属,55种。其中葡萄病毒属(Vitivirus),凹陷病毒属(Fovea... 综述了近5年来国际葡萄病毒病最新确立的病毒属、鉴定的新种及几种重要葡萄病毒形态、基因组、病原、病毒检测技术及防治策略。葡萄病毒已由1999年的17个属,47种增加到2003年的20个属,55种。其中葡萄病毒属(Vitivirus),凹陷病毒属(Foveavirus)、葡萄斑点病毒属(Maculavirus)和葡萄卷叶病毒属(Ampelovirus)为新确定的4个属。已完成葡萄扇叶病毒(GFLV)和葡萄斑点病毒(GFkV)的全序列测序(2001年)。新发现葡萄卷叶相关病毒-9号(GLRaV-9)(2002年)。新增加GLRaV-8和葡萄D病毒(GVD)的单克隆抗体和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的多克隆抗体。RT-PCR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GRLaV-1、GRLaV-2、GRLaV-3、GRLaV-4、GRLaV-5、GRLaV-6、GRLaV-7、GVB、GVA、GVD、GRSPaV、葡萄拟卷叶病毒(GFkV-likeviruses)、GFLV和南芥菜花叶病毒(ArMV)等病毒及葡萄病毒属(Vitivirus)和凹陷病毒属(Foveavirus)病毒的检测。GFLV、ArMV、GVA及GVB和GVA、GFLV、GLRaV-2、GLRaV-3外壳蛋白(CP)基因已分别导入到欧洲葡萄(Vitisvinifera)和沙地葡萄(Vitisrupestrsis)及其他砧木中,目前仍在检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病毒 分类 检测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在转基因玉米检测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9
作者 芮玉奎 罗云波 +2 位作者 黄昆仑 王为民 张录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81-1583,共3页
随着转基因食品的推广应用,人们越来越关心其食用安全性.以转基因玉米及其亲本为实验材料,借助于近红外光谱仪对转基因玉米及其亲本进行了识别分析:扫描区间为12000~4000 cm-1,分辨率为4cm-1,扫描次数为64次;以三层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简... 随着转基因食品的推广应用,人们越来越关心其食用安全性.以转基因玉米及其亲本为实验材料,借助于近红外光谱仪对转基因玉米及其亲本进行了识别分析:扫描区间为12000~4000 cm-1,分辨率为4cm-1,扫描次数为64次;以三层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简称BP算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通过扫描光谱及数学和计算机软件分析,非常准确、方便地识别了转基因农产品.所以通过近红外光谱所建立的转基因BP-网络识别模型完全可用于实际应用.近红外分析还具有无污染、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前景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识别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转基因食品安全 检测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法检测转Bar、Bt基因双抗稻米 被引量:13
10
作者 邱良焱 肖有玉 +5 位作者 刘佳 宋尚新 肖红梅 索娜 王於建 王雪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9-142,共4页
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转基因双抗稻米的方法,以转Bar、Bt基因双抗稻米为原料,针对其水稻内源基因SPS和外源基因(包括Bar基因、Bt基因、CaMV35S启动子、Ubiquitin启动子和NOS终止子)设计多重PCR检测体系。结果表明,应用该多重PC... 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转基因双抗稻米的方法,以转Bar、Bt基因双抗稻米为原料,针对其水稻内源基因SPS和外源基因(包括Bar基因、Bt基因、CaMV35S启动子、Ubiquitin启动子和NOS终止子)设计多重PCR检测体系。结果表明,应用该多重PCR检测体系可快速检测出原料中的全部6条目标基因,检测灵敏度可达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检测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成分定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杜智欣 焦悦 +2 位作者 张亮亮 朱鹏宇 付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9-384,共6页
转基因作物的种类以及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产品在日益增长,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被社会公众广泛关注。世界各国均颁布转基因安全管理、标识法规,对转基因生物及其加工产品进行标识和管理。如何准确、稳定地对转基因产品中的转基因成... 转基因作物的种类以及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产品在日益增长,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被社会公众广泛关注。世界各国均颁布转基因安全管理、标识法规,对转基因生物及其加工产品进行标识和管理。如何准确、稳定地对转基因产品中的转基因成分进行定量,已成为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竞争性PCR、荧光定量PCR以及数字PCR等定量检测技术在转基因成分检测中应用及研究进展,讨论了目前各类转基因定量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定量检测技术在转基因成分检测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定量检测 PCR 数字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检测转基因油菜籽中芥酸和硫甙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芮玉奎 黄昆仑 +3 位作者 王为民 郭晶 金银花 罗云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90-2192,共3页
随着转基因食品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其食用安全性。以转基因油菜及其亲本为实验材料,借助于近红外光谱仪对转基因油菜及其亲本中的芥酸和硫甙进行了测定分析:扫描区间为12000-4000cm^-1,分辨率为4cm^-1,扫描次数为64次。结... 随着转基因食品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其食用安全性。以转基因油菜及其亲本为实验材料,借助于近红外光谱仪对转基因油菜及其亲本中的芥酸和硫甙进行了测定分析:扫描区间为12000-4000cm^-1,分辨率为4cm^-1,扫描次数为64次。结果显示近红外检测样品的结果与通用方法结果相近,说明通过扫描光谱加上数学和计算机软件分析,非常准确、方便的测定了转基因油菜中的芥酸和硫甙。结果表明,转基因油菜中的芥酸含量明显高于亲本中的含量,芥酸含量是非转基因亲本1.5~2.0倍;硫甙含量也表现出芥酸相同的规律,转基因油菜中显著高于其相应亲本,是亲本含量的1.3~1.51倍以上。所以,在转基因作物的育种过程中,在改善个别性状的同时,如何保持其他优良性状应当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转基因食品安全 检测 芥酸 硫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耐除草剂玉米GH5112E-117C定性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葱葱 谢苹 +5 位作者 董立明 夏蔚 兰青阔 闫伟 龙丽坤 李飞武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67,共4页
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GH5112E-117C是由北京奥瑞金公司研发的转mG2-aroA基因和mcry1Ah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新品系,对玉米螟、粘虫等鳞翅目害虫具有抗性、耐草甘膦除草剂的转基因玉米,在我国具有重要产业化应用前景。本文研发了GH5112... 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GH5112E-117C是由北京奥瑞金公司研发的转mG2-aroA基因和mcry1Ah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新品系,对玉米螟、粘虫等鳞翅目害虫具有抗性、耐草甘膦除草剂的转基因玉米,在我国具有重要产业化应用前景。本文研发了GH5112E-117C转基因玉米的定性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GH5112E-117C,在每个反应引物浓度为0.2 μmol/L、Taq DNA 聚合酶0.625 U、DNA模板50 ng,退火温度为58℃的条件下,检测灵敏度可稳定达到0.1%。该方法为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GH5112E-117C的精准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为农业转基因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转化事件 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PCR技术快速检测进口大豆转基因背景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景升 余爱丽 +3 位作者 姚伟 饶进 张木清 陈如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264,269,共4页
利用改良的CATB方法提取大豆(Glycinemax)种子基因组DNA。以大豆内源ScII基因做对照,采用MPCR(MultiplexPolymeraseChainReaction, MPCR)技术从进口大豆中检测出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EPSPS耐除草剂基因3种转基因成分。
关键词 MPCR 转基因 大豆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定性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小琦 张名昌 +2 位作者 任志强 冯瑞云 张维锋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2-205,共4页
采用PCR技术检测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Bt基因,判断水稻样品中是否含转基因成分,建立了稳定快速的转基因水稻定性PCR检测体系。PCR检测的灵敏度达到0.1%,稳定性良好。结果表明:PCR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灵敏和准确的,可以广泛地应用... 采用PCR技术检测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Bt基因,判断水稻样品中是否含转基因成分,建立了稳定快速的转基因水稻定性PCR检测体系。PCR检测的灵敏度达到0.1%,稳定性良好。结果表明:PCR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灵敏和准确的,可以广泛地应用到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产品的转基因成分检测中。此外,进一步讨论了转基因成分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转基因产品标识的必要性和目前转基因检测技术在检测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基因 定性检测 内源 检测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DNA的高效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蔡翠霞 肖维威 +4 位作者 吴慧慧 周琳华 吴永彬 耿启斌 马文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2,共4页
针对植物油中DNA含量极低、DNA序列片段短、破坏严重的特点,以食用植物油为原料,旨在建立一种从植物油中稳定、高效提取DNA的方法。实验采用硅膜吸附柱法提取植物油基因组DNA,PCR扩增其相应内源基因进行质量鉴定,再针对通用的外源基因Ca... 针对植物油中DNA含量极低、DNA序列片段短、破坏严重的特点,以食用植物油为原料,旨在建立一种从植物油中稳定、高效提取DNA的方法。实验采用硅膜吸附柱法提取植物油基因组DNA,PCR扩增其相应内源基因进行质量鉴定,再针对通用的外源基因CaMV35S启动子进行PCR、LAMP和实时荧光PCR检测对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DNA质量可靠,采用PCR、LAMP和实时荧光PCR技术成功地检测出了植物油中的CaMV35S启动子。因此,硅膜吸附柱法提取的植物油DNA可以作为PCR、LAMP、实时荧光PCR扩增模板用于转基因成分的检测,该方法经济、稳定、安全,为植物油的基因检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DNA提取 转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重PCR检测转基因大豆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秀丰 苏旭东 +4 位作者 张伟 袁耀武 周巍 张会彦 齐哲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4-198,共5页
旨在建立一套准确、快速、可靠的用于转基因大豆检测及DNA提取方法;以35S启动子(Cauliflowermosaicvirus 35S,CaMV 35S)、Nos终止子(Nopalinesynthase,Nos)、NPTⅡ、CP4-EPSPS四种外源基因和大豆内源基因(Lectin)为检测的目的片段,建立... 旨在建立一套准确、快速、可靠的用于转基因大豆检测及DNA提取方法;以35S启动子(Cauliflowermosaicvirus 35S,CaMV 35S)、Nos终止子(Nopalinesynthase,Nos)、NPTⅡ、CP4-EPSPS四种外源基因和大豆内源基因(Lectin)为检测的目的片段,建立五重PCR反应体系,并采用改进的方法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实际检测了已知转基因大豆和市售大豆;改进的DNA提取方法与经典的CTAB方法相比,提取时间至少缩短了1h,降低了提取成本。经过PCR扩增对五种外源基因进行了检测,经DNA测序证实了产物为目的扩增产物。转基因大豆的检出限为0.2%~0.5%。改进后的DNA提取方法能够快速提取用于PCR扩增的高质量模板,消除了PCR反应的抑制因子;建立的五重PCR反应体系能够高效、准确的检测转基因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大豆 DNA提取 多重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测序基因芯片检测质粒pCAMBIA 1301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秀丽 杨剑波 +1 位作者 景奉香 赵建龙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1-186,共6页
探讨了利用基因芯片对转基因水稻中质粒pCAMBIA 1301 的检测。不同于以往基于杂交检测基础上的基因芯片,利用微测序芯片实现了对质粒pCAMBIA 1301中报告基因hptⅡ、aadA、Gus,启动子CaMV 35S的检测。这种微测序芯片不仅通过杂交检测,还... 探讨了利用基因芯片对转基因水稻中质粒pCAMBIA 1301 的检测。不同于以往基于杂交检测基础上的基因芯片,利用微测序芯片实现了对质粒pCAMBIA 1301中报告基因hptⅡ、aadA、Gus,启动子CaMV 35S的检测。这种微测序芯片不仅通过杂交检测,还利用DNA聚合酶的特异性来实现对样品的检测。对样品进行常规PCR和不对称PCR处理实验表明,经不对称PCR处理后样品的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常规PCR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利用 测序 转基因水稻 PCR 质粒 样品 基因芯片 报告基因 DNA聚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色拉油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金红 程奕 +1 位作者 赵昕 王永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7,共4页
针对大豆色拉油中DNA较难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充分乳化、延长醇沉淀时间和反复富集小片段DNA等措施,有效地从大豆色拉油中提取到DNA,并通过大豆特异内源基因扩增得以证明。从两个不同品种商品大豆色拉油中检测出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外源... 针对大豆色拉油中DNA较难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充分乳化、延长醇沉淀时间和反复富集小片段DNA等措施,有效地从大豆色拉油中提取到DNA,并通过大豆特异内源基因扩增得以证明。从两个不同品种商品大豆色拉油中检测出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外源调控序列,并通过增加所用DNA模板用量检测出目的基因EPSPS序列,建立了大豆色拉油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色拉油 转基因成分 检测技术 醇沉淀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鉴别转基因番茄叶 被引量:17
20
作者 谢丽娟 应义斌 +3 位作者 应铁进 田海清 牛晓颖 傅霞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62-1066,共5页
用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 spectrum)漫反射方式对转基因番茄叶和非转基因番茄叶进行了快速、无损的定性分析。实验共对68个样品(转基因38个,非转基因30个)进行分类,用TQ 6.2.1光谱分析软件中集成的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和... 用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 spectrum)漫反射方式对转基因番茄叶和非转基因番茄叶进行了快速、无损的定性分析。实验共对68个样品(转基因38个,非转基因30个)进行分类,用TQ 6.2.1光谱分析软件中集成的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建立校正和预测模型。研究对比了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微分处理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用判别分析较最小二乘法判别结果较好,用InGaAs检测器获得的光谱经MSC后的分类结果最好,分类正确率为89.7%(转基因番茄叶86.8%,非转基因番茄叶93.3%)。结果表明VIS-NIR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的无损检测方法鉴别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番茄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番茄叶 可见/近红外光谱 分类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