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价值取向对自我社会奖赏加工的影响--来自ERPs的证据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琎 孙宇 +1 位作者 杨子鹿 钟毅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6-800,共15页
社会价值取向(Social Value Orientation,SVO)是相互依存情境下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分配结果的一种稳定的社会偏好,按SVO不同可以将个体分为"亲社会取向"和"亲自我取向"个体。已有研究表明SVO影响个体对涉及自我金钱... 社会价值取向(Social Value Orientation,SVO)是相互依存情境下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分配结果的一种稳定的社会偏好,按SVO不同可以将个体分为"亲社会取向"和"亲自我取向"个体。已有研究表明SVO影响个体对涉及自我金钱奖赏的结果评价加工,而它如何影响自我社会奖赏加工过程尚不明确。本研究让亲社会取向和亲自我取向被试完成涉及自我社会奖赏(包含社会接纳和自我成就感)的猜牌建议给予任务,同时记录其加工他人对建议的反馈(接受vs.拒绝)和他人最终结果(收益vs.损失)时诱发的脑电成分。结果发现,在建议反馈加工阶段,相比亲自我取向个体,亲社会取向个体在反馈相关负波(FRN)波幅(峰-峰值)和P3平均波幅上,建议被对方接受和被对方拒绝所诱发的波幅差异均显著;在他人最终结果加工阶段,建议被对方拒绝后,对于亲社会取向个体,对方损失诱发的反馈相关负FRN波幅比对方收益诱发的波幅更负,而对方损失诱发的P3波幅小于对方收益诱发的波幅;对于亲自我取向个体,对方损失与收益诱发的FRN波幅无差异,对方损失诱发的P3波幅显著大于对方收益诱发的波幅。这些结果表明社会价值取向调节个体对自我社会奖赏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价值取向 结果评价 建议给予 自我社会奖赏 事件相关电位(er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对低感觉寻求者安全行为决策的影响:来自ERPs的证据
2
作者 张舒 杨齐玉 +2 位作者 余欣柔 王双 史秀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52,共10页
为从神经层面深究不同偶然情绪对低感觉寻求者的不安全行为决策过程的影响作用,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进行试验研究。使用中国版大学生感觉寻求问卷筛选低感觉寻求者和中感觉寻求者(对照组)。采用视频片段作为情绪刺激材料在试验... 为从神经层面深究不同偶然情绪对低感觉寻求者的不安全行为决策过程的影响作用,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进行试验研究。使用中国版大学生感觉寻求问卷筛选低感觉寻求者和中感觉寻求者(对照组)。采用视频片段作为情绪刺激材料在试验前诱发正性和负性情绪,并设置风险情景任务进行风险决策试验。结果表明:不考虑情绪变量时,低感觉寻求组与感觉寻求对照组在安全行为决策上无显著差异;正性情绪下,低感觉寻求个体保持风险规避倾向;负性情绪下,在行为表现上,低感觉寻求者更倾向作出不安全行为决策;负性情绪下,在ERPs成分上,低感觉寻求者诱发的晚期正成分(LPP)潜伏期更晚,表明负性情绪的干扰导致个体在风险分类与评价时难度增大,故此从神经层面解释其外在行为表现的内在原因。总之,情绪在感觉寻求影响安全行为决策过程中产生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低感觉寻求 安全行为决策 事件相关电位(erps) 晚期正成分(L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返回抑制过程中情绪面孔加工优先:ERPs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敬欣 贾丽萍 +1 位作者 白学军 罗跃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共10页
返回抑制(IOR)是指注意过程中个体对已搜索过的位置进行抑制,从而在随后该位置上出现目标时发生注意重新定向或反应变慢的过程。本研究使用ERPs技术,采用线索-靶子范式,考察了情绪目标辨别任务中IOR的发生过程及二者的神经机制。结果发... 返回抑制(IOR)是指注意过程中个体对已搜索过的位置进行抑制,从而在随后该位置上出现目标时发生注意重新定向或反应变慢的过程。本研究使用ERPs技术,采用线索-靶子范式,考察了情绪目标辨别任务中IOR的发生过程及二者的神经机制。结果发现,与无效线索相比,有效线索下的P1波幅更小,N1波幅更大,正性、负性面孔N170的波幅比中性面孔大。表明当要求被试做情绪辨别任务时,IOR与对情绪信息的反应之间发生了分离,表现出情绪加工的优先。这说明IOR和情绪偏向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神经通路上的适应机制,也为进一步探究注意与情绪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来自神经电生理学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回抑制(IOR) 情绪面孔 注意偏向 事件相关电位(er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作自主性与社会距离对主动控制感的影响:来自行为与ERPs的证据 被引量:3
4
作者 钟毅平 牛娜娜 +2 位作者 范伟 任梦梦 李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32-1948,共17页
本文通过2个实验,考察动作自主性与社会距离对主动控制感的影响,以厘清不道德事件下主动控制感降低的认知神经机制。实验1采用时间估计法,在行为层面上考察动作自主性对主动控制感的影响以及社会距离的调节作用,实验2采用事件相关电位... 本文通过2个实验,考察动作自主性与社会距离对主动控制感的影响,以厘清不道德事件下主动控制感降低的认知神经机制。实验1采用时间估计法,在行为层面上考察动作自主性对主动控制感的影响以及社会距离的调节作用,实验2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进一步探究动作自主性与社会距离如何交互影响主动控制感,并试图检验外显主动控制感的结果稳健性。结果发现,服从命令时,相较于电击陌生人,电击朋友的决策诱发了更大的P3波幅,且音调反馈时诱发了更负的N1波幅,内隐主动控制感更强;在外显主动控制感上,仅发现自由选择时控制感和责任感评分比服从命令时更高。结果表明社会距离自下而上地调节了自主性对内隐主动控制感的影响,而外显主动控制感上个体有意识地产生了道德推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控制感 动作自主性 社会距离 时间间隔估计 事件相关电位(er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目的对自动语义激活过程的调节作用:ERPs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宋娟 吕勇 沈德立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3年第2期134-140,共7页
此研究采用ERPs技术,中文词汇为刺激,利用掩蔽启动范式,探讨了自上而下的任务因素对自动语义激活过程是否具有调节作用。实验任务有三个:指示被试对问号后出现的词进行生物/非生物的词汇分类判断;指示被试对圆圈后出现的词进行是否含上... 此研究采用ERPs技术,中文词汇为刺激,利用掩蔽启动范式,探讨了自上而下的任务因素对自动语义激活过程是否具有调节作用。实验任务有三个:指示被试对问号后出现的词进行生物/非生物的词汇分类判断;指示被试对圆圈后出现的词进行是否含上下结构的字的词汇结构判断;对带"*"的词进行真词/假词判断。研究发现:当指示随后将进行词汇分类判断任务时,被试对被掩蔽的启动刺激产生语义加工期待,从而被掩蔽的启动刺激的加工达到深层次语义水平,被掩蔽的启动刺激对靶刺激产生显著的启动效应。当指示对启动刺激进行词汇结构判断时,无显著的启动效应。自上而下的任务因素对自动语义激活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目的 自上而下的调节 自动语义激活 事件相关电位 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下冲突适应过程的ERP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湘茹 刘昌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290,共8页
为了考察被试在不能意识到任务中包含冲突的情况下的认知控制过程,将产生SNARC效应的奇偶判断任务看作是一种潜在的冲突任务。大小与反应手一致的视为一致的试次,大小与反应手不一致的视为不一致的试次。根据不一致试次之前一个试次... 为了考察被试在不能意识到任务中包含冲突的情况下的认知控制过程,将产生SNARC效应的奇偶判断任务看作是一种潜在的冲突任务。大小与反应手一致的视为一致的试次,大小与反应手不一致的视为不一致的试次。根据不一致试次之前一个试次的类型将其划分为iI(不一致-不一致,incongruent-incongruent)试次和cI(一致-不一致,congruent—incongruent)试次两种类型。对冲突适应过程的分析表明iI试次的反应时显著快于cI试次,iI试次和cI试次相比,两者的脑电在大约260~300ms的时间段内在FCz位置上差异最大。偶极子分析表明差异波的产生源定位于背侧前扣带回(dorsal anchor cinglate cortex),这些结果与前扣带回的意识监测理论并不一致。最后结合冲突监测理论和其他解释前扣带回功能的理论对研究结果做了相应的解释,认为冲突适应可以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突监测 SNARC效应 冲突适应 前扣带回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誉关注与社会距离对伤害困境中道德决策的影响:来自行为与ERPs的证据 被引量:13
7
作者 占友龙 肖啸 +2 位作者 谭千保 李琎 钟毅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3-627,共15页
在社会交往中,声誉关注是人类合作行为和道德判断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以往研究只是单独考察声誉关注或社会距离会如何影响道德决策行为,但两者如何交互影响道德决策尚不清楚,尤其是禁止性道德范畴领域(如,伤害他人行为)下道德决策的认... 在社会交往中,声誉关注是人类合作行为和道德判断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以往研究只是单独考察声誉关注或社会距离会如何影响道德决策行为,但两者如何交互影响道德决策尚不清楚,尤其是禁止性道德范畴领域(如,伤害他人行为)下道德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本研究要求被试在匿名或公开情境下决策是否愿意对不同社会距离他人(朋友、熟人、陌生人)实施疼痛电击以增加自己的金钱收益,同时记录其决策时的行为和神经反应。结果发现,匿名情境下被试对朋友的电击伤害要显著低于对熟人和陌生人的,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利己的利他主义”决策倾向;与朋友和陌生人相比,被试在涉及熟人的两难决策中花费了更长的时间,体验到了更强烈的厌恶情绪,并诱发了更大波幅的与情绪反应有关的P260成分,以及与认知推理有关的晚期正成分(LPP:300~450 ms),表现出一种典型的“熟人效应”。然而,行为与ERP指标上的这些差异在公开情境下均显著减弱了。这表明个体在禁止性道德范畴领域下的道德决策遵循着一种“利己的利他主义”的道德原则,熟人关系的不确定性会在道德决策中诱发强烈的负性情绪和认知负荷,而声誉关注削弱了利己倾向和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厌恶情绪和认知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决策 声誉关注 社会距离 利他主义 事件相关电位(er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视觉CPT范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额区ERPs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万小姣 王苏弘 +1 位作者 高小榕 闫铮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5-391,共7页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来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在选择注意任务下额区的神经活动。实验采用高密度的脑电采集仪来记录受试在执行改进的视觉持续性操作测试(Visual-CPT)范式下的ERPs,12名患儿(ADHD组)及13名健康儿童(对照组)...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来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在选择注意任务下额区的神经活动。实验采用高密度的脑电采集仪来记录受试在执行改进的视觉持续性操作测试(Visual-CPT)范式下的ERPs,12名患儿(ADHD组)及13名健康儿童(对照组)参加本次试验。在Go和No-go条件下,分别对两组受试的行为学及ERPs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对结果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ADHD组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得较差,漏报率和错误率明显增加,而且反应时间明显延长;无论是Go条件还是No-go条件,潜伏期未见显著性差异,但是ADHD组相比对照组在额区表现出幅值显著低的N2成分(P<0.05);此外,ADHD组在No-go条件下具有幅值显著高的P2成分(P<0.05)。结果表明,ADHD患儿在认知功能执行中产生障碍,而这种障碍可能与其额叶区域的ERPs波形幅值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视觉持续性操作测试 执行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诺水平与社会距离对信任投资的影响:来自行为与ERPs的证据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梅 李琎 +2 位作者 张冠斐 钟毅平 李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59-1871,共13页
为考察承诺水平和社会距离对信任行为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本研究在承诺者(朋友和陌生人)做出高水平(vs.低水平)的承诺后,要求被试选择是否信任对方,同时记录决策时的行为及神经反应。行为结果发现,相较于陌生人,当承诺者为朋友时被试会... 为考察承诺水平和社会距离对信任行为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本研究在承诺者(朋友和陌生人)做出高水平(vs.低水平)的承诺后,要求被试选择是否信任对方,同时记录决策时的行为及神经反应。行为结果发现,相较于陌生人,当承诺者为朋友时被试会表现出较高的信任行为,且其信任行为不受承诺水平的影响。然而,当承诺者是陌生人时,被试在低水平承诺条件下比高水平承诺条件下表现出更高的信任行为。脑电结果发现,高水平承诺比低水平承诺诱发了更大的P2波幅。此外,当承诺者是朋友时,信任行为所诱发的N2和P3波幅不受承诺水平的影响;然而,当承诺者是陌生人时,被试在低水平承诺条件下的信任行为比高水平承诺条件下的信任行为所诱发的N2波幅更负,但高水平承诺条件下的信任行为所诱发的P3大于低水平承诺条件。这些结果说明,当承诺者是陌生人时,人们的信任行为是出于自我利益的考虑;然而,当承诺者是朋友时,个体的信任行为是出于自我和朋友的共同利益的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诺水平 社会距离 信任决策 合理信号理论 事件相关电位(er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P在家用纺织品视觉感知研究中的探索与应用
10
作者 唐承鲲 王黎 +1 位作者 谢恬静 郑晓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45,共7页
事件相关电位(ERP)在“新文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鉴于传统调研工具的局限性,探索性地将ERP技术应用于家用纺织品视觉感知研究中。选取不同明度、色调和图案的床上用品作为试验材料,通过脑电数据重点分析N100、P200和N200成分... 事件相关电位(ERP)在“新文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鉴于传统调研工具的局限性,探索性地将ERP技术应用于家用纺织品视觉感知研究中。选取不同明度、色调和图案的床上用品作为试验材料,通过脑电数据重点分析N100、P200和N200成分对视觉特征的响应。结果显示,高明度床品产生更大N100振幅,受试者更倾向于高明度、无图案床品。ERP技术可用于分析纺织品视觉感知中的审美偏好,为纺织品设计和“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文科生的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新文科 视觉感知 家用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Ps探讨负性情绪积累肝失疏泄对前瞻记忆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秦中朋 詹向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42,共5页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由脑老化过速而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等,发病率和致死率逐渐上升,现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全球第五大致死病因。新近有国内外多项研究报道,前瞻记忆能力下降出现在认知功能衰退的早期...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由脑老化过速而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等,发病率和致死率逐渐上升,现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全球第五大致死病因。新近有国内外多项研究报道,前瞻记忆能力下降出现在认知功能衰退的早期阶段,前瞻记忆损伤可能是认知功能衰退的早期敏感指标。系统总结了前瞻记忆的概念分类、研究范式、影响因素以及认知心理学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等,并重点探讨了不良负性情绪对前瞻记忆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负性情绪积累肝失疏泄影响前瞻记忆水平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支持,为认知功能减退的早期发现、早期防治提供新视角,为中医情志病因理论长期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加速认知衰老学说增添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记忆 负性情绪积累 肝失疏泄 认知功能衰退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类型——线索条件对跆拳道专家返回抑制的影响机制--一项来自ERP的证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惠悲荷 赵萌萌 +2 位作者 宋志娟 陆雯 冯琰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42,共8页
目的:探讨任务类型和线索条件对跆拳道专家和新手返回抑制能力的影响,以及在不同任务条件下跆拳道专家返回抑制的认知特征及其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采用线索-靶子与Go-NoGo相结合的实验范式,记录在不同任务类型和线索条件下被试的反应... 目的:探讨任务类型和线索条件对跆拳道专家和新手返回抑制能力的影响,以及在不同任务条件下跆拳道专家返回抑制的认知特征及其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采用线索-靶子与Go-NoGo相结合的实验范式,记录在不同任务类型和线索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等行为特征,并同步记录其脑神经活动的峰波幅和潜伏期等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特征,揭示跆拳道专家(专家组)和新手(新手组)返回抑制控制能力的差异,旨在探讨任务类型-线索条件对跆拳道专家返回抑制的影响机制。结果:1)专家组和新手组反应时(F=9.820,P=0.002<0.01)存在非常显著差异,专家组的反应速度明显快于新手组;专家组和新手组均出现了返回抑制效应,专家组的返回抑制量大于新手组。2)不同脑区诱发P2(F=10.595,P=0.000<0.01)、N2(F=6.407,P=0.007<0.01)和P3(F=2.923,P=0.038<0.05)的峰波幅存在非常显著或显著差异;专家组和新手组诱发P2(F=6.212,P=0.018<0.05)、P3(F=9.042,P=0.005<0.01)的峰波幅也存在非常显著或显著差异。3)不同任务类型(Go-NoGo)诱发产生P2(F=7.844,P=0.000<0.01)、N2(F=11.996,P=0.000<0.01)和P3(F=3.750,P=0.027<0.05)潜伏期存在非常显著或显著差异;不同脑区诱发产生P2(F=5.060,P=0.007<0.01)和P3(F=23.638,P=0.000<0.01)潜伏期存在非常显著差异;专家组和新手组诱发产生P3(F=14.944,P=0.000<0.01)潜伏期存在非常显著差异。结论:1)跆拳道专家和新手均表现出返回抑制效应;与新手相比,跆拳道专家表现出更强的注意集中-抑制的转换能力;2)任务类型和线索条件对跆拳道专家返回抑制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其可能的神经机制为部分脑区诱发P2较早,出现了明显的Nogo-N2和Nogo-P3效应,这可能源于跆拳道专家长期的专项训练和比赛经验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跆拳道 任务类型 线索条件 返回抑制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动作预期中错误监控的认知调节机制: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
13
作者 李亚伟 冯甜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6-434,463,共10页
目的:从错误监控视角探究运动员的动作预期错误监控与脑活动的认知调节机制。方法:40人[优秀组(一级篮球运动员)和新手组(非篮球专项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观看不同判断时间点(出手阶段、上升阶段、高点阶段和下落阶段)和投篮结果(命中与... 目的:从错误监控视角探究运动员的动作预期错误监控与脑活动的认知调节机制。方法:40人[优秀组(一级篮球运动员)和新手组(非篮球专项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观看不同判断时间点(出手阶段、上升阶段、高点阶段和下落阶段)和投篮结果(命中与未命中)的投篮视频,进行投篮结果预期及错误意识水平报告;同时记录并分析被试判断正确率、判断确信程度、P3、N400、ERN及Pe成分的潜伏期和峰波幅。结果:优秀组在投篮动作的早期阶段对命中情况的判断正确率更高,对未命中情况的判断正确率更低,判断确信程度与判断正确率呈正相关关系;优秀组的ERN峰波幅显著大于新手组,P3峰波幅有大于新手组的趋势,在未命中情况下的N400峰波幅更大,在命中情况下的Pe峰波幅更小。结论:1)运动经验可以提高运动员的错误监控能力,且优秀运动员的动作预期错误监控的时程表现在动作执行的早期阶段;2)优秀运动员的错误监控能力在行为特征和认知神经变化2个方面均显现出优势,且错误监控能力的强弱会影响动作预期的绩效;3)优秀运动员的错误监控行为可以调节运动经验对动作预期绩效的影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预期 错误监控 调节机制 运动员 事件相关电位(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分享意愿的机制研究——基于信息来源与特质共情的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蕊 胡宇涵 +1 位作者 刘畅 尚俊辰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9,F0003,共10页
[研究目的]突发事件背景下的公众信息互动模式深刻塑造和引导舆情态势,尤其是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高度不确定性和紧迫性不仅激发了公众复杂情绪,还极大地促进了多元信息主体的广泛参与与互动。该研究聚焦于特质共情和信息来源对突发自然... [研究目的]突发事件背景下的公众信息互动模式深刻塑造和引导舆情态势,尤其是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高度不确定性和紧迫性不仅激发了公众复杂情绪,还极大地促进了多元信息主体的广泛参与与互动。该研究聚焦于特质共情和信息来源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分享行为决策的影响,深入剖析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以全面理解信息评估的复杂心理过程。[研究方法]基于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该研究设计2信息来源(官方vs.非官方)×2特质共情(高vs.低)双因素混合脑电实验,探索性从神经生理层面分析不同来源的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在大脑认知加工过程中的神经响应模式,以及这些模式如何因个体特质共情差异而最终影响个体不同的分享决策。[研究结果/结论]行为结果显示,在面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时,所有被试对官方来源的信息表现出更高的分享意愿和更短的决策时间,且高特质共情被试信息分享倾向更为积极;ERP结果显示,在突发事自然灾害事件信息评估过程中,相较于低特质共情被试,高特质共情被试在额区及中央区表现出增强的P2脑电波幅,同时在该区域诱发的N400脑电波幅显著降低;非官方来源的信息则诱发更高的N400脑电波幅。该研究表明高特质共情个体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更敏感,在信息加工的早期展现出显著的加工优势。官方来源的信息则在晚期信息加工阶段体现优势,表现为脑电活动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 信息分享 分享意愿 事件相关电位(erp) 特质共情 信息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P技术的数字界面布局认知与评估 被引量:11
15
作者 牛亚峰 薛澄岐 +4 位作者 彭宁玥 周蕾 吴闻宇 官睿 金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0-475,共6页
为了探索用户对数字界面不同布局形式的比较和评估的认知过程,根据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用较高相似度界面布局与较低相似度界面布局的Oddball实验范式,并结合脑电数据与行为数据,分析比较了2种相似度条件下N2b成分、P300成分的波幅和潜... 为了探索用户对数字界面不同布局形式的比较和评估的认知过程,根据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用较高相似度界面布局与较低相似度界面布局的Oddball实验范式,并结合脑电数据与行为数据,分析比较了2种相似度条件下N2b成分、P300成分的波幅和潜伏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靶刺激认知早期阶段,N2b成分的波幅与靶刺激和标准刺激的偏差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进入较深层次加工过程后,靶刺激所诱发的P300成分的波幅与靶刺激和标准刺激的相似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可拓展应用于界面的迭代评估过程中,为实际项目中数字界面产品风格继承性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erp) P300 N2b 界面布局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位置区域提示下视觉注意范围等级的ERP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高文斌 罗跃嘉 +2 位作者 魏景汉 彭小虎 卫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3-448,共6页
研究视觉空间注意中注意范围的脑内时程的动态变化。被试为 14名青年人 ,使用固定位置的、3种不同直径的线圈作为注意范围的区域性提示 ,祛除空间定位因素的影响 ,记录反应时和事件相关电位 (ERP)数据。结果显示 :提示范围由小到中等时 ... 研究视觉空间注意中注意范围的脑内时程的动态变化。被试为 14名青年人 ,使用固定位置的、3种不同直径的线圈作为注意范围的区域性提示 ,祛除空间定位因素的影响 ,记录反应时和事件相关电位 (ERP)数据。结果显示 :提示范围由小到中等时 ,反应时延长 ,而由中等到大范围时 ,反应时缩短 ;提示物和靶刺激诱发ERP的早成分 (N1、P1)不受提示范围大小的调节 ,而其P2、N2的波幅与潜伏期均明显受到提示范围大小的影响。这些结果说明 :①视觉注意诱发的P1、N1成分 ,主要与空间定位信息的加工相关 ;②提示物诱发的P2、N2成分与注意范围相关 ;③在视觉信息加工过程中 ,空间位置的信息要早于其它信息被加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 固定位置 区域提示 视觉注意范围等级 erp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记忆中汉字与空间的分离及动态优势半球的ERP效应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益文 林崇德 +2 位作者 魏景汉 罗跃嘉 卫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3-259,共7页
测量了 14名正常青年被试在进行延迟反应任务时的事件相关脑电位 (ERP)。在刺激消失后的延迟阶段 ,汉字任务和空间任务均在头皮前部额区产生P2 6 0和晚期正成分 (LPC) ,在头皮后部顶枕区产生N15 0和晚期负成分 (LNC)。汉字任务的P2 6 0... 测量了 14名正常青年被试在进行延迟反应任务时的事件相关脑电位 (ERP)。在刺激消失后的延迟阶段 ,汉字任务和空间任务均在头皮前部额区产生P2 6 0和晚期正成分 (LPC) ,在头皮后部顶枕区产生N15 0和晚期负成分 (LNC)。汉字任务的P2 6 0为右半球优势 ,4 0 0~ 80 0ms转化为左半球的激活程度显著大于空间任务。空间任务从P2 6 0的左右半球均衡变化为 4 0 0~ 80 0ms的右半球优势。头皮后部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提供了工作记忆中汉字与空间信息保持的分离及其优势半球动态变化的电生理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汉字与空间信息 优势半球 延迟匹配任务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产品意象-语义匹配评估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默 王海燕 +1 位作者 薛澄岐 邵将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了揭示视觉形象的感性认知规律,采用低唤醒度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研究用户对产品意象认知的评价反馈.实验设计了以跑车形态作为启动刺激,并设置了由强至弱的4个匹配等级语义形容词作为检测刺激,分别为相关... 为了揭示视觉形象的感性认知规律,采用低唤醒度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研究用户对产品意象认知的评价反馈.实验设计了以跑车形态作为启动刺激,并设置了由强至弱的4个匹配等级语义形容词作为检测刺激,分别为相关词、近义模糊词、远相关模糊词和无关词.实验结果表明:无关词和模糊词能够诱发出稳定的N400成分,并且具有相同的头皮分布;近义模糊词在不同唤醒度的评估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评估结果.研究表明,从视觉认知的神经加工机制出发,ERP能够客观、有效地获取用户对产品意象认知的内隐反馈,这为匹配度进行级别量化、建立产品意象的精确映射评估模型提供了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意象 语义匹配 事件相关电位 跑车 N4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记忆负荷水平下执行控制的ERP效应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湘 陈斌 +2 位作者 刘鼎 王晓燕 姚树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76-582,共7页
目的:通过被试在倒数n项测验(n-back task)任务中的行为与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表现,分离执行控制不同加工环节的神经电生理指标,探讨在逐步增加的记忆负荷水平下各ERP成分的时间进程及脑区分布变化规律。方法:... 目的:通过被试在倒数n项测验(n-back task)任务中的行为与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表现,分离执行控制不同加工环节的神经电生理指标,探讨在逐步增加的记忆负荷水平下各ERP成分的时间进程及脑区分布变化规律。方法:正常成人20名参加n-back(n=0、1、2)工作记忆任务的ERP实验,同时记录行为数据及EEG脑电信号。离线处理数据后,比较被试在低、中、高工作记忆负荷下的行为表现及ERP成分的差异。结果:0、1两种记忆负荷水平下被试的反应时与正确率无显著差异,2-back任务时的正确率低于0-back与1-back[(87.7±9.9)/(98.7±2.2)、(96.3±3.5),P<0.05],反应时长于0-back与1-back[(1077.0±247.2)/(729.5±83.7)/(837.3±144.7)msP<0.05)]。三种记忆负荷水平的任务均诱发出了明显的P3成分。P3波幅随记忆负荷的逐步增加呈现等级下降规律,潜伏期则未随记忆负荷变化而改变。高记忆负荷与低记忆负荷的任务相减均得到一差异波N450成分,主要分布于额区及顶区。1-0及2-0差异波的N450平均波幅差异在顶区显著。结论:执行控制的注意分配、刷新、编码等成分在刺激后300ms开始,约700ms处结束。P3成分的等级下降规律反映被试有效地进行了注意的分配及转移。高负荷与低负荷差异波N450成分在额区及顶区同步出现,分别反映了执行功能中的更新与编码环节,以及短时贮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控制 事件相关电位 n-back任务 记忆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P研究反映感数与计数的不同脑机制(英文) 被引量:8
20
作者 罗跃嘉 南云 李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4-441,共8页
对于较小数目的快速准确认知的“感数”现象一直是一个引人兴趣的问题 ,这一感数过程到底本质是什么 ,它与计数过程究竟是同一种加工还是分属两种不同类别 ,对于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论。本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感数加工的本质 ,运... 对于较小数目的快速准确认知的“感数”现象一直是一个引人兴趣的问题 ,这一感数过程到底本质是什么 ,它与计数过程究竟是同一种加工还是分属两种不同类别 ,对于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论。本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感数加工的本质 ,运用ERP手段来探索其与计数的不同机制 ;并且以分心物变量为指标 ,研究在有分心物呈现时 ,感数与计数过程将会有哪些变化以及其潜在的神经机制。对 1 4名正常青年人记录感数与计数加工过程中的事件相关脑电位 (ERP)。刺激图片由位于屏幕中心的靶 (白色矩形 )或者靶 +分心物 (白色圆形 )组成 ,靶的数目分为感数 (1~ 3个靶 )及计数 (4~ 6 ) ;而分心物的数目有三种水平 :零 (无分心物 ) ,与靶的数目相同及两倍于靶的数目。被试计算图片上白色矩形的个数并对所得数目进行奇偶判断 ,最后根据奇偶性用左右手进行按键反应。行为结果表明 ,感数与计数的反应时在靶数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靶数目相同时 ,分心物越多 ,则被试所需要的反应时就越长。ERP测量表明P1波幅随着靶数目的增加而增大 ,随着分心物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N1波潜伏期随着靶数目的增加和分心物数目增加而减小 ,N1波幅随着靶数目和分心物的增加而增加 ;P3波幅随着靶数目的增加而减小 ,在某些记录点具有靶效应和干扰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数 计数 事件相关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