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困境纾解:基于痛点-堵点-难点的解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邵伟德 朱丹阳 李启迪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0,共8页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最初属于我国经济领域。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则是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延伸至学校体育领域的创新概念。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契合国家经济社...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最初属于我国经济领域。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则是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延伸至学校体育领域的创新概念。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契合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又要体现体育学科特有的育人规律,更要立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核心诉求。自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变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当前改革进程仍面临“学生素养提升有限”痛点、“多元协调路径梗阻”堵点,以及“评价标准体系缺失”难点等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构建“1+2+4”立体化的发展模型: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构建课内外、校内外双循环体系;完善理念保障、政策保障、手段保障、质量保障四维支撑系统。在实践路径层面,提出“研制评价标准、研判发展状态、探究关键因素、提供破解策略”的实施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课内外、校内外双循环体系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与时空演化
2
作者 郭强 李秋哲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40,共22页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发挥旅游业赋能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以高质量发展特征为框架,把握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包括旅游业质量追赶、创新驱动、结构升级、绿色发展、共同富裕5个维度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发挥旅游业赋能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以高质量发展特征为框架,把握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包括旅游业质量追赶、创新驱动、结构升级、绿色发展、共同富裕5个维度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评价法对2012—2021年中国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时序动态测度,并进行空间可视化、差异测度以及集聚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经历了“提升-下降-恢复”3个阶段,新冠疫情冲击影响较大,但恢复势头良好。(2)东部地区保持领先,中、西部地区呈现追赶态势。区域格局由东部沿海到内陆递减转变为“中高水平区”在东部、中部、西南地区集聚。(3)整体差异呈现“下降-上升-持平”态势;地区间差异仍然显著;东部地区差异是地区内差异主要来源,西部、东北地区的地区内差异在疫情影响下有所扩大。(4)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且逐步增强。东部地区呈现高值集聚,西部与东北地区呈现低值集聚,中部地区部分省份已完成“低-高”集聚向“高-高”聚集态势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灌区优质高产小麦品种鉴选及其生理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毕新铜 葛子菲 +5 位作者 杨洋 冯健超 马冬云 谢迎新 王晨阳 贺利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11,共13页
【目的】筛选出适宜豫北地区的优质高产类小麦品种,为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37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和15个加工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5个加... 【目的】筛选出适宜豫北地区的优质高产类小麦品种,为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37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和15个加工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5个加工品质指标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4.88%。其中,第1主成分为面团揉混特性因子,主要为拉伸面积、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沉降值和粉质质量指数;第2主成分为蛋白特性因子,主要为干、湿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第3主成分为籽粒性状因子,主要为容积质量。通过隶属函数得到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值(integrated assessment value,D),其中,排名前5的分别为新麦58、新麦45、科兴3302、中麦578和福穗3号。通过对产量和品质综合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所有参试品种分为5大类,产量和品质均表现较优的品种有10个,其中,郑麦139、国阳537和中麦578为一类高产优质类品种。【结论】通过产量和品质综合评价筛选出一类高产优质品种3个;不同类型品种的生理特征表现为高产类品种灌浆期具有较高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而优质类品种灌浆期反映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专用小麦 品种筛选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城市群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露 许旺土 张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5-224,共10页
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是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将高质量发展内涵准确落实到具备“标尺”作用的交通指标上,是城市群区域有序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构建城市群区域综合立体交通... 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是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将高质量发展内涵准确落实到具备“标尺”作用的交通指标上,是城市群区域有序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构建城市群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模型,精准剖析城市群区域交通发展薄弱环节的同时引导城市群交通发展协同制度制订的方向;利用京津冀城市群统计数据进行了测度模型的应用,并以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交通指标数据作横向对比,研究表明:京津冀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在全国层面处于较高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但相较于长三角城市群在公路、铁路规模和交通方式的衔接协调方面还存在差距,建议强化制度设计,制定针对性的发展策略,着力于提升河北交通能级以实现高效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立体交通网 城市群 区域一体化 高质量发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主要农作物秸秆与饲草营养价值比较研究
5
作者 蒲小剑 彭丹 +3 位作者 王伟 德科加 魏希杰 徐成体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8,共7页
为探究青藏高原高寒地区主要农作物秸秆及饲草资源的饲用品质,对该地区12种主要农作物秸秆与饲草进行了营养指标测定,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农作物秸秆与饲草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 为探究青藏高原高寒地区主要农作物秸秆及饲草资源的饲用品质,对该地区12种主要农作物秸秆与饲草进行了营养指标测定,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农作物秸秆与饲草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Ash)、可溶性糖(WSC)、钙(Ca)和磷(P)的含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青薯9号秸秆CP含量最高(9.72%),而青麦1号秸秆CP含量最低(2.49%);青海扁茎早熟禾的EE含量最高,为7.71%,而青海中华羊茅秸秆的EE含量为44.89%,低于其他样品,且差异显著(P<0.05);青甜1号秸秆的WSC含量为9.48%,在参试材料中最高;青蚕14号秸秆Ca含量最高,为1.04%。按营养品质综合评价指标对12种秸秆与饲草进行排序,排名最高的为青薯9号,最低的为昆仑14号。根据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各类作物种植规模和农业废弃物利用情况,建议在青海省秸秆饲料化时优先选择青薯9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地区 作物秸秆 饲草 营养品质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奶牛养殖高质量发展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研究
6
作者 王冉 祝丽云 +2 位作者 李彤 刘宇鹏 牛林伟 《中国奶牛》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科学合理地测度河北省奶牛养殖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诊断其关键障碍因子,对于推动河北省奶业振兴目标全面实现,提高河北奶业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界定奶牛养殖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经济、社会、生态3个维度... 科学合理地测度河北省奶牛养殖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诊断其关键障碍因子,对于推动河北省奶业振兴目标全面实现,提高河北奶业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界定奶牛养殖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经济、社会、生态3个维度的奶牛养殖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奶牛养殖投入产出效益、产品质量、奶牛福利、资源消耗、生态保护等层面对河北省2010-2021年奶牛养殖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1年期间河北省奶牛养殖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W型”循环波动变化趋势;生态维度指数对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的贡献度最高;经济维度是影响奶牛养殖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维度;成本利润率、粪污中BOD等有害物质含量以及医疗防疫费用是最为关键的障碍因子。为进一步提高河北省奶牛养殖高质量发展水平,应进一步挖掘奶牛养殖降本提质增效潜力、不断创新绿色低碳养殖技术、持续关注奶牛健康和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养殖业 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视角下中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付晓 黄颖敏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7-527,共11页
县域是推进高质量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和难点区域。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通过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2020年中国5个重点革命老区县域高质量... 县域是推进高质量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和难点区域。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通过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2020年中国5个重点革命老区县域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整体看,高质量发展指数呈现原中央苏区和大别山革命老区领先、川陕革命老区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次之、左右江革命老区最低的特征,高值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原中央苏区,低值区多聚集在省界区域和左右江革命老区。(2)从主体功能区视角分析,各区域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呈现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特征,且主体功能定位与其优势维度显著相关,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缩小主体差异的重要路径。(3)影响因素方面,自然环境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共同影响区域发展,3类主体功能区之间尚未形成共性驱动因素,但以人均GDP、人力资本和劳动人口为代表的经济社会因素驱动作用更加显著。研究为促进革命老区不同主体功能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撑,也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差异化的革命老区振兴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主体功能区 综合评价 影响因素 革命老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重点革命老区县域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付晓 黄颖敏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3,63,共10页
以5个国家重点革命老区为研究区域,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2020年中国重点革命老区县域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革命老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五大革命老... 以5个国家重点革命老区为研究区域,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2020年中国重点革命老区县域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革命老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五大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原中央苏区、大别山革命老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川陕革命老区和左右江革命老区。革命老区内部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较大,形成了新的核心-边缘结构。(2)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共享发展维度驱动效应显著,是影响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维度。其他各维度均与高质量发展指数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但地域差异明显。(3)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力资本是革命老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但不同区域的驱动效应不同。此外,工业化水平因素也在原中央苏区、川陕老区、陕甘宁老区和左右江老区具有较强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周元任 陈梦根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17,共22页
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促进数字要素流通和资源互补,能有效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设计了数字经济五维综合评价体系,测算2010—2022年中国31个省级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促进数字要素流通和资源互补,能有效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设计了数字经济五维综合评价体系,测算2010—2022年中国31个省级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总体呈持续增长态势,西部地区发展速度相对更快。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关联网络中各省份联系紧密,数字资源和要素互通可达,表现出显著的地理集聚性、空间通达性和分布非均衡性,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扮演数字经济发展“引擎”、数字经济发展“受益”和数字资源“输出”的角色。分维度和分时段来看,地区数字经济格局呈现不同的动态演进特征,空间关联网络不断重构,稳定性和复杂度不断提升,各地区联系渐趋紧密,数字要素流动渐趋通达,网络地位渐趋平等化,网络集群效应日益减弱,数字经济呈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地理距离较远、经济增长差异较大、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均会减弱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但不同时段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空间联系的关键因素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体系 空间关联网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系职教 行在跨界——专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朱德全
10
作者 曹渡帆 朱德全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4,共12页
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层次”到“类型”的历史性跨越。这期间离不开一批职业教育学者做出的学术贡献。朱德全教授躬耕于职业教育领域二十余年,致力于开展课程与教学领域和职业教育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围绕着... 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层次”到“类型”的历史性跨越。这期间离不开一批职业教育学者做出的学术贡献。朱德全教授躬耕于职业教育领域二十余年,致力于开展课程与教学领域和职业教育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围绕着农村综合中学、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区域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理论与行动研究,形成了“职业教育融通与课程教学统整”的独特研究域。他将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职业教育研究的动力源泉,将“职普融通”与“区域融通”作为职业教育研究的逻辑理路,矢志不移地践行“问题导向、实证取向与社会服务”的学术精神,取得了卓著成就。在长期的学术探索与田野考察中,朱德全教授将课程教学统整于职业教育研究中,鲜明地提出中国职业教育要坚持“跨界共生”的发展理念,要自觉围绕产业人才需要而“转”、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朱德全教授的理论成果与田野实践体现了他“顶天立地”的学术追求。他寄语职业教育领域的广大青年学者:要有一种大思路、大眼界、大胸襟,以超越学科局限的宏观视野,高屋建瓴地做职业教育研究;要有扎根精神,深入田野,面向事实本身和现实问题,做活生生的职业教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 农村综合中学 职普融通 区域融通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跨界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评价体系研究
11
作者 张婷 刘武周 尚建利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9-16,共8页
构建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评价体系是推进农村人才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基于数字素养与技能的理论内涵和研究成果,结合布鲁姆分类法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 构建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评价体系是推进农村人才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基于数字素养与技能的理论内涵和研究成果,结合布鲁姆分类法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使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四川省G镇的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进行实证评估。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和问题解决是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提出,应着重健全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机制、完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培育体系、提高数字认知与数字思维水平、加大数字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力度,为推进数字乡村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农民 数字素养与技能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12
作者 王琢璞 鲁刚 岳芬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7-438,共12页
在能源低碳转型持续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储能作为灵活调节资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储能产业的发展相应迎来重大机遇。为了填补当前储能产业发展评价标准缺失的空白,本文在全面解析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储能产业高质量... 在能源低碳转型持续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储能作为灵活调节资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储能产业的发展相应迎来重大机遇。为了填补当前储能产业发展评价标准缺失的空白,本文在全面解析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旨在为储能产业发展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估工具,以促进其健康发展并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评价结果表明2021—2023年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速度较快,但存在基础目标与衍生目标推进不协调的阶段性失衡问题,主要驱动力来源于“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维度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度。障碍度模型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服务电力系统转型升级”是当前制约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维度,该维度的障碍度不断提升且排名始终居于首位。具体在不同维度内,储能产业也存在诸如储能电站安全稳定性下降、产业链韧性较弱、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等亟须重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为进一步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产业 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学生农机社团的组织发展与管理研究
13
作者 左正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3期158-161,共4页
“三全育人”理念是一种系统的、全方位的教育模式,倡导在教育过程中,学校要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教育、全方位培养,该文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通过分析“三全育人”理念的核心要义及其在农业机械领域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强调全面... “三全育人”理念是一种系统的、全方位的教育模式,倡导在教育过程中,学校要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教育、全方位培养,该文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通过分析“三全育人”理念的核心要义及其在农业机械领域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强调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的教育思想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其次通过对多个学生农机社团的案例研究,分析了当前农机社团在组织结构、活动策划、成员管理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农机社团组织发展的策略,探讨如何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优化社团管理机制、推动学生与行业接轨等方式,提高学生农机社团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方面的功能,旨在推动学生农机社团在实践中更好地结合教育目标与社会需求,提升其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学生农机社团 管理模式 综合素质培养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一个都不能少”的学校体育发展之策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庆山 张恒波 +3 位作者 毛振明 冯菲 颜若菡 曲鲁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共10页
基于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之需,探讨“一个都不能少”的学校体育核心要义、价值所在、现实之困及纾解之策。认为:“一个都不能少”的学校体育是全体学生、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新育人的“一个都不能少”;其价... 基于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之需,探讨“一个都不能少”的学校体育核心要义、价值所在、现实之困及纾解之策。认为:“一个都不能少”的学校体育是全体学生、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新育人的“一个都不能少”;其价值体现为人民至上主体性的初心如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频共振、共同富裕防分化的普惠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要求、扶贫脱贫精准化的制胜法宝;其困囿主要有认识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建议:凝聚相关者共识,营造“一个都不能少”的全新育人生态;瞄准精准化短板,改善“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部薄弱环节;增强校内外循环,形成“一个都不能少”的全员复合动力;借势数字化枢纽,助推“一个都不能少”的全程优质均衡;推动一体化进程,督促“一个都不能少”的全域责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个都不能少 学校体育 面向全体 公平而有质量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改革十年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希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73,共7页
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是一场全国范围的立体式、系统性重大教育改革,对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新高考改革十周年之际,系统把握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对于新高考的后续发展与完善及深刻认识中国... 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是一场全国范围的立体式、系统性重大教育改革,对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新高考改革十周年之际,系统把握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对于新高考的后续发展与完善及深刻认识中国高考现代化命题具有重要意义。本轮新高考改革是此前系列高考改革探索的迭代升级与高中新课改的逻辑推进。高中学考科目被纳入高校招生评价,具有与高考科目类似的选拔属性,本质上等同于高考科目。十年新高考改革实践再度表明,高中毕业考试与高校招生选拔考试必须分开举行;不宜过度批判考试科目的统一性、过度强调考试科目的选择性。想要将综合素质纳入统一高考招生评价,需以赋予高校一定招生自主权为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高中学考 综合素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路径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姜能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7-181,共5页
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确保食物供应链稳定和质量安全的基础,更是打造现代化畜牧强国、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环节。文章立足中观层面,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益、产业结构、绿色发展、科技创新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评价模型测度... 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确保食物供应链稳定和质量安全的基础,更是打造现代化畜牧强国、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环节。文章立足中观层面,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益、产业结构、绿色发展、科技创新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评价模型测度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发现,2012—2021年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且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子维度中,产品质量、生产效益、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发展较快,但产业结构呈小幅下降趋势。因此,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专业质检人才培养计划;打造创新链,实现饲料产品“量质齐升”;推广绿色生产模式,赋能降碳增效;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驱动智能化运行方面入手,进一步赋能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产业 高质量发展 熵权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改革十年政策执行分析与优化调整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若玲 罗青意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6,共7页
新高考改革实施已十年,其政策的初始目标为释放选择权、推动教学变革、转变评价录取方式,这些目标的完成情况较好。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释放选择权”机械性执行、“推行走班教学”选择性执行、“实施多元评价”... 新高考改革实施已十年,其政策的初始目标为释放选择权、推动教学变革、转变评价录取方式,这些目标的完成情况较好。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释放选择权”机械性执行、“推行走班教学”选择性执行、“实施多元评价”象征性执行等问题。为推动下一阶段新高考改革政策的有效落地,需要从政策的前期准备、执行主体和改革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优化调整,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考试招生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十年 高校招生制度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 录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平 周戎星 +3 位作者 金菊良 周亮广 何思圜 吴成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23,共7页
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涉及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学科,是连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桥梁。为推动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评价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针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中存在的概... 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涉及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学科,是连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桥梁。为推动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评价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针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中存在的概念不明确、耦合协调模型计算有误区、定量评价计算与物理解析相分离等问题,基于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目标的系统综合评价三要素原则,重点探讨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中的耦合度评价、耦合协调度评价等基本概念,以及单指标评价函数、指标权重、系统综合指标评价函数、耦合协调度计算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采用物理解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改进现有耦合协调评价方法的不足,引入集对分析等计算智能方法和戴明循环法以不断改进、开拓和创新系统间耦合协调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高质量发展 生态保护 耦合协调评价 集对分析 使用误区 系统综合评价三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及异质性分析
19
作者 陈红梅 杨俊方 +1 位作者 薛珍 李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261-264,共4页
根据新疆13个地州(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从农业发展、环境、资源、经济4个维度构建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度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利用聚类分析对其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 根据新疆13个地州(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从农业发展、环境、资源、经济4个维度构建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度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利用聚类分析对其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水平可分为3个阶段——快速增长期(2011—2013年)、发展下滑期(2013—2014年)、稳定增长期(2014—2020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北疆>南疆>东疆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 异质性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京津冀地区WEF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20
作者 王晶 吴春莉 郑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7,59,共9页
为综合评价京津冀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测度京津冀地区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为综合评价京津冀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测度京津冀地区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并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影响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子与维度。结果表明:2011—2021年京津冀地区WEF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现上升趋势,空间尺度上3个省市的均值排序为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京津冀地区WEF系统各维度指数表现出不同的时空特征,其中共享维度表现出下降趋势,创新维度的空间差异性最显著;粮食产量、生活耗能占比、万元GDP耗能量、生活用水量占比、第三产业耗能占比等指标是影响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子,协调与共享是影响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可为区域资源高水平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F系统 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指数模型 灰色关联度模型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