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石山6.2级地震学校建筑典型震害特征及对人员疏散的启示
1
作者 潘毅 陈子峰 +1 位作者 郭欣 林旭川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0-620,651,共12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对处于不同烈度区的9所中小学及4个教学点内的15栋框架结构和24栋砌体结构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发生严重破坏的12栋建筑均为设置钢木屋架的单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仅...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对处于不同烈度区的9所中小学及4个教学点内的15栋框架结构和24栋砌体结构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发生严重破坏的12栋建筑均为设置钢木屋架的单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仅有少数发生中等破坏,其余均为轻微破坏。在一些主体结构相对完好的学校建筑中,非结构构件、构筑物的震害仍相对严重,对校内师生的人生安全和疏散路径畅通造成较大影响。基于现场震害调查结果,归纳出学校建筑及内部设施常见的破坏模式,总结校内师生疏散路径中“房间”“走廊”“楼梯”“户外”等主要环节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结合本次地震中学校校园空间中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建议可对非结构构件、设备与构筑物采取适当加固措施,以进一步提升震后学校师生的人员安全和疏散畅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震害调查 学校建筑 震害特征 人员疏散 人员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中避难人口预测的简便方法--以地震灾害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志芬 周健 +2 位作者 王家卓 邹亮 谢映霞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5-112,共8页
在地震避难人口预测经验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建筑震害避难率与建筑易损性结构分类面积比的地震灾害避难人口比例预测模型,并给出了建筑震害避难率常数表和建筑易损性结构分类表。规划人员利用用地类型、建筑高度、建筑容积率等规划... 在地震避难人口预测经验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建筑震害避难率与建筑易损性结构分类面积比的地震灾害避难人口比例预测模型,并给出了建筑震害避难率常数表和建筑易损性结构分类表。规划人员利用用地类型、建筑高度、建筑容积率等规划指标,再通过查建筑震害避难率常数表便可计算研究区域的避难率。应用研究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计算过程简单,计算结果合理可信,能为城市规划、市政规划等非地震专业人员所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避难人口预测 建筑震害避难率 建筑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群震害仿真的应急疏散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亦威 陈辉 +1 位作者 林旭川 陈子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74-1182,共9页
地震中沿街建筑的破坏通常会造成邻近道路大面积瓦砾堆积导致道路不畅,对应急救援产生不利影响。传统区域瓦砾堆积分析通常由单体结构分析并推演至区域层面,其过程需要大量数据支持且计算过程繁重。为突破这一瓶颈,使用弹塑性时程分析... 地震中沿街建筑的破坏通常会造成邻近道路大面积瓦砾堆积导致道路不畅,对应急救援产生不利影响。传统区域瓦砾堆积分析通常由单体结构分析并推演至区域层面,其过程需要大量数据支持且计算过程繁重。为突破这一瓶颈,使用弹塑性时程分析工具对研究区域内建筑地震损伤情况进行计算,并将精确到每一时刻的建筑动力响应和损伤指标结果进一步用于区域瓦砾堆积仿真计算,其计算速度和精确性可进一步匹配应急救援的时间和精度需求。所采用的震害仿真工具能考虑建筑结构类型差异,并且可充分考虑结构动力特性与地震动破坏力特征。最后,以龙头山镇建筑群为例,基于区域瓦砾堆积仿真结果,采用Frank-Wolfe算法为各受灾点进行疏散路径规划,研究方法可为震后应急疏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6.5级地震 建筑群震害模拟 村镇建筑群 震后应急交通分配 应急疏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