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鲁司特钠通过PHD2/HIF-1α通路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孔春雪 刘其器 +6 位作者 张立伟 吴传莎 熊龙珠 张国薇 曹敏越 李平 周婷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4-669,共6页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是否能通过影响PHD2/HIF-1α通路缓解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方法通过卵清蛋白(OVA)诱导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将1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哮喘组(OVA组)、孟鲁司特钠干预哮喘组(在OVA激发前1 h经口灌...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是否能通过影响PHD2/HIF-1α通路缓解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方法通过卵清蛋白(OVA)诱导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将1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哮喘组(OVA组)、孟鲁司特钠干预哮喘组(在OVA激发前1 h经口灌胃30 mg/kg孟鲁司特钠,Mon组)。HE染色检测小鼠肺部病理改变,血球分析仪和试剂盒测定肺部炎症细胞数量及细胞因子、乳酸和丙酮酸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脯氨酸羟化酶2(PHD2)、E-黏钙蛋白(E-cad)和p120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增多,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补体因子D(CFD)及乳酸、丙酮酸的含量都显著升高,肺HIF-1α、PHD2、p120和E-cad的mRNA水平降低,而HIF-1α和PHD2蛋白表达上调,E-cad和p120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经孟鲁司特钠干预的Mon组小鼠肺部嗜酸性和单核细胞数量及CFD含量显著下降,乳酸和丙酮酸的含量基本恢复至正常,HIF-1α、PHD2、p120和E-cad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孟鲁司特钠可能通过调控PHD2/HIF-1α信号通路缓解过敏性哮喘小鼠肺部气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过敏性哮喘 气道炎症 缺氧诱导因子-1Α 脯氨酸羟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管生成素2及缺氧诱导因子1α对慢性心力衰竭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关杨 李红 +3 位作者 郭飞 刘新民 张骞 吕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管生成素2(Ang-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287例,根据远期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244例和死亡组43例,比较2组血清A... 目的探究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管生成素2(Ang-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287例,根据远期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244例和死亡组43例,比较2组血清Ang-2、RDW、HIF-1α、B型钠尿肽(BN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血清Ang-2、RDW、HIF-1α、BNP水平明显升高(P=0.000)。血清Ang-2、RDW、HIF-1α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远期预后呈正相关(r=0.542,r=0.443,r=0.477,P=0.000),是慢性心衰患者远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3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慢性心衰患者远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74(95%CI:0.947~1.000),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Ang-2、RDW、HIF-1α增加是慢性心衰患者远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血管生成素2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朱立新 王坤 +2 位作者 曹延林 黄汉清 杨连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月龄SPF级SD大鼠60只,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后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4组...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月龄SPF级SD大鼠60只,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后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采用安慰剂10 mg.kg-1.d-1灌胃给药;塞来昔布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10 mg.kg-1.d-1灌胃给药,尼美舒利组采用尼美舒利颗粒10 mg.kg-1.d-1灌胃给药,双药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5 mg.kg-1.d-1和尼美舒利颗粒5 mg.kg-1.d-1灌胃给药;共饲喂8周。检测各组大鼠HIF-1α和VEGF表达情况,椎间盘组织蛋白多糖的水平,计算软骨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对照组大鼠HIF-1α和VEGF均呈阴性表达,其他各组均呈阳性表达;各组大鼠HIF-1α、VEGF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蛋白多糖水平、AI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和尼美舒利可抑制HIF-1α和VEGF的表达,增加椎间盘组织蛋白多糖水平,降低AI,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可能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大鼠 环氧化酶2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F1A2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慢病毒表达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朝 胡端敏 诸琦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8-22,共5页
利用PCR方法合成EEF1A2的基因全长,经NotⅠ和NsiⅠ酶切后克隆到慢病毒载体pGLV5-EF1a-EGFP/Puro上。构建的重组质粒pGLV5/EEF1A2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利用慢病毒表达系统(pGLV5 Lentiviral Expression Systems),将重组质粒与包... 利用PCR方法合成EEF1A2的基因全长,经NotⅠ和NsiⅠ酶切后克隆到慢病毒载体pGLV5-EF1a-EGFP/Puro上。构建的重组质粒pGLV5/EEF1A2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利用慢病毒表达系统(pGLV5 Lentiviral Expression Systems),将重组质粒与包装系统质粒(pVSV-G,pGag/Pol,pRev)4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培养上清并感染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过表达细胞株EEF1A2/SW1990。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EEF1A2在EEF1A2/SW1990细胞中表达较原代细胞明显增高(P<0.05),MTT结果显示EEF1A2/SW1990细胞的增殖能力亦较原代细胞显著增强(P<0.05)。成功构建了EEF1A2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质粒pGLV5-EEF1A2及其慢病毒表达系统,并筛选出稳定过表达EEF1A2的人胰腺癌细胞株EEF1A2/SW1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延伸因子1A2 慢病毒载体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颖 张辉 +1 位作者 赵敏 谢永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565-3568,共4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探讨HIF-1α和COX-2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初步分析HIF-1α和COX-2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2年1—5月NS...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探讨HIF-1α和COX-2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初步分析HIF-1α和COX-2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2年1—5月NSCLC新鲜癌组织标本60例(NSCLC组)和同期住院的肺良性病变组织20例(肺良性病变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及肺良性病变组织中HIF-1α、COX-2的表达,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选用HPV 16、18型特异性引物,检测HPV DNA的表达。结果NSCLC中HIF-1α的阳性表达位于细胞核,阳性率为48.3%(29/60),肺良性病变组未见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63,P<0.05)。COX-2的阳性表达位于胞质或胞膜,阳性率为58.3%(35/60),肺良性病变组未见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41,P<0.05)。HIF-1α阳性组中COX-2的阳性率为82.8%(24/29),高于HIF-1α阴性组的35.5%(1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77,P<0.05)。HIF-1α与COX-2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479,P<0.05)。HPV DNA检出率NSCLC组为41.7%(25/60),肺良性病变组为5.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93,P<0.05)。HPV 16型12例,占48.0%(12/25),HPV 18型13例,占52.0%(1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957)。NSCLC组HPV感染与性别、年龄、是否吸烟、组织学分型无关,而与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PV DNA阳性组与阴性组HIF-1α的阳性率分别为52.0%(13/25)、45.7%(16/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 DNA阳性组与阴性组COX-2的阳性率分别为60.0%(15/25)、57.1%(2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与COX-2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NSCLC中HIF-1α、COX-2表达与HPV感染均无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环氧化酶2 人乳头状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和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鲍溪荷 徐将 +1 位作者 叶山东 杨春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31-1332,共2页
α-硫辛酸(d—lipoicacid,ALA)是一种类维生素物质,存在于线粒体,能通过清除活性氧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水平,是唯一兼具脂溶性和水溶性的万能抗氧化剂,现已用于临床治疗氧化应激、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等有关疾病。但其对于糖... α-硫辛酸(d—lipoicacid,ALA)是一种类维生素物质,存在于线粒体,能通过清除活性氧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水平,是唯一兼具脂溶性和水溶性的万能抗氧化剂,现已用于临床治疗氧化应激、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等有关疾病。但其对于糖尿病肾脏抗炎保护作用目前研究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可溶性细胞间 黏附分子-1 炎症因子 尿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环氧化物酶-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连一新 施敏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0-694,共5页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环氧化物酶-2(cyclooxygenase 2,COX-2)的表达及其与病灶部位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肺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型的相互关系。方法:免疫组化...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环氧化物酶-2(cyclooxygenase 2,COX-2)的表达及其与病灶部位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肺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型的相互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肺癌组织中HIF-1α、COX-2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MVD。结果:48例肺癌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为87.50%(42/48),HIF-1α的表达与组织病理分型无关(P>0.05)。HIF-1α在早期(Ⅰb~Ⅲa期)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8.95%(15/19),在晚期(Ⅲb~Ⅳ期)肺癌组为93.10%(27/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肺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77.08%(37/48),COX-2的表达与组织病理分型无关(P>0.05)。早期肺癌组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57.89%(11/19),晚期为89.66%(26/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HIF-1α、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随着HIF-1α或COX-2表达强度的增加,病灶部位MVD值增高(P<0.05)。MVD在HIF-1α、COX-2均为阳性表达的组织中的值显著高于其在两者均为阴性表达的组织中的值或其中任一因素为阳性表达的组织中的值(P<0.05)。结论:HIF-1α和COX-2在肺癌及其血管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两者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环氧化物酶-2 微血管密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下调HepG2细胞中甘氨酸-N-甲基转移酶(GNMT)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谢磊 于振海 黄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1-515,共5页
目的 探讨乏氧对甘氨酸-N-甲基转移酶(Glycine-N- methyltransferase,GNMT)表达的影响,以及GNMT与缺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HepG2,293T,H460 3株细胞常规培养并设立常氧组... 目的 探讨乏氧对甘氨酸-N-甲基转移酶(Glycine-N- methyltransferase,GNMT)表达的影响,以及GNMT与缺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HepG2,293T,H460 3株细胞常规培养并设立常氧组和乏氧组,待细胞生长至50%~60%融合后,将乏氧组细胞放入1%氧气乏氧箱继续培养24 h,常氧组继续常规培养24 h后,运用半定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HepG2,293T,H460 3株细胞乏氧后相对于常氧GNMT基因的表达变化;通过小RNA干扰方法敲低HepG2细胞中HIF1α基因和HIF2A基因,运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干扰效率,并检测GNMT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乏氧能够下调HepG2,293T,H460 3株细胞中GNMT基因的表达,HepG2细胞中抑制最明显;3株细胞的GNMT基因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8%,17%,21%;在HepG2细胞中敲低HIF1α基因能够引起GNMT表达明显上调,而敲低HIF2A后GNMT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HepG2细胞中乏氧可能通过HIF1α下调GNMT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alpha (HIF1α) 缺氧诱导因子2alpha (HIF2α) 甘氨酸-N-甲基转移酶(GN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AT2通过抑制HIF-1α表达增强肾癌Caki-1细胞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曹进 张献全 +2 位作者 曾维威 宋梦龙 王关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探讨转染精脒/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2(spermidine/spermine N1-acetyltransferase 2,SSAT2)在低氧条件下对肾癌Caki-1细胞增殖、凋亡和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经X-treme GENE HP介导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D)/V5-His-SSAT2... 目的探讨转染精脒/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2(spermidine/spermine N1-acetyltransferase 2,SSAT2)在低氧条件下对肾癌Caki-1细胞增殖、凋亡和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经X-treme GENE HP介导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D)/V5-His-SSAT2转入肾癌Caki-1细胞,细胞在1%氧浓度下培养,Western blot法检测SSAT2蛋白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死亡率;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以及不同浓度阿霉素对细胞的抑制率。结果 SSAT2成功转入肾癌Caki-1细胞,与空白细胞组及空载体组比较,转染SSAT2组HIF-1α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细胞凋亡率和死亡率均增加(P<0.05)。阿霉素浓度为2μg/ml时,转染组细胞抑制率可达(67.5±3.7)%,对空白细胞和空载体细胞的抑制率为(54.7±8.4)%、(56.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转染SSAT2可以通过下调HIF-1α蛋白表达,减少肾癌细胞的增殖,增加肾癌Caki-1细胞的凋亡率、坏死率和对阿霉素的敏感性,针对SSAT2的基因治疗可能成为逆转肾癌耐药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脒/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2 缺氧诱导因子-1Α 肾肿瘤 肿瘤细胞 培养的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HIF1A-AS2通过抑制miR-138-5p促进滋养层细胞的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勤 许娟秀 尧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210-2218,共9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缺氧诱导因子-1α-反义链2(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 antisense RNA 2,HIF1A-AS2)对滋养层细胞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和机制...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缺氧诱导因子-1α-反义链2(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 antisense RNA 2,HIF1A-AS2)对滋养层细胞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比较20个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胎盘(PE组)和20个正常胎盘(对照组)组织中HIF1A-AS2及其预测的靶基因miR-138-5p的表达水平。选用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系HTR-8/Svneo,在转染HIF1A-AS2过表达质粒、miR-138-5p拟似物和抑制物及各自阴性对照的HTR-8/SVneo细胞中,通过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侵袭、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MT标记分子和转录因子表达来研究HIF1A-AS2和miR-138-5p对滋养层细胞的作用和机制。通过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验证HIF1A-AS2和miR-138-5p的结合关系。结果 PE胎盘中HIF1A-AS2显著降低(P<0.05),而miR-138-5p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过表达HIF1A-AS2能够抑制miR-138-5p的表达(P<0.05),促进HTR-8/SVneo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上调EMT标记分子Vimentin和N-cadherin以及EMT转录因子Twist1的表达水平(P<0.05)。此外,miR-138-5p抑制物与过表达HIF1A-AS2对HTR-8/SVneo细胞的作用相同,而miR-138-5p拟似物能够减弱过表达HIF1A-AS2对该细胞的作用。另外,HIF1A-AS2和miR-138-5p在HTR-8/Svneo细胞中可以直接结合。结论 LncRNA HIF1A-AS2能够促进滋养层细胞的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miR-138-5p水平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层细胞 LncRNA HIF1A-AS2 miR-138-5p 侵袭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真核延伸因子1A2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黄燕 易纯 +5 位作者 李琳子 刘莉莉 陆世旬 周璇 谢国斌 云径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298,共6页
【目的】探讨真核延伸因子1A2(eEF1A2)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104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组织芯片对其癌及癌旁肝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eEF1A2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 【目的】探讨真核延伸因子1A2(eEF1A2)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104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组织芯片对其癌及癌旁肝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eEF1A2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6.7%肝癌组织中eEF1A2高表达(eEF1A2++,eEF1A2+++),而仅13.5%的癌旁肝组织呈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eEF1A2的表达与乙肝病毒感染(P=0.030)和复发(P=0.012)相关。Kaplan-Meier分析表明:eEF1A2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P=0.024)和无复发生存时间(P=0.023)较eEF1A2低表达患者更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eEF1A2表达为影响HCC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8)。【结论】HCC中eEF1A2蛋白表达增高,与肝癌患者术后复发和预后相关,eEF1A2可以作为判断肝癌患者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真核延伸因子1A2 预后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AP通过调控EEF1A2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祯 庄皓冉 +6 位作者 江楚雯 尹靖 韦晓莹 张枝林 史琳 张育 沈维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6,共9页
目的:研究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通过调控真核细胞翻译延伸因子1A2(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 alpha 2,EEF1A2)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方法:通过建立YAP和EEF1A2干扰表达或过表达的S... 目的:研究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通过调控真核细胞翻译延伸因子1A2(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 alpha 2,EEF1A2)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方法:通过建立YAP和EEF1A2干扰表达或过表达的SMMC-7721和SK-HEP1肝癌细胞模型,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应用反转录和实时定量PCR(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染色质靶向酶切检测(cleavage under targets and release using nuclease,CUT&RUN)-qPCR实验检测YAP能否与EEF1A2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结合。结果:EEF1A2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呈正相关;EEF1A2可以促进低迁移能力的SMMC-7721细胞和高迁移能力的SK-HEP1细胞迁移和侵袭,调控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标志物Snail和E-cadherin的表达;YAP可以上调EEF1A2的表达而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CUT&RUN-qPCR实验结果显示YAP可以与EEF1A2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结合。结论:YAP可以通过与EEF1A2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结合,促进EEF1A2的表达,进一步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延伸因子1A2 Yes相关蛋白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于菁 张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818-2823,共6页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alpha-2-glycoprotein-1,LRG1)为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蛋白家族重要的一员,其主要生理作用是通过调节体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通路影响各种生物功能。研究发现LRG1...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alpha-2-glycoprotein-1,LRG1)为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蛋白家族重要的一员,其主要生理作用是通过调节体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通路影响各种生物功能。研究发现LRG1可以通过TGF-β依赖Smads途径和非依赖Smads途径来影响TGF-β信号通路参与关节炎症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免疫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可以通过促进异常血管生成,调节细胞凋亡,促进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的转变等过程来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LRG1可能成为治疗炎症性疾病及抗肿瘤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 转化生长因子-Β 炎症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nzo a pyrene-3,6-dione inhibited VEGF expression through inducing HIF-1 alpha degradation 被引量:3
14
作者 Li, Z. D. Liu, L. Z. +2 位作者 Shi, X. L. Fang, J. Jiang, B. H.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52-1152,共1页
关键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肿瘤 血管发生 α-降解 缺氧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地碱蓬延伸因子 (Ss EF-1α)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英文)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伟 李燕 +1 位作者 赵彦修 张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657-1661,共5页
从盐胁迫下的盐地碱蓬(Suaedasalsa)的cDNA文库中获得了一个延伸因子(SsEF-1α)的cDNA片段。以此片段为探针,对其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盐地碱蓬中表达利用Northern杂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盐浓度处理、同一盐浓度不同时间处理下及双氧... 从盐胁迫下的盐地碱蓬(Suaedasalsa)的cDNA文库中获得了一个延伸因子(SsEF-1α)的cDNA片段。以此片段为探针,对其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盐地碱蓬中表达利用Northern杂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盐浓度处理、同一盐浓度不同时间处理下及双氧水刺激条件下延伸因子在碱蓬叶中的表达量先呈现减少然后增加的趋势;聚乙二醇(PEG)及低温诱导下均呈现上升趋势。由此可见该基因在盐、氧化、高渗和低温胁迫条件下产生一定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地碱蓬 延伸引子 杂交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南瓜延伸因子基因CmEF1a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海生 刘建汀 +4 位作者 温文旭 李永平 王彬 陈敏氡 温庆放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6-1104,共9页
真核生物延伸因子(EF1a)是一种重要的内参基因,广泛应用于RT-qPCR中。为获得印度南瓜EF1a基因,开发合适的荧光定量PCR引物,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T-PCR方法获得了1条长度为1 701 bp的cDNA,命名为CmEF1a,GeneBank登录号:MH310443。结... 真核生物延伸因子(EF1a)是一种重要的内参基因,广泛应用于RT-qPCR中。为获得印度南瓜EF1a基因,开发合适的荧光定量PCR引物,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T-PCR方法获得了1条长度为1 701 bp的cDNA,命名为CmEF1a,GeneBank登录号:MH310443。结果表明,CmEF1a包含1个ORF,大小为1 344 bp,编码447个氨基酸,理论分子大小约为49.30 kD,蛋白质等电点为9.14。Wolf Psort分析发现, CmEF1a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基质中;Motif Scan分析显示, CmEF1a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2~432位和322~430位分别为EF1结构域和EF1的C端保守结构域。同源性分析表明,CmEF1a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同为葫芦科的中国南瓜、甜瓜和黄瓜同源蛋白的相似性达到99%,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对RT-qPCR引物,该引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扩增效率,在印度南瓜不同组织和不同胁迫处理下均能稳定表达,适合作为内参基因应用于印度南瓜基因表达研究。本研究结果为印度南瓜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分析及相关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南瓜 延伸因子 内参基因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技术鉴定FAT10新的结合蛋白:eEF1A1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新 刘天德 +3 位作者 袁荣发 王庆诺 李国惠 邵江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0-877,共8页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类泛素蛋白FAT10(HLA-F adjacent transcript 10)在肝癌细胞Hep3B中相互作用的蛋白,为探讨FAT10蛋白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lontech GAL4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肝癌细胞系Hep3B的cDNA文...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类泛素蛋白FAT10(HLA-F adjacent transcript 10)在肝癌细胞Hep3B中相互作用的蛋白,为探讨FAT10蛋白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lontech GAL4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肝癌细胞系Hep3B的cDNA文库,以获得与FAT10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子;通过回交实验、免疫共沉淀和激光共聚焦细胞内共定位实验验证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RNA干扰降低FAT10表达观察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α1(eEF1A1)的表达情况。结果:酵母双杂交筛选得到相互作用蛋白eEF1A1,激光共聚焦细胞内共定位确定FAT10和eEF1A1均位于细胞质内,存在共定位;回交实验和免疫共沉淀实验再次确认eEF1A1能够与FAT10相互作用;FAT10表达降低伴随着eEF1A1的表达下调。结论:FAT10能够与eEF1A1相互作用;FAT10可能通过eEF1A1来实现其部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T10蛋白质 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α1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的原核表达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晓琴 陈仕怡 +5 位作者 刘梦茜 李春燕 许丽惠 周五朵 吴异健 王全溪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1-156,共6页
为了获得鸡源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alpha two,eIF2α)的多克隆抗体,首先经RT-PCR扩增了eIF2α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并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a(+)-eIF2α。将其转化BL21(DE3)经IPTG... 为了获得鸡源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alpha two,eIF2α)的多克隆抗体,首先经RT-PCR扩增了eIF2α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并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a(+)-eIF2α。将其转化BL21(DE3)经IPTG诱导后,SDS-PAGE显示成功表达出分子量约51 ku的重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表达时的最佳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IPTG浓度分别为10 h、45℃和1.5 mmoL/L。通过对该蛋白进行Ni^(2+)柱亲和层析纯化,得到了较高纯度的重组蛋白。将纯化后的eIF2α蛋白免疫新西兰黄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ELISA效价达1∶8 000,试验结果为后续eIF2α蛋白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沉默逆转卵巢癌细胞SKOV3/DDP耐药性的机制
19
作者 薛惠荣 王丽萍 +1 位作者 耿嘉男 崔满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3-1107,1311,共6页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沉默后人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株SKOV3/DDP的HIF-1α、多药耐药基因1(MDR1)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mRNA及蛋白产物的表达,探讨HIF-1α逆转SKOV3/DDP耐药性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卵巢癌细胞...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沉默后人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株SKOV3/DDP的HIF-1α、多药耐药基因1(MDR1)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mRNA及蛋白产物的表达,探讨HIF-1α逆转SKOV3/DDP耐药性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卵巢癌细胞株SKOV3(敏感组)及其顺铂耐药株SKOV3/DDP(耐药组),部分耐药株转染HIF-1α干扰质粒pshRNA-HIF(转染组)及对照质粒pshRNA-Control(对照组)。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HIF-1α、MDR1和Bcl-2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HIF-1α、P-gp(MDR1基因编码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量。结果:RT-PCR检测,敏感组和转染组HIF-1α、MDR1和Bcl-2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耐药组(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敏感组和转染组HIF-1α、MDR1和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耐药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敏感组和转染组HIF-1α、MDR1和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耐药组(P<0.05);MDR1、Bcl-2mRNA及蛋白在敏感组与转染组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表达与MDR1、Bcl-2mRNA表达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0.908,P=0;r=0.916,P=0);HIF-1α表达与P-gp、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73,P=0.003;r=0.862,P=0)。结论:HIF-1α沉默逆转人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株SOV3/DDP耐药性可能与MDR1和Bcl-2表达降低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多药耐药 B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一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MT7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小鼠肌肉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
作者 孙思媛 蔡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1-1077,共7页
目的:探究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7,PRMT7)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小鼠肌肉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本研究以C57BL/6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 目的:探究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7,PRMT7)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小鼠肌肉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本研究以C57BL/6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鼠为DMD疾病模型组,以尾静脉注射AAV9-PRMT7的mdx小鼠为实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水平;利用商业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通过Masson染色评估腓肠肌纤维化程度;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RMT7、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1 alpha,PGC-1α)和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的表达;通过免疫沉淀实验检测PGC-1α的精氨酸甲基化水平。结果:PRMT7在mdx小鼠腓肠肌中的表达量显著减少(0.67±0.03,F=70.764,P=0.001);上调PRMT7显著降低mdx小鼠腓肠肌中的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167.87±13.25,F=407.751,P<0.00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1071.54±46.63,F=55.996,P=0.048];上调PRMT7明显改善mdx小鼠腓肠肌的氧化应激和纤维化状态[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1.16±0.03,F=86.820,P=0.008;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66.11±3.84,F=228.175,P=0.001;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 disulfide,GSSG):2.53±0.06,F=499.962,P<0.001;纤维化面积:10.33±0.47,F=604.272,P=0.002);上调PRMT7提高PGC-1α精氨酸甲基化水平;上调PRMT7显著提高PGC-1α和Nrf2的蛋白水平(PGC-1α:1.94±0.11,F=31.565,P=0.038;Nrf2:1.53±0.12,F=140.761,P<0.001)。结论:促进PRMT7的表达能够减轻mdx小鼠腓肠肌中的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病理状态,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PGC-1α/Nrf2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 炎症 纤维化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