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代头孢菌素联合硫酸依替米星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征 秦俭 +1 位作者 谢云燕 贺明轶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6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比较三代头孢菌素联合硫酸依替米星与单独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在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疗效,评价硫酸依替米星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分析北京宣武医院急诊病房2003年9月至2004年12月间老年CAP患者89例,其中47例应用三代头... 目的比较三代头孢菌素联合硫酸依替米星与单独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在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疗效,评价硫酸依替米星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分析北京宣武医院急诊病房2003年9月至2004年12月间老年CAP患者89例,其中47例应用三代头孢菌素联合硫酸依替米星(治疗组),42例单独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抗炎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98%,明显高于对照组59.52%(P=0.014)。两组共分离细菌85株,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6.7%和42.5%(P=0.031)。平均住院天数为(14.28±7.67)d,明显短于对照组(20.14±15.52)d(P=0.024)。住院费用为(1.57±0.75)万元,低于对照组(3.64±3.49)万元(P=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2.12%。结论三代头孢联合硫酸依替米星可有效治疗老年CAP,疗效可能优于单独使用三代头孢菌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肺炎 CAP危险分层 硫酸依替米星 三代头孢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琼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6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 目的 :探讨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左氧氟沙星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用依替米星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发热、腹泻、腹痛)消失的时间及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发热、腹泻及腹痛症状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上在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用左氧氟沙星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其临床疗效,且其不良反应较少,用药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急性细菌性痢疾 依替米星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测定方法监测人血浆中依替米星浓度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明艳 《抗感染药学》 2011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比较HPLC法和微生物法测定人血浆中依替米星浓度的差异。方法:选取入院时确诊为复杂尿路感染而肾功能正常患者6名,给予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200mg,qd,加入9.0mg/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连续用药7d,于第2天给药后及第5... 目的:比较HPLC法和微生物法测定人血浆中依替米星浓度的差异。方法:选取入院时确诊为复杂尿路感染而肾功能正常患者6名,给予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200mg,qd,加入9.0mg/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连续用药7d,于第2天给药后及第5天给药前取对侧静脉采血2mL,分别采用HPLC法和微生物法测定血浆中药物的浓度。结果:HPLC法平均回收率为96.38%,日内、日间RSD分别为5.04%和6.21%;微生物法平均回收率为101.78%,日内、日间RSD分别为4.95%和6.03%。结论:两种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基本一致,受试者血浆中依替米星浓度测得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微生物法 依替米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
4
作者 石建 《抗感染药学》 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建立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计算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通过干扰试验确定其最大无干扰质量浓度。结果: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经400倍稀释后... 目的:建立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计算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通过干扰试验确定其最大无干扰质量浓度。结果: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经400倍稀释后,采用鲎试剂(细菌内毒素限值)为2EU/mg;硫酸依替米星质量浓度为1mg/mL时对细菌内毒素无干扰。结论: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替代家兔法控制热原的常规检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替米星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干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脑出血肺内感染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宋博 高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4期92-94,共3页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脑出血肺内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104例重症脑出血肺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乌司他丁组,各52例。常规组单纯给予血必净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脑出血肺内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104例重症脑出血肺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乌司他丁组,各52例。常规组单纯给予血必净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肺泡-动脉氧分压、氧分压。结果乌司他丁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常规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白介素-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乌司他丁组TNF-α、白介素-6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肺泡-动脉氧分压、氧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乌司他丁组肺泡-动脉氧分压和氧分压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脑出血肺内感染患者的疗效显著,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大,可有效降低炎症水平,促进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重症脑出血肺内感染 炎症因子 疗效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吴玉蓉 《临床医药实践》 2015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气管扩张症伴绿脓杆菌感染患者120例,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8例,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1.5 g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62例,头孢哌酮钠...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气管扩张症伴绿脓杆菌感染患者120例,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8例,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1.5 g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62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1.5 g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同时依替米星0.2 g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42例,有效率72.4%;实验组有效53例,有效率85.5%。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62.1%,实验组细菌清除率为83.9%。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菌清除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白细胞值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实验组治疗后血白细胞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伴绿脓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好,细菌清除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 依替米星 支气管扩张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治疗肺部感染75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秋冬 王文英 陈瑞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9期183-184,共2页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将150例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5例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对照组给予依替米星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与对...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将150例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5例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对照组给予依替米星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与对照组(64.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依替米星可以有效治疗肺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依替米星 肺部感染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物型高效液相色谱柱在依替米星发酵液分析中的应用
8
作者 尹亚萍 魏荣卿 +1 位作者 刘晓宁 王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203-14205,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用聚苯乙烯反相色谱柱联用示差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依替米星发酵液的方法。[方法]使用MKF-RP-ETI色谱柱(100.0mm×7.8mm,200.0mm×7.8mm,5μm),流动相:0.22mol/L醋酸盐缓冲液(pH=6.0),流速:1ml/min,... [目的]建立一种用聚苯乙烯反相色谱柱联用示差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依替米星发酵液的方法。[方法]使用MKF-RP-ETI色谱柱(100.0mm×7.8mm,200.0mm×7.8mm,5μm),流动相:0.22mol/L醋酸盐缓冲液(pH=6.0),流速:1ml/min,检测器:示差检测器。[结果]MKF-RP-ETI色谱柱和HPLC-RD法可方便、快速用于分析鉴定依替米星发酵液,依替米星保留时间约为8min。[结论]该方法可方便、快速、高效地用于依替米星发酵液生产、纯化过程中在线检测的分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反相色谱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依替米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三酚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0
9
作者 罗玉玲 黄华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300例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15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进...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300例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15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间苯三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和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优于常规治疗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依替米星 急性胃肠炎 痉挛性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共振瑞利散射联用测定大鼠血清中依替米星 被引量:2
10
作者 甘杰 张丹 +2 位作者 罗岳平 胡军 毕军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9-392,共4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共振瑞利散射联用技术建立了测定依替米星的新方法。采用滂胺天蓝作为分子探针,共振瑞利散射(RRS)检测波长设为λex=λem=361nm,通过优化分子探针浓度、分子探针流速、柱后管长和pH等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在...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共振瑞利散射联用技术建立了测定依替米星的新方法。采用滂胺天蓝作为分子探针,共振瑞利散射(RRS)检测波长设为λex=λem=361nm,通过优化分子探针浓度、分子探针流速、柱后管长和pH等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在该条件下依替米星的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1.0mg/L。以妥布米星为内标物,以内标法定量,依替米星与妥布米星的峰面积比与依替米星的质量浓度之间的线性响应范围为2.5~60mg/L。将该方法应用于大鼠血清中依替米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共振瑞利散射 依替米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支镜下肺泡灌洗联合依替米星局部给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廖振辉 谭经福 +1 位作者 陈勇 杨龙峰 《内科》 2019年第3期297-299,336,共4页
目的观察纤支镜下肺泡灌洗联合依替米星局部给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160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与观察组(85例)。在常规对症及抗感染治疗的基... 目的观察纤支镜下肺泡灌洗联合依替米星局部给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160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与观察组(85例)。在常规对症及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替米星局部给药治疗。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表现、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咳嗽咳痰改善时间、肺部炎性病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PaO2、SaO2、PaCO2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联合依替米星局部给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气状况,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 依替米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有机碳(TOC)在注射液清洁验证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琳 章玲丽 +1 位作者 瞿琳 梁伟 《科技通报》 2019年第5期44-47,共4页
目的:考察总有机碳(TOC)在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清洁验证中的适用性。方法:通过对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比较,筛选不同的检测方法,最终选择TOC法进行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清洁验证残留物的检测。对方法检测限、线... 目的:考察总有机碳(TOC)在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清洁验证中的适用性。方法:通过对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比较,筛选不同的检测方法,最终选择TOC法进行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清洁验证残留物的检测。对方法检测限、线性、精密度、准确度进行验证,并进行三批产品清洁验证样品检测。结果:总有机碳分析方法验证的检测限、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均符合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方便快捷。三批清洁验证样品的检测结果低于规定的允许残留值。结论:总有机碳(TOC)检测适用于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清洁验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总有机碳 硫酸依替米星 清洁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替米星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黎小惠 王智辉 +1 位作者 叶彬 钟志超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依替米星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收治的72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 目的探讨依替米星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收治的72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观察组同时局部应用依替米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检查以及感染相关指标的检查结果、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为63.89%,总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肺活量(VC)为(3.21±0.73)L,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1.81±0.43)L,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为(67.03±11.36)%,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入院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替米星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可提高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抗感染效果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依替米星 支气管肺泡灌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替米星联合胸腺肽肠溶片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翁加豪 杨仪 +1 位作者 陈伟生 刘桂娇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4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依替米星联合胸腺肽肠溶片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16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痨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痨方案基础上采用依替米星联合胸腺肽肠溶片治疗,... 目的探讨依替米星联合胸腺肽肠溶片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16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痨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痨方案基础上采用依替米星联合胸腺肽肠溶片治疗,两组均完成12个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痰菌转阴率以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91.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组患者在接受3、6、9、12个月治疗后,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结论依替米星联合胸腺肽肠溶片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灶吸收总有效率高,痰菌转阴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肾功能正常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过程中,引起肾功能损害几率很低,停药后能很快恢复正常肾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替米星 胸腺肽肠溶片 耐多药肺结核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项点评前后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贇婷 王晚侠 +1 位作者 龚张珺 倪寂 《抗感染药学》 2020年第5期650-655,共6页
目的:分析某院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的用药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2017年1月-6月(专项点评前为点评前组)和2018年1月-6月(专项点评后为点评后组)门急诊及住院患者医嘱中使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治疗的处方及医嘱,... 目的:分析某院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的用药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2017年1月-6月(专项点评前为点评前组)和2018年1月-6月(专项点评后为点评后组)门急诊及住院患者医嘱中使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治疗的处方及医嘱,比较专项点评前后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DDDs值、不合理使用情况和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差异。结果:通过开展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专项点评并实施干预后,点评后组药物的DDDs值、不合理用药比例及ADR发生率均低于点评前组(P<0.05);其中点评后组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门急诊处方、住院医嘱DDDs值分别下降23.02%和13.09%,不合理用药比例分别下降28.30%和40.20%,ADR发生率分别下降80.00%和70.83%。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对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专项点评并实施干预,规范医院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的临床使用,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替米星 专项点评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