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均聚和共聚聚丙烯腈基原丝在预氧化过程中结构变化规律对比研究
1
作者 杨星宇 金朝辉 +3 位作者 孙立昊 聂柱霖 张环环 鲁明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08,共4页
采用相同工艺条件对均聚和共聚聚丙烯腈(PAN)基原丝进行梯度预氧化处理,通过有机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光学显微镜分析两种原丝在预氧化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详细探讨了共聚单体的引入对原丝和预氧丝结构的影响,... 采用相同工艺条件对均聚和共聚聚丙烯腈(PAN)基原丝进行梯度预氧化处理,通过有机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光学显微镜分析两种原丝在预氧化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详细探讨了共聚单体的引入对原丝和预氧丝结构的影响,以期为碳纤维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共聚单体的引入影响了PAN分子链的规整度,降低了原丝的结晶度,增大了晶间距和晶粒尺寸,使原丝的晶体结构在预氧化过程中更容易被破坏,可以使原丝的预氧化反应变得缓和,从而使更多的PAN分子链形成稳定的交联结构,同时可以减弱皮芯结构,改善纤维的匀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原丝 均聚 共聚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共聚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2
作者 陈慕华 嵇震 +5 位作者 王芳 黄凯健 付博 刘博 刘绍忠 朱新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64-570,共7页
以天然纤维为原料,采用接枝醚化-烯丙基氯双键改性-水溶液自由聚合路线制备纤维素基共聚型聚羧酸减水剂(HEPCEs),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对产品HEPCEs进行分子结构分析,通过净浆流动度、经时变化流动度测试对HEPCEs减水... 以天然纤维为原料,采用接枝醚化-烯丙基氯双键改性-水溶液自由聚合路线制备纤维素基共聚型聚羧酸减水剂(HEPCEs),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对产品HEPCEs进行分子结构分析,通过净浆流动度、经时变化流动度测试对HEPCEs减水性能进行评价,并同时进行了分子粒径、zeta电位以及吸附层厚度的测试,探究HEPCEs对水泥净浆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纤维素基共聚型聚羧酸减水剂中改性纤维素聚醚(DBHECs)适宜替代量为5%~10%,过多替代会出现支链缠绕并阻碍羧酸基团锚固,适量替代的纤维素结构引入可以在保持较好吸附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减水剂的性能,超过商用高效减水剂标准,并表现出一定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聚醚 改性 生物基 聚羧酸减水剂 自由基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AM/ADH 接枝交联复合改性淀粉木材胶黏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栋栋 程力 +2 位作者 马丕明 洪雁 顾正彪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61-165,共5页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将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接枝到玉米淀粉上,通过DAAM的酮羰基(C=O)与己二酸二酰肼(ADH)间的酮肼交联反应,制备了DAAM/ADH接枝交联复合改性淀粉胶黏剂。通过胶黏剂的接枝率、接枝单体分布以及刨花板性能确定了最...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将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接枝到玉米淀粉上,通过DAAM的酮羰基(C=O)与己二酸二酰肼(ADH)间的酮肼交联反应,制备了DAAM/ADH接枝交联复合改性淀粉胶黏剂。通过胶黏剂的接枝率、接枝单体分布以及刨花板性能确定了最佳DAAM添加量,利用FT-IR、TGA和SEM表征了接枝和交联改性对胶黏剂性能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AAM添加量为45 g时效果最佳,接枝率为16.75%,DAAM在淀粉上的分布最均匀,制备的刨花板断裂模量为10.56 MPa,弹性模量为1741.33 MPa,吸水厚度膨胀率为8.5%,接枝和交联反应成功进行,并且提高了胶黏剂的储藏稳定性、抵抗破坏的能力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胶黏剂 双丙酮丙烯酰胺 己二酸二酰肼 接枝共聚 酮肼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丙烯与乙烯共聚合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国栋 方园园 宋文波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0,15,共5页
以桥联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丙烯与乙烯共聚合,探究了助催化剂、反应温度、共聚单体用量、n(Al)∶n(Zr)和n(B)∶n(Zr)等对丙烯与乙烯共聚合及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优化了间歇溶液聚合的工艺参数,制备了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在合适条件下... 以桥联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丙烯与乙烯共聚合,探究了助催化剂、反应温度、共聚单体用量、n(Al)∶n(Zr)和n(B)∶n(Zr)等对丙烯与乙烯共聚合及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优化了间歇溶液聚合的工艺参数,制备了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在合适条件下,该催化体系的活性最高达2.05×10^(7)g/(mol·h)。溶液聚合小试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70℃,n(Al)∶n(Zr)=150,n(B)∶n(Zr)=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催化剂 丙烯 乙烯 共聚合 丙烯基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孙振平 赵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7-131,167,共6页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将自制的酯化大单体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A)与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酰基磺酸钠(SMAS)共聚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探讨了反应浓度、加料方式、MAA与MPEGMA的摩尔比、SMAS与MPEGMA的摩尔比、引发剂用量(...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将自制的酯化大单体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A)与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酰基磺酸钠(SMAS)共聚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探讨了反应浓度、加料方式、MAA与MPEGMA的摩尔比、SMAS与MPEGMA的摩尔比、引发剂用量(相对于所有单体质量和的百分比)、聚合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所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最佳工艺参数制备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在掺量仅为0.15%(质量分数)时就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保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系减水剂 共聚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叶龚兰 姜祥 +1 位作者 朱玉芳 夏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0-53,共4页
叙述了水性聚氨酯合成的几种方法,包括外乳化法和自乳化法等,同时也介绍了水性聚氨酯改性的几种方法和特点,其中包括用物理共混法和化学接枝法等。其中详细介绍了水性聚氨酯的各种改性技术,如交联改性,聚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改性,有... 叙述了水性聚氨酯合成的几种方法,包括外乳化法和自乳化法等,同时也介绍了水性聚氨酯改性的几种方法和特点,其中包括用物理共混法和化学接枝法等。其中详细介绍了水性聚氨酯的各种改性技术,如交联改性,聚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改性,有机硅改性,纳米技术改性,天然产物改性等,并对水性聚氨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合成 改性 共混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分离膜改性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万灵书 黄小军 徐志康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27-534,共8页
 综述了聚丙烯腈分离膜改性研究新进展,包括表面接枝、复合、共聚合、聚合物化学反应、分子印迹法等,着重介绍了改性聚丙烯腈分离膜在渗透蒸发、生物大分子的固定化、微滤、超滤、气体分离、人工脏器以及模拟生物膜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聚丙烯腈分离膜 改性方法 渗透蒸发 生物大分子固定化 超滤 微滤 气体分离 人工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艳波 吕成飞 韩美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2-64,共3页
以玉米淀粉为接枝骨架,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与接枝单体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乙酯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取淀粉基木材胶粘剂。对得到的淀粉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分析及性能研究。IR谱图表明,样品除了保持淀粉的特征吸收峰外,在1730~1740cm-1之... 以玉米淀粉为接枝骨架,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与接枝单体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乙酯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取淀粉基木材胶粘剂。对得到的淀粉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分析及性能研究。IR谱图表明,样品除了保持淀粉的特征吸收峰外,在1730~1740cm-1之间出现了羰基特征吸收峰;X-粉末衍射谱图表明,样品多为弥散峰,证明淀粉接枝共聚物基本为少量结晶态与无定形态共存的结构;TG、DTA曲线证实了接枝共聚反应的发生,且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热稳定性优于纯玉米淀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胶粘剂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粘接性、耐寒性和储存稳定性;各项指标已达到了国家标准HG/T2727-95中聚乙酸乙烯酯木材胶粘剂的性能指标,特别是压缩剪切干强度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淀粉基木材胶粘剂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温降粘剂PNK的研制与评价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松 胡三清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2期24-26,共3页
以木质素磺酸钙为主要原料 ,通过甲醛缩合、接枝共聚、金属络合及磺化处理等一系列改性反应 ,在室内制备了新型钻井液降粘剂 PNK,室内流变性、抗温性、抗盐污染能力以及抑制性评价实验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 ,其性能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 以木质素磺酸钙为主要原料 ,通过甲醛缩合、接枝共聚、金属络合及磺化处理等一系列改性反应 ,在室内制备了新型钻井液降粘剂 PNK,室内流变性、抗温性、抗盐污染能力以及抑制性评价实验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 ,其性能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具有较强的抗高温、抗盐污染能力和抑制性 ,是一种能显著降低水基钻井液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温降粘剂PNK 研制 评价 石油钻井 水基钻井液 深井钻井 接枝共聚 实验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高效水泥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魏瑞平 许泽宁 肖国民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5,72,共5页
采用先酯化后共聚的方法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考察以甲基丙烯酸(MMA)和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为原料酯化合成大单体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MPEGMA)过程中阻聚剂对苯二酚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等对酯化率的影响.以大单体MPEGMA... 采用先酯化后共聚的方法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考察以甲基丙烯酸(MMA)和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为原料酯化合成大单体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MPEGMA)过程中阻聚剂对苯二酚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等对酯化率的影响.以大单体MPEGMA与马来酸酐、MM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共聚合成聚羧酸类减水剂,考察减水剂合成过程中MPEG相对分子质量和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以及减水剂掺量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聚剂质量分数为0.4%、酸醇摩尔比为1.5∶1、反应温度为120℃时,酯化率可达到92.3%.当MPEG相对分子质量为1 000、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5%,合成的减水剂掺量质量分数为0.3%时,水泥的净浆流动度可达28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聚羧酸系减水剂 酯化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烯烃弹性体(POE)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韩书亮 徐林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4-117,共4页
聚烯烃弹性体是一种具有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可回收材料,牌号众多,应用领域广泛,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能够用于合成聚烯烃弹性体的催化剂类型,并对其催化乙烯共聚性能进行了的介绍,最后建议加强非茂金属催... 聚烯烃弹性体是一种具有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可回收材料,牌号众多,应用领域广泛,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能够用于合成聚烯烃弹性体的催化剂类型,并对其催化乙烯共聚性能进行了的介绍,最后建议加强非茂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催化剂 聚烯烃弹性体 茂金属催化剂 非茂金属催化剂 乙烯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共聚合成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瑞平 周金能 肖国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6-1240,共5页
以活性大单体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A)、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和烯丙基磺酸钠为原料,在水溶液中共聚合成聚羧酸系混凝土高效减水剂.考察了单体的摩尔配比、引发剂种类和用量以及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分子量等合成条件对减水... 以活性大单体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A)、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和烯丙基磺酸钠为原料,在水溶液中共聚合成聚羧酸系混凝土高效减水剂.考察了单体的摩尔配比、引发剂种类和用量以及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分子量等合成条件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减水剂合成条件为:马来酸酐、MPEGMA、甲基丙烯酸和烯丙基磺酸钠摩尔比为3∶4∶1∶2,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2.0%,MPEG分子量为1 300.在上述条件下制备得到的聚羧酸减水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保塑性,掺入该减水剂0.3%(质量分数)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可达到29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系减水剂 共聚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絮凝-缓蚀双效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博涛 甄建斌 +3 位作者 郭睿 李晓芳 杨江月 王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216-4223,共8页
以自制曼尼希碱(A)和对丙烯酰胺苯甲酸钠(B)为单体原料,以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复合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制得聚合物(AB);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n(曼尼希碱A)∶n(对丙烯酰胺苯甲酸钠B)为1.3∶1... 以自制曼尼希碱(A)和对丙烯酰胺苯甲酸钠(B)为单体原料,以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复合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制得聚合物(AB);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n(曼尼希碱A)∶n(对丙烯酰胺苯甲酸钠B)为1.3∶1,聚合时间为6.5h及聚合温度为80℃。采用Tafel极化曲线、AFM、XPS对该聚合物的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该聚合物对油田废水的除油效果。结果表明:在50℃,聚合物的投加量为0.9%时,A3钢在20%的盐酸溶液中缓蚀剂率达到98.9%,且该聚合物为抑制阳极为主的缓蚀剂;当聚合物加入量为50mg/L、温度60℃、p H=5时,除油率达到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尼希碱 对丙烯酰胺苯甲酸钠 水溶液聚合法 缓蚀性能 除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催化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反应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丹枫 张玉军 +1 位作者 喻国聪 高文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82-2088,共7页
以4种基于水杨醛亚胺配体的镍配合物bis[N-(2,6-diisopropylphenyl)salicylaldiminate]-nickel(Ⅱ)(C1),bis[N-(2,6-diisopropylphenyl)-3-methylsalicylaldiminate]-nickel(Ⅱ)(C2),bis[N-(2,6-diisopropylphenyl)-3-isopropylsalicyla... 以4种基于水杨醛亚胺配体的镍配合物bis[N-(2,6-diisopropylphenyl)salicylaldiminate]-nickel(Ⅱ)(C1),bis[N-(2,6-diisopropylphenyl)-3-methylsalicylaldiminate]-nickel(Ⅱ)(C2),bis[N-(2,6-diisopropylphenyl)-3-isopropylsalicylaldiminate]-nickel(Ⅱ)(C3)和[N-(2,6-diisopropylphenyl)-3-isopropylsalicylaldiminate]-nickel(Ph)(PPh3)(C4)为催化剂,在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对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催化共聚.以C3为模型催化剂,研究了Al/Ni摩尔比、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在最佳的聚合条件下,探索了不同的催化剂结构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双(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C2的活性高于C1和C3,为13.1 kg/(mol Ni·h),而C3的插入率最低,为14.1%.对于具有相同配体不同结构的配合物C3和C4,含双水杨醛亚胺配体的C3的催化活性高于含单水杨醛亚胺配体的C4,而两者在共聚单体MMA的插入率方面差别不大.对所得共聚物微观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 聚烯烃 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改性及在包装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晋慧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5-138,142,共5页
主要介绍了聚乳酸(PLA)的制备、改性以及在包装领域中的应用。指出通过改变PLA立构规整度、与其它单体共聚或与高分子、有机和无机增韧增强剂共混等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PLA的韧性、耐穿刺性能和耐热性等性能,制备出满足包装应用性能... 主要介绍了聚乳酸(PLA)的制备、改性以及在包装领域中的应用。指出通过改变PLA立构规整度、与其它单体共聚或与高分子、有机和无机增韧增强剂共混等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PLA的韧性、耐穿刺性能和耐热性等性能,制备出满足包装应用性能的材料。并且,PLA优异的生物可降解性能和生物可再生性,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是一种发展前景广泛的包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材料 生物质基材料 聚乳酸 共聚 复合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C/AM/MA型两性丙烯酰胺增强剂的共聚合成及在封闭循环条件下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文远 赵传山 +3 位作者 田英姿 杨仁党 杨飞 陈克复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6-11,共6页
以水溶液共聚合法合成了甲基丙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一丙烯酰胺一马来酸(DMC/AM/MA)三元共聚物,得到了适合封闭循环抄纸条件的两性聚丙烯酰胺(Ampho—teric Polyacrylamides,AmPAM),其相对分子量在50左右.合成条件... 以水溶液共聚合法合成了甲基丙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一丙烯酰胺一马来酸(DMC/AM/MA)三元共聚物,得到了适合封闭循环抄纸条件的两性聚丙烯酰胺(Ampho—teric Polyacrylamides,AmPAM),其相对分子量在50左右.合成条件:单体浓度209/6,反应温度80℃,通氮气10min,引发剂为用量为0.075%的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和引发剂A组成的三元引发体系,介质PH值为4.5~5,保温搅拌反应4h.在封闭循环条件下加入合成助剂、CPAM和进口AmPAM进行抄片,并对抄片进行物检,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AmPAM在封闭循环条件下抄纸增强效果明显优于CPAM,达到了进口同类产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共聚 两性聚丙烯酰胺 封闭循环 环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辛醇改性三氯氧钒催化体系催化乙烯/丙烯共聚合
17
作者 那丽华 张璐 +3 位作者 惠林海 张春雨 胡雁鸣 张学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4,40,共5页
以异辛醇改性三氯氧钒(VOCl_3·3(2-ethyl-hexanol))为催化剂前体,倍半乙基铝(EASC)为助催化剂,三氯乙酸乙酯(ETCA)为活化剂进行乙烯/丙烯共聚合,并与传统VOCl_3体系进行对比。考察了EASC和ETCA用量、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随EASC... 以异辛醇改性三氯氧钒(VOCl_3·3(2-ethyl-hexanol))为催化剂前体,倍半乙基铝(EASC)为助催化剂,三氯乙酸乙酯(ETCA)为活化剂进行乙烯/丙烯共聚合,并与传统VOCl_3体系进行对比。考察了EASC和ETCA用量、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随EASC用量的增加,2种催化体系活性均先增加后下降,VOCl_3·3(2-ethyl-hexanol)和VOCl_3体系分别在[Al]/[V]比为40和30时达到最高催化活性6. 15 kg EPR/g V·h和4. 97 kg EPR/g V·h。2种催化体系活性均随聚合温度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VOCl_3·3(2-ethyl-hexanol)体系的下降幅度低于VOCl_3体系,表明异辛醇有效地稳定了生成的活性中心。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核磁共振碳谱分析表明以VOCl_3·3(2-ethyl-hexanol)体系所合成的共聚物较VOCl_3体系有更高的丙烯插入率和更为无规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共聚物 钒催化剂 共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二酸改性二聚酸酰胺尼龙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18
作者 王晓辉 方显力 姚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以己二酸己二胺盐、二聚酸为原料,采用熔融缩聚方法制备了系列短链己二酸改性的二聚酸酰胺尼龙共聚物。考察了己二酸对二聚酸酰胺尼龙(DAPA)凝聚态结构、热性能的影响,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己二酸的加入可促进DAPA从γ到α、... 以己二酸己二胺盐、二聚酸为原料,采用熔融缩聚方法制备了系列短链己二酸改性的二聚酸酰胺尼龙共聚物。考察了己二酸对二聚酸酰胺尼龙(DAPA)凝聚态结构、热性能的影响,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己二酸的加入可促进DAPA从γ到α、β晶型的晶相转变,并提高其结晶程度,还可通过刚性分子骨架和N-Hσ-轨道与C=Oπ*-轨道的σ-π*-超共轭效应对共聚物分子间缔合氢键的数量、电子离域方向和离域程度的调变作用提高酰胺基团的活性,对酰胺基团有活化作用,从而恶化DAPA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聚酸酰胺尼龙 己二酸 共聚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二酸改性二聚酸酰胺尼龙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
19
作者 王晓辉 姚成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5-359,共5页
为了改善二聚酸酰胺尼龙(DAPA)的综合性能,用熔融缩聚方法制备了系列短链己二酸改性的DAPA共聚物,采用IR,UV-Vis,DSC和TG等研究了己二酸对DAPA凝聚态结构、热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己二酸的加入可提高DAPA的密度、熔... 为了改善二聚酸酰胺尼龙(DAPA)的综合性能,用熔融缩聚方法制备了系列短链己二酸改性的DAPA共聚物,采用IR,UV-Vis,DSC和TG等研究了己二酸对DAPA凝聚态结构、热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己二酸的加入可提高DAPA的密度、熔点、吸水率、拉伸和抗弯性能,缺口冲击强度、热稳定性降低;当己二酸加入量大时,产生脆韧转变,抗冲击性能反而下降.己二酸的存在可促进共聚物从γ到α,β晶型的晶相转变,并提高其结晶程度,还可降低C—N键的离解能,调变共聚物分子间缔合氢键的数量、σ-π*电子离域方向和离域程度,有助于酰胺基团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聚酸酰胺尼龙 己二酸 共聚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2铬系催化剂催化乙烯与1-己烯共聚合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俞翔 张海坤 +4 位作者 董奇 于永玲 唐岩 程瑞华 刘柏平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共4页
制备了UCC型S-2铬系催化剂,研究了不同烷基铝助催化剂下该催化剂对乙烯与1-己烯的共聚合行为,考察了不同助催化剂和不同共聚单体浓度对聚合反应动力学行为及共聚物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助催化剂会消除反应的诱导期;加入共聚单... 制备了UCC型S-2铬系催化剂,研究了不同烷基铝助催化剂下该催化剂对乙烯与1-己烯的共聚合行为,考察了不同助催化剂和不同共聚单体浓度对聚合反应动力学行为及共聚物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助催化剂会消除反应的诱导期;加入共聚单体会降低催化活性,降低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采用三异丁基铝相比,采用三乙基铝作为助催化剂更有利于共聚单体的加入而形成短支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1-己烯 共聚合 铬系催化剂 助催化剂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