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镧的EGDE交联壳聚糖微球对氟离子的吸附平衡与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永富 孟范平 +1 位作者 杜秀萍 周游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4-39,共6页
采用负载镧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交联壳聚糖微球对含氟水进行吸附处理。该吸附剂的适宜工作条件为:温度30~50℃,pH值7.0,吸附时间30min。用吸附等温线描述了F-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平衡,并用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机制。结果... 采用负载镧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交联壳聚糖微球对含氟水进行吸附处理。该吸附剂的适宜工作条件为:温度30~50℃,pH值7.0,吸附时间30min。用吸附等温线描述了F-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平衡,并用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吸附剂对F-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饱和吸附容量为25.7mg.g-1;该吸附剂对F-的吸附既包含化学吸附又包含物理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为主;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受化学吸附机理的控制,颗粒内扩散和液膜形成的边界层是其限速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 吸附等温线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DE交联的载镧壳聚糖微球对氟离子的静态和动态吸附 被引量:12
2
作者 孟范平 李永富 +1 位作者 周游 杜秀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192-3200,共9页
利用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替代戊二醛对壳聚糖微球进行交联,然后负载稀土镧离子La(Ⅲ),制备得到新型的除氟剂(CEB-La)。研究了CEB-La对F-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除氟剂的静态吸附条件为pH7.0、温度50℃、吸... 利用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替代戊二醛对壳聚糖微球进行交联,然后负载稀土镧离子La(Ⅲ),制备得到新型的除氟剂(CEB-La)。研究了CEB-La对F-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除氟剂的静态吸附条件为pH7.0、温度50℃、吸附时间60min、振荡频率120r.min-1;当CEB-La用量3g.L-1时,对浓度10mg.L-1含氟水的除氟率可达92.9%;CEB-La对F-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饱和吸附容量为25.7mg.g-1;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CEB-La对F-的吸附动力学过程;CEB-La吸附饱和后,经NaOH溶液处理后再与镧离子螯合,可有效再生;共存阴离子特别是CO32-和HCO3-对CEB-La的除氟性能有不利影响。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进水流量3ml.min-1时,CEB-La适于处理F-浓度2~15mg.L-1的含氟水;利用Thomas模型可较好地描述CEB-La对F-的动态吸附特征,动态饱和吸附容量为3.67mg.g-1。因此,CEB-La的除氟性能优越,再生方法简单,使用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静态吸附 动态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ys/EGDE对脆弱丝织品的加固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敬 彭志勤 +4 位作者 胡智文 黄盾 覃岽益 赵丰 周旸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4-47,共4页
采用L-半胱氨酸(L-Cys)和交联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EGDE)为加固材料对脆弱丝织品进行加固,通过正交实验得到较优加固方案:L-Cys质量浓度15 g/L,EGDE的质量浓度25 g/L。在此条件下加固的脆弱丝织品断裂强力由(2±0.3)N提高到(18... 采用L-半胱氨酸(L-Cys)和交联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EGDE)为加固材料对脆弱丝织品进行加固,通过正交实验得到较优加固方案:L-Cys质量浓度15 g/L,EGDE的质量浓度25 g/L。在此条件下加固的脆弱丝织品断裂强力由(2±0.3)N提高到(18±0.5)N,断裂伸长由(3±0.5)mm提高到(14±0.5)m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13C固体核磁共振仪(13C CP/MAS NMR)和氨基酸测试结果表明,L-Cys/EGDE加固材料与脆弱丝织品中酪氨酸、组氨酸等氨基酸侧基发生了稳定的化学反应,加固样中无规卷曲结构大量增加,加固效果明显。该方法工艺简单,效果显著,适于脆弱丝织品文物的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 加固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弱丝织品的Ala/EGDE加固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黄盾 曹丽芬 +5 位作者 何俊 张硕 彭志勤 周旸 赵丰 胡智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4-77,共4页
采用丙氨酸(Ala)/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EGDE)体系对脆弱丝织品进行加固,发现加固后试样的断裂应力比原样提高了5倍左右。通过红外光谱(FT-IR)、13C固体核磁共振(13C CP/MAS NMR)和氨基酸分析(AAA)对处理过程中Ala、EGDE与丝素蛋白的... 采用丙氨酸(Ala)/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EGDE)体系对脆弱丝织品进行加固,发现加固后试样的断裂应力比原样提高了5倍左右。通过红外光谱(FT-IR)、13C固体核磁共振(13C CP/MAS NMR)和氨基酸分析(AAA)对处理过程中Ala、EGDE与丝素蛋白的作用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FT-IR和13C-NMR分析结果证实,在处理过程中Ala协同EGDE与脆弱丝织品发生了化学交联,AAA结果显示,在处理过程中交联位点主要位于丝素蛋白上的酪氨酸(Tyr)、赖氨酸(Lys)和组氨酸(His)的残基上。研究结果证明,丝素蛋白在EGDE和Ala的作用下发生了交联反应是脆弱丝织品得以加固的根本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 丝素蛋白 丙氨酸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 脆弱丝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ys/EGDE对水解老化和光老化真丝织物的加固效果(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敬 彭志勤 +4 位作者 胡智文 黄盾 覃岽益 赵丰 周旸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7-852,共6页
采用L-半胱氨酸(L-Cys)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EGDE)作为加固材料,分别对水解老化和光老化真丝织物进行加固处理,为脆弱丝绸文物的加固保护提供简便而有效的技术方法。水解老化样品在加固后的断裂强力由1.9 N±0.3 N提高到18.0 N... 采用L-半胱氨酸(L-Cys)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EGDE)作为加固材料,分别对水解老化和光老化真丝织物进行加固处理,为脆弱丝绸文物的加固保护提供简便而有效的技术方法。水解老化样品在加固后的断裂强力由1.9 N±0.3 N提高到18.0 N±0.4 N,断裂伸长从3.0 mm±0.5 mm提高到14.0 mm±0.5 mm;而光老化样品加固后断裂强力由1.8 N±0.3N提高到4.1 N±0.5 N,断裂伸长保持1.0 mm±0.3 mm不变。通过热重分析、13C固体核磁共振表征发现,水解老化样品加固后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分子结构有所变化;而光老化样品加固后的热稳定性及分子结构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氨基酸分析证明真丝织物在光老化处理后,可以与EGDE反应的酪氨酸(Tyr)、组氨酸(His)的含量大大降低,造成反应位点的大量减少,因此与水解老化样品的加固效果悬殊。将真丝织物水解老化样品、光老化样品的丝蛋白氨基酸组成及含量与文物样品进行比较发现,水解老化样品的丝蛋白氨基酸组成及含量与文物样品更为接近,因此,可利用该加固方法对脆弱丝绸文物进行加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丝织物 老化 加固 L-半胱氨酸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对老化丝纤维的加固 被引量:9
6
作者 胡智文 黄小芳 +5 位作者 张敬 曹晓晔 郑海玲 周旸 赵丰 彭志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4-47,共4页
在制备人工老化样的基础上,利用丝素蛋白/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对老化丝纤维进行加固,并对加固前后的丝纤维进行了性能和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丝素蛋白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位点为Tyr羟苯基上的羟基、Lys上的氨基、... 在制备人工老化样的基础上,利用丝素蛋白/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对老化丝纤维进行加固,并对加固前后的丝纤维进行了性能和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丝素蛋白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位点为Tyr羟苯基上的羟基、Lys上的氨基、His咪唑基上的亚氨基等;加固样的断裂强力从1.54 N提高到15.8 N,伸长率从2%提高到8.0%,硬挺度从1.08×10-2mN.m降到0.71×10-2mN.m。加固后丝纤维的断裂强力、伸长率、柔软性大幅度提高;热稳定性和耐热老化性较好,这种加固方法具有可再加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丝纤维 丝素蛋白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非离子型自乳化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邹海良 张亚峰 +2 位作者 邝健政 刘军 徐宇亮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6,共6页
采用十八胺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反应,制得一种两端为环氧基,中间氮原子上接有长疏水烷基链的功能性双环氧基化合物,再用脂三乙烯四胺对该化合物进行封端,制得一种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研究表明:由于该固化剂具有疏水效果的长烷基... 采用十八胺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反应,制得一种两端为环氧基,中间氮原子上接有长疏水烷基链的功能性双环氧基化合物,再用脂三乙烯四胺对该化合物进行封端,制得一种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研究表明:由于该固化剂具有疏水效果的长烷基链和亲水效果的羟基、胺基、醚键,从而使得该固化剂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因此相对其他水性固化剂来讲,该固化剂不仅仅不需要采用中和剂就具有亲水性,且其对环氧树脂有良好的乳化效果。该固化剂与液体环氧树脂所制备的双组分室温固化涂膜性能优良,具有优异的铅笔硬度、耐冲击性和耐化学性。同时该固化剂含有较长的柔性烷基链,所以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将有较好的柔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 自乳化 水性环氧固化剂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十八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固体胺的多孔聚酯对CO_(2)的吸附 被引量:6
8
作者 段成 杨川箬 +2 位作者 金君素 陈健 密建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6292-6301,共10页
四乙烯五胺(tetraethylenepentamine,TEPA)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glycol diglycidyl ether, GDE)同时载入多孔聚酯中,并加热使TEPA与GDE反应,从而制备出负载有固体胺的多孔吸附剂。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能够确定多孔聚酯中负载了大量... 四乙烯五胺(tetraethylenepentamine,TEPA)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glycol diglycidyl ether, GDE)同时载入多孔聚酯中,并加热使TEPA与GDE反应,从而制备出负载有固体胺的多孔吸附剂。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能够确定多孔聚酯中负载了大量的TEPA,并且TEPA与GDE在多孔聚酯中成功反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吸附等温线可以确定负载有机胺后多孔聚酯的中的通孔结构得以保留,而孔体积以及比表面积明显减少。作为CO_(2)吸附材料,研究发现负载固体胺的多孔吸附材料吸附CO_(2)是动力学控制过程;当材料负载的TEPA与GDE摩尔比为1.8(25)1时,吸附量可达40.1mg/g(10k Pa,80℃),而TEPA与GDE摩尔比为1.5(25)1时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100次吸脱附循环后仍能保留首次循环97%的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四乙烯五胺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多孔材料 CO_(2)吸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交联血红蛋白的反应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宇红 路秀玲 +2 位作者 郑春杨 谭天伟 苏志国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1-406,共6页
将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作为血红蛋白(Hb)的交联剂制备红细胞代用品.采用SDS-PAGE电泳、高效液相色谱和多角度激光散射检测器联用鉴定交联产物.实验表明,在pH 8.7,血红蛋白浓度为20 mg·mL^-1,修饰剂EGDE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 将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作为血红蛋白(Hb)的交联剂制备红细胞代用品.采用SDS-PAGE电泳、高效液相色谱和多角度激光散射检测器联用鉴定交联产物.实验表明,在pH 8.7,血红蛋白浓度为20 mg·mL^-1,修饰剂EGDE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达100:1时反应4 h,交联产物中90%为分子内交联的血红蛋白.在pH 7.5、血红蛋白浓度为200mg·mL^-1,修饰剂EGDE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为25:1时反应12 h,交联产物主要为寡聚血红蛋白,分子量范围在145-375 kD之间;其中二聚体血红蛋白占总蛋白量的74.7%,三聚体血红蛋白18.9%,四到六聚血红蛋白6.4%,几乎无高聚物生成.采用血氧分析仪对交联产物进行活性鉴定,制备的分子内交联和寡聚血红蛋白均具有携氧能力,小鼠的生物学实验表明产品无异常毒性,具备了作为红细胞代用品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血红蛋白 交联 红细胞代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介质中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一宁 但年华 但卫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073-20077,20082,共6页
在乙醇介质中使用乙二醇缩水甘油醚(EGDE)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优化了最佳交联条件;考察了交联pADM(EGDE-pADM)的改性指数、傅里叶红外光谱、机械性能、亲水性、扫描电镜及细胞相容性;通过对pADM与皮粉进行封闭氨基及封闭羧基来... 在乙醇介质中使用乙二醇缩水甘油醚(EGDE)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优化了最佳交联条件;考察了交联pADM(EGDE-pADM)的改性指数、傅里叶红外光谱、机械性能、亲水性、扫描电镜及细胞相容性;通过对pADM与皮粉进行封闭氨基及封闭羧基来初步探索EGDE与pADM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交联得到的EGDE-pADM的收缩温度随用量、温度、时间的增加而先增大后逐渐趋于稳定;交联最优条件为温度37℃、用量16%、反应时间48h。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交联材料物理机械性能与亲水性得到提高,细胞毒性为Ⅰ级,形态较优,材料表面有利于细胞粘附生长。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乙醇介质中EGDE主要与pADM上的氨基发生交联反应,也能与其它活性基团发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 脱细胞猪真皮基质 乙二醇缩水甘油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吸附–交联法固定脂肪酶 被引量:9
11
作者 钱明华 张继福 +4 位作者 张云 孙爱君 于荣敏 朱建华 胡云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3-110,共8页
【目的】为基于大孔树脂吸附结合环氧交联剂交联法固定脂肪酶等工业用酶奠定基础。【方法】使用大孔树脂吸附,而后环氧交联剂交联的方法进行脂肪酶的固定化,研究各因素对吸附–交联固定化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制... 【目的】为基于大孔树脂吸附结合环氧交联剂交联法固定脂肪酶等工业用酶奠定基础。【方法】使用大孔树脂吸附,而后环氧交联剂交联的方法进行脂肪酶的固定化,研究各因素对吸附–交联固定化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制备固定化酶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筛选出大孔树脂HPD750为载体,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吸附温度45℃,给酶量60 mg·g–1,交联温度30℃,交联时间12.5 h,pH6.36,交联剂体积分数为0.7%。由上述条件制备所得的固定化酶活力为565.31 U·g–1,酶活力回收率为32.16%。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均有明显提升;连续操作10次,固定化酶活力仍保留34.86%,操作稳定性较好;4℃条件下储存30 d,固定化酶活力仍保留64.81%。【结论】大孔树脂HPD750为载体,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制备的固定化脂肪酶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均得到显著提升,且具有良好的操作及储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大孔树脂 环氧交联剂 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固定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的包埋和交联固定化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珊 李任强 +3 位作者 郑振华 张云 孙爱君 胡云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9-966,共8页
【目的】脂肪酶可以通过高效催化动植物油脂发生转酯反应得到生物柴油,而固定化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脂肪酶的使用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方法】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海藻酸钠包埋和新型环氧交联剂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交联联合法固定脂肪酶... 【目的】脂肪酶可以通过高效催化动植物油脂发生转酯反应得到生物柴油,而固定化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脂肪酶的使用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方法】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海藻酸钠包埋和新型环氧交联剂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交联联合法固定脂肪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共同确定脂肪酶的固定化方案。【结果】最佳固定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5%,给酶量400 U/mL海藻酸钠溶液,氯化钙5%,固定20 min,以0.35%的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25℃条件下交联1 h,由此制备得到酶活约为84.90 U/g的固定化酶。【结论】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pH 8.5,比游离酶增大0.5 U,最适反应温度40℃,与游离酶相比保持不变。热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乙二醇缩水甘油醚 脂肪酶 固定化酶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环氧基聚苯乙烯低聚的物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苗苗 张健 +3 位作者 危大福 黄辉 郑安呐 胡福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6-330,共5页
采用阴离子聚合法,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为封端剂,在常压惰性气体保护下引发苯乙烯(St)聚合,制得端环氧基聚苯乙烯低聚物(PS-ep)。采用GPCI、R和1H-NMR对PS-ep进行表征,并用盐酸-二氧六环银量法测定端... 采用阴离子聚合法,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为封端剂,在常压惰性气体保护下引发苯乙烯(St)聚合,制得端环氧基聚苯乙烯低聚物(PS-ep)。采用GPCI、R和1H-NMR对PS-ep进行表征,并用盐酸-二氧六环银量法测定端环氧基含量。结果表明:以EGDE为封端剂可以使端环氧基摩尔分数(xep)达到0.80左右;升高封端反应温度和延长封端反应时间有利于提高端环氧基的摩尔分数;EGDE与n-BuLi的摩尔比以4∶1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环氧基团 封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对水中苯胺的动态吸附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卫钰茹 巴丽思 +2 位作者 安丽萍 解彩玲 靳利娥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18,共5页
以单宁酸为原料,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为交联剂,制备了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单宁酸环氧树脂(ETER)。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合成条件,模拟苯胺废水浓度,考察了ETER对苯胺的动态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柱高度、苯胺初始浓度对穿透时间的影响... 以单宁酸为原料,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为交联剂,制备了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单宁酸环氧树脂(ETER)。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合成条件,模拟苯胺废水浓度,考察了ETER对苯胺的动态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柱高度、苯胺初始浓度对穿透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GDE与单宁酸摩尔比9:1,致孔剂乙腈用量0.2 mL,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8 h的最优合成条件下制备的ETER可有效吸附苯胺,并且随着吸附柱高度的减小、苯胺初始浓度的增大,穿透时间缩短。经乙醇脱附再生的吸附树脂的再生率可达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单宁酸环氧树脂 苯胺 吸附 动态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对PLA/PBAT共混材料相容性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萌萌 杨红娟 +3 位作者 沈思宇 冯硕 张伟蒙 胡晶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27,共8页
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为相容剂与聚乳酸(PLA)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通过转矩流变仪进行熔融共混。通过傅里叶变换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探究了不同含量PEDGD... 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为相容剂与聚乳酸(PLA)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通过转矩流变仪进行熔融共混。通过傅里叶变换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探究了不同含量PEDGDE对PLA/PBAT共混体系断面微观形貌、热性能、力学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加PEGDGE的PLA/PBAT的共混体系相比,加入3份PEGDGE时,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可由14.6%增加至38.9%,是PLA/PBAT的2.7倍。加入PEGDGE后,PLA/PBAT共混体系冷结晶向低温移动,且加入5份PEGDGE时,结晶度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子二醇中间体的制备与表征
16
作者 李树全 成梅华 蒋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2-156,共5页
为得到纯度较高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作为联接基,利用减压蒸馏切割馏分对其进行提纯,通过开环反应与壬基酚合成一种双子二醇中间体。考虑不同合成条件对双子二醇收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色质联用仪对联接基和双子二醇进行结构表征。... 为得到纯度较高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作为联接基,利用减压蒸馏切割馏分对其进行提纯,通过开环反应与壬基酚合成一种双子二醇中间体。考虑不同合成条件对双子二醇收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色质联用仪对联接基和双子二醇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沸点为116~119℃(666.6 Pa),纯度为94.51%;当反应温度100℃、催化剂KOH0.25%与三苯基膦0.25%复配、反应时间3~5 h时,双子二醇的产率达88.2%;化合物结构与所设计的分子结构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提纯 双子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蒙脱土协同增强大豆蛋白膜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木荣 黄嘉雯 +2 位作者 韦凝思 张一甫 秦志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26-231,243,共7页
为了提高大豆分离蛋白(SPI)材料的耐水性能与力学性能,扩大其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本研究以SPI和蒙脱土(MMT)为原料,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为交联剂,制备SPI/MMT复合膜,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能及水阻隔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MMT和EGD... 为了提高大豆分离蛋白(SPI)材料的耐水性能与力学性能,扩大其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本研究以SPI和蒙脱土(MMT)为原料,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为交联剂,制备SPI/MMT复合膜,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能及水阻隔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MMT和EGDE的加入均能够有效提高复合膜的物理力学性能,当SPI复合膜中同时添加MMT和EGDE(20%)时,各项性能最佳,复合膜拉伸强度为14.95 MPa,比纯SPI膜增加了239.77%、弹性模量增加88.98%、含水率降低16.12%、吸湿性降低31.07%、总溶解物降低39.68%、水蒸气透过率降低35.85%。EGDE与MMT的协同增强作用,提高了SPI复合膜的物理力学性能与水阻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膜 蒙脱土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协同作用 力学性能 水阻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羧甲基壳聚糖栓塞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元龙 丁媛媛 +3 位作者 桑欣欣 石刚 张丽萍 倪才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4-217,222,共5页
以羧甲基壳聚糖为原料,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通过反相微悬浮聚合方法,制备出粒径在300~600μm的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微球,再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使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在微球表面进行接枝聚合,得到含离子交换基团(—COOH、—S... 以羧甲基壳聚糖为原料,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通过反相微悬浮聚合方法,制备出粒径在300~600μm的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微球,再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使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在微球表面进行接枝聚合,得到含离子交换基团(—COOH、—SO_3H)的可载药栓塞微球。该微球对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载药率24h内可达34.6%,较纯羧甲基壳聚糖微球提高了49.8%。该微球在介入疗法治疗肿瘤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栓塞微球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