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C-g-MAH增容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增塑PLA/PBAT共混体系
1
作者 王小君 曾安然 +2 位作者 张青海 汪扬涛 陈婷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49,共8页
聚乳酸(PLA)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是改善PLA脆性和加工性的有效途径,但二者相容性差导致力学性能不足。以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EVAC-g-MAH)为相容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作为增塑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备PL... 聚乳酸(PLA)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是改善PLA脆性和加工性的有效途径,但二者相容性差导致力学性能不足。以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EVAC-g-MAH)为相容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作为增塑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备PLA/PBAT/EVAC-g-MAH/ATBC共混体系,考察了EVAC-g-MAH和ATBC的用量对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流动性能、热稳定性、结晶性能、流变性能和形貌结构的影响,为高性能可降解材料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随着EVAC-g-MAH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界面相容性增加,EVAC-g-MAH的MAH基团与PLA/PBAT的极性基团反应,有利于PLA/PBAT共混体系热稳定、结晶能力和界面相容性提高,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提高。ATBC的加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韧性、加工流动性和界面相容性,但使共混体系的结晶温度、熔融温度、相对结晶度及热稳定性明显下降。当EVAC-g-MAH为10份,ATBC为15份时,PLA/PBAT(80/20)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从4.3 kJ/m2达到50.4 kJ/m2,熔体流动速率从15.1 g/10 min提高到52.9 g/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增容 增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对喷射混凝土力学强度、渗透性能及水化微观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曾鲁平 乔敏 +5 位作者 赵爽 王伟 陈俊松 朱伯淞 冉千平 洪锦祥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169,共9页
对比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以可再分散乳胶粉与聚合物乳液不同形态掺入后对喷射混凝土力学强度与渗透性能的影响,并对速凝水化体系下聚合物颗粒的物理成膜过程以及化学作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EVA共聚物通过颗粒吸附、团... 对比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以可再分散乳胶粉与聚合物乳液不同形态掺入后对喷射混凝土力学强度与渗透性能的影响,并对速凝水化体系下聚合物颗粒的物理成膜过程以及化学作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EVA共聚物通过颗粒吸附、团聚及局部成膜作用,降低了速凝阶段水化产物钙矾石的数量并延缓了水泥C_(3)S的早期水化过程,造成速凝浆体凝结时间的明显延长以及早期强度降低,其以乳液形态掺入带来的早期水化延缓作用更强。硬化喷射混凝土内部直径130μm以上的圆形气泡数量受聚合物掺入影响而明显增多,造成硬化孔隙率增大同时降低了后期强度,但以乳胶粉形态掺入时EVA共聚物带来的引气作用及硬化气泡球形度改善效果更强。水化28 d,EVA共聚物在速凝浆体中可形成连续聚合物膜状结构,并充分分散、填充在钙矾石骨架与浆体孔隙之间,显著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抗水渗性能与弯曲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喷射混凝土 水化微观结构 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基电缆屏蔽料的开发与加工工艺优化
3
作者 赵洋 郭甜 +1 位作者 尚英强 丁一铭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137,共7页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基电缆屏蔽料存在与铝质导线之间剥离强度不佳的问题,为改善剥离强度并兼具良好的导电性能,本文研究了不同配方对其性能的影响。醋酸乙烯酯(VA)质量分数(18%~40%)与MAH接枝PP(PP-MAH)质量分数(0%~5%)越高,EV...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基电缆屏蔽料存在与铝质导线之间剥离强度不佳的问题,为改善剥离强度并兼具良好的导电性能,本文研究了不同配方对其性能的影响。醋酸乙烯酯(VA)质量分数(18%~40%)与MAH接枝PP(PP-MAH)质量分数(0%~5%)越高,EVA屏蔽料与铝之间的剥离强度越大。在导电性方面,加入25~40份导电炭黑使得EVA屏蔽料的导电性能增加,但拉伸强度先升高后下降;而加入2、3、4份碳纳米管(CNT)在提升导电性的同时,也使电缆屏蔽料的拉伸强度下降了约26%、32%、36%。热压温度和热压压力对剥离强度的影响也非常显著,热压温度和热压压力越高,剥离强度越大。通过实验优化,确定了复合材料的最佳配方为EVA分子内VA质量百分比为23%的EVA 100份、PP-MAH 3份、导电炭黑30份、CNT 2份。最佳的压制条件为热压温度120℃,热压压力10 MPa。基于该配方制备的EVA屏蔽料兼具良好的剥离性和导电性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该研究为电缆屏蔽材料的配方设计和工艺优化提供了参考,表明通过合理调控基料与助剂的质量比、优化加工参数,可显著提升材料的综合性能,满足剥离强度和导电性能等性能指标,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电缆屏蔽料 铝护套 剥离强度 加工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驱动一体化碳纳米管/氮化硼/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4
作者 王文君 董余兵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4,共13页
为了丰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基纤维的响应方式,实现电致可逆驱动,以纳米六方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采用熔融纺丝工艺制备BN/EVA复合纤维,并通过溶胀-浸渍法在纤维表面包覆碳纳米管(CNTs)导电层,制得具有皮芯结构的CNTs/BN/EVA... 为了丰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基纤维的响应方式,实现电致可逆驱动,以纳米六方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采用熔融纺丝工艺制备BN/EVA复合纤维,并通过溶胀-浸渍法在纤维表面包覆碳纳米管(CNTs)导电层,制得具有皮芯结构的CNTs/BN/EVA复合纤维。结果表明:CNTs与纤维基体结合紧密,在纤维表面形成了良好的导电通路,CNTs/BN/EVA复合纤维的电导率可达到58.03 S/m,且具有良好的应变传感性能,其检测范围高达281%,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线性响应度(在175%~281%应变范围,GF为35.19,R^(2)=99.03%),响应时间和回复时间分别为196 ms和189 ms。加捻制得的CNTs/BN/EVA复合纱线在18 V电压下可在12 s内快速升温至111.45℃,且该复合纱线在周期性电刺激条件下表现出稳定的升降温行为,实现了对电致可逆驱动应变的精准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功能填料 双向形状记忆 应变传感 电致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P/A-SEP复配体系对EVA/MPE线缆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
5
作者 常子衡 李薇 +4 位作者 刘志成 陈彪 孟强 杜敬亮 杜永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3,共7页
采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对海泡石(SEP)进行表面处理制得A-SEP,并同二乙基次磷酸铝(ADP)复配用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茂金属聚乙烯(MPE)线缆复合材料的阻燃改性剂。考察了ADP/A-SEP复配体系组成对EVA/MPE线缆复合材料拉伸性... 采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对海泡石(SEP)进行表面处理制得A-SEP,并同二乙基次磷酸铝(ADP)复配用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茂金属聚乙烯(MPE)线缆复合材料的阻燃改性剂。考察了ADP/A-SEP复配体系组成对EVA/MPE线缆复合材料拉伸性能、阻燃性能和加工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DP虽能明显改善EVA/MPE线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但对拉伸性能负面影响较大。A-SEP同ADP具有较好的协效阻燃效果,且能够同时改善EVA/MPE线缆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当ADP添加量为25%、A-SEP添加量为3%时,EVA/MPE线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1.43 MPa和689%;极限氧指数(LOI)达到32%,初始热降解温度和残炭率分别为352.89℃和5.75%,体积电阻率为2.63×10^(13)Ω·cm。此外A-SEP添加量不超过3%时,其对EVA/MPE/线缆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二乙基次磷酸铝 海泡石 阻燃性能 拉伸性能 加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MPE/DK-HNT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6
作者 李薇 常子衡 +4 位作者 刘子涵 朱硕楠 孟强 杜敬亮 杜永刚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硅烷偶联剂KH570为原料合成了DOPOKH570,并接枝于埃洛石纳米管表面,制备了端基含DOPO的埃洛石纳米管(DK-HNTs)。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了DK-HNTs的化学组成及结...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硅烷偶联剂KH570为原料合成了DOPOKH570,并接枝于埃洛石纳米管表面,制备了端基含DOPO的埃洛石纳米管(DK-HNTs)。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了DK-HNTs的化学组成及结构。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茂金属聚乙烯/DK-HNTs复合材料,考察了DK-HNTs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DK-HNTs在复合材料中可以均匀分散;当DK-HNTs用量为5%(w)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拉伸断裂标称应变、残炭量分别为21.08 MPa,735%,4.20%(w)。此外,DK-HNTs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埃洛石纳米管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偶联剂改性铜尾矿对PP/EVA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7
作者 黄峰 夏忠浩 +6 位作者 万仁康 力文玉 蔡国俊 张继梅 华苏东 张亚男 延伟康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的解决铜尾矿(CT)堆积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探索改性铜尾矿作为增强填料在PP/EVA共混物中的高效利用。方法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和KH570对铜尾矿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疏水性,评估不同偶联剂改性铜尾矿填充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目的解决铜尾矿(CT)堆积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探索改性铜尾矿作为增强填料在PP/EVA共混物中的高效利用。方法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和KH570对铜尾矿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疏水性,评估不同偶联剂改性铜尾矿填充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分析改性铜尾矿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情况及与基体的界面结合情况。结果KH570改性的铜尾矿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达到17.23 MPa、弯曲强度达到28.06 MPa、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5.31 kJ/m^(2),热稳定性显著提高,最大降解温度tmax为498℃,且SEM显示改性铜尾矿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与树脂基体界面结合良好,应力集中现象减少。结论研究结果为废弃铜尾矿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为其在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对铜尾矿高效利用的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铜尾矿 表面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塑料儿童用品中甲酰胺含量 被引量:16
8
作者 孙多志 禄春强 +1 位作者 左莹 秦紫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9-201,共3页
应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儿童用品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塑料中甲酰胺的含量。选择顶空平衡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60℃和40min,用DB-Wax色谱柱(0.53mm×30m,1μm)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内标物。甲酰胺的... 应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儿童用品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塑料中甲酰胺的含量。选择顶空平衡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60℃和40min,用DB-Wax色谱柱(0.53mm×30m,1μm)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内标物。甲酰胺的线性范围为1~646μg。方法用于此类共聚物塑料地垫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在80.9%~82.8%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4.1%~4.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法 甲酰胺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塑料 儿童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对含蜡原油降凝效果评价 被引量:24
9
作者 杨飞 李传宪 林名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8-113,共6页
以长庆、青海含蜡原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简称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利用DSC热分析仪和偏光显微镜考察加剂前后含蜡原油的结晶特性和原油中的蜡晶形貌,并通过凝点和流变试验评价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 以长庆、青海含蜡原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简称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利用DSC热分析仪和偏光显微镜考察加剂前后含蜡原油的结晶特性和原油中的蜡晶形貌,并通过凝点和流变试验评价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增大,EVA结晶性能稍有提高;随着极性基团含量的提高,EVA结晶性能显著恶化。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与原油组成和降凝剂结构有关:随着原油中蜡含量的增大或蜡平均碳数的提高,降凝剂的降凝效果变差;降凝剂的分子量通过影响其在原油中的溶解性来影响降凝效果;EVA极性基团含量过高(大于33%)或过低(小于18%)都不利于降凝,只有在中间范围内时(28%左右),才能起到较好的降凝效果;随着EVA浓度的提高,改性效果先不断提高,然后在高浓度下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降凝剂 结晶性能 蜡晶形态 降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酯的结构与降凝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7
10
作者 蒋庆哲 岳国 +2 位作者 宋昭峥 柯明 赵密福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1-74,共4页
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各种结构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降凝剂,考察了它们的结晶性质、溶解性质和降凝效果。由实验得到以下结论:EVA降凝剂的CH2链上只有远离极性基团的碳原子能够参与结晶。当参与结晶的碳原子数约等于原油中蜡的平... 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各种结构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降凝剂,考察了它们的结晶性质、溶解性质和降凝效果。由实验得到以下结论:EVA降凝剂的CH2链上只有远离极性基团的碳原子能够参与结晶。当参与结晶的碳原子数约等于原油中蜡的平均碳原子数的3/4时,EVA降凝剂的降凝效果最好。EVA降凝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宽窄对降凝效果的影响不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2×104时降凝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降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对茂金属聚乙烯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彤 郜华萍 +2 位作者 张大伦 廖双泉 谭惠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31,共7页
以添加不同比例的茂金属聚乙烯 (mLLDPE) /乙烯 醋酸乙烯酯 (EVA)共混物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EVA含量对mLLDPE/EV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EVA添加到mLLDPE中 ,增加了mLLDPE... 以添加不同比例的茂金属聚乙烯 (mLLDPE) /乙烯 醋酸乙烯酯 (EVA)共混物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EVA含量对mLLDPE/EV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EVA添加到mLLDPE中 ,增加了mLLDPE的剪切敏感度、降低了mLLDPE的熔融粘度、改善了mLLDPE的流动性和加工性 ;在一定的添加比例范围内mLLDPE和EVA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可以在改善mLLDPE加工性能、引入极性基团的同时又保持与纯mLLDPE相近的力学性能 ,但会导致共混物材料的刚性下降 ,柔性增加。热分析数据说明 ,mLLDPE/EVA共混体系中 ,在EVA含量较小时共混物存在大量共晶 ,与mLLDPE有很好的相容性 ,无论是熔融曲线还是降温曲线都只出现一个峰。当EVA含量增大时 ,mLLDPE/EVA共混物出现相分离 ,曲线出现双峰 ,但两峰值呈现靠近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聚乙烯 乙烯-醋酯乙烯酯共聚物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在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选择分布及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金 王春锋 +1 位作者 王永亮 韩志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2,107,共6页
采用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以聚乙烯(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基体树脂制备了导热复合材料。利用溶剂选择性萃取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E-EVA共混物的相结构及BN在两相中的分布行为,以热导率为参数评价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采用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以聚乙烯(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基体树脂制备了导热复合材料。利用溶剂选择性萃取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E-EVA共混物的相结构及BN在两相中的分布行为,以热导率为参数评价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E-EVA共混物的相结构与两者的用量比相关,在PE/EVA质量比为1/1时可获得具有共连续结构的共混物;在两相共连续PE-EVA共混物中引入BN后,发现BN选择分布在PE相中,BN/PE相与EVA形成共连续结构。BN的选择分布及共连续结构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在BN质量分数为30%时,与BN/PE相比,具有选择分布和相连续结构的BN/PE-EVA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提高了1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聚乙烯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共连续结构 导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改性天然木粉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祁宗 薛平 +2 位作者 丁筠 贾明印 李建立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7,共4页
采用一种新型方法以改善木粉与烯烃树脂的相容性,利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对天然木粉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木粉改性前后的表面化学基团变化,利用热失重曲线分析木粉的热稳定性,并结合微观扫描电镜分析改性前后木... 采用一种新型方法以改善木粉与烯烃树脂的相容性,利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对天然木粉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木粉改性前后的表面化学基团变化,利用热失重曲线分析木粉的热稳定性,并结合微观扫描电镜分析改性前后木粉表面微观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红外谱图中改性后木粉的羟基峰基本消失,从而降低了原始木粉表面的化学极性,改善了改性木粉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EVA 的加入会提高木粉的热稳定性,并且阻止木粉吸附空气中的水分;扫描电镜分析表明,EVA 可以包覆木粉表面,添加过量 EVA 会使木粉颗粒之间相互粘接,当 EVA 用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时,在木粉表面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 EVA 包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木粉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共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军 陈民杰 +1 位作者 万吴军 殷会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38,共6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利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增韧的尼龙 66/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共混物(PA66/EVA g MAH)。实验结果表明 ,未经接枝改性的EVA与PA66是不相容的 ,对增韧PA66几乎没有贡献 ,而EVA g MAH则出现了明显的增韧效果。...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利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增韧的尼龙 66/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共混物(PA66/EVA g MAH)。实验结果表明 ,未经接枝改性的EVA与PA66是不相容的 ,对增韧PA66几乎没有贡献 ,而EVA g MAH则出现了明显的增韧效果。在熔融挤出过程中 ,PA66与EVA g MAH发生了原位化学反应 ,生成了PA66 EVA共聚物。这种共聚物细化了分散相尺寸 ,使得分散相在PA66基体中分散得更均匀 ,提高了两相的相容性。同时增强了两相界面间的结合力 ,使得应力能够在两相间有效地传递 ,这种界面形态的改善直接影响到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变化。随着EVA g MAH含量的增加 ,PA66/EVA g MAH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提高 ,当PA66/EVA g MAH的共混比为 70 / 30 (质量比 )时 ,体系发生了脆韧转变 ,冲击强度达到了最大 ,比纯PA66、PA66/EVA( 70 / 30 )共混物提高了 12倍。和PE g MAH、PP g MAH相比 ,EVA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接枝 马来酸酐共混体系 研究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溴新戊二醇在膨胀型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志领 王献玲 +1 位作者 孙楠 宋洪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03,107,共7页
以季戊四醇(PER)/二溴新戊二醇(DBNPG)混和磷酸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R)微胶囊化聚磷酸铵(APP)合成膨胀型阻燃剂(IFR)。研究了DBNPG的含量在膨胀型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的影响。流变行为、热分析、扫描电镜、阻燃性能与膨... 以季戊四醇(PER)/二溴新戊二醇(DBNPG)混和磷酸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R)微胶囊化聚磷酸铵(APP)合成膨胀型阻燃剂(IFR)。研究了DBNPG的含量在膨胀型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的影响。流变行为、热分析、扫描电镜、阻燃性能与膨胀度测试结果表明:DBNPG可以通过改善炭层的膨胀度、致密度和封闭性来提高隔热性能。适当的DBNPG可改善IFR与EVA的相容性,增大熔体的黏度,形成封闭的炭层,提高炭层的隔热性能,降低燃烧体系放热,有利于阻燃性能的提高。但DBNPG含量过高,会降低流体的黏度,恶化炭层的隔热性能,放热量增大,阻燃性能降低。当IFR中DBNPG/PER的质量比为38.5/90.0,EVA/IFR的质量比为70/30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阻燃性能和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机理 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隔热性能 放热量 熔体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对乙烯-醋酸乙烯酯降凝剂感受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姚丽群 牛豫 赵刚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7-51,共5页
用色-质联用方法对经纯化处理的4种国内外柴油降凝剂进行分析,确定了它们纯化后所得聚合物均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对柴油组分及其调合柴油进行降凝剂感受性试验,结果表明,乙烯-醋酸乙烯酯降凝剂对柴油具有较好的降凝效果,对加氢柴油及其... 用色-质联用方法对经纯化处理的4种国内外柴油降凝剂进行分析,确定了它们纯化后所得聚合物均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对柴油组分及其调合柴油进行降凝剂感受性试验,结果表明,乙烯-醋酸乙烯酯降凝剂对柴油具有较好的降凝效果,对加氢柴油及其调合柴油具有较好的降低冷滤点效果,当加剂量为500μg/g时,加入降凝剂B能使加氢柴油的冷滤点降低12℃,加入降凝剂C可使-20号调合柴油的冷滤点降低20℃。分析柴油的正构烷烃含量及其碳数分布,结果表明,正构烷烃含量低且具有较高含量低碳数正构烷烃柴油的低温性质较好;正构烷烃含量低、碳数分布宽、含有少量高碳数正构烷烃的柴油的加剂感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降凝剂 乙烯-醋酸乙烯酯 感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接枝共聚物EVA-g-PU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赫玉欣 马建中 +1 位作者 张丽 张玉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7-41,共5页
通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皂化产物与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PU)之间的接枝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接枝共聚物 EVA-g-PU。用^(13)C-NMR 和 FTIR 对共聚物 EVA-g-PU 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PU 预聚体成功接枝在 EVA 主链上。力学性能... 通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皂化产物与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PU)之间的接枝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接枝共聚物 EVA-g-PU。用^(13)C-NMR 和 FTIR 对共聚物 EVA-g-PU 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PU 预聚体成功接枝在 EVA 主链上。力学性能测试表明,EVA-g-PU 接枝聚合物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优于纯 EVA。动态力学分析(DMA)表明,EVA-g-PU 接枝共聚物的储能模量相对于纯 EVA 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热失重(TG)分析表明,PU 预聚体的加入能有效改善接枝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聚氨酯预聚体 接枝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容剂EVA-g-MAH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6阻燃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喜平 陆昶 +5 位作者 陈峰 程刚 姚大虎 赫玉欣 张兴刚 张用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5-128,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为原料组成的膨胀阻燃剂(IFR),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6/IFR(EVA/PA6/IFR)阻燃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增容剂EVA-g-MAH对EVA/PA6阻燃合金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极限氧指数、...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为原料组成的膨胀阻燃剂(IFR),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6/IFR(EVA/PA6/IFR)阻燃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增容剂EVA-g-MAH对EVA/PA6阻燃合金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熔融指数、力学性能、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EVA/PA6阻燃合金进行了性能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随着EVA-g-MAH用量的增加,EVA/PA6阻燃合金的极限氧指数稍有降低,但当EVA-g-MAH质量分数为10%时,垂直燃烧可达UL 94V-0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增容剂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增容剂可提高EVA/PA6阻燃合金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容剂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聚酰胺6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HD/EVA共混物的黏度及挤出压力振荡现象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军红 刘跃军 +1 位作者 李祥刚 谭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61,共5页
采用恒速型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高密度聚乙烯(PE-HD)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共混物的流变现象,着重研究了不同比例 EVA 的加入对 PE-HD 的黏度及压力振荡现象的改善情况。研究发现,在 PE-HD 中添加适量的 EVA 可以降低共混物的黏度,... 采用恒速型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高密度聚乙烯(PE-HD)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共混物的流变现象,着重研究了不同比例 EVA 的加入对 PE-HD 的黏度及压力振荡现象的改善情况。研究发现,在 PE-HD 中添加适量的 EVA 可以降低共混物的黏度,在低剪切速率下,共混物的黏度对 EVA 的用量比较敏感,随着 EVA 用量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减小趋势;在 PE-HD 中添加适量的 EVA 可以抑制压力振荡现象,使共混物发生振荡的临界剪切速率升高,振荡的振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共混 挤出压力振荡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苯乙烯多单体熔融接枝EVA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叶苗 谢续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24-426,共3页
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了马来酸酐 (MAH) -苯乙烯 (St)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EVA的反应 ,考察了温度、引发剂用量、MAH和St用量对接枝率及凝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MAH接枝率随DCP用量、St用量的增加、反应温度的降低有最大值 ;当EVA/MAH/St/... 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了马来酸酐 (MAH) -苯乙烯 (St)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EVA的反应 ,考察了温度、引发剂用量、MAH和St用量对接枝率及凝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MAH接枝率随DCP用量、St用量的增加、反应温度的降低有最大值 ;当EVA/MAH/St/DCP质量比为 10 0∶4∶4∶0 .4时 ,MAH接枝率最大 ,而凝胶率最小 ;以St作共单体能够显著提高MAH的接枝率 ,抑制体系交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马来酸酐 苯乙烯 熔融接枝 工艺条件 接枝率 聚合物 共混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