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7篇文章
< 1 2 1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S型高速磁浮轨道不平顺参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徐傲康 李苗 +3 位作者 王爱彬 尚贤洪 马卫华 罗世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4,共9页
随着高速磁浮不断突破发展,针对轨道不平顺各控制参数对EMS型高速磁浮车辆运行下的动力学响应问题,基于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方法建立包含磁浮车辆系统、轨道梁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组成的磁浮车辆-轨道-简支梁耦合系统模型,其中车辆系统与轨... 随着高速磁浮不断突破发展,针对轨道不平顺各控制参数对EMS型高速磁浮车辆运行下的动力学响应问题,基于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方法建立包含磁浮车辆系统、轨道梁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组成的磁浮车辆-轨道-简支梁耦合系统模型,其中车辆系统与轨道梁系统使用磁轨关系进行耦合,并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中进行直线轨道梁耦合振动分析,探讨在时速600 km运行条件下轨道不平顺的幅值、方向、波长对EMS型高速磁浮耦合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揭示系统中各项指标受不平顺影响的变化规律,探究高速磁浮车-轨-梁耦合系统轨道不平顺参数影响并提出参数建议。结果表明:对不平顺幅值研究时,磁浮车辆以600 km/h的速度在波长20 m的不平顺激励线路上运行时,耦合系统中某些动力指标超限,在含有波长20 m的不平顺线路幅值控制在4 mm以内为宜;在对垂向及横向不平顺研究时,发现车辆系统在垂向和横向的响应是解耦的,车辆垂向载荷是耦合系统中的主要激励因素,悬浮控制技术应作为高速磁浮系统重点关注的控制技术;对不平顺波长研究时,即使不平顺幅值在1 mm时,波长10 m以下短波不平顺相较于其他波长不平顺更易引起耦合系统的剧烈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s型高速磁浮 轨道梁 轨道不平顺 耦合系统 车辆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MS诱变改良山栏稻地方品种株高
2
作者 段吟 谢振宇 +4 位作者 周玉杰 林秋云 贺治洲 林越辉 胡伟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4-1134,共11页
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提升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山栏稻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海南省中部山林地区的重要旱稻品种,因其适应性强、抗旱及抗逆性良好而广受农民喜爱,但传统山栏稻品种普... 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提升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山栏稻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海南省中部山林地区的重要旱稻品种,因其适应性强、抗旱及抗逆性良好而广受农民喜爱,但传统山栏稻品种普遍存在株高偏高、易倒伏及产量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现代农业中的推广应用。本研究选取五指山南对村山栏稻、黄壳山栏糯、山栏糯和山栏红4个地方山栏稻品种,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sulfonate,EMS)进行诱变处理。处理后,通过M1代至M3代的筛选,选出株高降低且单株产量保持或提升的优良突变体。结果显示,4个品种通过EMS诱变均获得了多个矮化突变株,其中如五指山南对村山栏稻的WZSNDCSLD2株高降低9.6%,单株产量提升52.8%;黄壳山栏糯的HKSLN31株高降低11.5%,单株产量提升46.0%;山栏糯的SLN8株高降低15.4%,单株产量提升37.0%;山栏红的SLH6和SLH9株高分别降低22.2%和15.5%,单株产量分别提升49.6%和36.8%。这些优良突变体在总粒数、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及结实率等农艺性状上亦表现出显著优势。研究表明,EMS诱变技术有效改善了山栏稻的株高及产量相关性状,为山栏稻的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提供新的品系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栏稻 ems诱变 株高 产量 表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EMS突变体库构建及优异突变体筛选
3
作者 王东霞 刘明霞 +5 位作者 姚彦林 胡静蕾 魏玉龙 张怀刚 刘宝龙 曹东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7-1204,共8页
为创制更丰富的豌豆变异材料,获取优异突变体豌豆种质,该研究以‘青建1号’豌豆为试验材料,以甲基磺酸乙酯(EMS)作为诱变剂,以EMS浓度1%、诱变时间8 h为半致死诱变条件,分析该诱变条件下豌豆植株突变类型,获得突变体重要表型性状数据,... 为创制更丰富的豌豆变异材料,获取优异突变体豌豆种质,该研究以‘青建1号’豌豆为试验材料,以甲基磺酸乙酯(EMS)作为诱变剂,以EMS浓度1%、诱变时间8 h为半致死诱变条件,分析该诱变条件下豌豆植株突变类型,获得突变体重要表型性状数据,建立豌豆表型突变体库,并结合田间表型数据,筛选优异突变体材料。结果表明:(1)通过1%、8 h EMS诱变10000粒豌豆种子,M_(1)群体有4682株成苗,M_(2)群体筛选到342份豌豆突变体。(2)突变体豌豆表型性状突变类型比较丰富,其中单株籽粒干重变异系数最大,达到0.965。(3)通过对田间表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到10份优异的豌豆突变体种质。该研究结果丰富了豌豆种质资源,可为豌豆相关功能基因挖掘和研究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甲基磺酸乙酯(ems) 突变体库 种质资源 优异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诱变创制抗黑曲霉花生新种质
4
作者 于静 姜春姣 +6 位作者 孙昊杰 苑广迪 王志伟 于桂爽 银翔 王超 王传堂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1,共7页
花生冠腐病是由黑曲霉引起的常见病害,近年来该病害在北方产区呈逐年加重之势,亟待创制抗黑曲霉花生新种质。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对16个感病花生品种(系)进行种子处理,测定79份M_(2)代突变体材料对花生黑曲霉的抗感反应,并... 花生冠腐病是由黑曲霉引起的常见病害,近年来该病害在北方产区呈逐年加重之势,亟待创制抗黑曲霉花生新种质。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对16个感病花生品种(系)进行种子处理,测定79份M_(2)代突变体材料对花生黑曲霉的抗感反应,并探讨花生材料的生化品质与其抗病指数之间的关系。筛选出2份中抗、7份感病、70份高感花生材料,结果表明,油酸含量对花生抗黑曲霉特性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ems 黑曲霉 油酸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处理对老芒麦种子萌发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王惠知 廖志敏 +3 位作者 张哲 谢文刚 王召明 刘志鹏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34-1842,共9页
为确定‘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的最佳诱变体系,本研究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sulfonate,EMS)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设置了5个浓度梯度(0%,0.4%,0.8%,1.2%,1.6%)和3个处理时间梯度(12,16和20 h),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发... 为确定‘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的最佳诱变体系,本研究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sulfonate,EMS)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设置了5个浓度梯度(0%,0.4%,0.8%,1.2%,1.6%)和3个处理时间梯度(12,16和20 h),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存活率及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系统解析了不同EMS处理对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MS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温室存活率显著下降;不同浓度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内源激素含量、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产生显著影响。综合发芽率、发芽势和温室存活率,确定了‘同德’老芒麦的最佳诱变体系为0.4%EMS处理16 h。研究为老芒麦的化学诱变育种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ems处理 种子萌发 生理生化指标 诱变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春4号小麦EMS突变体库的构建及表型变异分析
6
作者 豆飞飞 任毓昭 +7 位作者 王石磊 刘春颖 王晓东 王昭懿 刘彩霞 刘凤楼 王掌军 李清峰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2-101,共10页
【目的】为加快盐碱地小麦优质种质资源的创制,丰富遗传多样性,构建宁春4号EMS突变体库。【方法】采用0.5%甲基磺酸乙酯(EMS)溶液处理10 000粒小麦品种宁春4号种子,构建M1代突变体库,对其表型性状突变率进行统计分析。此外,对M1代材料进... 【目的】为加快盐碱地小麦优质种质资源的创制,丰富遗传多样性,构建宁春4号EMS突变体库。【方法】采用0.5%甲基磺酸乙酯(EMS)溶液处理10 000粒小麦品种宁春4号种子,构建M1代突变体库,对其表型性状突变率进行统计分析。此外,对M1代材料进行250 mmol/L的NaCl溶液定向筛选,得到耐盐突变体,并对突变体进行表型鉴定,以及形态指标、物质积累、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M1代成活3 709株,成株率37.09%,其中,有表型突变性状的1 226株,突变率为33.05%。1 226株突变类型丰富,包含叶部性状突变151株,穗部性状突变212株,分蘖突变161株,株高突变133株,育性和生育期突变130株,其他性状突变75株,突变率分别为13.89%、5.72%、4.34%、3.59%、3.50%和2.02%。经过盐胁迫处理后,宁春4号与突变体相比表现为,叶片黄化萎蔫,苗高、最大根长、初生根数、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地上部干重、根冠比均表现显著差异,而根干重无显著变化;在生理指标方面,突变体的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透性显著低于野生型,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可溶性糖(SS)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以宁春4号为野生型材料诱变产生的突变体类型丰富,为快速定位小麦优异性状基因并研究其功能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宁春4号 ems诱变 突变体库构建 表型变异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旱品种长6990的EMS突变体库构建及重要性状材料筛选
7
作者 王泽宇 王闪闪 +6 位作者 温宏伟 王裕智 张晋辉 单皓 闫金龙 张俊灵 杨斌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54-1763,共10页
为加快旱地小麦优质种质资源的创制,丰富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技术构建了小麦长6990突变体库,并对其表型性状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了系统筛选。通过对M_(2)群体中20331个单株进行田间表型性状统计... 为加快旱地小麦优质种质资源的创制,丰富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技术构建了小麦长6990突变体库,并对其表型性状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了系统筛选。通过对M_(2)群体中20331个单株进行田间表型性状统计分析,共发现3244个突变单株,涵盖茎秆、叶片、芒、穗型、育性和生育期等方面田间表型特征,总突变率为15.96%。此外,对收获的2064份突变材料进行籽粒表型分析,筛选出25份籽粒突变材料,占突变材料的1.21%,突变类型包括粒长、粒色和饱满度等。通过对2064份突变材料进行SDS-PAGE鉴定,共筛选出23份HMW-GS缺失突变材料,占突变材料的1.11%,表现为Glu-B1和Glu-D1位点中Bx7、By9、Dx5、Dy10单亚基缺失。本研究采用EMS诱变技术,创制了类型丰富的表型突变体和HMW-GS突变材料,有效消除了遗传背景差异对小麦品质性状的潜在干扰,为旱地小麦品质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并为深入理解小麦品质性状与遗传变异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s诱变 突变体库 表型性状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 抗旱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紫薇EMS诱变育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建 张宝津 +3 位作者 刘世晗 孙旭高 方姝懿 邓小梅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1,共9页
【目的】为了丰富大花紫薇育种方式,探究利用甲基磺酸乙醇(EMS)诱变的最适条件。【方法】以大花紫薇的成熟种子为研究材料,比较和分析EMS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大花紫薇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EMS处理能够抑制大花紫薇种子萌... 【目的】为了丰富大花紫薇育种方式,探究利用甲基磺酸乙醇(EMS)诱变的最适条件。【方法】以大花紫薇的成熟种子为研究材料,比较和分析EMS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大花紫薇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EMS处理能够抑制大花紫薇种子萌发,EMS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抑制效果有显著影响。20 g·L^(-1) EMS处理12 h后全部致死;随着EMS浓度升高、处理时间变长,种子发芽起始时间推迟,发芽持续时间变长,胚轴及胚根生长受到的抑制越显著;16 g·L^(-1) EMS处理12 h和18 g·L^(-1) EMS处理10 h,其相对致死率分别为47.99%和55.02%,最接近半致死剂量,是大花紫薇EMS诱变可选择的处理组合;EMS处理抑制大花紫薇幼苗生长,且在20 g·L^(-1) EMS处理8 h时最明显,其株高、冠幅、地径、叶面积分别为8.28 cm、9.66 cm、1.70 mm和29.32 cm^(2),而叶形指数在20 g·L^(-1) EMS处理8 h最大,为2.44。【结论】本研究确定了接近大花紫薇种子EMS诱变半致死剂量的处理组合,可为该植物的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紫薇 ems诱变 育种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 处理对菥蓂种子萌发的影响
9
作者 陈静茹 吴承杏 +4 位作者 韩国庆 耿小健 褚晖 徐庭亮 李强峰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57,共6页
为研究不同条件EMS(Ethylmethane Sulfonate)处理对菥蓂(Thlaspi arvense L.)种子萌发的影响,初步确定EMS诱变菥蓂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以菥蓂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5个EMS诱变浓度(0.2%、0.4%、0.6%、0.8%、1.0%)和3个时间梯度(6、12、24 h)... 为研究不同条件EMS(Ethylmethane Sulfonate)处理对菥蓂(Thlaspi arvense L.)种子萌发的影响,初步确定EMS诱变菥蓂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以菥蓂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5个EMS诱变浓度(0.2%、0.4%、0.6%、0.8%、1.0%)和3个时间梯度(6、12、24 h),对诱变后的菥蓂种子发芽率等发芽力指标以及致死率、相对致死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MS诱变处理的菥蓂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随EMS浓度的升高而降低;1.0%浓度处理12 h的相对致死率和0.6%浓度处理24 h的相对致死率最接近半致死剂量。插值分析结果为处理浓度0.6%、处理时间20 h取得EMS最低浓度下诱导菥蓂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处理浓度1.0%、处理时间9.9 h取得最短处理时间下的诱导菥蓂种子的半致死剂量。研究表明,EMS处理对菥蓂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菥蓂 诱变育种 ems 半致死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诱变苹果育种技术规程
10
作者 李宇豪 魏江彤 +2 位作者 邹养军 李超 马锋旺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0-23,共4页
该规程规定了EMS诱变苹果育种时的材料要求、诱变方法、诱变剂量、育苗、移栽、田间管理、初选及复选等技术内容。有利于规范和指导EMS诱变苹果育种研究,降低苹果育种成本,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为苹果育种提供新种质。
关键词 苹果 ems诱变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豆13 EMS诱变突变体库创制及大粒突变体鉴定
11
作者 余希文 王亚琪 +4 位作者 李曙光 傅蒙蒙 赵志鑫 刘畅 徐海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5,共8页
淮豆13是一个高产广适多抗夏大豆品种,但百粒重偏低,为改良其百粒重性状,利用EMS(甲基磺酸乙酯)处理4 kg淮豆13种子,并进行连续4个世代的表型考察及筛选,同时对其中1个质量性状变异突变体进行了遗传解析。结果表明,经过M_(2)和M_(3)2个... 淮豆13是一个高产广适多抗夏大豆品种,但百粒重偏低,为改良其百粒重性状,利用EMS(甲基磺酸乙酯)处理4 kg淮豆13种子,并进行连续4个世代的表型考察及筛选,同时对其中1个质量性状变异突变体进行了遗传解析。结果表明,经过M_(2)和M_(3)2个世代筛选,获得了332个稳定遗传的突变体株系,涵盖茎秆、花、种子等多种类型的突变;筛选得到多个粒重增加或减少的材料,其中包括3个百粒重达28 g左右的突变体,M_(4)世代表型验证表明这3个粒重增大突变体单株产量无显著降低;此外,还鉴定得到了1个灰毛突变体,其农艺性状与野生型无差异,测序比对分析结果显示T基因第5942位碱基替换导致了终止密码子的出现,从而产生了灰毛表型。本研究成功地构造了变异丰富的淮豆13 EMS诱变突变体库,且成功筛选得到了3个单株产量不显著降低但百粒重显著增加的突变体株系,以及发现了1个点突变导致的灰毛突变体;为后续淮豆13品种改良提供了有价值的育种种质资源,也为后续淮豆13农艺性状遗传机理解析提供了丰富的遗传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豆13 ems诱变 大豆 大粒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大麻EMS突变体及大麻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12
作者 刘永蓓 张小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403,共10页
工业大麻(Cannabis sativa L.)是一种应用在造纸、医疗保健、纺织等领域的高价值经济作物。创制工业大麻新种质是开展品种选育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构建了中大麻资4号的突变体群体。通过设置8个EMS... 工业大麻(Cannabis sativa L.)是一种应用在造纸、医疗保健、纺织等领域的高价值经济作物。创制工业大麻新种质是开展品种选育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构建了中大麻资4号的突变体群体。通过设置8个EMS诱变剂浓度梯度处理,明确了0.8%EMS处理浓度对中大麻资4号诱变效果最好。对2000粒中大麻资4号种子进行诱变后,M1共成苗644株,萌发率为32.2%,其中包括叶色、花序和株高变异单株90株,突变率为13.98%。对M1突变体进行大麻二酚含量测定,获得3个高大麻二酚和2个低大麻二酚含量突变株;通过测序发现大麻二酚含量突变体中5个大麻素关键催化酶基因(CsPT4、CsOAC1、CsOLS1、CsCBDAS和CsTHCA)及其启动子区域DNA序列均未发生突变,但是大麻二酚含量突变体中以上5个催化酶基因的表达水平较对照出现显著变化。由此推断,EMS处理导致了突变体中影响大麻二酚代谢途径的调控基因突变进而调控大麻二酚合成途径催化酶的表达,最终表现为突变体花头中大麻二酚含量显著变化。本研究通过创制EMS突变体群体为工业大麻育种提供了优异种质资源,也为进一步解析大麻素合成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及挖掘相关基因提供良好材料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ems突变体 大麻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诱变对小麦西农979种子活力的探索
13
作者 闫占峰 任众 +2 位作者 郑新 杨蕊交 杨明明 《种子科技》 2025年第2期6-8,18,共4页
为了探明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小麦西农979种子诱变的影响并构建突变体库,加快小麦新品种选育进程。选用西农979种子为材料,设置了5个EMS处理体积分数和3个处理时间进行化学诱导,并对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诱变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探明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小麦西农979种子诱变的影响并构建突变体库,加快小麦新品种选育进程。选用西农979种子为材料,设置了5个EMS处理体积分数和3个处理时间进行化学诱导,并对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诱变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EMS浸种体积分数和时间的增加,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逐渐受到抑制,在体积分数1.2%、1.5%下浸种12 h和18 h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极大地降低了西农979的出苗率、株高和根长,导致幼苗生长缓慢。以存活率达到50%为标准,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出在6、12、18 h浸种时间下,EMS体积分数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0.90%、0.65%、0.38%,可作为西农979 EMS诱变建立突变体库的适合条件。为小麦EMS诱变西农979突变体奠定了研究基础,为小麦诱变育种提供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磺酸乙酯(ems) 小麦西农979 种子出苗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磺酸乙酯(EMS)对谷子种子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锋 董扬 +7 位作者 赵富阳 侯晓敏 李清泉 王冰雪 周超 杨慧莹 范国权 刘凯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为了探明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嫩选18种子构建突变体库的最适条件,加快品种选育进程,本研究对嫩选18种子进行了3种处理时间、3种EMS处理浓度的化学诱导,并对M1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诱变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EMS处理在浓... 为了探明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嫩选18种子构建突变体库的最适条件,加快品种选育进程,本研究对嫩选18种子进行了3种处理时间、3种EMS处理浓度的化学诱导,并对M1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诱变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EMS处理在浓度0.4%下浸种6 h对嫩选18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随着EMS浸种浓度、时间增加,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逐渐受到抑制,在1.2%浓度下浸种14 h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极大降低了嫩选18的发芽势、发芽率、成苗率,并且导致幼苗生长缓慢。以存活率达到50%为标准,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出在6 h、10 h、14 h浸种时间下,EMS浓度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0.99%、0.72%、0.38%,可作为嫩选18 EMS诱变建立突变体库的适合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甲基磺酸乙酯(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EMS处理时间对大豆诱变后代主要品质含量变化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新风 汪辉 +1 位作者 侯云龙 王跃强 《大豆科技》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探究不同EMS处理时间对大豆诱变后代主要品质含量变化的影响,文章利用0.5%EMS溶液处理大豆高蛋白品系公交1057-1,分别浸泡4、7和10 h(清水冲洗处理为对照),对播种后获得的连续4代诱变后代主要品质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 为探究不同EMS处理时间对大豆诱变后代主要品质含量变化的影响,文章利用0.5%EMS溶液处理大豆高蛋白品系公交1057-1,分别浸泡4、7和10 h(清水冲洗处理为对照),对播种后获得的连续4代诱变后代主要品质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较,经EMS处理后的植株成活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中,经EMS-4处理后的植株成活率最高,为43.5%;经EMS-10处理后的植株成活率最低,仅为16.0%。不同EMS处理时间对大豆诱变后代的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对脂肪含量影响不明显。其中经EMS-4处理的诱变后代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3组处理;经EMS-4处理后的M2代蛋白质含量发生显著分离,并出现超亲个体,脂肪含量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磺酸乙酯(ems) 大豆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乌里胡枝子愈伤组织及种子EMS诱变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泯珏 陈橙 +4 位作者 史文甯 李景冲 殷俐娜 王仕稳 邓西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优化达乌里胡枝子愈伤诱导培养基的激素含量及比例,明确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愈伤组织及种子的最佳条件,本研究以达乌里胡枝子种子为外植体,探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诱导的影响,并针对愈伤组织和种子处理分别设置了两时间两浓度(2 h... 为优化达乌里胡枝子愈伤诱导培养基的激素含量及比例,明确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愈伤组织及种子的最佳条件,本研究以达乌里胡枝子种子为外植体,探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诱导的影响,并针对愈伤组织和种子处理分别设置了两时间两浓度(2 h和6 h,0.3%和0.9%)及三时间两浓度(6 h、8 h、10 h,0.4%、0.8%)的EMS处理时间和浓度的组合,研究各处理对愈伤分化系数和后期植株成活率以及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表型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达乌里胡枝子种子愈伤的最佳激素配比为0.25 mg/L NAA+0.5 mg/L 6-BA+0.5 mg/L 2,4-D,此时达乌里胡枝子愈伤诱导率为94.9%。EMS诱变达乌里胡枝子愈伤组织的适宜浓度为0.3%,处理时间为6 h,分化系数和植株相对成活率分别为46.31%和47.78%,接近半致死范围,且生根数、根长和平均株高等指标与高浓度EMS处理相比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小。EMS诱变达乌里胡枝子种子的适宜浓度为0.8%,处理时间10 h,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分别为53.61%、51.06%和53.28%,均接近半致死量,同时发现多株幼苗叶片出现了明显的形态变异。本试验在达乌里胡枝子原有种质资源基础上,丰富了达乌里胡枝子突变体库,也为后续开展达乌里胡枝子诱变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乌里胡枝子 ems 愈伤组织 种子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本科植物EMS诱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辉 穆麟 +4 位作者 沈佳欣 张文杰 黄菁 黄雨珣 张志飞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7-1427,共11页
EMS是化学诱变中最常用的诱变剂,EMS诱变具有单个碱基点突变率高、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通过EMS诱变获得突变体可以为育种和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有利的材料。EMS诱变技术的关键是确定EMS浓度和诱变时间,一般以达到半致死率的浓度和时间为... EMS是化学诱变中最常用的诱变剂,EMS诱变具有单个碱基点突变率高、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通过EMS诱变获得突变体可以为育种和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有利的材料。EMS诱变技术的关键是确定EMS浓度和诱变时间,一般以达到半致死率的浓度和时间为最佳处理组合。禾本科植物中主要以种子为诱变材料,同时花粉、愈伤组织以及依靠营养繁殖的禾本科植物的营养器官也可以作为诱变材料。不同植物材料对EMS的耐受性不同,花粉最敏感,其次是愈伤组织,无性繁殖材料和种子的耐受性较强。突变体的筛选方式包括表型对比筛选、逆境定向筛选和正、反向遗传学筛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EMS诱变技术在禾本科植物育种和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介绍了EMS的诱变原理、诱变剂浓度、处理时间、诱变处理材料的选择及突变体的筛选,并对未来禾本科植物中的EMS诱变研究进行了展望,为今后禾本科植物的EMS诱变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 ems 诱变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磺酸乙酯(EMS)对黄蜀葵植株表型性状和花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及优株筛选 被引量:1
18
作者 廖恩慧 郑玉红 +3 位作者 葛海涛 汪琼 王殿广 徐增莱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1,共8页
以甲基磺酸乙酯(EMS)为化学诱变剂,对体积分数1.0%(T1)、1.2%(T2)、1.4%(T3)、1.6%(T4)EMS诱变处理后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inn.)Medik.〕植株表型性状和花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进行比较,对单株花产量和花黄酮类成分含量与植株表... 以甲基磺酸乙酯(EMS)为化学诱变剂,对体积分数1.0%(T1)、1.2%(T2)、1.4%(T3)、1.6%(T4)EMS诱变处理后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inn.)Medik.〕植株表型性状和花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进行比较,对单株花产量和花黄酮类成分含量与植株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基于单株花总黄酮产量进行优株筛选。结果表明:与对照组(体积分数0.0%EMS)相比,EMS处理组黄蜀葵株型变为接近丛生或丛生,叶裂片细长,花冠较小。4个EMS处理组黄蜀葵的株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降低,茎粗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随着EMS体积分数增加,叶片长、叶片宽、叶裂片长、叶裂片宽总体上先降低后升高,其中,体积分数1.4%和1.6%EMS处理组的叶片长、叶片宽、叶裂片长、叶裂片宽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组;4个EMS处理组的花直径和花瓣宽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花瓣长和始花节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体积分数1.4%和1.6%EMS处理组的单株开花数和单株花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4个EMS处理组花中6个黄酮类成分及总黄酮含量多无显著变化,仅体积分数1.0%和1.4%EMS处理组的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含量以及体积分数1.0%EMS处理组的槲皮素-3′-O-葡萄糖苷含量显著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株花产量与茎粗、叶片长、叶裂片长、始花节数和蒴果长显著正相关,与单株开花数极显著(P<0.01)正相关,而花中6个黄酮类成分和总黄酮含量与植株表型性状多无显著相关性。优株筛选结果显示:编号T3-3、T4-5、T3-1和T1-3植株的单株花总黄酮产量均在65 g以上,排名前4。总体来看,体积分数1.4%EMS的诱变效果最佳;并且,编号T3-3、T4-5、T3-1和T1-3单株可作为黄蜀葵高花总黄酮产量的优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蜀葵 甲基磺酸乙酯(ems) 表型性状 黄酮类成分 优株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用美洲南瓜EMS诱变突变体库的构建及表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明洋 王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3-1294,共12页
【目的】构建籽用美洲南瓜突变体库,加快籽用美洲南瓜种质资源创新进程,对南瓜品种选育、品种改良以及遗传基础的拓宽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利用1.8%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籽用美洲南瓜ZHL4种子15 h,然后对M_(1)和M_(2)代群体... 【目的】构建籽用美洲南瓜突变体库,加快籽用美洲南瓜种质资源创新进程,对南瓜品种选育、品种改良以及遗传基础的拓宽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利用1.8%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籽用美洲南瓜ZHL4种子15 h,然后对M_(1)和M_(2)代群体单株进行表型变异观察,同时对M_(2)群体变异株系ZHL4-33进行显微组织结构观察。【结果】(1)M_(2)群体中共筛选到242个突变植株,45种表型变异,变异类型涵盖了突变株的各个生长时期以及各植物器官,总的突变频率达到25.17%。(2)突变体叶片栅栏组织厚度显著高于野生型,排列紧凑,维管形成层痕迹明显;突变体茎维管束多而密集,导管直径小于野生型,髓部发达,细胞间隙较小,细胞数目有所增加。【结论】初步构建了由425个M_(2)家系所组成的籽用美洲南瓜突变体库,为籽用美洲南瓜功能基因组研究和新品种选育奠定了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用美洲南瓜 ems 表型分析 突变体库 显微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60)Co-γ、EMS诱变及SC-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月华 王军 +2 位作者 杨永利 马小卫 潘宏兵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01-1810,共10页
诱变育种是短时间内增加物种遗传多样性和表型变异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为探明诱变创制芒果突变体基因库可行性,本研究以凯特芒果为试验材料,通过^(60)Co-γ射线辐射枝条和EMS溶液浸泡种子创制诱变群体材料,利用SC-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 诱变育种是短时间内增加物种遗传多样性和表型变异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为探明诱变创制芒果突变体基因库可行性,本研究以凯特芒果为试验材料,通过^(60)Co-γ射线辐射枝条和EMS溶液浸泡种子创制诱变群体材料,利用SC-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射半致死剂量为31.37 Gy,0.2%EMS溶液浸泡半致死时间为5.9 h;利用16对SC-SSR引物分析100份诱变材料和1份凯特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出117个多态性位点,引物多态性条带百分比、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93.18%、0.610、1.923、1.583、0.334和0.493;试验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373~0.984之间,平均为0.779。诱变增加了芒果遗传信息,其中EMS诱变种子变异更大,本研究结果为芒果诱变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60)Co-γ射线辐射 ems诱变 SC-SSR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