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组分含量对CuZnAl催化剂CO加氢制乙醇和高级醇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梦迪 武璐瑶 +1 位作者 郝家荣 黄伟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7,88,共11页
随着原油储量的减少和环境问题的加剧,迫切需要寻找生产燃料和化学品的新技术。Cu基催化剂是合成气直接制乙醇和高级醇(C_(2+)醇)的重要催化剂之一,但存在目标产物选择性低的问题。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Al组分含量(n(Al)/n(Zn... 随着原油储量的减少和环境问题的加剧,迫切需要寻找生产燃料和化学品的新技术。Cu基催化剂是合成气直接制乙醇和高级醇(C_(2+)醇)的重要催化剂之一,但存在目标产物选择性低的问题。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Al组分含量(n(Al)/n(Zn)计)的CuZnAl催化剂(Cat-Alx),结合X射线衍射、N_(2)吸/脱附和H_(2)-程序升温还原等对催化剂的物相组成、织构性质和还原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在模拟浆态床反应器中研究了Cat-Alx对CO加氢制乙醇和C_(2+)醇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at-Al0.8表面具有最丰富的Cu^(+)物种以及较多的氧空位,表现出相对最优的催化性能。在280℃、4 MPa和V(H_(2))/V(CO)=2/1的条件下反应24 h,Cat-Al0.8的CO转化率为18.45%,总醇选择性为30.34%,乙醇在总醇中的占比为30.19%,C_(2+)醇在总醇中的占比为4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组分含量 CuZnAl催化剂 完全液相法 乙醇 高级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果实腐烂指数预测模型的品种和采收期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会会 陈京京 +3 位作者 尚海涛 许凤 蔡玉婷 郑永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94-298,共5页
为验证草莓果实基于乙醇质量分数的果实腐烂指数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建立了不同采摘时期的‘丰香’和‘红艳’草莓基于乙醇质量分数的果实腐烂指数预测模型。通过对不同预测模型的参数(斜率和截距)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不同品种草莓果... 为验证草莓果实基于乙醇质量分数的果实腐烂指数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建立了不同采摘时期的‘丰香’和‘红艳’草莓基于乙醇质量分数的果实腐烂指数预测模型。通过对不同预测模型的参数(斜率和截距)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不同品种草莓果实的模型参数差异显著,不同采摘期的同一品种草莓果实的模型参数差异不显著,即模型受果实品种的影响,而与采摘期无关。用与建模相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的相对误差(RE)分别为8.82%、4.72%、14.64%、10.35%,预测精度较高,说明基于乙醇质量分数的草莓果实腐烂指数预测模型对不同品种和采摘期的草莓果实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该模型为应用电子鼻实时监测草莓流通过程中果实腐烂状况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腐烂指数 乙醇质量分数 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乙醇含量的杨梅果实腐烂指数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狄华涛 杨敬辉 +3 位作者 陈宏州 肖婷 吴琴燕 郑永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90-293,共4页
研究基于乙醇含量的杨梅果实腐烂指数预测模型,以期预测杨梅物流过程中果实腐烂状况。将杨梅果实贮藏于不同温度(0、5、10、15℃和20℃)下,测定其腐烂指数和乙醇含量变化。基于描述微生物生长的Gompertz方程和Arrhenius动力学方程建立... 研究基于乙醇含量的杨梅果实腐烂指数预测模型,以期预测杨梅物流过程中果实腐烂状况。将杨梅果实贮藏于不同温度(0、5、10、15℃和20℃)下,测定其腐烂指数和乙醇含量变化。基于描述微生物生长的Gompertz方程和Arrhenius动力学方程建立杨梅果实腐烂指数变化动力学模型;根据果实腐烂指数和乙醇含量变化的关系,建立基于乙醇含量的果实腐烂指数模型。通过以上两模型建立杨梅果实腐烂指数的预测模型。杨梅果实腐烂指数变化动力学模型和基于乙醇含量的果实腐烂指数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69%和0.74%,预测精度较高,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基于果实乙醇含量的腐烂指数预测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在0~20℃贮藏杨梅果实的腐烂状况,为实现杨梅果实的无损检测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杨梅果实 乙醇含量 腐烂指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检测乙醇柴油主要性能指标 被引量:10
4
作者 欧阳爱国 唐天义 +1 位作者 王海阳 刘燕德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363-369,共7页
乙醇柴油是柴油替代品的一种,它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乙醇柴油品质由许多指标决定,采用传统方法检测这些指标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耗时长。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廉价、快速实时在线检测乙醇柴油品质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最... 乙醇柴油是柴油替代品的一种,它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乙醇柴油品质由许多指标决定,采用传统方法检测这些指标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耗时长。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廉价、快速实时在线检测乙醇柴油品质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检测了乙醇柴油的密度、粘度和乙醇含量,比较了线性和非线性校正技术(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乙醇柴油品质的分析效果,同时也比较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预测模型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优于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其对乙醇柴油密度、粘度、乙醇含量建模效果最优,相关系数分别是0.995 8、0.995 7和0.995 3;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0 68、0.011 3和0.5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乙醇柴油 密度 粘度 乙醇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优化沙棘果酒主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晓娜 韩建春 +1 位作者 魏婧 冯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2-105,共4页
为了提高酿酒酵母发酵沙棘原汁的乙醇含量,该研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酿酒酵母发酵沙棘原汁产乙醇工艺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发酵温度、基质的pH值、接种量和糖度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发酵温度为28.5℃、pH值为... 为了提高酿酒酵母发酵沙棘原汁的乙醇含量,该研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酿酒酵母发酵沙棘原汁产乙醇工艺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发酵温度、基质的pH值、接种量和糖度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发酵温度为28.5℃、pH值为3.7、接种量为0.18%、糖度为23%时,酿酒酵母发酵沙棘原汁产乙醇量最高,发酵液中的酒精度为14.0%vol。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利用神经网络特有的自学能力,通过仿真、评估和优化,显著地提高了发酵液中的酒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酿酒酵母 发酵工艺 乙醇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的品种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宋冰 李鹏月 +2 位作者 王丕武 付永平 张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75-678,共4页
直接使用乙醇分离提取大豆异黄酮,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8个大豆品种中大豆异黄酮含量进行了品种间差异分析,并对5种异黄酮组分(染料木素、黄豆黄甙、大豆甙、大豆甙元、染料木甙)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品种间的大豆异黄酮和各组分的含... 直接使用乙醇分离提取大豆异黄酮,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8个大豆品种中大豆异黄酮含量进行了品种间差异分析,并对5种异黄酮组分(染料木素、黄豆黄甙、大豆甙、大豆甙元、染料木甙)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品种间的大豆异黄酮和各组分的含量差异显著,黄皮豆的异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吉农17异黄酮含量最高,其含量可达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乙醇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差异分析 异黄酮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酱油酵母生长特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蔡金星 曹小红 刘秀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7,共4页
对耐盐酱油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和其生长过程中培养基中还原糖消耗和乙醇生成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食盐的添加对4种酵母菌的生长都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尤其是CanV酵母。还原糖含量下降和乙醇含量的增加与各酵母菌的生长阶段相关,... 对耐盐酱油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和其生长过程中培养基中还原糖消耗和乙醇生成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食盐的添加对4种酵母菌的生长都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尤其是CanV酵母。还原糖含量下降和乙醇含量的增加与各酵母菌的生长阶段相关,迟滞期阶段还原糖含量下降和乙醇含量的增加比较平缓,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阶段,还原糖含量下降和乙醇含量的增加速度最大,衰亡期阶段还原糖含量和乙醇含量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生长曲线 还原糖含量 乙醇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丁仪微量测定醋酸发酵液的酒精度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洪臣 李建姝 +2 位作者 刘洪祥 骆健美 王敏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2期73-75,共3页
研究了一种能够微量测定醋酸发酵液中残留酒精度的方法。采用马丁仪蒸馏得到发酵液中酒精,添加K2Cr2O7其快速氧化,以Na2S2O3定未反应的重铬酸钾,计算确定发酵液中微量残留酒精浓度。该方法所需样品量少、耗时短、精密度高,回收率为9... 研究了一种能够微量测定醋酸发酵液中残留酒精度的方法。采用马丁仪蒸馏得到发酵液中酒精,添加K2Cr2O7其快速氧化,以Na2S2O3定未反应的重铬酸钾,计算确定发酵液中微量残留酒精浓度。该方法所需样品量少、耗时短、精密度高,回收率为93.78%~97.66%,变异系数为1.5%,可以即时反映醋酸发酵过程中酒精的利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杆菌 发酵液 酒精度 马丁仪 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枇杷叶浸出物的含量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蕾蕾 林萍 +1 位作者 王海霞 姬生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建立枇杷叶药材中浸出物含量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快速测定枇杷叶中浸出物含量。方法用热浸法测定146批枇杷叶中浸出物含量,同时采集其近红外光谱数据,采用多元校正散射法加二阶导数法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枇杷叶中浸出物含量... 目的建立枇杷叶药材中浸出物含量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快速测定枇杷叶中浸出物含量。方法用热浸法测定146批枇杷叶中浸出物含量,同时采集其近红外光谱数据,采用多元校正散射法加二阶导数法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枇杷叶中浸出物含量的定量模型,采用28批验证集样品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所建立的校正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达到0.984 28,校正均方差为0.387,预测均方差为0.659,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为1.836 52。结论该近红外定量模型稳定,准确可靠,可快速对枇杷叶中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浸出物含量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量子点:制备及检测乙醇-水溶液组分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国梁 哈丽旦.居马汗 +2 位作者 靳浪平 朱涛 蒋中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1-376,共6页
采用改进的非完全脱水碳化方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产物尺寸约6 nm,激发峰355 nm,发射峰458 nm.基于乙醇对石墨烯锯齿边质子化的抑制效应,发现可通过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光强检测乙醇-水混合溶液组分.在0.01-100%范围内,乙醇体积百分比与发... 采用改进的非完全脱水碳化方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产物尺寸约6 nm,激发峰355 nm,发射峰458 nm.基于乙醇对石墨烯锯齿边质子化的抑制效应,发现可通过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光强检测乙醇-水混合溶液组分.在0.01-100%范围内,乙醇体积百分比与发射峰光强增量呈线性关系.本研究为制备石墨烯量子点提供参考,提出了简易的较宽范围的乙醇水溶液含量检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石墨烯量子点 乙醇含量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乙醇气相羰化反应的Ni/C催化剂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景贤 王大为 +1 位作者 谢莉 黄仲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10期120-124,共5页
研究了负载在活性炭上的镍催化剂在乙醇气相羰化合成丙酸及丙酸乙酯反应中的应用,考察了各种影响反应的因素。在250℃、0.1MPa、CO∶C2H5OH∶C2H5I=2∶1∶0.1条件下,丙酸和丙酸乙酯的收率达到80%。
关键词 丙酸 丙酸乙酯 乙醇气相羰化 金属负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成分分析的沉香质量分级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付跃进 唐利娜 +3 位作者 陈媛 杨昇 贾东宇 李改云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30,64,共6页
沉香是我国及东南亚国家极具经济价值的林产品,市场上不同质量等级的沉香价格差异悬殊,需要严谨、科学的质量分级标准以规范沉香市场。选取不同产地、不同质量的沉香样品223份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乙醇提取物含量与色酮类型,提出了一种... 沉香是我国及东南亚国家极具经济价值的林产品,市场上不同质量等级的沉香价格差异悬殊,需要严谨、科学的质量分级标准以规范沉香市场。选取不同产地、不同质量的沉香样品223份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乙醇提取物含量与色酮类型,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沉香质量分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分级 乙醇提取物含量 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 2-(2-苯乙基)色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燃料中含氧量对柴油机有害物质排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琳 Sumpun Chaitep +2 位作者 董英 徐自明 王忠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0,共4页
通过柴油机试验,研究了混合燃料中含氧量对柴油机有害物质排放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混合燃料中含氧量低于10.4%(质量分数,下同)时,CO和HC排放量随含氧量增加而减少;但随着混合燃料中乙醇所占比例增加,当混合燃料中含氧量达25.3%时... 通过柴油机试验,研究了混合燃料中含氧量对柴油机有害物质排放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混合燃料中含氧量低于10.4%(质量分数,下同)时,CO和HC排放量随含氧量增加而减少;但随着混合燃料中乙醇所占比例增加,当混合燃料中含氧量达25.3%时,CO和HC排放量均增加到含氧量为10.4%时的2.5倍左右;当混合燃料中含氧量低于10.4%时,NOX排放量随其增加而少量增加,但当混合燃料中含氧量达25.3%时,NOX排放量较燃用柴油时减少50%以上;碳烟排放量则随着混合燃料中含氧量增加而不断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米糠油生物柴油 乙醇 排放 含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人工林杨木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的预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镇波 孙凤亮 +2 位作者 李耀翔 刘一星 Xiang-Ming Wang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129,共4页
用近红外光谱法对人工林杨木的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进行了快速测定。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42个杨木木材样品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并用近红外光谱仪(LabSpec Pro FR/A114260)测定相应的光谱。在350~2 500 nm、1 300~2 050 nm、2 050~2 5... 用近红外光谱法对人工林杨木的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进行了快速测定。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42个杨木木材样品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并用近红外光谱仪(LabSpec Pro FR/A114260)测定相应的光谱。在350~2 500 nm、1 300~2 050 nm、2 050~2 500 nm 3个不同的光谱区域,采用未处理、Baseline、一阶导数、二阶导数等光谱的预处理方法,并采用PLS1、PLS2、PCR等3种不同的建模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校正模型与交互验证模型。结果表明:当光谱区域为2 050~2 500 nm、光谱数据进行一阶导数预处理、采用PLS1的建模方法、主成分数为7时,建立的校正模型预测效果最佳,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r=0.997 8、均方根误差为0.000 3、标准误差为0.000 3,验证模型r=0.736 0,均方根误差为0.006 1、标准误差为0.006 1;采用建立的模型对未参与建模的样本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18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近红外光谱 预处理 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取胶方式对蜂胶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勇 张中印 +4 位作者 陈芳 张金振 薛晓锋 魏月 吴黎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2-56,共5页
采用塑料取胶器、尼龙纱网、覆布以及从框梁缝隙刮取4种取胶方式采集蜂胶,分析不同取胶方式所得蜂胶样品的乙醇提取物含量、8种黄酮含量、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取胶方式对蜂胶品质的影响很大;尼龙纱网方式收集所得蜂胶的品质最好,3个... 采用塑料取胶器、尼龙纱网、覆布以及从框梁缝隙刮取4种取胶方式采集蜂胶,分析不同取胶方式所得蜂胶样品的乙醇提取物含量、8种黄酮含量、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取胶方式对蜂胶品质的影响很大;尼龙纱网方式收集所得蜂胶的品质最好,3个品质指标均极显著的优于其他取胶方式;塑料取胶器和从框梁缝隙处刮取的蜂胶品质次之,两种取胶方式间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的优于覆布取胶;采用覆布方式收集所得蜂胶的品质最差。由此提示,通过缩小取胶器空隙可以提升所采集蜂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取胶方式 乙醇提取物含量 总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橙褪色光度法测定酒中乙醇含量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2-163,165,共3页
提出了以甲基橙褪色光度法测定乙醇的新方法。在pH 3.2乙酸 乙酸铵缓冲介质中 ,乙醇定量使甲基橙褪色。最大吸收波长λmax=5 2 0nm。乙醇浓度在 0 %~ 30 %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用于酒中乙醇浓度的测定 。
关键词 褪色光度法 甲基橙 乙醇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乙醇含量测定结果的法医学评价 被引量:14
17
作者 朱德全 庞华 黎锦荣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I0004-I0007,共4页
近年来涉及酒后行为的案件增多,但对体内乙醇含量及有关问题的系统性描述较少。本文从体内乙醇的分布代谢规律、毒性作用机理及体内生成机制等方面,根据乙醇含量的测定结果从酒后时间、摄入乙醇总量、精神状态与行为能力控制、死亡原因... 近年来涉及酒后行为的案件增多,但对体内乙醇含量及有关问题的系统性描述较少。本文从体内乙醇的分布代谢规律、毒性作用机理及体内生成机制等方面,根据乙醇含量的测定结果从酒后时间、摄入乙醇总量、精神状态与行为能力控制、死亡原因及方式等几方面系统地进行分析,找出其中蕴含的法医学信息,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乙醇测定 乙醇代谢动力学 乙醇的生成与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分光光度法在白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继光 张根生 毛迪锐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4年第1期22-24,37,共4页
采用近红外分光光度法对白酒中的乙醇含量进行检测 ,通过对一系列浓度乙醇溶液的近红外短波光谱特征建立回归方程 ,从而对白酒真实样品的乙醇含量进行预报。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 ,结果表明 ,当n =3时 ,二阶导数... 采用近红外分光光度法对白酒中的乙醇含量进行检测 ,通过对一系列浓度乙醇溶液的近红外短波光谱特征建立回归方程 ,从而对白酒真实样品的乙醇含量进行预报。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 ,结果表明 ,当n =3时 ,二阶导数差谱的全光谱CR检测结果最接近真实值 (SEP=0 .34% ) ,此方法具备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分光光度法 白酒 检测 乙醇含量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主成分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浸提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石珊珊 孟橘 张骊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1-23,共3页
主要介绍了乙醇浸提法生产大豆浓缩蛋白的浸提工艺。探讨了主要工艺参数: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整个浸提工艺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醇法生产大豆浓缩蛋白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浸提时间90 m in,浸提温度50℃... 主要介绍了乙醇浸提法生产大豆浓缩蛋白的浸提工艺。探讨了主要工艺参数: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整个浸提工艺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醇法生产大豆浓缩蛋白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浸提时间90 m in,浸提温度50℃,在此条件下生产的大豆浓缩蛋白其蛋白含量可达到75.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浓缩蛋白 乙醇浓度 浸提 蛋白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东绿棋楠沉香构造及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媛 晏婷婷 +4 位作者 李汉东 廖远芳 张永刚 胡泽坤 李改云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56,共8页
由于绿棋楠沉香是公认的顶级沉香,近年来市场出现大规模的人工栽培绿棋楠沉香,但目前缺乏科学的鉴定依据及精准的质量分级指标,阻碍了绿棋楠沉香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及拓展。以22批次的惠东绿棋楠沉香为研究对象,结合外观及构造特征、乙醇... 由于绿棋楠沉香是公认的顶级沉香,近年来市场出现大规模的人工栽培绿棋楠沉香,但目前缺乏科学的鉴定依据及精准的质量分级指标,阻碍了绿棋楠沉香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及拓展。以22批次的惠东绿棋楠沉香为研究对象,结合外观及构造特征、乙醇提取物含量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惠东绿棋楠的特点。结果显示,结香时间为10~18个月的惠东绿棋楠油脂含量丰富,其乙醇提取物在21.45%~53.12%之间,平均值为41.10%,这为绿棋楠的质量分级提供了依据;惠东绿棋楠乙醇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为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占其总含量的47.72%~99.29%,是惠东绿棋楠中重要的化学成分,可作为惠东绿棋楠的鉴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东绿棋楠沉香 乙醇提取物含量 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 2-(2-苯乙基)色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