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Point Spread Function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1
作者 胡程 曾涛 曾海彬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7年第2期193-196,共4页
Based on the point spread function (PSF) theory, the side-lobe extension direction of the impulse response in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BSAR) is analyzed in detail; in addition, the corresponding autofocu... Based on the point spread function (PSF) theory, the side-lobe extension direction of the impulse response in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BSAR) is analyzed in detail; in addition, the corresponding autofocus in BSAR should be considered along iso-range direction, not the traditional azimuth resolution (AR) direction. The conclusion is verified by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er (BSAR) point spread function (psf range resolution (RR) azimuth resolution (AR) iso-range iso-Doppl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天TDICCD相机像移分析的PSF估计及图像复原算法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谢冰 焦斌亮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6-940,共5页
根据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DICCD)特殊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其产生像移的原因,基于对TDIC-CD像移的分析估计出模糊图像的点扩散函数(PSF)。根据TDICCD像移产生的机理,建立了图像退化的数学模型,并在功率谱均衡复原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 根据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DICCD)特殊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其产生像移的原因,基于对TDIC-CD像移的分析估计出模糊图像的点扩散函数(PSF)。根据TDICCD像移产生的机理,建立了图像退化的数学模型,并在功率谱均衡复原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像移复原滤波的数学表达式,对运动模糊图像进行了半盲恢复,通过Matlab仿真证明了图像复原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ICCD 图像复原 像移 点扩散函数psf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模糊图像PSF参数估计与图像复原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廖秋香 卢在盛 彭金虎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8-343,共6页
运动模糊图像复原对于改善图像质量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研究运动模糊图像复原中,对点扩散函数(PSF)的估计是关键点也是难点。本文利用Radon变换原理来求解点扩散函数PSF中的运动模糊方向,并提出了消除十字亮线引起的干扰的... 运动模糊图像复原对于改善图像质量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研究运动模糊图像复原中,对点扩散函数(PSF)的估计是关键点也是难点。本文利用Radon变换原理来求解点扩散函数PSF中的运动模糊方向,并提出了消除十字亮线引起的干扰的新方法。利用运动模糊图像频谱上的中心暗条纹间距来计算运动模糊尺度。基于估计的PSF参数采用维纳滤波算法来恢复运动模糊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运动模糊参数估计精确,运动模糊方向控制在1°以下,运动模糊尺度控制在1个像素以内。同时采用维纳滤波算法来恢复运动模糊图像,效果优异,可获得细节清晰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扩散函数(psf) 模糊方向 模糊尺度 RADON变换 维纳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F重构和改进的最大后验估计的自适应光学图像复原算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武兴睿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21-927,共7页
自适应光学(AO)系统为大气湍流提供实时补偿,但AO图像的对比度通常很差,这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点扩散函数(PSF)重构和改进的最大后验概率(MAP)估计的自适应光学图像恢复方法。首先,结合观测条件和AO系统的特点,建立... 自适应光学(AO)系统为大气湍流提供实时补偿,但AO图像的对比度通常很差,这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点扩散函数(PSF)重构和改进的最大后验概率(MAP)估计的自适应光学图像恢复方法。首先,结合观测条件和AO系统的特点,建立基于波前相位信息的PSF重构模型;其次,基于本文提出的算法,建立了AO图像的迭代求解公式,实现多帧AO图像联合去卷积过程。为了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对仿真的退化AO图像进行了一系列复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以“Man”图像为例,与Wiener-IBD、RL-IBD及FS-MLJD算法相比,该算法的峰值信噪比(PSNR)测度分别提高了6.83%,4.47%和2.28%,拉普拉斯梯度模(LS)值分别提高了22.2%,17.9%和12.1%。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实际的AO图像恢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复原 自适应光学(AO) 点扩散函数(psf) 最大后验概率(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ntification of the impact of TOF and PSF on PET images using the noise-matching concept: clinical and phantom study 被引量:1
5
作者 M. Shekari P. Ghafarian +1 位作者 S. Ahangari M. R. Ay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258-265,共8页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quantitatively the accuracy of ^(18)F-FDG PET/CT images reconstructed by TOF+PSF and TOF only, considering the noise-matching concept to minimize probable bias in evaluating algorithm performa...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quantitatively the accuracy of ^(18)F-FDG PET/CT images reconstructed by TOF+PSF and TOF only, considering the noise-matching concept to minimize probable bias in evaluating algorithm performance caused by noise. PET images of similar noise level were considered. Measurements were made on an inhouse phantom with hot inserts of Φ10–37 mm, and oncological images of 14 patients were analyzed. The PET images were reconstructed using the OSEM, OSEM+TOF and OSEM+TOF+PSF algorithms. Optimal reconstruction parameters including iteration, subset, and FWHM of post-smoothing filter were chosen for both the phantom and patient data. In terms of quantitative accuracy, the recovery coefficient(RC) was calculated for the phantom PET images. The signal-to-noise ratio(SNR),lesion-to-background ratio(LBR), and SUV_(max)were evaluated from the phantom and clinical data. The smallest hot insert(Ф10 mm) with 2:1 activity concentration ratio could be detected in the PET image reconstructed using the TOF and TOF+PSF algorithms, but not the OSEM algorithm. The relative difference for SNR between the TOF+PSF and OSEM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values for smaller sizes, while SNR change was smaller for Ф22–37 mm inserts both 2:1 and 4:1 activity concentration ratio. In the clinical study, SNR gains were 1.6 ± 0.53 and 2.7 ± 0.74 for the TOF and TOF+PSF, while the relative difference of contrast was 17 ± 1.05 and 41.5 ± 1.85% for the TOF only and TOF+PSF, respectively. The impact of TOF+PSF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TOF reconstruction, in smaller inserts with low activity concentration ratio. In the clinical PET/CT images, the use of the TOF+PSF algorithm resulted in better SNR and contrast for lesions, and the highest SUV_(max)was also seen for images reconstructed with the TOF+PSF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of FLIGHT (TOF) point spread function(psf) LESION DETECTABILITY PET Quantification Image reconstruction SU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三维成像稀疏MIMO阵列设计
6
作者 赵康 闫岩 +3 位作者 田佳豪 贺旭 李玉钊 黄立峰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19,共8页
针对MIMO阵列雷达在近场条件下的成像应用,围绕稀疏阵列的设计方法展开研究。从雷达近距离成像模型开始,推导了基于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BP)成像算法的稀疏MIMO阵列设计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以点扩展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 针对MIMO阵列雷达在近场条件下的成像应用,围绕稀疏阵列的设计方法展开研究。从雷达近距离成像模型开始,推导了基于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BP)成像算法的稀疏MIMO阵列设计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以点扩展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为准则的阵列设计方法,同时分析了阵列的旁瓣抑制性能。最后,给出了两种稀疏MIMO阵列,同时进行多目标成像验证。从仿真结果可知,设计的稀疏MIMO阵列能够满足近距三维成像的需求,为下一步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进多出 稀疏阵列 点扩展函数 三维成像 阵列设计 旁瓣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中红外遥感(3-5μm)成像模拟中邻近效应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贵军 柳钦火 +2 位作者 刘强 肖青 顾行发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3-240,共8页
在星载高分辨率遥感成像模拟中,需要重点考虑大气辐射传输过程.通常情况下,中红外波段大气多次散射作用可以忽略,但在高分辨率中红外遥感成像中却需对由多次散射产生的邻近效应加以适当考虑.为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分别将影响中红外邻近效... 在星载高分辨率遥感成像模拟中,需要重点考虑大气辐射传输过程.通常情况下,中红外波段大气多次散射作用可以忽略,但在高分辨率中红外遥感成像中却需对由多次散射产生的邻近效应加以适当考虑.为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分别将影响中红外邻近效应的地表、大气及卫星观测几何参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邻近效应随像元测量条件而改变,且在正常条件下其贡献达到3%左右.通过将现有大气点扩散函数(PSF)解析算法扩展至中红外波段,建立了中红外像元邻近效应模型,将其与大气辐射传输模型进行耦合,共同实现大气辐射传输与邻近效应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模型是正确的,且应用方法切实可行;对中红外大气校正、成像模拟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效应 高分辨率 中红外 大气辐射传输 点扩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著性及主成分分析的红外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28
8
作者 胡暾 赵佳佳 +2 位作者 曹原 王芳林 杨杰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3-306,共4页
将红外小目标检测作为目标与背景的二分类问题.先根据点扩散函数原理,仿真生成红外小目标训练样本,再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目标样本的主特征,建立目标的主成分空间.对测试样本,只要判断其在主成分空间的重构残差,便可识别其是否为目标.... 将红外小目标检测作为目标与背景的二分类问题.先根据点扩散函数原理,仿真生成红外小目标训练样本,再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目标样本的主特征,建立目标的主成分空间.对测试样本,只要判断其在主成分空间的重构残差,便可识别其是否为目标.为了提高算法的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显著性和主成分分析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先通过频域残差方法检测目标可能存在的显著性区域,再在此区域内做识别.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快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小目标 目标检测 显著性检测 点扩散函数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遥感对地成像过程中的邻近效应模拟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马晓珊 郭晓勇 +4 位作者 孟新 杨震 彭晓东 李立钢 谢文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0-256,共7页
光学遥感的邻近效应可以看作大气点扩散函数(PSF)和地表辐射场的卷积,通过逆向蒙特卡罗法模拟大气PSF,利用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计算地表辐射场,获得遥感器入瞳处的辐亮度值.开展不同对比度目标背景物在典型条件下的邻近效应模拟与分析,... 光学遥感的邻近效应可以看作大气点扩散函数(PSF)和地表辐射场的卷积,通过逆向蒙特卡罗法模拟大气PSF,利用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计算地表辐射场,获得遥感器入瞳处的辐亮度值.开展不同对比度目标背景物在典型条件下的邻近效应模拟与分析,结果显示:目标和背景的反射率分布对邻近效应影响很大,背景反射率越大,邻近效应占总辐射的比例越高;暗目标在亮背景下的邻近效应明显大于亮目标在暗背景下的邻近效应;固定成像高度和区域,空间分辨率越高,邻近效应越明显;地面气象视距对邻近效应的影响非常显著,气象视距增大,邻近效应减弱;太阳天顶角增大,邻近效应减弱.模拟结果为高分辨率光学遥感成像系统高精度建模和邻近效应校正算法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 邻近效应 大气点扩散函数 蒙特卡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半影成像图像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东剑 唐昶环 +2 位作者 赵宗清 董建军 安竹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99-1202,共4页
给出了中子半影成像技术的原理;分析了系统分辨率的影响因子;利用MCNP软件对中子半影成像过程进行模拟;用改进的逆滤波和维纳滤波两种方法对成像主轴上一点源和偏轴两点源的编码图像进行重建,并对编码像在降低噪声和去除本底前后的反演... 给出了中子半影成像技术的原理;分析了系统分辨率的影响因子;利用MCNP软件对中子半影成像过程进行模拟;用改进的逆滤波和维纳滤波两种方法对成像主轴上一点源和偏轴两点源的编码图像进行重建,并对编码像在降低噪声和去除本底前后的反演结果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维纳滤波法能够更好地抑制统计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点扩散函数 半影成像 图像反演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窗头罩高速层流流场光学传输效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28
11
作者 陈澄 费锦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8-552,共5页
高速流场光学传输效应是影响红外成像末制导技术在高速导弹上应用的关键。研究了气动光学传输效应中层流流场光学传输分量的计算方法,应用光线追迹法和物理光学方法研究层流流场引起的像偏移和低程度的像模糊,结合典型状态下的流场数据... 高速流场光学传输效应是影响红外成像末制导技术在高速导弹上应用的关键。研究了气动光学传输效应中层流流场光学传输分量的计算方法,应用光线追迹法和物理光学方法研究层流流场引起的像偏移和低程度的像模糊,结合典型状态下的流场数据,进行了高速层流流场光学传输效应的数学仿真,得到了仿真计算结果。采用实际计算出的流场数据,得出的计算结果与工程计算的结果相比较,证明所建立的气动光学高速流场光学传输效应理论模型基本正确,可以用来进行仿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光学效应 层流流场 数值模拟 点扩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don变换的运动模糊方向估计的改进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硕 张旭光 吴娜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22-828,共7页
为了有效地进行运动模糊图像的复原处理,研究了模糊图像点扩散函数(PSF)的两个关键模糊参数——模糊方向(角度)和模糊尺度的估计,重点研究了运动模糊方向的精确估计。针对模糊图像频谱中十字亮线对方向估计的干扰问题,给出了基于Radon... 为了有效地进行运动模糊图像的复原处理,研究了模糊图像点扩散函数(PSF)的两个关键模糊参数——模糊方向(角度)和模糊尺度的估计,重点研究了运动模糊方向的精确估计。针对模糊图像频谱中十字亮线对方向估计的干扰问题,给出了基于Radon变换的运动模糊方向估计方法的改进方法。该方法根据频谱图像中心条纹尺度信息,自适应调节形态学腐蚀算子的执行次数,有效克服十字亮线对检测精度的干扰,最后利用Radon变换得到运动模糊方向的精确估计。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模糊 模糊图像 点扩展函数(psf) RADON变换 形态学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声成像系统分辨率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培忠 夏荣民 +1 位作者 段世梅 寿文德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9-318,共10页
本文从振动声成像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引入点扩展函数PSF和定义轴向响应函数ARF,研究了由凹球面聚焦换能器分割而成的一种典型共焦换能器参数对振动声成像系统侧向分辨率和轴向分辨率的影响。计算研究表明:增大凹球面换能器的口径、减... 本文从振动声成像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引入点扩展函数PSF和定义轴向响应函数ARF,研究了由凹球面聚焦换能器分割而成的一种典型共焦换能器参数对振动声成像系统侧向分辨率和轴向分辨率的影响。计算研究表明:增大凹球面换能器的口径、减小几何焦距和提高中心频率均可以提高系统的侧向分辨率和轴向分辨率;但改变凹球面换能器的分割比例对两种分辨率影响不尽相同。综合考虑超声换能器激励、聚焦性能以及产生的辐射力效果等因素,则换能器应按等辐射面积原则分割为宜。文中还分析了介质的声衰减系数对实际轴向分辨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声成像 两种分辨率 点扩展函数 轴向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模糊图像恢复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微 朱明 +1 位作者 李向荣 宋华军 《电子器件》 EI CAS 2005年第3期600-603,共4页
由于相机高速运动会导致图像模糊,在相机匀速运动假设的前提下,本文以维纳滤波算法为基础,给出了运动模糊图像的恢复模型。在用维纳滤波进行模糊图像恢复时,滤波参数λ会对振铃效应、鬼影效应以及噪声三者之间产生影响:当参数λ<0.0... 由于相机高速运动会导致图像模糊,在相机匀速运动假设的前提下,本文以维纳滤波算法为基础,给出了运动模糊图像的恢复模型。在用维纳滤波进行模糊图像恢复时,滤波参数λ会对振铃效应、鬼影效应以及噪声三者之间产生影响:当参数λ<0.0001时出现振铃效应,当>0.01时会出现鬼影效应;增大λ能减弱振铃效应和抑制噪声,但恢复图像的分辨率会降低。由于振铃效应和鬼影效应的存在,导致模糊图片恢复质量变差。图像的非周期性、点扩散函数的离散化以及A/D采样时x和y方向的比例非1∶1等都是产生振铃效应和鬼影效应的因素,文中也对其做了详细分析。本文对振铃效应和鬼影效应的所有分析方法,不仅适用维纳滤波算法,也同样适用于其它图像恢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纳滤波 运动模糊 模糊图像恢复 点扩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I-CCD成像像移分析及图像复原 被引量:11
15
作者 焦斌亮 闫旭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75-678,共4页
介绍了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DI-CCD)工作原理及成像特点。基于调制传递函数(MTF)对TDI-CCD的像移进行了分析。根据TDI-CCD像移的产生机理,建立图像退化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有效估计模糊图像系统点扩散函数的方法,并对运动模糊... 介绍了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DI-CCD)工作原理及成像特点。基于调制传递函数(MTF)对TDI-CCD的像移进行了分析。根据TDI-CCD像移的产生机理,建立图像退化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有效估计模糊图像系统点扩散函数的方法,并对运动模糊图像进行半盲恢复。实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I-CCD 调制传递函数 像移 点扩散函数 图像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保持的航拍图像凸集投影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被引量:14
16
作者 徐美芳 刘晶红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3-878,共6页
针对传统的凸集投影(POCS)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经常出现的边缘模糊问题,在传统POCS算法原理基础上,文章使用基于梯度插值的算法生成POCS重建的初始估计图像,然后对中心点为边缘像素的空间点扩散函数(PSF)进行修正,使其系数沿梯度大的... 针对传统的凸集投影(POCS)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经常出现的边缘模糊问题,在传统POCS算法原理基础上,文章使用基于梯度插值的算法生成POCS重建的初始估计图像,然后对中心点为边缘像素的空间点扩散函数(PSF)进行修正,使其系数沿梯度大的方向减小,梯度小的方向保持不变。利用改进的POCS算法进行了超分辨率图像重建实验,结果表明,图像峰值信噪比由原来的27.29dB达到28.12dB。该方法有效地保持了边缘特性,改善了超分辨率图像重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 POCS算法 空间点扩散函数 边缘保持 CANNY 航拍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运动模糊参数估计算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沈瑜 任恩恩 党建武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116-119,129,共5页
运动模糊图像恢复的目的是根据估计出的运动模糊参数尽可能还原清晰图像.运动模糊图像的恢复依赖于对运动模糊参数(运动方向Φ和运动长度L)的估计.本文通过分析运动模糊图像的点扩展函数,将频域与空间域的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 运动模糊图像恢复的目的是根据估计出的运动模糊参数尽可能还原清晰图像.运动模糊图像的恢复依赖于对运动模糊参数(运动方向Φ和运动长度L)的估计.本文通过分析运动模糊图像的点扩展函数,将频域与空间域的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运动模糊参数的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频域识别算法,利用Radon变换对运动方向Φ进行估计;其次,根据估计出的角度Φ,对图像进行反向旋转,得到方向平行图像;最后,在空间域对平行图像采用自相关法估计运动长度.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准确地估计出运动模糊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模糊参数 点扩展函数 运动方向 运动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大转角目标超宽带ISAR成像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艳云 张群英 方广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22-1827,共6页
该文采用冲激体制超宽带时域方法,研究近距离大转角目标的高分辨率逆合成孔径成像,针对目标大转角带来的严重的散射点越分辨单元走动、固有的转动角度离散化带来的数据误差以及接收回波过程中的噪声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具有强鲁棒性的频... 该文采用冲激体制超宽带时域方法,研究近距离大转角目标的高分辨率逆合成孔径成像,针对目标大转角带来的严重的散射点越分辨单元走动、固有的转动角度离散化带来的数据误差以及接收回波过程中的噪声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具有强鲁棒性的频域加窗滤波球后向投影算法(Windowing Filtered Spherical Back Projection,WFSBP),从几何上阐明了滤波对转动角度离散化带来的数据误差的补偿作用,分析了大转角目标成像点扩散函数,进而讨论了发射单频信号时的高分辨成像,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传统的后向投影算法,对大转角目标能得到高质量高分辨率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 超宽带 时域 滤波后向投影 大转角目标 点扩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使用小波去噪和全变差正则化的盲图像恢复算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祚峰 水鹏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12-2915,共4页
盲图像恢复就是在点扩散函数未知情况下从降质观测图像恢复出原图像。该文提出了一种交替使用小波去噪和全变差正则化的盲图像恢复算法。观测模型首先被分解成两个相互关联的子模型,这种分解转化盲恢复问题成为图像去噪和图像恢复两个问... 盲图像恢复就是在点扩散函数未知情况下从降质观测图像恢复出原图像。该文提出了一种交替使用小波去噪和全变差正则化的盲图像恢复算法。观测模型首先被分解成两个相互关联的子模型,这种分解转化盲恢复问题成为图像去噪和图像恢复两个问题,可以交替采用图像去噪和图像恢复算法求解。模糊辨识阶段,使用全变差正则化算法估计点扩散函数;图像恢复阶段,使用小波去噪和全变差正则化相结合的算法恢复图像。实验结果和与其它方法的比较表明该文算法能够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图像恢复 点扩散函数 小波去噪 全变差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相位平均的旋转声源高分辨率定位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初宁 黄乾 +3 位作者 余亮 宁岳 徐建锋 吴大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25-136,共12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平均的旋转声源高分辨率定位方法,并给出了相位平均技术所适用的条件。为解决多普勒效应导致的旋转模糊,将旋转声信号划分成足够多个时间序列切片,在每一切片内,微小位移的旋转声源可近似等效为静止声源进行定位。其...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平均的旋转声源高分辨率定位方法,并给出了相位平均技术所适用的条件。为解决多普勒效应导致的旋转模糊,将旋转声信号划分成足够多个时间序列切片,在每一切片内,微小位移的旋转声源可近似等效为静止声源进行定位。其优势在于,避免了去多普勒效应的插值运算,从而保留了时域波形的相位连续性。为提高定位分辨率,运用卷积模型改造基于波束形成的能量传播模型,利用解卷积算法消除定位模糊和提高定位精度。其优势在于,卷积模型中的点扩散函数(PSF)能够建立起阵列测量与声源旋转的联系,由此通过PSF来表征麦克风阵列定位性能、分析频率对定位分辨率的影响。通过仿真信号、旋转单极子试验、风扇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平均 旋转声源定位 多普勒效应 解卷积 点扩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