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机铝合金锌黄环氧酯底漆的电化学阻抗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胡建平 刘建华 张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20,24,共4页
利用电化学阻抗技术对飞机铝合金结构件上的锌黄环氧酯底漆进行了研究 ,提出相关有效电路 ,并对底漆的EIS特性和防蚀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飞机 电化学阻抗 铝合金 锌黄环氧酯底漆 eiS 等效电路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RASI织物柔软剂的制备 被引量:8
2
作者 周建华 张晓镭 +1 位作者 赵海萍 崔小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6-218,226,共4页
以α,ω 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WS—62M)和N 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G-Si900)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了适用于织物柔软剂的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氨值为0 456,25℃时黏度为2400mPa·s,外观为无色透明... 以α,ω 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WS—62M)和N 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G-Si900)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了适用于织物柔软剂的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氨值为0 456,25℃时黏度为2400mPa·s,外观为无色透明黏稠液体)。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n(WS—62M)/n(SG-Si900)=1 33,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 55%(相对于WS-62M与SG-Si900的总质量),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10h。在0 01MPa条件下抽真空0 5~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 w-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 酯交换反应 织物柔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内脏中的14种酞酸酯类环境激素残留 被引量:13
3
作者 林竹光 孙若男 +5 位作者 张莉莉 邹西梅 陈美瑜 涂逢樟 马玉 蒋文静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0-284,共5页
开展了动物内脏中14种酞酸酯类(PAEs)环境激素残留的气相色谱-电子轰击离子源质谱(GC-EI/MS)分析方法的研究,优化与选择了动物内脏样品的前处理条件。动物内脏样品经正己烷-二氯甲烷(体积比为1∶1)混合提取剂超声提取、Florisil... 开展了动物内脏中14种酞酸酯类(PAEs)环境激素残留的气相色谱-电子轰击离子源质谱(GC-EI/MS)分析方法的研究,优化与选择了动物内脏样品的前处理条件。动物内脏样品经正己烷-二氯甲烷(体积比为1∶1)混合提取剂超声提取、Florisil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与乙酸乙酯-正己烷(体积比为2∶3)混合洗脱剂洗脱和浓缩后,以邻苯二甲酸二苯基酯(DPhP)为内标物,采用GC-EI/MS的选择离子检测方式(SIM)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当猪肝样品的加标浓度水平为100,200,400μg/kg时,加标回收率为60%~110%,相对标准偏差为0.8%~10.3%。除邻苯二甲酸二甲氧基乙酯(DMEP)与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基)酯(DEEP)的方法检出限(MDL)分别为3.30μg/kg与2.25μg/kg外,其余12种PAEs的MDL均不大于1.74μg/kg;线性范围为50.0~800.0μg/kg,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该分析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6种动物内脏中14种痕量PAEs残留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电子轰击离子源质谱法 动物内脏 酞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丙二醇的酯交换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小云 李文刚 黄象安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5,共5页
针对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DMT)与 1,3丙二醇 (PDO)的酯交换反应 ,提出了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并加以检验 ,数据表明 ,在相当宽的转化率范围内 ,所提出的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是相吻合的。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1 3-丙二醇 酯交换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E系列磷酸化羊毛脂加脂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兰云军 鲍利红 +2 位作者 银德海 罗卫平 石碧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1年第1期7-13,共7页
探讨了PME系列磷酸化羊毛脂加脂剂在制备应用中的影响因素 ,主要有羊毛脂的选择、参与磷酸化的植物油及其改性产物、磷酸化的应用条件。对于制备出的磷酸化羊毛脂作了红外光谱鉴定 ,证明了磷酸酯(盐 )基团的存在 ;组分分析显示 ,PME磷... 探讨了PME系列磷酸化羊毛脂加脂剂在制备应用中的影响因素 ,主要有羊毛脂的选择、参与磷酸化的植物油及其改性产物、磷酸化的应用条件。对于制备出的磷酸化羊毛脂作了红外光谱鉴定 ,证明了磷酸酯(盐 )基团的存在 ;组分分析显示 ,PME磷酸化羊毛脂中单酯 (MAP)含量在70 %以上 ;皮革应用实验表明 ,PME系列磷酸化羊毛脂能提高皮革的丰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羊毛脂 丰满性 疏水性 PME系列 加脂剂 皮革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的合成及工艺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宋厚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4-28,共5页
本文综述了PEN的合成路线,主要通过比较在不同条件下酯交换及缩聚反应等的变化,论述了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合成工艺优化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 PEN 酯交换反应 缩聚 扭矩 稳定剂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中硫酯类抗氧剂的质谱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颖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82-283,共2页
  采用齐格勒-钠塔催化剂使丙烯催化聚合得到聚丙烯.聚丙烯树脂本身具有优良的性能,如机械强度好,易加工成型,质量轻,成本低等,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由于聚丙烯结构中存在叔碳原子,在造粒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易受热、光、氧等的作...   采用齐格勒-钠塔催化剂使丙烯催化聚合得到聚丙烯.聚丙烯树脂本身具有优良的性能,如机械强度好,易加工成型,质量轻,成本低等,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由于聚丙烯结构中存在叔碳原子,在造粒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易受热、光、氧等的作用而降解,导致材料的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PROPYLENE Sulphur ester antioxidants ei -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合成新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燕 唐小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7-61,共5页
简要回顾了聚碳酸酯合成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固相缩聚、开环聚合和非光气酯交换法等三种新型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此外,还就由此引起的聚碳酸酯工业的发展变革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聚碳酸酯 固相缩聚 开环聚合 非光气酯交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二氧化碳出发合成有机碳酸酯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书明 江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20,22,共4页
对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有机碳酸酯的环氧路线、酯交换和直接合成方法作了综合评述 ,认为直接合成是最佳的合成路线。碳酸酯的直接合成可在均相及多相催化体系中进行 ,负载金属、金属甲氧基化合物及碱均可作为催化剂。直接法研究的关键... 对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有机碳酸酯的环氧路线、酯交换和直接合成方法作了综合评述 ,认为直接合成是最佳的合成路线。碳酸酯的直接合成可在均相及多相催化体系中进行 ,负载金属、金属甲氧基化合物及碱均可作为催化剂。直接法研究的关键在于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由二氧化碳对金属 -氧键插入反应导致的催化循环的构筑及耦合反应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有机碳酸酯 合成 直接法 环氧化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T/PET并列复合丝两组分结合牢度的关键因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竹丽 王府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0-766,共7页
针对前期试验中发现的现象,即单丝纤度低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并列复合丝在浓碱处理后易发生组分分离,选取不同单丝纤度的并列复合丝进行试验,经核磁共振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后发现,组分不易分... 针对前期试验中发现的现象,即单丝纤度低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并列复合丝在浓碱处理后易发生组分分离,选取不同单丝纤度的并列复合丝进行试验,经核磁共振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后发现,组分不易分离的复合丝界面处生成了较多的共聚酯.界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表明,共聚酯含量较少,则组分结合牢度低.因此,影响复合丝两组分结合牢度的关键因素是界面生成共聚酯的含量.在纺丝过程中,通过控制PET和PTT高聚物熔体相遇时间和位置,使组分界面生成较多共聚酯,可以形成组分结合牢固的并列复合纤维.反之,则容易造成PTT和PET两种高聚物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T/PET并列复合长丝 酯交换 共聚酯 核磁共振 界面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乙酰己酸乙酯的质谱分析
11
作者 张敏 田宏远 +3 位作者 岳璞 陈智群 王民昌 王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333-334,共2页
2-Acetyl-hexanoic acid ethyl ester is one of important derivatives.It has been used widely useful materials as anesthetics,spice,medicine and so on.The reaction liquid of acetyl-acetic acid ethyl ester with n-butane b... 2-Acetyl-hexanoic acid ethyl ester is one of important derivatives.It has been used widely useful materials as anesthetics,spice,medicine and so on.The reaction liquid of acetyl-acetic acid ethyl ester with n-butane bromide was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four kinds of compounds in the reaction liquid.The main yield is 2-acetyl-hexanoic acid ethyl ester,while by-products are 2-acetyl-2-butyl-hexanoic acid ethyl ester and 3-butoxy-2-butenoic acid ethyl es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cetyl-hexanoic acid ethyl ester GC-MS(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羟基-β-对甲苯磺酰氨基羧酸甲酯的质谱研究
12
作者 俞振培 贺晓然 +1 位作者 赵永华 王剑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18-119,共2页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在有机合成及生物代谢中都是十分重要的物质.特别是α-羟基-β-氨基酸是一些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单元,例如著名的抗癌药紫杉醇的侧链.本文讨论5个α-羟基-β-氨基酸衍生物在EI和MALDI-TOF条件下的...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在有机合成及生物代谢中都是十分重要的物质.特别是α-羟基-β-氨基酸是一些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单元,例如著名的抗癌药紫杉醇的侧链.本文讨论5个α-羟基-β-氨基酸衍生物在EI和MALDI-TOF条件下的质谱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xy - amino - acid esters MALDI - TOF - MS ei -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酞内酯及其立体异构体的合成
13
作者 王兴明 李绍白 +1 位作者 李裕林 张少明 《精细化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8-11,共4页
报道了蛇床酞内酯及其立体异构体的合成,其中格氏反应及酯交换环合反应是本合成工作的关键步骤,产物蛇床酞内酯及其立体异构体均经IR。
关键词 蛇床酞内酯 立体异构体 酯交换不合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PET共聚酯的合成
14
作者 金惠芬 曾凡龙 孙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7-42,共6页
PBT/PET共聚酯是兼有PET和PBT优良特性的新材料。本文研究了共聚酯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对EG/BD与DMT的酯交换和共聚合反应有明显的影响,混合催化剂比单一催化剂效果好,Zn-Co-Ti催化体系对酯交换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缩聚... PBT/PET共聚酯是兼有PET和PBT优良特性的新材料。本文研究了共聚酯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对EG/BD与DMT的酯交换和共聚合反应有明显的影响,混合催化剂比单一催化剂效果好,Zn-Co-Ti催化体系对酯交换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缩聚催化荆以Sb-Ti体系为佳。共聚酯的色泽与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种类及EG/BD的比例有关。在合适条件下,得到特性粘度为0.9以上的无着色的共聚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T PET 共聚酯 酯交换 共缩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化合物催化的1,1′-联二萘酚-4,4′-二乙酸酯和二(2-乙基己醇)碳酸酯的酯交换
15
作者 平学真 邱醒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1-73,共3页
芳香族聚碳酸酯性能优良,其中双酚-A型聚碳酸酯是应用广泛的工程塑料,通常采用光气法或酯交换法来制备,但芳香双羟基化合物与二烷基碳酸酯的酯交换反应速度十分缓慢,需要使用催化剂,且反应温度较高,反应过程伴随着复杂的副反应。本文用... 芳香族聚碳酸酯性能优良,其中双酚-A型聚碳酸酯是应用广泛的工程塑料,通常采用光气法或酯交换法来制备,但芳香双羟基化合物与二烷基碳酸酯的酯交换反应速度十分缓慢,需要使用催化剂,且反应温度较高,反应过程伴随着复杂的副反应。本文用金属化合物作催化剂进行1,1′-联二萘酚-4,4′-二乙酸酯和二(2-乙基己醇)碳酸酯的酯交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反应 金属催化剂 BNA DI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交换法合成甲基丙烯酸高碳烷基酯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福胜 李月刚 +1 位作者 穆铁铮 丁文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78-680,共3页
采用酯交换工艺 ,有机锡为催化剂 ,进行了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 -2 -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醇酯等高碳烷基酯合成反应过程的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和原料配比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在较佳条件下 ... 采用酯交换工艺 ,有机锡为催化剂 ,进行了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 -2 -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醇酯等高碳烷基酯合成反应过程的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和原料配比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在较佳条件下 ,反应转化率大于 99 5% ,产品收率大于 96 0 % ,产品纯度大于 99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国内外市场及生产技术 被引量:14
17
作者 冯兆麟 《现代化工》 CAS CSCD 1997年第9期38-40,共3页
介绍了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国内外市场情况和3种主要生产方法:直接酯化法、酯交换法、一步合成法。
关键词 乙二醇 单乙醚醋酸酯 市场 酯化法 一步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鬼臼羧酸酯类2位立体异构体的质谱
18
作者 张甲强 田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7-121,共5页
用电子轰击电离一级质谱(EI/MS)及电喷雾电离二级质谱(ESI/MS/MS)对五对表鬼臼羧酸酯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比较EI一级质谱中的[M-ROH]^+与[M]^+离子的相对丰度比值,以及比较二级质谱中的特征离子[A+H]^+(m/z 313离子)及[M-ROH-OCH3]^+(m/... 用电子轰击电离一级质谱(EI/MS)及电喷雾电离二级质谱(ESI/MS/MS)对五对表鬼臼羧酸酯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比较EI一级质谱中的[M-ROH]^+与[M]^+离子的相对丰度比值,以及比较二级质谱中的特征离子[A+H]^+(m/z 313离子)及[M-ROH-OCH3]^+(m/z 282离子)与[M-ROH+H]^+(m/z 397离子)的相对丰度比值,可以区分表鬼臼及其羧酸酯类2位立体异构体.对其裂解过程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鬼臼酯 差向异构体 相对丰度 ei/MS一级质谱 ESI/MS/MS二级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2-hydroxy-N-methyl-N-phenyl-acetamide
19
作者 周忠诚 舒万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2年第1期25-29,共5页
2-hydroxy N methyl N phenyl acetamide was synthesized by using N methylaniline, chloracetyl chloride, anhydrous sodium acetate and methanol through the acetylation, esterfication and ester interchange steps. The acety... 2-hydroxy N methyl N phenyl acetamide was synthesized by using N methylaniline, chloracetyl chloride, anhydrous sodium acetate and methanol through the acetylation, esterfication and ester interchange steps. The acetylation of N methylaniline with chloracetyl chloride, catalyzed by triethylamide with mole ratio n (C 6H 5NHCH 3)∶ n (ClCH 2C(O)Cl)∶ n (N(C 2H 5) 3)=1∶1.05∶1, the yield of 2 chloro N methyl N phenyl acetamide(Ⅰ) was 93.8%; Then the esterification of Ⅰ with anhydrous sodium acetate in the presence of phase transfer catalyst tetrabutyl ammonia bromide gave 97.3% yield of 2 acetoxyl N methyl N phenyl acetamide (Ⅱ); The ester interchange of with methanol catalyzed by potassium hydroxide gave 2 hydroxy N methyl N phenyl acetamide (Ⅲ) in 96.4% yield. And the total yield was 88.0%. IR and MS spectroscopy of products were analyzed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 peaks were assigned. Combining the results of elemental analysis,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Ⅰ, Ⅱ and Ⅲ was ident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ethyl N phenyl acetamide synthesis ACETYLATION esterfication ester interchange characte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