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9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中生感知父母信任和感知教师信任对学习力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伏干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2,共9页
父母和教师都是中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基于心理资本理论和自我价值理论考察感知父母信任和感知教师信任对初中生学习力的影响,研究引入自尊的中介作用,分析感知父母信任和感知教师信任对初中生学习力影响的作用机制。通过... 父母和教师都是中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基于心理资本理论和自我价值理论考察感知父母信任和感知教师信任对初中生学习力的影响,研究引入自尊的中介作用,分析感知父母信任和感知教师信任对初中生学习力影响的作用机制。通过对整群随机抽样的844名初中生学习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自尊在感知父母信任与学习力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在感知教师信任与学习力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感知教师信任对学习力的影响作用大于感知父母信任对学习力的影响。为提升初中生的学习力,适应终身学习的时代需求,建议教师和父母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赋能学生心理资本,协同共育促进初中生学习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信任 学习力 自尊 初中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活动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影响的中介模型
2
作者 司幸伟 李金铮 冯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8-144,共7页
身体活动通常被视为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的一种应对机制,但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尚不明确.研究采用体育锻炼调查问卷、交往焦虑量表、人际信任量表、自尊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对来自郑州、新乡和信阳的936名大学生进行了在线调查与分析.... 身体活动通常被视为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的一种应对机制,但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尚不明确.研究采用体育锻炼调查问卷、交往焦虑量表、人际信任量表、自尊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对来自郑州、新乡和信阳的936名大学生进行了在线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社交焦虑、人际信任、自尊、性别、外向性与身体活动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身体活动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影响社交焦虑反应,其间接效应显著;自尊和外向性在身体活动与社交焦虑之间起到连续中介作用,显示外向性和自尊的相互作用在解释社交焦虑的心理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不同性别在身体活动、社交焦虑和人际信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控制性别因素后,身体活动对社交焦虑的直接影响不显著,自尊在二者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和外向性在身体活动与社交焦虑间也有完全中介作用,身体活动经自我构建及特定社交活动对社交焦虑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社交焦虑 自尊 外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乐趣如何促进农村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积极情绪拓建作用检验
3
作者 徐霞 刘沣仪 +5 位作者 王志强 郜卫峰 陈蔚 徐靖芮 柳鸣毅 黄佳瑷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9,共12页
目的:探讨运动乐趣对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缓解影响,并探析自尊、生命意义感心理资源和体育乡村支教人力资源在其间可能的链式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运动乐趣量表、自尊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流... 目的:探讨运动乐趣对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缓解影响,并探析自尊、生命意义感心理资源和体育乡村支教人力资源在其间可能的链式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运动乐趣量表、自尊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对8810名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采用每万人拥有志愿者人数作为体育乡村支教人力资源的评价指标。结果:运动乐趣对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自尊和生命意义感的正向影响显著(p<0.001),运动乐趣对抑郁和焦虑的负向影响显著(p<0.001);在运动乐趣影响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抑郁和焦虑的过程中,自尊、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总间接效应贡献率为70.2%和61.6%;体育乡村支教人力资源在运动乐趣和自尊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结论:运动乐趣既直接预防和缓解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的抑郁和焦虑问题,还通过发展学生的自尊和生命意义感,从而减少抑郁和焦虑;体育乡村支教人力资源越充足,运动乐趣对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作用越强。基于此,从加强运动乐趣的战略意义认识,推动体育、教育及卫生健康等部门的深度融合,开展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行动,推进多学科综合、高校-体育和教育部门-中小学协同促进农村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积极心理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乐趣 体育乡村支教 儿童青少年 自尊 生命意义感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挫折情境下低自尊大学生对网络攻击性信息的注意偏向
4
作者 张丽华 吴丹 段彩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1-546,共6页
目的:考察挫折情境下,不同自尊水平大学生对网络攻击性词汇与网络中性词汇的注意偏向及其特点。方法:选取某校大学生280人,使用自尊量表(SES)筛选高自尊组(SES得分前27%)和低自尊组(SES得分后27%)各76人。采用虚拟智力测验操纵挫折情境... 目的:考察挫折情境下,不同自尊水平大学生对网络攻击性词汇与网络中性词汇的注意偏向及其特点。方法:选取某校大学生280人,使用自尊量表(SES)筛选高自尊组(SES得分前27%)和低自尊组(SES得分后27%)各76人。采用虚拟智力测验操纵挫折情境,两组被试接受有、无挫折情境启动并完成点探测任务,考察挫折情境下高、低自尊大学生注意偏向的注意警觉和注意解脱困难。结果:挫折情境下,低自尊大学生对网络攻击性词汇的反应时短于对网络中性词汇的反应时(P<0.001);低自尊大学生对网络攻击性词汇的注意警觉分数>0(P<0.001);高、低自尊大学对网络攻击性词汇的注意解脱困难分数与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挫折情境下低自尊大学生对网络攻击性信息具有显著的注意偏向,主要表现为注意警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挫折情境 低自尊 网络攻击性信息 注意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链式中介效应及独生状况差异
5
作者 罗鹤旋 朱海东 邱鑫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7,共8页
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亲子依恋量表、自尊量表以及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对1004名青少年进行调查,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作用机制及其在独生与非独生群体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 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亲子依恋量表、自尊量表以及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对1004名青少年进行调查,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作用机制及其在独生与非独生群体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通过亲子依恋和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这两者联合形成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实现的;(3)上述中介模型存在显著的独生状况差异,亲子依恋和自尊的单独中介及链式中介作用在非独生群体中显著,且自尊的单独中介占比最高,而独生群体则是通过亲子依恋的独立中介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亲社会行为 亲子依恋 自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生活事件对初中生抑郁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
6
作者 冯海洋 赵蔚嘉 +5 位作者 徐小青 吴晓漫 夏青云 高永基 吴建 杨银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0,共5页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抑郁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和商丘市的8 176名初中生。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简版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抑郁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和商丘市的8 176名初中生。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简版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评估初中生的负性生活事件、自尊、心理韧性和抑郁水平。采用SPSS PROCESS 3.5中的模型4和5检验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负性生活事件正向预测初中生抑郁[β(95%CI)=0.312(0.295~0.328),P<0.001]。自尊在负性生活事件和初中生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6.60%。心理韧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初中生抑郁之间起调节作用[β(95%CI)=-0.042(-0.056~-0.029),P<0.001]。结论:负性生活事件不仅直接影响初中生抑郁,还可以通过自尊间接影响初中生抑郁。心理韧性可缓冲负性生活事件对初中生抑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负性生活事件 自尊 心理韧性 抑郁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帕孜来提·赛登 张旋 +2 位作者 李慧 刘爽 张译友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0,共5页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焦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死亡焦虑量表、自尊量表、Herth希望指数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30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焦虑总分(7.20±...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焦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死亡焦虑量表、自尊量表、Herth希望指数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30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焦虑总分(7.20±1.87)分,其中高死亡焦虑者62.7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自尊、希望和领悟社会支持是死亡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可预测55.3%的死亡焦虑总变异。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焦虑水平较高;医护人员应特别关注女性、年轻和心功能分级高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高患者自尊、希望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从而降低其死亡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死亡焦虑 自尊 希望 社会支持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自尊与希望的交叉滞后分析
8
作者 向光璨 诸思羽 +2 位作者 牟素月 李庆庆 杜肖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80-785,共6页
目的:考察青少年自尊与希望的纵向关系并揭示其性别差异。方法:选取1982名青少年(年龄11~24岁),采用自尊量表、儿童希望量表进行为期1年3个时点(基线时间为T1,6个月后为T2,1年后为T3)的纵向评估,并使用交叉滞后面板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 目的:考察青少年自尊与希望的纵向关系并揭示其性别差异。方法:选取1982名青少年(年龄11~24岁),采用自尊量表、儿童希望量表进行为期1年3个时点(基线时间为T1,6个月后为T2,1年后为T3)的纵向评估,并使用交叉滞后面板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3次测量中,青少年的自尊得分均与希望得分呈正相关(r=0.40~0.67);交叉滞后分析的结果表明,自尊得分与希望得分在3次测量中存在双向预测作用(β=0.09~0.22);多群组分析结果发现,3次测量中自尊的自回归通径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Waldχ^(2)=3.78~3.84),即女生自尊的自回归通径系数显著高于男生。结论:青少年的自尊与希望具有双向预测关系,在交叉滞后通径上无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希望 青少年 交叉滞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关系对初中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自尊的纵向中介作用
9
作者 曾欣悦 刘衍玲 王旭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279,共7页
为探究重要人际关系(父子/母子/同伴/师生关系)对初中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64名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展开两波次、为期6个月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1)T1母子关系、T1同伴关系、T1师生关系均能正向预测T2心理素质... 为探究重要人际关系(父子/母子/同伴/师生关系)对初中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64名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展开两波次、为期6个月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1)T1母子关系、T1同伴关系、T1师生关系均能正向预测T2心理素质,且三条路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T1父子关系无法预测T2心理素质。(2)T1父子关系、T1母子关系、T1同伴关系均能通过T1自尊正向预测T2心理素质;T1师生关系无法通过T1自尊预测T2心理素质。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人际关系对初中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与内在机制,为促进初中生心理素质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心理素质 人际关系 自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裁判文书公开制度研究——基于声誉机制的分析视角
10
作者 胡江玥 张志铭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91,157,158,共16页
推动社会诚信建设是最高人民法院建立“中国裁判文书网”、推行裁判文书网上实名公开制度的一个重要目标。但十几年的实证数据显示,裁判文书实名公开对社会诚信建设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同时,实名公开带来的信息滥用和信息控制等消极作... 推动社会诚信建设是最高人民法院建立“中国裁判文书网”、推行裁判文书网上实名公开制度的一个重要目标。但十几年的实证数据显示,裁判文书实名公开对社会诚信建设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同时,实名公开带来的信息滥用和信息控制等消极作用却日益突出。声誉机制运作原理解释了其中原因。按实名负面信息公开方式的不同,声誉机制有“市场自治公开型”和“国家强制公开型”两种类型,通过发布实名负面信息让社会自发对失信者实施集体抵制的惩戒措施,进而促进社会诚信。“中国裁判文书网”不区分裁判文书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而一律由国家强制实名公开的“单轨制”做法,是造成中国裁判文书公开制度实效不及预期、消极作用突出的主要原因。只有建立“裁判文书公共信息由国家强制公开、裁判文书私人信息由市场自治公开”的“双轨制”,才能既有效实现裁判文书公开的规范价值和征信价值,又防范信息滥用、信息控制以及集体抵制法律等消极作用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判文书公开 诚信建设 声誉机制 市场自治公开 国家强制公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性恋和双性恋者社交媒体使用与内化同性恋嫌恶的关系
11
作者 俞倪蕊 李文秀 +2 位作者 程家俊 杨璐娜 刘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6-361,共6页
目的:探讨同性恋和双性恋(LGB)者社交媒体使用与内化同性恋嫌恶的关系,以及自尊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网络社群平台选取同性恋或者双性恋者626人,采用社交媒体使用强度量表(SNSIS)、自尊量表(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 目的:探讨同性恋和双性恋(LGB)者社交媒体使用与内化同性恋嫌恶的关系,以及自尊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网络社群平台选取同性恋或者双性恋者626人,采用社交媒体使用强度量表(SNSIS)、自尊量表(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内化同性恋嫌恶量表(IHS)进行测量。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SNSIS得分为(3.0±1.0)。SES得分在SNSIS得分和IHS得分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21.43%;PSSS得分调节了SNSIS得分和SES得分的关系(β=-0.10,P<0.01)、SES得分和IHS得分的关系(β=-0.11,P<0.01)。结论:同性恋和双性恋者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内化同性恋嫌恶相关,自尊在其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B群体 社交媒体使用 内化同性恋嫌恶 自尊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结构对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基于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12
作者 付晓丽 徐小青 +4 位作者 秦洁琼 夏青云 吴建 苗豫东 杨银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家庭结构与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亲子亲合和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自尊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网络成瘾行为量表、亲子亲合量表、学校联结量表和自尊量表,对河南省郑州市和商丘市的8176名初中生展开问卷调查。运用SPSS宏程... 目的:探讨家庭结构与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亲子亲合和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自尊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网络成瘾行为量表、亲子亲合量表、学校联结量表和自尊量表,对河南省郑州市和商丘市的8176名初中生展开问卷调查。运用SPSS宏程序PROCESS 3.5进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7.9%的初中生来自非完整家庭,初中生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19.4%。家庭结构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网络成瘾(B=0.090,P=0.017)。亲子亲合(B=0.092,95%CI:0.074~0.113)和学校联结(B=0.067,95%CI:0.043~0.091)在家庭结构和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自尊可以调节家庭结构和亲子亲合之间的关系(B=-0.145,P<0.001)。结论:初中生网络成瘾检出率高。家庭结构对初中生网络成瘾有直接影响,亲子亲合和学校联结间接影响初中生网络成瘾,自尊能够缓冲家庭结构对亲子亲合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家庭结构 网络成瘾 亲子亲合 学校联结 自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威胁启动下不同类型高自尊大学生对攻击性词语的注意偏向 被引量:4
13
作者 段彩彬 周会 +4 位作者 姜宇 朱红阳 王彤 黄馨慧 蹇东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2-457,共6页
目的:考察自我威胁启动下,不同类型高自尊大学生对攻击性词语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选取650名大学生,通过外显自尊量表(SES)选出高自尊被试。然后,通过内隐自尊测验(IAT)筛选出不同类型高自尊(脆弱型、安全型)组各43人。每组分别参加不... 目的:考察自我威胁启动下,不同类型高自尊大学生对攻击性词语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选取650名大学生,通过外显自尊量表(SES)选出高自尊被试。然后,通过内隐自尊测验(IAT)筛选出不同类型高自尊(脆弱型、安全型)组各43人。每组分别参加不同难易程度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完成自我威胁启动,然后完成空间线索实验。当线索无效时,根据两组对攻击性词语的反应时与中性词语的反应时差值(RTI)的变异程度,获得注意偏向特点。结果:在高自我威胁启动下,脆弱型高自尊组RTI值高于安全型高自尊组(P<0.01);在低自我威胁启动下,脆弱型高自尊组和安全型高自尊组的RT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安全型高自尊,脆弱型高自尊更易受自我威胁的影响,其在高自我威胁启动下,注意偏向表现为注意固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型高自尊 安全型高自尊 自我威胁启动 注意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倚性自尊及其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娜 李森 陆阳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5-49,共5页
通过对相倚性自尊的研究进行梳理,梳理出相倚性自尊形成影响因素与发展变化。相倚性自尊水平会随着成年而减少,但受到不安全依恋、父母条件性关注、内在−外在相倚性自尊水平失衡、社会文化及对负面信息分配更多的认知资源的影响,相倚性... 通过对相倚性自尊的研究进行梳理,梳理出相倚性自尊形成影响因素与发展变化。相倚性自尊水平会随着成年而减少,但受到不安全依恋、父母条件性关注、内在−外在相倚性自尊水平失衡、社会文化及对负面信息分配更多的认知资源的影响,相倚性自尊会维持在较高水平。相倚性自尊较高水平的个体更有可能产生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及人格障碍。在心理治疗中,可通过改善亲子教养方式、提高自我认知、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法改善相倚性自尊水平,预防其对心理健康的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倚性自尊 认知方式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高自尊青少年正误反馈下的自我服务偏向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杏田 张丽华 葛明贵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6,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高自尊青少年自我服务偏向特征及差异。方法:选取1027青少年学生,采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SES)筛选外显高自尊230人,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内隐自尊,判为安全型高自尊和脆弱型高自尊青少年各36例,运用面孔工作记忆任务(...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高自尊青少年自我服务偏向特征及差异。方法:选取1027青少年学生,采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SES)筛选外显高自尊230人,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内隐自尊,判为安全型高自尊和脆弱型高自尊青少年各36例,运用面孔工作记忆任务(FWM)开展2(不同自尊类型)×2(反馈类型)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研究。结果:不同类型高自尊青少年间自我服务偏向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35)=85.41,P<0.001,η^(2)=0.23];安全型高自尊青少年在正确反馈[t(35)=-6.51,P<0.001,d=5.44]和错误反馈[t(35)=-10.79,P<0.001,d=6.50]条件下均没有表现出自我服务偏向;脆弱型高自尊青少年在正确反馈[t(35)=-2.85,P<0.05,d=2.50]条件下不存在自我服务偏向,错误反馈[t(35)=6.99,P<0.001,d=4.49]条件下存在自我服务偏向;高自尊类型与反馈类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1,35)=28.65,P<0.001,η^(2)=0.14]。结论:脆弱型高自尊青少年错误反馈下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服务偏向,高自尊异质性分化是青少年自我服务偏向差异形成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高自尊 自我服务偏向 工作记忆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艇官兵依恋焦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尊和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建国 董薇 +3 位作者 侯田雅 邓文曦 李自强 毛晓飞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68-1173,共6页
目的探究海军舰艇官兵依恋焦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揭示自尊、负性情绪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便利抽取法选取海军舰艇官兵288人,采用成人依恋量表、自尊量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 目的探究海军舰艇官兵依恋焦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揭示自尊、负性情绪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便利抽取法选取海军舰艇官兵288人,采用成人依恋量表、自尊量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依恋焦虑、自尊、负性情绪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相关分析显示,依恋焦虑、自尊、焦虑、抑郁和主观幸福感两两相关(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依恋焦虑、自尊、抑郁和焦虑可共同预测主观幸福感的42.4%。链式中介模型各项拟合指数良好(χ^(2)/df=0.170,P=0.844,拟合优度指数为0.999,调整拟合优度指数为0.996,规范拟合指数为0.999,相对拟合指数为0.997,比较拟合指数为1.000,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00),结果显示自尊、负性情绪在依恋焦虑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链式中介作用。结论舰艇官兵的依恋焦虑既可以通过自尊、负性情绪的单独中介作用,也能通过自尊、负性情绪的完全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艇官兵 依恋焦虑 主观幸福感 自尊 焦虑 抑郁 链式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清廉感知如何影响其制度性政治参与行为:政府信任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志 陈汭 刘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0-289,共20页
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决策科学化、社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序政治参与即制度化政治参与。在此背景下,探究影响人民制度化政... 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决策科学化、社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序政治参与即制度化政治参与。在此背景下,探究影响人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因素及其作用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民制度化政治参与会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多重影响,清廉感知水平作为人民对政府作风形象的直接评价、政府信任程度作为政府公信力的体现与人民政治生活的心理基础,均可能对人民有序政治参与行为产生影响。为此,本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SS)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分析框架,试图探究清廉感知对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内在影响机制,具体包括:清廉感知与政治参与作用路径;政府信任是否是路径中的一环;人民对于各级政府的信任是否存在差异、是否在路径中发挥有差异性的作用。通过运用SPSS及Process插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清廉感知水平正向影响人民政治参与行为;(2)清廉感知水平正向影响政府信任水平;(3)政府信任水平正向影响人民政治参与行为;(4)政府信任水平在清廉感知与政治参与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5)我国存在差序政府信任,自地方到中央,人民的信任水平依次升高;(6)在政府信任的完全中介作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中央政府信任。据此,本研究进一步从拓宽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增进公众了解、宣扬反腐成效、加强政府形象塑造几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完善参与的各个链条,进而提升公民对于反腐倡廉的实感,拉近政民距离,促进人民有序政治参与,进而推进我国新时代政治民主化建设进程。本研究从反腐与民主的两大宏观议题着手,从微观个体层面探究清廉感知、政府信任与政治参与的关系,在学理上,是一种新尝试,丰富了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研究视角,完善了其路径建构;在实践上,是一个新的落脚点,为切合实际的科学决策与民主化政治建设提供了一定启示性建议;在现实意义上,对反腐与民主的宏观议题的内在逻辑构建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两者共同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廉感知 政府信任 以人民为中心 制度性政治参与 差序政府信任 计划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情志问题与肝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琰 杜丽红 +2 位作者 吴朦 王枫 谭曦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95-2501,共7页
目的:通过调查男性人群生活习惯、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自尊水平等,分析男性情志问题与肝的关系,为制定男性情志问题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2023年3—5月符合标准的男238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集基本信息、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 目的:通过调查男性人群生活习惯、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自尊水平等,分析男性情志问题与肝的关系,为制定男性情志问题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2023年3—5月符合标准的男238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集基本信息、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自尊量表等资料。结果:基本信息显示,调查对象以中青年男性为主,超重及肥胖者占59.7%,喜咸、喜辛辣和喜炙烤者偏多,47.1%有胃肠问题,17.6%有心脏问题,47.9%有睡眠问题,42.9%的男性基本不运动,男性疾病情况显示前列腺炎者14.3%、前列腺增生者4.6%、早泄者10.1%。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总分异常者有169例(71.0%),抑郁情绪异常者173例(72.7%),焦虑情绪异常者152例(63.9%),肝经证候异常者134例(56.3%)。在年龄、寒热、喜咸、喜炙烤、睡眠、运动、心脏问题、胃肠问题、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阳痿等维度,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情绪、焦虑情绪与肝经证候因子正相关;自尊水平与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总分、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肝经证候因子负相关。结论:男性情志问题与肝的关系密切,调节男性情志应以改善生活习惯、疏肝解郁为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情志 问卷调查 肝脏象情绪量表 自尊量表 生活习惯 疏肝解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诚实教育的困境与实现途径
19
作者 李亚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3,共11页
诚实是历久弥珍的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发展共同的价值追求。但因受工具理性的影响与形塑,导致家庭、学校、社会各场域的诚实教育异化。为了跨越不诚实,剖析新时代诚实教育异化的根源,需要用复杂性思维理解诚实,呼唤对诚实的理解与认... 诚实是历久弥珍的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发展共同的价值追求。但因受工具理性的影响与形塑,导致家庭、学校、社会各场域的诚实教育异化。为了跨越不诚实,剖析新时代诚实教育异化的根源,需要用复杂性思维理解诚实,呼唤对诚实的理解与认同伦理,寻找化解诚实教育困境的实现路径。具体而言:在家庭场域中,保持追求诚实教育的价值理性,觉醒情感,向往诚实品格;注重诚实的家风、家训教育,营造真诚、信任、平等、温馨的家庭环境,榜样示范培养诚实品格与修养。在学校场域中,保持诚实教育的交往理性,建立真诚、信任、和谐、友善的“支持型”关系世界,践行诚实品格;建构集文化、课程、教学、活动、环境于一体的诚实教育体系,培养诚实品格与素养。在社会场域中,保持诚实教育的实践理性,在社会生活中建立人们对诚实的理解联结,磨砺诚实品格;注重社会诚实教育与社会诚信治理,培养诚实品格与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实 诚实教育 困境 实现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权领导对员工反馈规避行为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石冠峰 闫文波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0-576,共7页
以心理契约理论为基础,探究威权领导对员工反馈规避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283名员工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威权领导能够正向预测反馈规避行为;基于组织的自尊在威权领导与反馈规避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心理弹性负向... 以心理契约理论为基础,探究威权领导对员工反馈规避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283名员工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威权领导能够正向预测反馈规避行为;基于组织的自尊在威权领导与反馈规避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心理弹性负向调节威权领导与基于组织的自尊之间的关系,即员工心理弹性水平越高,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弱;员工心理弹性还会进一步调节基于组织的自尊这一中介效应。即员工心理弹性水平较高时,威权领导通过基于组织的自尊对反馈规避行为的间接影响会被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权领导 基于组织的自尊 心理弹性 反馈规避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