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fracture network dynamic simulation based on error analysis in rock mass of dam foundation 被引量:5
1
作者 ZHONG Deng-hua WU Han +2 位作者 WU Bin-ping ZHANG Yi-chi YUE P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919-935,共17页
Accurate 3-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for rock mass in dam found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stability,grouting and seepage analysis of dam foundation.With the aim of reducing deviation between fracture network mode... Accurate 3-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for rock mass in dam found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stability,grouting and seepage analysis of dam foundation.With the aim of reducing deviation between fracture network model and measured data,a 3-D fracture network dynamic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error analysis was proposed.Firstly,errors of four fracture volume density estimation methods(proposed by ODA,KULATILAKE,MAULDON,and SONG)and that of four fracture size estimation methods(proposed by EINSTEIN,SONG and TONON)were respectively compared,and the optimal methods were determined.Additionally,error index representing the deviation between fracture network model and measured data was established with integrated use of fractal dimension and relative absolute error(RAE).On this basis,the downhill simplex method was used to build the dynamic modeling method,which takes the minimum of error index as objective function and dynamically adjusts the fracture density and size parameters to correct the error index.Finally,the 3-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could be obtained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for 3-D fractures simulation in Miao Wei hydropower project in China for feasibility verification and the error index reduced from 2.618 to 0.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ass of dam foundation 3-D fracture network dynamic simulation fractal dimension error analysis relative absolute error(RAE) downhill simplex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ror Analysis in Frequency Domain for Linear Multipass Algorithms
2
作者 费景高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4期77-84,共8页
Error analysis methods in frequency domain are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for deter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 root and transfer function errors when the linear multipass algorithms are used to solve linear differential eq... Error analysis methods in frequency domain are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for deter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 root and transfer function errors when the linear multipass algorithms are used to solve 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ocal truncation error in time domain and the error in frequency domain is established, which is the basis for developing the error estimation methods. The error estimation methods for the digital simulation model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Runge-Kutta algorithms and the linear multistep predictor-corrector algorithms are also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ORITHMS Computer simulation Differential equations error analysis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Runge Kutta metho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拱温度效应的解析计算方法
3
作者 刘永健 闫新凯 +1 位作者 刘江 白永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296,共14页
将钢管混凝土拱的轴向温度效应按结构力学求解,横截面内温度效应按弹性力学平面应变问题求解,未考虑材料的泊松效应,且钢管混凝土拱并不完全满足平面应变问题假定。本文对钢管混凝土拱的温度荷载进行符合组合结构特点的合理简化,并提出... 将钢管混凝土拱的轴向温度效应按结构力学求解,横截面内温度效应按弹性力学平面应变问题求解,未考虑材料的泊松效应,且钢管混凝土拱并不完全满足平面应变问题假定。本文对钢管混凝土拱的温度荷载进行符合组合结构特点的合理简化,并提出三维温度应力解析计算方法,与传统方法和实体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横向约束解析法计算的轴向自应力偏小,相对误差在-31.67%~-30.24%之间,由于自应力在总的温度应力中占比较大,这一相对误差不可忽视;按平面应变问题计算钢-混界面法向应力误差在-17.96%~10.83%之间;本文提出考虑横向约束解析法计算精度较高,除应用于钢管混凝土拱温度效应计算外,还可用于评估界面热黏结状况及确定管内补偿收缩混凝土自由膨胀率的可行域;在相关桥规建议使用的材料性能取值和结构尺寸范围内,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热脱黏界限温差在4.37℃~15.3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 钢-混界面 三维温度应力 解析法 横向约束 脱黏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法测定WF6-MoF6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的误差分析与修正
4
作者 拓振光 李荣亮 +7 位作者 康绍辉 牛玉清 周志全 叶开凯 马海桃 刘顺 李洪 高鑫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70-2278,共9页
核纯级氟化铀及相关氟化物杂质的汽液相平衡数据缺乏,已成为我国干法铀纯化转化工艺开发的瓶颈。然而,该体系物性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给数据的准确测定带来了极大困难。为此设计并研制了一种高压耐腐蚀静态法汽液相平衡测量装置,测定了纯组... 核纯级氟化铀及相关氟化物杂质的汽液相平衡数据缺乏,已成为我国干法铀纯化转化工艺开发的瓶颈。然而,该体系物性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给数据的准确测定带来了极大困难。为此设计并研制了一种高压耐腐蚀静态法汽液相平衡测量装置,测定了纯组分VF_(5)和MoF_(6)的饱和蒸气压数据以及WF_(6)和MoF_(6)二元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恒温汽液相平衡数据。重点从装置设计、操作过程和分析检测三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的误差分析与数据校正,结果表明气相取样对液相组成的影响不足万分之五;原料组成视为液相组成存在约0.5%的误差;降低气相取样吹扫气速和减小升温速率会减少误差等。基于误差分析与估算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修正后,通过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为准确获取金属氟化物汽液相平衡热力学数据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平衡 二元混合物 氟化物 静态法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性的海上风电单桩p-y曲线法的模型误差评估与可靠度分析研究
5
作者 林奖勤 张璐璐 +2 位作者 廖晨聪 王舸 张泽超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7,共13页
针对海上风电单桩水平试桩数据有限、模型误差评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试桩数据条件下的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水平承载力p-y曲线法模型误差二阶段评估方法。首先开展超重力离心模型试验,获取原位应力水平下不同桩径与埋深比的... 针对海上风电单桩水平试桩数据有限、模型误差评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试桩数据条件下的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水平承载力p-y曲线法模型误差二阶段评估方法。首先开展超重力离心模型试验,获取原位应力水平下不同桩径与埋深比的风电单桩的水平承载力数据,并结合既有文献公开的有限试桩数据,建立风电单桩水平静载数据库;然后建立三维有限元基准模型,将其作为实测数据与p-y曲线法之间的过渡,利用所建数据库评估基准模型自身的误差ε_(FEM);接着通过算例扩充得到基准模型相对p-y曲线法的偏差系数η的概率分布;最后将ε_(FEM)与η结合得到模型误差ε_(py)的概率分布。研究表明,模型误差ε_(py)的均值与桩-土相对刚度E_(p)I_(p)/(EsL4)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工程案例研究显示,对于某海上风电场第41号机位的单桩,不考虑模型误差则单桩可靠度指标β为4.33,考虑模型误差得到可靠度指标β为6.91。这表明,忽略p-y曲线法的模型误差可导致设计偏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单桩 P-Y曲线法 水平承载力 模型误差 不确定性分析 可靠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铂电阻数字温度计分度方法与试验研究
6
作者 李姣姣 山涛 +4 位作者 王馨梓 张禹 徐震震 王杰文 张开兴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9-335,共7页
针对目前精密铂电阻数字温度计分度方法存在准确度低、操作复杂、分度成本高等问题,开展了精密铂电阻数字温度计分度方法与试验研究。首先,阐述了精密铂电阻数字温度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采用PT100铂电阻传感器与精密电测模块实现温度的... 针对目前精密铂电阻数字温度计分度方法存在准确度低、操作复杂、分度成本高等问题,开展了精密铂电阻数字温度计分度方法与试验研究。首先,阐述了精密铂电阻数字温度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采用PT100铂电阻传感器与精密电测模块实现温度的高精度高稳定性测量;然后,设计了精密铂电阻数字温度计多项式分度法、ITS-90国际温标分度法和CVD方程分度法,并确定了各分度方法的分度系数和参数;最后,对精密铂电阻数字温度计进行分度试验和误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分度方法的误差均在±0.03℃以内,CVD方程分度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可以满足精密测温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电阻 数字温度计 分度方法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间隙对肢腿机构运动误差的影响
7
作者 陈醒 牛志刚 +1 位作者 邵佳雄 赵富强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3,共8页
为探究关节间隙对肢腿末端运动误差的影响,以肢腿履带足式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使用修正型D-H参数法建立肢腿运动学理论模型和间隙模型,分析不同关节位置处的间隙角在3种姿态下对肢腿末端位置误差的影响;使用蒙特卡洛法求解并利用MATLAB仿... 为探究关节间隙对肢腿末端运动误差的影响,以肢腿履带足式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使用修正型D-H参数法建立肢腿运动学理论模型和间隙模型,分析不同关节位置处的间隙角在3种姿态下对肢腿末端位置误差的影响;使用蒙特卡洛法求解并利用MATLAB仿真绘制出肢腿机构的工作空间;将间隙角的变化等效为连杆长度的变化,分析杆长变化对肢腿机构位置误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间隙角对肢腿末端位置误差的影响在3种姿态下有所不同,髋关节处的间隙主要影响末端点x轴方向的位置误差,膝关节处的间隙主要影响末端点z轴方向的位置误差,双关节间隙对位置误差的影响为髋关节间隙与膝关节间隙造成的位置误差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间隙 肢腿机构 履带足式机器人 运动学分析 位置误差 修正型D-H参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含水率DPHP-FBG传感器研究
8
作者 祝越 吴静红 +2 位作者 郭君仪 孙梦雅 贾立翔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2-449,共8页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的双探针热脉冲方法(double probe heat pulse,DPHP),研发了DPHP-FBG传感器,用于延安黄土含水率的测定,并分析不同加热时间和不同加热功率对含水率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DPHP-FBG方法...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的双探针热脉冲方法(double probe heat pulse,DPHP),研发了DPHP-FBG传感器,用于延安黄土含水率的测定,并分析不同加热时间和不同加热功率对含水率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DPHP-FBG方法可实现非饱和黄土含水率的精确测量,尤其适用于低含水率土体监测。恒定加热功率下,加热时间控制在16 s内时,测量误差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足够加热时间下,加热功率的影响较小,无需采用过高的加热功率,在加热时间为20 s时,30.15 W/m的加热功率即可实现高精度含水率的测量。DPHPFBG法能够实现土壤含水率的远程、实时、精细化监测,为原位土体水分场、土壤水分蒸发和冻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含水率 水分传感器 双探针热脉冲 光纤布拉格光栅法 延安黄土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发射机倾斜时的磁感应透地定位性能分析模型
9
作者 王羿帆 杨维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5-1465,共11页
为评估井下发射机倾斜对磁感应透地定位精度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套井下发射机倾斜时的透地定位性能分析模型。通过坐标系旋转角度表征发射线圈倾斜状态,分别分析发射机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对定位性能的影响。针对接收机在定位坐标系不同... 为评估井下发射机倾斜对磁感应透地定位精度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套井下发射机倾斜时的透地定位性能分析模型。通过坐标系旋转角度表征发射线圈倾斜状态,分别分析发射机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对定位性能的影响。针对接收机在定位坐标系不同象限中随机分布导致的定位失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接收机摆放位置的定位坐标系建立方法。基于该坐标系及坐标转换关系,可得到井下发射机倾斜时地面接收机处磁感应强度的测量值,进而使用路径法、方向法和双频法分别计算存在定位误差的发射机位置。仿真分析了井下发射机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收发机间垂直和水平距离以及接收机间距对3种定位方法定位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定位误差与发射机倾斜角度呈显著正相关,但受倾斜方向影响较弱。透地深度增加时,3种定位方法的性能均会下降且差异较小。收发机间水平距离增大时,3种定位方法的定位性能也会下降但敏感性显著不同。接收机间距存在最优阈值。因此,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定位方法和接收机摆放间距,可减小井下发射机倾斜对透地定位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感应 透地定位 线圈倾斜 误差分析 坐标系 应急救援 定位方法 坐标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片尺寸对增量钻孔法标定系数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俞聪 张克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128,共6页
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过程中,标定系数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其误差直接影响着残余应力测量的结果。对于目前标定系数的求解,有限元模拟是一种主流的方式。首先,通过均匀应力场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计算标定系数,针对应变测量方式对标定系数的... 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过程中,标定系数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其误差直接影响着残余应力测量的结果。对于目前标定系数的求解,有限元模拟是一种主流的方式。首先,通过均匀应力场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计算标定系数,针对应变测量方式对标定系数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对应变片钻孔法中应变片的长宽及位置对标定系数的影响的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每个因素对标定系数的影响。在考虑的应变片长度时,最大误差存在于应变片长度GL=1.2 mm和GL=2.8 mm,a系数最大误差能达到66.48%,最小误差也有21.77%,b系数的误差较小,最大误差为56.29%,最小误差只有7.77%。在考虑的应变片宽度时,GW=1.0 mm和GW=2.0 mm,b系数最大的误差也能达到25.49%,a系数的最小误差为13.83%。通过应变片尺寸对增量钻孔法标定系数的影响研究,可以为增量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结果准确性提高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钻孔法 校准系数 应变片尺寸 有限元模拟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cal Influence on the Error-Correction Variable in a Cointegrated System
11
作者 Zhang, X. Yang, B. +1 位作者 Zhang, T. Zhang, S.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3期1-8,共8页
The concept of cointegration describes an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among a set of time-varying variables, and the cointegrated relationship can be represented through an error-correction model (ECM). The error-correct... The concept of cointegration describes an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among a set of time-varying variables, and the cointegrated relationship can be represented through an error-correction model (ECM). The error-correction variable, which represents the short-run discrepancy from the equilibrium state in a cointegrated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M. It is natural to ask how the error-correction mechanism works, or equivalently, how the short-run discrepanc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integrated syste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r local influence on the error-correction variable in an error-correction model. Following the argument of the second-order approach to local influence suggested by reference [5], we develop a diagnostic statistic to examine the local influence on the estimation of the parameter associated with the error-correction variable in an ECM. An empirical example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We find that the short-run discre pancy may have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estimation of the parameter associated with the error-correction model. It is the error-correction variable that the short-run discrepancies can be incorporated through the error-correction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simulation error correction Mathematical models Parameter estimation Program diagnostics Statistical methods Time series analysis Time varying control syst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贝叶斯网络模型在起重作业人机交互差错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晋良海 闫月蓉 +3 位作者 陈颖 邵波 陈述 陈云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20,共8页
为量化分析起重作业人机交互差错风险,根据安全工效学原理及安全技术规范将起重作业人、机、环相关影响因素作为根节点,按照事故致因层次关联关系确定子节点,构建起重作业人机交互差错的3层级贝叶斯网络模型(Bayesian Network, BN);基... 为量化分析起重作业人机交互差错风险,根据安全工效学原理及安全技术规范将起重作业人、机、环相关影响因素作为根节点,按照事故致因层次关联关系确定子节点,构建起重作业人机交互差错的3层级贝叶斯网络模型(Bayesian Network, BN);基于模糊集理论,采用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ognitive Reliability and Error Analysis Method, CREAM),厘定贝叶斯网络父节点失效概率以及中间节点条件概率;利用逆向推理仿真技术分析起重作业人机交互差错发生的因果链,探究起重伤害事故发生的人机交互差错风险。结果表明:起重作业人机交互差错最可能致因链为起重设备安全检查不到位→管理人员失误→人员操作失误→起重伤害事故发生;单因素失效条件下,起重作业人机交互差错风险概率呈线性增长趋势;在多因素失效条件下,一级节点因素失效概率愈大则人机交互差错效应愈显著,且呈现非线性增长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起重作业 人机交互差错 贝叶斯网络(BN) 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RE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加权L1的ATpV正则化叠前反演方法
13
作者 潘树林 陈耀杰 +2 位作者 尹成 苟其勇 张洞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6,共14页
地震叠前反演能够准确获取地下储层介质的各类参数,是油气的勘探与开发中重要技术之一。然而,地震反演是典型的病态问题,为了克服此问题,通常使用正则化约束目标函数,来减轻反演问题的病态性。但是正则化约束忽略了地层边界的振幅信息,... 地震叠前反演能够准确获取地下储层介质的各类参数,是油气的勘探与开发中重要技术之一。然而,地震反演是典型的病态问题,为了克服此问题,通常使用正则化约束目标函数,来减轻反演问题的病态性。但是正则化约束忽略了地层边界的振幅信息,使用重加权方法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一问题,更好地恢复稀疏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加权L1的ATpV正则化叠前三参数反演方法(ATpV-L1方法),首次将重加权L1方法与ATpV方法结合,并引入到叠前反演中。采用交替方向乘子算法(ADMM)建立反演框架,对目标函数进行分块优化,有效提高了收敛速度。首先,介绍ATpV-L1方法,建立了基于ATpV-L1的叠前反演目标函数;然后,应用理论模拟数据对比新方法和ATpV方法反演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效果;最后,使用实际数据进行实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ATpV-L1方法的反演精度及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ATpV-L1方法可以有效恢复反演结果的稀疏性,提高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加权L1方法 ATpV正则化 叠前反演 稀疏约束 交替方向乘子法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阶分数阶时滞微分方程的谱延迟校正法
14
作者 李珊 刘婧 杜存萱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6-697,共12页
分数阶时滞微分方程(FDDEs)在物理、生物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针对分数阶时滞微分方程(FDDEs),创造性地提出并应用谱延迟校正法(SDC)作为解决方案,构建一种基于双网格的Legendre延迟校正谱方法。引入双网格技术,对时间和空间离散进... 分数阶时滞微分方程(FDDEs)在物理、生物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针对分数阶时滞微分方程(FDDEs),创造性地提出并应用谱延迟校正法(SDC)作为解决方案,构建一种基于双网格的Legendre延迟校正谱方法。引入双网格技术,对时间和空间离散进行优化处理,同时结合Legendre多项式进行谱延迟校正,大幅提升求解精度。制定预测步骤和校正步骤进行详尽误差分析。预测步骤以初步逼近的方式为解提供初始估计,通过校正步骤进一步细化解的近似,从而显著提高整体数值精度。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双网格Legendre延迟校正谱方法在处理分数阶时滞微分方程时成效卓著,极大地提高了精度,充分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阶分数阶时滞微分方程 双网格谱延迟校正法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联机床位姿误差分析与补偿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阳阳 陈秀梅 +1 位作者 彭宝营 张美格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为了解决并联机床位姿误差补偿这一难题,以六自由度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基于并联机床的运动学逆解建立了位姿误差模型,得到了并联机床驱动杆杆长误差和铰链点位置误差与并联机床动平台位姿误差的关系。铰链点位置误差可以通过调整杆长... 为了解决并联机床位姿误差补偿这一难题,以六自由度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基于并联机床的运动学逆解建立了位姿误差模型,得到了并联机床驱动杆杆长误差和铰链点位置误差与并联机床动平台位姿误差的关系。铰链点位置误差可以通过调整杆长来弥补,由于驱动杆杆长误差难以测量,所以基于BP神经网络设计了一种改进的修正系统输入法对并联机床动平台的位姿误差进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经过补偿后的位姿误差明显小于补偿前的位姿误差,验证了并联机床位姿误差分析与补偿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误差分析 BP神经网络 修正系统输入法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螺旋法准双曲面齿轮啮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宇 梁佩 +1 位作者 王志永 董欣然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3-1322,共10页
针对采用双重螺旋法(全工序法)加工的准双曲面齿轮副,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安装误差、螺旋运动系数与啮合性能之间的作用规律。利用矢量法建立切齿加工数学模型,求得齿面方程并建立齿轮副装配数学模型,利用齿面接触分析(TCA)研究含... 针对采用双重螺旋法(全工序法)加工的准双曲面齿轮副,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安装误差、螺旋运动系数与啮合性能之间的作用规律。利用矢量法建立切齿加工数学模型,求得齿面方程并建立齿轮副装配数学模型,利用齿面接触分析(TCA)研究含多种安装误差的齿面接触特征;建立齿面失配数学模型,分析螺旋运动系数对齿面接触特征、几何形貌的影响规律,揭示双重螺旋法对轮齿工作面、非工作面不同的修形原理;结合刀具与齿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阐述了展成线的求解过程,研究了螺旋运动系数对展成线位置的影响规律。对准双曲面齿轮副(7×43)进行磨齿和滚检实验,与数值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螺旋法 准双曲面齿轮 安装误差 啮合性能 齿面接触分析 齿面失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谐波测量的二次加权傅里叶变换关键参数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常周 王磊 +3 位作者 石照民 姜磊 王致君 许素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53-159,共7页
基于准同步采样的二次加权傅里叶变换方法(下称二次加权傅里叶变换方法)解决了可编程约瑟夫森电压标准(PJVS)应用于谐波电压测量中的过渡过程和非同步采样问题,极大地提升了谐波电压测量的准确度。为使二次加权傅里叶变换方法在实际应... 基于准同步采样的二次加权傅里叶变换方法(下称二次加权傅里叶变换方法)解决了可编程约瑟夫森电压标准(PJVS)应用于谐波电压测量中的过渡过程和非同步采样问题,极大地提升了谐波电压测量的准确度。为使二次加权傅里叶变换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更加系统和完善,针对二次加权傅里叶变换的几个关键参数进行了研究,包括频率同步误差、谐波复杂程度以及阶梯电压的台阶数和采样点数,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展开讨论和分析,提供了测量参数设定的参考指标,给出了测量误差评估方法及示例,为二次加权傅里叶变换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加权傅里叶变换方法 可编程约瑟夫森电压标准 谐波测量 非同步采样 关键参数 误差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切换感知的地基成像系统电子稳像技术
18
作者 宋力夺 李洪文 +3 位作者 王鸣浩 杨轻云 张世学 王超 《光学精密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383-3394,共12页
在地基实况测量望远镜中,通常包含捕获和成像两组光学系统。望远镜使用捕获系统对目标闭环跟踪时,由于视场较大,跟踪精度低,可明显感受成像系统的视频抖动,不利于目标实时观察和相关科学实验。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支持场景切换... 在地基实况测量望远镜中,通常包含捕获和成像两组光学系统。望远镜使用捕获系统对目标闭环跟踪时,由于视场较大,跟踪精度低,可明显感受成像系统的视频抖动,不利于目标实时观察和相关科学实验。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支持场景切换感知的电子稳像技术。首先,目标未出现时,通过最大连通区域法对每帧图像尝试提取目标特征区域,直至成功提取。接着,对于每帧图像,使用核相关滤波器对上一帧训练模型进行特征匹配,并更新训练模型。其次,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目标运动轨迹,通过误差分析判断目标真伪。最后,根据目标真伪判断结果,决定当前图像的裁剪是否使用抖动补偿。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该技术处理的视频,目标稳定性具有较大提升,相邻图像特征区域抖动幅度最大值从±10 pixels降低至约±1 pixel,使用前50帧图像作为参考帧的峰值信噪比平均提升4.62 dB;同时算法能够感知目标进入和离开视场;算法处理时间小于2 ms,满足实时处理需求。实现连续观测多目标的稳像流程自动化功能,提升相关科学实验的质量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跟踪 电子稳像 核相关滤波 最小二乘法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插式管片拼装误差仿真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武文清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2-688,共7页
为解决承插式管片在拼装过程中出现的误差累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管片装配尺寸链的仿真方法,通过建立MATLAB仿真模型并采用蒙特卡罗法对管片拼装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管片纵缝接触面张角是管片成环拼装可靠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为解决承插式管片在拼装过程中出现的误差累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管片装配尺寸链的仿真方法,通过建立MATLAB仿真模型并采用蒙特卡罗法对管片拼装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管片纵缝接触面张角是管片成环拼装可靠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实际管片拼装中应严格控制纵缝接触面张角的偏差;2)多环管片拼装分析中,在相同管片拼装公差控制条件下,错缝拼装方式对应的管片环内拼装可靠度较通缝拼装方式高;3)对南京江心洲隧道工程采用的承插式管片拼装公差进行优化设计,拼装可靠度得到有效提升,管片拼装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插式管片 拼装误差 MATLAB仿真模型 蒙特卡洛法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PA和CREAM方法在飞行冲突调配人因差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乐平 吴昊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6-1893,共8页
为了研究管制员飞行冲突调配的人因差错问题,进而有效评估管制员解决飞行冲突的可靠性,以保障空中交通的安全运行,提出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 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 STPA)与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ognitive Reliability an... 为了研究管制员飞行冲突调配的人因差错问题,进而有效评估管制员解决飞行冲突的可靠性,以保障空中交通的安全运行,提出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 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 STPA)与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ognitive Reliability and Error Analysis Method, CREAM)相结合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通过STPA方法构建系统控制模型,识别不安全控制行为(Unsafe Control Action, UCA)以及致因因素,找到管制员在调配飞行冲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差错行为;其次,基于CREAM扩展法对管制员的差错行为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管制员调配飞行冲突的人因失误概率。研究显示:使用该方法能够系统、全面地识别出管制员在调配飞行冲突过程中出现的差错行为,进而计算管制员飞行冲突调配的人因失误概率。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预测管制员在飞行冲突调配过程中的人因失误概率及可靠性,为管制员人因可靠性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空中交通管制员 飞行冲突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 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REAM) 人因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