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站SAR图像几何失真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易予生 张林让 +2 位作者 刘昕 刘楠 张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1-234,共4页
针对双站合成孔径雷达(SAR)中由于发射机、接收机斜视角和速度的不同导致获取图像存在几何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尺度变换的双站SAR图像几何失真校正方法.首先根据双站SAR的几何关系,详细分析了目标的斜距历程.采用等效相位中... 针对双站合成孔径雷达(SAR)中由于发射机、接收机斜视角和速度的不同导致获取图像存在几何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尺度变换的双站SAR图像几何失真校正方法.首先根据双站SAR的几何关系,详细分析了目标的斜距历程.采用等效相位中心原理,将双站SAR模型等效于单站SAR模型,结合RD成像算法,建立了几何失真校正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该数学模型,对静止二维点阵目标的成像结果进行了几何失真校正,校正结果与地面设定的场景完全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校正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站合成孔径雷达 雷达成像 几何失真 几何校正 等效相位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SAR等效相位中心误差分析与补偿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力宝 许稼 +1 位作者 皇甫堪 彭应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688-2693,共6页
受等效相位中心误差的影响,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方位成像结果存在"假峰"而导致成像质量下降.基于MIMO-SAR回波模型,本文推导了等效相位中心误差的解析表达式,并定量研究其对方位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指出周期... 受等效相位中心误差的影响,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方位成像结果存在"假峰"而导致成像质量下降.基于MIMO-SAR回波模型,本文推导了等效相位中心误差的解析表达式,并定量研究其对方位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指出周期性的二阶相位误差是等效相位中心误差的决定因素,补偿该项误差能有效克服"假峰"的影响.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验证了本文分析和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合成孔径雷达 宽测绘带 高分辨率 等效相位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载频MIMO-SAR对消处理抗欺骗干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云涛 陈永光 +2 位作者 贾鑫 邓云凯 尹灿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90-1794,共5页
根据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的特点,提出在重叠等效相位中心(EPC)处采用对消处理抑制欺骗干扰的方法.MIMO-SAR采用收发同置天线配置可形成多组位置相同的等效相位中心;发射多载频线性调频(LFM)信号将使每组位置重叠等效相位中... 根据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的特点,提出在重叠等效相位中心(EPC)处采用对消处理抑制欺骗干扰的方法.MIMO-SAR采用收发同置天线配置可形成多组位置相同的等效相位中心;发射多载频线性调频(LFM)信号将使每组位置重叠等效相位中心处的回波相位有所差异.利用此特点,可以在子回波相位补偿后采用对消处理对欺骗干扰进行抑制.文中给出了收发同置MIMO-SAR的系统模型,分析了欺骗干扰下的回波特点,指出在位置重叠等效相位中心处的欺骗干扰信号对间仅存在相位差异,给出了对消处理完成欺骗干扰抑制的信号流程,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 抗干扰 等效相位中心 对消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交替发射模式的机载MIMO-SAR下视三维成像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旭华 李项军 方逸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2-159,共8页
对阵列天线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传统单发模式下视三维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所需天线阵元多、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替发射模式的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下视三维成像方法.首先分析了交替发射模式下的... 对阵列天线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传统单发模式下视三维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所需天线阵元多、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替发射模式的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下视三维成像方法.首先分析了交替发射模式下的下视三维合成孔径雷达回波信号模型,其次结合等效相位中心原理和波束形成技术给出了机载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下视三维成像方法.该方法可以大幅减少天线阵元的数目,提高雷达平台的空间利用率,有效降低工程实现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下视三维成像 等效相位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正交发射前视声纳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5
作者 陈志鹏 孟士超 夏文杰 《舰船电子工程》 2021年第4期37-42,116,共7页
论文基于非"停走停"模型提出了双正交发射的前视声纳成像算法,利用等效相位中心思想,确定了双正交发射阵型,选择了合适的正负线性调频发射信号,并推导了时延和多普勒表示式。根据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通过远近场等效对比发现... 论文基于非"停走停"模型提出了双正交发射的前视声纳成像算法,利用等效相位中心思想,确定了双正交发射阵型,选择了合适的正负线性调频发射信号,并推导了时延和多普勒表示式。根据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通过远近场等效对比发现等效相位中心思想在近场做信号处理时并不适用,需根据实际的几何关系来完成场景内逐点的波束形成。从结果来看,双发多收的特点较为突出,无论远场近场均可以在方位向提高一倍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视声呐 波束形成 等效相位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