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mit equilibrium analysis for stability of soil nailed slope and optimum design of soil nailing parameters 被引量:5
1
作者 DENG Dong-ping LI Liang ZHAO Lian-h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2496-2503,共8页
Reinforcement of slopes using soil nail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lope stability, and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upgrading cut slope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s of stresses on the slip surface, a new method for analy... Reinforcement of slopes using soil nail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lope stability, and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upgrading cut slope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s of stresses on the slip surface, a new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stability of a slope reinforced with soil nails was established in the limit equilibrium theory framework, by considering that slope sliding occurs owing to shear failure of the slip surface, which subjects to Mohr–Coulomb(M–C) strength criterion. Meanwhile, in order to easily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a soil nailed slope in actual engineering and facilitate optimum design of parameters for soil nailing, factor of safety(FOS) contour curve charts were drawn on the basis of the established linear propor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cing of soil nails and slope height, and the length of soil nails and slope height. Then, by analyzing and verifying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classic examples, some conclusions can be got as follows: 1)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current method are close to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traditional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s, and the current method can provide a strict solution for the slope FOS as it satisfies all the static equilibrium conditions of a sliding body, thus confirming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urrent method; 2) The slope FOS contour curve charts can be used not only to reliably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a soil nailed slope, but also to design optimally the parameters of soil nailing for the slope with a certain safety requir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pe STABILITY soil NAILING LIMIT equilibrium factor of safety CONTOUR curve optimum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度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下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滑面应力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邓东平 徐润冬 +1 位作者 彭一航 文莎莎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72,共18页
实际工程中,土体强度存在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忽视这些特性将难以可靠地评估边坡稳定性。为此,对强度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下边坡稳定性开展深入研究。首先,改进现有空间非均质性模型和原始Casagrande各向异性模型,拓展... 实际工程中,土体强度存在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忽视这些特性将难以可靠地评估边坡稳定性。为此,对强度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下边坡稳定性开展深入研究。首先,改进现有空间非均质性模型和原始Casagrande各向异性模型,拓展其通用性与实用性。其次,对土体强度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进行耦合,并将其嵌入至拉剪改进模式下Mohr-Coulomb(简称M-C)强度准则当中。然后,在极限平衡理论的框架内,采用滑面应力计算模式代替传统条间力假设模式,并通过构建滑面应力函数以及引入滑面局部安全系数概念和滑面端部应力约束条件,实现边坡拉-剪与压-剪共同作用机制和边坡渐进破坏方式的融入。最后,基于滑体所满足的整体力学平衡条件,建立强度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下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严格解答。经后续算例对比分析,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得以验证。此外,研究成果将可用于全面揭示强度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下边坡破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非均质 各向异性 极限平衡 滑面应力 渐进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场地效应的多点地震动作用下边坡永久位移分析
3
作者 宋健 潘驭航 +3 位作者 陆朱汐 姬建 张飞 高玉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地震动引起的边坡土层非线性动力响应可能导致坡体不同位置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不一致,从而对整个滑动体的极限平衡状态及之后的地震累积永久位移产生影响。为了研究场地效应对边坡地震永久位移的影响,基于极限平衡条分法,通过对不同土... 地震动引起的边坡土层非线性动力响应可能导致坡体不同位置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不一致,从而对整个滑动体的极限平衡状态及之后的地震累积永久位移产生影响。为了研究场地效应对边坡地震永久位移的影响,基于极限平衡条分法,通过对不同土条赋予不同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动时程,推导出一种考虑场地效应的圆弧和任意形状滑面的多点地震作用下边坡永久位移分析方法。通过与有限差分软件FLAC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合理考虑地震动的场地效应。通过研究不同分布形式的多点地震动及竖向地震动对边坡永久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场地效应引起的水平地震动放大以及多点地震动不同分布模式会导致整个滑体平均地震惯性力作用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地震作用下滑动体沿滑面的永久变形量,竖向地震动对边坡地震位移影响较小。将方法应用于Lexington土石坝震后变形案例分析,计算得到的坝坡地震永久位移与实际震后观测值相吻合,证明了考虑场地效应的重要性及本文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边坡稳定性 场地效应 永久位移 极限平衡条分法 多点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_Slope软件对青莲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郭利娜 胡斌 胡启晨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1年第6期20-24,共5页
山西省青莲寺属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其寺内建筑、石刻和彩塑均为珍贵的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科学价值,一旦遭受破坏,带来的损失将难以估量。本文采用Geo_Slope软件,建立了青莲寺下寺边坡工程的稳定性计算模型,并运用极限平... 山西省青莲寺属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其寺内建筑、石刻和彩塑均为珍贵的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科学价值,一旦遭受破坏,带来的损失将难以估量。本文采用Geo_Slope软件,建立了青莲寺下寺边坡工程的稳定性计算模型,并运用极限平衡理论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该边坡是不稳定的,对此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_slope软件 极限平衡法 稳定性分析 安全系数 青莲寺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土坡稳定性的变分极限平衡分析
5
作者 朱顺望 周凤玺 梁玉旺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38-1644,共7页
基于变分法和极限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对地震作用下土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合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极限平衡法和拟静力学方法,将滑动土体的平衡方程通过引入拉格朗日乘子构造出约束条件下的辅助泛函;利用欧拉方程得到了以潜在滑动面、滑... 基于变分法和极限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对地震作用下土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合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极限平衡法和拟静力学方法,将滑动土体的平衡方程通过引入拉格朗日乘子构造出约束条件下的辅助泛函;利用欧拉方程得到了以潜在滑动面、滑动面正应力、滑动体作用力、安全系数以及拉格朗日乘子为基本未知量的一阶常微分方程组,并通过引入辅助变量将边坡稳定性分析转化为固定边界条件下的两点边值问题;利用打靶法对该耦合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到了考虑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精确解,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极限平衡法 均质土坡 地震作用 打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连续布局优化的岩土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6
作者 欧阳鹏昊 李子曦 徐文杰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7-405,共9页
边坡、地基的稳定分析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极限平衡法(LEM)是常用的一类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方法,但其在滑动面形态、块体间相互作用力等方面需要进行大量的假定和简化。不连续布局优化(DLO)法是近几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 边坡、地基的稳定分析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极限平衡法(LEM)是常用的一类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方法,但其在滑动面形态、块体间相互作用力等方面需要进行大量的假定和简化。不连续布局优化(DLO)法是近几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岩土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由于其不受滑动面形态等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了极限平衡法的不足。本文采用Davis提出的Mohr-Coulomb非关联流动法则修正系数对DLO法所采用的土体强度参数进行修正,分析了DLO法中土体强度参数c与φ对滑动面位置及形状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并研发了用于岩土体稳定性分析的算法,并采用系列经典算例对DLO法和LEM法在岩土体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Mohr-Coulomb非关联流动法则进行修正的DLO法得到的稳定系数和滑动面形态与LEM法较为接近。相比于LEM,DLO法不受滑动面形态假定的限制,可以基于非线性规划得到最优的潜在滑动面位置,以及不稳定条块的破裂模式,从而为边坡加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续布局优化法 稳定性分析 滑动面 边坡稳定 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岸坡塌岸宽度预测模型研究
7
作者 施瑜萌 高德彬 +2 位作者 田壬佳 马学通 李常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149,共5页
水库塌岸宽度预测是水利水电工程重要研究问题之一。经验图解法是在岸坡最终稳定坡形的基础上进行塌岸宽度预测,未体现岸坡的塌岸过程,且对岸坡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也较少考虑,故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常存在较大的预测误差。基于此,本文提... 水库塌岸宽度预测是水利水电工程重要研究问题之一。经验图解法是在岸坡最终稳定坡形的基础上进行塌岸宽度预测,未体现岸坡的塌岸过程,且对岸坡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也较少考虑,故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常存在较大的预测误差。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黄土岸坡塌岸宽度预测模型,对模型关键参数取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堆积系数取值对塌岸宽度预测结果的影响较大,最优水下堆积系数取值随岸坡高度和水深的增大而增大。相比之下,岸坡角度对塌岸宽度的影响较小,主要影响首次塌岸宽度,对后续塌岸宽度的影响不大。随着岸坡坡度的增大,塌岸宽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同时,通过典型黄土岸坡塌岸预测宽度与现场调查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黄土岸坡 塌岸预测 极限平衡理论 水下堆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推力线位置的边坡线性规划模型与极限平衡上下限解
8
作者 江沂键 李焕焕 +1 位作者 朱大勇 凌道盛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45-1754,共10页
针对边坡稳定性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线性规划模型,将安全系数求解转化为确定水平地震力影响系数的线性规划问题。除正应力凸性特征、摩尔−库仑准则等约束外,该模型还将推力线位置约束纳入线性规划模型中,进一步缩减了边坡极限平... 针对边坡稳定性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线性规划模型,将安全系数求解转化为确定水平地震力影响系数的线性规划问题。除正应力凸性特征、摩尔−库仑准则等约束外,该模型还将推力线位置约束纳入线性规划模型中,进一步缩减了边坡极限平衡求解的上下限范围,提高了计算准确性。该研究通过设定合理的条间力分布假设,对推力作用点的范围进行有效地约束,实现了推力线位置的快速求解,指导了边坡加固措施。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所得安全系数上下限解范围较小,虽然安全系数与改进的Morgenstern-Price法的结果接近,但推力线位置更加合理。该方法可以避免局部破坏,排除应力突变,保证推力线位置在合理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推力线位置 严格极限平衡 安全系数 上下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桩最优排距确定及桩间土压力计算方法
9
作者 汤科 赵华 +1 位作者 唐雪峰 程儒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无连梁双排桩由于其复杂的受力特性和桩间土压力模型不统一导致较难应用于实际工程。为了深入了解双排桩的受力特性和快速计算出桩间土压力,运用GEO5数值模拟软件研究桩排距对桩身受力的影响;同时,基于刚体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了一种简便... 无连梁双排桩由于其复杂的受力特性和桩间土压力模型不统一导致较难应用于实际工程。为了深入了解双排桩的受力特性和快速计算出桩间土压力,运用GEO5数值模拟软件研究桩排距对桩身受力的影响;同时,基于刚体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了一种简便计算桩间土压力的新方法,即通过先求出前后排桩各自的剩余下滑力,再分别去除前(后)排桩,进而利用求解余下单排桩的剩余下滑力来辅助计算双排桩桩间土压力。结果表明:(1)当桩排距在2b~6b(b为桩截面短边长)时,前后排桩剩余下滑力几乎相等,但前后排桩最大内力差值却逐渐增大;(2)随着桩排距的增加,双排桩的推力之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前排桩桩后推力几乎不变,这主要是由于后排桩桩后推力的变化所引起的,双排桩的最优排距应在2b~4b之间;(3)当桩排距在2b~6b时,双排桩中前排桩桩后推力等于同位置单排桩桩后推力和桩前抗力之和的一半;后排桩桩前抗力等于同位置单排桩桩后推力和桩前抗力之和的一半,最大误差也仅为0.07%;(4)通过与原方案及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其结果与前人研究成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对于快速确定双排桩的最优排距及桩间土压力的计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连梁双排桩 二元边坡 刚体极限法 最优桩排距 桩间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大济岷工程渠首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
10
作者 朱少帅 李忠武 +3 位作者 韩朝阳 丁培培 兰小平 余磊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99-707,共9页
针对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地区的引大济岷工程渠首高陡边坡稳定性问题,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开展长时间序列的地表变形监测并识别潜在失稳区域,同时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边坡高精度三维地形数据,进而结合极限平衡法... 针对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地区的引大济岷工程渠首高陡边坡稳定性问题,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开展长时间序列的地表变形监测并识别潜在失稳区域,同时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边坡高精度三维地形数据,进而结合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开展潜在不利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BAS-InSAR计算捕捉的持续表面变形与卸荷岩体局部松动垮塌空间对应,现状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良好;地震和降雨作用将显著降低边坡安全系数并可能诱发中浅层的整体滑动,但由于研究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较好,边坡仍将在极端工况下保持稳定状态。本研究星载雷达地表变形观测与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可为类似水利水电工程高陡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大济岷工程 高陡边坡 稳定性分析 合成孔径雷达 极限平衡法 强度折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M-C强度准则下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时效稳定性分析M-P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东平 杨春会 谢志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066,共16页
拓展传统极限平衡方法在复杂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适用性一直是岩土工程界的研究热点。众所周知,边坡岩土体剪切失效一般服从于非线性强度准则,而传统极限平衡方法仅适用于线性强度准则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此外,预应力锚索作为一种... 拓展传统极限平衡方法在复杂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适用性一直是岩土工程界的研究热点。众所周知,边坡岩土体剪切失效一般服从于非线性强度准则,而传统极限平衡方法仅适用于线性强度准则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此外,预应力锚索作为一种主动防护措施,可极大地即时提高边坡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中、大型边坡工程加固。然而,在应力松弛、蠕变效应以及腐蚀环境影响下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稳定性时效特征往往被忽视。由此,基于Morgenstern-Price(M-P)法,嵌入非线性Mohr-Coulomb(M-C)强度准则,并融入应力松弛与蠕变效应下锚索预应力损失模型以及腐蚀环境下锚索性能劣化模型,从而,建立非线性强度准则下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安全系数时程表达式。进一步,为了解决非线性强度准则下隐式嵌套公式难以求解的问题,归零化条间法向力初始值,并应用迭代循环求解策略,在引入循环终止允许误差判别条件后,可实现边坡稳定性理论真实结果的逼近求解。经过后续算例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与此同时,还研究了不同预应力损失速率和不同锈蚀环境下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稳定性的时效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极限平衡M-P法 非线性M-C强度准则 预应力锚索加固 时效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冻土斜坡稳定性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君明 贾佩钱 李旺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3,共12页
气候变暖改变了多年冻土活动层的水热状态和物理特性,降低了斜坡的稳定性。目前多年冻土斜坡的稳定性分析多采用极限平衡方法,然而这种方法难以分析活动层水分场、温度场、应力场和位移场及其耦合效应下的斜坡稳定性。因此,将Mohr-Coul... 气候变暖改变了多年冻土活动层的水热状态和物理特性,降低了斜坡的稳定性。目前多年冻土斜坡的稳定性分析多采用极限平衡方法,然而这种方法难以分析活动层水分场、温度场、应力场和位移场及其耦合效应下的斜坡稳定性。因此,将Mohr-Coulomb准则整合加入到冻土热-水-力模型之中,建立了多年冻土斜坡的热水力耦合模型(coupled thermo-hydro-mechanical model,THM),定量分析了夏季极端高温对多年冻土斜坡稳定性的影响。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选择了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区某一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极限平衡模型和THM模型计算了其稳定性,并对比分析了模拟结果和现场观测数据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THM模型模拟结果与传统极限平衡方法计算结果相吻合,且数值模拟得到的滑移面位置、位移量级和最终形态与现场实测资料相一致;在夏季极端高温条件下,当多年冻土活动层融化至1.45 m时,斜坡将沿着融化锋面失稳,且滑移面基本平行于坡面。研究结果对寒区各类工程边坡塌陷和热融滑塌的过程认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极限平衡模型 热水力耦合模型 斜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面极径-应力-强度耦合关联下非线性破坏特征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东平 彭一航 +1 位作者 柳梦琦 李媛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5-3258,共24页
非线性强度准则下边坡破坏模式、滑面应力以及岩土剪切强度参数存在耦合关联,从而加大了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最可能破坏模式揭示的难度。为此,以滑面应力计算模式代替条块划分下条间力假设模式,并嵌入非线性Mohr-Coulomb(简称M-C)强度准则... 非线性强度准则下边坡破坏模式、滑面应力以及岩土剪切强度参数存在耦合关联,从而加大了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最可能破坏模式揭示的难度。为此,以滑面应力计算模式代替条块划分下条间力假设模式,并嵌入非线性Mohr-Coulomb(简称M-C)强度准则以及引入滑面端部应力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滑体整体力学平衡条件,建立滑面应力计算模式下非线性破坏特征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解答。与此同时,依据现有滑面模型,将滑面概化为旋转中心点下极径与极角所表征的曲线,以此构建通用型滑面生成模型。进一步,针对分层边坡,提出合理的“应力连续+最不利剪切方向”层间滑面连接模式。随后,采取滑面极径-应力-强度联合迭代法,整合滑面应力计算模式下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解答与通用滑面生成模型,实现非线性强度准则下边坡稳定性有效分析与最可能失效模式可靠揭示。通过多个边坡算例对比分析,此方法的可行性得以验证,而且当前研究工作将有利于进一步探明非线性强度准则下边坡破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极限平衡 非线性M-C强度准则 滑面极径-应力-强度耦合关联关系 通用型滑面模型 滑面应力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造滑面正应力分布的岩质边坡三维极限平衡法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坤林 梅一帆 +3 位作者 王林飞 贾森林 秦涛 朱大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65-2274,共10页
开展岩质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前景。常规的等效Mohr-Coulomb强度参数来分析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不能准确反映岩体材料强度包线呈非线性分布的特征,计算结果偏于保守。建议了一种逐点等效Mohr-Coulomb... 开展岩质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前景。常规的等效Mohr-Coulomb强度参数来分析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不能准确反映岩体材料强度包线呈非线性分布的特征,计算结果偏于保守。建议了一种逐点等效Mohr-Coulomb强度参数替代常规的等效Mohr-Coulomb强度参数,通过构造滑面上的正应力分布,滑面上各点的等效黏聚力和等效内摩擦角则随着滑面正应力分布而逐点变化。在此基础上,将逐点等效Mohr-Coulomb强度参数方法和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极限平衡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构造滑面正应力分布的岩质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已有方法相印证,适用于任意空间滑面形态。与常规等效Mohr-Coulomb强度参数相比,该方法得到稳定性系数显著偏低。进一步将该方法应用于某露天矿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评价,效果理想,并被工程单位所采纳。该方法结果可靠,计算过程简单且易于编程,可为岩质边坡工程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三维稳定性 极限平衡 稳定性系数 HOEK-BROWN强度准则 逐点等效Mohr-Coulomb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闭坑后抽水蓄能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凌越 杨科 刘飞跃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36,共10页
由于经济、环境及相关政策影响,我国废弃矿井数量与日俱增,将关停的废弃露天矿重新设计改造成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提高储能能力、调节地区电网负荷、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推动废弃矿区生态修复和资源型城市转型。以抚顺市西露... 由于经济、环境及相关政策影响,我国废弃矿井数量与日俱增,将关停的废弃露天矿重新设计改造成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提高储能能力、调节地区电网负荷、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推动废弃矿区生态修复和资源型城市转型。以抚顺市西露天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废弃矿井及新能源分布现状的阐释,结合辽宁省电网调峰现状,论证西露天矿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必要性;根据西露天矿相关工程背景及地质勘探结果,对西露天矿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选址设计和输水系统工程布置进行研究;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会改变废弃矿坑的水位,从而影响矿坑的边坡稳定性。构建西露天矿下水库剖面模型并将其导入Geo-studio软件中,采用极限平衡法结合稳态渗流场分析−395 m、−350 m、−250 m水位下考虑水力效应的矿坑边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抚顺市西露天矿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合理,可以很好地满足辽宁省电网调峰调频需求,缓解电网运行压力大等问题;拟定西露天矿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为1200 MW,满发小时数为5 h,矿坑东侧区域为下水库,南花园湖为上水库,且上下水库的调节库容大致相等。输水线路布置在西露天矿坑南侧的花岗片麻岩内部;西露天矿坑边坡潜在的滑移风险可能发生在特定水位下的几个区域。为保证抽水蓄能电站投入使用后的库岸边坡稳定性,还需要采取进一步的防渗加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井 抽水蓄能 稳态渗流 极限平衡法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黄土岸坡塌岸预测模型及参数敏感性研究
16
作者 高德彬 何强龙 +3 位作者 施瑜萌 马学通 胡向阳 李同录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06-4213,共8页
塌岸宽度预测是水电工程重要研究问题之一。现有的经验图解法基于塌岸最终稳定坡形进行塌岸宽度预测,难以反映塌岸的过程、特征,且对岸坡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考虑也较少。基于此,研究提出了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黄土岸坡塌岸宽度预测模型... 塌岸宽度预测是水电工程重要研究问题之一。现有的经验图解法基于塌岸最终稳定坡形进行塌岸宽度预测,难以反映塌岸的过程、特征,且对岸坡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考虑也较少。基于此,研究提出了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黄土岸坡塌岸宽度预测模型,确定了模型关键参数取值,并对参数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进行预测塌岸宽度时应选取合理的水下堆积系数,水下堆积系数随岸坡高度和水深的增加而增加。而岸坡角度对塌岸宽度的影响较小,且主要影响首次塌岸宽度,对后续塌岸宽度的影响不大。随着岸坡坡度的增大,塌岸宽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同时,塌岸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参数敏感性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岸坡高度、水下岸坡内摩擦角、水下岸坡黏聚力、水上岸坡重度、水深与岸高比、水上岸坡黏聚力、岸坡坡度、水上岸坡内摩擦角、水下岸坡重度,这与岸坡稳定性的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对黄土岸坡塌岸宽度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黄土岸坡 塌岸预测 极限平衡理论 水下堆积系数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稳定性整体分析法中滑面正应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宏 曹西太郎 张志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2-1325,共14页
边坡稳定性的整体分析法是严格极限平衡法,无严格条分法的不收敛问题,还能实现三维严格极限平衡法。但整体分析法一直居于非主流地位,原因可能是整体分析法无法像Morgenstern-Price法那样产生静力许可力系。针对二维问题,分析了造成这... 边坡稳定性的整体分析法是严格极限平衡法,无严格条分法的不收敛问题,还能实现三维严格极限平衡法。但整体分析法一直居于非主流地位,原因可能是整体分析法无法像Morgenstern-Price法那样产生静力许可力系。针对二维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滑面正应力构造不当,并建议采用双参数滑面应力修正的折线方式和Fourier方式,这2种方式都能满足滑面正应力分布的自然分解和端点条件。对典型边坡案例的分析表明,在产生静力许可力系的能力方面,整体分析法远优于以Morgenstern-Price法为代表的经典条分法。因此建议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优先采用整体分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极限平衡法 整体分析法 严格条分法 滑面正应力 静力许可力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露天矿山高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祝经中 朱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4-127,共4页
为研究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本文以四川某石灰石露天矿山为例,在考虑边坡处于3种不同工况下,如自重+暴雨、自重+暴雨+爆破震动、自重+暴雨+地震,分别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法对该矿山B区典型特征剖面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可知,在最... 为研究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本文以四川某石灰石露天矿山为例,在考虑边坡处于3种不同工况下,如自重+暴雨、自重+暴雨+爆破震动、自重+暴雨+地震,分别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法对该矿山B区典型特征剖面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可知,在最不利工况下(自重+暴雨+爆破震动),极限平衡法得到的安全系数为1.181,数值模拟法得到的安全系数为1.150,均大于边坡允许安全系数,说明该露天边坡属于稳定边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边坡稳定性 极限平衡法 数值模拟法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茨哈峡导流洞进口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及处置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建军 周恒 +3 位作者 高乔裕 刘世隆 段军邦 张峰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1-238,共8页
复杂地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受结构面、岩体性质等因素影响明显,其准确评价对边坡施工安全至关重要。依托黄河茨哈峡导流洞进口边坡施工工程,提出了一套综合赤平投影理论、二维极限平衡法与三维极限平衡法的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方法。首先... 复杂地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受结构面、岩体性质等因素影响明显,其准确评价对边坡施工安全至关重要。依托黄河茨哈峡导流洞进口边坡施工工程,提出了一套综合赤平投影理论、二维极限平衡法与三维极限平衡法的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基于赤平投影理论定性地描述了具有复杂结构面的导流洞进口边坡4#倾倒体失稳块体;随后分别采用二维极限平衡法与三维极限平衡法对施工期逐层开挖过程诱发边坡失稳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少开挖+强支护”的设计原则,从多方法综合评价和循环优化的角度,提出将原破碎体全部挖除的大开挖方案优化为保留部分破碎体的小开挖方案,并从安全性与经济性的角度对优化方案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大开挖方案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约为1.17~1.19,小开挖方案安全系数约为1.078,大开挖方案边坡安全性高于小开挖方案;在对小开挖方案进行支护优化后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提高至1.159~1.183,边坡稳定性由临界稳定变为稳定,支护优化效果显著。综合边坡开挖安全性与经济性评价结果可见,所提“少开挖+强支护”边坡开挖方案符合相关规范安全控制标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与工程价值,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赤平投影法 极限平衡分析法 支护措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沙泉露天矿地表筛分厂对西端帮边坡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06,共6页
为了研究红沙泉露天矿地表筛分厂对西端帮边坡稳定性影响,采用Bishop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分别以施加地表载荷和无地表载荷为对比,探索了地表筛分厂对西端帮边坡上部、下部影响的局部稳定性规律及对西端帮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规律。结果表... 为了研究红沙泉露天矿地表筛分厂对西端帮边坡稳定性影响,采用Bishop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分别以施加地表载荷和无地表载荷为对比,探索了地表筛分厂对西端帮边坡上部、下部影响的局部稳定性规律及对西端帮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上部局部边坡地表荷载增大时,边坡受到的影响较小,所以更应关注地表荷载对下部局部边坡及整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在地表筛分厂的设备重量、储煤量以及设备运输等总重量不超过500 t并位于距离坡顶55 m的条件下,整体边坡的稳定性未受到地表荷载的影响,但下部局部边坡的稳定性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地表建筑物 边坡稳定性 极限平衡理论 数值模拟 地表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