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热-时换算的发电机反时限保护曲线修正方法
1
作者 李振兴 徐昆 +3 位作者 安喆 朱益 李振华 翁汉琍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88,共9页
受负序抑制策略的影响,线路重合闸期间存在负序电流动态变化的特殊工况,发电机传统反时限保护面临温度曲线严重偏离实际温度曲线的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热-时换算的发电机反时限保护曲线修正方法.首先构建转子温度变化曲线并分析曲线... 受负序抑制策略的影响,线路重合闸期间存在负序电流动态变化的特殊工况,发电机传统反时限保护面临温度曲线严重偏离实际温度曲线的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热-时换算的发电机反时限保护曲线修正方法.首先构建转子温度变化曲线并分析曲线参数对保护的影响,分别针对负序电流与稳态温度不匹配问题及转子复杂传热对时间常数影响问题进行参数修正.然后结合热量传导关系,提出热-时换算模型并计算保护剩余时间.最后采用多种抑制程度及时刻变化场景进行算例仿真并测试误差结果,所提保护方案能保证转子不超过极限温度,与实际误差波动不超过1.9%.相较于传统方案较大程度地贴合转子实际温度曲线,结果验证了方案在特殊工况下的适用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时限 负序电流 热平衡 时间常数 稳态温度 热-时换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侧吹氧化熔炼过程元素分配行为的仿真分析研究
2
作者 李明周 陈强 +3 位作者 冯雨辰 黄金堤 钟立桦 何发友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43-1355,共13页
基于多相平衡原理和铜侧吹氧化熔炼过程机理,采用化学平衡常数法构建铜侧吹氧化熔炼过程多相平衡数学模型,重点考察了氧料比(R_(OC))、富氧浓度(C_(Oxy))、石英熔剂率(R_(SiO_(2)))、燃煤率(R_(Coal))及石灰熔剂率(R_(CaO))对元素分配... 基于多相平衡原理和铜侧吹氧化熔炼过程机理,采用化学平衡常数法构建铜侧吹氧化熔炼过程多相平衡数学模型,重点考察了氧料比(R_(OC))、富氧浓度(C_(Oxy))、石英熔剂率(R_(SiO_(2)))、燃煤率(R_(Coal))及石灰熔剂率(R_(CaO))对元素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R_(OC)或降低R_(Coal),铜锍和熔炼渣中Cu、Fe、S元素含量分别下降和上升,伴生元素在铜锍和熔炼渣中的分配率分别下降和升高;提高R_(SiO_(2))或R_(CaO),产物中Cu、Fe、S元素的分配率略微变化,伴生元素中仅烟尘中的Au和Ag元素含量略微上升;提高C_(Oxy)对Cu、Fe、S元素的影响几乎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侧吹熔炼 化学平衡常数法 元素分配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化级木浆粕仓储水分控制及分析
3
作者 刘佳 王杰 +4 位作者 周剑秋 李涵 李龙飞 李敏敏 费军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4,共7页
本研究通过恒温加湿的方法对醋化级木浆粕的含水量进行研究,得出恒定存储温度(25℃)下,醋化级木浆粕的平衡含水量曲线。根据存储要求,最终得出温度25℃、相对湿度60%为醋化级木浆粕的最佳存储环境。因物料平衡水分受物料性质、环境相对... 本研究通过恒温加湿的方法对醋化级木浆粕的含水量进行研究,得出恒定存储温度(25℃)下,醋化级木浆粕的平衡含水量曲线。根据存储要求,最终得出温度25℃、相对湿度60%为醋化级木浆粕的最佳存储环境。因物料平衡水分受物料性质、环境相对湿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醋化级木浆粕的性质,从控制仓储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两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通过增加适当的测量方法和控制方法,可有效控制醋化级木浆粕的平衡水分,从而提高工业生产过程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化级木浆粕 恒温储存 平衡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醚系列产品合成过程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千惠 魏文胜 +3 位作者 张卫海 杨文兵 贾风雷 石磊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2,共10页
乙烯基醚是一类重要的聚合单体,但针对其合成过程的系统热力学分析尚未见报道。分别采用Benson法、Joback法等方法,以经典热力学公式为基础,计算了乙炔与不同醇(甲醇、乙醇、丁醇、异丁醇以及叔丁醇)合成对应乙烯基醚类化合物(乙烯基甲... 乙烯基醚是一类重要的聚合单体,但针对其合成过程的系统热力学分析尚未见报道。分别采用Benson法、Joback法等方法,以经典热力学公式为基础,计算了乙炔与不同醇(甲醇、乙醇、丁醇、异丁醇以及叔丁醇)合成对应乙烯基醚类化合物(乙烯基甲醚、乙烯基乙醚、乙烯基丁醚、乙烯基异丁醚以及乙烯基叔丁醚)的热力学参数,包括在反应温度为283~363 K下的焓变(△_(r) H^(θ))、熵变(△_(r) S^(θ))、吉布斯自由能(△_(r) G^(θ))和反应平衡常数(K)。系统分析和总结了不同结构的醇与乙炔发生亲核加成反应过程的难易程度,以及热力学反应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有反应均为强放热反应且均可自发进行,反应温度越低反应进行得越彻底。即使在近室温(283 K)条件下,乙烯基醚类化合物仍可顺利合成,且反应温度越低,安全性越高。本研究结果可为乙烯基醚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醚类 热力学分析 反应平衡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制低碳烯烃(MTO)反应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齐国祯 谢在库 +2 位作者 钟思青 张成芳 陈庆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9-353,共5页
对甲醇制低碳烯烃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着重计算了甲醇制烯烃主副反应的反应热、吉布斯自由能、平衡常数以及烯烃产物之间的平衡关系等。甲醇制烯烃大多数反应为强放热反应,总反应热在37~53kJ/mol之间,而且大多数反应都可以自发... 对甲醇制低碳烯烃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着重计算了甲醇制烯烃主副反应的反应热、吉布斯自由能、平衡常数以及烯烃产物之间的平衡关系等。甲醇制烯烃大多数反应为强放热反应,总反应热在37~53kJ/mol之间,而且大多数反应都可以自发进行,并进行到很高的程度。通过烯烃产物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际的甲醇制烯烃反应现象比较一致,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乙烯平衡摩尔分数持续增大,丁烯平衡摩尔分数持续下降,而丙烯摩尔分数则先升后降。烯烃产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属于热力学平衡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低碳烯烃 热效应 平衡常数 烯烃平衡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邢爱华 张敏卿 +1 位作者 何志敏 张建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0-43,共4页
用分子模拟软件M aterial stud io、工艺过程模拟软件ChemCAD结合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了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反应焓变、反应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及平衡常数。结果表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DPC的生成... 用分子模拟软件M aterial stud io、工艺过程模拟软件ChemCAD结合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了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反应焓变、反应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及平衡常数。结果表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DPC的生成。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很小,为了提高DPC收率,必须及时移走副产物甲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反应 碳酸二苯酯 吉布斯自由能变 平衡常数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对金属离子的竞争吸附实验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吴大清 刁桂仪 彭金莲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5-32,共8页
CaCO_3、石英、针铁矿、三水铝矿、高岭土、蒙脱石、水云母等矿物对Ag+、Cu2+、Zn2+、Ni2+、Cd2+、Pb2+和Cr3+金属离子的竞争吸附实验研究表明,在近中性低离子强度溶液中,矿物单位表面积吸附金属离子的大小顺序是:CaCO3>石英>水云... CaCO_3、石英、针铁矿、三水铝矿、高岭土、蒙脱石、水云母等矿物对Ag+、Cu2+、Zn2+、Ni2+、Cd2+、Pb2+和Cr3+金属离子的竞争吸附实验研究表明,在近中性低离子强度溶液中,矿物单位表面积吸附金属离子的大小顺序是:CaCO3>石英>水云母>高岭土>蒙脱石>针铁矿>三水铝矿。这些矿物可分成3组:第一组的矿物有石英、针铁矿和高岭土等1:1层硅酸盐矿物及其他氧化物;第二组为三水铝矿、水镁石和蒙脱石等2:1层硅酸盐矿物;第三组是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含氧盐矿物。它们对于金属离子的吸附反应;>SO-+Mn+=>SOM(n-1)+(n=1,2,3)有如下的显平衡常数KM与矿物介电常数ε的关系式:(1)lgk1M=7.813-26.15/ε(2)lgK2M-9.030-26.15/ε(3)lgK3M=11.65-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 金属离子 平衡常数 吸附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催化裂解重整制氢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吴倩 王弘轼 +2 位作者 朱炳辰 朱子彬 钟娅玲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利用不同的状态方程分别计算了甲醇催化裂解重整制氢系统中各个纯组分的压缩因子,通过与文献值的比较可知PR方程适合该系统压缩因子计算。运用PR状态方程,计算了常压和加压下甲醇催化裂解重整制氢系统的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考察了不同... 利用不同的状态方程分别计算了甲醇催化裂解重整制氢系统中各个纯组分的压缩因子,通过与文献值的比较可知PR方程适合该系统压缩因子计算。运用PR状态方程,计算了常压和加压下甲醇催化裂解重整制氢系统的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考察了不同的反应温度、压力及原料液配比对平衡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降低压力、适当提高原料液中的甲醇含量,均有利于平衡常数的提高,其中温度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催化裂解 状态方程 平衡常数 平衡组成 热力学分析 重整制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用天然酯绝缘油中特征气体溶解特性 被引量:17
9
作者 蔡胜伟 陈江波 +3 位作者 邵苠峰 李辉 袁帅 王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08-2613,共6页
为了探索适用于天然酯绝缘油的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方法(DGA),需要研究特征气体在天然酯绝缘油中的溶解特性。以FR3~?绝缘油、精炼大豆绝缘油和甲酯化菜籽绝缘油等天然酯绝缘油为研究对象,以25号矿物绝缘油为参照,测定了温度为30~70℃时H_2... 为了探索适用于天然酯绝缘油的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方法(DGA),需要研究特征气体在天然酯绝缘油中的溶解特性。以FR3~?绝缘油、精炼大豆绝缘油和甲酯化菜籽绝缘油等天然酯绝缘油为研究对象,以25号矿物绝缘油为参照,测定了温度为30~70℃时H_2、CO、CO_2、CH_4、C_2H_4、C_2H_6、C_2H_2等7种故障诊断特征气体在4种绝缘油中的Ostwald平衡常数(K)。通过对K和温度(θ)的拟合,得到7种特征气体在4种绝缘油中的28组K-θ模型方程,该方程可以推算其他温度下任意特征气体在绝缘油中的K。通过各特征气体在同一种绝缘油中K-θ变化曲线对比发现:4种绝缘油中烃类气体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K(C_2H_6)>K(C_2H_4)≈K(C_2H_2)>K(CH_4);非烃类气体溶解度大小顺序为:K(CO_2)>K(CO)>K(H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酯绝缘油 特征气体 Ostwald平衡常数 K-θ拟合方程 溶解度 溶解气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谱研究β-环糊精与β-胡萝卜素的包结作用 被引量:25
10
作者 冯光炷 卢奎 李和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99-1102,共4页
用紫外 可见光谱研究了 β 环糊精与 β 胡萝卜素的包结作用 ,结果表明 ,3 2 5个 β 环糊精分子与 1个分子 β 胡萝卜素依据范德瓦尔斯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发生包结作用 ,生成稳定的包结物 ,包结物和 β 环糊精的红外光谱也显示包结物的... 用紫外 可见光谱研究了 β 环糊精与 β 胡萝卜素的包结作用 ,结果表明 ,3 2 5个 β 环糊精分子与 1个分子 β 胡萝卜素依据范德瓦尔斯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发生包结作用 ,生成稳定的包结物 ,包结物和 β 环糊精的红外光谱也显示包结物的形成和存在。包结物适宜的制备条件为 :β 环糊精与 β 胡萝卜素的摩尔比为 3 2 5∶1,主客体溶液的浓度比为 12∶1;包结温度 30℃ ;反应时间 2h。用可见 紫外光谱测定的包结物的包结常数为 9 4 6× 10 11L·mol-1,包结物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Β-胡萝卜素 包结作用 紫外-可见光谱 动力学特性 分子构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玻璃的化学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成惠峰 李要辉 +2 位作者 吴云龙 傅国英 纪毅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7-833,共7页
氢氟酸溶液常用于硅酸盐玻璃的表面处理,其化学反应机理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氢氟酸电离反应出发,全面归纳氢氟酸稀溶液电离机理、平衡常数以及各电离产物的作用,重点总结了HF-SiO2反应动力学、各研究理论模型、反应速率公式和反应机理... 氢氟酸溶液常用于硅酸盐玻璃的表面处理,其化学反应机理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氢氟酸电离反应出发,全面归纳氢氟酸稀溶液电离机理、平衡常数以及各电离产物的作用,重点总结了HF-SiO2反应动力学、各研究理论模型、反应速率公式和反应机理。针对目前硅酸盐玻璃的化学处理研究现状,认为硅酸盐玻璃在高浓度氢氟酸溶液和氢氟酸/强酸混合溶液中化学处理的应用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氟酸 平衡常数 动力学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建伟 陈冲 +2 位作者 王丹 姚卫国 张三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64,共5页
为了优化反应条件及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效率,采用平衡常数法对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出该反应发生的最低可行温度为914K。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及反应原料进气组成对重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1 123K和常压... 为了优化反应条件及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效率,采用平衡常数法对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出该反应发生的最低可行温度为914K。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及反应原料进气组成对重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1 123K和常压下,CH4和CO2的转化率可分别达到94.47%和97.31%,且温度升高有利于转化率的提高,而压力升高却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随着原料气中n(CH4)/n(CO2)比值的增加,CH4和CO2转化率呈现单调但相反的变化趋势,当n(CH4)/n(CO2)=1.2时,CO2的转化率可达99.29%,n(H2)/n(CO)为0.99。O2含量增加,使CH4和CO2转化率分别升高和降低,且使n(H2)/n(CO)的值增加;当n(CH4)∶n(CO2)∶n(O2)=1.2∶1∶0.575时,能使反应实现自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常数 重整 ASPEN PLUS 热力学 自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对纳米体系化学反应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来蔚鹏 薛永强 +3 位作者 廉鹏 葛忠学 王伯周 张志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8-512,共5页
为了研究纳米粒子的粒度对化学反应热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以球形原子簇来模拟纳米金刚石颗粒,用量子化学方法对粒度不同的金刚石纳米粒子与氧气反应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粒度对多相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_rH_m^0、标准摩... 为了研究纳米粒子的粒度对化学反应热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以球形原子簇来模拟纳米金刚石颗粒,用量子化学方法对粒度不同的金刚石纳米粒子与氧气反应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粒度对多相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_rH_m^0、标准摩尔反应熵△_rS_m^0、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_rG_m^0和标准平衡常数K^0均有明显的影响,随着反应物粒径的减小,△_rH_m^0、△_rS_m^0和△_rG_m^0均降低,而K^0增大.这些影响规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量子化学 粒度 热力学性质 标准摩尔反应焓 标准摩尔反应熵 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 标准平衡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南低凸起凝析气藏的蒸发分馏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蔡忠贤 吴楠 +2 位作者 杨海军 顾乔元 韩剑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24,共4页
在蒸发分馏作用控制下,凝析气藏的形成将不受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制约,这是对经典生油理论中凝析气藏成因机制的一种重要补充。轮南低凸起奥陶系及石炭系发育大规模的凝析气藏,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凝析气藏中凝析油Rc在0.8%~1.... 在蒸发分馏作用控制下,凝析气藏的形成将不受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制约,这是对经典生油理论中凝析气藏成因机制的一种重要补充。轮南低凸起奥陶系及石炭系发育大规模的凝析气藏,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凝析气藏中凝析油Rc在0.8%~1.0%(远低于热裂解成因Ro=1.3%的门限),凝析气为过成熟干气(回归Ro>2.0%);同时,区内原油与干气的充注期相异,表明轮南地区的凝析气藏并非热裂解成因的产物。通过分析该区各层系凝析气藏流体性质及相态特征发现,轮南地区凝析气藏具有典型的蒸发分馏特征:下部(奥陶系)层系中凝析气藏的地露压差较小,带有典型的油环;上部(石炭系)层系中凝析气藏的地露压差较大,以纯气相形式存在。石炭系的凝析油相对于下伏的奥陶系残余油具有密度较轻、饱和烃含量偏高的特征。结合该区烃源岩热演化、油气成藏时间、断裂活动史等成藏要素的四维耦合性剖析,结论认为:喜山期断裂泄压作用以及大量他源干气的侵入诱发了该区蒸发分馏作用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南低凸起 气液平衡常数 凝析油气田 蒸发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均衡充电的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郭军 刘和平 +1 位作者 徐伟 刘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9-482,共4页
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不均衡将减少电池使用寿命和电动车单次充电行驶距离的问题,设计了均衡充电装置。通过对16节串联电池组的大量充放电试验得到电池电压之间的分散性曲线,并分析了均衡充电的必要性。根据锂电池充电特... 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不均衡将减少电池使用寿命和电动车单次充电行驶距离的问题,设计了均衡充电装置。通过对16节串联电池组的大量充放电试验得到电池电压之间的分散性曲线,并分析了均衡充电的必要性。根据锂电池充电特性,对电池不均衡度进行了数学建模,并提出单体电池SOC(State of charge)相对浓度和伪均衡的概念。均衡充电主电路采用反激变换器完成高频变压器的设计,同时通过软件实现均衡装置的自启动和结束,并采用两点标定法来提高A/D采样精度。最后采用Saber仿真软件和实验对设计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实现了恒流和恒压控制,并将电池分散性降低了6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锂电池 均衡 充电 反激变换器 不均衡度 伪均衡 恒压控制 恒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体系中N235萃取铼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兴芝 房大维 +3 位作者 李春梅 王燕 李俊 臧树良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47,共4页
以萃取剂N235,稀释剂正庚烷,研究萃取铼的热力学。在N235+(NH4)ReO4+n-C7H16+H2SO4+H2O体系中,温度278.15—298.15 K和离子强度0.1—2.0 mol/kg范围内,以(NH4)2SO4为支持电解质,在H2SO4体系中测定了萃取平衡水相中ReO4-质量摩尔浓度和p... 以萃取剂N235,稀释剂正庚烷,研究萃取铼的热力学。在N235+(NH4)ReO4+n-C7H16+H2SO4+H2O体系中,温度278.15—298.15 K和离子强度0.1—2.0 mol/kg范围内,以(NH4)2SO4为支持电解质,在H2SO4体系中测定了萃取平衡水相中ReO4-质量摩尔浓度和pH值。计算了萃取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并得到经验公式,同时计算了萃取反应的其他热力学量,指出熵和焓都是该萃取过程的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N235 H2SO4 热力学 平衡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丙醇/β-环糊精包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亚娜 任勇 +4 位作者 陆亚鹏 杨星昊 涂荣华 周灿 付毅刚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 :研究苯丙醇与 β- 环糊精包合作用 ,探讨乙醇和硬脂酸镁对其包合作用的影响 ,为改进苯丙醇药物剂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丙醇 / β- 环糊精包合常数及乙醇、硬脂酸镁对其包合常数的影响 ;沉淀法制备包合物 ;1... 目的 :研究苯丙醇与 β- 环糊精包合作用 ,探讨乙醇和硬脂酸镁对其包合作用的影响 ,为改进苯丙醇药物剂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丙醇 / β- 环糊精包合常数及乙醇、硬脂酸镁对其包合常数的影响 ;沉淀法制备包合物 ;1HNMR法验证包合物以及乙醇、硬脂酸镁对包合的影响。结果 :中性条件下 ,苯丙醇 / β- 环糊精的包合常数为 1772M-1(2 5 1nm) ,加入微量乙醇或硬脂酸镁后 ,其包合常数分别降为 791M-1,12 2 5M-1(2 5 1nm) ;增加乙醇和硬脂酸镁浓度后 ,包合常数又分别降为 377M-1、774M-1(2 5 1nm) ;1HNMR图谱显示苯丙醇与 β- 环糊精形成了 1∶1二元包合物 ,乙醇、硬脂酸镁分别与苯丙醇 / β- 环糊精形成了三元包合物。 结论 :β- 环糊精技术可改进苯丙醇药物的剂型 ;乙醇和硬脂酸镁可降低 β 环糊精对苯丙醇的包合作用 ,故制备包合物时不宜用乙醇助溶或添加硬脂酸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醇 环糊精 平衡常数 三元包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藏条件下方解石热力学平衡及其在塔河油田埋藏岩溶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阮壮 于炳松 +1 位作者 李朝晖 朱筱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20-1027,共8页
方解石在成岩环境中的溶解度与地下水化学特征、温度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通过CaCO3溶解沉淀反应平衡以及地下水中的Ca2+活度可以确定不同温压的地下水条件下方解石的溶解趋势。地下水溶液的pH值和温度是方解石溶解度最直接的控制因... 方解石在成岩环境中的溶解度与地下水化学特征、温度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通过CaCO3溶解沉淀反应平衡以及地下水中的Ca2+活度可以确定不同温压的地下水条件下方解石的溶解趋势。地下水溶液的pH值和温度是方解石溶解度最直接的控制因素。方解石溶解趋势可以通过CaCO3电离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ΔG)来判断:ΔG<0时,反应向溶解方向进行;ΔG>0时,反应向沉淀方向进行。根据方解石的水岩反应理论,对塔河油田34口井的奥陶系地层水进行了ΔG的统计计算。结果显示:塔河油田现今地下水条件有利于方解石的溶解,西部地区较东部溶解趋势强,北部地区溶解趋势相对较弱。这为定量了解塔河地区埋藏岩溶趋势及该地区的储层评价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布斯自由能 平衡常数 溶解趋势 方解石 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取代卟啉钴(Ⅱ)轴向配位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邵迎 朱志昂 +5 位作者 阮文娟 杨绍英 田建华 马刚 张智慧 陈荣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571-1575,共5页
合成了非对称对位取代叶啉钻(Ⅱ)[5-(4-乙酰胺基苯基--10,15,20一三(4一甲基苯基)足啉钴钻(Ⅱ)].用分光光度法测量了该体系与一系列含咪唑基配体[2一甲基咪唑(2-MeIm)、N一甲基咪唑(N-MeIm)、2-乙基-4-甲基咪唑(E... 合成了非对称对位取代叶啉钻(Ⅱ)[5-(4-乙酰胺基苯基--10,15,20一三(4一甲基苯基)足啉钴钻(Ⅱ)].用分光光度法测量了该体系与一系列含咪唑基配体[2一甲基咪唑(2-MeIm)、N一甲基咪唑(N-MeIm)、2-乙基-4-甲基咪唑(EMIm)、克霉唑(GMZ)]轴向配位反应的平衡常数.研究结果表明,配体的尺寸及取代基的位置将对轴向配合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其平衡常数呈现KGMZ>KN-MeIm>K2-MeIm>KEMIm的趋势.在对称及非对称体系中,△H与T△S间均存在线性关系.有利的焓变补偿了不利的熵变,熵焓作为一种补偿关系贡献于配合物的稳定性.||关键词##45-(4-乙酰胺基苯基)-10;;15;;20-三(4-甲基苯基)卟啉钴(Ⅱ);;轴向配位反应;;平衡常数;;空间位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配位反应 卟啉钴 钴卟啉 衍生物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芳烃加氢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胡意文 达志坚 王子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共11页
采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得到萘、菲及芘加氢反应网络中各步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平衡常数,并系统分析了氢压、温度和物质结构对芳烃加氢平衡时的转化率、浓度分布和氢增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氢反应在低温下具有更好的热力学选择性... 采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得到萘、菲及芘加氢反应网络中各步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平衡常数,并系统分析了氢压、温度和物质结构对芳烃加氢平衡时的转化率、浓度分布和氢增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氢反应在低温下具有更好的热力学选择性,且氢压越高、温度越低时,那些芳环越少、环烷环越多及非取代芳香碳越多的芳烃具有越高的加氢平衡转化率。芳烃原料和其全加氢产物分别在高温低压、低温高压时热力学稳定,而部分氢化产物的热力学稳定区则位于两者之间,且对反应条件敏感。在芳烃各加氢产物中,全加氢产物具有较高的热力学选择性,部分氢化产物的热力学选择性较差。受热力学的限制,通过加氢来提高芳烃氢含量的效果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加氢 热力学 Benson基团贡献法 平衡常数 平衡转化率 平衡浓度分布 氢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