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随母姓”权利的实现
1
作者 屈茂辉 杨旻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2,共9页
我国的“冠姓规范”经历了一个从民间习俗跃迁为实定法的历程。“随母姓”权利实现的正当性理据主要为两个方面:一者,“随母姓”的法律在场与生活缺席为现实性理据,二者,“平等与差异”论说为学理性理据。为保障“随母姓”权利的实现,... 我国的“冠姓规范”经历了一个从民间习俗跃迁为实定法的历程。“随母姓”权利实现的正当性理据主要为两个方面:一者,“随母姓”的法律在场与生活缺席为现实性理据,二者,“平等与差异”论说为学理性理据。为保障“随母姓”权利的实现,当以“性别平等”“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价值理念重塑未成年子女姓氏规则,具体包括:处理离异后未成年子女姓氏变更纠纷,当父母协商不成时,弃用“同意”要件,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为标准;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未成年子女姓氏初次登记时,由父母双方协商决定,双方协商不成的,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为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母姓 性别平等 姓名权 冠姓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权利的系统构成及新特征——基于信息流动视角的理论分析
2
作者 吕普生 高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3,共13页
数字权利作为一种新兴权利,不仅是传统权利的数字化映射,而且具有新的权利特征。已有研究多侧重数字权利内涵的重新诠释,较少关注其在数字空间的阶段演变特征,缺乏该权利间内在联系的体系化建构。鉴于数字权利与信息流动有密切关联,可... 数字权利作为一种新兴权利,不仅是传统权利的数字化映射,而且具有新的权利特征。已有研究多侧重数字权利内涵的重新诠释,较少关注其在数字空间的阶段演变特征,缺乏该权利间内在联系的体系化建构。鉴于数字权利与信息流动有密切关联,可以借鉴网络通信的分层理念,构建基于信息各流程和贯穿信息全流程的双维度数字权利框架。在信息流动的不同环节,数字权利涵盖了网络接入权、知情同意权、算法公正权、行动自主权四大要素,而数字隐私权和数字财产权是贯穿信息全流程的两项数字权利。相较于传统权利,数字权利具有无形共享性、去中心化、技术依赖性、动态及时性以及包容延展性的新特征。分析数字权利的系统构成及新特征,有助于从理论层面深刻理解数字权利的内涵外延,并从实践层面为探索和构建信息社会的数字权利保护体系提供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权利 信息流动 数字人权 数字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自主选择的受教育权不是真正平等的受教育权
3
作者 劳凯声 马暄皓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共12页
受教育权平等不仅是物质上、机会上的平等,而且与分化的教育需求及其选择息息相关。对教育平等与教育选择相关研究的篇频和词频分析可见,教育选择与教育平等之间在已有研究中存在着较强的学术互动和视域融合。对受教育权平等问题的认知... 受教育权平等不仅是物质上、机会上的平等,而且与分化的教育需求及其选择息息相关。对教育平等与教育选择相关研究的篇频和词频分析可见,教育选择与教育平等之间在已有研究中存在着较强的学术互动和视域融合。对受教育权平等问题的认知有三种不同的观点:集权利与义务于一身的法学观点、基于平等与效率的经济学观点和以自主选择为前提的跨界观点。今日教育正面临着两种不同的教育平等观,即以同一性为前提的教育平等观和以差异性为前提的教育平等观,它们影响着教育政策法律的选择,一种基于差异性的自主选择将成为受教育权的新内容。为了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应以可选择的教育平等替代无差别的教育平等,以弹性的教育制度替代刚性的教育制度,以更具包容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的教育政策与法律替代排斥的、封闭的、不可持续的教育政策与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教育权 教育平等 教育自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障碍权的国家义务及其展开
4
作者 张敏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6,共12页
无障碍权法律体系构建的基础是国家在宪法上负有的人权保障义务。随着法治进程的推进和无障碍理念的变迁,应明确界定“无障碍权”的概念,并在“权利—义务”分析框架下构建其权利保障模式。基于权利属性的理论分析与宪法文本的规范分析... 无障碍权法律体系构建的基础是国家在宪法上负有的人权保障义务。随着法治进程的推进和无障碍理念的变迁,应明确界定“无障碍权”的概念,并在“权利—义务”分析框架下构建其权利保障模式。基于权利属性的理论分析与宪法文本的规范分析,可证成无障碍权的国家义务,其目标为实现实质平等,其内容体现为尊重、促进和实现义务。国家尊重义务包括平等对待身心障碍者、恪守权力边界;国家保护义务包括保护身心障碍者免于侵害、提供法律救济、构建预防侵害制度;国家实现义务包括国家履行必要的财政支持、良善立法供给等国家促进义务,以及提供物质帮助、参与机会和法律援助等国家提供义务。无障碍权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国家义务的履行程度,国家权力机关应积极履职,克服无障碍权实现的观念、制度和物质三重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障碍权 国家义务 人的尊严 实质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与效率何以兼得:破解农地产权改革困境的“两田分置”案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静 段雪颖 +3 位作者 蒋非非 郭维红 朱新华 陈浮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5,共10页
研究目的:探究自种与对外发包、种粮与多元经营的“两田分置”地方经验,为破解长期困扰我国农地产权改革中“公平与效率”问题提供自下而上的典型案例。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与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经过40余年超常规发展,中国农地产... 研究目的:探究自种与对外发包、种粮与多元经营的“两田分置”地方经验,为破解长期困扰我国农地产权改革中“公平与效率”问题提供自下而上的典型案例。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与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经过40余年超常规发展,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已难以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破解农村人地不匹配、“约束—发展”失衡、集体经济难壮大等现实困境势在必行;(2)研究案例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推行“自种与对外发包”分置和“种粮与多元经营”分置,既回应不同农户的权益诉求,又实现农地资源配置优化,为破解长期困扰农村发展的农地产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3)“两田分置”改革离不开一揽子政策支持,未来可依托“一个平台”“两大工程” “三化模式”进行逐步完善,进一步释放农地产权改革红利。研究结论:“两田分置”改革应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结构和实际需求,整合地方政府调控与农村集体治理能力,稳妥扎实推进农村土地要素市场改革、耕地保护转型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改革 公平与效率 “两田分置”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流动人口子女随迁——来自“租购同权”的证据
6
作者 陈铭聪 唐礼智 孙琪琪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73,共19页
“留守儿童”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挑战。本文基于2012—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租购同权”政策实施对流动人口子女随迁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租购同权”政策显著提升了流动人口... “留守儿童”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挑战。本文基于2012—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租购同权”政策实施对流动人口子女随迁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租购同权”政策显著提升了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可能性。机制分析发现,“租购同权”政策可通过提高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以及子女照料投入,进而提高其子女随迁的可能性。此外,政策效果对于房价较高和公共基础教育供给较强地区以及年龄较大和收入较低的流动人口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租购同权”政策通过促进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带来了家庭的整体福利提升。本文丰富了“用脚投票”理论视角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也为缓解留守儿童困境和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有益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租购同权 流动人口 子女随迁 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破“伦理僵局”:全球气候治理的伦理辨析及其政策意蕴
7
作者 王莹莹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17,共8页
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日益加深,但政策与谈判仍陷“伦理僵局”。祖父原则以历史排放为准,虽具可行性,却易忽视内部不平等与代际责任;平等排放强调人均分配,虽具道德直觉,却难兼顾地域差异与政治现实。本文提出以基本需要理论为替代... 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日益加深,但政策与谈判仍陷“伦理僵局”。祖父原则以历史排放为准,虽具可行性,却易忽视内部不平等与代际责任;平等排放强调人均分配,虽具道德直觉,却难兼顾地域差异与政治现实。本文提出以基本需要理论为替代:先保障最低尊严生活排放,再限制奢侈排放,并考量环境条件,从而防止祖父原则的既得利益固化,也避免平等排放的“向下拉平”难题,为全球减排提供更具道义与可行性的方案。对国际社会而言,这一方案有助于平衡减排与社会公正,缓解南北矛盾,为全球气候治理奠定更公平可持续的政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气候伦理 祖父原则 平等排放权 基本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身份权的规范原理
8
作者 曹相见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66,共15页
身份关系兼有整体性和平等性,人的个体化进程与身份伦理并不矛盾。作为个体性不足的产物,身份伦理是个人自治的必要补充。这是中国传统家文化的合理性所在,也与黑格尔的伦理哲学遥相呼应。身份利益形成的内部权利路径存在无法克服的矛盾... 身份关系兼有整体性和平等性,人的个体化进程与身份伦理并不矛盾。作为个体性不足的产物,身份伦理是个人自治的必要补充。这是中国传统家文化的合理性所在,也与黑格尔的伦理哲学遥相呼应。身份利益形成的内部权利路径存在无法克服的矛盾:自洽权说有悖于人格自由,义务权说存在概念悖论,人格派生权说牺牲了身份利益的独立性。实际上,身份关系内部不存在债一样的权利结构,而以道德性质的身份义务为内容。身份义务具有自由属性,自觉履行身份义务可以获得伦理上的价值满足,身份利益由此产生。因此,身份关系的存在本身就是应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身份权为且仅为绝对权。行为人违反身份义务不必然导致身份关系的解除,相对方解除身份关系的自由受身份关系稳定性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权 个体化 整体性 个人自治 平等性 身份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专业法官会议制度设置的逻辑基础 被引量:1
9
作者 顾培东 陈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8,共12页
作为法院内部的一项设置,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具有其历史逻辑、正当性逻辑、功能逻辑以及运作逻辑。从历史逻辑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是在特定司法需求的持续驱动下,由庭务会、审判长联席会议等非正式机制演变而来。从正当性逻辑看,专业法官... 作为法院内部的一项设置,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具有其历史逻辑、正当性逻辑、功能逻辑以及运作逻辑。从历史逻辑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是在特定司法需求的持续驱动下,由庭务会、审判长联席会议等非正式机制演变而来。从正当性逻辑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的正当性既源于其所形成的实践效用,亦源于我国法院整体本位运行模式、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以及集体主义文化传统。从功能逻辑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之所以能发挥一系列功能,在于其推动了行权公开化与平权性制约、司法经验与智慧的共享以及司法共识的形成。从运作逻辑看,技术逻辑、成本逻辑以及控制逻辑共同构成了专业法官会议运行的内在机理。对专业法官会议制度的基础逻辑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该制度的理解,进一步奠定专业法官会议制度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法官会议 法院整体本位 平权性制约 审判资源配置 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建构——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树文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共20页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建构是当下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已经正式发布,但是其在目标定位、原则确立以及规则建构方面仍存有尚待商榷之处。因此,有必要坚持理论导向...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建构是当下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已经正式发布,但是其在目标定位、原则确立以及规则建构方面仍存有尚待商榷之处。因此,有必要坚持理论导向与问题导向相融合的立法思维模式,沿着“法理支点、现实需求、基本使命、精神统领以及制度表达”等核心议题,对该法的建构继续进行深度的理论挖掘与缜密的制度考究。具体而言,该法建构的法理支点在于其法律位阶的提升;现实需求体现着该法建构的直接动因,从不同维度可以将其归因于激活市场经济内生动力、拓补多元资本立法体系、优化民主政治建设环境、推进科技创新发展速度以及提升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等方面;基本使命聚焦对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精神统领源自平等原则;制度表达则建议包括总则、平等准入、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以及法律责任等相关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促进型立法 产权保护 平等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东会电子化中股东平等原则的规范构造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景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09,共12页
出席股东会是股东行使自身权利、治理公司事务的基本路径。委托代理人出席或书面表决等方式系原《公司法》认可的股东现场出席股东会的合法替代方式,但这两种方式均存在不足。鉴于实践效果上电子化表决在提升参与度和确保表决真实性方... 出席股东会是股东行使自身权利、治理公司事务的基本路径。委托代理人出席或书面表决等方式系原《公司法》认可的股东现场出席股东会的合法替代方式,但这两种方式均存在不足。鉴于实践效果上电子化表决在提升参与度和确保表决真实性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新《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可以通过电子通信方式召开电子股东会,进一步提高了股东参与度并克服了传统的两类替代方式的弊端。该规定是对实践中已广泛采用的股东会组织方式合法性的确认。然而,新《公司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并未充分考虑到电子股东会制度可能引发的股东知情权行权差异和潜在的股东不平等问题,也并未对上述问题以及电子股东会可能发生的程序瑕疵、系统障碍作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救济规制。实施电子股东会的公司应当保障不同参与方式的股东均可以充分行使权利,制定电子股东会决策程序瑕疵、出现系统故障时的预防和救济措施,以全面有效发挥股东会应有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股东会 股东平等 股东知情权 电子表决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婚姻到社会:迈向全面发展的妇女权益保障之路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依彤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2,共11页
近年来,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治建设成果丰富,既有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全面修订,又有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相关司法解释的相继出台,在持续赋权的同时,逐步强化平权观念,但其中理念革新与价值张力并存。循赋权进路,规范性理解妇女的弱势所在,找准... 近年来,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治建设成果丰富,既有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全面修订,又有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相关司法解释的相继出台,在持续赋权的同时,逐步强化平权观念,但其中理念革新与价值张力并存。循赋权进路,规范性理解妇女的弱势所在,找准妇女在社会规范与权力结构中的现实落差是赋权的前提。基于此,应重点围绕婚姻家庭、人格财产等私权领域,完成权利拓展与强化;沿平权进路,厘清与赋权相并列的、支撑性别平等的立法的另一种权利义务及责任分配方式是构建平权机制的前提。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的制定亦展现性别平等的最新制度思考,但平权机制的完善仍有诸多未尽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权益保障 赋权 平权 性别平等 民法典 婚姻家庭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内在逻辑和实施路径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勇 张宇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2,共9页
基于“内在逻辑-实践探索-现实挑战”的研究路径,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认为:(1)实现城乡土地“同地同权同价”改革目标的基础在于强化集体土地产权;(2)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配置体系是实现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 基于“内在逻辑-实践探索-现实挑战”的研究路径,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认为:(1)实现城乡土地“同地同权同价”改革目标的基础在于强化集体土地产权;(2)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配置体系是实现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关键;(3)探索统筹兼顾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重点;(4)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是提升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路径。今后仍需在明晰产权主体、扩大入市范围与强化用途管制、完善收益共享机制、健全政策配套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农地入市 同地同权同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歧视的规制逻辑:从技术理性、价值理性到制度理性 被引量:12
14
作者 马欢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4,共9页
教育数字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引擎,也是破解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路径。然而,教育数字化在推动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也衍生出了一种新型教育歧视——教育数字歧视。教育数字歧视指教育数字化过程中非主观意识造成的对受教育者的不公平对待... 教育数字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引擎,也是破解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路径。然而,教育数字化在推动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也衍生出了一种新型教育歧视——教育数字歧视。教育数字歧视指教育数字化过程中非主观意识造成的对受教育者的不公平对待,以及区别、排斥或限制其平等受教育权的行为,是一种因数字技术产生的“设计缺陷”。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正面临资源、文化、群体等方面的诸多教育数字歧视问题,教育数字歧视仍处于规制失序的状态,主要原因在于:对受教育者数字教育平等权的权利界定不清、政策观照不足以及规制保障不强,导致教育数字化过程缺乏关于人的价值和教育公平的价值指导,出现了技术反噬教育公平的情形。因此,应适时嵌入制度规则,以数字教育平等权丰富平等受教育权内涵,加强政策对平等受教育权的保障,适时立法强化数字教育歧视规制的可操作性与责任,既防止技术理性世俗化的公正性偏离,也防止价值理性理想化的形而上架空,在技术之上、价值之下、制度之中,为教育数字歧视提供规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数字歧视 教育歧视 数字教育平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教育公平的法治保障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家睿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1,共9页
推动教育数字化既是促使教育事业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对教育公平提出了全新挑战。教育公平的实现要求与受教育权给付义务功能的结构高度契合,对应着公民的原始给付请求权和派生给付请求权。其中,原始给付请求权维度构成教育公平的基... 推动教育数字化既是促使教育事业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对教育公平提出了全新挑战。教育公平的实现要求与受教育权给付义务功能的结构高度契合,对应着公民的原始给付请求权和派生给付请求权。其中,原始给付请求权维度构成教育公平的基础,要求国家提供底线性的教育给付;而派生给付请求权与一般平等权联系紧密,要求国家公平分配现有的教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教育公平 给付义务功能 平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数智赋能系统及其法治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永福 陈先静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9,共10页
当前数智赋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形成了“中央立法+地方立法”“一般性领域规范+专门性领域规范”的法治型态,但是仍存在制度软约束、失衡与“鸿沟”、安全风险等困境。为此,《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现有法律体系应积极顺应新技术发展... 当前数智赋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形成了“中央立法+地方立法”“一般性领域规范+专门性领域规范”的法治型态,但是仍存在制度软约束、失衡与“鸿沟”、安全风险等困境。为此,《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现有法律体系应积极顺应新技术发展的浪潮,有效构建并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数智化系统,以数字化的服务内容、一体化的服务标准、平台化的服务方式为核心要素,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充分性、普惠性、可及性,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充分与平衡。同时,从夯实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法律规范、明确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强化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性扶持、平衡公共文化服务数据权利配置等方面规范数智赋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有序运行,为公共文化服务数智化发展提供体系化的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数智化 均等化 基本文化权利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编辑的民法伦理边界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群蓉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12,共8页
基因编辑在精准医疗、改善人类健康方面意义重大,同时也存在巨大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风险。基于民法视域讨论现代生物医学背景下的生命伦理,可以发现,基因编辑在生命平等、代际平等、社会公平和人类发展等层面存在潜在风险。因此,在技术... 基因编辑在精准医疗、改善人类健康方面意义重大,同时也存在巨大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风险。基于民法视域讨论现代生物医学背景下的生命伦理,可以发现,基因编辑在生命平等、代际平等、社会公平和人类发展等层面存在潜在风险。因此,在技术安全性得以确认的基础上,应将以人为本原则和风险预防原则设定为基因编辑的民法伦理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生命伦理 平等权 民法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的真实性?——泸沽湖的旅游凝视与本土认同 被引量:64
18
作者 魏雷 钱俊希 朱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6-76,共11页
旅游建立在对地方异质性的消费凝视之上,游客认为旅游地"他者文化"拥有真实的本质属性,并应将旅游地的视觉差异和文化真实属性封存保留,在游客到来时再自然地呈现。而现代性与旅游消费如影相随,本地人更是主动迎合游客,借助... 旅游建立在对地方异质性的消费凝视之上,游客认为旅游地"他者文化"拥有真实的本质属性,并应将旅游地的视觉差异和文化真实属性封存保留,在游客到来时再自然地呈现。而现代性与旅游消费如影相随,本地人更是主动迎合游客,借助创造舞台化的"真实性"以求得物质条件的改善,并与城市平等享有现代性带来的福利。旅游开发中的真实性由此成为悖论。该文以泸沽湖旅游区域为案例,使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游客与旅游地居民摩梭人对真实性理解的差异与矛盾。在真实性研究中强调本地人的视角,致力于将本地人的地方文化价值观纳入主流话语体系当中。从对真实性的索求来看,游客基于自身利益对旅游地持有建立于感官体验的保守的地方感,对真实性的理解与前现代、原始、贫穷有关。而摩梭人一方面创造舞台化的真实性以供游客消费,一方面也批判游客将地方真实性与贫穷等同。他们在地方变化的过程中对自我身份进行反思,在传统与发展之中不断调适,他们所理解的真实性是依附于自身族群身份之上的文化实践与地方实践,是一种动态与进步的文化与地方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 旅游凝视 发展权利 地方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权博弈中的双层股权结构探析——以破解股权融资与稀释的困境为视角 被引量:26
19
作者 彭真明 曹晓路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9-78,共10页
双层股权治理结构使初创企业在获得外部融资的同时,保住了创始人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提升了公司治理的效率。但这种治理模式可能导致对公众投资者利益的侵害以及公司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总体而言,轻资产类的互联网科技企业采用双层股权... 双层股权治理结构使初创企业在获得外部融资的同时,保住了创始人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提升了公司治理的效率。但这种治理模式可能导致对公众投资者利益的侵害以及公司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总体而言,轻资产类的互联网科技企业采用双层股权结构利大于弊。鉴于目前我国互联网科技企业迅猛发展的态势,我国有必要借鉴美国双层股权结构的立法经验,考虑在未来引入双层股权的相关制度来破解互联网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的股权融资与稀释的难题与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股权治理结构 控制权 投票权 同股同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变位权值的直方图均衡方法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唐志文 林亚平 +3 位作者 彭胜标 吴卫群 肖丹 徐伟箭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3-106,共4页
探讨了一种改进的直方图均衡化方法 .该方法在图像灰度信号分布窄而不均匀的情况下能有效地改善图像的质量 ,并在医院 X光透视图像的处理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
关键词 直方图均衡化 位权值 图像处理 X光透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