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延时螺旋逐孔起爆技术在巷道掘进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进华 徐培良 +3 位作者 吴建峰 杨智勇 雷露刚 王建国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0-879,共10页
工业电子雷管的精确短延时性能为地下矿山小断面巷道爆破掘进提供了多样起爆方式,以大屯锡矿1.8 m×1.8 m巷道爆破掘进为例,借鉴螺旋掏槽破岩成腔原理,将破岩空间顺序转变为时间顺序,从而提出一种六空孔桶型逐孔掏槽形式,以此为基... 工业电子雷管的精确短延时性能为地下矿山小断面巷道爆破掘进提供了多样起爆方式,以大屯锡矿1.8 m×1.8 m巷道爆破掘进为例,借鉴螺旋掏槽破岩成腔原理,将破岩空间顺序转变为时间顺序,从而提出一种六空孔桶型逐孔掏槽形式,以此为基础将传统分段起爆成巷转变为全断面逐孔起爆成巷,采用LS-DYNA软件模拟六空孔桶型掏槽全断面等延时逐孔起爆进行成巷模拟,在200μs等间隔延期时间内,爆后岩体损伤范围随等间隔延时的增加而增大。最后选定岩性相似巷道进行全断面等延时(50、100、150 ms)逐孔起爆成巷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大屯锡矿花岗岩巷道采用全断面等间隔100 ms逐孔起爆方式效果显著,炮孔利用率达95%以上,爆后断面轮廓平整、爆堆集中、平均碎石块度12 cm,等间隔逐孔起爆技术可为地下矿山不同矿岩和断面巷道的控制爆破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矿山 巷道爆破掘进 等间隔延时 螺旋逐孔起爆 电子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态势监测模型的泛在终端种类攻击自动识别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世海 徐鑫 朱珠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7-332,共6页
以提升泛在终端种类攻击自动识别精度为目的,研究基于安全态势监测模型的泛在终端种类攻击自动识别方法。对初始数据序列实施等时距处理,依照累加数列所表现出的反“S”形摆动特征,通过灰色Verhulst模型确定泛在终端风险值。将支持向量... 以提升泛在终端种类攻击自动识别精度为目的,研究基于安全态势监测模型的泛在终端种类攻击自动识别方法。对初始数据序列实施等时距处理,依照累加数列所表现出的反“S”形摆动特征,通过灰色Verhulst模型确定泛在终端风险值。将支持向量机的参数与分类精度分别作为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粒子和目标函数,通过全局搜索过程确定支持向量机的最优参数,构建多分类识别模型,将泛在终端风险值作为输入,利用识别模型自动识别泛在终端攻击类型。实验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攻击类型查准率为97.81%,DCP值最高达到0.0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态势 泛在终端 种类攻击 自动识别 等时距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等时距加权灰色模型与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算法 被引量:39
3
作者 韩晋 杨岳 +1 位作者 陈峰 李雄兵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8-419,共12页
非等时距预测算法在不等时间间隔序列的趋势分析与预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灰色预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非等时距加权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算法.通过构建非等时距加权灰色预测模型,将原始数据序列的平均值作为累加序... 非等时距预测算法在不等时间间隔序列的趋势分析与预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灰色预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非等时距加权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算法.通过构建非等时距加权灰色预测模型,将原始数据序列的平均值作为累加序列初值,将连续累积函数的积分面积作为背景值,对累加序列进行加权处理,以真实反映时间序列发展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BP神经网络对灰色预测的残差序列进行修正,进一步提高了预测精度.经算例验证,该算法预测精度达到1级,且高于类似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非等时距 灰色模型 加权 神经网络 残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合并单元的等间隔采样控制与同步方法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华良 郑玉平 +2 位作者 姜雷 胡国 王志鸿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96-100,共5页
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的采样同步直接影响测控与保护设备的可靠性。文中从合并单元的相关技术需求和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了一种严格保证等间隔采样控制与同步的优化方法,此方法通过实时测量同步误差来修正同步采样周期。在首先保证采样周... 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的采样同步直接影响测控与保护设备的可靠性。文中从合并单元的相关技术需求和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了一种严格保证等间隔采样控制与同步的优化方法,此方法通过实时测量同步误差来修正同步采样周期。在首先保证采样周期均匀等分的基础上,动态地补偿本地采样时刻的偏差,实现每个采样时刻的精确控制与同步。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使合并单元可靠地实现了采样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单元 同步采样 等间隔 动态控制 智能变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棒Nd:YAG激光谐振腔的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杨盛谊 王振家 +2 位作者 侯延冰 徐征 赵辉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0-52,共3页
从稳定性条件出发,通过对基模高斯光束模体积的计算,对比分析了谐振腔内对称间距设置方式与等间距设置方式中三棒Nd:YAG增益介质模体积的大小,得出激光谐振腔中的三棒使用等间距设计能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的结论。
关键词 ND:YAG 激光器 模体积 谐振腔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等时距加权灰色模型与神经网络的轨道不平顺预测 被引量:28
6
作者 韩晋 杨岳 +1 位作者 陈峰 吴湘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7,共7页
对轨道不平顺的发展趋势进行有效预测,可以提高铁路线路养护的维修效率,保障行车安全。根据轨道不平顺的发展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非等时距加权灰色理论和神经网络法的组合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非等时距加权灰色预测模型,将原始TQI序... 对轨道不平顺的发展趋势进行有效预测,可以提高铁路线路养护的维修效率,保障行车安全。根据轨道不平顺的发展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非等时距加权灰色理论和神经网络法的组合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非等时距加权灰色预测模型,将原始TQI序列的平均值作为累加序列初值,将连续累积函数的积分面积作为背景值,对累加序列进行加权处理,较好地反映了时间序列对轨道不平顺预测结果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引入BP神经网络模型对TQI预测的残差序列进行修正,较好地克服了单一模型预测精度偏低的不足。分别对沪昆线上行两段线路的轨道不平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2.76%和2.08%,预测结果的后验差比值分别为0.121和0.151,精度等级达到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神经网络 非等时距 灰色模型 加权 残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棒Nd∶YAG激光谐振腔的模体积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盛谊 陈莹 +3 位作者 王振家 徐征 侯延冰 张希清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3-76,共4页
从稳定性条件出发 ,通过对基模高斯光束模体积的计算 ,对比分析了谐振腔内对称间距设置与等间距设置方式中双棒Nd∶YAG增益介质模体积的大小 。
关键词 ND:YAG激光器 对称间距设置 等间距设置 模体积 谐振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映射规则的数字直方图处理 被引量:6
8
作者 费风长 方志军 +1 位作者 曾卫明 章琳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217-220,共4页
在经典的单映射规则SML和组映射规则GML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映射规则——区间映射规则(IML),并提出基于IML的数字图像直方图规定化方法。以8阶灰度直方图为例,通过对常用均衡化方法的实例分析,引出基于IML的直方图均衡化方法——等区... 在经典的单映射规则SML和组映射规则GML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映射规则——区间映射规则(IML),并提出基于IML的数字图像直方图规定化方法。以8阶灰度直方图为例,通过对常用均衡化方法的实例分析,引出基于IML的直方图均衡化方法——等区间映射均衡化(IIME)。用实验数据分析和证明了IML和IIME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方图规定化 直方图均衡化 映射规则 区间映射规则 等区间映射均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Verhulst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 被引量:29
9
作者 赵国生 王慧强 王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8-801,共4页
为了满足对抗性环境中对网络安全监测和预警的需要,提出了一种非等时距灰色Verhulst残差修正的安全态势感知模型.由非等时距的原始采样风险数据序列入手,根据累加序列所呈现出"S"形或反"S"形的摆动特征,选用灰色Ver... 为了满足对抗性环境中对网络安全监测和预警的需要,提出了一种非等时距灰色Verhulst残差修正的安全态势感知模型.由非等时距的原始采样风险数据序列入手,根据累加序列所呈现出"S"形或反"S"形的摆动特征,选用灰色Verhulst模型或其反函数模型预测出网络未来的风险值,然后基于多级残差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修正,最后应用修正后的新模型得到直观的网络未来安全态势曲线图.经过试验示例与仿真,表明该模型对网络安全态势的感知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拟合精度,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等时距 灰色VERHULST模型 残差修正 态势感知 态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率的自适应曲面数控磨削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晋 许巍巍 +1 位作者 陈立志 汤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4-38,50,共6页
利用等包络迹高度控制砂轮行走路径,实现了曲面的自适应数控成型磨削,以提高曲面的磨削效率.首先,根据曲面曲率建立自适应数控成型磨削的数控模式,然后,在比较等间距行走的数控磨削方式的基础上分析曲面曲率不同的成型磨削特征,最后,进... 利用等包络迹高度控制砂轮行走路径,实现了曲面的自适应数控成型磨削,以提高曲面的磨削效率.首先,根据曲面曲率建立自适应数控成型磨削的数控模式,然后,在比较等间距行走的数控磨削方式的基础上分析曲面曲率不同的成型磨削特征,最后,进行数控成型磨削试验和检测加工曲面的成形误差,验证该自适应数控成型磨削方法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移动磨削点的包络成型磨削可以减小砂轮磨损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此外,等包络迹高度行走的数控磨削可以根据曲面曲率调节行走路经的间距,实现自适应磨削加工,提高曲面的加工效率,而且在加工曲率较大且提高加工精度时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砂轮行走步数.试验结果表明,当等包络迹高度小至1μm时可以形成光顺的加工曲面,在100mm×40mm范围内形状误差PV值可以达到0.28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间距行走 等包络迹高度行走 圆弧形砂轮 数控磨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际工程的直流输电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被引量:42
11
作者 万磊 丁辉 刘文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9-634,共6页
分析了直流输电控制系统仿真计算模型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套基于实际工程控制器的直流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介绍了模型的基本结构、控制特性及对实际控制器的主要简化。模型包含主控制、极控制、触发控制3个主要部分,分析了各个控制模块... 分析了直流输电控制系统仿真计算模型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套基于实际工程控制器的直流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介绍了模型的基本结构、控制特性及对实际控制器的主要简化。模型包含主控制、极控制、触发控制3个主要部分,分析了各个控制模块的原理与实现方法,包括主控制、电流控制、熄弧角控制、触发控制等。其中触发控制部分实现了直流工程所采用的等相位间隔触发方法,并能够考虑提前触发机制,以预防换相失败。针对实际直流控制器的分层计算方式,提出了采用统一步长计算的补偿措施。仿真结果与若干直流工程系统现场调试的录波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前触发对模型仿真结果的影响,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控制系统 主控 极控 触发控制 电流控制 等相位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保护采样数据处理方案 被引量:15
12
作者 蒋雷海 陈建玉 +2 位作者 俞拙非 许捷 吴崇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42-44,共3页
指出了数字化保护在应用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通信延时、海量采样数据处理以及数据采集传输回路受干扰导致采样数据丢失和畸变等问题。分析了数据源驱动法和增加预留缓冲区的定时调度法2种数据处理调度机制。设计了等间隔采样和每周期定点... 指出了数字化保护在应用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通信延时、海量采样数据处理以及数据采集传输回路受干扰导致采样数据丢失和畸变等问题。分析了数据源驱动法和增加预留缓冲区的定时调度法2种数据处理调度机制。设计了等间隔采样和每周期定点数采样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采样数据无效情况下保护应采取的动作策略。所提出的方案已在装置中实现并通过了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和动模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保护 调度机制 保护算法 等间隔采样 定点数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梯度场双区间均衡化的细节增强 被引量:17
13
作者 丁畅 董丽丽 许文海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65-1174,共10页
直方图均衡化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图像增强中,本文将该方法引入梯度域,这样可以使图像细节均匀地分布在各灰度级上.进一步本文又研究了图像梯度幅值分布特点,根据梯度幅值的右偏分布特性,采取双区间分别对梯度场进行均衡化处理.在区间阈... 直方图均衡化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图像增强中,本文将该方法引入梯度域,这样可以使图像细节均匀地分布在各灰度级上.进一步本文又研究了图像梯度幅值分布特点,根据梯度幅值的右偏分布特性,采取双区间分别对梯度场进行均衡化处理.在区间阈值选取上,本文结合频率分布的数字特征,提出了区间阈值的两个选取准则并将梯度幅值合理地分为小梯度区间和大梯度区间.在目标梯度场复原过程中,本文提出矩阵变换法替代传统的"微分迭代法",减小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使图像细节得到有效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梯度场 直方图均衡化 双区间 梯度幅值直方图 偏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间隔无偏GM(1,1)幂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财军 陈鹏宇 段新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2-925,共4页
为了使GM(1,1)幂模型适合于非等间隔数据建模,构建了一类新的非等间隔GM(1,1)幂模型,利用变量代换,将非等间隔GM(1,1)幂模型的白化方程化为GM(1,1)模型的线性白化方程形式,从而通过灰微分方程的正确构建,建立了非等间隔无偏GM(1,1)幂模... 为了使GM(1,1)幂模型适合于非等间隔数据建模,构建了一类新的非等间隔GM(1,1)幂模型,利用变量代换,将非等间隔GM(1,1)幂模型的白化方程化为GM(1,1)模型的线性白化方程形式,从而通过灰微分方程的正确构建,建立了非等间隔无偏GM(1,1)幂模型。将非等间隔无偏GM(1,1)幂模型应用到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中,预测结果显示非等间隔无偏GM(1,1)模型适合于渐近极限荷载预测,非等间隔无偏GM(1,1)幂模型适合于预测按沉降控制法得到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等间隔GM(1 1)幂模型 非等间隔无偏GM(1 1)幂模型 极限承载力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钢丝绳断丝无损定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38
15
作者 曹青松 刘丹 +1 位作者 周继惠 周建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7-794,共8页
钢丝绳已广泛应用于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等相关行业,由其断丝、磨损等缺陷所引起的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采用低频透射式电涡流检测方法,设计一个探头沿径向对称布置的可调整式环形涡流探伤装置,克服了提离效应、边缘效应以及集... 钢丝绳已广泛应用于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等相关行业,由其断丝、磨损等缺陷所引起的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采用低频透射式电涡流检测方法,设计一个探头沿径向对称布置的可调整式环形涡流探伤装置,克服了提离效应、边缘效应以及集肤效应对检测系统的影响。选取感应信号相对于激励信号的峰-峰值差和相位差作为特征量,采用数字式峰-峰值算法和占空比原理计算信号特征量。针对钢丝绳电涡流无损定量检测系统,采用断丝数量和断丝位置表征断丝缺陷,建立断丝缺陷与特征量、传感器参数、钢丝绳特性以及后两者间相对关系的广义函数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拟合法确定系统函数模型,结合空间等间隔采样技术定量分析断丝缺陷,并探讨了此检测系统相关参数的确定。设计了一套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无损检测系统,针对自制钢丝绳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特征量确定合理、提取方法合适、广义函数模型有效、系统总体方案可行,为钢丝绳电涡流无损定量检测系统的实现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涡流检测 峰-峰值差 相位差 等空间间隔采样技术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傅里叶光谱仪干涉图均匀抽样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保生 刘勇 王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1-20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干涉图均匀抽样的新方法.采用高速数据采集卡同时采样参考光信号和测试光信号,依据参考光信号与采样点数和测试光信号与采样点数的关系对测试光信号重新抽样得到等光程间隔采样的干涉图.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表明:干涉图均匀抽... 提出了一种干涉图均匀抽样的新方法.采用高速数据采集卡同时采样参考光信号和测试光信号,依据参考光信号与采样点数和测试光信号与采样点数的关系对测试光信号重新抽样得到等光程间隔采样的干涉图.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表明:干涉图均匀抽样法实现了光纤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干涉图的等间隔采样,消除了附加的谱线可用于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采样系统中,尤其是在短波段干涉光谱仪中有很强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光谱 光纤干涉仪 等间隔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空间非等间隔量化的木材图像主色调检索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微 李红岩 孙丽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9-162,共4页
在分析木材材色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木材图像HSV颜色空间的色调、饱和度和亮度3分量分别进行非等间隔量化降维,根据木材图像色调分布主要在0°~60°区域内,饱和度主要在0~0.6,亮度主要在0.66~1的区间上,将色调量化为9... 在分析木材材色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木材图像HSV颜色空间的色调、饱和度和亮度3分量分别进行非等间隔量化降维,根据木材图像色调分布主要在0°~60°区域内,饱和度主要在0~0.6,亮度主要在0.66~1的区间上,将色调量化为9个非等间隔区间,饱和度量化为3个非等间隔区间,亮度量化为3个非等间隔区间。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主色调的方法,将3个颜色分量合成一维特征矢量,从而进行相似性比对检索。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保证检索准确率,同时提高检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图像 非等间隔 主色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更新机制的铁路轨道不平顺灰色预测模型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郭然 韩宝明 +1 位作者 李得伟 李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334-4341,共8页
为了准确预测轨道各项不平顺的劣化情况,保证轨道的高平顺性,杜绝安全隐患,提出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铁路轨道局部不平顺预测方法。该方法将25 m轨道单元区段各项不平顺幅值的标准差作为原始时间序列,建立具有更新机制的轨道不平顺灰色GM(... 为了准确预测轨道各项不平顺的劣化情况,保证轨道的高平顺性,杜绝安全隐患,提出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铁路轨道局部不平顺预测方法。该方法将25 m轨道单元区段各项不平顺幅值的标准差作为原始时间序列,建立具有更新机制的轨道不平顺灰色GM(1,1)非等时距预测模型,并优化模型的背景值和初值以提高预测精度。利用京九线轨检车波形数据,从时间和空间维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单元区段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39 mm,平均相对误差为1.95%;连续区段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46 7 mm,平均相对误差为3.62%。该模型预测不平顺状态与实测结果非常逼近,能够较好地反映轨道局部不平顺的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灰色预测理论 GM(1 1) 非等时距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马尔可夫链的轨道不平顺发展预测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曲建军 高亮 +1 位作者 辛涛 郑晓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7-111,共5页
轨道不平顺的发展受轨道、荷载、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它们的综合作用使轨道不平顺的发展过程呈现出趋势性和随机性特征.将灰色GM(1,1)预测理论与马尔可夫链预测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适应轨道系统的改进灰色-马尔可夫链组合预测模型.新模型... 轨道不平顺的发展受轨道、荷载、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它们的综合作用使轨道不平顺的发展过程呈现出趋势性和随机性特征.将灰色GM(1,1)预测理论与马尔可夫链预测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适应轨道系统的改进灰色-马尔可夫链组合预测模型.新模型较好地处理了轨道系统内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并能够充分挖掘历史数据给予的信息.应用新模型对轨道质量指数TQI进行实例计算,表明其具有很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轨道质量指数 灰色模型 马尔可夫链 发展预测 非等时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铁盾构施工地表沉降的非等间隔模型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骆汉宾 李炜明 周光辉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91,共6页
研究目的:地铁盾构施工监测数据(特别在盾构始发段)具有数据量小,监测间隔不相等的特点,一般数据拟合与预测方法的应用受到诸多约束。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通过预设阈值的改进非等间隔模型,并基于武汉地铁盾构二号线的积玉桥始发段的监... 研究目的:地铁盾构施工监测数据(特别在盾构始发段)具有数据量小,监测间隔不相等的特点,一般数据拟合与预测方法的应用受到诸多约束。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通过预设阈值的改进非等间隔模型,并基于武汉地铁盾构二号线的积玉桥始发段的监测数据进行了拟合与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在数据量小,非等间隔监测数据的前提下,对地表沉降进行较好的拟合与预测,并与传统非等间隔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地表沉降 非等间隔模型 数据拟合 数据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