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0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reduced graphene oxide produced by plant extract on anti-corrosion behaviour of epoxy coating
1
作者 FOROUZESH Shervin JAFARI Hassan SADEGHZADEH Ahma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3期820-836,共17页
Graphene oxide (GO) reduced by Stachys lavandulifolia extract (SLE) was produced and characterised. The anti-corrosion behaviour of epoxy coatings containing GO and rGO nanosheets was investigated. FESEM-EDS, FT-IR, a... Graphene oxide (GO) reduced by Stachys lavandulifolia extract (SLE) was produced and characterised. The anti-corrosion behaviour of epoxy coatings containing GO and rGO nanosheets was investigated. FESEM-EDS, FT-IR, and Raman spectroscopy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nanosheets and epoxy coatings. EIS experiment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of the coatings. The O/C ratio for GO and rGO-SLE was found to be 2.5 and 4.5, indicating a decrease in the carbon content after the reduction of GO, confirming the adsorption of SLE onto the GO nanosheets. The successful reduction of GO in the presence of SLE particles was confirmed by disappearing the C=O peak an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C-O-C bond intensity. The epoxy/rGO- SLE coatings exhibited the highest double-layer thickness and excell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compared to neat epoxy and epoxy/GO coatings, emphasizing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rGO in enhancing th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of epoxy coatings. The highest values for total charge transfer and film resistances and the inhibition efficiency were observed to be 6529 Ω·cm^(2) and 90%, respectively, for the epoxy/rGO-SLE coated steel plate.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epoxy/0.15 wt.% rGO-SLE coating demonstrates the best corrosion resistance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oxide coating epoxy corrosion NANOSHEET Stachys lavandulifol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waterborne epoxy coating pigmented by nano-sized aluminium powder on steel 被引量:6
2
作者 LIU Jian-hua ZHAN Zhong-wei +1 位作者 LI Song-mei YU M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46-54,共9页
A novel kind of waterborne epoxy coating pigmented by nano-sized aluminium powders on high strength steel was formulated. Several coatings with different pigment volume content (PVC) were prepared. The coating morphol... A novel kind of waterborne epoxy coating pigmented by nano-sized aluminium powders on high strength steel was formulated. Several coatings with different pigment volume content (PVC) were prepared. The coating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Immersion test and neutral salt spray test were also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ritical pigment volume content (CPVC) value is between 30% and 40%. The coating with PVC of 30% exhibits good corrosion resistance in 3.5% (mass fraction) NaCl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ized aluminium powder waterbome epoxy coat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pigment volume cont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low curing temperature on the anti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composite coatings reinforced with modified Fe_(3)O_(4)
3
作者 CHEN Xiao-hua SUN Yi-xiang +1 位作者 MAN Cheng CUI Hong-zh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3435-3446,共12页
In this manuscript,the neat epoxy(EP)and functionalized Fe_(3)O_(4)(G-Fe_(3)O_(4))reinforced epoxy(G-Fe_(3)O_(4)/EP)coatings were cur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and the effect of the low curing temperature on the ... In this manuscript,the neat epoxy(EP)and functionalized Fe_(3)O_(4)(G-Fe_(3)O_(4))reinforced epoxy(G-Fe_(3)O_(4)/EP)coatings were cur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and the effect of the low curing temperature on the anticorrosion performance was investiga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poxy-amine ring-open addition reaction mainly exists in the curing process,and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of the reaction for the two coatings are 55.84 and 53.29 kJ/mol,respectively.For the coatings cured at the low temperature,almost no pores could be detected on the fracture surface,but the presentence of the rough regions reflects the poor curing state.As compared with the samples cured at the high temperature,the anti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atings with the low curing temperature is worse,and the decrease rate of the anticorrosion performance is slower,because of the poor curing state and low adhesion obtained at the low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temperature curing epoxy coating curing kinetics anticorrosion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合金表面石墨烯/环氧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防腐耐磨性能研究
4
作者 胡天昌 徐宁 +4 位作者 陈雷雷 李昊坤 李毅 秦宝锋 胡丽天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3,共7页
【目的】通过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复合来改善纯环氧涂层耐腐蚀性能较差且摩擦系数高的缺陷,实现铜合金表面涂层耐腐蚀耐磨性协同功能一体化。【方法】石墨烯被用作填料分散到无溶剂型环氧涂料中,探讨了石墨烯含量对铜合金表面环氧涂层耐... 【目的】通过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复合来改善纯环氧涂层耐腐蚀性能较差且摩擦系数高的缺陷,实现铜合金表面涂层耐腐蚀耐磨性协同功能一体化。【方法】石墨烯被用作填料分散到无溶剂型环氧涂料中,探讨了石墨烯含量对铜合金表面环氧涂层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石墨烯/环氧复合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明显低于纯环氧涂层。同时,相较于纯环氧涂层,石墨烯/环氧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可分别降低50%和91.6%。【结论】石墨烯/环氧复合涂层可显著改善铜基摩擦副的耐腐蚀性及耐磨性,并且适当的石墨烯含量可实现涂层协同耐腐蚀/耐磨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环氧涂层 石墨烯 耐腐蚀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涂层在深海环境下的适用性评价
5
作者 钱思成 张国庆 +2 位作者 于萱 梁健 高龙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0,共6页
为对深水用涂层系统的评价和选用提供参考,以4种双层环氧涂层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深海环境模拟实验(64℃,15 MPa)研究了环氧类涂层系统在深海环境下的性能变化。对初始及经过深海环境模拟实验后的涂层进行拉开法附着力和耐阴极剥离性能... 为对深水用涂层系统的评价和选用提供参考,以4种双层环氧涂层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深海环境模拟实验(64℃,15 MPa)研究了环氧类涂层系统在深海环境下的性能变化。对初始及经过深海环境模拟实验后的涂层进行拉开法附着力和耐阴极剥离性能测试,分析深水环境对涂层基本性能的影响。此外,研究了涂层在常压水浸泡和深海环境模拟实验中不同时间段的吸水率、电化学阻抗谱以及涂层表面形貌的变化,探讨深水压作用下海水对涂层的渗透性以及对涂层阻抗和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深水压实验后,涂层依然能有效附着于钢材表面,但其阻抗和防腐性能明显下降。最后,结合深水环境下的防腐系统应用实际,指出了常用阴极保护设计规范并不适用于深水环境,建议深水阴极保护设计应考虑钢结构所用涂层的实际绝缘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涂层 深水 阻抗 阴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的合成以及在水性涂料方面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孙金鹏 刘树敏 +6 位作者 张靠民 李桂洋 李鑫 程建军 田文彬 范俊梅 李冲冲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23-233,共11页
目的 在合成超支化聚酯的基础上,制备出综合性能较好的水性超支化聚氨酯和水性超支化环氧乳液。方法 以偏苯三酸酐(TMA)、三羟甲基丙烷(TMP)和叔碳酸缩水甘油酯(E10P)为原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三苯基膦为催化剂,合成了4种... 目的 在合成超支化聚酯的基础上,制备出综合性能较好的水性超支化聚氨酯和水性超支化环氧乳液。方法 以偏苯三酸酐(TMA)、三羟甲基丙烷(TMP)和叔碳酸缩水甘油酯(E10P)为原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三苯基膦为催化剂,合成了4种超支化聚酯(HBPE),产率分别为97.6%、95%、95%和92%,并通过IR、DSC、TG对超支化聚酯进行表征分析。在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基础上,引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600(PEG600)、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合成了水性超支化聚氨酯乳液。在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基础上,引入环氧E51,合成了水性超支化环氧乳液,2种乳液均具有良好的透明性。结果 粒径分析结果显示,2种乳液的平均粒径均小于40 nm,均具有明显的双峰分布特征。GPC分析结果显示,2种乳液的分子量与理论计算的分子量吻合。涂膜的检测结果显示,水性超支化聚氨酯漆膜的光泽为98.2 GU,附着力为0级(划格法),铅笔硬度为4H,50 cm落锤冲击后,表面无任何裂纹、起皮和脱落现象。水性超支化环氧乳液固化后的漆膜检测结果显示,光泽度为80.4 GU,铅笔硬度为4H,综合性能良好。结论 本试验使用的是工业原料,涂膜性能的检测也采用工业标准,具有一定的工业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聚氨酯 环氧树脂 水性涂料 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ZIF-67/水性环氧复合涂层的制备及防腐性能
7
作者 黄亚文 张田田 +3 位作者 邓莉 张炜亮 陈俊 胡程耀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针对氧化石墨烯(GO)无自修复性能和沸石类金属有机框架(MOFs)聚合物的腐蚀介质屏蔽性能较弱等实际问题,将具有主被动协同防腐作用的GO/MOFs复合纳米颗粒作为防腐填料,加到水性环氧树脂涂层(WEP)中从而提升防腐性能。通过微观形貌观察、... 针对氧化石墨烯(GO)无自修复性能和沸石类金属有机框架(MOFs)聚合物的腐蚀介质屏蔽性能较弱等实际问题,将具有主被动协同防腐作用的GO/MOFs复合纳米颗粒作为防腐填料,加到水性环氧树脂涂层(WEP)中从而提升防腐性能。通过微观形貌观察、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和盐水浸泡实验对涂层的附着力和防腐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复合纳米涂层的吸水率比纯WEP涂层降低6%。在3.5%盐水中浸泡7 d后,复合纳米填料的添加量达到0.3%时,复合涂层的阻抗模量仍能保持1.9×10^(8)Ω·cm^(2),表现出优异的防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沸石类金属有机框架聚合物 水性环氧树脂涂层 MOFS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粉碎用磨辊表面纳米黏土/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涂层性能的研究
8
作者 贾华坡 李丽艳 郭鑫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9-20,共12页
针对辊式粉碎机制备动物饲料时磨辊表面磨损和腐蚀的问题,提出通过在磨辊表面涂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涂层来克服,并对涂层材料与辊式粉碎机中主要作用力相适应的主要机械性能进行研究,以确定用作磨辊表面涂层的环氧树脂基体中纳米黏土的... 针对辊式粉碎机制备动物饲料时磨辊表面磨损和腐蚀的问题,提出通过在磨辊表面涂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涂层来克服,并对涂层材料与辊式粉碎机中主要作用力相适应的主要机械性能进行研究,以确定用作磨辊表面涂层的环氧树脂基体中纳米黏土的最佳含量。开展小麦颗粒压缩试验、纳米黏土/环氧树脂压缩试验、纳米黏土/环氧树脂与辊表面材料黏接拉伸试验、小麦颗粒对纳米黏土/环氧树脂涂层压缩试验,从力学角度对不同纳米黏土含量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各种性能进行讨论,并构建小麦-磨辊离散元仿真模型,探究涂层对小麦碾磨破碎率的影响。小麦籽粒单轴压缩试验的力学行为分为弹性区、塑性变形区和籽粒压碎区3个区域,纳米黏土含量为2 wt%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抵抗压缩破坏的能力较强,与磨辊表面材质的黏合性能较好,且能够在较低屈服应力、较小载荷和较低形变量下将小麦籽粒压裂,具有较强粉碎能力,且仿真结果表明该含量下的纳米黏土/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涂层具有较高的碾磨破碎率。纳米黏土含量为2 wt%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涂层综合性能较好,适合用作辊式粉碎机磨辊表面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磨辊 纳米黏土/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离散单元法 涂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填料对水性环氧涂料隔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唐灿 王金伟 +1 位作者 苏新永 王家澳 《涂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7,63,共7页
为提升涂料的隔声性能,选择空心玻璃微珠(HGM)和氧化铝微球为填料,研究不同类别的功能型填料复配对水性环氧涂料隔声性能的影响。将经过表面处理的HGM均匀分布于涂层中,测试声音传递损失(TL)与HGM用量之间的关系,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 为提升涂料的隔声性能,选择空心玻璃微珠(HGM)和氧化铝微球为填料,研究不同类别的功能型填料复配对水性环氧涂料隔声性能的影响。将经过表面处理的HGM均匀分布于涂层中,测试声音传递损失(TL)与HGM用量之间的关系,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添加小粒径的氧化铝微球,研究其在HGM堆积空隙间的填充作用。结果表明:添加15%HGM的涂层平均TL较铝箔基体提升了5%;添加氧化铝起到了填充和减少HGM破碎的作用。含15%HGM和12%Al_(2)O_(3)的涂层在2000~4000 Hz频段的隔声效果更好,相较于仅含15%HGM的涂层平均TL进一步提升了3%。对特定发声设备在40~80 dB声压级范围的噪音,相比铝箔基体的传递损失提高了6 dB,具有较好的隔声性能。可为开发机械泵、压缩机、电机等设备外壳具有隔声效果的环保涂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树脂 隔声涂料 空心玻璃微珠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谷氨酸改性氧化石墨烯复合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及防腐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伟 杜伟 +6 位作者 郭铁滨 关潇卓 王铁铮 高健桐 张楠 李达 张兰河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435,共12页
采用L-谷氨酸(L-Glu)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改性以提高GO的分散性,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L-GO)作为填料掺杂至环氧树脂(EP)中,制备L-GO/EP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改性前后GO的形貌结构... 采用L-谷氨酸(L-Glu)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改性以提高GO的分散性,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L-GO)作为填料掺杂至环氧树脂(EP)中,制备L-GO/EP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改性前后GO的形貌结构和表面特性;识别涂层的硬度、耐磨性和附着力等指标的变化,评价涂层的物理性能;利用热重分析仪(TG)、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和极化曲线(Tafel)考察L-GO/EP的热稳定性和防腐性能。结果表明:与GO相比,改性后的L-GO纳米片层间距增加0.115nm,ID/IG由0.98增加至1.01,L-GO具有更高的无序水平;L-Glu附着于GO表面,增加了GO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解决了GO的团聚问题,提高了涂层的稳定性。与EP和GO/EP相比,L-GO/EP涂层具有最高的硬度(5H)、耐磨性(0.9L/μm)、柔韧性(3mm)、耐冲击强度(50cm)和附着力(1级)。与EP相比,L-GO/EP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由2.85×10^(−6)A/cm^(2)下降到7.65×10^(-8)A/cm^(2),极化电阻由2.06×10^(4)Ω·cm^(2)增加到5.79×10^(5)Ω·cm^(2)。L-GO/EP涂层的防腐性能提高与L-GO分散性和物理阻隔性能增加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氧化石墨烯 环氧树脂涂料 复合涂层 分散性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熔结环氧粉末涂层寿命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慎聪 魏英华 +1 位作者 吕晨曦 曹海娇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8-140,共13页
目的 为确保防腐领域的熔结环氧粉末涂层(FBE涂层)长期安全运行,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数学模型,预测涂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失效速度和服役寿命。方法 采用电化学技术,测定了FBE涂层涂覆的碳钢在25、60、70、80和90℃5种温度下,在3.5%(... 目的 为确保防腐领域的熔结环氧粉末涂层(FBE涂层)长期安全运行,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数学模型,预测涂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失效速度和服役寿命。方法 采用电化学技术,测定了FBE涂层涂覆的碳钢在25、60、70、80和90℃5种温度下,在3.5%(质量分数)Na Cl溶液中的低频交流阻抗值,利用FTIR测试分析FBE涂层在浸泡过程中官能团的变化,利用SEM/EDS对浸泡末期的FBE涂层截面和Q345E的形貌变化进行观察。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探究了FBE涂层的低频阻抗模值与其在模拟液中浸泡时间的相关性,并据此构建了用于预测涂层腐蚀寿命的数学模型。此外,模型还成功定义了一个定量常数a,用以描述涂层失效的速度。结果 涂层在90℃浸泡100 d后,|Z|0.01 Hz下降了4个数量级,为10^(7)Ω·cm^(2),附着力从1级降为3级,将10^(7)Ω·cm^(2)作为FBE涂层的失效标准。通过对比不同温度浸泡下FBE涂层的失效常数a,发现相较于25℃,60℃的FBE涂层失效速度提高了1.9倍,60~90℃每提高10℃,FBE涂层失效速度分别增加了2.1、2.2和1.3倍。200μm的FBE涂层在25℃的常温环境中,服役寿命达2 240 d;环境温度升高至60℃,涂层的服役寿命减半至1 120 d。随着温度继续上升,涂层的耐久性急剧下降,70、80和90℃的服役寿命分别为400、215和100 d。结论 经过数学统计验证和试验结果对比验证,该模型精度良好,可靠性高,能够对FBE涂层的服役寿命进行准确预测。90℃浸泡下,FBE涂层的失效过程虽然大幅缩短,但是涂层失效机理基本没有发生变化,温度升高只是加快了涂层内部分子的运动,没有产生新的老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结环氧粉末涂层 灰色系统理论 电化学阻抗 寿命预测 低频阻抗模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方氮化硼@TiO_(2)/水性环氧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万珅 姚红蕊 王娜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6-312,353,共8页
首先将TiCl_(4)在六方氮化硼(h-BN)表面上原位水解,制备了TiO_(2)改性h-BN纳米复合填料(h-BN@TiO_(2));然后将h-BN@TiO_(2)添加到水性环氧树脂(WEC)中制备了h-BN@TiO_(2)/WEC复合涂层。采用FTIR、XRD、SEM对h-BN@TiO_(2)的结构组成和表... 首先将TiCl_(4)在六方氮化硼(h-BN)表面上原位水解,制备了TiO_(2)改性h-BN纳米复合填料(h-BN@TiO_(2));然后将h-BN@TiO_(2)添加到水性环氧树脂(WEC)中制备了h-BN@TiO_(2)/WEC复合涂层。采用FTIR、XRD、SEM对h-BN@TiO_(2)的结构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盐雾实验考察了h-BN/WEC复合涂层、纯WEC涂层和h-BN@TiO_(2)/WEC复合涂层的屏蔽性能和防腐性能。结果表明,TiO_(2)负载在h-BN纳米片上,增大了h-BN片层间距,降低了h-BN的团聚;在质量分数3.5%的NaCl溶液中浸泡600 h后,h-BN@TiO_(2)/WEC复合涂层的低频阻抗模值(5.03×10^(6)Ω·cm^(2))高于h-BN/WEC复合涂层(3.64×10^(6)Ω·cm^(2))和纯WEC涂层(1.66×10^(6)Ω·cm^(2)),并且涂层电阻始终最高、变化最平稳;h-BN@TiO_(2)有效减缓了腐蚀介质向涂层内部的扩散速率,提高了涂层的屏蔽性能和防腐性能,增大了h-BN@TiO_(2)/WEC复合涂层与金属基底间的附着力(12.0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涂层 六方氮化硼 二氧化钛 水性环氧树脂 防腐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果酚基苯并噁嗪改性环氧树脂及其防腐性能
13
作者 于金尼 尚倩倩 +1 位作者 张猛 周永红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1,共8页
环氧树脂因其耐水性差、韧性低及长期使用后附着力降低等问题,在长效防腐蚀涂层领域的发展受到限制。苯并噁嗪树脂聚合开环后的羟基能够与环氧基团发生聚合反应,可以用作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以改善环氧树脂的化学性能。以腰果酚为原料,将... 环氧树脂因其耐水性差、韧性低及长期使用后附着力降低等问题,在长效防腐蚀涂层领域的发展受到限制。苯并噁嗪树脂聚合开环后的羟基能够与环氧基团发生聚合反应,可以用作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以改善环氧树脂的化学性能。以腰果酚为原料,将其与多聚甲醛、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通过曼尼希反应制备了腰果酚基苯并噁嗪树脂(CBOZ)。将腰果酚先与丁二酰氯进行酯化反应,再利用过氧化氢对双键进行环氧化,得到腰果酚基环氧树脂(CEP);将CBOZ和CEP按比例进行混合并固化,研究了环氧基团与噁嗪环的物质的量比对涂层的热学性能、交联密度、涂膜性能和润湿性能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氧基团与噁嗪环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涂层(CEPBOZ-3)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CEPBOZ-3涂层的凝胶含量为92.49%、铅笔硬度为5H、附着力为3级、柔韧性为2 mm、水接触角(WCA)为(107.4±1.3)°,涂层还具有较好的热学性能和耐溶剂性。对CEPBOZ-3涂层进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可知,涂层表现出较好的防腐蚀性能,低频下的阻抗模值(|Z|_(0.01Hz))为1.1×10^(8)Ω·cm^(2),浸泡336 h后的|Z|_(0.01Hz)为1.0×10^(6)Ω·cm^(2),表明涂层具有长期防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果酚 环氧树脂 苯并噁嗪 疏水性 防腐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氨酸改性磷酸锌对无溶剂环氧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陈奡 段海涛 +3 位作者 金义杰 詹胜鹏 章武林 贾丹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0-271,共12页
无溶剂环氧涂层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涂料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现有的无溶剂环氧涂层在海洋船舶等重防腐领域的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服役寿命不足的问题,导致其在苛刻环境中的应用受限。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提升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和服役寿命,... 无溶剂环氧涂层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涂料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现有的无溶剂环氧涂层在海洋船舶等重防腐领域的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服役寿命不足的问题,导致其在苛刻环境中的应用受限。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提升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和服役寿命,开发一种以L-胱氨酸改性磷酸锌作为新型功能性填料的无溶剂环氧防腐涂层(L/EP),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表征了胱氨酸改性磷酸锌的结构和形貌,利用电化学工作站、中性盐雾试验等方法评价了涂层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胱氨酸改性磷酸锌(LZP)粉末在环氧涂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能够提高无溶剂环氧涂层的防腐性能,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与未添加LZP的环氧涂层相比,L/EP涂层的电化学低频阻抗值增2个数量级,腐蚀电位增加32.60%,且当LZP的质量分数为3%时,涂层的防腐性能达到最佳,其耐盐雾性能比未添加LZP的涂层提高约50%,将其归因于LZP颜料的物理屏蔽和化学缓蚀等作用。这不仅为提升环氧涂层的使用寿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开发环保、高效的防腐涂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氨酸 磷酸盐 环氧树脂 电化学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改性纳米SiO_(2)水性环氧涂层的制备及防腐性能
15
作者 童庆玲 黄小庆 +4 位作者 杨建军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刘久逸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86-1993,2028,共9页
以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端基改性剂,制备了氯端基化的纳米SiO_(2)(CTNS),再引入三聚氰胺作为腐蚀抑制剂,通过共价键的进一步修饰接枝到CTNS表面上,制备了三聚氰胺改性纳米SiO_(2)复合材料(MCTNS),将MCTNS与水性环氧树脂(WEP)共混制备... 以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端基改性剂,制备了氯端基化的纳米SiO_(2)(CTNS),再引入三聚氰胺作为腐蚀抑制剂,通过共价键的进一步修饰接枝到CTNS表面上,制备了三聚氰胺改性纳米SiO_(2)复合材料(MCTNS),将MCTNS与水性环氧树脂(WEP)共混制备了水性环氧(MCTNS/WEP)涂料,将MCTNS/WEP涂料涂敷Q235钢板形成了MCTNS/WEP涂层。采用FTIR、TGA、XPS对MCTNS进行了表征,通过SEM、TGA、冲击和附着力实验对MCTNS/WEP涂层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和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探究了MCTNS添加量对MCTNS/WEP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水性环氧树脂和水性环氧固化剂总质量1.0%的MCTNS时,制备的MCTNS/WEP_(2)涂层附着力为0级、硬度为3H、耐冲击为45 kg·cm、吸水率为4.28%、水接触角为93.5°;与WEP涂层相比,MCTNS/WEP_(2)涂层腐蚀电流密度从9.13×10^(-5) A/cm^(2)减至8.13×10^(-6) A/cm^(2),腐蚀电位从–0.597 V增至–0.248 V,缓蚀效率可达97.5%,盐雾实验30 d后涂层仍能保持光滑完整。MCTNS可以与WEP中的环氧基团反应形成共价键,改善SiO_(2)与环氧基体的相容性,增加涂层的交联密度,又能填补环氧涂层的缺陷,避免腐蚀介质的直接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_(2) 水性环氧树脂 金属腐蚀 三聚氰胺 涂层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韧环氧树脂、多元醇分子量及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对复合涂层防护性能的研究
16
作者 杨志 张翼 杨慧敏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0-189,共10页
传统涂层因材料单一、综合防护性能较差,将聚醚胺D230、D400、D2000以不同比例固化E51来改善其韧性,作为环氧树脂底层。通过PTMG650与PTMG2000混合来调控聚氨酯微相分离结构,再将有机硅引入改进聚氨酯的力学、防水等性能,将其作为中间... 传统涂层因材料单一、综合防护性能较差,将聚醚胺D230、D400、D2000以不同比例固化E51来改善其韧性,作为环氧树脂底层。通过PTMG650与PTMG2000混合来调控聚氨酯微相分离结构,再将有机硅引入改进聚氨酯的力学、防水等性能,将其作为中间层。二者与聚脲外层制备出一种具有优良耐磨、防腐、抗冲击的复合涂层。结果表明,m(D230)∶m(D2000)=2∶1固化的E51涂层的附着力为1级,伸长率有较明显提升,抗冲击强度达100 cm。m(PTMG2000)∶m(PTMG6500)=1∶2制备的聚氨酯综合性能最佳,将羟基硅氧烷(PDMS)引入聚氨酯中发现,PU/Si-10%拉伸强度为34.07 MPa,伸长率从318.78%增加到343.74%,50%热分解温度较PU-650从363.26℃提升至417.97℃,静态水接触较PU-2000从80.23°升至100.02°,吸水率从2.28%降到1.132%。复合涂层附着力可达1级,远高于ISO 2409—2007要求的3级,冲击强度可达100 cm,远高于GB/T 1732—2020的要求。经过有机硅改性后,阻抗从6.647×10^(7)Ω·cm^(2)升至7.212×10^(7)Ω·cm^(2),30 min磨损量从8.17 mg降低到7.54 mg,防护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防护涂层 增韧环氧树脂 有机硅 改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多巴胺原位聚合改性氟化石墨烯对水性环氧树脂涂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建康 李茂东 +5 位作者 王良旺 张双红 翟伟 李爽 熊磊 王维科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21,共12页
目的改善氟化石墨烯在水性环氧树脂涂层中的分散性,增强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方法受贻贝黏附蛋白的启发,以多巴胺为修饰单体,通过原位聚合生长在氟化石墨烯(FG)表面形成聚多巴胺(PDA)层,从而对FG进行功能化修饰。随后,将FG@PDA作为填料添... 目的改善氟化石墨烯在水性环氧树脂涂层中的分散性,增强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方法受贻贝黏附蛋白的启发,以多巴胺为修饰单体,通过原位聚合生长在氟化石墨烯(FG)表面形成聚多巴胺(PDA)层,从而对FG进行功能化修饰。随后,将FG@PDA作为填料添加到水性环氧树脂(WEP)涂层中,制备了FG@PDA/WEP复合涂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FG@PDA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分析,并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等评估了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多巴胺通过自聚合均匀生长在FG片层表面形成聚多巴胺纳米颗粒,明显提高了FG在乙醇溶剂中的分散稳定性。添加0.5%~1%(质量分数)FG@PDA复合材料的FG@PDA/WEP复合涂层在浸泡10 d后,其低频阻抗模量(|Z|f=0.01 Hz)显著高于纯WEP涂层,保持在108Ω·cm^(2)以上。结论聚多巴胺的引入提供了丰富的反应活性位点,增强了FG与树脂基质的界面相互作用,从而显著提高了涂层的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氟化石墨烯 分散 水性环氧涂层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包覆空心玻璃微球改性水性环氧富锌防腐涂料
18
作者 冷昕阳 余海斌 《涂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为解决石墨烯在涂层中的分散问题,先以空心玻璃微球(HGM)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包覆空心玻璃微球(GO-HGM),经热还原得到具有导电能力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包覆空心玻璃微球的功能化粉体(RGO-HGM),并将其应用到水性... 为解决石墨烯在涂层中的分散问题,先以空心玻璃微球(HGM)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包覆空心玻璃微球(GO-HGM),经热还原得到具有导电能力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包覆空心玻璃微球的功能化粉体(RGO-HGM),并将其应用到水性环氧富锌涂料中。用红外光谱仪(FT-IR)、拉曼光谱仪(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镜(SEM)分析GO-HGM和RGO-HGM的结构和微观形貌,并通过电化学研究了涂层的防腐性能和防腐机理。结果表明:GO成功包覆到HGM表面上,且被热还原为RGO-HGM,并恢复一定的导电性。在含锌量50%的环氧富锌涂料中添加RGO-HGM,能有效提高活化锌含量,来提高环氧富锌涂层的阴极保护能力,且添加量为6%时,防腐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球 石墨烯 水性环氧富锌涂料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型Janus片的制备及提升水性涂料防护性能
19
作者 冯军 张馨予 +3 位作者 张琳林 王飞 孙大吟 王娜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8-928,共11页
利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MS)和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提供亲水性—NH2和疏水性苯基(—Ph),采用水包油乳液界面诱导相分离的溶胶-凝胶一步法制备了两亲型Janus片(α-Janus-β)。将α-Janus-β作为功能填料加入到水性环氧树脂(WEP)... 利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MS)和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提供亲水性—NH2和疏水性苯基(—Ph),采用水包油乳液界面诱导相分离的溶胶-凝胶一步法制备了两亲型Janus片(α-Janus-β)。将α-Janus-β作为功能填料加入到水性环氧树脂(WEP)中,制备了α-Janus-β/WEP复合涂层。通过FTIR、Zeta电位、SEM和EDS对Janus片进行了表征,采用水、油乳化性能测试评价了Janus片的两亲性;通过盐雾耐腐蚀、电化学和水接触角测试,考察了APTMS和PTES质量比对α-Janus-β/WEP复合涂层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PTMS、PETS质量分别为0.40、0.20 g时制备的α4-Janus-β_(2)具有最佳的各项性能;α4-Janus-β_(2)含量为WEP质量的3%时制备的复合涂层3%α4-Janus-β_(2)/WEP疏水性、耐腐蚀性等防护性能最佳,水接触角为90°,电化学阻抗在30 d后仍可达到3.70×10^(7)Ω·cm^(2),经过60 d盐雾测试后仍具有防护能力。α4-Janus-β_(2)在WEP内分散性良好,疏水侧自取向构筑阻隔保护层,显著提升了WEP涂层的疏水性、耐腐蚀性等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Janus片 水性环氧涂料 功能填料 疏水性能 耐腐蚀性能 建筑用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醛-环氧树脂自修复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
作者 邴嘉辉 张书弟 +2 位作者 董家麟 马嘉成 卫新雅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5,共6页
为解决传统涂层在环境中长期使用失效导致金属腐蚀的问题,研究了带有自修复性能的智能涂层。将尿素与甲醛作为壁材,环氧树脂E51作为芯材合成脲醛-环氧树脂微胶囊,使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得到疏水自修复微胶囊... 为解决传统涂层在环境中长期使用失效导致金属腐蚀的问题,研究了带有自修复性能的智能涂层。将尿素与甲醛作为壁材,环氧树脂E51作为芯材合成脲醛-环氧树脂微胶囊,使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得到疏水自修复微胶囊;将其加入到涂层中即可制备出具有疏水自修复功能的智能涂层。结果表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微观形貌,发现微胶囊表面呈现不光滑的球体;通过接触角实验测试智能涂层与普通有机涂层接触角角度,发现智能涂层接触角远大于普通有机涂层接触角,证明其有疏水性;通过电化学测试、盐雾试验测试其耐腐蚀性能与自修复性能,实验表明智能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且可完成自修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涂层 脲醛-环氧微胶囊 疏水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