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哌唑嗪(PRA)拮抗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人类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hESCs-CMs)肥大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洁 裴晏梓 +2 位作者 刘阳 陈海燕 孙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9-315,共7页
目的在人类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cardiomyocytes,hESCs-CMs)上,研究α受体拮抗剂-哌唑嗪(prazosin,PRA)对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诱导的心肌肥大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二维培养分化的方法... 目的在人类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cardiomyocytes,hESCs-CMs)上,研究α受体拮抗剂-哌唑嗪(prazosin,PRA)对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诱导的心肌肥大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二维培养分化的方法将hESCs-H7细胞系定向诱导分化为CMs,并通过imageJ软件计算免疫荧光染色图片来检测CMs面积的改变,qRT-PCR方法检测CMs肥大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通过Leica显微镜FelixGX细胞动缘检测系统来测定CM收缩力及跳动情况的改变。结果20 μmol/L NE处理可使hESCs-CMs面积明显增大,肥大相关基因mRNA水平表达上调,收缩力及跳动频率增加;15 μmol/L PRA处理后hESCs-CMs面积相较NE组有所降低,肥大相关基因 BNP、TNNT2 mRNA表达明显降低,CM收缩力及跳动频率明显减弱。结论α受体拮抗剂PRA在hESCs-CMs上通过抑制NE诱导的细胞面积增大、肥大相关基因表达上调、收缩力增强以及跳动频率增加,从而改善NE诱导的心肌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唑嗪(PRA) 去甲肾上腺素(NE) 胚胎干细胞(esc) 心肌分化 心肌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抑制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毕迦琦 王昭 +6 位作者 王炳坤 孙春燕 孙亚 崔晓彤 庞欣 王晓钰 王杰琼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8-1157,共10页
目的研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somes,ASC-exo)抑制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诱导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比较小鼠年龄、提取方法、Ⅰ型胶... 目的研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somes,ASC-exo)抑制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诱导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比较小鼠年龄、提取方法、Ⅰ型胶原酶溶液的浓度等条件来研究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ASCs)提取后形态和数量的影响。建立FITC诱导的小鼠体内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的ASC-exo,测量小鼠耳厚、耳质量、搔耳次数,HE染色观察小鼠耳组织病理变化;检测ASC-exo的无毒性;ELISA法检测Ig E、IL-5、IL-13等细胞因子水平;RT-q PCR检测TSLP、IL-33、封闭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CLDN-1)、钙黏蛋白E(E-cadherin)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结果建立了一种高效的ASCs提取方法。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可见明显AD症状,与模型组相比,ASC-exo给药组可明显减少搔耳次数,减少表皮增厚,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和Th2细胞因子IL-5和IL-13的分泌,同时ASC-exo给药组明显升高了上皮细胞结构蛋白CLDN-1和occludin的表达并降低了TSLP和IL-33的表达。结论ASC-exo能够明显改善AD小鼠Th2型皮肤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上皮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及黏附链接蛋白的表达,修复皮肤屏障进而抑制促过敏关键启动因子TSLP和IL-33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特应性皮炎 表皮屏障 过敏性疾病 细胞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通过抑制肿瘤干细胞特性延缓EGFR-TKI耐药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磊 李振祥 +2 位作者 李洋 王海永 林家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2,共6页
如何延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获得性耐药已成为当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热点和难点。肿瘤干细胞(CSC)是肿瘤起始的关键细胞,CSC在EGFR-TKI耐药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研究发现中药能够抑制CSC特性延... 如何延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获得性耐药已成为当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热点和难点。肿瘤干细胞(CSC)是肿瘤起始的关键细胞,CSC在EGFR-TKI耐药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研究发现中药能够抑制CSC特性延缓EGFR-TKI耐药,但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梳理EGFR-TKI耐药的中医证治,结合近年来中药干预CSC延缓EGFR-TKI耐药的研究,探讨中药通过抑制CSC特性延缓EGFR-TKI耐药的可能相关分子通路及作用机制,以期拓展中医药联合靶向治疗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CSC) 中医药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es相关蛋白在电离辐射后表皮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4
作者 王丽彬 陈俊飞 +4 位作者 袁方 王景泽 刘鹿 王学武 袁增强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1-516,共6页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在电离辐射(IR)后表皮干细胞(EPSC)分化中的作用。方法①利用打孔器建立小鼠背部皮肤损伤,随后分为IR组(给予^(60)Coγ射线局部照射),对照组(不照射);照射后0,1,3,6,9和12 d收集创面皮肤组织提取RNA和蛋白,West...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在电离辐射(IR)后表皮干细胞(EPSC)分化中的作用。方法①利用打孔器建立小鼠背部皮肤损伤,随后分为IR组(给予^(60)Coγ射线局部照射),对照组(不照射);照射后0,1,3,6,9和12 d收集创面皮肤组织提取RNA和蛋白,Western印迹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YAP蛋白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Yap及其下游靶基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的mRNA变化。②将EPSC给予60Coγ射线照射,细胞对照组不照射;4或8 Gy剂量照射后4,12,24和36 h收集细胞提取RNA,RT-qPCR检测YAP mRNA变化。4或8 Gy剂量照射36 h收集细胞提取蛋白,Western印迹法检测YAP蛋白水平;③短发夹RNA(shRNA)构建稳定的YAP基因敲低细胞,Western印迹法验证shYAP的敲低效率;RT-qPCR检测IR后YAP敲低对K1和K10 mRNA的影响。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IR组小鼠在创面愈合过程中YAP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Yap及其下游靶基因Ctgf和Cyr61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②与细胞对照组相比,IR组细胞YAP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③在shYAP稳转细胞中,YAP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shYAP在IR后EPSC分化标志物K1和K10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YAP调控IR后创面愈合过程中EPSC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s相关蛋白 电离辐射 表皮干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育阶段人皮肤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特征及其与创面修复结局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赵志力 付小兵 +4 位作者 孙同柱 杨银辉 陈伟 孙晓庆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8-389,共2页
为从细胞分化角度研究人胎儿期、少儿期、成年人期皮肤中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特征 ,以及这些特征与创面修复结局的关系 ,分别取因创伤等原因致流产的 2 2~ 2 4周龄胎儿和 4~ 12周岁少儿、35~ 5 3岁成年人 3组全层皮肤。采用免疫组化... 为从细胞分化角度研究人胎儿期、少儿期、成年人期皮肤中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特征 ,以及这些特征与创面修复结局的关系 ,分别取因创伤等原因致流产的 2 2~ 2 4周龄胎儿和 4~ 12周岁少儿、35~ 5 3岁成年人 3组全层皮肤。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表皮干细胞特异表达的β1整合素和细胞角蛋白 19(K19)。结果发现 ,胎儿期皮肤表皮基底层细胞β1整合素和K19染色均为强阳性 ,少儿期表皮基底层细胞中 6 0 %~80 %的细胞表达β1整合素和K19,成年人表皮基底层中表达β1整合素和K19的细胞较少儿组进一步减少 ,且染色强度较弱。结果提示 ,胎儿期表皮基底层增殖细胞均为表皮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 ,而少儿期表皮基底层中部分细胞为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 ,成年人期干细胞与短暂扩充细胞所占的比例则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Β1整合素 角蛋白19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创伤 烧伤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表皮样干细胞的定向分化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仁礼 李海标 +2 位作者 黄冰 陈系古 李树浓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5-328,I002,共5页
【目的】探索体外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的条件 ,为研究其分化机理及寻找新的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将小鼠胚胎干细胞单独 (对照组 )或与人羊膜共培养 4~ 5d ,观察其形态分化 ,分别用β1整... 【目的】探索体外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的条件 ,为研究其分化机理及寻找新的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将小鼠胚胎干细胞单独 (对照组 )或与人羊膜共培养 4~ 5d ,观察其形态分化 ,分别用β1整合素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胚胎干细胞向表皮样干细胞的分化。【结果】与人羊膜共培养 4~ 5d后 ,ES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样的单层细胞 ,细胞排列紧密 ,呈多边形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 ,多数细胞呈现 β1整合素阳性 ,对照组大量细胞死亡 ,未见 β1整合素阳性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 :实验组和对照组β1整合素阳性细胞分别为 81 4%和 8 4%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Z检验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表皮样干细胞 羊膜 抗原 CD29 定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在腹腔微环境中分化潜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程树军 黄锦桃 李海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 探讨胚胎干细胞源性的表皮干细胞在腹腔微环境中的分化情况,为研究其在不同微环境中的分化稳定性和全能性及寻找新的皮肤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 小鼠ES E14细胞与人羊膜共培养4~5 d,定向诱导其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克隆... 【目的】 探讨胚胎干细胞源性的表皮干细胞在腹腔微环境中的分化情况,为研究其在不同微环境中的分化稳定性和全能性及寻找新的皮肤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 小鼠ES E14细胞与人羊膜共培养4~5 d,定向诱导其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克隆,它们呈β1整合素?CK15和CK19阳性,移植入裸鼠腹腔?对移植后细胞的分化情况进行形态学和CEA?CK10?CK18?CK19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小鼠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样干细胞在裸鼠腹腔内1~4周,细胞分化为由单层或复层上皮样细胞构成的管状和泡状结构?种植5周后,除上述结构外,可见角化复层扁平上皮?毛囊样?汗腺样及皮脂腺样等结构?免疫组化表明汗腺样结构分别呈CEA和CK18阳性,而角化复层扁平上皮的基底层细胞分别呈CK19和CK10阳性?【结论】 初步结果表明小鼠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样干细胞在腹腔微环境下同样具有分化为角化复层上皮?毛囊样?汗腺样和皮脂腺样结构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表皮干细胞 腹腔微环境 细胞分化 组织工程 细胞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干细胞体外分离与培养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建福 付小兵 +2 位作者 盛志勇 杨银辉 孙同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6-387,共2页
探索和建立表皮干细胞体外分离与培养的技术方法。通过酶消化法获得幼鼠表皮 ,并制成单表皮细胞悬液 ,以表皮干细胞培养基 ,即无钙EMEM培养基 (添加 9%FBS ,0 0 5mmol/LCaCl2 ,4ng/mlEGF ,0 5ng/ml硫酸庆大霉素及 5 0 %成纤维细胞条... 探索和建立表皮干细胞体外分离与培养的技术方法。通过酶消化法获得幼鼠表皮 ,并制成单表皮细胞悬液 ,以表皮干细胞培养基 ,即无钙EMEM培养基 (添加 9%FBS ,0 0 5mmol/LCaCl2 ,4ng/mlEGF ,0 5ng/ml硫酸庆大霉素及 5 0 %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 )置细胞培养箱内培养。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为无钙EMEM培养基(添加 9%FBS、0 0 5mmol/LCaCl2 、0 5 μg/ml硫酸庆大霉素 )培养幼鼠皮肤块 4 8h后所得培养液。将 1×10 6/ml上述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经TGG细胞消化液 37℃下振荡消化后 ,接种至鼠Ⅳ型胶原包被的培养瓶内 ,37℃下静置 10~ 15min,留用快速贴壁细胞继续培养 ,所得细胞分别以能否呈克隆状生长和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及β1整合素、K19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鉴定。结果显示 ,鼠Ⅳ型胶原包被的培养瓶内快速贴壁细胞经继续培养 ,可见细胞呈克隆状生长。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示非成熟细胞特征 ,β1整合素、K19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研究表明 ,表皮干细胞可在体外分离与培养 ,本实验方法为较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分离 实验室技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表皮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邹丽琴 苏踊跃 +3 位作者 孙荣距 陈建 梁光萍 罗向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4-586,共3页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探索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MSCs分化的潜能及条件。方法 采用直接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CD44、CD106、CD29、CD90、CD34等,对分离的细胞...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探索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MSCs分化的潜能及条件。方法 采用直接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CD44、CD106、CD29、CD90、CD34等,对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以10~40ng/ml的表皮生长因子处理第3代MSCs,观察细胞角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摸索integrin β1的表达与MSCs分化状态的关系。结果 原代培养的骨髓间充质细胞CD44、CDl06、CD29、CD9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为阳性,CD34为阴性,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征。MSCs经不同浓度的EGF体外诱导7d后,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EGF浓度为30ng/ml和40ng/ml时,细胞角蛋白出现阳性表达;体外诱导14d,呈角蛋白染色阳性的细胞比例进一步增加,同时integrin131表达量下降。结论 体外培养的MSCs在EGF诱导下,具有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倾向,同时integrin β1可能在MSCs分化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表皮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分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干细胞的分布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建福 付小兵 +1 位作者 盛志勇 孙同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88-589,I002,共3页
研究皮肤干细胞在全层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作用。11天龄Wistar幼鼠 2 0只 ,腹腔内注射BrdU。 60天后制备 4个面积为 2 5 4cm2 的全层皮肤创面。分别于伤后动态观察各组治疗效果 ,并以BrdU、β1整合素、角蛋白 19(K19)免... 研究皮肤干细胞在全层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作用。11天龄Wistar幼鼠 2 0只 ,腹腔内注射BrdU。 60天后制备 4个面积为 2 5 4cm2 的全层皮肤创面。分别于伤后动态观察各组治疗效果 ,并以BrdU、β1整合素、角蛋白 19(K19)免疫组化法检测表皮干细胞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 ,EGF组创面愈合率为 80 % ( 3 2 /4 0 ) ,对照组为 60 % ( 2 4/4 0 )。两组创缘表皮棘层或颗粒层出现了散在的BrdU、β1整合素和K19同时染色阳性细胞。上皮化后 ,这些阳性细胞逐渐减少。提示表皮干细胞能动地参与了创面的修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创伤和损伤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表皮细胞去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晓艳 付小兵 +2 位作者 伊海英 刘惠玲 孙同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003-2007,共5页
目的初步探索表皮细胞体外去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HEKa细胞体外培养6~7代时开始出现老化迹象,细胞体积膨大,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加入浓度为100ng/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诱导液分别培养6... 目的初步探索表皮细胞体外去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HEKa细胞体外培养6~7代时开始出现老化迹象,细胞体积膨大,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加入浓度为100ng/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诱导液分别培养6、12、24、48、72h后,MTT法检测bFGF对表皮细胞体外生长的促进作用。同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流式细胞检测技术、RT-PCR法检测bFGF诱导培养后,表皮细胞的表型及功能的改变。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浓度为100ng/ml,诱导时间为36~48h为诱导表皮细胞去分化的最佳实验条件。在bFGF的作用之下,老化的HEKa细胞周围开始出现新生的表皮干细胞样克隆。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中β1整合素、CK19、CK14的表达增强,而CK10作为终末分化细胞的标志,在bFGF诱导组中的表达明显降低。流式细胞检测分析显示bFGF作用后,实验组CK19表达阳性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分别为74.77%和15.74%);CK14表达阳性的细胞也由原来的67.26%增加至被检测细胞总数的87.14%。而bFGF诱导作用后,被检测细胞中表达CK10阳性的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分别为4.56%和98.56%)。此外,RT-PCR检测结果同样再次支持了表皮细胞去分化的理论。在bFGF诱导组中,β1整合素、CK19、CK14mRNA转录水平明显上调,而CK10mRNA表达则明显下降。结论bFGF能够在体外诱导表皮细胞逆转分化形成幼稚型表皮前体干细胞,但其涉及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 去分化 干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流式细胞检测 MTT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皮损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表皮生长因子、干细胞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检测 被引量:23
12
作者 刘瑞风 杨元文 +2 位作者 赵新程 闫鑫 张开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46-1049,1063,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银屑病患者皮损与健康人皮肤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培养上清液表皮生长因子(EGF)、干细胞因子(SC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揭示患者皮损MSCs是否异常,进一步... 目的:通过比较银屑病患者皮损与健康人皮肤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培养上清液表皮生长因子(EGF)、干细胞因子(SC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揭示患者皮损MSCs是否异常,进一步探讨银屑病可能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患者皮损与健康人皮肤MSCs,流式细胞术及多向分化法进行细胞鉴定,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的浓度。银屑病组和对照组间各检测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患者组细胞因子水平与银屑病PAS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银屑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皮肤MSCs的细胞形态和多向分化能力相似,细胞表面抗原均表达CD29、CD44、CD73、CD90、CD105,而CD34、CD45及HLA-DR表达阴性。与健康对照相比,银屑病患者皮损MSCs分泌EGF和SCF升高、bFGF降低(P<0.05),而VEGF水平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银屑病患者组EGF、SCF、bFGF和VEGF分泌水平与PASI评分无相关关系(P值均>0.05)。结论:银屑病患者皮损MSCs分泌EGF、SCF和bFGF异常,这可能是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间充质干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干细胞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表皮干细胞的分布与体外分离培养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伟 杨恬 +2 位作者 连小华 杨珂 黄恩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6-379,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表皮干细胞的分布与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大鼠表皮干细胞的分布;用DispaseⅡ、胰酶二步法消化新生大鼠皮肤,获得单细胞悬液,Ⅳ型胶原筛选,体外培养大鼠表皮干细胞,进行免疫组化鉴定,荧光标记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大鼠表皮干细胞的分布与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大鼠表皮干细胞的分布;用DispaseⅡ、胰酶二步法消化新生大鼠皮肤,获得单细胞悬液,Ⅳ型胶原筛选,体外培养大鼠表皮干细胞,进行免疫组化鉴定,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在表皮基底层、毛囊外根鞘区α6-integrin、K15等表皮干细胞标记物染色阳性,而分化指标CD71染色阴性;CD34在表皮基底层阴性表达,而在毛囊隆突区阳性表达;体外分离的基底层表皮干细胞生长良好,具有较高的克隆形成率;干细胞标记物α6-integrin、K15呈阳性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α6-integrin达到84%,说明较为成功地体外分离培养出大鼠表皮基底层干细胞。结论在表皮基底层、毛囊外根鞘区存在表皮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细胞培养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定向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撒亚莲 李海标 黄绍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99,103,T001,共5页
[目的]探索体外定向诱导人胚胎干细胞(hES细胞)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的条件,为研究其定向分化机理及寻找新的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将人胚胎干细胞单独(对照组)或与人羊膜上皮面向上全铺或半铺布半孔底共培养4~5 d,观察其... [目的]探索体外定向诱导人胚胎干细胞(hES细胞)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的条件,为研究其定向分化机理及寻找新的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将人胚胎干细胞单独(对照组)或与人羊膜上皮面向上全铺或半铺布半孔底共培养4~5 d,观察其形态变化并分别用β1整合素,CK15及CK19免疫组化检测人胚胎干细胞向表皮样干细胞的分化.[结果]人胚胎干细胞与人羊膜共培养4~5 d后,在人羊膜上皮面形成表皮样干细胞集落,表达高水平的表皮干细胞特异标记物β1整合素、CK15和CK19.在无羊膜覆盖处,细胞贴壁生长,形成单层表皮样细胞,细胞呈多边形,排列紧密,大部分细胞表达β1整合素.对照组大量细胞死亡,未见β1整合素阳性细胞.[结论]在体外人羊膜可定向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并提示在羊膜上皮面的细胞克隆可能是表皮样干细胞,而贴壁生长的细胞可能大部分是表皮样瞬间放大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表皮干细胞 分化 羊膜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神经肽SP对创面表皮干细胞迁移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黄晖 赖西南 +2 位作者 王正国 付小兵 王丽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84-886,共3页
目的 探讨感觉神经肽P物质 (SP)对创面表皮干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新生 3~ 4天Wistar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SP组、辣椒素组 ,采用BrdU标记干细胞结合检测表皮干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K19和β1整合素表达 ,观察皮肤全层缺损后 2 ... 目的 探讨感觉神经肽P物质 (SP)对创面表皮干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新生 3~ 4天Wistar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SP组、辣椒素组 ,采用BrdU标记干细胞结合检测表皮干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K19和β1整合素表达 ,观察皮肤全层缺损后 2 1天伤口局部应用SP对伤口表皮干细胞迁移及伤口愈合的影响 ,并与预先注射辣椒素毁损感觉神经元 (辣椒素组 )和单纯皮肤损伤 (正常组 )比较。结果 致伤后 18天SP组伤口闭合 ,较正常组提前 3天 ,而辣椒素组仅闭合创面面积的 2 5 5 4%。伤后SP组创缘及肉芽组织出现较多表皮干细胞 ;而抑制感觉神经肽SP的辣椒素组仅在创缘观察到少量表皮干细胞 ;正常组在肉芽组织中尚未发现表皮干细胞 ,在创缘的表皮干细胞数介于SP组和辣椒素组之间。结论 感觉神经肽SP能明显加快创面愈合速度 ,并具有诱导表皮干细胞向创缘和肉芽组织中迁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感觉神经肽 P物质 溴脱氧尿苷 伤口愈合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样干细胞分化潜能 被引量:10
16
作者 撒亚莲 梁玉香 李海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人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样干细胞的分化潜能,为研究其分化的调控机制及寻找新的人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将人胚胎干细胞与人羊膜共培养4 d,定向诱导其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克隆,用胰酶消化后移植裸鼠皮下20 d、30 ... [目的]探讨人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样干细胞的分化潜能,为研究其分化的调控机制及寻找新的人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将人胚胎干细胞与人羊膜共培养4 d,定向诱导其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克隆,用胰酶消化后移植裸鼠皮下20 d、30 d及50 d。对移植后细胞的分化情况进行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分析。[结果]人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样干细胞在裸鼠皮下20-30 d后,细胞分化为由单层或复层上皮样细胞构成的管状或泡状结构,它们可分别呈CEA和CK18阳性。种植50 d后,除上述结构外,可见角化复层扁平上皮、毛囊样、汗腺样及皮脂腺样等结构。[结论]研究结果提示人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样干细胞具有分化为角化复层扁平上皮及毛囊样、汗腺样和皮脂腺样等结构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表皮干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干细胞在人体不同部位皮肤的分布差异 被引量:9
17
作者 牛云飞 路卫 +4 位作者 夏照帆 张步涛 韦多 田建广 程大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59-961,共3页
目的 :研究表皮干细胞在人体不同部位皮肤的分布差异。 方法 :从 5例成年男性志愿者身体取头部、胸部、背部、臀部、大腿内侧、大腿外侧、上臂内侧、上臂外侧、手掌、足底、包皮及阴囊皮肤标本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En Vision法检测皮肤... 目的 :研究表皮干细胞在人体不同部位皮肤的分布差异。 方法 :从 5例成年男性志愿者身体取头部、胸部、背部、臀部、大腿内侧、大腿外侧、上臂内侧、上臂外侧、手掌、足底、包皮及阴囊皮肤标本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En Vision法检测皮肤组织表皮干细胞标志物角蛋白 19(K19)和整合素 β1 的表达。结果 :皮肤基底层 K19和整合素 β1 阳性细胞以包皮和阴囊最多 ,其次是臀部 ,背部及四肢近端外侧相应地多于胸部及四肢近端内侧 ,头皮、手掌及足底皮肤基底层阳性细胞很少。头皮毛囊隆突部及皮下腺管可见较多 K 19和整合素β1 阳性细胞。结论 :表皮干细胞在人体不同部位皮肤的分布存在差异 ,头皮的毛囊隆突部及包皮和阴囊的皮肤基底层存在较多表皮干细胞 ,背部及四肢近端外侧皮肤基底层表皮干细胞相应地多于胸部及四肢近端内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皮肤 角蛋白19 整合素Β1 烧伤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初报 被引量:7
18
作者 韩雅婷 杨学义 +2 位作者 徐小明 史明艳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共6页
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对小鼠、奶山羊、奶牛和家猪的表皮干细胞进行了分离、培养。结果表明:酶消化法适于小鼠表皮干细胞的分离,所获得的小鼠表皮干细胞在维持了两代之后自发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奶山羊和奶牛不论用酶消化法还是组织块... 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对小鼠、奶山羊、奶牛和家猪的表皮干细胞进行了分离、培养。结果表明:酶消化法适于小鼠表皮干细胞的分离,所获得的小鼠表皮干细胞在维持了两代之后自发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奶山羊和奶牛不论用酶消化法还是组织块法都可以获得大量活力相对较好、表皮干细胞特性维持较久的细胞,奶山羊表皮细胞采用型胶原分选,用有血清培养液培养,经免疫细胞化学鉴定为表皮干细胞,可持续传至少9代,随着代数增高,细胞活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分离 培养 搭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类肝细胞 被引量:14
19
作者 何忠杰 方驰华 +1 位作者 马俊勋 杨丽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类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大鼠股骨骨髓,用直接贴壁法分离纯化Mats并体外传代,实验组用HGF(20mg/m1)+EGF(10mg/m1)对体外...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类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大鼠股骨骨髓,用直接贴壁法分离纯化Mats并体外传代,实验组用HGF(20mg/m1)+EGF(10mg/m1)对体外培养的Mscs进行诱导分化。细胞免疫化学法及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的MSCS进行鉴定。RT-PCR检测诱导后慨的AFP、AIb、CK-18的mRNA表达。电镜观察诱导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贴壁的MSCs单个存在或形成克隆,细胞形态比较均一,为长梭形,7~10天达汇合。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仪均证明培养的细胞为MSCs。实验组MSCS在培养21天时表现为类肝细胞的形态特点。RT-PCR:AFP mRNA在第7天呈阳性表达,AIb mRNA及CK-18 mRNA开始即有表达,21天增强。电镜观察见诱导21天的Mats形态结构与肝细胞相吻合。结论Mats在体外容易分离培养和扩增,HGF+EGF可诱导MSCs向类肝细胞分化,为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提供新的探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肝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表皮干细胞的快速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才 罗旭 +2 位作者 辛国华 黄来剑 邱泽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3-695,共3页
目的探讨人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快速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运用DispaseⅡ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法从手术切除的人包皮组织中分离获得表皮干细胞。分离的表皮片经表皮干细胞培养基(ESCM)悬浮,接种于IV型胶原包被的培养板中,37℃、5%CO2饱和湿度的... 目的探讨人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快速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运用DispaseⅡ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法从手术切除的人包皮组织中分离获得表皮干细胞。分离的表皮片经表皮干细胞培养基(ESCM)悬浮,接种于IV型胶原包被的培养板中,37℃、5%CO2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内静置培养10min,留用贴壁细胞;Ⅳ型胶原黏附、分离并富集后继续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状况;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及克隆维持时间;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表皮干细胞标志物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K19)的表达。以角质形成细胞作为对照。结果组织学观察显示,培养24h后细胞呈克隆状生长;所分离、培养细胞的克隆形成率高于对照角质形成细胞,且克隆维持时间较长;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培养细胞β1整合素及Kl9均呈阳性表达。结论运用Ⅳ型胶原黏附结合ESCM培养可以实现人成体表皮干细胞的快速分离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体表皮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