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堆肥制作中微生物侵染秸秆的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朴哲 李玉敏 +3 位作者 马帅 陈德莹 梅丽娟 殷士学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100,共3页
为了探索堆肥制作中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生物降解过程,在堆肥进程中取不同分解阶段的秸秆样品,利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并从机械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微生物在秸秆分解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堆肥制作前新鲜秸秆表面未... 为了探索堆肥制作中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生物降解过程,在堆肥进程中取不同分解阶段的秸秆样品,利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并从机械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微生物在秸秆分解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堆肥制作前新鲜秸秆表面未发现微生物分布,堆肥制作前期微生物开始附着在秸秆表面,随着堆肥进程,秸秆表面微生物密度有所增加,秸秆分解时产生的裂缝中发现也有微生物分布。堆肥制作中,参与秸秆分解的微生物以群落形式分布,从个体形态来看,这些微生物主要由球菌和丝状菌组成,但不同形态微生物个体大小差异较大。分析认为大型丝状菌通过秸秆分解产生的裂缝侵入秸秆内部时所产生的机械作用可促进秸秆的崩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微生物 秸秆 环境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的ESEM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阎培渝 韩建国 杨文言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3-187,共5页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了由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膨胀剂组成的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形貌和硬化浆体结构。复合胶凝材料水化初期有过渡产物钾石膏片状晶体生成,CSH凝胶为约1μm长的晶须,而钙矾石则以六方片...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了由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膨胀剂组成的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形貌和硬化浆体结构。复合胶凝材料水化初期有过渡产物钾石膏片状晶体生成,CSH凝胶为约1μm长的晶须,而钙矾石则以六方片状晶核形式存在。在粉煤灰颗粒表面有通过溶解-结晶机制生成的水化产物。在水化后期,CSH成为无特征形貌的致密浆体,其中分布有充分发育的棒状钙矾石晶体。粉煤灰颗粒由表面生成的水化产物与周围的浆体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胶凝材料 水化产物 环境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分析 浆体结构 棒状钙矾石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EM在微注入条件下的湿环境研究及原位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隐奇 王丽 +3 位作者 卫斌 吉元 高景峰 郭建秋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8-42,共5页
采用在环境扫描电镜(ESEM)中配置的微注入系统(MIS),原位观察了NaCl晶体的溶解和结晶过程,NH4VO3液体与Bi(NO3)3液体反应生成的BiVO4晶体,以及水处理微生物在"湿环境"中的真实形貌特征。注入的液滴量可通过调整脉冲宽度可变的... 采用在环境扫描电镜(ESEM)中配置的微注入系统(MIS),原位观察了NaCl晶体的溶解和结晶过程,NH4VO3液体与Bi(NO3)3液体反应生成的BiVO4晶体,以及水处理微生物在"湿环境"中的真实形貌特征。注入的液滴量可通过调整脉冲宽度可变的MIS微阀(开关时间为ms量级)及ESEM样品室的环境参数加以控制。在300Pa^750 Pa的样品室环境压力范围,水滴的直径约200μm^300 nm,水滴在样品表面的影响范围与液滴尺寸相当,约30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注入 环境扫描电镜(esem) 原位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扫描电镜在水稻二化螟幼虫(Chilo suppressalis)分龄中的应用
4
作者 史晓利 朱凤 +2 位作者 刘中现 陆明星 杨洋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二化螟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为害逐渐加重。由于二化螟的幼虫分龄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缺少科学的分龄标准。为此需要对水稻二化螟幼虫的分龄标准进一步进行研究,以便为二化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试... 二化螟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为害逐渐加重。由于二化螟的幼虫分龄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缺少科学的分龄标准。为此需要对水稻二化螟幼虫的分龄标准进一步进行研究,以便为二化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虫源来自室内稻苗饲养的二化螟种群,二化螟越冬幼虫采自稻田稻桩,利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技术,系统研究水稻二化螟幼虫的腹足趾钩数和头宽在不同龄期二化螟幼虫之间的变化特征,为制定科学的分龄标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水稻二化螟1~6龄幼虫的腹足趾钩数平均分别为6.2、13.0、18.4、30.0、41.0和49.2个;而越冬幼虫腹足趾钩数平均为41.0个。同时,水稻二化螟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加腹足趾钩数显著增多,各龄幼虫腹足趾钩数的差异性显著,但越冬幼虫的腹足趾钩数与5龄幼虫腹足趾钩数差异不显著。水稻二化螟幼虫1~6龄幼虫的头壳宽度随着虫龄的增大而加宽,平均头宽分别为0.25、0.45、0.68、0.98、1.15和1.31 mm,越冬幼虫头壳宽度平均为1.44 mm,各龄幼虫头宽有显著差异,并且水稻二化螟越冬幼虫的头宽长度最长。利用二化螟的腹足趾钩数和头宽可以准确地将二化螟各个龄期和越冬幼虫加以区分;同时,也明确了基于腹足趾钩数和头宽的二化螟不同龄期幼虫和越冬幼虫的分类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二化螟 环境扫描电镜 分龄 幼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水溶性聚丙烯酰胺的溶液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48
5
作者 冯玉军 罗传秋 +2 位作者 罗平亚 董兆雄 严启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9-44,共6页
应用流变学方法及扫描电镜、环境扫描电镜手段对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和传统的超高分子量部分的水解聚丙烯酰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在相同浓度的条件下 ,前者的增粘能力远大于后者。其原因在于前者通过疏水缔合作用在溶液中形成了... 应用流变学方法及扫描电镜、环境扫描电镜手段对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和传统的超高分子量部分的水解聚丙烯酰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在相同浓度的条件下 ,前者的增粘能力远大于后者。其原因在于前者通过疏水缔合作用在溶液中形成了三维网络状结构。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放大倍数的条件下观察到的溶液结构具有一定的自相似性 ,说明该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的溶液结构具有一定的分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水溶性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溶液结构 扫描电镜 环境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扫描电镜对废水生物样品形态结构的表征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符波 廖潇逸 +1 位作者 丁丽丽 任洪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8,共6页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分析颗粒污泥和悬浮填料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形态,并与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SEM观察悬浮填料生物膜的适宜条件为样品台温度5℃,样品室汽压5.91×102Pa,相对湿度75%,加速电压15.00kV.观察...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分析颗粒污泥和悬浮填料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形态,并与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SEM观察悬浮填料生物膜的适宜条件为样品台温度5℃,样品室汽压5.91×102Pa,相对湿度75%,加速电压15.00kV.观察颗粒污泥样品的适宜条件为样品台温度0℃,样品室汽压7.00×102Pa,相对湿度100%,加速电压10.00kV.表面存在的水滴凝聚和含水量高、结构脆弱的样品易因气压和入射电子束轰击收缩变形,是影响ESEM观察样品真实面貌的主要因素.悬浮填料生物膜的ESEM观察说明,相较于SEM,未经任何处理的载体生物膜样品在合适的ESEM条件下可得到的高放大倍数的清晰照片,能更真实的表征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含水量高、结构脆弱,承受能力差的颗粒污泥样品,则需要通过锇酸或者戊二醛等固定剂进行化学固定,降低ESEM的加速电压,并且尽量缩短观察时间,避免因气压和高速入射电子束的轰击而收缩变形,获得其原始形貌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esem) 扫描电镜(SEM) 颗粒污泥 悬浮填料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实高庙子膨润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被引量:28
7
作者 叶为民 钱丽鑫 +1 位作者 陈宝 郁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5,共5页
采用水汽平衡法和渗析法吸力控制技术,借助压汞仪法(MIP)和环境扫描电镜法(ESEM)等试验手段,在自由和侧限状态下,试验研究了被确定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首选缓冲材料的高庙子膨润土水化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采用水汽平衡法和渗析法吸力控制技术,借助压汞仪法(MIP)和环境扫描电镜法(ESEM)等试验手段,在自由和侧限状态下,试验研究了被确定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首选缓冲材料的高庙子膨润土水化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侧限条件与土中吸力对于高压实膨润土水化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影响明显.在高吸力范围(3~309MPa)内,无论是处于侧限还是自由膨胀状态,高压实高庙子膨润土的含水量随控制吸力变化不大,且2种状态下数值基本一致;而当吸力低于3 MPa时,尤其是当吸力小于1 MPa时,处于不同状态下的土样中,含水量随吸力的变化特征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从微观上看,随着控制吸力的降低,自由膨胀状态下,大量的水进入了集合体间的孔隙(大孔隙)中,压实膨润土的体积膨胀主要来自于集合体间孔隙(大孔隙)的膨胀;侧限状态下,内部膨胀力逐渐积累,集合体间的孔隙(大孔隙)被压缩,较小孔隙的数量不断增加,压实膨润土中的孔隙大小趋于均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庙子膨润土 微观结构 压汞仪法 环境扫描电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冯竟竟 傅宇方 +1 位作者 陈忠辉 张蓉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8-322,共5页
运用SEM高温疲劳实验系统、环境扫描电镜和压汞仪等对高温作用后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水泥基材料内部致密的水泥浆体结构逐渐被破坏,300℃后尤为严重,并且由表及里逐步深化;孔隙率明显增加,阀值... 运用SEM高温疲劳实验系统、环境扫描电镜和压汞仪等对高温作用后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水泥基材料内部致密的水泥浆体结构逐渐被破坏,300℃后尤为严重,并且由表及里逐步深化;孔隙率明显增加,阀值孔径不断增大,"孔粗大化"严重;高温对水泥砂浆的劣化影响比水泥净浆更为严重.材料微观结构的劣化意味着与材料渗透性有关的耐久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环境扫描电镜 压汞 微观结构 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二醛交联的壳聚糖硫酸酯/聚砜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截留特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苗晶 陈国华 +3 位作者 高从堦 蔺存国 王铎 孙明昆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7-232,共6页
采用均相合成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典型的两性聚电解质?壳聚糖硫酸酯(SCS)。以SCS的水溶液为复合纳滤膜活性层铸膜液,戊二醛为交联剂,聚砜超滤膜为基膜,采用涂敷与交联的方法制备了壳聚糖硫酸酯/聚砜(SCS/PSF)复合纳滤膜,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 采用均相合成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典型的两性聚电解质?壳聚糖硫酸酯(SCS)。以SCS的水溶液为复合纳滤膜活性层铸膜液,戊二醛为交联剂,聚砜超滤膜为基膜,采用涂敷与交联的方法制备了壳聚糖硫酸酯/聚砜(SCS/PSF)复合纳滤膜,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其表面和断面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活性层铸膜液的组成及制备条件对复合膜截留性能的影响。所制得的复合NF膜在13~15℃、0.30MPa下,对1000mg·L-1Na2SO4和NaCl溶液的截留率分别为91.2%、48.5%,通量分别为3.2、6.7kg·m-2·h-1。SCS/PSF系列复合膜对无机盐的截留顺序为:Na2SO4>NaCl>MgSO4>MgCl2。实验结果表明SCS/PSF复合膜表面活性层因吸附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而荷负电,并由此决定其对无机盐的截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聚电解质 壳聚糖硫酸酯(SCS) 复合纳滤膜 环境扫描电镜 截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在聚合物溶液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瑞 叶仲斌 罗平亚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5-481,共7页
驱油用水溶性聚合物溶液的应用性能由其聚合物溶液的微观结构所决定,因此在驱油用聚合物合成及配方研究中迫切需要研究其溶液的微观结构。本文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水溶液中聚合物(HAWSP,AP-... 驱油用水溶性聚合物溶液的应用性能由其聚合物溶液的微观结构所决定,因此在驱油用聚合物合成及配方研究中迫切需要研究其溶液的微观结构。本文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水溶液中聚合物(HAWSP,AP-P4)的微观结构。研究发现常温常压下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的聚合物网络结构图案清晰,边界分辨率高。透射电镜观察到的聚合物网络结构较模糊且网络结构有断裂现象。环境扫描电镜观测到的网络结构尺寸大小是AFM观测到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结果证明AFM和TEM所观测到的聚合物结构最接近于真实结构。结果表明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在观察水溶性聚合物类样品时,能够较真实反映其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聚合物 网络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样品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66
11
作者 汤雪明 戴书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7-223,共7页
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样品。通过对环境条件的比较 ,发现样品温度 4~ 6℃ ,样品室气压 6 93× 10 2 ~ 7 86× 10 2 Pa,相对湿度 85%是合适的环境条件 ,在这一条件下 ,多数生物样品既不发生表面凝聚水... 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样品。通过对环境条件的比较 ,发现样品温度 4~ 6℃ ,样品室气压 6 93× 10 2 ~ 7 86× 10 2 Pa,相对湿度 85%是合适的环境条件 ,在这一条件下 ,多数生物样品既不发生表面凝聚水滴也不发生脱水 ,而且死后变化小 ,没有充放电现象 ,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 生物样品 多级压差光阑 气体二次电子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离子抛光-环境扫描电镜在页岩纳米孔隙研究中的应用——以辽中凹陷JX地区沙一段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程涌 刘聪 +3 位作者 吴伟 文义明 聂琪 卢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8,共7页
微观孔隙结构是页岩气储层研究的重点,但传统扫描电镜无法识别机械抛光中造成的不规则形貌。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方法对辽中凹陷JX1-1地区沙一段(E_3s^1)页岩储层孔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页岩形成于裂谷裂陷后热沉... 微观孔隙结构是页岩气储层研究的重点,但传统扫描电镜无法识别机械抛光中造成的不规则形貌。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方法对辽中凹陷JX1-1地区沙一段(E_3s^1)页岩储层孔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页岩形成于裂谷裂陷后热沉降背景下的半深湖—深湖环境,黏土矿物含量高,有机质丰富,决定了其孔隙以矿物基质孔中黏土矿物片间孔、黏土集合体内矿片间孔和有机质孔发育最好,油气地质意义最大;黏土矿物片间孔是片状的黏土矿物通过边缘和面、边缘和边缘、面和面之间的定向—半定向接触搭接形成,呈狭长的菱形、蜂窝状和不规则状,大小在0.5~5μm之间;黏土集合体内矿片间孔为黏土矿物在自身转化及压实作用中形成的,一般为弯曲的缝状孔,宽度介于30~500 nm范围内,长度数可达2~50 nm;页岩在热演化过程中,有机质大量向烃类转化,形成了大量的有机质孔,多呈片麻状、不规则状、凹坑状、椭圆状,大小在0.2~2μm之间。该研究对该区页岩气勘探层位选取、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离子抛光 环境扫描电镜 页岩气 黏土矿物片间孔 有机质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纯钛与铜镍合金的电偶腐蚀及电绝缘控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海丽 李宁 +2 位作者 薛建军 刘峰 孙婷婷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5-618,共4页
采用电偶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工业纯钛(TA2)与铜镍合金(B10)在不同面积比及不同海水流速条件下的电偶腐蚀倾向以及腐蚀程度,通过在两电偶对材料间串联不同阻值的绝缘电阻考察能有效防止电偶腐蚀发生的电绝缘判据。结果表明,TA2与B10... 采用电偶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工业纯钛(TA2)与铜镍合金(B10)在不同面积比及不同海水流速条件下的电偶腐蚀倾向以及腐蚀程度,通过在两电偶对材料间串联不同阻值的绝缘电阻考察能有效防止电偶腐蚀发生的电绝缘判据。结果表明,TA2与B10在海水中具有较强的电偶腐蚀倾向,偶接后B10作为阳极腐蚀加重,且随着TA2/B10面积比的增大和海水流速的提高而加剧;试验条件下,两电偶对材料间绝缘电阻阻值高于56 kΩ时,可有效控制电偶腐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偶腐蚀 环境扫描电镜 流动海水 电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木通叶表面结构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谢娇 肖娅萍 +2 位作者 李秀华 薛婧 王喆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9-473,共5页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野生三叶木通叶表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表皮细胞形状无规则;叶上表皮外切向面分布有明显的角质膜,加厚的角质膜表面覆盖有不同形态的蜡质,且在不同样品间有较大差异;叶下表面具三角状以及乳头状突起;气孔器为...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野生三叶木通叶表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表皮细胞形状无规则;叶上表皮外切向面分布有明显的角质膜,加厚的角质膜表面覆盖有不同形态的蜡质,且在不同样品间有较大差异;叶下表面具三角状以及乳头状突起;气孔器为不规则型,只分布在叶下表面,散生且取向不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叶表面结构 气孔器 环境扫描电镜(e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原位监测木材的断裂过程 被引量:7
15
作者 巩翠芝 刘一星 +2 位作者 崔永志 于海鹏 任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共3页
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舱内低真空模式下,对鱼鳞云杉微切片试样进行原位纵向拉伸试验。并对原位监测裂纹的产生、开裂及扩展的全过程进行研究,拍摄了整个过程的录像并存储了相应的图片,同时记录了载荷——时间曲线。分析了径向面(LR... 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舱内低真空模式下,对鱼鳞云杉微切片试样进行原位纵向拉伸试验。并对原位监测裂纹的产生、开裂及扩展的全过程进行研究,拍摄了整个过程的录像并存储了相应的图片,同时记录了载荷——时间曲线。分析了径向面(LR面)裂纹扩展系统的断裂路径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 低真空模式 原位监测 木材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胶凝材料的初期水化产物和浆体结构 被引量:22
16
作者 阎培渝 韩建国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2-206,共5页
利用XRD和ESEM研究了由硅酸盐水泥、矿物掺和料和膨胀剂组成的复合胶凝材料的初期水化产物和浆体结构.结果表明:水化产物在水化6h时刚开始成核生长,生成纤维状CSH晶须和六方片状钙矾石微晶,并有过渡性水化产物钾石膏片状晶体和K2SO4生成... 利用XRD和ESEM研究了由硅酸盐水泥、矿物掺和料和膨胀剂组成的复合胶凝材料的初期水化产物和浆体结构.结果表明:水化产物在水化6h时刚开始成核生长,生成纤维状CSH晶须和六方片状钙矾石微晶,并有过渡性水化产物钾石膏片状晶体和K2SO4生成.复合胶凝材料水化1d后,水化产物大量生成,主要为CSH凝胶、Ca(OH)2和钙矾石,并形成致密的浆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胶凝材料 水化产物 浆体结构 环境扫描电镜 硅酸盐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增白剂对甜菜夜蛾围食膜结构的作用与影响 被引量:26
17
作者 朱蓉 彭建新 洪华珠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4-428,共5页
应用环境扫描电镜和生化技术研究了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正常围食膜和光增白剂M2R处理围食膜的形态、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 :正常的围食膜表面光滑致密、无孔洞和缝隙 ;光增白剂处理的围食膜产生了孔缝。正常围食膜所含蛋白质的种... 应用环境扫描电镜和生化技术研究了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正常围食膜和光增白剂M2R处理围食膜的形态、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 :正常的围食膜表面光滑致密、无孔洞和缝隙 ;光增白剂处理的围食膜产生了孔缝。正常围食膜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很多 ,经SDS PAGE测定至少有 17条多肽 ,分子量多在 97 4kD以下 ,围食膜蛋白质的含量约为 4 1 98% ,糖的含量约为 2 0 5 %。光增白剂可以解离大部分围食膜蛋白 ,液滴法喂食幼虫蓝色葡聚糖 2 0 0 0进一步证实了光增白剂能破坏围食膜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围食膜 光增白剂 环境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晶过程中盐渍土的微观结构变化 被引量:28
18
作者 王春雷 姜崇喜 +1 位作者 谢强 冯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69,共4页
为了揭示易溶盐析晶过程中对盐渍土强度的影响机理,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EDX),对盐渍土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易溶盐析晶对土强度的影响;通过对自然脱水干燥前后盐渍土的强度试验,探讨了微观结构变化对土强度的影响.... 为了揭示易溶盐析晶过程中对盐渍土强度的影响机理,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EDX),对盐渍土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易溶盐析晶对土强度的影响;通过对自然脱水干燥前后盐渍土的强度试验,探讨了微观结构变化对土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析晶前后盐渍土的微观结构特征明显不同——析晶前为盐-土混容态包裹土团粒结构;析晶后为晶体土颗粒共混结构,从而使土体强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易溶盐 微观结构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能谱(ED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气-气换热器的结垢分析 被引量:30
19
作者 钟毅 高翔 +4 位作者 霍旺 王惠挺 骆仲泱 倪明江 岑可法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5-278,共4页
国内某电厂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在连续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气-气换热器结垢堵塞的问题.为查明结垢原因,对气-气换热器垢样、副产品石膏、锅炉飞灰等进行了取样分析,样品的颗粒表面形态由扫描电镜分析,晶体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相关成分... 国内某电厂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在连续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气-气换热器结垢堵塞的问题.为查明结垢原因,对气-气换热器垢样、副产品石膏、锅炉飞灰等进行了取样分析,样品的颗粒表面形态由扫描电镜分析,晶体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相关成分由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结果表明:结垢是由于一些饱和的石膏浆液液滴在通过除雾器时未能被有效除去而被带入气-气换热器中,随后被烟气中的飞灰包覆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湿法烟气脱硫 气-气换热器 结垢分析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斑的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丹 王昊 +4 位作者 李上勋 马祥涛 段祎杰 周红艳 周亦武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利用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microanalyser,ESEM-EDX)研究电流斑微观形态特征及元素构成,以期为电流斑及电击死的鉴定提供更准确、客观的依据。方法用ES... 目的利用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microanalyser,ESEM-EDX)研究电流斑微观形态特征及元素构成,以期为电流斑及电击死的鉴定提供更准确、客观的依据。方法用ESEM-EDX检测5例电流斑的扫描电镜形态、金属颗粒的形态及其元素组成。结果电流斑及周围皮肤可见电穿孔、金属熔珠,熔珠主要由铁、铜、铝等常见金属元素和金、钛、钡等人体少见的金属元素构成。结论 ESEM-EDX检测可为电击死的鉴定提供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电击伤 皮肤 环境扫描电镜 X射线能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