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问题
1
作者 薛飞 张守斌 +4 位作者 李海滨 郑琳琳 刘杨 王兆军 潘光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3,共8页
根据“十三五”期间济南市主要环境要素监测结果,对济南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好转。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44,优良天数比例比2015年提高了11.3个百分点... 根据“十三五”期间济南市主要环境要素监测结果,对济南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好转。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44,优良天数比例比2015年提高了11.3个百分点;地表水整体由中度污染变为轻度污染,优良水体比例提高了13.6个百分点;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持稳定,湖库基本处于中营养状态;声环境、辐射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良好。同时也存在颗粒物和臭氧污染较重、地表水环境改善有待巩固、社会生活噪声源影响区域昼间声环境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环境空气 地表水 饮用水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 管理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付素静 王伟 +1 位作者 李丹 万宝春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4期159-163,共5页
以河北省4个地级城市、8个县(市、区)、26个农村水源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全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数据、实地调研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进行分析,从农村水源环境保护经费、县乡两级水源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水... 以河北省4个地级城市、8个县(市、区)、26个农村水源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全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数据、实地调研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进行分析,从农村水源环境保护经费、县乡两级水源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以及风险防范能力4个方面分析总结了河北省农村水源环境管理现状的不足。立足河北省农村水源特点,从加强乡镇水源保护资金保障、逐步建立农村水源地监管体系、提升乡镇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平和进一步提高农村水源风险防范能力4个提升方向,切实加强农村水源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农村环境保护 规范化建设 水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51
3
作者 张远 林佳宁 +8 位作者 王慧 郭昌胜 丁森 贾晓波 霍守亮 徐建 刘琰 王海燕 吴丰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23-2528,共6页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水环境管理的尺度,在推动我国水污染防治、公众健康与水生态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水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如何与时俱进,及时修订丰富现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水环境管理的尺度,在推动我国水污染防治、公众健康与水生态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水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如何与时俱进,及时修订丰富现行标准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全面剖析了我国现行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修订历程、修订依据、重要贡献、存在问题及国家需求,结合国际标准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提出未来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由单项标准向系列标准转变的修订思路框架.初步阐述了由系列标准构成的“1+N”的标准体系框架,其中,“1”是地表水环境质量基本项目标准,用于判断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反映水环境功能的基本水质要求;“N”是不同的特定保护项目标准,包括保护水生生物的有毒有害污染物项目水质标准、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湖泊营养物状态评价标准以及地表水水生物状况评价标准,并提出了各分标准的相关制修订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修订 饮用水源地 保护水生生物 湖库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水质标准体系及其对我国水环境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31
4
作者 席北斗 霍守亮 +3 位作者 陈奇 陈艳卿 昝逢宇 夏训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103,120,共5页
美国拥有世界上体系最完善、科学性最强的水质标准体系,对其进行了解和研究将对推进我国水质标准体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美国水质标准由指定用途、水质基准和反降级政策三部分组成,文章重点对美国水质基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指定用途... 美国拥有世界上体系最完善、科学性最强的水质标准体系,对其进行了解和研究将对推进我国水质标准体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美国水质标准由指定用途、水质基准和反降级政策三部分组成,文章重点对美国水质基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指定用途的规定、反降级政策的内在涵义与实施办法等进行了系统介绍和分析。在概述我国水质标准和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研究进展和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水质标准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美国的水质标准体系提出一些启示性建议,为我国形成完整的水质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标准 美国 反降级政策 水环境功能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期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39
5
作者 张凤英 周密 +4 位作者 李一龙 林兰钰 马广文 何立环 陈善荣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以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监测结果为基础,总结归纳了“十三五”时期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特征和主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好转,2020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比“十二五”末期上升5.8个百分点;地表水总体... 以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监测结果为基础,总结归纳了“十三五”时期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特征和主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好转,2020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比“十二五”末期上升5.8个百分点;地表水总体水质由轻度污染转为良好,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7.4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比例下降9.0个百分点;酸雨污染程度减轻,海洋等环境要素质量稳中向好。但与此同时,后续改善难度加大,全国仍有40%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超标,4.8%的国土面积发生酸雨,辽河和海河流域仍是轻度污染,部分河流污染较重,地下水以IV类水质为主,农村饮用水源地和地表水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近三分之一国土面积县域生态质量为较差和差。总体来看,当前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和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还有较大差距。逐年上升的能源消费总量和不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增加了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变化特征 环境空气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构成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平 邢冠华 +1 位作者 吕怡兵 付强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0期68-73,共6页
简要论述了目前日本地表水质量标准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内涵和作用,以及监测调查方法和评价技术方法。
关键词 日本 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法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嵇晓燕 孙宗光 陈亚男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57,共4页
基于现行的国家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研究建立了综合反映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城市水质指数CWQI。方法具有普适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可用于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应用于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的相关城市进... 基于现行的国家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研究建立了综合反映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城市水质指数CWQI。方法具有普适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可用于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应用于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的相关城市进行排名测算,3个经济圈的城市水质指数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总体来说长三角经济圈的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优于珠三角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地表水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水质标准制定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苏海磊 李信茹 +5 位作者 陶艳茹 时迪 魏源 沈亚琴 陈艳卿 孙福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67-2274,共8页
水质标准作为国家水生态环境管理的基石,是水质监测、评估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目标。美国水质标准经过了几十年不断完善和修改,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和体系,为美国的水质改善和生态健康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 水质标准作为国家水生态环境管理的基石,是水质监测、评估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目标。美国水质标准经过了几十年不断完善和修改,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和体系,为美国的水质改善和生态健康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美国的水质标准作为法律条款,主要包括水体的指定用途、保护指定用途的水质基准、反退化和一般规则等元素,用于恢复和保持国家水体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完整性;达到为鱼类、贝类和野生生物提供保护和繁殖功能,以及提供娱乐功能的水质条件。而中国的水质标准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制度和体系建设仍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另外,中国现行水质标准主要参考借鉴国外的水质基准和标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缺乏专门保护水生生物的水质标准、污染项目和部分标准限值对水生生物保护不足、标准值全国统一没有考虑区域性差异等,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文章系统介绍了美国水质标准的技术规定和重点内容,总结了美国水质标准制定的理念、目标及相关法律制度。通过研究分析美国水质标准的主要特色,凝练出其对对中国水质标准研究的借鉴意义,包括:(1)依据不同使用功能制定水质标准,考虑区域差异和季节性变化;(2)重视并开展累积性物质的水质基准和标准研究;(3)基于水质标准制订排放标准。研究结果可以指导中国的水质标准制修订研究和水生态环境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标准 水质基准 经济分析 环境管理 污染控制 排放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6
9
作者 嵇晓燕 刘雷 +3 位作者 陈亚男 解鑫 刘允 白雪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6年第6期1-4,共4页
分析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在应用过程中显现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地区特征污染物污染情况说明,补充水质状况定性评价特殊情况说明和变化趋势评价方法的判断优先级别,明确数据修约方式、检出限以下测值的评价方法及水质类别... 分析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在应用过程中显现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地区特征污染物污染情况说明,补充水质状况定性评价特殊情况说明和变化趋势评价方法的判断优先级别,明确数据修约方式、检出限以下测值的评价方法及水质类别不同而标准限值相同的指标评价方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环境质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滴水湖水系环境质量 被引量:27
10
作者 江敏 刘金金 +4 位作者 卢柳 胡文婷 吴昊 邢斌 任治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6-352,共7页
将滴水湖水系看作一个灰色系统进行研究,利用灰色聚类理论,以地表水环境标准和富营养化分级标准为基础建立灰类评价体系,确定聚类指标的隶属度和标准灰类的权重,得到各聚类指标对标准灰类的聚类系数,最大聚类系数关联的等级即水体质量... 将滴水湖水系看作一个灰色系统进行研究,利用灰色聚类理论,以地表水环境标准和富营养化分级标准为基础建立灰类评价体系,确定聚类指标的隶属度和标准灰类的权重,得到各聚类指标对标准灰类的聚类系数,最大聚类系数关联的等级即水体质量等级。2010年,每2周1次对滴水湖水系11个监测点的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透明度(SD)及叶绿素a(Chl.a)进行监测,取各指标的年均值,建立灰类评价系统。结果表明:滴水湖水源大治河及引水干道随塘河处水质属于Ⅳ类~Ⅴ类,呈富营养化和极度富营养化状态;闸外引水河芦潮引河段水质类型为Ⅲ类,为富营养化水平;闸内引水河道水质总体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水质类型为Ⅲ类;滴水湖湖区水体质量良好,水质类型为Ⅲ类,呈中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水湖水系 灰色聚类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 富营养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水质反退化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9
11
作者 宋国君 高文程 +1 位作者 韩冬梅 张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5-99,共5页
作为美国水质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退化政策在防止良好水质进一步恶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由于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中尚无反退化原则,水质标准中也缺乏反退化的定性规定,无法从根本上确立全力保护水质的决心。建议在《水... 作为美国水质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退化政策在防止良好水质进一步恶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由于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中尚无反退化原则,水质标准中也缺乏反退化的定性规定,无法从根本上确立全力保护水质的决心。建议在《水污染防治法》中增加水质反退化政策,宣示国家保护水质的决心和意志,将反退化原则纳入中国的水质标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执行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退化 水质标准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物对三峡水库水质测定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筑元 李晓 +2 位作者 叶翠 冉涛 杨燕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4,共3页
以长江寸滩断面和嘉陵江大溪沟断面水样为测定样品,探讨了悬浮物对三峡水库水质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出在三峡水库水质监测中,应对经0.45μm滤膜过滤的滤液进行指标测定,同时测定悬浮物含量,并对悬浮物进行组分分析;建议在地表水环境质量... 以长江寸滩断面和嘉陵江大溪沟断面水样为测定样品,探讨了悬浮物对三峡水库水质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出在三峡水库水质监测中,应对经0.45μm滤膜过滤的滤液进行指标测定,同时测定悬浮物含量,并对悬浮物进行组分分析;建议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纳入悬浮物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自然沉降时间 悬浮物 总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渭河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郭庆春 何振芳 +1 位作者 李力 寇立群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2-115,共4页
为准确和客观地评价渭河水环境质量状况,将改进算法的BP神经网络引入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领域,采用渭河2010年(9月7日至10月11日)水质指标监测数据,构建了渭河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通过3个水质监测项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对渭... 为准确和客观地评价渭河水环境质量状况,将改进算法的BP神经网络引入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领域,采用渭河2010年(9月7日至10月11日)水质指标监测数据,构建了渭河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通过3个水质监测项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对渭河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环境保护部公布结果完全一致。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应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具有客观性、通用性和实用性,可以很好地解决评价因子与水质等级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评价方法简便可靠,预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地表水 环境质量评价 渭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及监测方法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平 李文攀 刘廷良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63,共5页
在大量查阅日本法律法规、质量报告书和专题报告书的基础上,论述了日本地下水质量标准构成及监测方法。
关键词 日本 地下水 质量标准 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系浅水湖泊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思敏 曹灿 白苏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3-167,共5页
为研究城市浅水湖泊水生态环境状况,以邯郸市南湖为例,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水质标准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氮、磷是南湖水体的污... 为研究城市浅水湖泊水生态环境状况,以邯郸市南湖为例,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水质标准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氮、磷是南湖水体的污染控制因子,各采样点的TN、TP均不能满足Ⅴ类水体的水质要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岸边垃圾堆放是南湖的主要污染源,相应采样点的污染指数分别达到了3.0和2.2;南湖水质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水平,距污染源较近区域已处于中度富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质标准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邓仕槐 吴晓斌 卢益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6-111,共6页
本文分析了施肥对地面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施肥引入的氮、磷可导致地面水体富营养化;农业施肥增加了土壤环境中大气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产生温室效应;施肥引入大量污染物造成土壤污染以及不平衡施肥... 本文分析了施肥对地面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施肥引入的氮、磷可导致地面水体富营养化;农业施肥增加了土壤环境中大气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产生温室效应;施肥引入大量污染物造成土壤污染以及不平衡施肥对其它养分元素的耗竭而降低土壤肥力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最后,提出了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施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污染源强随机变化的感潮河流环境容量优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林高松 李适宇 江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7-322,共6页
考虑污染源强随机变化和感潮河流潮周期内动态水文条件对水质的影响,建立了优化污染负荷分配的流域水质管理模型。模型以总的允许排污量最大为目标函数,流域的水质控制点达标为约束条件。假设排污量是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并且... 考虑污染源强随机变化和感潮河流潮周期内动态水文条件对水质的影响,建立了优化污染负荷分配的流域水质管理模型。模型以总的允许排污量最大为目标函数,流域的水质控制点达标为约束条件。假设排污量是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并且以潮周期内水质达标的概率作为衡量控制点达标的依据。采用遗传算法对该随机规划模型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污染负荷优化分配结果能够满足随机条件下的水质达标率要求,并且与传统的确定性线性规划模型的分配结果相比有着明显差别。同时证实了遗传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复杂的随机规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容量 水质达标率 遗传算法 随机规划 感潮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型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探讨 被引量:8
18
作者 常德政 袁金华 王有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1-183,191,共4页
为了保障饮用水供水安全和公众的健康,我国对水源地实行保护区制度,但保护区的划分方法却不尽合理。文章以某一个河流型水源地的参数为依据,分别采用一维模式和二维模式计算保护区长度;同时说明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我国现行水源保护区... 为了保障饮用水供水安全和公众的健康,我国对水源地实行保护区制度,但保护区的划分方法却不尽合理。文章以某一个河流型水源地的参数为依据,分别采用一维模式和二维模式计算保护区长度;同时说明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我国现行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一维模型计算的长度太长,实际难以操作,二维模型计算不符合实际情况,我国现行规范方法参数难以选取等,并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在不同的河段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合理划定保护区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 地表水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丘陵地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水环境容量研究——以黄腊溪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8
19
作者 纪丁愈 王庆安 +2 位作者 佘红英 王东睿 张翔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4期81-84,共4页
以川中丘陵地区大英县隆盛镇黄腊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和调查数据,进行了水环境容量和面源污染物入河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黄腊溪8月~次年1月有3个月水质超标,TN总共需要削减19.36 t/a的入河量,而从月份上看8月份水质最差,则需... 以川中丘陵地区大英县隆盛镇黄腊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和调查数据,进行了水环境容量和面源污染物入河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黄腊溪8月~次年1月有3个月水质超标,TN总共需要削减19.36 t/a的入河量,而从月份上看8月份水质最差,则需要削减659.08 t/a、1.54 t/a、0.60 t/a的CODcr、TN和NH3-N量才能满足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最后针对污染特征提出了该流域水环境的防治建议,为改善农村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水环境容量 水质标准 川中丘陵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中小城镇地表水污染分析研究——以中山市坦洲镇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夏丽华 王芳 薛云 《热带地理》 2003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珠江三角洲中小城镇地表水污染成为珠江流域主要的污染源。对中山市坦洲镇地表水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的调查分析表明,由于坦洲镇工业企业数量增多,人口数量增加,环保措施滞后等原因,地表水环境质量严重恶化。为此,制定了坦洲镇近期及... 珠江三角洲中小城镇地表水污染成为珠江流域主要的污染源。对中山市坦洲镇地表水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的调查分析表明,由于坦洲镇工业企业数量增多,人口数量增加,环保措施滞后等原因,地表水环境质量严重恶化。为此,制定了坦洲镇近期及远期环境保护规划及水环境治理措施,为指导坦洲镇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中小城镇 地表水污染 坦洲镇 工业企业 人口数量 环保措施 水环境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