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al-Time Smart Meter Abnormality Detection Framework via End-to-End Self-Supervised Time-Series Contrastive Learning with Anomaly Synthesis
1
作者 WANG Yixin LIANG Gaoqi +1 位作者 BI Jichao ZHAO Junhua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71,89,共11页
The rapid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IoT)technologies is reshaping the global energy landscape by deploying smart meters that enable high-resolution consumption monitoring,two-way communication,and advanced met... The rapid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IoT)technologies is reshaping the global energy landscape by deploying smart meters that enable high-resolution consumption monitoring,two-way communication,and 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services.However,thi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lso exposes power system to evolving threats,ranging from cyber intrusions and electricity theft to device malfunctions,and the unpredictable nature of these anomalies,coupled with the scarcity of labeled fault data,makes realtime detection exceptionally challenging.To address these difficulties,a real-time decision support framework is presented for smart meter anomality detection that leverages rolling time windows and two self-supervised contrastive learning modules.The first module synthesizes diverse negative samples to overcome the lack of labeled anomalies,while the second captures intrinsic temporal patterns for enhanced contextual discrimination.The end-to-end framework continuously updates its model with rolling updated meter data to deliver timely identification of emerging abnormal behaviors in evolving grids.Extensive evaluations on eight publicly available smart meter datasets over seven diverse abnormal patterns testing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full framework,achieving average recall and F1 score of more than 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normality detection cyber-physical security anomaly synthesis contrastive learning time-ser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omaly Transformer的轨道几何不平顺异常检测方法
2
作者 杨森 刘金朝 +1 位作者 刘钰 杨飞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31,共10页
使用传统信号处理方法在轨道几何不平顺异常数据检测中受限于先验定义的异常特征,导致其无法有效捕捉复杂数据中一些微小变化和未知模式,限制其应对多变和复杂情况的能力。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Anomaly Transformer的无监督深度神经网络... 使用传统信号处理方法在轨道几何不平顺异常数据检测中受限于先验定义的异常特征,导致其无法有效捕捉复杂数据中一些微小变化和未知模式,限制其应对多变和复杂情况的能力。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Anomaly Transformer的无监督深度神经网络的轨道几何不平顺数据异常检测模型,采用双分支注意力机制同时对先验关联和序列关联进行建模,实现在无需先验信息和专家知识条件下,轨道几何异常检测数据特征的自动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此模型可实现轨道不平顺异常数据中局部毛刺异常、道岔轨距加宽异常、单边轨距波形拉直线异常、检测数据分布异常的精准识别,识别准确率达到95.53%、召回率98.72%、F1分数97.10%;同时验证了在不同速度等级线路、不同检测车的泛化性能,识别准确率不低于90.0%,召回率不低于91%,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轨道几何 异常检测 TRANSFORMER 无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omaly Detection Method Using Feature Reconstruction Based Knowledge Distillation
3
作者 ZHU Xin-yu SI Zhan-jun ZHANG Ying-xue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24,236,共11页
In recent years,anomaly detecti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As traditional anomaly detection methods usually rely on direct comparison of samples,they often ignore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 In recent years,anomaly detecti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As traditional anomaly detection methods usually rely on direct comparison of samples,they often ignore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amples,resulting in poor accuracy in recognizing anomalous samples.To address this problem,a knowledge distillation anomaly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feature reconstruction was proposed in this study.Knowledge distillation was performed after invert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teacher-student network to avoid the teacher-student network sharing the same inputs and similar structure.Representability was improved by using feature splicing to unify features at different levels,and the merged features were processed and reconstructed using an improved Transformer.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achieves better performance on the MVTec dataset,verifying its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in anomaly detection tasks.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idea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anomaly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ture Reconstruction anomaly Detection Distillation Mechanism Industrial Pro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半监督日志异常检测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顾兆军 叶经纬 +2 位作者 刘春波 张智凯 王志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2,97,共10页
对于具有“组异常”和“局部异常”分布特点的系统日志数据,传统的ADOA(anomaly detection with partially observed anomalies)半监督日志异常检测方法存在为无标签数据生成的伪标签准确性不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半监督... 对于具有“组异常”和“局部异常”分布特点的系统日志数据,传统的ADOA(anomaly detection with partially observed anomalies)半监督日志异常检测方法存在为无标签数据生成的伪标签准确性不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半监督日志异常检测模型.对已知异常样本采用k均值聚类,采用核主成分分析计算无标签样本的重构误差;运用重构误差和异常样本相似分计算出样本的综合异常分,作为其伪标签;依据伪标签计算LightGBM分类器的样本权重,训练异常检测模型.通过参数试验探究了训练集样本比例变化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在HDFS和BGL这2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提高伪标签的准确性,相较于DeepLog、LogAnomaly、LogCluster、PCA和PLELog等已有模型,精确率和F 1分数均有提升.与传统的ADOA异常检测方法相比,该模型F 1分数在2类数据集上分别提高了0.084和0.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日志 日志异常检测 组异常 局部异常 半监督 重构误差 核主成分分析 伪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夏季中国气候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想 郑志海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2024年夏季,中国降水偏多、气温偏高。全国平均气温22.3℃,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一,高温天气过程偏早、范围广、极端性强;降水空间分布上呈“东多西少”分布,东北南部、内蒙古中部、华北东部、华东北部、华中北部和西南部、西北地区... 2024年夏季,中国降水偏多、气温偏高。全国平均气温22.3℃,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一,高温天气过程偏早、范围广、极端性强;降水空间分布上呈“东多西少”分布,东北南部、内蒙古中部、华北东部、华东北部、华中北部和西南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夏季台风生成个数和登陆个数均偏少。2023年5月开始的中等强度El Nino事件在2024年5月结束并向冷海温发展,2023/2024年冬季以来,热带印度洋和北大西洋海温均为历史同期最暖,热带三大洋的异常海温分布有利于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将充沛的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输送到中国东部,使得东部季风区降水大范围偏多,强降水过程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异常 季节内变化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西风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源录波数据比对的继电保护采样回路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戴志辉 张富泽 韩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9,共13页
处于改建阶段的智能变电站采样模式复杂,继电保护装置难以发现采样回路轻微异常,导致回路隐患暴露时间严重滞后。针对上述问题,分析改建时期智能变电站的采样模式和二次设备配置情况,提出基于同源录波数据比对的继电保护采样回路异常检... 处于改建阶段的智能变电站采样模式复杂,继电保护装置难以发现采样回路轻微异常,导致回路隐患暴露时间严重滞后。针对上述问题,分析改建时期智能变电站的采样模式和二次设备配置情况,提出基于同源录波数据比对的继电保护采样回路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双向编码器表征(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ERT)语言模型与余弦相似度算法,实现同源录波数据的通道匹配。然后,利用重采样技术和曼哈顿距离完成波形的采样频率统一与时域对齐。最后,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提出改进算法,并结合采样点偏移量共同设置采样回路的异常判据。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完成录波数据的同源通道匹配,实现波形的一致性对齐,并且相比于传统DTW算法,改进DTW算法对异常状态识别的灵敏性和准确性更高。根据异常判据能够有效检测继电保护采样回路的异常状态,确保了智能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装置 采样回路 异常检测 改进DTW算法 录波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层次特征融合网络的图像异常检测算法
7
作者 唐俊 左金梅 +2 位作者 王科 张艳 王年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图像异常检测旨在识别并定位图像中的异常区域,针对现有算法中不同层次特征信息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层次特征融合网络的图像异常检测算法。通过使用融合了异常先验知识的伪异常数据生成算法,对训练集进行了异常数据扩充,将异... 图像异常检测旨在识别并定位图像中的异常区域,针对现有算法中不同层次特征信息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层次特征融合网络的图像异常检测算法。通过使用融合了异常先验知识的伪异常数据生成算法,对训练集进行了异常数据扩充,将异常检测任务转化为监督学习任务;构建了多层次特征融合网络,将神经网络中不同层次特征进行融合,丰富了特征中的低层纹理信息和高层语义信息,使得用于异常检测的特征更具区分性;训练时,设计了分数约束损失和一致性约束损失,并结合特征约束损失对整个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MVTec数据集上图像级检测接收机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AUROC)平均值为98.7%,像素级定位AUROC平均值为97.9%,每区域重叠率平均值为94.2%,均高于现有的异常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异常检测 伪异常 多层次特征融合 一致性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断裂带在莺歌海盆地的延伸——中央断裂的识别 被引量:1
8
作者 付永涛 陈鹳霏 +5 位作者 吴涛 王万银 徐涛 王丁丁 周章国 杨安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4-718,共15页
红河断裂带的早期左行和后期右行走滑剪切作用对莺歌海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沉积过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虽然在莺歌海盆地的中央坳陷北部和南部已识别出红河断裂,但仍不清楚红河断裂带在中央坳陷是如何延伸的,因此对莺歌海盆地的构造演化... 红河断裂带的早期左行和后期右行走滑剪切作用对莺歌海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沉积过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虽然在莺歌海盆地的中央坳陷北部和南部已识别出红河断裂,但仍不清楚红河断裂带在中央坳陷是如何延伸的,因此对莺歌海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沉积过程研究造成了一定影响。目前多基于盆地东侧的1号断裂和西侧的莺西断裂为边界,研究莺歌海盆地的构造演化。本文基于莺歌海盆地卫星测高重力异常,采用重力异常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NVDR-THDR)方法厘定了中央断裂的分布,且在中央坳陷北部和中部得到了2D地震剖面的证实。中央断裂是红河断裂带在莺歌海盆地的延伸,在东方底辟区以北发育左阶断层,在平面上形成向东的错断;在昌南底辟区以东为数条平行断层组成的断裂带,在乐东底辟区发展为左行左阶断层系,发育了乐东南洼陷(拉分盆地)。地震剖面显示中央断裂在中央坳陷的埋深较大,在双程旅行时长大于6 s的深度以下,依据地层层序判断其主要活动期为早于30 Ma并持续至15.98 Ma。依据双界面模型快速反演方法计算的莺歌海盆地沉积物厚度,在中央坳陷发育5个厚度大于15 km的沉降中心。总体上,中央断裂以西为沉降中心,以东为沉积深度变浅的梯度带。同时,中央坳陷的5个底辟构造带均分布于中央断裂以西,尤其是乐东区的左行左阶断层系对3个平行分布的底辟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中央断裂对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 莺歌海盆地 中央坳陷 中央断裂 卫星测高重力异常 沉积中心 底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综述 被引量:4
9
作者 邓淼磊 阚雨培 +3 位作者 孙川川 徐海航 樊少珺 周鑫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3-466,共14页
入侵检测系统(IDS)等安全机制已被用于保护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免受网络攻击。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深度学习的IDS逐渐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文献广泛调研,详细介绍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网络入侵检测的最新... 入侵检测系统(IDS)等安全机制已被用于保护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免受网络攻击。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深度学习的IDS逐渐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文献广泛调研,详细介绍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网络入侵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简要概述当前几种IDS;其次,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IDS中常用的数据集和评价指标;然后,总结网络IDS中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及其应用场景;最后,探讨当前相关研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入侵检测 深度学习 异常检测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类不平衡和重叠的工控数据异常检测的半监督欠采样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兆军 扬雪影 +1 位作者 隋翯 张一诺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4,共9页
工业控制系统异常检测面临着数据缺乏标签信息、类不平衡和类重叠的耦合问题,导致现有的分类器难以精准检测异常数据。现有的数据级采样方法在打伪标签、数据平衡或检测重叠区域时存在着打伪标签结果不准确、采样效果稳定性差以及重叠... 工业控制系统异常检测面临着数据缺乏标签信息、类不平衡和类重叠的耦合问题,导致现有的分类器难以精准检测异常数据。现有的数据级采样方法在打伪标签、数据平衡或检测重叠区域时存在着打伪标签结果不准确、采样效果稳定性差以及重叠识别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半监督学习的欠采样方法(SSLU-LP)。该方法通过异构集成将标签传播机制和单类分类器结合,补充数据伪标签;利用最小生成树策略构建重叠区域检测模型;采用欠采样策略,通过最近邻搜索有选择性地去除部分多数类样本。最后该方法与四种经典分类器结合,在九个工控数据集上与九种混合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精准地为无标签数据打伪标签,高效且有效检测出不平衡数据集中的重叠数据,改善了分类器的训练效果,提高了分类器的异常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系统 类不平衡 类重叠 半监督学习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定效应、前景理论和股票市场异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军 房玉莹 +1 位作者 蓝大镇 高斌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27,共21页
本文根据中国投资者特征引入锚定效应改进了前景价值函数,通过最大化均值下半方差与前景价值相结合的期望效用构建资产定价模型,并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给出了模型的均衡结构。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够解释28个市场异象中的15个,特别是对... 本文根据中国投资者特征引入锚定效应改进了前景价值函数,通过最大化均值下半方差与前景价值相结合的期望效用构建资产定价模型,并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给出了模型的均衡结构。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够解释28个市场异象中的15个,特别是对于交易摩擦类异象具有较强解释能力,且较其他主流定价模型产生的定价偏误更小。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考虑锚定效应的前景理论更适用于描述中国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拓展了锚定效应和前景理论的相关研究。更重要的是,本文构建的定价模型对投资者行为将在何种程度上影响资产价格,从而造成市场异象这一重要问题做出解答,对政府如何有效引导投资者预期、维护资本市场有效运行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定价模型 前景理论 锚定效应 市场异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超级计算系统的节点故障异常预测方法
12
作者 赵一宁 王小宁 +2 位作者 牛铁 赵毅 肖海力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8-136,共9页
随着超级计算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其计算节点发生故障和异常的概率也随之上升,严重影响了计算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传统的故障应对方法多采用事后响应和补救措施,只能一定程度地挽回损失,而对故障和异常进行事前预测则能够提供更多的反应... 随着超级计算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其计算节点发生故障和异常的概率也随之上升,严重影响了计算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传统的故障应对方法多采用事后响应和补救措施,只能一定程度地挽回损失,而对故障和异常进行事前预测则能够提供更多的反应和处理时间,因此逐渐成为故障响应方法的研究热点之一。对此,提出了一种面向超级计算系统的节点故障异常预测方法,旨在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减少计算资源的浪费。该方法首先分析系统历史运行数据,并通过无监督结合少量人工辅助的方法标记异常,基于这些异常在原始运行数据中发现关联的前置运行特征,随后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建立节点故障异常的预测模型。该预测方法通过在原数据集上交叉验证获得了78%的精度和约90%的召回率,同时也保证了充分的提前时间。验证中使用的数据集是来自真实的超级计算系统的原始运行数据,证明了该方法具有可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析 异常预测 运行特征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西哥全球尺度土壤铜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特征
13
作者 姚春彦 姜瀚涛 +5 位作者 朱意萍 郑璐 李汉武 王天刚 刘君安 Uribe Luna JESUS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6-243,共8页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经济大国和世界重要的矿业生产国。本文首次根据墨西哥全境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填图287件深层(C层)土壤组合样品铜元素含量测试结果,制作了1∶8000000 C层土壤铜地球化学图,从全球尺度角度研究了墨西哥C层土壤铜地球化学...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经济大国和世界重要的矿业生产国。本文首次根据墨西哥全境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填图287件深层(C层)土壤组合样品铜元素含量测试结果,制作了1∶8000000 C层土壤铜地球化学图,从全球尺度角度研究了墨西哥C层土壤铜地球化学背景和空间分布特征,圈定了墨西哥铜主要地球化学异常,主要取得如下结论:(1)墨西哥全球尺度C层土壤铜含量为3.6~129.0μg/g,铜含量平均值和中位值分别为20.3和15.9μg/g,背景值为15.6μg/g。恰帕斯高原和南马德雷岛弧带构造单元中铜的中位值显著大于其他构造单元,背景值高于全境背景值。(2)墨西哥全球尺度C层土壤铜地球化学图显示,铜含量分布不均,总体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格局。(3)墨西哥全球尺度C层土壤铜地球化学异常图共圈定铜地球化学异常10处,8处达到地球化学巨省规模,两处达到地球化学省规模。从铜地球化学信息和已有矿床的套合情况来看,墨西哥南部南马德雷山脉和恰帕斯山脉可能成为墨西哥铜的重要找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尺度 土壤 地球化学背景 异常特征 墨西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断层形变前兆异常的落实与思考
14
作者 薄万举 徐东卓 +1 位作者 李腊月 陈长云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6年第1期65-74,共10页
对中国大陆自1966年邢台7.2级地震以来在各主要地震带建立的跨断层测量场地获得的断层形变资料进行了梳理,对其中出现的单项断层形变异常、群体性准同步断层形变异常的特点及其在地震分析预测中的应用分别给出了实例;利用预测100 km内1... 对中国大陆自1966年邢台7.2级地震以来在各主要地震带建立的跨断层测量场地获得的断层形变资料进行了梳理,对其中出现的单项断层形变异常、群体性准同步断层形变异常的特点及其在地震分析预测中的应用分别给出了实例;利用预测100 km内1年内可能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预测指标(即满足K≥5),对所有资料出现的巨大幅度的断层形变异常变化进行了检索,共得到5项异常(同一测量场地出现多个相关异常按1项计算),简称为“巨幅异常”。结果表明:5项巨幅异常中有3项符合7级以上强震的预测指标,分别对应了1976年唐山7.8级地震、1996年丽江7.0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最后给出了结论建议,供跨断层形变资料分析、跨断层场地维护改造、强震预测及相关对策研究等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形变 强震预测 形变 前兆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N-GAT与混合神经网络的汽车涂装烘干系统能耗异常检测
15
作者 李聪波 翟贺旺 +2 位作者 吴畏 董可 张祥飞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64-1874,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卷积网络-图注意力网络(TCN-GAT)与混合神经网络的烘干系统能耗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引入多尺度TCN和多头GAT分别捕获温度、压力等数据的时间特征与空间特征;然后联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与变分自编码器(VAE)搭建异...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卷积网络-图注意力网络(TCN-GAT)与混合神经网络的烘干系统能耗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引入多尺度TCN和多头GAT分别捕获温度、压力等数据的时间特征与空间特征;然后联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与变分自编码器(VAE)搭建异常检测模型;再次基于预测误差与重构概率构建能耗异常指标,并引入超阈值模型(POT)拟合Pareto分布建立异常阈值;最后在重庆某汽车工厂涂装车间开展案例验证,利用物联网设备(IoT)采集烘干系统能耗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干系统 时空特征提取 能耗异常检测 能耗异常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2023年4月降水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
16
作者 王大勇 王晓琼 +3 位作者 柯宗建 张冬峰 陈颖 闫加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8-486,共9页
利用山西省 1981-2023年 4月降水数据、NCEP/NCAR再分析大气环流和海温数据,基于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回归分析、合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山西省 2023年 4月降水异常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2023年 4月山西省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增加 204.... 利用山西省 1981-2023年 4月降水数据、NCEP/NCAR再分析大气环流和海温数据,基于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回归分析、合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山西省 2023年 4月降水异常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2023年 4月山西省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增加 204.4%,为 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降水.此次降水异常与海温外强迫因子导致的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后冬(1-2月)北大西洋海温由北至南"-+-"的异常分布,有利于4月北大西洋至东亚地区 500 hPa位势高度场"-+-+"异常波列的加强和维持,以及低层 850 hPa水汽向山西的辐合,这一有利的高低空环流配置是山西省 2023年 4月降水异常偏多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异常 大气环流 海表温度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晋中盆地土壤氦气化探试验及影响因素探讨
17
作者 张云鹏 赵寒森 +5 位作者 李玉宏 周俊林 魏建设 韩伟 张宇轩 胡少华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4-684,共11页
氦气化探是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一种,其通过测定地表附近土壤中的氦气丰度来探寻地下的氦气分布及资源状况。晋中盆地已经有了较好的氦气显示,但在氦气化探方面还没有开展过相关研究。本次研究通过对区内不同地貌景观单元,不同深度样品... 氦气化探是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一种,其通过测定地表附近土壤中的氦气丰度来探寻地下的氦气分布及资源状况。晋中盆地已经有了较好的氦气显示,但在氦气化探方面还没有开展过相关研究。本次研究通过对区内不同地貌景观单元,不同深度样品的氦气测试分析,认为地表氦气的丰度受到地貌景观、水文条件、土壤性质、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采样时应尽量远离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或生物因素的影响,较为理想的采样深度应大于地表以下1.6 m,土壤类型则以含水饱和度较小的黏土优先。最后,建立了晋中盆地氦气化探异常模式,即氦气生成后通过断裂和地下流体一起向上运移和逸散,在封闭性好的断裂附近形成富氦天然气藏,在封闭性差的断裂和与地表水系沟通流畅的地方,氦气则更容易逸散至地表最终形成带状或面状异常。研究成果可以为今后该地区的氦气化探测量以及其他地区的氦气资源调查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地球化学勘探 晋中盆地 断裂封闭性 氦气异常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布亚新几内亚金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
18
作者 徐鸣 隰弯弯 +6 位作者 赵宇浩 Conrad KUMUL 吴大天 Nathan MOSUSU 王天刚 朱意萍 姚仲友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204,共11页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汇聚边缘,由3个构造单元组成。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发育两种金矿化类型,即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斑岩型。2015—2018年开展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在高地地区、巴布亚半岛...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汇聚边缘,由3个构造单元组成。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发育两种金矿化类型,即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斑岩型。2015—2018年开展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在高地地区、巴布亚半岛和新几内亚群岛采集了1399件水系沉积物样品。文章研究了巴布亚新几内亚金的地球化学背景、空间分布特征和成矿潜力。巴布亚新几内亚金含量为0.2~6188.0 ng/g,中位数(地球化学基准值)为1.5 ng/g,高于大陆地壳金元素丰度,略低于中国和澳大利亚的金地球化学基准值。由于广泛发育中酸性侵入岩、碱性侵入岩和碱性火山岩,由巴布亚褶皱带、新几内亚逆冲带、奥罗褶皱带、东部褶皱带、东巴布亚复合地体、巴布亚群岛、伯瓦尼-托里塞利地体和菲尼斯特雷地体组成的中央弧陆碰撞带的金基准值高于美拉尼西亚岩浆弧。地球化学图中,新几内亚逆冲带的钙碱性侵入杂岩体、美拉尼西亚岩浆弧中的钙碱性侵入杂岩体和富钾火山-侵入杂岩体与高金含量的区域具有高度耦合对应关系。这次工作圈定了7处金地球化学省和9处金地球化学异常区,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逆冲带。8处异常区均具有发育浅成低温热液型或斑岩型金矿的潜力,可作为下一阶段巴布亚新几内亚金矿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 异常 浅成低温热液型 斑岩型 巴布亚新几内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布亚新几内亚镍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
19
作者 赵宇浩 杨志明 +6 位作者 朱意萍 Kumul CONRAD 杜等虎 Mosusu NATHAN 王天刚 姜瀚涛 姚仲友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93,共11页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汇聚边缘,由3个构造单元组成。巴布亚新几内亚发育两种镍矿化类型。2015—2018年开展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在高地地区、巴布亚半岛和新几内亚群岛采集了1399件水系...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汇聚边缘,由3个构造单元组成。巴布亚新几内亚发育两种镍矿化类型。2015—2018年开展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在高地地区、巴布亚半岛和新几内亚群岛采集了1399件水系沉积物样品。本文研究了巴新镍的地球化学背景、空间分布特征和成矿潜力。巴新镍含量在2.7~2430.0μg/g之间,中位数(地球化学基准值)为42.0μg/g,接近上地壳镍元素丰度,高于欧洲、澳大利亚、北美和中国的镍地球化学基准值。由于广泛发育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岩,由巴布亚褶皱带、新几内亚冲断带、奥罗褶皱带、东部褶皱带、东巴布亚复合地体、巴布亚群岛、伯瓦尼-托里塞利地体和菲尼斯特雷地体组成的中央弧陆碰撞带的镍基准值高于美拉尼西亚岩浆弧。地球化学图中,四月蛇绿岩、马鲁姆蛇绿岩和巴布亚超镁铁质岩带等蛇绿杂岩体与高镍含量的区域具有高度耦合对应关系。通过本次工作,圈定了7处镍地球化学省和8处镍地球化学异常区,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逆冲带。8处异常区均具有发育红土型镍矿的潜力,可作为下一阶段巴新镍矿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 异常 红土型矿化 巴布亚新几内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和随机森林的区块链异常交易检测
20
作者 赵鹏 王文剑 +1 位作者 吴迪 张虹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2,共8页
近年来,黑客攻击、网络钓鱼、勒索病毒等事件频发,使得区块链交易异常检测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XGBoost作为一种基于梯度提升框架的机器学习算法,可灵活地处理数据特征,不仅关注模型的预测误差,还考虑了每个样本的相对重要性。在前... 近年来,黑客攻击、网络钓鱼、勒索病毒等事件频发,使得区块链交易异常检测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XGBoost作为一种基于梯度提升框架的机器学习算法,可灵活地处理数据特征,不仅关注模型的预测误差,还考虑了每个样本的相对重要性。在前人区块链交易异常检测研究的基础上,将XGBoost与随机森林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XGBoost和随机森林的区块链异常交易检测模型(Blockchain Anomalous Transaction Detection Based on XGBoost and Random Forests,BATD_XRF)。模型分为数据特征处理、特征选择、分类检测3个模块,选取Elliptic Data Set、Bitcoin Alpha Dataset和Bitcoin OTC Trust Network Dataset数据集,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二分类。特征选择过程中通过Gini Mean Decrease计算平均递减量,进一步确定特征的相对重要性。分类检测过程中提出网络搜索参数调优算法,并进行10倍交叉验证。最终通过与其他模型的对比实验,证明了所提模型在区块链交易异常检测中的准确性更高,训练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异常交易检测 XGBoost 随机森林 比特币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