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refined dynamic model of high-speed maglev train-bridge coupled system for random vibration and running safety assessment
1
作者 MAO Jian-feng LI Dao-hang +3 位作者 YU Zhi-wu CAI Wen-feng GUO Wei ZHANG Guang-w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532-2544,共13页
Running safety assessment and tracking irregularity parametric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high-speed maglev train-bridge system are of great concern,especially need perfect refinement models in which all properties can b... Running safety assessment and tracking irregularity parametric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high-speed maglev train-bridge system are of great concern,especially need perfect refinement models in which all properties can be well characterized based on various stochastic excitations.A three-dimensional refined spatial random vibration analysis model of high-speed maglev train-bridge coupled system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in which multi-source uncertainty excitation can be considered simultaneously,and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evolution method(PDEM)is adopted to reveal the system-specific uncertainty dynamic characteristic.The motion equation of the maglev vehicle model is composed of multi-rigid bodies with a total 210-degrees of freedom for each vehicle,and a refined electromagnetic force-air gap model is used to account for the interaction and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the moving train and track beam bridges,which are directly establish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 model is proven to be applicable by comparing with Monte Carlo simulation.By applying the proposed stochastic framework to the high maglev line,the random dynamic responses of maglev vehicles running on the bridges are studied for running safety and stability assessment.Moreover,the effects of track irregularity wavelength range under different amplitude and running speeds on the coupled system a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ugmentation of train speed will move backward the sensitive wavelength interval,and track irregularity amplitude influences the response remarkably in the sensitive inter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lev train-bridge interaction electromagnetic force-air gap model stochastic dynamic analysis running safety assessment probability density evolu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ing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curved low-stiffness track-viaducts with an adaptive surrogate-based approach emphasizing track dynamic geometric state
2
作者 CHENG Fang LIU Hui YANG R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SCD 2024年第11期4262-4275,共14页
Traditional track dynamic geometric state(TDGS)simulation incurs substantial computational burdens,posing challenges for developing reliability assessment approach that accounts for TDGS.To overcome these,firstly,a si... Traditional track dynamic geometric state(TDGS)simulation incurs substantial computational burdens,posing challenges for developing reliability assessment approach that accounts for TDGS.To overcome these,firstly,a simulation-based TDGS model is established,and a surrogate-based model,grid search algorithm-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genetic algorithm-multi-output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is established.Among them,hyperparamet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effectiveness is confirmed through test functions.Subsequently,an adaptive surrogate-based probability density evolution method(PDEM)considering random track geometry irregularity(TGI)is developed.Finally,taking curved train-steel spring floating slab track-U beam as case study,the surrogate-based model trained on simulation datasets not only shows accuracy in both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but also surpasses existing models.Additionally,the adaptive surrogate-based PDEM shows high accuracy and efficiency,outperforming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nd simulation-based PDEM.The reliability assessment shows that the TDGS part peak management indexes,left/right vertical dynamic irregularity,right alignment dynamic irregularity,and track twist,have reliability values of 0.9648,0.9918,0.9978,and 0.9901,respectively.The TDGS mean management index,i.e.,track quality index,has reliability value of 0.9950.Thes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framework can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assess the reliability of curved low-stiffness track-viaducts,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GI mainte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iability assessment track dynamic geometric state hybri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adaptive learning strategy probability density evolu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现状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鑫 赵昕 +3 位作者 黄琴 蒋小林 隆世良 潘红丽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56-4367,共12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生物多样性日益受到局部灭绝的威胁,外来物种可能会加剧这些影响,并导致本地物种群落的衰退。外来入侵植物对四川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稳定性构成了较大的威胁,但对其本底情况知之甚少。为全面掌...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生物多样性日益受到局部灭绝的威胁,外来物种可能会加剧这些影响,并导致本地物种群落的衰退。外来入侵植物对四川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稳定性构成了较大的威胁,但对其本底情况知之甚少。为全面掌握四川省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及空间分布,基于全省36724条样线,84304个样地和83931个样方数据,采用ArcGIS核密度及标准差椭圆分析工具来探究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四川湿地生态系统中共记录到外来入侵植物分布点24106个,隶属29科68属102种,并以菊科Compositae(32种)、苋科Amaranthaceae(11种)和禾本科Gramineae(8种)为主。从原产地分析来看,美洲来源最多,共有74种(72.55%)。从危害等级来看,介于1级—3级的入侵种共有73种(71.57%),其中原产地为美洲的共有60种,占比82.19%。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各调查分区的湿地生态系统中均出现外来入侵植物,但其明显偏好盆地平原/丘陵区、盆周南缘区和川西南山地区,占比88.56%。从海拔分布来看,湿地外来入侵植物主要集中在海拔3000m以下,又以300—500m海拔段湿地外来入侵植物出现频率最高。研究表明,四川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较多,扩散趋势明显。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种数的差异可能与水资源分布、海拔、经济发展水平和周边人口数量有关。较高的海拔,较少的人为活动抑制湿地外来植物的入侵,而原生地较温暖和等温的气候条件则加剧湿地外来植物的入侵。研究结果将为四川湿地生态系统风险评估和今后的日常监测、人工干预防控部署等提供理论、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湿地生态系统 空间分布分析 核密度估计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历史数据筛选及关键断面约束的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文毅 高红均 +3 位作者 郭明浩 王长浩 杨易达 刘俊勇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90,共11页
近年来,中国电力系统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系统随机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电力系统灵活性量化评估成为系统安全运行的核心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筛选的误差分布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历史数据,结合Spearman系数以及非参数... 近年来,中国电力系统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系统随机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电力系统灵活性量化评估成为系统安全运行的核心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筛选的误差分布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历史数据,结合Spearman系数以及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能够较好地表征系统的不确定性;其次,综合考虑火电机组、储能以及负荷侧灵活性资源特点,提出了系统灵活性供给能力评估方法;然后,计及关键断面潮流限值,分析其对系统灵活性平衡的影响,提出了考虑关键断面传输约束的系统运行灵活性评估方法。最后,通过改进的IEEE 30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预测误差概率分布能够真实反映系统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考虑关键断面约束后的灵活性评估方法能为源-网-荷-储复杂场景下灵活性量化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分析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 灵活性评估 关键断面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发展评估模型
5
作者 胡明月 汤永川 +2 位作者 邵健 庄越挺 潘云鹤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6,共13页
在人工智能(AI)技术加速演进的背景下,AI与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渐显并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因而产业智能化评估和结构分析重要性显现且需求迫切。本文提出了AI与产业融合发展评估(Patent-AIIIA)模型,利用大语言模型深入挖掘了... 在人工智能(AI)技术加速演进的背景下,AI与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渐显并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因而产业智能化评估和结构分析重要性显现且需求迫切。本文提出了AI与产业融合发展评估(Patent-AIIIA)模型,利用大语言模型深入挖掘了专利数据与AI技术的内在联系,结合BGE文本向量化模型、统一流形逼近与投影降维算法形成了专利的问题空间和方案空间,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算法、信息熵理论构建了产业跨度和技术宽度的指标量化方法,最终实现对产业整体和单个集群的全面评估能力。应用Patent-AIIIA模型对某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多类产业集群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产业跨度和技术宽度指标、AI技术产业集群分布、企业技术对标等情况,验证了相关模型的实用性。基于相关评估结果,提出了实施针对性的产业激励政策、优化产业集群的AI技术布局、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协同创新网络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建议。Patent-AIIIA模型可视为具有从宏观到微观特性的通用分析模型,具备拓展至多领域的应用潜力,可为企业战略规划、产业政策制定等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评估 人工智能 专利分析 Patent-AIIIA模型 密度峰值聚类 技术对标有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沼典型区域碳密度评估研究——以渤海辽河口为例
6
作者 吴翌丹 宋莎莎 +3 位作者 赵建平 张庆范 安伟 张广帅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7,共9页
为剖析滨海盐沼湿地的碳密度特性,评估滨海盐沼湿地的碳密度现状,本研究以典型的渤海辽河口区域滨海盐沼湿地为例,在研究区域开展现场调查,根据盐沼湿地的植被类型、生态特征和地形变化,选取27个采样点,测定植被及土壤样本的生物量、有... 为剖析滨海盐沼湿地的碳密度特性,评估滨海盐沼湿地的碳密度现状,本研究以典型的渤海辽河口区域滨海盐沼湿地为例,在研究区域开展现场调查,根据盐沼湿地的植被类型、生态特征和地形变化,选取27个采样点,测定植被及土壤样本的生物量、有机碳含量等指标,对不同地物类型土壤和植被的碳密度进行计算,分析盐沼湿地碳密度现状并预估其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碳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光滩区域、盐地碱蓬区域、芦苇区域,平均碳密度分别为166.46、114.83、77.06 t/ha。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将极大地降低滨海湿地碳汇潜力。本研究结果可为滨海盐沼湿地保护和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支撑,对区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潜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沼 碳汇评估 辽河口 湿地 碳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管理应用的塔式光热发电资源分析系统研究——基于气象卫星反演数据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鹏 郑润祺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7-356,共10页
当前绝大部分光热资源评估主要是面向太阳能资源以及电站级开发设计,而面对全球大范围、区域性评估光热资源发电能力仍存在一定困难。基于气象卫星反演的全球太阳能资源数据,结合地物覆盖、保护区、水系、交通等影响光热资源评估的边界... 当前绝大部分光热资源评估主要是面向太阳能资源以及电站级开发设计,而面对全球大范围、区域性评估光热资源发电能力仍存在一定困难。基于气象卫星反演的全球太阳能资源数据,结合地物覆盖、保护区、水系、交通等影响光热资源评估的边界条件,结合当前技术条件下单个光热电站难以无限扩大的限制因素,面向资源管理应用方面,提出一种光热资源评估分析系统,采用塔式光热发电方式,固定单个电站的容量,计算待评估区域的可装机面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能够安装固定单个电站的数量,得到待评估区域光热资源发电技术可开发量,适宜为光热发电资源宏观选址进行技术可开发量评估。通过该方法评估得出全球光热发电技术可开发量约197.5 TW,储热8 h发电量可达705 PWh。将单个电站安装容量的评估结果与已建工程相比误差较低,可以为光热资源发电宏观选址评估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演数据 光热发电 资源评估 装机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应急公共投入效率的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雪航 刘邦凡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5-614,共10页
提升应急公共投入效率是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旨在通过揭示和分析环渤海地区应急公共投入效率测度水平的时空特征,得出实现该区域应急公共投入效率差异缩减和水平提高的现实路径,进而推动其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 提升应急公共投入效率是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旨在通过揭示和分析环渤海地区应急公共投入效率测度水平的时空特征,得出实现该区域应急公共投入效率差异缩减和水平提高的现实路径,进而推动其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为环渤海地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基于“投入-产出-环境”框架,构建环渤海地区应急公共投入效率测度指标体系,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基于松弛变量的超效率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three-stage Slacks-Based Measure-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three-stage SBM-DEA)模型对环渤海地区应急公共投入效率进行水平测度,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和Dagum基尼系数分析环渤海地区应急公共投入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应急公共投入效率具有较高水平,能够满足地区应急在常规灾害下的正常运行;环渤海地区应急公共投入效率整体差异因极端省市间的效率差异减小而有所降低,省市间效率差异呈现均等化特征,且省市间差异对整体差异影响力逐步上升;环渤海地区应急公共投入效率面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效率韧性有待提升,且环渤海地区应急公共投入的效率差异受中央政府干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环渤海地区 应急公共投入 效率评估 超效率 基于松弛变量的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 核密度估计法 Dagum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方法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珮 王宸 +1 位作者 徐兴星 邹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目的比较两种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方法,选择更适合的AUD纳入监控及管理,实现AUD合理化考核。方法利用信息系统建立实时监控AUD和出院患者AUD的计算模型,统计某院2023年1—5月13个住院科室和全院分别用两种计算方法产生的AUD,比... 目的比较两种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方法,选择更适合的AUD纳入监控及管理,实现AUD合理化考核。方法利用信息系统建立实时监控AUD和出院患者AUD的计算模型,统计某院2023年1—5月13个住院科室和全院分别用两种计算方法产生的AUD,比较离散度,评估适用性,测算两种计算方法对科室考核影响。从2023年6月开始利用实时监控AUD系统实现对科室、医生、药物的三重监控,7月开始纳入考核,比较管控后两种计算方法2023年AUD的趋势变化。结果实时监控AUD较出院患者AUD科室月度离散度更小,全院无明显差异,考核更合理。利用实时监控AUD管理后,2023年6月下降了4.54限定日剂量数(DDDs),2023全年下降了2.75 DDDs。结论实时监控AUD更能体现实际用药水平,更具适用性,有利于科学管理AU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计算方法 实时监控 合理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TA联合下肢血管粥样硬化对中老年患者骨质疏松风险筛查效果
10
作者 陈志平 赵国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索能否依据入院常规检查结果及一般资料对中老年住院患者骨质疏松风险进行筛查。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因脊柱脆性骨折于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中老年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入院常规检查结果以及骨密度... 目的探索能否依据入院常规检查结果及一般资料对中老年住院患者骨质疏松风险进行筛查。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因脊柱脆性骨折于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中老年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入院常规检查结果以及骨密度数据,通过组间比较、相关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以及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骨质疏松组的身高、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血红蛋白、白蛋白显著降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显著增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STA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相关因素,OR值分别为8.926和3.971(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单独OSTA对骨质疏松风险具有良好的筛查效果(AUC为0.795,P<0.05),OSTA联合下肢血管粥样硬化进一步提高了对骨质疏松风险的筛查效果(AUC为0.835,P<0.05)。结论OSTA与下肢血管粥样硬化在骨质疏松发生、发展中具有相关性。对于中老年患者,可通过由年龄、体重计算而得的OSTA以及入院常规中的下肢血管超声进行骨质疏松风险评估,以达到简便、经济的筛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 骨密度 中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发动机引压管路随机振动疲劳失效分析
11
作者 肖策 张晋岢 +2 位作者 韩奕晨 李哲 周建平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航天发动机引压管结构在随机振动载荷下产生疲劳损伤累积,导致微管路结构疲劳失效,影响发动机安全服役。为此,开展预应力下航天发动机微管路疲劳失效机理分析及寿命评估方法研究。首先对管路随机振动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多尺度断口形... 航天发动机引压管结构在随机振动载荷下产生疲劳损伤累积,导致微管路结构疲劳失效,影响发动机安全服役。为此,开展预应力下航天发动机微管路疲劳失效机理分析及寿命评估方法研究。首先对管路随机振动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多尺度断口形貌分析,明确疲劳损伤演化机理;然后以试验中管路两端加速度采集数据为输入,基于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多源激励及预应力下管路随机振动预示模型;随后提取动响应最大的危险点功率谱密度函数,在Matlab软件中对比了5种常用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频域评估模型,结果表明Tovo-Benasciutti模型的评估结果与试验误差最小;最后基于上述振动疲劳寿命方法,系统性地分析了管路内压、管路接头位移及管路绑定附加质量等真实服役工况对管路振动特性及疲劳寿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路结构 随机振动 疲劳寿命评估 预应力模态分析 应力幅值概率密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核密度估计的铁路外部环境风险评估方法
12
作者 张浩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为解决铁路外部环境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精细度较低、针对性不强及靶向管控不足等问题,通过构建基于铁路外部环境隐患的加权核密度估计模型,提出适用于铁路外部环境空间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试验区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加权核密度估... 为解决铁路外部环境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精细度较低、针对性不强及靶向管控不足等问题,通过构建基于铁路外部环境隐患的加权核密度估计模型,提出适用于铁路外部环境空间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试验区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加权核密度估计的铁路外部环境空间风险评估方法可以从空间维度精准地对铁路外部环境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通过网格化划分,实现了对铁路外部环境高、中、低风险区域的准确识别,提高了风险评估的针对性和精确度,可为铁路安全管理提供决策参考,进而提高铁路外部环境安全治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外部环境 风险评估 空间分析 加权核密度估计 隐患 网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端区交通复杂性评估及演变分析
13
作者 王红勇 马丽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235-9243,共9页
终端区内飞行密集、环境多变,已成为国家空域系统运行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精准量化终端区内交通复杂性并把握其演化规律是实现空中交通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对于提升终端区运行能力有重要意义。终端区空中交通复杂性描述了某一时间点或时... 终端区内飞行密集、环境多变,已成为国家空域系统运行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精准量化终端区内交通复杂性并把握其演化规律是实现空中交通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对于提升终端区运行能力有重要意义。终端区空中交通复杂性描述了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内空中交通流特征的复杂程度。基于动态密度思想,针对终端区运行特征,构建了多维度的空中交通复杂性评价指标,并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反映评估指标的无序化程度,评定信息量的大小。构建复杂度计算模型,从客观上利用多指标反映航空器实时复杂性演变。采用多智能体仿真建模工具NetLogo搭建了终端区仿真环境,以广州终端区的实际进场数据搭建了基础场景,模拟了终端区交通复杂性的宏观演化过程。通过调节进场移交点交通流需求比例、设计不同天气情景,分析了不同场景下交通复杂性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该评估体系使用较少的指标和计算时间,能够较为准确、客观地评估时间片内的复杂性,符合实际情况。NetLogo建模工具能够仿真终端区交通流,直观地观察交通流运行行为。当进场移交点交通流流量分布更为均匀时,复杂性较低。终端区受恶劣天气影响时,其受影响程度取决于恶劣天气覆盖航段的航班流量分布情况、影响的范围以及受影响航段到跑道距离。部分交通流存在迟滞现象,反映了复杂性的蔓延时空特征。该复杂性评估方法能够有效评估航段、航线、终端区复杂性及演变规律,为开展终端区精细化空中交通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区交通流 NetLogo系统仿真 复杂性评估 动态密度 复杂性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水培生菜适宜种植密度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开 梁琼 +3 位作者 刘俊 魏晓明 崔金霞 王利春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1-287,共7页
水培叶菜产出高、效益好的同时生产设备成本投入较大,优化出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使单位面积产出最大化,从而保证种植者取得较高的收益。本研究采用熵权法和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水培叶菜产出高、效益好的同时生产设备成本投入较大,优化出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使单位面积产出最大化,从而保证种植者取得较高的收益。本研究采用熵权法和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结合,对不同种植密度水培生菜进行综合评价,优化出适宜种植密度,为水培装置适宜的生菜种植密度提供依据。共设置4个密度处理,标记为H1、H2、H3、H4(定植密度为株间距10、15、20、25 cm),通过对各处理生菜生长,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等因子综合评价,优化出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H4处理水培生菜产量和品质较处理H1略差,但其生长状态、外观品质优于H1,对比所有处理生菜,H2处理综合表现最佳,更适合商业化种植,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种植密度对水培生菜生长、产量品质的综合影响,还可为规模化商业水培叶菜生产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培设备 种植密度 生长 产量 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福建省水库健康状态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雪 黄锦平 +3 位作者 苏玉萍 陈颖欣 钟启俊 郑洪萍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0,86,共8页
根据2021年夏季福建省24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水生态调查结果,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库营养状态,并采用浮游植物总密度、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和蓝藻门密度百分比3个生物参数构建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了沙溪口... 根据2021年夏季福建省24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水生态调查结果,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库营养状态,并采用浮游植物总密度、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和蓝藻门密度百分比3个生物参数构建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了沙溪口水库和东张水库的健康状态。结果表明:2021年福建省大部分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蓝藻-绿藻-硅藻为主,其中以蓝藻门为优势藻的水库占比为60.9%;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范围为24.3~51.7,平均值为40.3,水库富营养化程度较低,但个别水库仍存在富营养化的风险;沙溪口水库P-IBI综合得分为79.7,处于健康状态,东张水库P-IBI综合得分为59.0,处于亚健康状态;P-IBI评价结果与《2021年福建省河湖健康评估蓝皮书》中的多指标评价方法的结果一致性较好,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评价方法具有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总密度 蓝藻门密度百分比 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 生物完整性指数 水库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Dk-DPC的空中目标自动分群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钰棠 孙鹏 +2 位作者 张杰勇 闫云飞 赵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19-3229,共11页
空中目标分群本质上是一个类数未知的聚类问题,也是战场态势估计领域中的研究热点。针对未知的空战场环境,从聚类角度提出一种基于流形距离和k近邻采样密度的MDk-DPC算法。引入流形距离代替欧氏距离,以增加同一流形中目标的相似性;利用... 空中目标分群本质上是一个类数未知的聚类问题,也是战场态势估计领域中的研究热点。针对未知的空战场环境,从聚类角度提出一种基于流形距离和k近邻采样密度的MDk-DPC算法。引入流形距离代替欧氏距离,以增加同一流形中目标的相似性;利用k近邻计算目标的局部密度,使其能更真实地反映目标周围分布;通过自适应选取聚类中心方法确定聚类中心,并运用密度峰值算法指定剩余点类别完成分群。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人工合成数据集和UCI真实数据集上均有更好的聚类性能,同时通过对空战场仿真数据进行分群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势估计 目标分群 流形距离 K近邻 密度峰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促甲状腺激素对绝经期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测价值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戴承晔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4132-4138,共7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促甲状腺激素(TSH)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然而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与ACS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绝经期女性MHR、TSH与ACS发病是否存在关联仍不明确。...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促甲状腺激素(TSH)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然而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与ACS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绝经期女性MHR、TSH与ACS发病是否存在关联仍不明确。目的探讨MHR、TSH对绝经期女性ACS患者发病的预测价值,并研究上述指标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2021年在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诊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325例绝经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入院后采集静脉血检测单核细胞计数、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SH等。以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观察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采用Gensini评分标准统一衡量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符合ACS诊断标准的患者为ACS组(n=184),非ACS者为对照组(n=141)。同时依据Gensini评分三分位数将ACS组进行分组:≤36.5分为低危亚组(n=59),36.6~66.5分为中危亚组(n=64),>66.5分为高危亚组(n=61)。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CS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SH、MHR及联合检测对ACS的诊断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TSH、MHR及联合检测指标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ACS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线资料结果示,ACS组BMI、吸烟比例、高血压、糖尿病、LDL-C、单核细胞计数、TSH、MHR高于对照组,LVEF、HDL-C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吸烟、高血压、BMI≥24.0 kg/m^(2)、LDL-C≥3.30 mmol/L、TSH≥2.1m U/L、MHR≥0.25是绝经期女性发生ACS的危险因素,HDL-C≥1.2 mmol/L为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HR、TSH及联合预测指标诊断绝经期女性ACS的AUC分别为0.777(95%CI=0.725~0.830,P<0.001)、0.747(95%CI=0.694~0.800,P<0.001)、0.810(95%CI=0.764~0.857,P<0.001)。中危亚组、高危亚组MHR、TSH均高于低危亚组,高危亚组MHR、TSH高于中危亚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示,ACS组患者MHR(r_(s)=0.497,P<0.01)、TSH(r_(s)=0.498,P<0.01)及联合预测指标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r_(s)=0.600,P<0.001)。结论TSH及MHR升高是绝经期女性发生ACS的独立危险因素,两指标及联合对病情预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对绝经期女性ACS的早期识别及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绝经期 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促甲状腺激素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BSCAN和距离共识评估的分段点云去噪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葛程鹏 赵东 +1 位作者 王蕊 马庆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00-1809,共10页
针对点云数据中噪声点的剔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的多尺度点云去噪方法。应用统计滤波对孤立离群点进行预筛选,去除点云中的大尺度噪声;对DBSCAN算法进行... 针对点云数据中噪声点的剔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的多尺度点云去噪方法。应用统计滤波对孤立离群点进行预筛选,去除点云中的大尺度噪声;对DBSCAN算法进行优化,减少算法时间复杂度和实现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以此将点云分为正常簇、疑似簇及异常簇,并立即去除异常簇;利用距离共识评估法对疑似簇进行精细判定,通过计算疑似点与其最近的正常点拟合表面之间的距离,判定其是否为异常,有效保持了数据的关键特征和模型敏感度。利用该方法对两个船体分段点云进行去噪,并与其他去噪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去噪效率和特征保持方面具有优势,精确地保留了点云数据的几何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去噪 点云数据 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 距离共识评估 特征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城区游憩绿道网络规划的整合性框架研究——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丁冉 周庆华 +1 位作者 聂川林 雒梓涵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104,共8页
通过构建整合网络识别、情景规划、效益评估的综合规划框架,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在网络识别阶段选取不同等级的游憩资源,运用成本连通性模型识别潜在的游憩绿道网络,进而在情景规划阶段提出底线、优化、理想3种情景的方案,并在效益评... 通过构建整合网络识别、情景规划、效益评估的综合规划框架,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在网络识别阶段选取不同等级的游憩资源,运用成本连通性模型识别潜在的游憩绿道网络,进而在情景规划阶段提出底线、优化、理想3种情景的方案,并在效益评估阶段针对不同情景从出行便捷度、资源连接度、服务覆盖度3个维度进行定量评估,旨在为存量更新背景下高密度城区游憩绿道网络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城区 游憩绿道网络 网络识别 情景规划 效益评估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图技术的消防体能训练服热湿舒适性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佳园 金剑 郑晶晶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为解决消防员日常训练时的热应激问题,探讨相变面料对人体热湿舒适性的影响,运用脑电图技术分别记录受试者在5种穿着状态下的脑电波,同时进行主观舒适感评价。选取α波(8~13 Hz)和β波(14~30 Hz)的平均功率谱密度为脑电数据指标,以归一... 为解决消防员日常训练时的热应激问题,探讨相变面料对人体热湿舒适性的影响,运用脑电图技术分别记录受试者在5种穿着状态下的脑电波,同时进行主观舒适感评价。选取α波(8~13 Hz)和β波(14~30 Hz)的平均功率谱密度为脑电数据指标,以归一化处理后的舒适感评分为主观评价指标,利用功率谱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不同着装条件对人体脑波的影响,并利用相关性分析探讨客观脑电指标和主观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α波和β波的功率谱密度可以作为脑电评价指标,穿着PCM消防体能训练服状态下α波强度最大,大脑积极情绪多于其他状态;β波强度最小,紧张烦躁情绪最少。在主观评价实验中,当受试者认为穿着消防体能训练服带来的湿热感和不舒适感越强时,其α波强度会受到抑制,同时其β波强度越高。α波、β波强度可以作为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的心理生理学参数,脑电数据提供了更为客观和定量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湿舒适性 消防体能训练服 相变面料 脑电图技术 功率谱密度 主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