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time–frequency entropy from wake oscillation to gas–liquid flow pattern identification 被引量:6
1
作者 HUANG Si-shi SUN Zhi-qiang +1 位作者 ZHOU Tian ZHOU Jie-m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7期1690-1700,共11页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abounds in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facilities. Identification of its flow patter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field of multiphase flow measurement. A bluff body was introduced in this s...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abounds in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facilities. Identification of its flow patter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field of multiphase flow measurement. A bluff body was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 to recognize gas–liquid flow patterns by inducing fluid oscillation that enlarged differences between each flow pattern. Experiments with air–water mixtures were carried out in horizontal pipelines at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Differential pressure signals from the bluff-body wake were obtained in bubble, bubble/plug transitional, plug, slug, and annular flows. Utilizing the adaptiv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 and the Hilbert transform, the time–frequency entropy S of the differential pressure signals was obtained. By combining S and other flow parameters, such as the volumetric void fraction β, the dryness x, the ratio of density φ and the modified fluid coefficient ψ, a new flow pattern map was constructed which adopted S(1–x)φ and (1–β)ψ as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ordinates, respectively. The overall rate of classification of the map was verified to be 92.9% by the experimental data. It provides an effective and simple solution to the gas–liquid flow pattern identification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wake oscillation flow pattern map time–frequency entrop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Hilbert trans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ang-Kleeman信息流和小波相干的总云水含量信息熵因果分析
2
作者 吴香华 黎亚少 +2 位作者 金芯如 任苗苗 王巍巍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636,共11页
基于云微物理量信息熵的因果分析是表征云微物理特征和探索降水云系发展影响机制的有效手段。本文选取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次云降水过程,分析了总云水含量(total cloud water content,TWC)信息熵与协变量信息熵的多尺度因果关系。通过TWC... 基于云微物理量信息熵的因果分析是表征云微物理特征和探索降水云系发展影响机制的有效手段。本文选取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次云降水过程,分析了总云水含量(total cloud water content,TWC)信息熵与协变量信息熵的多尺度因果关系。通过TWC信息熵,评估云系发展过程中的自组织情况;利用小波相干,研究TWC信息熵与协变量信息熵在不同时域、频域下的局部相干特征;利用小波分解,将各变量信息熵序列分解成多时间尺度的子序列,基于VAR(vector autoregression)模型得到各子序列的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并利用Liang-Kleeman信息流量化因果关系的强度。结果表明,TWC信息熵先增后减,与云系的生成和发展阶段相比,在云系成熟阶段呈现出更显著的减熵和自组织;TWC信息熵在2 h时间尺度上与各个协变量信息熵均呈双向Granger因果。大气可降水量信息熵在多时间尺度上与TWC信息熵存在因果关系,在较大时间尺度(4 h、8 h)上Liang-Kleeman信息流流速最大,是解释TWC信息熵变化的最佳变量;向上长波辐射信息熵,在小时间尺度(1 h、2 h)上信息流流速最大,是TWC信息熵的主要影响因子;此外,雷达回波信息熵、垂直气流速度信息熵与TWC信息熵也呈现出一定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云水含量 信息熵 Liang-Kleeman信息流 线性Granger因果 小波相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集聚与地理集聚的互动耦合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流动视角
3
作者 董微微 耿仁强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125,共10页
数字经济时代下,基于网络的虚拟集聚已成为新型的产业空间组织方式,其与传统地理空间集聚的互动耦合日益深化,对于拓展产业集聚效应、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知识流动视角,采用2008~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 数字经济时代下,基于网络的虚拟集聚已成为新型的产业空间组织方式,其与传统地理空间集聚的互动耦合日益深化,对于拓展产业集聚效应、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知识流动视角,采用2008~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虚拟集聚与地理集聚的互动耦合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且知识流动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虚拟集聚与地理集聚的互动耦合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这一影响效应显著为正,在中部地区虽然为正,但并不显著,在西部地区显著为负。据此,提出加快布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促进虚拟集聚与地理集聚互动耦合,依托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联盟、柔性引才等举措促进知识流动,不断释放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集聚 地理集聚 区域创新能力 知识流动 互动耦合 新质生产力 熵值法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力学熵镁合金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
4
作者 雷鹏飞 闫志峰 +2 位作者 贺秀丽 张红霞 王卓然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3-730,共8页
【目的】镁合金构件在疲劳断裂之前没有明显特征,探究镁合金疲劳裂纹扩展过程熵产和熵流变化规律以及AZ31镁合金裂纹扩展速率与热力学熵的关系。【方法】基于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复杂性,采用红外热像仪监测AZ31镁合金疲劳裂纹扩展过程温度... 【目的】镁合金构件在疲劳断裂之前没有明显特征,探究镁合金疲劳裂纹扩展过程熵产和熵流变化规律以及AZ31镁合金裂纹扩展速率与热力学熵的关系。【方法】基于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复杂性,采用红外热像仪监测AZ31镁合金疲劳裂纹扩展过程温度变化,探究其热力学熵变化规律。【结果】结果表明,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熵产表现出初期平缓下降后突然增加的变化趋势,曲线存在明显的拐点,可用作低速区和高速区的临界值判断,与试验测得的拐点平均误差为7.8%,为判断疲劳裂纹扩展低、高速区临界值提供了可靠的测试方法。此外,相同循环次数下熵流与裂纹扩展速率变化趋势呈线性关系,表明采用单根熵流拟合曲线是可代替Paris公式测量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有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镁合金 疲劳裂纹扩展 熵产 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产理论的立式混流泵内部能量损失特性
5
作者 夏臣智 温朝晖 +3 位作者 陈扬 李超顺 李英玉 莫兆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197,共6页
为研究立式混流泵在运行过程中过流部件能量损失机理,以某泵站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结合熵产理论方法,对设计叶片角度下混流泵5种流量工况进行定常数值模拟,深入探讨泵内部能量损失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混流泵水力性能数... 为研究立式混流泵在运行过程中过流部件能量损失机理,以某泵站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结合熵产理论方法,对设计叶片角度下混流泵5种流量工况进行定常数值模拟,深入探讨泵内部能量损失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混流泵水力性能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论基本一致,误差在10%以内。进口域、转轮域熵产与水泵流量存在正相关,随流量的增大熵产增加。然而在设计流量附近整体、导叶域及出口域熵产值最小。其中,转轮域能量损失分为湍流熵产和壁面熵产,主要能量损失来源于叶片表面流动分离及动静干涉现象。导叶区域湍流熵产占比较大,产生原因为水流入流角与导叶安放角不匹配导致产生涡结构进而引发熵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产理论 立式混流泵 数值模拟 湍流熵产 壁面熵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式流分析和深度学习的代码漏洞检测
6
作者 贺正源 何成万 +2 位作者 陈伟 余秋惠 叶庭瑞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51-1958,共8页
为降低漏洞检测中的高误报率,提出一种基于隐式流静态污点分析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代码漏洞检测方法。基于定量信息流中的信息熵与条件熵对隐式流进行定量分析,提取污染路径,降低代码漏洞检测中的误报率;将包含污染路径的代码片段转换成... 为降低漏洞检测中的高误报率,提出一种基于隐式流静态污点分析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代码漏洞检测方法。基于定量信息流中的信息熵与条件熵对隐式流进行定量分析,提取污染路径,降低代码漏洞检测中的误报率;将包含污染路径的代码片段转换成代码向量后输入到双向循环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实验通过分别选取包含路径遍历、跨站脚本(XSS)和SQL注入攻击3种类型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检测,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漏洞检测的准确率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式流 定量信息流 深度学习 漏洞检测 双向循环神经网络 静态污点分析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批加工的semi-flow-shop生产调度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林 刘心报 杨善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326-2331,共6页
提出了一种类似于flow-shop但又区别于flow-shop的semi-flow-shop生产调度问题,即根据各自的工艺要求,在同一生产线上以批为单位加工的工件可以跳过生产线上的一些工序,直接进入下道工序。根据实际需求,其调度目标不仅要考虑产品的提前... 提出了一种类似于flow-shop但又区别于flow-shop的semi-flow-shop生产调度问题,即根据各自的工艺要求,在同一生产线上以批为单位加工的工件可以跳过生产线上的一些工序,直接进入下道工序。根据实际需求,其调度目标不仅要考虑产品的提前/拖期,而且还要考虑设备的空闲。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基因信息熵的概念被用于共享函数、自适应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计算,遗传算法的性能得以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调度 semi-flow-shop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信号排列熵的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分析与流型识别
8
作者 李奥 张立峰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3-69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信号排列熵的垂直管道气液两相流流型辨识方法。使用数字化电阻层析成像系统采集垂直管道气液两相流实验数据,计算每个电阻层析成像(ERT)电极测量值的幅值增量序列,提取每个幅值增量序列的图信号排列熵,并分析各个流型...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信号排列熵的垂直管道气液两相流流型辨识方法。使用数字化电阻层析成像系统采集垂直管道气液两相流实验数据,计算每个电阻层析成像(ERT)电极测量值的幅值增量序列,提取每个幅值增量序列的图信号排列熵,并分析各个流型的流动特性,将提取的图信号排列熵作为特征输入卷积神经网络(CNN)以识别流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泡状流、泡状-段塞流、段塞流,平均正确辨识率可达9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计量 气液两相流 电阻层析成像 图信号排列熵 流型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气率下多相混输泵内流特性
9
作者 张睿杰 耿琳琳 +2 位作者 高一博 田中杰 张德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6-662,共7页
为研究不同含气率下混输泵内部流场,采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三级螺旋轴流式混输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高含气率下混输泵内部压力、气液两相分布以及各过流部件熵产值随含气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含气率增大,叶轮增压效果线性降低... 为研究不同含气率下混输泵内部流场,采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三级螺旋轴流式混输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高含气率下混输泵内部压力、气液两相分布以及各过流部件熵产值随含气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含气率增大,叶轮增压效果线性降低,但每一级叶轮的相对增压比在不同含气率下几乎维持在同一水平;在混输泵内气体主要分布于叶轮叶片吸力面与导叶叶片吸力面,并由于离心力及气液两相密度差,液体在叶轮内趋向于轮缘处聚集,但液相在导叶中因密度大开始向轮毂移动,气相因密度小上浮至轮缘,气液两相再次由于密度差逐渐混合均匀;通过熵产分析发现,在含气率为0~20%时,流场中的能量损失随着含气率增大而显著增大,在含气率为20%~80%时,熵产值维持较高水平并随含气率增大而增大,流场中的能量损失主要来自叶轮内的二次流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输泵 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 高含气率 气液两相分布 熵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带阻滤波器与样本熵的科氏流量计挂壁故障检测方法
10
作者 思悦 张炎羿 +2 位作者 王丽洁 元振毅 李淑娟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40,共9页
测量管故障是影响和制约科氏流量计测量精度、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挂壁故障是科氏流量计服役过程中极易出现的测量管故障形式之一,挂壁故障的产生使科氏流量计物理刚性值发生变化,导致计量校准因子发生偏移,直接影响质量流量及... 测量管故障是影响和制约科氏流量计测量精度、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挂壁故障是科氏流量计服役过程中极易出现的测量管故障形式之一,挂壁故障的产生使科氏流量计物理刚性值发生变化,导致计量校准因子发生偏移,直接影响质量流量及其他流体信息的测量精度;另外,若挂壁故障不能及时被预警,则故障增长可能造成管道堵塞,严重时引发爆炸,造成重大工业安全事故。因此,检测科氏流量计服役状态、识别测量管挂壁故障,是提高科氏流量计测量精度、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迫切需求。故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带阻滤波器与样本熵的挂壁故障检测方法。由于振动响应信号通常包含多种模态特征信号和干扰信号。组合带阻滤波器能有效滤除干扰信号并保留目标模态特征信号。通过计算不同状态下模态特征信号的样本熵,可充分利用其对信号动态变化的高度敏感性。故障发生时,信号复杂性显著增加,样本熵值随之变化,为故障诊断和评估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对比正常与故障状态的样本熵值,可定量分析故障严重程度,实现流量计故障状态的有效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科氏流量计测量管的挂壁故障,且识别效果优于现有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氏流量计 组合带阻滤波器 样本熵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系统状态与故障应对能力的关键线路综合辨识
11
作者 邓婧 曾庆彬 李钦豪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0,共10页
现有研究普遍从电力系统拓扑结构与物理运行方面对关键线路进行辨识,而对故障影响下系统的主动抵御能力考虑欠缺。为此,提出融合系统状态及故障应对能力的输电网关键线路辨识方法,旨在兼顾多影响因素综合评估输电线路的重要程度。首先,... 现有研究普遍从电力系统拓扑结构与物理运行方面对关键线路进行辨识,而对故障影响下系统的主动抵御能力考虑欠缺。为此,提出融合系统状态及故障应对能力的输电网关键线路辨识方法,旨在兼顾多影响因素综合评估输电线路的重要程度。首先,兼顾阻断控制手段的经济性与快速性,基于时空层面提出线路故障后系统的min-max应对能力模型及高效求解方法,表征系统对故障冲击后的应对能力;然后,考虑系统拓扑结构状态、潮流分布状态及故障应对能力,提出融合多因素的关键线路综合辨识指标及辨识方法,全面衡量线路故障对系统的影响;最后,采用IEEE 39节点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逐条开断高风险关键线路可大幅降低系统网络效能,连续开断排序前10的关键线路网络效能可降低至40%以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线路 故障应对能力 拓扑联系度 加权潮流分布熵 输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的双迷宫流道液冷板结构优化设计
12
作者 杨涵 刘宁豪 +2 位作者 高强 何轩 杨广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6-242,共7页
锂离子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电池组温度过高或电池组间温差过大,将严重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设计良好的液冷板流道结构是解决锂离子电池工作过程中出现高温升和温度分布不均匀问题的关键。本工作设计了一种新型双迷宫... 锂离子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电池组温度过高或电池组间温差过大,将严重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设计良好的液冷板流道结构是解决锂离子电池工作过程中出现高温升和温度分布不均匀问题的关键。本工作设计了一种新型双迷宫流道液冷板,利用数值模拟对所设计的双迷宫流道液冷板和传统蛇形流道液冷板的冷却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迷宫流道液冷板的冷却性能更优。利用单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冷却液流向、液冷板放置方向和结构参数对电池组冷却性能的影响;以电池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为目标函数,建立液冷板结构参数变量与目标函数之间的代理模型,采用NSGA-Ⅱ优化算法对液冷板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首次采用熵权法选取了最优解,改善了其他研究在选取最优解时受主观影响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使电池组最大温差降低了29.1%,电池组的均温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双迷宫流道 NSGA-Ⅱ 帕累托前沿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式网络流水印技术的大规模网络防御算法
13
作者 朱柯达 蔡瑞杰 刘胜利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18-923,共6页
网络攻击者所用链路包含暗网、跳板等多个节点,将攻击路径变得复杂和难以预测,使得全链条溯源存在困难,导致大规模网络流量检测的效果较不稳定。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式网络流水印技术的大规模网络防御算法,利用时间间隔将大规模网络... 网络攻击者所用链路包含暗网、跳板等多个节点,将攻击路径变得复杂和难以预测,使得全链条溯源存在困难,导致大规模网络流量检测的效果较不稳定。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式网络流水印技术的大规模网络防御算法,利用时间间隔将大规模网络数据流进行分组,减少因单一参数异常而引发的误报。通过卷积编码和流量调制后实现该数据流时间式水印注入,使得水印信息在面对网络流量波动时仍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增强了水印的鲁棒性。通过比较时间式网络多流联合质心熵,快速识别出含有水印的标记流。实验表明,该算法受抖动影响较小,能够确保水印注入,实现对大规模网络攻击的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流量检测 时间式 大规模网络防御 网络流水印 联合质心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合金中的锯齿流变行为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博浩 郝荣 乔珺威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3,123,124,共15页
高熵合金由于其独特的合金组成和多种元素的均匀分布,展现出了传统合金无法比拟的优异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因此,这类新型材料近年来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高熵合金的塑性变形过程中,锯齿流变行为是一种十分重... 高熵合金由于其独特的合金组成和多种元素的均匀分布,展现出了传统合金无法比拟的优异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因此,这类新型材料近年来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高熵合金的塑性变形过程中,锯齿流变行为是一种十分重要且典型的现象,它通常表现为应力-应变曲线中的不规则波动。该行为揭示了材料内部复杂的动力学机制,与动态应变时效和位错运动等微观结构演变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锯齿流变行为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显著影响。近年来,学者们在锯齿流变行为的发生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对高熵合金材料性能的作用机理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揭示了高熵合金内部位错滑移、局部应变集中等现象的本质。系统综述了高熵合金中锯齿流变行为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锯齿流变行为的理论基础、实验方法以及特征参数的定量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提高高熵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锯齿流变 PLC效应 临界应变 平均场理论 数字图像相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间生态补偿熵增曲面模型方法验证研究
15
作者 张伟 周业晶 +2 位作者 周敬宣 章乐 张书锦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5,共13页
国内的横向生态补偿多限于单要素或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补偿,如何进行多要素、系统性的综合补偿,仍缺少有效解决方法。“熵增曲面模型”是基于最大熵增原理、符合生态系统服务流内涵的调节服务价值扩散曲面模型。该研究旨在对基于“熵增... 国内的横向生态补偿多限于单要素或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补偿,如何进行多要素、系统性的综合补偿,仍缺少有效解决方法。“熵增曲面模型”是基于最大熵增原理、符合生态系统服务流内涵的调节服务价值扩散曲面模型。该研究旨在对基于“熵增曲面模型”的生态补偿方法开展验证研究,采用情景设定和相关性验证对模型进行检验与优化。结果显示,曲面未充分扩展前比充分扩展后的模型相关性较好,服从生态中心偏态分布的曲面比服从区域几何中心正态分布的曲面相关性更好。气体调节、气候调节、环境净化、水文调节4种服务最好的相关性结果依次为0.42、0.45、0.36、0.59。该验证研究是对模型合理性、有效性的重要支撑,为方法的实践应用提供了科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调节服务 横向补偿标准 生态系统服务流 价值曲面模型 最大熵增原理 验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小波阈值法的气液两相流特征提取及流型识别
16
作者 陈立 杜燕连 +3 位作者 彭甫森 韩振华 阮荣倩 沈义俊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3,共9页
对垂直管道气力提升实验中采集的气液两相流的压力信号进行小波分析,通过改善信噪比确定最佳小波基函数。根据小波细节系数能量变化确定分解层数范围,采用熵权法结合信噪比、均方根误差以及平滑度确定最佳分解层数。对小波阈值去噪后的... 对垂直管道气力提升实验中采集的气液两相流的压力信号进行小波分析,通过改善信噪比确定最佳小波基函数。根据小波细节系数能量变化确定分解层数范围,采用熵权法结合信噪比、均方根误差以及平滑度确定最佳分解层数。对小波阈值去噪后的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以分解后的第1、2频带能量占比以及熵值作为特征向量对气液两相流进行流型识别。389组压力信号的流型识别结果表明,提取特征向量结合随机子空间决策树模型可以对气液两相流流型进行高效识别分类,采用改进小波阈值法处理后的流型整体平均识别率达9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 气力提升 气液两相流 小波分析 熵权法 阈值去噪 流型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squeezing flow with irreversibility 被引量:2
17
作者 HAYAT T AHMAD M Waqar +1 位作者 SHEHZAD S A ALSAEDI 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3368-3380,共13页
This exploration examines unsteady magnetohydrodynamic(MHD) three-dimensional flow of viscous material between rotating plates subject to radiation,Joule heating and chemical reaction.The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 This exploration examines unsteady magnetohydrodynamic(MHD) three-dimensional flow of viscous material between rotating plates subject to radiation,Joule heating and chemical reaction.The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system is re-structured into the ordinary differential expressions by the implication of appropriate transformations.The develope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computed by homotopy analysis technique.Numerical consequences have been accomplished by various values of emerging parameters.Coefficients of skin friction and heat and mass transfer rates have been scrutinized.Irreversibility analysis is carried out.Influence of various prominent variables on entropy generation is presented.Moreover,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for higher Dufour number an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reduces against Soret number.Higher squeezing parameter enhances velocity while concentration reduces with an increment in squeezing parameter.Both entropy rate and Bejan number increase against higher diffusion para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ule heating viscous dissipation magnetohydrodynamic(MHD)flow chemical reaction entropy gen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供水多级泵意外停机水力过渡过程瞬态特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司乔瑞 夏欣 +2 位作者 武凯鹏 邓凡杰 袁寿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1,共10页
应急供水多级泵的意外停机会引起系统性能参数的剧烈变化,严重威胁供水安全。为了探究多级泵停机水力过渡过程内部流场的瞬态效应,该研究建立了基于叶轮转动平衡方程的泵停机过程转速预测方法,数值模拟分析了意外停机过程中多级泵内部... 应急供水多级泵的意外停机会引起系统性能参数的剧烈变化,严重威胁供水安全。为了探究多级泵停机水力过渡过程内部流场的瞬态效应,该研究建立了基于叶轮转动平衡方程的泵停机过程转速预测方法,数值模拟分析了意外停机过程中多级泵内部流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意外停机过程中,多级泵分别经历水泵工况、制动工况、反转工况以及飞逸工况4个阶段,转速呈现先减小至0后沿负方向增大的趋势,最后稳定在飞逸转速-4210 r/min附近;流量呈现先减小至0后沿负方向增大的趋势,然后再沿正方向增大,最终稳定在飞逸流量-14.32 kg/s附近;扭矩呈现先减小再增加,最后减小并稳定在零点附近。泵内流量和转速的大小、方向不断变化引起叶轮流道内流体的流动分离和回流,伴随着涡的形成、发展和破碎等时空演变;熵产值的变化与多级泵内不稳定流动密切相关,由湍流耗散所带来的损失起主导作用,在达到飞逸工况后湍流耗散熵产占比约65.2%,能量损失主要发生在叶轮流道内,且制动工况中内流场的损失较大;多级泵首级流道内监测点压力变化最为剧烈,各级监测点的压力脉动系数波动幅值随着级数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压力脉动振幅主导频率与多级泵转速呈现正相关关系,主导分量对应于叶轮流道的叶片通过频率,且沿着流体流动方向压力脉动频率振幅逐渐增大,压力脉动的频率特性可以反应出意外停机过程中流量的不稳定变化。研究成果可为应急供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瞬态效应 内部流动 意外停机 熵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流叶片长度及周向偏移量对ORC向心透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旭 李奇 +2 位作者 杨依栋 刘树华 李鹏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9-769,共11页
利用分流叶片能有效改善叶片通道内的流动阻塞问题,降低流动损失。针对某带分流叶片的有机朗肯循环(ORC)向心透平,研究了不同分流叶片长度和周向偏移量对透平性能的影响,对不同叶片布置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内部流动状况、叶片载荷... 利用分流叶片能有效改善叶片通道内的流动阻塞问题,降低流动损失。针对某带分流叶片的有机朗肯循环(ORC)向心透平,研究了不同分流叶片长度和周向偏移量对透平性能的影响,对不同叶片布置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内部流动状况、叶片载荷和损失分布。结果表明:分流叶片能有效削弱通道中的涡流,改善流动状况,使通道内部的压力分布合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主叶片的载荷。与分流叶片长度系数相比,周向偏移量对熵产率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长度系数和周向偏移量的增加,高熵产率范围和总压损失系数均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等熵效率的变化则相反,当l=0.5、d=0.5时等熵效率最大,为91.26%,而功率与叶片长度大体呈正相关;将长度系数和周向偏移量分别控制在0.5~0.6时,能保持较为理想的流动状况及叶片载荷分布,高熵产率范围较小,有利于透平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心透平 分流叶片 熵产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速方式对混流泵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金玲 王阳 +3 位作者 代俊航 朱国俊 宣奕帆 王李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6-95,共10页
混流泵在降速过程中的内部流动特性变化对其性能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探究了混流泵在降速过程中内部流动的复杂性,尤其关注不同降速方式对泵内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通过构建多通道测试系统,收集了混流泵在不同降速... 混流泵在降速过程中的内部流动特性变化对其性能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探究了混流泵在降速过程中内部流动的复杂性,尤其关注不同降速方式对泵内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通过构建多通道测试系统,收集了混流泵在不同降速方式下的外特性参数信号和泵内压力脉动信号。并采用非稳态信号处理技术,从时域、频域和时频三方面探究不同降速方式对叶轮出口和导叶内部的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泵内压力脉动的峰值和样本熵的变化趋势与不同降速方式的幂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在整个降速过程中叶轮出口压力脉动对导叶内压力脉动起主导作用;叶轮出口和导叶内部压力脉动之间的相干频率主要集中于80~120 Hz之间;在不同降速过程中叶轮出口和导叶内部的压力脉动之间强相关区域的频带范围保持不变,但是强相关区域在整个降速过程频带范围中的占比有所变化;对于具有固定初始转速和目标转速的降速过程,降速方式的改变不会影响叶轮出口和导叶内压力脉动的相干频率。研究结论可为揭示混流泵瞬态运行特性及提高混流泵降速运行中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泵 信号处理 相关性分析 传递熵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