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扩充E/R图的XML模式设计
1
作者 赵文兵 郑玉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9-382,共4页
为了适应Web环境下的数据交换标准XML,实现软件工程中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XML模式设计的规范化,研究了根据扩充的实体/联系图(E/R图)设计XML模式的规范,以XML模式树作为XML模式的数据模型,以扩充的实体/联系图(E/R图)作为现实的语义模型... 为了适应Web环境下的数据交换标准XML,实现软件工程中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XML模式设计的规范化,研究了根据扩充的实体/联系图(E/R图)设计XML模式的规范,以XML模式树作为XML模式的数据模型,以扩充的实体/联系图(E/R图)作为现实的语义模型,建立了在E/R图基础上的XML模式设计,探讨了E/R图中的实体、属性、联系转化为XML模式树及其组成部分的转换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设计 XML 实体/联系图(e/r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bernate在构建企业电子商务系统中的应用
2
作者 郝秦霞 赵安新 卢建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2-136,共5页
主要讨论了某集团公司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通过对比分析当前主流数据持久层的设计方案,提出了利用Hibernate来进行该系统数据持久层的构建,并对企业物资采购商务系统功能结构、企业商务系统持久层设计中的Hibernate的配置、创... 主要讨论了某集团公司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通过对比分析当前主流数据持久层的设计方案,提出了利用Hibernate来进行该系统数据持久层的构建,并对企业物资采购商务系统功能结构、企业商务系统持久层设计中的Hibernate的配置、创建映射文档和用户注册信息DAO做出了具体的阐述。对采用该方案后系统所体现的优点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电子商务 J2ee HIBerNATe框架 数据持久层 对象/关系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模型的机动管线虚拟场景概念建模
3
作者 全琪 雍歧卫 +1 位作者 刘洲 聂桐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67-70,共4页
概念建模对机动管线虚拟场景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机动管线虚拟场景对象实体、三维关系进行详细分析,理清各层次的结构关系,实现了虚拟场景的总体设计,基于E-R模型的管线装备概念模型,最终完成了机动管线虚拟场景整体的概念建模工... 概念建模对机动管线虚拟场景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机动管线虚拟场景对象实体、三维关系进行详细分析,理清各层次的结构关系,实现了虚拟场景的总体设计,基于E-R模型的管线装备概念模型,最终完成了机动管线虚拟场景整体的概念建模工作,为接下来机动管线虚拟场景的实际建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模型 机动管线 虚拟场景 概念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增强和关系感知的图卷积实体对齐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兵 黄超 +1 位作者 邹启杰 秦静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4-1390,共7页
实体对齐是知识融合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在知识图谱构建和融合过程中,往往存在结构不相似、实体表述不够准确,甚至知识缺失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属性增强和关系感知的图卷积实体对齐方法,结合实体和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 实体对齐是知识融合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在知识图谱构建和融合过程中,往往存在结构不相似、实体表述不够准确,甚至知识缺失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属性增强和关系感知的图卷积实体对齐方法,结合实体和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实体可以推导出关系,通过关系可以表示实体,利用实体的属性增强实体表示,增强实体对齐的效果,设计一种迭代策略,迭代增强关系和实体结合后的实体对齐效果。在通用数据集上进行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原有基于实体嵌入的方法,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对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对齐 知识融合 知识图谱 属性增强 关系感知 图卷积 迭代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理论优化的隐式空间映射算法及其应用
5
作者 张友俊 顾魁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8期246-248,共3页
标准隐式空间映射算法在优化滤波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假收敛现象,从而导致模型之间建立的映射关系偏弱,使得整体的优化效率降低。介绍一种改进算法,通过引入差分进化算法(DE)搜索目标函数的全局最优解,避免优化过程出现假收敛。最后应... 标准隐式空间映射算法在优化滤波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假收敛现象,从而导致模型之间建立的映射关系偏弱,使得整体的优化效率降低。介绍一种改进算法,通过引入差分进化算法(DE)搜索目标函数的全局最优解,避免优化过程出现假收敛。最后应用该算法优化一种多层结构的LTCC微带滤波器。实验结果表明,旨在获取更好映射关系的新算法在同样满足设计指标的条件下,所用迭代次数少,用时也更短,具备良好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进化算法 映射关系 假收敛 LTCC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基础测绘的地理实体数据模型实现与应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林木棵 郭功举 刘一宁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5-78,共4页
通过新型基础测绘试点探索,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地理实体数据模型,基于该模型完成了地理实体数据库搭建,构建了新型基础测绘试点成果应用服务原型系统,验证了该数据模型的有效性,为地理实体数据管理与应用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地理实体 数据模型 新型基础测绘 层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语义的中文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禹克强 黄芳 +1 位作者 吴琪 欧阳洋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99,112,共9页
现有中文实体关系抽取方法通常利用实体间的单向关系语义特征进行关系抽取,然而仅靠单向语义特征并不能完全利用实体间的语义关系,从而使得实体关系抽取的有效性受到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双向语义的中文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利用RoBERT... 现有中文实体关系抽取方法通常利用实体间的单向关系语义特征进行关系抽取,然而仅靠单向语义特征并不能完全利用实体间的语义关系,从而使得实体关系抽取的有效性受到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双向语义的中文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利用RoBERTa预训练模型获取具有上下文信息的文本字向量表征,通过首尾指针标注识别句子中可能存在关系的实体。为了同时利用文本中的双向关系语义信息,将实体分别作为关系中的主体与客体来建立正负关系,并利用两组全连接神经网络构建正负关系映射器,从而对每一个输入实体同时从正关系与负关系的角度构建候选关系三元组。将候选关系三元组分别在正负关系下的概率分布序列与实体位置嵌入特征相结合,以对候选三元组进行判别,从而确定最终的关系三元组。在DuIE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精确率与召回率优于MultiR、CoType等基线模型,其F1值达到0.805,相较基线模型平均提高了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关系联合抽取 双向关系语义 正负关系映射 全连接神经网络 预训练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出口角度扩压器的内部流动及离心压缩机级性能数值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志伟 苏永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6-272,共7页
以某多级离心压缩机首级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扩压器出口安装角对压缩机级性能的影响,得出不同出口安装角情况下压缩机单级的性能曲线,并分析扩压器内部流动特点和损失机理,通过压力恢复系数Cp对比不同流量下不同扩压器的扩... 以某多级离心压缩机首级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扩压器出口安装角对压缩机级性能的影响,得出不同出口安装角情况下压缩机单级的性能曲线,并分析扩压器内部流动特点和损失机理,通过压力恢复系数Cp对比不同流量下不同扩压器的扩压效果。结果表明,当扩压器出口安装角增大时,性能曲线向大流量区移动,最高效率和压比先升高后降低;不同出口角度下叶片扩压器的扩压效果由不同工况下的流动特性决定;在大流量下,不同出口角度下扩压器叶背形成分离区且旋涡位置不同;在小流量下,具有较大出口安装角的扩压器叶腹率先出现分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扩压器 出口安装角 性能曲线 压力恢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象/关系映射中的完整性及关系约束检查 被引量:1
9
作者 卫春敏 赵莉 陈文宇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0-572,593,共4页
针对面向对象设计与关系数据库设计之间的不匹配问题,介绍了一种映射方法O/R Mapping。在使用对象模型时,常常通过对象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访问;而根据关系理论,则通过表的连接、行列的复制来实施数据的存取。其不同使两种机制的结合并不理... 针对面向对象设计与关系数据库设计之间的不匹配问题,介绍了一种映射方法O/R Mapping。在使用对象模型时,常常通过对象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访问;而根据关系理论,则通过表的连接、行列的复制来实施数据的存取。其不同使两种机制的结合并不理想,当为访问数据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时,则不匹配就成为了主要矛盾。使用对象/关系映射可以解决该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 关系映射 对象 关联 完整性及关系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农地空间数据的“两区”划定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游炯 裴志远 王飞 《智慧农业》 2019年第3期56-66,共11页
发展智慧农业的基础和前提是数字化,尤其是对农地资源利用、农地权属、农业生产等农业全要素的数字化。目前,国内农业数字化水平较低,农地资源空间信息应用较少,需要加快开展农地空间数据在农业生产信息采集分析和农业政策决策执行等方... 发展智慧农业的基础和前提是数字化,尤其是对农地资源利用、农地权属、农业生产等农业全要素的数字化。目前,国内农业数字化水平较低,农地资源空间信息应用较少,需要加快开展农地空间数据在农业生产信息采集分析和农业政策决策执行等方面的应用,推动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本研究围绕"十三五"以来新增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统称"两区")划定农业基础性工作,归纳了"两区"划定的相关概念,总结了划定的业务流程;结合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的业务需求和数字化成图的拓扑关系需求,为"两区"划定设计了"区-片块-地块"三级空间结构;提出了基于多源农地空间数据的"两区"划定图件测制关键技术,在分析"两区"行业功用的基础上,以"区-片块-地块"空间结构为制图导向,融合现有多源农地空间数据在空间分布和语义属性上的关联性,从特定空间尺度实现了"两区"空间分布图制作;提出了基于多源农地空间数据的"两区"划定数据建库关键技术,分析了"两区"划定数据建库的业务需求,从空间信息结构视角实现对"两区"划定地理空间实体的抽象化;总结并讨论了多源农地空间数据在"两区"划定过程中的整合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多源农地空间数据能够在"两区"划定的关键技术环节起到数据支撑作用,同时也需针对具体的应用环境判断其信息可用性,降低多源农地空间数据的偏差及局部缺失对"两区"划定这类系统性工程所造成的影响,实现对基础数据、专题数据、管理数据和统计数据的有效集成,为"两区"划定及智慧农业领域同类基础性工作的有效推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区”划定 多源 农地 空间数据 制图 实体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