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型高速精密电主轴角接触球轴承的失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艳 崔永存 +2 位作者 方俊 王登科 李伟旺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针对某型高速精密电主轴用7003陶瓷球轴承在极限转速试验中出现异常振动和噪音等问题,从端口位置、形态、显微组织、相组成等方面对轴承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采用了洛氏硬度检测的方法对失效轴承的内、外滚道进行了检测,研究... 针对某型高速精密电主轴用7003陶瓷球轴承在极限转速试验中出现异常振动和噪音等问题,从端口位置、形态、显微组织、相组成等方面对轴承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采用了洛氏硬度检测的方法对失效轴承的内、外滚道进行了检测,研究了失效轴承内、外滚道的洛氏硬度;然后,采用了金相组织分析的方式,对轴承内、外滚道失效部位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轴承内、外滚道失效部位的金相组织成分;最后,采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轴承内、外滚道,内、外滚道断口以及滚动体失效部位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研究了轴承失效部位的表面组织显微形貌及能谱仪(EDS),进而对轴承失效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轴承内圈产生失效剥落的主要原因为内圈滚道表面的碳化物、氧化物在应力接触面堆积,从而加剧了其表面的氧化程度。由于内圈制造工艺缺陷将导致轴承发生早期失效,建议产品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热处理工艺,避免产生不合格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球轴承 金相组织 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谱仪 极限转速试验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硅对羊草幼苗生长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周美玲 韩雯雯 +4 位作者 张颖 贾永琪 王文颖 祁智 亢燕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87-1793,共7页
为明确硅(Si)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固体培养基培养和水培法,施加5个浓度(0、1、2、5和10 mmol·L^(−1))的Si,比较不同浓度的Si对羊草表型和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Si浓度的升高,培养基培养... 为明确硅(Si)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固体培养基培养和水培法,施加5个浓度(0、1、2、5和10 mmol·L^(−1))的Si,比较不同浓度的Si对羊草表型和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Si浓度的升高,培养基培养7 d的羊草幼苗的根长、叶长和幼苗鲜重均呈下降趋势。1 mmol·L^(−1)Si条件下,水培培养21 d的羊草的地上部分鲜重增加了27%;但其他Si浓度条件下,羊草地上部分和根鲜重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在添加5 mmol·L^(−1)Si的水培条件下,羊草叶片表皮毛顶端尖锐且表面积显著增加(2倍以上),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发现Si在表皮毛内积累。此外,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水培羊草叶片的矿质元素含量,发现施加5 mmol·L^(−1)Si,植物体内的Si含量增加了17倍,钙(Ca)含量增加了42%,但铁(Fe)和锌(Zn)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结果表明,施加合适浓度的Si,可提高羊草幼苗的生物量,并增加羊草Si和Ca含量,使叶表皮毛尖锐、面积增加和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益元素 必需元素 表皮毛 表型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在石油炼制元素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梅 章群丹 +1 位作者 赖婷婷 戴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1-802,共12页
石油原料中微量杂质元素在炼制过程会造成设备的腐蚀以及产品质量的下降,产品中的添加元素又是提升产品性能的关键,因此元素组成分析贯穿了整个石油炼制过程。伴随着硬件、软件上取得的显著技术进步,X射线荧光光谱(XRF)具备了快速、便... 石油原料中微量杂质元素在炼制过程会造成设备的腐蚀以及产品质量的下降,产品中的添加元素又是提升产品性能的关键,因此元素组成分析贯穿了整个石油炼制过程。伴随着硬件、软件上取得的显著技术进步,X射线荧光光谱(XRF)具备了快速、便捷、无损、覆盖元素多的特点,成为了石油化工领域元素分析应用中低碳、环保、最具有前景的普适性测试技术之一。介绍了近年来XRF技术的主要应用进展,综述了XRF在原油、汽油、柴油、润滑油、石油焦和催化剂等各个领域应用特点和问题,并总结了相关的标准方法及标准制订的变化趋势,对XRF在石油化工领域未来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XRF) 波长色散 能量色散 元素分析 石油炼制 石油产品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槽波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张鑫 韩建光 +2 位作者 牛云飞 徐世业 徐安全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87-1594,共8页
槽波地震勘探技术可以有效探查煤层中小断层、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在探测精度和距离上明显优于其他煤矿井下勘探方法。透射法作为基本的槽波地震探测方法,具有简单灵活、探测范围大、准确率高等优势。采用透射槽波方法对实际煤矿工作面... 槽波地震勘探技术可以有效探查煤层中小断层、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在探测精度和距离上明显优于其他煤矿井下勘探方法。透射法作为基本的槽波地震探测方法,具有简单灵活、探测范围大、准确率高等优势。采用透射槽波方法对实际煤矿工作面内断层构造进行探测研究,通过滤波、频散分析、波场及速度分析、能量分析以及透射CT成像等关键技术对实际透射槽波数据进行精细处理,获得准确的透射槽波成像剖面。根据槽波在煤层中受到断层阻断或遇到煤层破碎时其能量将急剧降低的特征,利用透射槽波能量CT剖面,并结合实际揭露情况,解释出12条可靠断层。通过实际煤层工作面透射槽波勘探方法测试,验证了透射槽波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在煤田断层等构造探测中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槽波 频散 断层解释 能量分析 透射CT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球轴承剥落故障模式分析
5
作者 杨景来 佟文伟 +3 位作者 李青 刘宇佳 修攀瑞 赵聪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9-174,共6页
为研究航空发动机球轴承的剥落故障模式,利用原子发射光谱技术、自动磨粒分析技术、铁谱技术及能谱分析技术对球轴承加速等效试验滑油中磨粒的数量、大小、形貌及成分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属颗粒污染物导致轴承出现初始疲劳剥落... 为研究航空发动机球轴承的剥落故障模式,利用原子发射光谱技术、自动磨粒分析技术、铁谱技术及能谱分析技术对球轴承加速等效试验滑油中磨粒的数量、大小、形貌及成分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属颗粒污染物导致轴承出现初始疲劳剥落;球轴承剥落的特征磨粒为滚动疲劳磨粒和球形磨粒,内衬套微动磨损的特征磨粒为铁的黑色氧化物和红色氧化铁磨粒;临近轴承失效时,滑油中Fe元素质量分数由7.49×10-6增大至21.74×10-6,特征磨粒数量也由48.9个/mL急剧增加至1433.8个/mL,且特征磨粒直径主要分布在25~50μm。金属颗粒污染物的存在使轴承承力内半圈滚道加速出现接触疲劳剥落,滚道剥落到一定程度后,在轴向力、摩擦力及预紧力等综合作用下在内衬套与承力内半圈接触处发生微动磨损,进一步加剧了滚道的疲劳剥落,最终导致球轴承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球轴承 铁谱技术 能谱分析技术 微动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台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在地球化学勘查现场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6
作者 樊兴涛 李迎春 +4 位作者 王广 白金峰 姚文生 袁继海 詹秀春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充分发挥小型实验室设备的功能以提高现场快速分析的能力。在内蒙和新疆两地覆盖区的钻探现场,采用车载化台式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由轻便钻采集的覆盖层和基岩样品进行了贱金属分析。共采集、制备和分析了约400件钻探样品,... 充分发挥小型实验室设备的功能以提高现场快速分析的能力。在内蒙和新疆两地覆盖区的钻探现场,采用车载化台式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由轻便钻采集的覆盖层和基岩样品进行了贱金属分析。共采集、制备和分析了约400件钻探样品,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这些样品进行比对分析。现场分析数据与实验室分析数据(各方法的平均值)的比对结果表明,K、Ca、Ti、V、Cr、Mn、Fe、Ni、Cu、Zn、Ga、As、Rb、Sr、Y、Zr、Nb、Ba、Pb、Th等20余种元素的分析数据的一致性良好;含量超过10μg/g时,除了V和Ba外,其他元素的平均相对偏差均小于25%。在现场作为质控样品分析4个地质标准物质GBW07301~GBW07304,测定结果表明,除了低含量的Cu和Ga外,上述其他18种元素均符合地质行业标准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1∶20万)规定的误差要求。应用研究表明,设计的仪器车载化方案可行,现场分析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野外钻探、化探等急需现场数据支持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分析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 地球化学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剖面中趋磁细菌及其磁小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荣森 范国昌 +3 位作者 贾蓉芬 高梅影 戴顺英 林本海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1-254,共4页
从中国西安市附近段家坡黄土剖面分离到微好氧性的趋磁细菌,经透射电子显微镜H-7000FA和H-600SEM/EDAX-pV9100型分析,黄土层(L1)中仅发现弧形菌,数量少,每个菌体含2个磁小体;古土壤层(So和S... 从中国西安市附近段家坡黄土剖面分离到微好氧性的趋磁细菌,经透射电子显微镜H-7000FA和H-600SEM/EDAX-pV9100型分析,黄土层(L1)中仅发现弧形菌,数量少,每个菌体含2个磁小体;古土壤层(So和Si)含有大量杆状菌,每个菌体有15个以上的磁小体,沿细胞长轴呈两排链状排列,且具有向南磁极游动的习性。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磁小体中具有高丰度的Fe和Co。趋磁细菌中磁小体的数量在古土壤层高于黄土层的特点与其剖面磁化率的表现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磁细菌 黄土 磁小体 X射线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大气颗粒物的扫描电镜研究和污染源识别 被引量:45
8
作者 刘咸德 贾红 +2 位作者 齐建兵 张冀强 马倩如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0-17,共8页
应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对青岛市大气颗粒物定性分析。单个颗粒物分析和多个颗粒物复合分析的结果,为污染源识别和相对重要性的估计提供了重要信息:青岛市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主要有土壤扬尘和燃煤飞灰、硫酸钙和其他硫酸盐类的二次... 应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对青岛市大气颗粒物定性分析。单个颗粒物分析和多个颗粒物复合分析的结果,为污染源识别和相对重要性的估计提供了重要信息:青岛市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主要有土壤扬尘和燃煤飞灰、硫酸钙和其他硫酸盐类的二次颗粒物、有机物质颗粒物、天然海盐、工业钡盐与其他类型的工业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X射线能谱 大气 颗粒物 识别 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XRF法测定煤中全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丹 赖万昌 +5 位作者 王广西 林光君 于姗姗 龙秀容 夏尚铭 唐丽丽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1-893,共3页
尝试用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方法分析煤中全硫,阐述了分析的基本原理,主要研究了基体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建立了校正模型。试验结果表明,EDXRF法测定煤中全硫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7%,相对标准偏差为1.80%,单样分析仅需200 s。
关键词 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 全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粉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亚敏 汪洪捷 张卓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97-1800,共4页
建立了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对4种松花粉和破壁马尾松花粉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常见微量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红外图谱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云南松、油松和赤松均有其自己的红外光谱特征,... 建立了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对4种松花粉和破壁马尾松花粉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常见微量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红外图谱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云南松、油松和赤松均有其自己的红外光谱特征,根据谱图特征吸收峰的相对强度的差异可以对松花粉中主要营养成分进行鉴别分析。破壁和天然马尾松花粉的红外图谱差异较显著,说明松花粉破壁对于营养成分的释放有一定意义。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显示:4种松树花粉从远极面和近极面观皆呈椭圆形或近圆形,主体的表面纹饰结构基本相同为颗粒状纹饰,颗粒大小差别较大。破壁与天然马尾松花粉的形态差别主要在于气囊从花粉主体颗粒上分离、破碎,有部分花粉颗粒主体的碎片从主体脱落。X射线能谱分析在松花粉中共发现Mg,Se,Si,Sr,P,S,Cl,K,Ca,Mn,Fe共11种无机元素,其中K元素含量最高。4种松花粉中无机元素含量差别比较明显,破壁马尾松花粉的元素能谱强度显著高于天然马尾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粉 红外指纹图谱 扫描电镜 X射线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X射线能谱背景扣除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方勇 曾立波 +1 位作者 雷俊锋 刘生浩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27,共5页
阐述了小波级数和多分辨率分析的基本思想 ,并将之应用于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中的背景扣除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该扣除背景的方法不仅计算速度快 ,而且和其它的背景扣除方法相比 。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多分辨率分析 X射线能谱 定量分析 背景扣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临漳曹村窑与内丘邢窑陶瓷器的胎釉组成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茂林 王建保 +1 位作者 李其江 吴军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7-59,共3页
2009年在河北省临漳县曹村发现北朝窑址,其中青黄釉器与邢窑早期器物在釉色、造型等方面皆非常相近。为进一步探讨邢窑与临漳曹村窑的渊源关系,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法对相关曹村窑和邢窑早期陶瓷器物做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邢窑与曹... 2009年在河北省临漳县曹村发现北朝窑址,其中青黄釉器与邢窑早期器物在釉色、造型等方面皆非常相近。为进一步探讨邢窑与临漳曹村窑的渊源关系,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法对相关曹村窑和邢窑早期陶瓷器物做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邢窑与曹村窑器物在胎、釉组成配方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暗示两窑址在陶瓷制作工艺方面存在一定的经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村窑 邢窑 EDXRF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少量Ag的7055铝合金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海 郑子樵 王芝秀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了含0.2%Ag(质量分数)的7055铝合金铸造和445℃/24h+470℃/24h二级均匀化后基体中的组织特征及120℃时效特性。EDS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加入0.2%Ag在铸造组织中形成了含Ag的AlZnMgCuAg型化合物;445℃/24h+470℃/24h二级均匀化并不能完... 研究了含0.2%Ag(质量分数)的7055铝合金铸造和445℃/24h+470℃/24h二级均匀化后基体中的组织特征及120℃时效特性。EDS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加入0.2%Ag在铸造组织中形成了含Ag的AlZnMgCuAg型化合物;445℃/24h+470℃/24h二级均匀化并不能完全消除晶界非平衡共晶相,晶内的AlFeCuZn型化合物未溶解,且在均匀化冷却过程中溶入Zn,Mg和Ag原子;120℃时效时合金出现时效硬化响应快和强度稳定性高等特点。加入Ag元素促进GP区的形成及提高GP区溶解温度可以解释其时效硬化响应快和强度稳定性高的原因,同时合金元素含量的提高也对时效硬化响应加快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EDS能谱分析 晶界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法在X射线能谱去噪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勇 曾立波 +1 位作者 雷俊峰 张泽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2-475,共4页
阐述了二进小波变换法的去噪声原理和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 X射线能谱分析中噪声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 ,该去噪方法能够解决传统平滑方法的不足 ,改善 X射线能谱的定性。
关键词 小波变换 X射线能谱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噪声 去噪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聚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立新 李军峰 +1 位作者 张洪波 任丽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7-200,共4页
采用插层法制备了不饱和聚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复合材料的插层型结构,考察了蒙脱土含量对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插层型纳米复合... 采用插层法制备了不饱和聚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复合材料的插层型结构,考察了蒙脱土含量对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显著优于不饱和聚酯;随着蒙脱土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明显提高,随后趋于稳定;不饱和聚酯同45#钢对摩时主要发生粘着磨损和疲劳剥落,而含蒙脱土的复合材料的粘着磨损和疲劳剥落显著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春夏季大气气溶胶的单颗粒分析表征 被引量:16
16
作者 肖锐 刘咸德 +2 位作者 梁汉东 董树屏 F.Adams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采集了北京市2000年春夏季大气气溶胶样品5个,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技术分析大气气溶胶单颗粒约2500个。研究结果表明,沙尘期间,矿物尘是最主要的颗粒物种类,非沙尘期间,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主要检出矿物尘和含硫颗粒物。夏季随着颗粒... 采集了北京市2000年春夏季大气气溶胶样品5个,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技术分析大气气溶胶单颗粒约2500个。研究结果表明,沙尘期间,矿物尘是最主要的颗粒物种类,非沙尘期间,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主要检出矿物尘和含硫颗粒物。夏季随着颗粒物污染的加重,含硫颗粒物的数目百分数增加,是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特征。重点讨论了Ca-S颗粒、K-S颗粒和Ca-K-S颗粒三类典型含硫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和粒径分布特征。数目可观的Ca-K-S颗粒以及其他硫酸盐颗粒的生成与相对湿度和云量等气象条件相关,这些颗粒物可能是云中过程的产物。减少SO2排放,减少含硫颗粒物,对于控制北京市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单颗粒分析 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 含硫颗粒物 云中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荧光光谱仪在实验室-调查船测定海洋沉积物元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颖 汪虹敏 +5 位作者 王赛 徐磊 林学辉 张辉 高晶晶 刘季花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0-559,共10页
运用Epsilon3系列小型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选取水系沉积物、海洋沉积物等标准物质31个,采用压片法制样,建立了该仪器对海洋沉积物中34种元素定量测试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在海上调查期间运用该仪器与方法... 运用Epsilon3系列小型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选取水系沉积物、海洋沉积物等标准物质31个,采用压片法制样,建立了该仪器对海洋沉积物中34种元素定量测试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在海上调查期间运用该仪器与方法,对深海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现场测试,调查船上的测定值与陆上实验室内的测定值基本一致,两者平均相对偏差基本小于10%,结果表明运用该分析方法,Epsilon3系列小型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能快速、准确测定沉积物中多种元素,为及时判断现场资源分布情况提供依据,减少取样的盲目性,这将为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 压片法 海洋沉积物 现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中改进型基本参数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锋 张庆贤 +6 位作者 葛良全 谷懿 曾国强 罗耀耀 陈爽 王雷 赵剑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34-2037,共4页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多元素分析方法,但该方法检出限和分析精度,受到分析基体的影响。基本参数法是目前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但在使用过程必须获取净峰面积和基体所有成分,而在实际使用时,尤其在分析低含量样品时...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多元素分析方法,但该方法检出限和分析精度,受到分析基体的影响。基本参数法是目前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但在使用过程必须获取净峰面积和基体所有成分,而在实际使用时,尤其在分析低含量样品时,净峰面积计算、基体中"暗物质"影响了测量精度,制约了基本参数法的应用。针对基本参数法的不足,将谱线解析方法与基本参数法融合,将重叠峰剥离过程嵌入基本参数法迭代过程中。在含量计算过程中,采用分析样品特征X射线分支比的理论系数,对重叠峰进行剥离,解决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测量中净峰面积计算和定量分析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对"暗物质"进行均一化处理。通过对标准物质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于Ni,Cu,Zn三个元素改进型基本参数法(改进型FP)测量结果准确度高于影响系数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参数法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 谱线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黏菌原生质团化学元素的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晓霞 王琦 李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15,121,共5页
在对黏菌绒泡菌目淡黄绒泡菌、煤绒菌、针箍菌、大孢钙皮菌、鳞钙皮菌和暗孢钙皮菌6种原生质团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X)技术对其冻干粉末进行化学元素组成及质量分数分析。结果表明:6种黏菌原生质团的化学... 在对黏菌绒泡菌目淡黄绒泡菌、煤绒菌、针箍菌、大孢钙皮菌、鳞钙皮菌和暗孢钙皮菌6种原生质团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X)技术对其冻干粉末进行化学元素组成及质量分数分析。结果表明:6种黏菌原生质团的化学元素组成及质量分数与其形态特征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共同含有C、O、Na、Mg、P、S、K、Ca 8种元素,部分含有Al、Si和Cl元素;不同物种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同,C、Na、P和Ca元素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与6种黏菌隶属的科分类阶元有关,O、S、K、Mg质量分数与6种原生质团在统一培养条件下爬行时偏好的形态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菌 显型原生质团 形态特征 化学元素 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 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sis ( ED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50铝合金时效时晶界析出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任硕 陈江华 +4 位作者 刘吉梓 方磊 刘萍 明文全 伍翠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4-450,共7页
本文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分析(EDAX)对人工时效条件下晶界无析出带(PFZ)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实验选用同一投影方向测量PFZ的宽度,结果表明PFZ的宽度对时效温度的敏感性远远高于对时效时间的敏感性。时效温度越高PFZ越宽,而... 本文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分析(EDAX)对人工时效条件下晶界无析出带(PFZ)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实验选用同一投影方向测量PFZ的宽度,结果表明PFZ的宽度对时效温度的敏感性远远高于对时效时间的敏感性。时效温度越高PFZ越宽,而在同一时效温度下PFZ的宽度并不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宽化。PFZ的宽度与相邻两个晶粒之间的取向差有关系,在相同处理条件下,小角度晶界附近PFZ宽度小于大角晶界。能谱分析显示PFZ内为贫溶质原子区,Zn元素缺失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晶界无析出带 析出相 STEM 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