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汽车高效节能驱动与传动系统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升吨 郑臻皓 +2 位作者 杜威 曹杨峰 杨啸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共15页
驱动与传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节能的驱动与传动系统对于提高电动汽车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操控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不同驱动方式原理及特点、多电机耦合方式分类和典型应用等方面出发,综述了国内外电动汽车驱动与传... 驱动与传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节能的驱动与传动系统对于提高电动汽车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操控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不同驱动方式原理及特点、多电机耦合方式分类和典型应用等方面出发,综述了国内外电动汽车驱动与传动结构的研究进展。从驱动方式原理及特点方面,分析总结了单电机驱动、单电机-变速器驱动、双电机耦合驱动以及多电机驱动系统的工作模式及优缺点,指出了单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电机效率低下、动力性欠缺以及节能性不足的问题,而多电机驱动凭借多种工作模式提高了驱动系统的效率、延长了续驶里程,是未来电动汽车驱动与传动结构的主要类型。从多电机耦合方式分类方面,详细总结了转速耦合、转矩耦合以及转速转矩耦合3种多电机耦合方式驱动基本原理及研究现状,明确提出速转矩耦合驱动系统在低速重载、高速轻载路况下都能够灵活的分配多台电机的功率来提高驱动系统的整体效率,综合性能最好。此外,总结了目前现有的轮毂电机系统、轮边电机系统以及单桥单电机+单桥双电机驱动系统,进一步分析表明未来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应朝着多动力源、一体化、机电耦合方向发展。该研究可为未来电动汽车驱动与传动系统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驱动与传动 转速耦合 转矩耦合 节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悬架系统的理想孪生动挠度跟踪控制策略
2
作者 赵雷雷 张浩 +4 位作者 于曰伟 甄冉 丁钒 单溪玉 丁家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71,共13页
为解决车辆主动悬架系统减振效果与控制能耗间的矛盾,基于“数字孪生、以虚控实、节能减振”理念,提出了主动空气悬架系统的理想孪生动挠度跟踪控制策略。首先,以车辆座椅主动空气悬架系统为例,利用准零刚度系统构建了真实空气悬架系统... 为解决车辆主动悬架系统减振效果与控制能耗间的矛盾,基于“数字孪生、以虚控实、节能减振”理念,提出了主动空气悬架系统的理想孪生动挠度跟踪控制策略。首先,以车辆座椅主动空气悬架系统为例,利用准零刚度系统构建了真实空气悬架系统的理想数字孪生体,同时建立了该孪生体的参数匹配设计方法;然后,以空气弹簧气体压力控制为节点,设计了外环位置模糊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以及考虑空气弹簧充放气过程中电磁阀非线性流量特性的内环气压控制器,进而实现真实悬架系统对实际激励下孪生体动挠度的跟踪;最后,通过台架模拟实验与整车平顺性仿真实验,对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先进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以降低加速度为控制目标的传统控制策略相比,所提策略在随机路况下的座椅垂向振动加速度均方根更小且控制能耗均方根最小降幅达65.0%,冲击路况下座椅垂向振动剂量也更小且主动控制力最大降幅高达45.5%。所提策略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策略,能在有效提高悬架系统减振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主动控制能耗,有效解决了上述矛盾,可推广应用于各类主动悬架系统,为节能减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空气悬架 节能减振 理想孪生动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AI-IoT智慧农业综合节能系统研究
3
作者 朱玉业 宋玲玲 +2 位作者 刘健 徐新建 王磊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227-231,共5页
智慧农业是将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农业生产活动中,通过对农业生产及其环境的智能感知和数据分析,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管理。基于边缘计算的AI-IoT,研究了一种智慧农业综合节能系统,实现了农业生产及气... 智慧农业是将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农业生产活动中,通过对农业生产及其环境的智能感知和数据分析,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管理。基于边缘计算的AI-IoT,研究了一种智慧农业综合节能系统,实现了农业生产及气候数据监测,进行灌溉、施肥、施药智能控制,以科学手段指导农业生产,降低生产投入,实现节能环保的绿色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智能物联网 边缘计算 综合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干旱区农业节水潜力计算
4
作者 徐凯 岳耀先 +6 位作者 雷波 杨开静 徐立荣 金汉林 白明皓 刘慧博 郭宇 《灌溉排水学报》 2025年第1期104-112,共9页
【目的】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评估干旱区农业节水潜力。【方法】考虑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因素对节水的影响,选取农业用水量、耕地灌溉面积、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粮经比、水土保持率等30个要素,借助Vensim PLE软件绘制系统动力学流图,构... 【目的】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评估干旱区农业节水潜力。【方法】考虑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因素对节水的影响,选取农业用水量、耕地灌溉面积、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粮经比、水土保持率等30个要素,借助Vensim PLE软件绘制系统动力学流图,构建了干旱区农业节水潜力计算模型,以内蒙古地区(不含东四盟市)为例,对短期规划年(2035年)和长期规划年(2050年)的区域农业节水潜力进行预测。【结果】研究区短期规划年的节水潜力为25.18亿m3,长期规划年的节水潜力为29.58亿m3,其中巴彦淖尔市的节水潜力最大,乌海市最小。在节水潜力组成中,工程节水占比最大,约为52.83%,技术节水占比最小,约为16.91%,工程节水占比呈逐年增长趋势。【结论】本研究将系统动力学运用到农业节水潜力估算当中,可为干旱区制定农业节水发展政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农业节水潜力 干旱区 Vensi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合同节水管理带动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宁夏利通区现代化灌区建设的探索实践与经验启示
5
作者 陈茂山 陈博 刘啸 《水利发展研究》 2025年第3期1-5,43,共6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地处宁夏引黄灌区的核心地带,是宁夏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四水四定”试点等水利改革的“试验田”。文章梳理了利通区探索创新“合同节水+水权交易”模式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地处宁夏引黄灌区的核心地带,是宁夏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四水四定”试点等水利改革的“试验田”。文章梳理了利通区探索创新“合同节水+水权交易”模式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典型实践做法,总结分析了进展成效,提炼出了可为宁夏乃至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现代化灌区建设提供宝贵经验借鉴的模式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节水管理 水权交易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现代化灌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传统民居中的空间设计研究
6
作者 韩锐 陈嘉威 《住宅产业》 2025年第1期31-33,共3页
火炕和烟囱是东北地区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独特自然地理环境中发明创造的取暖设备,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工具。本文将重点介绍火炕和烟囱的类型、功能及特点,同时展示东北各民族多样化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包括根据季节调整烟囱开口大... 火炕和烟囱是东北地区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独特自然地理环境中发明创造的取暖设备,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工具。本文将重点介绍火炕和烟囱的类型、功能及特点,同时展示东北各民族多样化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包括根据季节调整烟囱开口大小、定期清理烟囱等日常维护方法。此外,研究还从空间语义学的角度探讨了烟囱与地域文化的关联,为东北地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火炕 烟囱结构 传统民居 节能改造 保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地区公共建筑能效测评数据研究
7
作者 闫加贺 柴涛 +2 位作者 任冕 魏硕 袁天翔 《暖通空调》 2025年第2期38-42,37,共6页
针对徐州地区近十年来公共建筑能效测评数据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变化、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材料的种类及热工性能、集中空调系统冷热源的类型及其制冷性能、建筑能耗强度及节能率的逐年分布。研究表明,开展能... 针对徐州地区近十年来公共建筑能效测评数据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变化、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材料的种类及热工性能、集中空调系统冷热源的类型及其制冷性能、建筑能耗强度及节能率的逐年分布。研究表明,开展能效测评工作,促进了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集中空调系统冷热源制冷性能的提高,建筑能耗强度不断降低,建筑节能水平提升,可助力建筑“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建筑 能效测评 节能率 能耗强度 建筑围护结构 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市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敏感性分析
8
作者 孟晓静 李延鹏 +1 位作者 王媛 阿鑫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为了降低西宁市居住建筑的供暖能耗,明确围护结构节能工作的重点,研究围护结构性能参数对供暖能耗影响的敏感程度。以西宁市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非平衡保温理念,采用能耗模拟与局部敏感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围护结构性能参... 为了降低西宁市居住建筑的供暖能耗,明确围护结构节能工作的重点,研究围护结构性能参数对供暖能耗影响的敏感程度。以西宁市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非平衡保温理念,采用能耗模拟与局部敏感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围护结构性能参数屋面及外墙、外窗的传热系数和外窗太阳得热系数作为影响因素,研究不同朝向围护结构性能参数对供暖能耗的影响,分析其对供暖能耗影响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对供暖能耗影响最大的是南向外窗太阳得热系数和传热系数,敏感性因子权重占比为43.6%及17.9%;其次是北向外墙和外窗传热系数;东西朝向外窗传热系数及太阳得热系数对供暖能耗的影响可以忽略。研究结果可为西宁市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建筑 供暖能耗 朝向 围护结构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重点用能医院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9
作者 陈阳 郑凤春 +6 位作者 梁旭 韩尚妤 李雪 付丽君 朱敏 王岩 韩增华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26-133,共8页
医院建筑由于功能结构复杂、能源形式多样,其能耗普遍高于一般公共建筑,节能潜力很大。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通过总结重点用能医院能耗管理和低碳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制定低碳发展路径,对实现医疗卫生机构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建筑由于功能结构复杂、能源形式多样,其能耗普遍高于一般公共建筑,节能潜力很大。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通过总结重点用能医院能耗管理和低碳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制定低碳发展路径,对实现医疗卫生机构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三级医院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部分三级医院2019-2021年的能耗数据,并重点分析36家重点用能医院能耗和碳排放现状,分析得出36家重点用能医院能耗和碳排放总量占比超过全省三级医院的一半,能耗和碳排放效率均高于全省三级医院平均水平。重点用能医院应积极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发挥其在医疗卫生机构节能减排的引领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用能医院 能耗 碳排放 节能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辐射阻热节能涂料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田灵江 《住宅产业》 2025年第2期60-65,共6页
辐射材料技术是建筑节能领域的新质生产力,辐射阻热节能相对于热传导节能是一次节能技术重大突破,如果能取代传统的外保温材料,对节能减排是不可估量的重大贡献。本文通过对建筑辐射阻热节能涂料的节能机理、实验研究、工程实践等研究分... 辐射材料技术是建筑节能领域的新质生产力,辐射阻热节能相对于热传导节能是一次节能技术重大突破,如果能取代传统的外保温材料,对节能减排是不可估量的重大贡献。本文通过对建筑辐射阻热节能涂料的节能机理、实验研究、工程实践等研究分析,提出推广辐射阻热节能涂料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节能 辐射阻热涂料 节能机理研究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技术助力实验动物设施环境控制与绿色低碳
11
作者 刘燕敏 徐超 +3 位作者 刘先荣 李著萱 孙苗 钱杰 《暖通空调》 2025年第2期157-161,共5页
在现场调研、检测北京、上海10多家实验动物设施环境控制及能耗水平的基础上,研究了实验动物设施净化空调系统的排风热回收、降低换气次数冗余度、新风集中+室内自循环净化机系统的昼夜不同运行模式,以及多功能四管制热泵冷凝热用于除... 在现场调研、检测北京、上海10多家实验动物设施环境控制及能耗水平的基础上,研究了实验动物设施净化空调系统的排风热回收、降低换气次数冗余度、新风集中+室内自循环净化机系统的昼夜不同运行模式,以及多功能四管制热泵冷凝热用于除湿再热和其他清洗用热等节能技术,并应用于北京、上海的2个典型实验动物中心,通过实时能耗监控平台的全年运行数据可知,全年节能率均超过30%。结果表明,该节能技术有效适用于实验动物设施,对实验动物设施的节能降耗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助于在新建、改扩建实验动物设施中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设施 节能降耗 换气次数 净化空调系统 节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光伏光热人居单元设计与实践
12
作者 何文晶 辛烁 +2 位作者 徐衍新 仝晖 尹红梅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5年第1期22-28,50,共8页
在“3060”“双碳”愿景目标下,降低居住建筑碳排放、提升室内热环境舒适度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模块化建筑作为一种革新的建筑形式,具有建造周期快、节能环保等优点,结合可再生能源利用是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建... 在“3060”“双碳”愿景目标下,降低居住建筑碳排放、提升室内热环境舒适度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模块化建筑作为一种革新的建筑形式,具有建造周期快、节能环保等优点,结合可再生能源利用是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建立了模块化人居单元与光伏光热等可再生能源深度结合利用的设计建造模式,集成多项绿色技术,于山东临沂朱家林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搭建了实验单元,并对建筑室内热环境、能耗、碳排放与经济性能等进行实测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实验单元运行阶段能够大幅降低能耗,在智能控制系统运行情况下,室内热环境舒适度良好。为营造绿色低碳、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单元 室内环境智能控制 太阳能资源利用 室内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工况下等温等湿气流对人体热湿反应的影响
13
作者 刘倩妮 郭倩 +5 位作者 张仲军 孟庆林 汪俊松 翟永超 金玲 张宇峰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
为研究气流在高温高湿工况下对湿热地区人群热湿反应的影响,选取18名出生并成长于湿热地区的大学生作为受试者,在高温(29℃、32℃、36℃)和高湿(50%、70%、90%)组合环境下,由受试者自主选择风速,获取受试者热湿心理反应。结果表明:高温... 为研究气流在高温高湿工况下对湿热地区人群热湿反应的影响,选取18名出生并成长于湿热地区的大学生作为受试者,在高温(29℃、32℃、36℃)和高湿(50%、70%、90%)组合环境下,由受试者自主选择风速,获取受试者热湿心理反应。结果表明:高温高湿下,热感觉、热舒适、热可接受度出现分离。热不可接受比例与湿不可接受比例成正相关。使用气流可显著改善热感觉,但对热舒适、热可接受度的改善有限。在29℃、32℃工况下,相对湿度不大于70%时,随着空气温度的上升,受试者选择的风速增加;相对湿度为90%时,受试者选择的风速低于同温度、相对湿度70%时的风速。在29~36℃工况下,使用风扇可扩展热可接受度区间,对应10%热不可接受率的ET*值由30.3℃提高至31.1℃;在29~36℃工况下,使用风扇会缩小湿可接受度区间,对应10%湿不可接受率的ET*值由30.7℃下降至2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地区 气流 高温高湿 热湿反应 热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超低能耗农房节能设计指标研究
14
作者 赵民 李杨 +1 位作者 康维斌 俞超男 《暖通空调》 2025年第3期111-118,共8页
推动超低能耗农房建设是实现建筑领域“双碳”目标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农村建筑节能基础薄弱,且与城市住宅在用能特征、热舒适性需求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超低能耗农房节能设计指标不宜执行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 推动超低能耗农房建设是实现建筑领域“双碳”目标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农村建筑节能基础薄弱,且与城市住宅在用能特征、热舒适性需求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超低能耗农房节能设计指标不宜执行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在分析现行标准要求、陕西省不同气候区农房供暖空调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超低能耗农房的节能率和节能设计指标。采用分室间歇供暖能耗计算方法,对陕西省不同气候区的3种典型农房在不同围护结构节能水平下的供暖能耗进行了模拟分析,以能耗水平在GB/T 50824—2013《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基础上降低50%以上为约束条件,确定了超低能耗农房围护结构热工指标,为超低能耗农房标准化建设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能耗 农房 节能率 分室间歇供暖 围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HRAE规定的月气候设计参数确定方法的研究
15
作者 张云云 高建 +1 位作者 杨亭 谢波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5年第1期76-81,共6页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是负荷计算的重要基础数据,其核心在于选取合适的不保证时间和室外气象数据统计期。国内规范规定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值存在参数类型单一、不保证率单一、统计的天气数据不精确和参数之间的耦合性差等问题。基于美国...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是负荷计算的重要基础数据,其核心在于选取合适的不保证时间和室外气象数据统计期。国内规范规定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值存在参数类型单一、不保证率单一、统计的天气数据不精确和参数之间的耦合性差等问题。基于美国航空航天局提供的上海地区2002-2021年实时温度数据,解析ASHRAE规定的室外月设计计算参数,填补了国内对于月气候设计参数的空白。研究发现:上海1月累年平均温度最低,7月和8月的温度相近且全年最高,6月平均降水量最多,12月平均降水量最少;国内规范规定的上海地区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和制冷度日数数值较ASHRAE规定的高,空调设备长期工作在轻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降水量 风速 日平均温度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凝胶材料外保温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模拟
16
作者 时国华 高宇琪 +3 位作者 赵岳天 田志敏 于建成 谭靖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二氧化硅(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具有优越的隔热保温性能和防火阻燃性能,在建筑墙体外保温领域有着广阔应用前景。采用平板法试验研究了玻璃纤维增强型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基于有效导热系数,利用EnergyPlu... 二氧化硅(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具有优越的隔热保温性能和防火阻燃性能,在建筑墙体外保温领域有着广阔应用前景。采用平板法试验研究了玻璃纤维增强型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基于有效导热系数,利用EnergyPlus软件模拟研究了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外保温下在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全年冷热负荷的变化及节能效果,分析了不同墙体基材下SiO_(2)气凝胶复合保温材料的最小厚度,最后探究了SiO_(2)气凝胶复合保温材料在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3种气候条件下的建筑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室外环境温度瞬时变化对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作为外保温的墙体隔热性能影响极小;与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材料(XPS)相比,使用气凝胶复合材料的超低能耗建筑墙体厚度至少可减少50 mm;严寒地区建筑应用SiO_(2)气凝胶复合保温材料的节能效果最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不建议采用气凝胶复合保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气凝胶 有效导热系数 超低能耗建筑 冷热负荷 建筑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西北公路与文学书写--以游记为中心
17
作者 金宏宇 王良博 《长江学术》 2025年第2期5-14,共10页
抗战时期,西北游记中的道路叙事经历了由修建“御侮”之路到共筑“生命线”的变化。半殖民历史语境下,函待修建的道路被赋予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主义意义。“交通救国”之艰的纪实书写,折射出国家建设水平、西北民间形态与现代工业... 抗战时期,西北游记中的道路叙事经历了由修建“御侮”之路到共筑“生命线”的变化。半殖民历史语境下,函待修建的道路被赋予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主义意义。“交通救国”之艰的纪实书写,折射出国家建设水平、西北民间形态与现代工业观念之间的冲突。游记对于西北公路管理局设立与经营的聚焦,则反映了国民政府在西北事权管理能力与政治影响力的增强。全面抗战爆发后,围绕西北公路成为“生命线”的叙写,少数民族民众、苏联司机等抗战新人的出现喻示出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战建国的时代精神话语。战时西北之“路”不仅是抵御外悔之路、现代工业发展之路,也是政治权力博奔之路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构建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游记 道路叙事 战时西北交通 西北公路 “交通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地区风能、太阳能协同供能系统设计与优化配置研究
18
作者 马广兴 刘超 +1 位作者 常琛 于恬淼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5年第1期29-37,共9页
针对国家“双碳”目标及北方地区民居清洁供能的需求,以严寒地区某超低能耗民居为供能对象,设计了以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集热器、空气源热泵为主要能量来源的储热储电一体化的清洁供能系统,建立多能互补的系统拓扑结构,从能源效益、... 针对国家“双碳”目标及北方地区民居清洁供能的需求,以严寒地区某超低能耗民居为供能对象,设计了以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集热器、空气源热泵为主要能量来源的储热储电一体化的清洁供能系统,建立多能互补的系统拓扑结构,从能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在多目标优化、供能系统和负荷需求的动态匹配约束条件下,采用Hooke-Jeeves算法,对系统关键组件及设备进行优化配置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优容量配置及设计参数下,与以燃煤炉供暖、市政电网供电的传统供能形式相比,协同供能系统能够显著减少建筑在运行阶段的化石能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具有良好的节能效益和减排效益。研究结果可为严寒地区设计超低能耗建筑,为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协同供能系统的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协同供能系统 超低能耗民居 多目标优化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水效率频谱构建及其时空变化——以中国四大经济分区为例
19
作者 李昕妍 朱永楠 +3 位作者 程鹏 何凡 何国华 李溦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9,共11页
构建直观、可解释、可比较的用水效率评价方法,是科学分析用水效率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有效手段。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与综合、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效率拟合曲线及用水效率频谱的方法,以我国的31个省级行政区为例,绘制综合及分产业用水... 构建直观、可解释、可比较的用水效率评价方法,是科学分析用水效率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有效手段。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与综合、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效率拟合曲线及用水效率频谱的方法,以我国的31个省级行政区为例,绘制综合及分产业用水效率频谱图,分析四大经济分区用水效率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2010-2022年综合以及工业用水效率提升明显,频谱拟合呈现明显的用水效率、经济效益协同发展趋势;农业及生活用水量与效益拟合曲线表现为正相关关系。通过产业用水效率综合比较,识别四大经济分区用水效率提升的重点产业和环节,提出效率效益协同发展的建议,为节水管理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效率 经济 频谱 时空变化 节约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SC-V的农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研究
20
作者 王猛 王凯 +4 位作者 张杰 杨张青 赵巧丽 秦一浪 李国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8,共8页
为提高农田灌溉水分利用率,明确不同土质对灌溉量的影响,利用RISC-V架构芯片构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以GD32VF103VBT6芯片为核心MCU,包括主控制器、通信、传感器、灌溉量计算和安全作业等功能模块。通过量化不同类型... 为提高农田灌溉水分利用率,明确不同土质对灌溉量的影响,利用RISC-V架构芯片构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以GD32VF103VBT6芯片为核心MCU,包括主控制器、通信、传感器、灌溉量计算和安全作业等功能模块。通过量化不同类型土壤水分运移动态的差异,依据土壤中沙粒、黏粒等组分比例,构建了适用于不同土壤质地的灌溉量估算模型。系统结合土壤墒情传感器获取的田间实时墒情数据,计算各轮灌区域最佳灌溉量,并根据灌溉量控制各灌区电磁阀开启时间,实现自动灌溉。该系统具有测墒灌溉、远程控制、水肥一体化灌溉、自动化轮灌等功能。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农户经验灌溉方式相比,该系统能够显著降低作物灌溉量17.3%,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较小,仅降低了0.16%;与土壤水分动态平衡模型相比,该系统灌溉量降低了9.2%,产量提高了0.19%。此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在保证作物产量稳定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农田灌溉量,对发展智慧节水农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控制系统 RISC-V 土壤质地 节水灌溉 灌溉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