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ntence-MacBERT模型的同源录波数据匹配方法
1
作者 戴志辉 张富泽 +1 位作者 韩笑 王冠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167,共9页
由于不同时期的录波数据记录标准有所不同,以及各个生产厂家对标准的解读存在偏差,造成同源录波数据的通道名称存在个性化差异,且通道索引号不同,难以进行录波数据的同源匹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句向量掩码纠错双向编码器表征语言模... 由于不同时期的录波数据记录标准有所不同,以及各个生产厂家对标准的解读存在偏差,造成同源录波数据的通道名称存在个性化差异,且通道索引号不同,难以进行录波数据的同源匹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句向量掩码纠错双向编码器表征语言模型(sentence-masked language model as correction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Sentence-MacBERT)的同源录波数据匹配方法。首先,分析录波文件的记录格式特点,根据录波文件的格式特点完成核查信息表的构建。然后,通过构建的核查信息表进行录波文件自动校核。最后,在双向编码器表征(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ERT)模型的基础上构建Sentence-MacBERT同源通道匹配模型,完成同源录波数据匹配。算例分析表明,根据核查信息表能够完成录波文件的自动校核,并对解析失败的录波文件发出告警信息。利用Sentence-MacBERT模型进行通道名称匹配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完成录波数据的同源匹配,帮助运行人员进行故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波数据 Sentence-MacBERT 自动校核 通道名称 同源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管线钢半自动焊环焊缝强度匹配特征分析
2
作者 车荣杰 吕加华 +3 位作者 刘宏业 万一鸣 宋卫臣 姚登樽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5,共7页
为探究X80管线钢半自动焊环焊缝强度匹配特性,采用压痕试验、微剪切试验及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焊缝根焊层与热影响区呈现显著强度软化现象,其强度值低于母材,构成环焊缝系统的强度薄... 为探究X80管线钢半自动焊环焊缝强度匹配特性,采用压痕试验、微剪切试验及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焊缝根焊层与热影响区呈现显著强度软化现象,其强度值低于母材,构成环焊缝系统的强度薄弱区域。基于DIC试验结果,在低强匹配工况下,初始塑性变形集中于根焊与盖面焊趾的应力集中区,随后沿最大剪应力方向(45°)形成贯通壁厚的应变带扩展路径,与PRCI(Pipeline research council international)提出的环焊缝软化模型预测结果高度吻合,验证了该模型在工程失效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建议环焊缝设计应遵循等强或高强匹配原则,并在现有焊接工艺评定体系中增补压痕硬度测试、微剪切强度评估及DIC等先进表征方法,以提升高钢级管道环焊缝的强度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环焊缝 半自动焊 强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自适应变异策略与差分进化算法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
3
作者 张金鼎 张凯 +2 位作者 张黎明 刘丕养 陈旭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62,共11页
差分进化算法作为一种经典的进化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便于实现、无需梯度等优势,在油藏自动历史拟合中广泛应用,但算法中参数的设置对历史拟合结果影响较大,在高维问题中存在着收敛停滞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难题,提出一种融合自适应... 差分进化算法作为一种经典的进化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便于实现、无需梯度等优势,在油藏自动历史拟合中广泛应用,但算法中参数的设置对历史拟合结果影响较大,在高维问题中存在着收敛停滞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难题,提出一种融合自适应变异策略与差分进化算法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首先,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油藏模型的高维参数进行降维,将降维后的参数作为差分进化算法中调整的参数,以压缩变量的搜索空间,提升算法搜索效率;其次,结合自适应变异策略与差分进化算法,借助于算法搜索过程中的历史经验指导当前种群的更新,当种群个体停止收敛时,则切换差分进化算法的变异策略,改变种群的迭代更新方式,以此避免油藏参数停止优化调整的情况;此外,为使更新后模型参数与先验分布特征保持一致,应用分位数变换策略转换更新后参数的分布情况,将非高斯分布的数据变换为高斯分布,使更新后的模型更加符合实际地质参数的约束条件。提出算法在三维油藏模型上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差分进化算法框架,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不仅能够提升历史拟合求解的收敛效果,而且反演的油藏模型参数更加符合实际地质特征,在相同的计算条件下,可获得更优的历史拟合模型,数据拟合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数值模拟 自动历史拟合 差分进化算法 自适应方法 分位数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自动驾驶环境感知的立体匹配网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莹 杨肖委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79,85,共7页
针对农机自动驾驶环境感知在行驶边缘病态区域存在误匹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检测和多尺度代价体的立体匹配网络。首先,在特征提取阶段设计边缘分支网络和视差分支网络,利用边缘分支网络有效提取细小物体的几何轮廓信息,并将轮廓作... 针对农机自动驾驶环境感知在行驶边缘病态区域存在误匹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检测和多尺度代价体的立体匹配网络。首先,在特征提取阶段设计边缘分支网络和视差分支网络,利用边缘分支网络有效提取细小物体的几何轮廓信息,并将轮廓作为结构信息嵌入到视差分支网络中;其次,在构建匹配代价阶段设计一种多尺度代价体,不同代价体之间相互约束能够提高匹配像素与候选像素的相关性,同时融合多个代价体能够捕获更多的全局上下文信息进行正则化;最后,在Scene Flow、KITTI 2015以及Middlebury v.3立体数据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EdgeStereo算法相比,提出的网络模型在Scene Flow、KITTI 2015以及Middlebury v.3数据集的视差精度分别提高45.8%、14.8%和41.2%,为农业自动驾驶环境感知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自动驾驶 立体匹配 边缘检测 多尺度代价体 视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perGlue的相机和激光雷达位姿变换的自动检测
5
作者 刘全超 何舒文 +2 位作者 张涛 王飞 郝强国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77,88,共8页
针对无人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因碰撞、颠簸导致相机和激光雷达传感器位姿发生变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雷达和相机位姿变换的自动检测方法。将多帧激光雷达点云进行累积,SuperGlue卷积神经网络计算出雷达图像和相机图像特征匹配点,RANSAC... 针对无人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因碰撞、颠簸导致相机和激光雷达传感器位姿发生变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雷达和相机位姿变换的自动检测方法。将多帧激光雷达点云进行累积,SuperGlue卷积神经网络计算出雷达图像和相机图像特征匹配点,RANSAC和重投影误差最小化计算位姿变换矩阵,得到相机和激光雷达的位姿变换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旋转误差优于2°,平移误差不大于1 cm,可以有效检测出相机的位姿变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标定 点云密集化 相机模型 SuperGlue神经匹配网络 位姿变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变电站保护的FMM测试及改进SVM校验诊断技术
6
作者 吕鹏飞 裘愉涛 +1 位作者 金盛 王志华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82,共7页
为解决智能变电站大量二次设备测试复杂、工期长以及缺乏测试结果诊断的难题,引入正向最大匹配(forward maximum matching,FMM)算法实现保护自动测试,并基于蛙跳算法(frog leaping algorithm,FLA)改进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为解决智能变电站大量二次设备测试复杂、工期长以及缺乏测试结果诊断的难题,引入正向最大匹配(forward maximum matching,FMM)算法实现保护自动测试,并基于蛙跳算法(frog leaping algorithm,FLA)改进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模型完成测试结果的校验诊断。面向智能站保护配置信息关系,提出了保护自动测试与诊断系统架构。通过分析不同保护原理应用电压/电流定值关系建立保护测试需求,构建测试模板集合,利用哈希和编辑距离算法进行相似度比较,基于FMM算法实现了待测装置自动测试。算例分析与工程实例验证了所提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保护自动测试技术 正向最大匹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视觉和神经网络的汽车零部件防伪特征提取算法自动匹配技术
7
作者 洪颖 杨博 +4 位作者 黄家才 江鹏飞 侯若涵 王金陵 方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8158-8166,共9页
针对当前汽车零部件多特征提取智能溯源与真伪鉴别系统在提取多种汽车零部件材料表面纹理(如连续型、非连续型等)特征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微观视觉和神经网络的汽车零部件防伪特征提取算法自动匹配技术。该算法结合人工智能自... 针对当前汽车零部件多特征提取智能溯源与真伪鉴别系统在提取多种汽车零部件材料表面纹理(如连续型、非连续型等)特征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微观视觉和神经网络的汽车零部件防伪特征提取算法自动匹配技术。该算法结合人工智能自动匹配技术与微观视觉图像处理及神经网络混合算法,对汽车零部件进行防伪特征提取与识别。首先对采集的汽车零部件材料表面微观视觉特征图像进行频域变换、滤波和降噪处理;然后根据二维频域特征判断纹理类型(包括连续型、非连续型和轮廓型);针对不同纹理类型,从算法库中选择适合的算法,提取并分析关键属性特征点。最后,构建深度学习框架,搭建汽车零部件微观视觉特征识别模型,并与先验特征库进行匹配,完成分类与真伪判定。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提取并识别汽车零部件表面的防伪特征,准确率较传统方法有显著提升。通过与先验特征库的匹配,算法能够准确区分真伪,提供可靠的防伪验证结果。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多种汽车零部件材料表面纹理特征提取的复杂性,提升了防伪和溯源系统的准确性。基于微观视觉和神经网络的自动匹配技术显著增强了汽车零部件真伪鉴别的精确度,为汽车零部件的防伪提供了一种创新且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微观图像处理 神经网络 自动匹配 微观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加速的油藏数值模拟自动历史拟合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森 向杰 +3 位作者 冯其红 杨雨萱 王振 王相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14,共12页
历史拟合是降低油藏模型不确定性的重要方法,是对油藏进行生产动态预测和开发方案设计的基础。由于油藏模型往往包含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个不确定参数,重复调用油藏数值模拟器将对历史拟合的计算效率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 历史拟合是降低油藏模型不确定性的重要方法,是对油藏进行生产动态预测和开发方案设计的基础。由于油藏模型往往包含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个不确定参数,重复调用油藏数值模拟器将对历史拟合的计算效率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样视角深度全卷积编码-解码神经网络的油藏数值模拟代理模型构建方法。模型包含编码-解码单元和时间处理单元两部分,嵌入多样视角网络(VoVNet)的编码-解码单元实现输入参数的空间特征提取,而时间处理单元用来捕获时间的影响。经过训练的代理模型能够以图像-图像的形式实现从油藏渗透率场到压力场和饱和度场的预测,从而为自动历史拟合提供快速的生产动态响应。将所构建的代理模型与多重数据同化集合平滑方法(ES-MDA)结合,形成基于深度学习加速的油藏数值模拟自动历史拟合方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代理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油藏压力场和饱和度场的动态变化;与传统油藏数值模拟相比,代理模型预测的生产动态与之相吻合,同时运算速度大大提升;基于代理模型的自动历史拟合方法能够实现油藏渗透率场的准确反演,且在计算效率上表现出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历史拟合 油藏数值模拟 代理模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判定稀土总量滴定终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永明 陈思琦 陈吉文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7-574,共8页
由于稀土产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需建立一个长期有效且适用于测定各类稀土的方法。针对目前传统稀土总量检测方法效率低、准确度低、滴定终点差异大等问题,难以满足在线检测的需要。卷积神经网络算法通过摄像... 由于稀土产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需建立一个长期有效且适用于测定各类稀土的方法。针对目前传统稀土总量检测方法效率低、准确度低、滴定终点差异大等问题,难以满足在线检测的需要。卷积神经网络算法通过摄像头记录样品在滴定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对溶液进行图像特征提取和学习,从而有效、准确地实现化学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的自动化识别,配合步进电机和注射泵等部件实现自动滴定过程,建立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稀土总量浓度在线分析方法。图像识别本质上是对图像信息进行特征提取,而卷积神经网络(CNN)有着传统识别方法不具备的优点,比如能够自行训练、识别速度更快、所需特征更少等,将自动滴定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实现了滴定流程的自动化和样品前处理、滴定、终点判定等过程的一体化,且设备内可同时进行五个样品滴定,提高了滴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自动滴定 稀土总量 终点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多专业速度控制与匹配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洪海珠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6-201,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多专业间的协调性是决定能否充分实现预期能力、发挥投资效益的关键环节,列车运行速度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技术标准、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针对不同专业速度控制存在的重叠防护问题,通过剖析... 城市轨道交通多专业间的协调性是决定能否充分实现预期能力、发挥投资效益的关键环节,列车运行速度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技术标准、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针对不同专业速度控制存在的重叠防护问题,通过剖析通信、信号、车辆、线路、环境等对全自动运行(FAO)线路列车运行速度的限制,提出列车自动运行(ATO)模式、列车自动防护(ATP)模式、蠕动模式和洗车模式4种典型运行模式下的速度匹配控制方案,讨论了根据线路等级速度拟定正线区间结构设计速度、车辆构造速度、车辆超速防护触发速度、车辆最大动态包络线计算速度、最高ATP顶篷速度、最高ATO目标速度的方法,并给出多专业匹配设计关键速度建议值。同时借助仿真手段,结合不同站间距设置与最短时间速度曲线计算,进一步针对速度等级为80,100 km/h以及120 km/h的线路分别讨论了站间距的匹配设计,建议三者站间距分别不少于1.0,1.4 km以及2.5 km。开展多专业速度控制与匹配设计的优化,有助于最大化发挥系统和设备性能,保证线路整体运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全自动运行线路 速度控制 速度匹配 线路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目视觉的散堆铆钉识别与定位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喻强 庄志炜 +1 位作者 田威 李鹏程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434,共11页
针对自动送钉过程中散堆铆钉识别与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识别与定位方法。通过研究铆钉的反射光强获得钉杆的灰度分布规律,以参数化的方式构造了铆钉模板,并提出基于灰度匹配的铆钉识别算法。将单目视觉与激光位移传... 针对自动送钉过程中散堆铆钉识别与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识别与定位方法。通过研究铆钉的反射光强获得钉杆的灰度分布规律,以参数化的方式构造了铆钉模板,并提出基于灰度匹配的铆钉识别算法。将单目视觉与激光位移传感器结合获取铆钉的空间位置,同时为解决单目视觉在测量不同深度下的铆钉位置存在原理性误差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重复定位拍照的测量方法,使真空吸嘴与钉杆中心的最大位置偏差由7.86 mm降低到0.87 mm。实验表明,灰度匹配算法的铆钉识别准确率在85%以上,并能适应30%~70%的照明亮度变化。使用该方法的机器人抓钉节拍最长为3.32 s,可留有充足的时间将铆钉输送至自动钻铆设备,满足自动钻铆设备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视觉 铆钉识别 模板匹配 位置测量 自动送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异常识别模型簇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乙丁 李艳玲 +1 位作者 徐颖 陈天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0-238,共9页
监测数据异常识别是大坝运行安全在线监测的前提和基础。单一识别方法难以实现高效准确识别,而RREW模型对规律不佳与单台阶数据序列容易漏判且计算效率低。为此,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一维VGG数据异常识别模型,建立了由统计回归、稳... 监测数据异常识别是大坝运行安全在线监测的前提和基础。单一识别方法难以实现高效准确识别,而RREW模型对规律不佳与单台阶数据序列容易漏判且计算效率低。为此,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一维VGG数据异常识别模型,建立了由统计回归、稳健回归、一维VGG识别模型等模型库和Pauta准则、MZ准则等判别准则库共同构成的大坝安全数据异常识别模型簇,并构建了不同数据类型与异常识别模型及预警准则的匹配机制。工程校验表明:一维VGG模型对不同序列长度、不同台阶占比的数据序列均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能有效弥补传统回归模型和稳健回归模型的不足,由前述3种模型及两种准则共同构建的异常识别模型簇可实现海量数据异常的在线精准、快速识别,为大坝安全在线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测 数据异常识别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模型簇 自匹配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输入输出卷积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研究
13
作者 陈旭 张凯 +3 位作者 刘晨 张金鼎 张黎明 姚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77,共13页
传统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需进行多次计算耗时的油藏数值模拟,而深度学习代理模型可以实现高效且精度近似的油藏数值模拟替代计算。在基于深度学习代理模型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中,通常将采用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进行调整的油藏不确... 传统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需进行多次计算耗时的油藏数值模拟,而深度学习代理模型可以实现高效且精度近似的油藏数值模拟替代计算。在基于深度学习代理模型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中,通常将采用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进行调整的油藏不确定性参数作为深度学习代理模型的输入参数。现有的深度学习代理模型常为单一输入输出的神经网络模型架构,并未考虑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需要对多个油藏不确定性参数进行调整,且需要训练多个深度学习代理模型以实现对油藏含水饱和度场分布及压力场分布的预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输入输出卷积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将油藏渗透率场分布及相对渗透率参数作为输入,使用双输入输出卷积神经网络同时对油藏含水饱和度场分布及压力场分布进行预测,利用Peaceman方程计算产量,并耦合到多重数据同化集合平滑器(ES-MDA)方法中,对油藏渗透率场分布及相对渗透率参数进行反演更新,实现较为高效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双输入输出卷积神经网络代理模型在指定时间步的油藏含水饱和度场分布、压力场分布的预测精度均为93%以上。相较于传统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基于双输入输出卷积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避免了多次调用油藏数值模拟器的计算耗时问题,提高了拟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自动历史拟合 油藏数值模拟 深度学习 代理模型 双输入输出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焦双目三维成像算法研究与精度分析
14
作者 李仁杰 阳波 +3 位作者 肖宏峰 陈灵 邹雅萍 唐文胜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46,共5页
针对复杂三维装配过程中提高三维位置精度会导致视野变窄造成三维装配定位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缩放因子估计的长短焦距双目三维成像算法。该算法先根据长短焦相机获取2幅图像的特征匹配结果估计特征尺度缩放因子并且实现特征... 针对复杂三维装配过程中提高三维位置精度会导致视野变窄造成三维装配定位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缩放因子估计的长短焦距双目三维成像算法。该算法先根据长短焦相机获取2幅图像的特征匹配结果估计特征尺度缩放因子并且实现特征尺度的归一化,再通过半全局立体匹配算法得到双目视差,最后计算出目标的三维点云。长短焦距成像和同焦距成像精度与视野大小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感兴趣区域内与同焦距双目系统计算视差的最小错误估计比例小于2.6%,系统观测视野扩大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自动装配 立体匹配 缩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摘要的无监督关键词抽取方法
15
作者 尤泽顺 周喜 +2 位作者 董瑞 张洋宁 杨奉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79-2784,共6页
为克服基于嵌入的关键词抽取方法在长文档上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文本摘要的方法(summarization-based document embedding rank,SDERank)。将句向量的加权和作为文档嵌入,根据每个句子与文档主题的语义相关度赋予权重。以往基... 为克服基于嵌入的关键词抽取方法在长文档上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文本摘要的方法(summarization-based document embedding rank,SDERank)。将句向量的加权和作为文档嵌入,根据每个句子与文档主题的语义相关度赋予权重。以往基于嵌入的方法选择关键词时忽略候选词之间的关联,针对该问题,在SDERank的改进版SDERank+中,PageRank算法被用于提取候选词之间的共现权重作为相似度分数的修正。实验结果表明,在4个广泛使用的数据集上SDERank和SDERank+比之前最好的模型MDERank的F1分数平均高出2.2%和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关键词抽取 文本摘要 长文档建模 文档主题分析 语义处理 权重优化 向量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扫描生成巡检任务的机器人巡检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浩 安福旺 吉力特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1,77,共6页
目前工业场景巡检机器人的巡检点设置是人员手动设置的。考虑到现场环境复杂,通常巡检点的数量庞大,设置任务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且一旦巡检点的设备改变,还得人工增加或删除巡检点,提出基于自动视觉扫描生成巡检任务的机器人巡检方法,... 目前工业场景巡检机器人的巡检点设置是人员手动设置的。考虑到现场环境复杂,通常巡检点的数量庞大,设置任务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且一旦巡检点的设备改变,还得人工增加或删除巡检点,提出基于自动视觉扫描生成巡检任务的机器人巡检方法,利用机器人扫描环境的视频流,将所有图片送入到YOLOv4目标检测网络进行解析和筛选,并运用SIFT匹配方式去掉重复目标,可以自动生成复杂现场设备的巡检点。在隧道电缆的机器人巡检项目中应用此方法,相比于人工设置方式,提高效率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检机器人 自动巡检点设置 YOLOv4目标检测 SIFT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跟踪设备数字视频图像色彩自动匹配系统设计
17
作者 梁曌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151,共6页
为了解决光电跟踪设备获取的数字视频图像存在色彩异常的问题,提出光电跟踪设备数字视频图像色彩自动匹配系统设计研究。设计光电跟踪设备数字视频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并存储光电跟踪设备数字视频图像,应用滤波算法去除图像噪声,利用Mean-... 为了解决光电跟踪设备获取的数字视频图像存在色彩异常的问题,提出光电跟踪设备数字视频图像色彩自动匹配系统设计研究。设计光电跟踪设备数字视频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并存储光电跟踪设备数字视频图像,应用滤波算法去除图像噪声,利用Mean-Shift算法分割并提取图像色彩信息,将对应色彩块的色彩板进行调试处理,实现数字视频图像色彩的自动匹配。实验数据显示:在不同实验工况背景下,设计系统图像色彩信息提取完整度最大值为100%,图像色彩自动匹配结果与模板图像色彩信息更加接近,充分证实了设计系统应用性能更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视频图像 自动匹配 色彩分割 图像色彩 光电跟踪设备 匹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毫米波雷达里程计自主定位技术
18
作者 吕轩凡 柳景斌 毛井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本文通过研究毫米波雷达的数据基本特性,提出了一种毫米波雷达里程计自主定位技术。该方法通过特征匹配的方式,对毫米波雷达图像提取AKAZE特征点,并基于雷达图像自身所具备的几何先验信息,提出了3种匹配约束条件,从而大大降低了特征点... 本文通过研究毫米波雷达的数据基本特性,提出了一种毫米波雷达里程计自主定位技术。该方法通过特征匹配的方式,对毫米波雷达图像提取AKAZE特征点,并基于雷达图像自身所具备的几何先验信息,提出了3种匹配约束条件,从而大大降低了特征点误匹配率,保证了传感器位姿和里程计解算的可靠性。在牛津雷达机器人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不引入局部建图和回环检测等优化策略的情况下,水平位移相对定位误差和航向角误差可分别降低至6.8%和0.89(°)/m,单帧的定位时间仅为0.081 s,为恶劣环境下的室内外导航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里程计 自动驾驶 毫米波雷达数据处理 特征匹配 几何先验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震相自动检测方法的秭归地区三维速度成像
19
作者 史哲 廖武林 +1 位作者 姚运生 童广勤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0-1286,1311,共8页
收集三峡地区2019~2022年30个台站记录的连续波形数据,使用PALM程序完成研究区的微震检测和地震定位,然后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秭归地区水平分辨率为0.05°、垂直分辨率为3 km的三维速度结构图像。主要结论如下:1)三峡重点... 收集三峡地区2019~2022年30个台站记录的连续波形数据,使用PALM程序完成研究区的微震检测和地震定位,然后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秭归地区水平分辨率为0.05°、垂直分辨率为3 km的三维速度结构图像。主要结论如下:1)三峡重点监视区地震事件分布范围与前期相比基本保持不变,但随着水库蓄水时间的增加,库区地震事件震源深度相较10 a前有所加深,巴东地区平均深度增加2.3 km,秭归地区平均增加2.6 km;2)秭归地区速度结构图像显示,近地表地壳速度横向变化差异比较大,速度分布主要受地质构造影响,仙女山断裂带、长江及其支流附近区域因库水渗透程度不同,P、S波及波速比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库水渗透深度可能已超过8 km;3)仙女山断裂带附近地震事件呈近陡直排列,其震源深度从近地表至12 km均有分布,与倾向SW、倾角70°~80°的仙女山断裂带关系密切,该断裂北端至长江的相对高速区说明该区域节理裂隙发育不充分,岩石较完整,断裂可能未穿过该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地震 PALM地震自动检测与精定位 模板匹配 双差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系统的海面远距离测距研究
20
作者 郑海霖 崔亚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51-156,共6页
为适应未来无人船发展趋势,发现并定位海上远距离目标,采用YOLOV8和局部立体匹配方法,提出一种双目视觉远距离定位技术方案。首先对双目相机进行标定;然后采用YOLOV8算法对海上目标进行检测;进一步通过局部立体匹配,对两个相机检测目标... 为适应未来无人船发展趋势,发现并定位海上远距离目标,采用YOLOV8和局部立体匹配方法,提出一种双目视觉远距离定位技术方案。首先对双目相机进行标定;然后采用YOLOV8算法对海上目标进行检测;进一步通过局部立体匹配,对两个相机检测目标进行局部特征提取和局部特征匹配;最后基于匹配结果,根据双目视觉原理计算所匹配目标的距离。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对距离为100~300 m、300~500 m、500~700 m、700~900 m的目标测距平均精度分别为90%、84%、75%、60%,处理速度为20 PFS。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直接聚焦海面目标,只对局部像素进行立体匹配,具有运行速度快、定位效果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立体匹配 双目系统 定位 远距离测距 YOLO AIS 相机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