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造瘘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国栋 李维平 +3 位作者 纪涛 黄贤键 蒋太鹏 高永中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1-346,共6页
目的综合评价神经内镜造瘘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探讨神经内镜技术治疗脑积水的价值。方法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前瞻性研究了该科室2006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62例梗阻性脑积水病例,神经内镜组22... 目的综合评价神经内镜造瘘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探讨神经内镜技术治疗脑积水的价值。方法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前瞻性研究了该科室2006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62例梗阻性脑积水病例,神经内镜组22例,VPS组40例。比较两组病例术前基本情况、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近远期疗效、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前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脑积水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神经内镜组与VPS组比较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P<0.05),并且其在远期疗效和降低感染率等方面具有优势(P<0.05)。结论神经内镜造瘘术治疗诊断明确的梗阻性脑积水和不对称性脑积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脑积水 神经内镜技术 第三脑室底造痿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治疗小儿梗阻性脑积水 被引量:11
2
作者 詹升全 林志俊 +4 位作者 李昭杰 许作奎 林晓风 李贵福 舒航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4-5,共2页
目的 :小儿梗阻性脑积水的常用治疗方法为脑室 -腹腔分流术 ,该手术并发症高。神经内镜间下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术是一种治疗脑积水的新方法 ,克服了分流术的缺点。方法 :对 2 1例导水管狭窄性脑积水患儿 ,取侧脑室额角入路 ,神经内镜... 目的 :小儿梗阻性脑积水的常用治疗方法为脑室 -腹腔分流术 ,该手术并发症高。神经内镜间下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术是一种治疗脑积水的新方法 ,克服了分流术的缺点。方法 :对 2 1例导水管狭窄性脑积水患儿 ,取侧脑室额角入路 ,神经内镜通过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底部 ,于第三脑室底与脚间池之间造一瘘孔。结果 :18例近期疗效满意 ,3例改行脑室 -腹腔分流术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该手术具有以下优点 :微创手术 ;手术在直视下进行 ,增加了安全性 ;脑脊液通过瘘孔进入生理性的循环 ;避免了体内置管的各种并发症 ;部分禁忌脑室 -腹腔分流术者亦适合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内镜 造瘘术 儿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镜治疗33例梗阻性脑积水 被引量:7
3
作者 奚健 刘景平 +3 位作者 杨治权 沈沉浮 袁贤瑞 刘运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209-1210,1216,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室镜在梗阻性脑积水中的治疗方法和技巧. 方法 2003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脑室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33例,术前均行头部CT、MRI、同位素99mTc-DTPA脑池显像检查,行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 结果 32例造瘘成功,1例瘘口下出血放... 目的 探讨脑室镜在梗阻性脑积水中的治疗方法和技巧. 方法 2003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脑室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33例,术前均行头部CT、MRI、同位素99mTc-DTPA脑池显像检查,行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 结果 32例造瘘成功,1例瘘口下出血放弃治疗死亡.13例手术后发热,1例手术后6个月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经钻孔引流后痊愈),3例术后6个月手术侧硬脑膜下积液(因无特殊不适予以随访观察).随访2~42个月,平均16.7月,32例手术后临床症状均缓解.32例造瘘手术前腰穿测压平均26(16~39) cm H2O,手术后7天为22(11~28) cm H2O,术后7天颅内压显著下降(t=2.903,0.005<P<0.01).术后7天复查CT、MRI,25例侧脑室体部横径较术前缩小,平均缩小2.3(0.7~4.6)mm,7例侧脑室大小无变化;32例侧脑室旁水肿均消失.1例术前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者手术后7天复查MRI见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向上移位4 mm. 结论 脑室镜手术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镜 脑积水 第三脑室造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脑积水患者再次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恒 刘窗溪 +1 位作者 杨承勇 熊云彪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12期63-67,共5页
目的评价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6年10月该科行三脑室底造瘘的102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其中,男63例,女39例,年龄11~54岁,平均32.6岁。依据既往是... 目的评价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6年10月该科行三脑室底造瘘的102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其中,男63例,女39例,年龄11~54岁,平均32.6岁。依据既往是否行过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分为两组,首次ETV组75例,分流术后ETV组(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引流管堵塞或引流管外露的梗阻性脑积水患者)27例,首次ETV组直接行ETV,分流术后ETV组行神经内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管拔除及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术后门诊随访并评价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0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1.3个月,对于术前症状首次ETV组与分流术后ETV组均能得到改善,术后并发症(硬膜下积液、发热和颅内感染)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疗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首次ETV组疗效均优于分流术后ETV组,分流术后ETV治疗组比首次ETV组具有更高的症状复发率和再手术率(P <0.05)。结论对于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行ETV后症状改善明显,失败率相对较低。对于梗阻性脑积水若既往接受过分流手术,再次行ETV仍有部分患者能得到较好疗效,但术后症状复发风险更高,需再次手术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 三脑室底造瘘 神经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对婴儿脑积水的治疗效果对比 被引量:3
5
作者 吉文玉 蔡宁 +3 位作者 图柯拜 汪永新 范雁东 更.党木仁加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2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脑积水患儿不同治疗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个月~2017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70例脑积水患儿,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第三脑室造瘘术(ETV)组(20例)、脑室-腹腔分流术(VPS)组(27例)和对照组(23例),随访6个月,统计... 目的探讨脑积水患儿不同治疗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个月~2017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70例脑积水患儿,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第三脑室造瘘术(ETV)组(20例)、脑室-腹腔分流术(VPS)组(27例)和对照组(23例),随访6个月,统计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不同组间和两手术组中不同年龄段患儿手术前后的发育商(DQ),CT/MRI测量两手术组术前和术后患儿的脑室宽度各指标值。结果 ETV组、VPS组分别有18和27例患儿临床症状改善;ETV组术后6个月和VPS组术后2、6个月的DQ值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ETV组术后2、6个月的DQ值与相应VPS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与术前比较,ETV组的侧脑室、三脑室和VPS组三脑室均缩小(P<0.05);ETV组≤1岁术后6个月DQ值,VPS组≤1岁术后2个月DQ值,均高于同期>1岁患儿(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脑积水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脑室-腹腔分流术对婴儿认知功能的改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腔内超声检查的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
6
作者 石键 赵洪洋 +2 位作者 袁永生 朱贤立 赵沃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7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在治疗脑积水的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 ETV)中,应用多普勒微血管探头作超声扫描检查的意义。方法单纯神经内镜下完成梗阻性脑积水ETV 34例,其中21例应用多普勒微血管探头经内镜通道抵达三脑室底... 目的探讨在治疗脑积水的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 ETV)中,应用多普勒微血管探头作超声扫描检查的意义。方法单纯神经内镜下完成梗阻性脑积水ETV 34例,其中21例应用多普勒微血管探头经内镜通道抵达三脑室底部进行超声探测,监测基底动脉的走向、血流速度,进行术中实时定位,造瘘前后记录血管的多普勒超声图像。结果21例造瘘术前后BA的管径、血流速度无变化,无血管损伤并发症。术后21例(61.76%)影像学证实扩大的脑室术后有回缩;半年后症状缓解29例(85.29%),5例无效(14.71%),2例做脑室腹腔分流术。无手术死亡或残疾。结论多普勒微血管探头在ETV中加以应用,可减少血管损伤类并发症的发生,使得内镜插入定位精确,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脑积水 多普勒微血管探头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发热的预见性护理
7
作者 高昕 程国杰 +1 位作者 徐永革 赵晓辉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5期425-426,共2页
非交通性脑积水是指因脑脊液循环通道阻塞,引起脑室系统不能充分与蛛网膜下隙相通,蛛网膜过多地潴留于脑室系统而造成颅内高压,并产生头痛、呕吐、视网膜水肿等一系列相关临床表现。随着内镜技术引入神经外科,第三脑室造瘘术(endos... 非交通性脑积水是指因脑脊液循环通道阻塞,引起脑室系统不能充分与蛛网膜下隙相通,蛛网膜过多地潴留于脑室系统而造成颅内高压,并产生头痛、呕吐、视网膜水肿等一系列相关临床表现。随着内镜技术引入神经外科,第三脑室造瘘术(endoscopicthirdvetriculosfomy,ETV)已成为非交通性脑积水的首选手术方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对脑组织干扰少、符合微侵袭神经外科原则、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发热 预见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脑积水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冯昕 黄忻涛 +2 位作者 何勇 郭晓隆 赵学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9期102-108,共7页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与脑室-腹腔分流术(VPS)两种术式治疗儿童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获取从建库到2...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与脑室-腹腔分流术(VPS)两种术式治疗儿童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获取从建库到2018年10月收录的相关文献,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及Jadad量表进行文献的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ETV与VPS治疗儿童脑积水手术有效率(OR=1.50,95%CI:0.82~2.74,P=0.189)、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OR=0.73,95%CI:0.36~1.51,P=0.394)、术后颅内血肿发生率(OR=1.16,95%CI:0.51~2.66,P=0.7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OR=0.27,95%CI:0.12~0.57,P=0.001)、术后分流阻塞发生率(OR=0.17,95%CI:0.06~0.43,P=0.000)及术后再次手术率(OR=0.20,95%CI:0.07~0.56,P=0.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TV在术后并发症及是否再次手术方面优于VPS,更多优势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脑积水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