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体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污染现状及其对鱼类的生殖危害 被引量:14
1
作者 孟顺龙 宋超 +3 位作者 范立民 裘丽萍 陈家长 徐跑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208,共7页
越来越多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不断释放到环境,并通过大气沉降、地表径流、土壤淋溶和直接排放等方式进入水体,从而使水体成为EDCs存在的主要场所之一。为引起社会对水体EDCs污染的广泛关注,并积极采取EDCs危害防治措施,保护鱼类资... 越来越多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不断释放到环境,并通过大气沉降、地表径流、土壤淋溶和直接排放等方式进入水体,从而使水体成为EDCs存在的主要场所之一。为引起社会对水体EDCs污染的广泛关注,并积极采取EDCs危害防治措施,保护鱼类资源和水生态系统,本文介绍了EDCs的分类,详述了自然水体、饮用水源水以及自来水中EDCs污染情况,阐明了EDCs对鱼类的生殖危害。资料分析显示,EDCs能够扰乱生物体内分泌功能,导致生殖器官、生殖机能和生殖行为异常,引起生育力下降,甚至生物繁殖机能损害,并最终导致种群数量下降,以至物种灭绝。虽然国内外已经开展了一些关于EDCs对生物危害等方面的研究,但大都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基础研究薄弱、识别和鉴定困难或代价太大等问题,有关工作亟需全面、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水体 污染现状 鱼类 生殖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环湖污水处理厂中酚类EDCs的存在、去除及归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彬 潘学军 +4 位作者 黄斌 董发勤 金伟 朱静平 谭江月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298,共6页
研究了滇池环湖8座污水处理厂(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WWTPs)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的存在、去除及归趋,阐明了该类物质的浓度水平、分布特征及环境归趋,明确了处理工艺及运行参数对酚类E... 研究了滇池环湖8座污水处理厂(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WWTPs)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的存在、去除及归趋,阐明了该类物质的浓度水平、分布特征及环境归趋,明确了处理工艺及运行参数对酚类EDCs去除效果的影响,评估了出水和污泥外排对环境的污染负荷。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进水、出水和污泥中普遍检出了酚类EDCs,NP2EO、NP1EO和BPA是主要的酚类EDCs;8座污水处理厂进水中∑EDCs的质量浓度为2039~5 066 ng/L,出水中为420~1 536 ng/L,污泥中质量比为1 210~9 465 ng/g dw(dry weight,干重),总去除率为32%~89%;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对酚类EDCs的去除效率存在较大差异,3AMBR和A2/O工艺的去除效果较氧化沟和ICEAS工艺有明显的优势;不同的工艺参数对酚类EDCs去除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深度处理、污泥龄和辛醇-水分配系数对酚类EDCs去除效果的影响较大;降解是污水处理厂中酚类EDCs的主要去除方式;三污、五污和六污污泥对酚类EDCs的吸附作用较强;昆明市每天进入污水处理厂的酚类EDCs总量约为3771 g,经处理后,出水外排27%。研究表明,滇池环湖污水处理厂出水及其剩余污泥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质量平衡 去除 归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EDCs在A^2/O-MBR组合工艺中的迁移行为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春英 白鹭 +1 位作者 谷风 陆文龙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8-52,共5页
以环境水体中21种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为目标物,对其在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厌氧-缺氧-好氧与MBR的组合工艺(A^2/O-MBR)中的迁移和归趋进行了长期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21种EDCs有很强的去除能力。EDCs在A^2/O-MBR工艺中泥水两相的迁... 以环境水体中21种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为目标物,对其在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厌氧-缺氧-好氧与MBR的组合工艺(A^2/O-MBR)中的迁移和归趋进行了长期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21种EDCs有很强的去除能力。EDCs在A^2/O-MBR工艺中泥水两相的迁移行为用泥水分配系数(Kd)来表示,得到的较高的泥水分配系数表明污泥对EDCs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水相中大部分EDCs是通过污泥吸附来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质 雌激素活性 A2/O-MBR 迁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因设计DLLME-SFO同时萃取水中EDCs的应用
4
作者 王夏娇 张琛 +1 位作者 刘建林 李鱼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5,共5页
采用全析因设计对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溶剂固化(DLLME-SFO)同时萃取水中五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包括雌酮(E1)、雌三醇(E3)、双酚A(BPA)、己烯雌酚(DES)和壬基酚(NP)的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预测回归方程,并分析了因素对DLLME-SF... 采用全析因设计对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溶剂固化(DLLME-SFO)同时萃取水中五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包括雌酮(E1)、雌三醇(E3)、双酚A(BPA)、己烯雌酚(DES)和壬基酚(NP)的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预测回归方程,并分析了因素对DLLME-SFO萃取回收率的影响。利用SAS软件分析得到的最优条件为盐浓度(m/v)15%、水样体积3 mL、分散剂(甲醇)体积0.5 mL以及萃取剂(十二醇)体积120μL。在优化萃取条件下,E1、E3、BPA、DES和NP萃取回收率的预测值分别为46.17%、74.38%、79.20%、69.62%和73.05%,实验验证值分别为44.15%、87.76%、77.83%、77.68%和70.01%,实验值与预测值的相对偏差小于10%。将建立的DLLME-SFO方法用于测定实际水样中的目标化合物,结果显示实际水样中E3、BPA、DES、E1和NP同时萃取回收率分别为64.81%~76.18%,88.09%~83.15%,68.38%~70.08%,66.37%~68.72%,68.35%~72.80%,相对标准偏差(n=3)在1.47%~8.0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因实验设计 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固化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EDCs)细胞毒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侯昌成 赵玲 +1 位作者 尹平河 陆钢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7-335,共9页
垃圾渗滤液的人类健康风险评估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采用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UV-Fenton处理渗滤液,并用人体乳腺癌细胞(MCF-7)评估处理过程中渗滤液原液以及渗滤液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EDCs)的细胞毒性,对垃圾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的人类健康风险评估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采用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UV-Fenton处理渗滤液,并用人体乳腺癌细胞(MCF-7)评估处理过程中渗滤液原液以及渗滤液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EDCs)的细胞毒性,对垃圾渗滤液中EDCs的细胞毒性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滤液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双酚A(BPA)、壬基酚(NP)是产生细胞毒性的主要物质,其毒性大小为DBP>BPA>NP。在同样的氧化降解过程中显示出不同毒性变化规律,通过GC-MS分析,结果显示UV-Fenton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中间产物,这也是引起毒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实验结果也说明垃圾渗滤液细胞毒性可以通过UV-Fenton过程有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内分泌干扰物质 人体乳腺癌细胞 细胞毒性 高级氧化过程 UV-FENTON 中间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MBR/VFCW对农村生活污水中的EDCs去除效能研究
6
作者 申晓霞 周健飞 +3 位作者 柏林 欧阳彤 毛林强 张文艺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4-9,共6页
为了揭示A/O/MBR/VFCW组合工艺对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降解效能及吸附效果,以EDCs中雌酮(E1)、雌二醇(E2)、乙炔基雌二醇(EE2)、雌三醇(E3)等内源性EDCs为目标物,以农村生活污水为试验水源,在污水中投加4种EDCs,通过固相萃取对各单元出... 为了揭示A/O/MBR/VFCW组合工艺对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降解效能及吸附效果,以EDCs中雌酮(E1)、雌二醇(E2)、乙炔基雌二醇(EE2)、雌三醇(E3)等内源性EDCs为目标物,以农村生活污水为试验水源,在污水中投加4种EDCs,通过固相萃取对各单元出水水样进行富集,利用GC-MS对上述4种EDC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工艺不仅能够有效去除常规污染物,同时对E1、E2、EE2、E3也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97%,93%,91%和87%。好氧单元和MBR膜池对EDCs去除效果均优于厌氧单元,说明好氧环境更利于微生物对EDCs的降解。活性污泥对EDCs的吸附与4种EDCs的辛醇-水系数(Kow)有关,当Kow大于4时,活性污泥吸附EDCs能力较强;Kow小于2.5时,则吸附能力相对较弱。E1、E2、EE2、E3的Kow值分别为3.13、4.01、3.67、2.45,从而解释了在A/O/MBR工艺中为何E2去除率最好,E1次之,而E3去除率最弱。湿地系统能够对MBR膜池出水中浓度较低的4种EDCs进一步去除,去除率增长幅度为20%~25%,得益于根系分泌物泌氧、不同填料及土壤对目标物的降解与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农村生活污水 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垂直流人工湿地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滴灌土壤壬基酚迁移规律土箱模拟试验研究
7
作者 姜婷婷 胡雅琪 +1 位作者 马蒙 吴文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4-230,共7页
再生水灌溉能有效缓解农业水资源短缺,但再生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会随着灌溉进入土壤。为明确再生水滴灌下土壤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时间及空间变化规律,采用土箱试验,研究了再生水滴灌下土壤中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与分布,分析了... 再生水灌溉能有效缓解农业水资源短缺,但再生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会随着灌溉进入土壤。为明确再生水滴灌下土壤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时间及空间变化规律,采用土箱试验,研究了再生水滴灌下土壤中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与分布,分析了不同深度土壤中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迁移和降解特征,提出了土壤中壬基酚的质量平衡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深度中壬基酚总体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不同深度土层中,壬基酚的同分异构体累积与分布程度不同,其中NP3、NP2、NP11和NP12的含量较多,NP1、NP7和NP8的含量较少;在滴灌条件下,清水灌溉时壬基酚衰减率为48.40%,再生水灌溉时壬基酚的衰减率范围为69.18%~98.50%,且随着再生水中NP浓度的增大,土壤中壬基酚的衰减率呈现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再生水 土壤 壬基酚 滴灌 迁移 土箱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邻苯二甲酸酯暴露水平与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孙雅楠 叶丽斯 +7 位作者 罗豪杰 丁平 李歆 张嘉怡 葛卿 李昕桐 党垚 胡国成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5-1642,共18页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acid esters,PAEs)类增塑剂被广泛用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作为公认的内分泌干扰物质(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PAEs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的潜在威胁已经得到了多方面的研究证...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acid esters,PAEs)类增塑剂被广泛用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作为公认的内分泌干扰物质(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PAEs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的潜在威胁已经得到了多方面的研究证实.此类物质可以通过饮食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从环境介质中进入人体,与体内的激素受体结合,干预内源性激素与其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扰乱内分泌系统的各个环节,从而影响人体健康.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开展了多项关于PAEs的人群暴露及健康效应研究,研究对象涵盖儿童、青少年、成人和孕妇等多个不同群体.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普遍暴露于PAEs,并且这种暴露已经对人体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系统综述了我国PAEs的环境污染现状、人群内暴露水平以及PAEs对居民健康的负面影响,旨在为预测PAEs的暴露趋势和量化其健康风险提供数据支持.文章进一步对PAEs的复合暴露研究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展望,以期为EDCs的规范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内分泌干扰物 暴露 健康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地表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
9
作者 陈炳基 刘益 +3 位作者 朱爱琴 胡立新 刘有胜 应光国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0,共7页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国家重点管控的新污染物。为评估广州市地表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采集了珠江广州段干流及其主要支流14个点位枯水期和丰水期地表水样品,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SPE-HPLC-MS/MS)...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国家重点管控的新污染物。为评估广州市地表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采集了珠江广州段干流及其主要支流14个点位枯水期和丰水期地表水样品,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SPE-HPLC-MS/MS)对54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基于风险商(RQ)法评估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两季地表水中共检出18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浓度范围为0~8789 ng·L^(-1),检出浓度最高为双酚A(BPA)和强的松(prednisone),且在所有点位中均检出最高;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检出率和浓度呈现下游高于上游、支流高于干流,以及丰水期高于枯水期的趋势。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珠江干流点位的生态风险为低风险,但石井和猎德等纳污支流中,壬基酚(4-NP)和双酚S(BPS)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存在中、高风险,且丰水期的生态风险水平高于枯水期。研究结果可为广州市新污染物监测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珠江 地表水 污染特征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氧化法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进展——基于硫酸根自由基 被引量:3
10
作者 申祖武 罗浩伟 +3 位作者 覃琦露 安淼 杨俊 宋永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886-6907,共22页
由于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水环境中广泛检测到具有高生态毒性的内分泌干扰物(EDCs).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工艺(SO_(4)^(-)·-AOPs)因其高氧化潜能以及与其他AOPs相比在EDCs修复中的有效性而被广泛认可.本文首先综述了不同过... 由于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水环境中广泛检测到具有高生态毒性的内分泌干扰物(EDCs).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工艺(SO_(4)^(-)·-AOPs)因其高氧化潜能以及与其他AOPs相比在EDCs修复中的有效性而被广泛认可.本文首先综述了不同过硫酸盐(PS)活化方法(如过渡金属活化、碳材料活化、热活化、紫外活化、电化学活化和超声活化)的活化机理及其在去除EDCs中的应用,指出各活化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总结一些提升其活化性能的有效策略.其次,介绍了以亚硫酸盐作为产生SO_(4)^(-)·的新型前体的应用,并强调EDCs降解过程中中间产物的毒性变化.最后,对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展望.未来可考虑扩大机器学习在预测SO_(4)^(-)·对不同EDCs的反应性、氧化机制、生成的转化产物及其毒性等方面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SO_(4)^(-)·-AOPs的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根自由基 内分泌干扰物 过硫酸盐 活化机理 毒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受体活性筛选在内分泌干扰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宇晨 杨晓溪 +2 位作者 苏佳惠 刘倩 江桂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7-1125,共9页
内分泌干扰物是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一类污染物,其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在各类介质如水体、土壤、大气、生物体乃至人体中均有检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威胁。核受体途径是内分泌干扰物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一些内分泌干扰物... 内分泌干扰物是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一类污染物,其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在各类介质如水体、土壤、大气、生物体乃至人体中均有检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威胁。核受体途径是内分泌干扰物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一些内分泌干扰物可通过核受体介导途径调节靶基因的转录,从而产生内分泌干扰活性。常见的核受体响应的生物筛选方法采用离体细胞或无细胞测试,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的特点。这些方法可用于化学纯品的内分泌干扰活性筛查,也可应用于实际复杂介质中内分泌干扰物的识别。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内分泌干扰物筛选的标准方法及现状、基于核受体响应的内分泌干扰活性筛选方法以及核受体活性筛选在不同复杂介质内分泌干扰物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基于核受体活性筛选的内分泌干扰物检测的未来研究重点以及我国内分泌干扰物筛选方法的建立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新污染物筛查提供数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新污染物 核受体活性筛选 复杂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多孔碳材料的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4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盼 马继平 +2 位作者 李爽 程嘉雯 黄超囡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74,共11页
酚类内分泌干扰物是一种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外源性物质,其进入生物体后会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引起生殖发育毒性,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用于环境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由金属有机骨... 酚类内分泌干扰物是一种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外源性物质,其进入生物体后会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引起生殖发育毒性,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用于环境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由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的多孔碳材料(UiO-66-C),并将其作为萃取吸附剂来富集水中的4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4-叔辛基苯酚、4-壬基酚、壬基酚)。建立了一种分散固相萃取(DSPE)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水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UiO-66-C进行表征,证明了该材料的成功制备。对DSPE条件进行优化,包括UiO-66-C用量、水样pH、吸附时间、洗脱液种类及体积、洗脱时间和离子强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4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在0.5~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0.13μg/L和0.03~0.42μg/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5%~10.6%和6.1%~13.2%。将该方法应用于自来水和地表水的检测,4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加标回收率为77.1%~116.6%;在自来水样品中未检测到4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而在地表水中检测到微量的4-壬基酚和壬基酚,检出水平分别为1.38μg/L和0.26μg/L。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为环境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灵敏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分散固相萃取 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环境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水体中23种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超 尹明明 +1 位作者 王美飞 刘景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5-914,共10页
提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测定环境水体中23种内分泌干扰物(EDCs)含量的方法。用6 mol·L^(-1)盐酸溶液调节水样p H约为2.0,取100 mL水样置于250 mL分液漏斗中,加入3 g氯化钠,振荡,加入30 mL体积比1∶1的乙酸乙... 提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测定环境水体中23种内分泌干扰物(EDCs)含量的方法。用6 mol·L^(-1)盐酸溶液调节水样p H约为2.0,取100 mL水样置于250 mL分液漏斗中,加入3 g氯化钠,振荡,加入30 mL体积比1∶1的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混合溶液,振荡5 min,静置,下层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除水,旋转蒸发近干后,加入乙腈0.2 mL,再加入2.0 mg·L^(-1)混合内标使用液10μL,用水定容至1 mL,过0.22μm再生纤维素滤膜后采用UHPLC-MS/MS测定滤液中23种EDCs的含量。以BEN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0.05%(体积分数)氨水溶液-乙腈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ESI)源,在负离子(ESI^(-))扫描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结果表明,23种EDCs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143s)为0.60~1.75 n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2.6%~10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14%;方法用于测定实际环境水体中23种EDCs的含量,结果显示在地表水中双酚AF的质量浓度最高,为27.9 ng·L^(-1),在污水及废水中普遍检出4-正壬基酚和4-特辛基酚,检出量分别为838~2 353 ng·L^(-1)和87.8~16 733 n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环境水体 内分泌干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与糖皮质激素在沉积物中的协同与竞争吸附研究
14
作者 郭钧尧 刘雪茹 +3 位作者 占绮红 邹晔锋 邹华 张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90,共9页
雄激素与糖皮质激素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对人体和生态健康造成风险,然而人们对它们在沉积物中的吸附行为仍知之甚少。该文研究2种雄激素和2种糖皮质激素在沉积物中单独和两两共存时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4种激素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 雄激素与糖皮质激素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对人体和生态健康造成风险,然而人们对它们在沉积物中的吸附行为仍知之甚少。该文研究2种雄激素和2种糖皮质激素在沉积物中单独和两两共存时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4种激素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初始浓度升高可使平衡吸附量增加、除DEX外吸附速率常数变小。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模型,雄激素的吸附容量比糖皮质激素小,最小为雄烯二酮70.04 mg/kg,最大为可的松322.3 mg/kg。在双吸附质体系中,雄烯二酮分别与甲睾酮、地塞米松共存时表现为协同效应,地塞米松分别与可的松、甲睾酮共存时表现为竞争吸附。该研究有助于完善对类固醇激素环境行为的认知,为准确评估其生态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沉积物 协同吸附 竞争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宜溧河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空间分布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志强 张依章 +3 位作者 张远 王圣瑞 吴攀 黄剑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51-1358,共8页
以NP(nonylphenol,壬基酚)、4-t-OP(4-t-octylphenol,辛基酚)和BPA(bisphenol A,双酚A)为目标物质,研究酚类EDCs(内分泌干扰物)在太湖流域宜溧河地表水体和悬浮物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流域宜溧河地表水体中ρ(NP)、... 以NP(nonylphenol,壬基酚)、4-t-OP(4-t-octylphenol,辛基酚)和BPA(bisphenol A,双酚A)为目标物质,研究酚类EDCs(内分泌干扰物)在太湖流域宜溧河地表水体和悬浮物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流域宜溧河地表水体中ρ(NP)、ρ(4-t-OP)和ρ(BPA)分别为156.2~434.0、11.8~19.4和89.8~353.8 ng/L,悬浮物中w(NP)、w(4-t-OP)和w(BPA)分别为520.0~9 818.2、52.0~454.5和39.0~2 454.5 ng/g.流域内生活及工业污水排放可能是宜溧河流域水体中酚类EDCs的主要来源,ρ(NP)与ρ(NO3-)呈显著正相关(R=0.860,P<0.01).宜溧河水系中酚类EDCs在水相-悬浮物相的有机碳标准分配系数为4.14~6.41,表明悬浮颗粒物的吸附是水体中EDCs迁移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区域中NP、4-t-OP和BPA的入湖量分别为506、57.9和297 kg/a.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部分河段ρ(EDCs)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溧河 内分泌干扰物(edcs) 分配系数 太湖 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饮用水水源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现状分析 被引量:40
16
作者 张琴 包丽颖 +1 位作者 刘伟江 郁亚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96,共6页
我国作为饮用水水源的天然水体和部分饮用水水源地已受到内分泌干扰物的严重影响。文章分别从重金属类和有机类污染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饮用水源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现状,针对我国开展内分泌干扰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对策并做出... 我国作为饮用水水源的天然水体和部分饮用水水源地已受到内分泌干扰物的严重影响。文章分别从重金属类和有机类污染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饮用水源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现状,针对我国开展内分泌干扰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对策并做出了展望。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以及华北、东南沿海地区的部分饮用水水源地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阿特拉津等有机氯农药污染为主,南方内分泌干扰物以多氯联苯(PCBs)、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类、壬基苯酚等有机化工原料检出率最高。作为我国居民主要饮用水源的地下水,关于其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资料较少,还需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 内分泌干扰物 重金属 有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管控现状及我国的对策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杨先海 刘会会 +4 位作者 刘济宁 王蕾 汪贞 吴晟旻 石利利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人工合成化学品引发的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系统总结了美国环境保护局、欧盟、日本环境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有关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环境管理措施与进展,它们根据各... 人工合成化学品引发的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系统总结了美国环境保护局、欧盟、日本环境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有关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环境管理措施与进展,它们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了国家层面的实施计划,建立了EDCs测试与评估策略及识别标准,发展和验证了大量EDCs测试方法,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补充以实现对EDCs的管理等。根据我国关于EDCs的研究管理现状及国外研究管理进展,提出了我国采取相关EDCs管制措施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效应 内分泌干扰物 测试与评估框架 识别标准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有机类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现况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程晨 陈振楼 +6 位作者 毕春娟 许世远 王东启 史贵涛 王利 张翠 李海雯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6-450,454,共6页
有机类内分泌干扰物(EDCs)是一类对人类和生物内分泌系统产生干扰,并可造成其紊乱的特殊外来物质,对人类和生物健康有极大的危害。以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中的有机类EDCs为研究重点,对中国目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EDCs污... 有机类内分泌干扰物(EDCs)是一类对人类和生物内分泌系统产生干扰,并可造成其紊乱的特殊外来物质,对人类和生物健康有极大的危害。以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中的有机类EDCs为研究重点,对中国目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EDCs污染状况、污染物种类及其来源及可能的污染途径进行了评述。目前,中国各地区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均有有机类EDCs检出,其中以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及其异构体、DDT及其代谢产物和多氯联苯检出率最高,且某些地区检测浓度相当高,主要来源是农药使用和污水排放。国内外对地表饮用水水源地EDCs突发污染事件的研究均较少,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饮用水水源地 有机类 内分泌干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河流胶体中的典型内分泌干扰物 被引量:17
19
作者 龚剑 黄文 +5 位作者 杨娟 冉勇 陈迪云 杨余 吴翠琴 占永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7-623,共7页
采用切向流超滤、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分离和分析方法,研究了珠江2条河流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胶体相中的含量分布、胶体/水相间的分配作用.结果发现:胶体中4-壬基酚(NP)、双酚A(BPA)、雌酮(E1)的含量范围分别... 采用切向流超滤、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分离和分析方法,研究了珠江2条河流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胶体相中的含量分布、胶体/水相间的分配作用.结果发现:胶体中4-壬基酚(NP)、双酚A(BPA)、雌酮(E1)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3.2~108ng/L、2.3~97.6ng/L、n.d.(未检出)~0.32ng/L,平均值分别为70,31.4,0.3ng/L;17β-雌二醇(E2)、己烯雌酚(DES)、17α-乙炔雌二醇(EE2)、雌三醇(E3)则未在胶体样品中检出.除石龙外,其余各采样点表、底水层间的胶体EDCs浓度水平无显著差异.NP和BPA含量与胶体有机碳(COC)含量、紫外吸收强度(UV254)均呈正相关,说明COC是控制酚类雌激素在胶体相中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NP、BPA和COC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胶体有机碳的芳香性有关.计算发现,珠江河水中约21%~67%的NP、4%~74%的BPA、24%~26%的E1存在于胶体相,NP和BPA在胶体/水相间的有机碳归一化分配系数(Kcoc)分别为10(5.69±0.50)、10(5.51±0.77),高出各自的悬浮颗粒物/水分配系数(Koc)1个数量级,表明胶体的强吸附能力对EDCs在水环境介质间分配、迁移、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胶体 珠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的内分泌干扰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鲁梅 刘维屏 +1 位作者 马云 林坤德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环境污染物引起的内分泌干扰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方法.并从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农药所引起的内分泌干扰现象.在此基础上,简介手性农药内分泌干扰问题的重要性和研究现状,并进行展望.
关键词 农药 内分泌干扰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